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力学一
《轮胎设计力学》课件

轮胎振动与噪声的影响
阐述轮胎振动与噪声对汽车性能和乘客舒适性的影 响,如影响汽车的操控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等。
降低轮胎振动与噪声的方 法
介绍降低轮胎振动与噪声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如优化轮胎结构、采用胎设计实践的方法与步骤
基础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进行轮胎的基 本结构设计,包括胎面、胎体 、胎圈等部分的初步设计。
应力集中
环境因素
应力集中是指轮胎材料在局部区域出现应 力集中的现象,是导致轮胎疲劳破坏的主 要原因之一。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化学腐蚀等也会 对轮胎材料的疲劳性能产生影响。
04
轮胎动力学
轮胎的动力学模型
轮胎动力学模型概
述
介绍轮胎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概念 、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说明建 立轮胎动力学模型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
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是描述轮胎材料在 受到压缩作用时能够承受的 最大压力,对于轮胎的缓冲 性能有重要影响。
轮胎材料的疲劳性能
疲劳寿命
疲劳强度
疲劳寿命是指轮胎材料在交变应力或应变 作用下发生疲劳破坏的时间或次数,是评 估轮胎耐久性的重要指标。
疲劳强度是指轮胎材料在交变应力或应变 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或应变,是评 估轮胎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材料选择
根据设计需求和力学分析结果 ,选择合适的轮胎材料,如橡 胶、纤维等。
需求分析
明确轮胎设计的需求和目标, 包括性能要求、使用环境、成 本预算等。
力学分析
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轮胎 进行受力分析,优化轮胎的结 构设计。
工艺制定
确定轮胎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 术要求,确保轮胎的制造可行 性。
典型轮胎设计案例分析
汽车性能的影响。
滚动阻力的计算
第一章地面 轮胎力学

k
FY
W
FY
FY
增加
胎压p
W
一定侧偏角下,驱动 力或制动力增加时,侧偏 力逐渐有所减小,这是由 于轮胎侧线弹性有所改变 F x 的关系。当纵向力相当大 时,侧偏力显著下降,接 近附着极限时,切向力已 耗去大部分附着力,而侧 向力能利用的附着力很小。
附着椭圆
FY
侧偏角
FY Fb 或Fx
滚动阻力系数
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所 需要推力Fp1与负荷力描述
在实际计算时,可不必考虑阻 力偶,而用滚动阻力替代
滚动阻力无法在受力图上画出,它是 一个数值,在受力图上它是切向反力。
滚动阻力系数的试验确定法 牵引法、滑行法和转鼓法
对 f 的影响因素
路面类型
滚动阻力系 数
路面类型
滚动阻力系 数
沥青或混凝土路面(新) 沥青或混凝土路面(磨旧) 碎石路面 卵石路面(平) 卵石路面(坑洼) 压实土路(干燥)
0.010~0.018 0.018~0.020 0.020~0.025 0.035~0.030 0.035~0.050 0.025~0.035
压实土路(雨后) 泥泞土路(雨季或解冻期) 干砂 湿砂 结冰路面 压实雪道
总结轮胎六分力形成机理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轮胎的纵向力学特性
一、滚动阻力
轮胎内部摩擦产生的迟滞损失。这种迟滞损失 表现为阻碍车轮运动的阻力偶。
F, KN
D
C
FZ
图1-9 轮胎径向变形曲线
h / mm
W1
ua
Fp1
Tf 1
图1-11
a
FZ 1
Fx1
滚动阻力系数 轮胎内部摩擦产生迟滞损失,这种 损失表现为阻碍车轮运动的阻力偶。
《轮胎力学特性》课件

轮胎的材料特性
橡胶:主要材料,具有弹性和耐磨性
碳黑:增加轮胎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
钢丝:增强轮胎的强度和抗冲击性
硅胶:提高轮胎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
尼龙:提高轮胎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
芳纶:提高轮胎的强度和抗冲击性
Part Four
轮胎的力学特性分 析
轮胎的滚动阻力
滚动阻力的定义:轮胎在滚动过程 中产生的阻力
滚动阻力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验或 模拟计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滚动阻力的影响因素:轮胎的材质、 花纹、气压等
滚动阻力的优化:通过改进轮胎设 计、调整气压等方法降低滚动阻力
轮胎的侧偏特性
侧偏特性:轮胎在侧向力 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侧偏刚度:轮胎抵抗侧向 力变形的能力
侧偏角:轮胎在侧向力作 用下的偏转角度
科学依据
Part Three
轮胎的结构和材料
轮胎的组成结构
胎壁:支撑胎面和胎肩,承 受侧向力
胎肩:胎面与胎壁之间的过 渡部分,增强轮胎的稳定性
胎面:与路面接触的部分, 提供摩擦力
胎圈:固定轮胎与轮辋的连 接部分,保证轮胎的密封性
和气密性
胎体:胎面和胎肩之间的部 分,提供轮胎的弹性和缓冲
性能
胎圈垫带:固定胎圈与轮辋 的连接部分,保证轮胎的密
温度升高,轮 胎的抗滑性能 下降,导致轮 胎的制动距离
增加
路面条件的影响
路面粗糙度:影响轮胎的 摩擦力和滚动阻力
路面平整度:影响轮胎的 振动和噪音
路面温度:影响轮胎的磨 损和寿命
路面湿度:影响轮胎的抓 地力和安全性
车辆载荷的影响
轮胎的变形:车辆 载荷越大,轮胎的 变形越大,影响轮 胎的力学特性
轮胎静力学测试

轮胎静力学测试轮胎静力学测试是评估轮胎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轮胎静力学测试的各个方面,包括轮胎结构分析、轮胎气压测试、轮胎磨损检测、轮胎刚度测试、轮胎温度测试和轮胎耐久性测试。
1.轮胎结构分析轮胎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对整体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轮胎主要由胎面、胎侧、胎圈和内部支撑层等部分组成。
胎面与地面接触,负责提供摩擦力,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胎侧则负责保护胎面,同时提供侧向支撑;胎圈则用于固定轮胎,使其与轮毂紧密配合;内部支撑层则可提高轮胎的强度和稳定性。
分析轮胎的结构原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性能特点。
2.轮胎气压测试轮胎气压测试是评估轮胎性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测试轮胎内的气压,可以了解轮胎的充气状态、密封性能以及稳定性等情况。
轮胎气压测试一般采用气压计进行测量,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可参考相关案例进行测试和分析。
3.轮胎磨损检测轮胎磨损是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然而,过度的磨损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检测轮胎磨损的原因、危害及其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常见的轮胎磨损检测方法包括肉眼观察、手感、尺子测量等。
在检测过程中,应关注胎面磨损程度、胎侧磨损情况以及轮胎内侧磨损状况等方面。
实际操作案例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检测方法。
4.轮胎刚度测试轮胎刚度是指轮胎抵抗变形的能力,对车辆行驶的平顺性、操控性和稳定性等具有重要影响。
轮胎刚度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振动力学测试、静态加载测试和动态加载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方法,可以了解轮胎在不同情况下的刚度表现,为车辆性能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实际操作案例将展示如何进行轮胎刚度测试和分析测试数据。
5.轮胎温度测试轮胎温度对车辆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高速行驶或重载情况下,轮胎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胎面软化、强度降低,从而增加爆胎风险。
通过测试轮胎温度,可以了解轮胎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常见的轮胎温度测试方法包括红外测温法和温度传感器法等。
轮胎性能力学基础及设计理论

4.轮胎骨架材料对负荷能力的影响 轮胎采用高强度骨架材料和采用新型结构均可增加胎体强
度,也可提高轮胎内压去增大其负荷能力。 四、轮胎负荷下接地面积和接地压力分布 1.接地面积
轮胎在法向负荷作用下与路面接触,其接地面积的形状决定于 轮胎模断面形状和结构。例如飞机轮胎与平面的接触面积是近似 的椭圆形状,因为这种轮胎的胎肩较薄,胎面的径向曲率较大。
3.车辆的行驶速度对轮胎负荷能力的影响 车辆行驶速度对轮胎的负荷能力影响很大。降低行驶速度,可提高轮胎
的负荷标准,车速增加时,负荷标准应降低,但不得在任何条件下随意提 高负荷量。中国轮胎标准中规定的最高速度范围:重型载重轮胎为80km/h; 中型载重轮胎为90km/h;轻型载重轮胎为100km/h。最高速度是持续行驶速 度,并非平均速度。 轮胎使用速度与负荷对应关系
§2-1 轮胎的负荷能力与法向变形
轮胎的载荷能力是由轮胎的结构参数决定的,主要有外形尺寸、充气 压力、帘布性能及断面轮廓等,与这些参数密切相关的决定载荷能力的重 要设计依据是轮胎的径向变形。在最佳径向变形条件下,轮胎能获得最佳 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轮胎静负荷性能
轮胎的变形功是由压缩空气和胎体材料所承担。在正常径向变形下, 60%的功消耗于压缩空气,40%的功用于帘布层和胎面胶变形。当径向 变形过大或过小时,消耗于压缩空气的功一般都要降低。 1.轮胎的下沉量(法向变形)和压缩系数(factor of trie compression) 下沉量(deflection):自由状态下充气轮胎断面高H0与静负荷下断面高Hc 之差。
汽车轮胎由于它的胎肩较厚,胎面径向曲率较小,因此,接 地面积横贯整个轮胎的胎肩,趋向于包括平行的两边,其宽度 不受轮胎下沉量的影响。
试验证明,轮胎接地面积与下沉量的关系近似于线性关系, 与规格制造工艺关系不大。
【汽车理论】第一章

• 轮胎力学是研究轮胎受 实用的数学模型,描述轮胎的力学特性。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School of Vehicle &
Motive Power
表2-5 车轮滚动阻力系数
路面类型
滚动阻力系数 路面类型
滚动阻力系数
沥青或混凝土路面(新) 0.010~0.018 压实土路(雨后)
0.050~0.150
沥青或混凝土路面(磨 0.018~0.020 泥泞土路(雨季或解冻期) 0.100~0.250
旧)
0.020~0.025 干砂
0.100~0.300
碎石路面
0.035~0.030 湿砂
0.060~0.150
卵石路面(平)
0.035~0.050 结冰路面
0.015~0.030
卵石路面(坑洼)
0.025~0.035 压实雪道
0.030~0.050
压实土路(干燥)
Motive Power
轿车轮胎的滚动阻力以及滚动阻力系数与行驶车速以及充气压力的关系曲线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School of Vehicle & Motive Power Engineering
3. 轮胎的结构、材料、帘线对f 的影响也很 大。子午线轮胎 f 小,天然橡胶 f 低。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School of Vehicle &
• 弹性轮胎滚动时的土壤压实阻力
n 1
Frc
[b( pi pc )] n
1
(n 1)(kc bk ) n
弹滞损耗阻力
轮胎力学特性

★世界高
1、概述
▪ 作用:轮胎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功能包括:
➢ 支撑整个车辆; ➢ 与悬架元件共同作用,抑制由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
与冲击; ➢ 传递纵向力以实现加速、驱动和制动; ➢ 传递侧向力,为车辆提供转向并保证行驶稳定性
轮胎的要求
▪ 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气密性好,保持行驶安全; ▪ 良好的弹性和阻尼特性,噪声小,保证乘坐舒适和安全; ▪ 胎面花纹要增强与地面的附着性,保证必要的驱动力和制
➢ 轮胎的旋转运动会导致气流损失
F, KN
C
W
ua
D
Fp1
h / mm
轮胎径向变形曲线
a Ff
FZ
轮胎滚动阻力
▪ 滚动阻力系数
➢ 滚动阻力 :
弹性迟滞损失 摩擦阻力 风扇效应阻力
➢ 滚动阻力系数:
滚动阻力/车辆垂直载荷
轮胎滚动阻力
▪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
➢ 轮胎压力:
轮胎压力:Pa 变形、摩擦 f
各层重叠构 成较厚的胎 体结构层
胎体由几个斜 交叉的帘布层 构成
胎冠及胎 侧由相同 的结构层 构成
胎冠和胎侧独立 活动, 可以提供 更大的接地面积
胎面磨耗均匀而 且缓慢
子午线轮胎
胎体由单独一 层钢丝帘布构 成,这样就没 有了层间的摩 擦,行驶时生 热更低
胎冠由钢丝环带 固定,改善了轮 胎的抗刺穿及抗 撕裂性能
1)斜交胎规格:用B-d表示,B为轮胎名 断面宽度,d为轮辋名义直径代号。
2)子午线轮胎规格:用BRd表示,
R代表子午线轮胎。目前国产轿车子午线轮胎 有80,75,70,65,60五个系列。
轮胎结构发展
▪ 轮胎是典型的粘弹性结构,其材料组成十分复杂(橡 胶41%、炭黑37%、油18%、化学物质等)。
轮胎力学

5 of 36
问题2、什么是静摩擦?什么是动摩擦?摩擦力和接触面积有关系么? 6 of 36
3、轮胎的受力分析 C
m'g ay
U
Fz
fy
C
C
U
ax
Tt
m'g
Fp
Tf
Fz a
Fx
C 7 of 36
轮胎的受力分析后的几个物理量 1、 fy 为向心摩擦力; 2、Fx 为驱动力,为车轮的切向反作用力; 3、滚动阻力偶矩Tf=FZ*a; 4、Fz 是法向反作用力,由于轮胎的迟滞现象,而使其向前移动 了一个距离a。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0
P=220kPa
F =3136N Z
F =4067N Z
F =4949N Z
F =5909N Z
F =6840N Z
5
10
15
20
Slip Angle (o)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2 of 36
13 of 36
轮胎结构
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轮胎的滚动阻力小20%~30%; 滚动阻力与轮胎的帘线(棉、人造丝、尼龙、钢丝)和橡胶品质有关。
14 of 36
气压
15 of 36
驱动力
16 of 36
轮胎的侧偏现象
因轮胎侧向弹性,车轮受侧向力的 作用使轮心速度方向偏离车轮平面 的现象。侧向力因转向、路面倾斜、 风力等引起。转向引起的侧向力总 是指向汽车内侧。侧偏角总是位于 和侧偏力指向相反的一侧。
牵引等级,从最好的到最差的分别是A、B、C,代表轮胎在美国政府规定 的试验状况下,在湿滑的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刹车的性能。 (只是直线刹车性能,不包括转弯性能。) TEMPERTURE ── TEMPERTURE(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
Z
若令
Z
2
2 p
2 Zm y' 2 m
Z
1 y'
2 m
2
dZ Zp 2 exp cot Z Z
(18) (19)
(17)
A Z Z
2
dZ Zp 2 exp cot Z Z
2 2 B Zp Zm
则: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由上两式可以进一步得到圆周方向应力和断面方向应力的关系:
Ty Tx tan 2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由上式和公式xx可以进一步得到圆周方向应力和内压的关系:
Tx p tan2 Rs 1 Rt
薄膜网络理论中薄膜的振动传播速度Vc: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四、描述轮胎自然断面形状的一般数学公式: 帘线角度是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圆 周方向的角度。帘线角度沿着帘线轨迹 ,随着半径不断变化。但若在胎冠最大 直径处的帘线角度已知,则帘线的轨迹 可以充分描绘出来。 根据公式(1)和右图的几何关系, 可以求出胎冠中心点的帘线角度ap:
2Z y" cot 2 2 2 2 Z Z m y' 1 y' Z
(11)
12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2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将上个公式(11)进行偏微分处理得到: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15)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考虑到当Z=Zp时,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2 2 Z p Zm y' log 2 2 2 Z Z 1 y ' m
y
,则:
Zp dZ 2 cot Z Z
(16)
轮
胎
力
学
简
介
2009年5月
1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公元前3500多年,黄帝的大臣溪仲发明了车 和车轮 中国的木质车轮使用了4000多年,一直到民 国后期 轮 胎 的 重 要 性 和 历 史 发 展 缺点: 木质,振动大,缓慢行驶,易损坏, 载荷能力差
1 y'
y' '
2 32
dZ Zp 2 Rs exp cot Z 2 2Z 2 Z m Z 2 cot 2 Z
2 Z Z p Zm
B dA dZ
2
(21)
(22)
上面的公式(20)和(22)就是没有带束的轮胎自然平衡轮廓的 断面形状的一般数学表达式,在知道Z和帘线角度a的情况下可以 得到断面曲率半径Rs和点坐标(y,Z)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4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4
轮胎——高科技复合材料壳体
1.轮胎结构复杂:多层材料组成的双曲率复合材料壳体。 2.生产工艺复杂:经过密炼、混炼、压延、压 出、成型、硫化等多个步骤 3.材料特性复杂: 橡胶——非常柔韧,模量在10Mpa 左右。 聚酯连线——柔韧,模量在2000~ 5000Mpa左右 钢丝——刚性很大,模量在100000Mpa 以上
GZ
Z
Z
2 m
Z
2 2 p
Z
Z
2 p
2 m
Z 2 Z p Z 2 cos 2 p
2
sin p Z Z
2 m
2 2
Z12Fra bibliotek2 p
Z cos p
2 2
12
(30)
那么斜交轮胎的自然平衡轮廓断面形状可以用下式表示:
y G Z dZ
三、薄膜网络理论 薄膜网络理论中轮胎内压p和 断面半径Rs以及外径Rt的关 系 Ty Tx p (2) Rs Rt 其中Ty和Tx分别是帘线所受断 面方向应力和周向应力
Tx Tc cos 2 Ty Tc sin 2
8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8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再其次,每单位长度的根数和总根数之间的关系为: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N n 2Z sin
(7)
将上面公式(5)、(6)、(7)进行联立,可以得到如下关系:
2Z 1 cot 2 2 2 Z Z m Rs sin Z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Zp cosα α p arcos Z
(3)
P点为胎冠中心轮胎直径最大点 M点为断面水平轴断面最宽点 B点为轮辋点
10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0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B Rs dA dZ cos 1 A B sin A B
2
(27) (28) (29)
16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6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若令: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五、斜交轮胎的自然断面形状: 前面已经得到斜交轮胎半径坐标Z和帘线角度a之间的关系:
Zp cosα α p arcos Z
(23)
将它代入绿色公式可以得到斜交轮胎的自然平衡轮廓断面形状:
15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5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轮胎设计阶段的力学应用: 薄膜网络理论 自然平衡轮廓理论 基于两个理论的轮胎胎体骨架材料设计
轮 胎 力 学 所 涉 及 的 应 用 范 围
轮胎使用特性的解析解法 轮胎承载能力和内部受力分析 轮胎变形分析 轮胎接地印痕分析及干湿路面牵引性能分析 轮胎滚动阻力和温度场分析 轮胎动态力学性能及侧偏特性分析 轮胎振动和噪声分析 轮胎磨耗特性分析 轮胎力学性能的有限元解法: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力学 有限元理论 轮胎有限元仿真技术 帘线/橡胶性能参数准备 操作流程 结果解析和应用
Zp
(31)
用不同的胎冠中央帘线角 ap对 上式(31)进行积分,得到轮胎 的胎体内轮廓曲线如图所示。 Michelin
(5)
tc为单根帘线的张力,n为单位宽 度帘线根数 在左图的Q点处,求作用在帘线上的张力与半径的关系,从圆环上压力所产生的力 与通过Q点的圆周作用的张力相互平衡的条件可以得到:
2 Ntc sin sin pZ 2 Z m
(6)
其中N为整个圆周的帘线总根数
11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1
根据公式(2)和左图,可进一步得 到轮胎内压p和帘线张力Tc的关系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Tc sin 2 Tc cos 2 sin p Rs Z
(4)
Tc为帘线每单位宽度的张力,而 且Tc=ntc,从而得到:
p sin 2 cos 2 sin ntc Rs Z
2ZdZ dy ' cot 2 dZ 2 2 2 Z Z m y' 1 y' Z
(12)
将上式进行变形:
dZ 2 dy ' dy '2 cot 2 dZ 2 2 2 Z Zm y' 2 1 y' Z
(13)
对上式进行两边积分:
log Z Z
2
2 m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y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其中:
Z
A B A
2
2
Zp
2
dZ
(24)
Z A
m
Z
2
Z
2 p
Z cos p
2 2
12
Z p sin p
2
(25) (26)
2 B Z p Zm
表示断面曲率半径和角度ϑ的公式为:
sin y ' 1 y '2 Rs 1 y '2
将上面的两个公式(8)、 (10)整理可得:
(8)
当断面形状用函数y=y(Z)表示时,根据微分几何可得:
从帘线上一个点的受 力分析开始,逐步消 除公式中与应力或张 力有关的变量,得到 纯几何关系
12
(9) (10)
3 2
y"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3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3
轮 胎 的 重 要 性 和 历 史 发 展
1888年: 英格兰人J.B 邓录普先生取得了充气轮胎发明 专利,并在自行车上流行,后又推广到汽车上。 1930年: 米其林制造出第一个无内胎轮胎 1946年: 米其林发明了子午线轮胎
Vc Tx
将yy式代入到上式中,考虑到Rs<<Rt,进行近似计算,可以得到轮胎圆周上横波 的传播速度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