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

合集下载

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中的《金色的玉米棒》一文。

文章通过讲述小松鼠帮助农民伯伯收集玉米棒的故事,传递了勤劳、互助的价值观。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朗读、生词讲解、句式分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交流。

2. 学习生词,提高词汇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勤劳朴实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主题的探讨,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生词的学习、句式的分析以及文章朗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生字卡片、玉米棒道具。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玉米棒道具,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收获,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文章朗读:教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朗读文章,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境。

3. 生词讲解:讲解文章中出现的新词,如“金色、玉米棒、勤劳”等,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4. 句式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句式,如“谁怎么样,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以文章内容为例,讲解如何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式描述秋天的收获。

6. 随堂练习:学生分小组,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描述练习。

7.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小松鼠帮助农民伯伯的原因,教育学生树立勤劳、互助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金色的玉米棒2. 生词:金色、玉米棒、勤劳、互助3. 句式:谁怎么样,怎么样4. 主题:勤劳、互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式,写一段话描述秋天的收获。

2. 答案示例:秋天到了,金黄的稻谷笑弯了腰,勤劳的人们忙着收割,一片丰收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同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亲身感受秋天的收获,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八套)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八套)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八套)说明:本套文档系精心制作,具有极大借鉴意义,仅供参考。

目录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一)幼儿园大班教案《钻山洞》含反思(二)幼儿园大班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三)幼儿园大班教案《铅笔小人》含反思(四)幼儿园大班教案《铅笔小人》含反思(五)幼儿园大班教案《铅笔小人》含反思(六)幼儿园大班教案《铅笔小人》含反思(七)幼儿园大班教案《铅笔小人》含反思(八)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一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2、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3、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能简单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活动准备活动挂图、实物(玉米棒)、小动物头饰活动过程导入1、教师出示谜语。

2、幼儿讨论。

3、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

提问:故事开始讲了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呢?4、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

提问:小兔子把玉米怎么样了?等丰收后小兔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又怎么做呢?提升“小兔子不是不帮助朋友,而是为了留下种子,来年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5、完整听一遍故事,进一步理解。

6、请幼儿扮演角色,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1、单纯的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对大班孩子来说太简单了,在讲过一两遍之后,有些熊朋友已经能很好的复述故事内容了。

应该在故事中找出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点,然后进行挖掘,交给幼儿一定道理。

2、应适当的改编原有的故事,使之能更好的突出想要强调的主题。

3、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时应该抓住幼儿回答的内容中的一个点进行深入剖析。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教案:《金色的玉米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主要内容为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勤劳、善良和感恩的故事,通过讲述小鸟、小兔和小猪帮助老牛收集玉米,老牛为了感谢它们而请它们吃金色玉米棒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和理解;3.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难点: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感恩、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玉米棒图片、角色头饰。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玉米棒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玉米棒的颜色、形状,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然后,教师讲述故事《金色的玉米棒》的开头部分,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如:“小鸟、小兔和小猪为什么要帮助老牛收集玉米?”“老牛为什么请它们吃金色玉米棒?”等。

3. 分组讨论(5分钟)4. 角色扮演(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如小鸟、小兔、小猪和老牛。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故事中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如:“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么帮助老牛收集玉米?”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金色的玉米棒小鸟> 帮助老牛小兔> 收集玉米小猪> 请吃玉米棒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故事《金色的玉米棒》的主要内容;2. 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并说明原因;3. 回家后,引导学生帮助家人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做饭、打扫房间等,并记录在画纸上,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金色的玉米棒》1活动目标: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合理排列图片,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

2、乐意参与故事的创编,体验排图讲述的乐趣。

活动准备:挂图20号数字1-4的标志各一个红花、蓝花、绿花、黄花的标志各一个《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活动过程:一、导入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什么颜色?(黄颜色)。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色玉米棒。

在玉米宝宝身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整体观察。

今天,这个故事就是讲金色的玉米棒的故事,就藏在这四幅图里,你们想先看哪幅图呢?红花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什么?小兔子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呢?黄花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小白兔给了他们什么?猜猜小白兔和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分别会说些什么呢?蓝花图:小白兔在干什么?在哪里?那时候是什么季节?小白兔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绿花图:图上有什么?小白兔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呢?二、教师出示挂图,由幼儿自由排列顺序,并讲述故事。

1、老师利用小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排列方法。

教师:老师把小白兔和金色玉米棒之间发生的事情变成了小图片,这些图片不管怎样排,都可以编出好听的故事(老师操作小图片),小朋友在编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然后把四张图片连在一起讲一讲就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了。

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想一想,给这几幅画排个顺序,变成一个好听的故事。

然后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2、编故事,提要求。

师:排好后请小朋友悄悄在心里讲一讲。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四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一幼儿园大班教案《钉纽扣》含反思二幼儿园大班教案《钟表》含反思三幼儿园大班教案《钻山洞》含反思四幼儿园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一大班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2、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3、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能简单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活动准备活动挂图、实物(玉米棒)、小动物头饰活动过程导入1、教师出示谜语。

2、幼儿讨论。

3、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

提问:故事开始讲了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呢?4、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

提问:小兔子把玉米怎么样了?等丰收后小兔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又怎么做呢?提升“小兔子不是不帮助朋友,而是为了留下种子,来年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5、完整听一遍故事,进一步理解。

6、请幼儿扮演角色,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1、单纯的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对大班孩子来说太简单了,在讲过一两遍之后,有些熊朋友已经能很好的复述故事内容了。

应该在故事中找出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点,然后进行挖掘,交给幼儿一定道理。

2、应适当的改编原有的故事,使之能更好的突出想要强调的主题。

3、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时应该抓住幼儿回答的内容中的一个点进行深入剖析。

小百科: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阅读》第四章第五节,内容为《金色的玉米棒》。

故事讲述了小松鼠在收获季节帮助农民伯伯收集玉米,并得到金色玉米棒作为奖赏的故事。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劳动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玉米的生长过程,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感受故事中小松鼠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感受故事中小松鼠助人为乐的品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理解故事内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玉米棒、故事挂图、卡片、小松鼠手偶。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实物玉米棒,让幼儿触摸、闻一闻,了解玉米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知道玉米是怎么样长出来的?”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挂图、手偶等教具,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感受小松鼠助人为乐的品质。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一个片段,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

指导幼儿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故事片段进行表演。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语调。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玉米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2. 小松鼠助人为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金色玉米棒。

要求: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金色玉米棒,并简单描述画作。

答案:略。

2. 家庭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故事,学会珍惜粮食,助人为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金色的玉米棒》,让幼儿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感受劳动的快乐。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故事内涵。

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故事》中的《金色的玉米棒》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玉米棒,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通过故事体会秋天的丰收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玉米棒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秋天的景象。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新词汇。

教学重点:认识玉米棒,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玉米棒实物、图片、故事课件。

2. 学具:画纸、水彩笔、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是什么,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展示玉米棒图片,介绍玉米棒的生长过程,帮助幼儿认识玉米棒。

3. 故事分享:播放课件,讲述《金色的玉米棒》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和秋天的景象。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词语描述秋天的景象,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描绘秋天的玉米棒,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玉米棒的生长过程图解。

2. 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3. 秋天的景象词语:金黄、丰收、喜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秋天玉米棒,并用语言描述画面。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词语描述自己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观察秋天的变化。

同时,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一幅秋天的画作,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新词汇。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答案无固定,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幼儿在语言表达和绘画方面的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2篇《金色的玉米棒》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2篇《金色的玉米棒》含教学反思

(封面)大班语言教案2篇《金色的玉米棒》含教学反思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教案一【活动目标】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合理排列图片,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

2、乐意参与故事的创编,体验排图讲述的乐趣。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挂图20号数字1-4的标志各一个红花、蓝花、绿花、黄花的标志各一个《小朋友的书秋天多美好》【活动过程】一、导入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什么颜色?(黄颜色)。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色玉米棒。

在玉米宝宝身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整体观察。

今天,这个故事就是讲金色的玉米棒的故事,就藏在这四幅图里,你们想先看哪幅图呢?红花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什么?小兔子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呢?黄花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小白兔给了他们什么?猜猜小白兔和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分别会说些什么呢?蓝花图:小白兔在干什么?在哪里?那时候是什么季节?小白兔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绿花图:图上有什么?小白兔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呢?三、教师出示挂图,由幼儿自由排列顺序,并讲述故事。

1、老师利用小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排列方法。

师:老师把小白兔和金色玉米棒之间发生的事情变成了小图片,这些图片不管怎样排,都可以编出好听的故事(老师操作小图片),小朋友在编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然后把四张图片连在一起讲一讲就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了。

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想一想,给这几幅画排个顺序,变成一个好听的故事。

然后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2、编故事,提要求。

师:排好后请小朋友悄悄在心里讲一讲。

讲的时候一定要想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然后把四幅图连起来用好听的语言讲讲,就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了,小白兔和这些小动物之间会说些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金色的玉米棒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我开展了故事教学,故事的内容是《金色的玉米棒》。

首先
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大概情节:此故事主要讲述了秋天,
小兔收获了三个金色的玉米棒,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三个好朋友,向它来借粮食,但小兔没有把玉米棒借给它们,它只借给它们:干蘑菇、一碗豆子、两个红萝卜,但在第二年的春天,小兔把这三个玉米
棒上的玉米粒种在了自家门口的田里,等到秋天玉米丰收时,它给三
个好朋友都送去了一筐玉米,后来三个好朋友也像小兔一样,也藏起
了三根玉米棒、、、故事情节简单,动物形象活泼,内容易于幼儿理解。

分析此故事的最主要的教育价值,它告诉我们秋天是粮食丰收
的季节,但在备课时,我感觉此个内容的教学价值可以挖得更多,教
学模式可以脱离参考用书的设计,为此我开展了以下的教学,从活动
过程看,自感有较大收获.
本次教学活动,我主要从以下几大环节开展:第一大环节:让孩
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第二大环节:讲述故事内容;第三大
环节:讨论故事内容。

用绘画记录故事内容,一直是我开展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活动前,我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活动开始我就
对孩子们说:"今天我要来讲个故事,请你们把故事中的小动物和故事
中讲的主要事情,记录在白纸上,比比谁记录的最棒。

"(由于我们一
直开展这种教学模式,所以孩子们也不感到新鲜)于是孩子们非常安
静地拿好笔与纸,静静地听我讲故事。

记录过程中,我一共讲了三遍
故事,他们一直认真地在白纸上画着,从听第一遍故事时画一只小兔,到听到第三遍故事时,把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人物都画满了。

我一一
看了每个孩子的图画故事,深深地佩服孩子们超常的想象能力。

我体
会到"孩子的100种语言",我们班有36位孩子,今天我就看到36种
语言。

第一大环节,我给了孩子们二十分钟的听和画的时间。

第二大环节:讲述故事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请孩子们分
组讲述故事,接着请个别孩子拿着图画故事在众人面前讲述,孩子们
由于在反复的倾听和记录中,每个孩子都能较完整地讲述。

此环节用
时分钟。

第三大环节:讨论故事内容:也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

我提了
第一个问题:故事中小兔为什么不肯把玉米棒借3个好朋友?很多孩
子都回答说:因为小兔只有三根玉米棒,如果借给了三个好朋友,小
兔自己就没有了;有的说:玉米棒是要种在地里的,借给他们,小兔
就不能种了。

针对孩子们后一个回答的答案,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它要种在地里呢?很多孩子都回答:可以种出很多玉米。

于是
我又追问:那这三根玉米棒是什么?孩子们很聪明:马上回应我说是"
玉米的种子"。

那我又问:那是小兔怕自己没有吃不借给好朋友呢,还
是其他原因?孩子们说:因为小兔要把玉米棒做种子,所以才不借的。

所以我进行了小结:原来玉米棒是小兔做种子的,所以它不借。

这时
我听到有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说"小兔就是小气嘛"。

回头一看,原来
是陈淇昇。

于是我问孩子们:小兔小气吗?孩子们说:不小气,小兔
很大方。

于是我又问:谁来证明给陈淇昇看看,小兔是一只大方的兔子。

这时孩子们说:它把种好的玉米都送给了它的朋友们,所以它不
小气。

我又追问:除了这个,还有哪些事情也能说明小兔是很大方的?孩子们一时回答不上来。

我做了提示:故事一开始时,小动物向小兔
借东西,小兔借给它们了吗?孩子们马上说了:小兔借给小松鼠干蘑
菇、借给小松鸡一碗豆、借给小刺猬两根萝卜。

我又问陈淇昇:那小
兔小气吗?他摇摇头说:不小气。

于是我又做了一个总结。

让孩子们
体验好朋友间的友爱互助精神。

为了让故事的教育价值体现最大化,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兔
的玉米是什么时候丰收的?有的说是春天;有的说是秋天;有的说是
冬天。

看着你一句,她一句,谁也说不准,于是我又讲述了一遍故事,并把故事中的:秋天、冬天、讨论冰雪融化是什么时候?秋天等字用
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自己来算出玉米是在什么时候丰收的,好
朋友又是过了多久才收到小兔的玉米的。

最后孩子们知道了是第二年
的秋天。

从整个活动的时间安排来看,用时1个小时,但活动中孩子们注
意力一直非常集中,记录完整、讲述故事清晰、做到人人参与、收获
最大的莫过于大家积极地讨论,思维的碰撞。

虽然用时1小时,大大
超出了我们幼儿园规定的教学时间,但活动对于孩子们的帮助是大的,主要体现在:
1、记录故事:培养了孩子们安静倾听的习惯和大胆想象构图的能力;
2、看图画讲述故事:因为有了记录内容,孩子们对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已经非常了解,记忆深刻、为此,每个孩子都能大方讲述;
其次在小组中讲述即培养孩子讲述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安静有序地倾
听他人讲述故事的习惯;3、讨论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了同伴之间友爱
帮助之情并向小兔学习大方地对待朋友的品德;4、讨论玉米丰收的话题,让孩子们知道了一年有四个季节,秋天是玉米和其他粮食丰收的
季节。

整个活动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晚上回家拿着画好的故事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