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_课后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2.10 实验%3A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 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第Ⅰ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
1.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
电路中R 1、R 2为已知阻值的电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甲同学设计的电路能测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B .只有乙同学设计的电路能测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C .只有丙同学设计的电路能测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D .三位同学设计的电路都能测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2.在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若有两只电压表V 1和V 2量程相同,内阻R V1>R V2;两只电流表A 1、A 2量程相同,内阻R A1>R A2,在该实验中,为了使E 、r 的测量精确些,选择的电表可以是( )A .V 1和A 2B .V 2和A 2C .V 2和A 1D .V 1和A 13.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B .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C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D .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尽量大一些,测量误差才小4.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 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关于该学生接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B .电流表接线有误C .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D .电压表接线不妥5.用图象法求电动势和内阻时,需要描点,就是在U -I 坐标系中描出与每组I 、U 值对应的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点应当准确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即U -I 图线应通过每个点B .这些点应当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偶然误差不能避免,所以U -I 图线不可能通过每一个点C .在画U -I 图线时应当使它通过尽可能多的描出的点D .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应当舍去…○…………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6.若将两个电源的U I 图象画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上,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 )A .电动势E 1=E 2,内阻r 1<r 2B .电动势E 1=E 2,内阻r 1>r 2C .发生相同的电流变化,电源1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D .发生相同的电流变化,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7.如图是根据某次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的U -I 图象,下列关于这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纵轴截距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即E =3.0 VB .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即I 0=0.6 AC .根据r =0EI ,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0.2 ΩD .根据r =0EI ,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5 Ω8.如图所示,用一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由于未考虑电流表的内阻,其测量值E 和r 与真实值E 0和r 0相比较,正确的是( )A .E =E 0,r =r 0B .E >E 0,r <r 0C .E =E 0,r >r 0D .E >E 0,r >r 0第Ⅱ部分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典型例题】【例1】如图验电器A 带负电,验电器B 不带电,用导体棒连接A 、B 的瞬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 、有瞬时电流形成,方向由A 到B B 、A 、B 两端的电势不相等C 、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不等于零D 、导体棒内的自由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做定向移动【解析】A 、B 两个导体,由A 带负电,在A 导体周围存在指向A 的电场,故B 端所在处的电势B ϕ应高于A 端电势A ϕ;另外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出定向移动,由于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为电子,故移动方向由A 指向B ,电流方向应有B 到A 。
【答案】A【例2】在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中,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在加速电压U 的作业下被加速,且形成的电流强度为I 的平均电流,若打在荧光屏上的高速电子全部被荧光屏吸收。
设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进入加速电场之前的速度不计,则在t 秒内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数为多少?【解析】本题已知的物理量很多,有同学可能从电子被电场加速出发,利用动能定理来求解,如这样做,将可求得电子打到荧光屏的速度,并不能确定打到荧光屏上的电子数目,事实上,在任何相等时间里,通过电子流动的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相等的,荧光屏是最后的一个横截面,故有t 时间里通过该横截面的电量Q=It ,这样就可得到t 时间里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数目,n =e It eQ =【例3】如图所示的电解槽中,如果在4s 内各有8c 的正、负电荷通过面积为0.8㎡的横截面AB ,那么⑴在图中标出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⑵电解槽中的电流方向如何?⑶4s 内通过横截面AB 的电量为多少? ⑷电解槽中的电流为多大?【解析】⑴电源与电解槽中的两极相连后,左侧电极电势高于右侧电极,由于在电极之间建立电场,电场方向由左指向右,故正离子向右移动,负离子向左移动 ⑵电解槽中的电流方向向右⑶8C 的正电荷向右通过横截面AB ,而8C 的负电荷向左通过该横截面,相当于又有8C 正电荷向右通过横截面,故本题的答案为16C⑷由电流强度的定义I=416=tQ =4A 【基础练习】 一、 选择题:⑶该导体的电阻多大?【能力提升】1、对于有恒定电流通过的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B、导体是个等势体C、导体两端有恒定的电压存在D、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都相等2、对于金属导体,还必须满足下列哪一个条件才能在电路中产生恒定电流?()A、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B、导体两端有电压C、导体内存在电场D、导体两端加有恒定的电压3、银导线的横截面积S=4mm2,通以I=2A的电流,若每个银原子可以提供一个自由电子,试推导银导线单位长度上的自由电子数的计算公式,并计算结果(已知银的密度=10.5×103㎏/m3,摩尔质量M=10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mol-1,计算结果取一位小数)4、如图所示,AD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金属导体L,两端加上一定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内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为q,试证明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nqSv§2、3电动势欧姆定律【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是通过静电力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在电源内部正电荷从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移动C、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D、把同一电源接在不同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也将变化【解析】在电源内部,存在由正极指向负极的电场,正电荷受静电力的阻碍不能向正极移动,正是电源内部的化学化学作用或电磁作用提供非静电力才使正电荷从低电势的负极向高电势的正极移动,正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实现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学案:第一章 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含答案

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1.电容反映了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定义式为C=QU,电容的大小决定于电容器本身,与Q和U无关。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为C=εr S4πkd,即C由εr、S、d共同来决定。
3.平行板电容器保持电荷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只改变板间距离,则电场强度不变。
一、电容器和电容1.电容器的组成两个彼此绝缘的导体,当靠得很近且之间存有电介质时,就组成一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充电过程放电过程定义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中和掉电容器所带电荷的过程方法将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两极相连用导线将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场强变化极板间的场强增强极板间的场强减小能量转化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其他能3.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公式为C=Q U 。
(2)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3)单位:1 F=106μF=1012 pF。
二、平行板电容器及常见电容器1.平行板电容器(1)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
(2)电容的决定因素:两板间距离d ,两板的正对面积S ,两板间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
(3)关系式:C =εr S4πkd。
2.常见电容器分类⎩⎪⎨⎪⎧按电介质分:聚苯乙烯电容器、陶瓷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等按电容是否可变分: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3.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1)额定电压:电容器能够长期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击穿电压:电介质被击穿时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则电容器就会损坏。
1.自主思考——判一判(1)电容大的电容器带电量一定多。
(×)(2)电容为C 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若电荷量增大为2Q ,则电容变为2C 。
(×) (3)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是指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 (4)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是额定电压。
(√)(5)电解电容器使用时,正、负极不能接反。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1.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
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答:由于A、B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移动到A的结果。
其中,A得到的电子数为,与B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
导体B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A对B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B之间产生吸引力。
4.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因为,在把A、B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B之间的静电力做功。
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1.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
所以,先把A球与B球接触,此时,B球带电;再把B球与C球接触,则B、C球分别带电;最后,B球再次与A球接触,B球带电。
2.答:(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的加速度!)3.答:设A、B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距离为,则。
当用C接触A时,A的电荷量变为,C的电荷量也是;C再与接触后,B的电荷量变为;此时,A、B间的静电力变为:。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B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4.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1-6所示。
共受三个力的作用,,由于,相互间距离分别为、、,所以,。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大小是。
由于对称性,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
5.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衡,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7。
静电斥力,又,,所以,第三节1.答:A、B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
A、C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
2.答:电子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方向沿着半径指向外。
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为,方向沿着半径指向质子。
人教版物理【选修3-1】学案:1.8《电容器和电容》(含答案)

选修3-1第一章1.8 电容器与电容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2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预习内容1.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___________.实际上,任何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 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电容器______________与电容器______________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表达式C=______,国际单位制中单位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______.常用较小单位 lμF=________F,l pF=________F.电容是表示电容器____ ____ 的物理量.3.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两类.常用的固定电容器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教学目标①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
②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③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的动态分析。
二、学习过程1、电容器(1)构造: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这个过程叫做。
现象:。
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 .现象:。
提问: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小结:。
2、电容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
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容器,C(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电容器与电容》课后练习及答案

电容器与电容课后巩固提升1.电容器A的电容比电容器B的电容大,这表明( )A. A所带的电荷量比B多B. A比B能容纳更多的电荷量C. A的体积比B的体积大D.两电容器的电压都改变1V时,A的电荷量改变比B的大解析电容是电容器的固有属性,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电容描述了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每改变1V所改变电荷量的多少)大小,而不表示容纳电荷的多少或带电荷量的多少.答案 D2.下列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C=Q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量成正比,与两板间的电压成反比B.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其带电量与两板间的电压成正比C.无论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它所带的电量与电压的比值恒定不变D.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其大小与加在两板上的电压无关解析电容器的电容C=εr S4πkd与两极板间的电压与极板所带电量无关,故A选项错误;由C=QU可知,对确定的电容器来说,Q与U成正比,故B选项正确,C、D选项也正确.答案BCD3.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B.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C.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D.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解析当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距离增大时,电容器电容变小,与电源相连极板电压不变,其间电场强度减小,电场力变小,合外力向下,质点向下运动,故D选项正确.答案 D4.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把电源断开,再用绝缘工具将两板距离拉开一些,则( ) A.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加B.电容增大C.电容器电压增加D.两板间电场强度增大解析由C=εr S4πkd可知,当d增大时,C变小,故B选项错误;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所带电量不变,故A选项错误;由C=QU,当C减小,Q不变时,U增大,故C选项正确;其间电场强度E=Ud=QCd=4Qπkdεr Sd=4Qπkεr S,故D选项错误.答案 C5.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正对面积为S,极间距离为d,充以电量Q后两板间电压为U,为使电容器的电容加倍,可采用的办法是( )A.将电压变为U/2B .电量变为2QC .将极板正对面积变为2SD .两极间充以介电常数为2的电介质 解析 由C =εr S4πkd可知C 、D 选项正确. 答案 CD6.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两极板间电压U ,两板间场强E 和带电荷量Q ,在下列情况下怎样变化?(1)保持两板与电源相连,只增大两板间距离,则C _________,U ____________,Q 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2)给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再减小电容器极板间距离,则C ____________,U ____________,Q 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解析 (1)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故U 不变,根据C =εr S4πkd和C =Q U,d 增大→C 减小→Q减小,由E =U d,知E 减小.(2)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故Q 不变,由公式C =εr S 4πkd 和C =QU,知d 减小→C 增大→U 减小,此时电场强度用E =U d不好讨论,有两种方法可处理.①是用推论E =4πkQ εr S ,(此式由E =U d ,C =Q U 和C =εr S4πkd 三式导出),可见E 与d 无关,故E 不变.②是熟记极板上电荷密度不变,其电场强度不变,故E 不变. 答案 (1)减小 不变 减小 减小(2)增大减小不变不变提升能力7.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可使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联接成闭合电路,那么( )A.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小B.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增大C.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发生变化D.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不发生变化解析当压力向上时,膜片电极将向上弯曲,使电容器两个极之间距离减小,电容增大,故A错误,B正确.当压力F发生变化时,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电容器会不断的充放电,所以电流计有示数,当压力不变时,因为电压恒定,电容器带电量不会发生变化,电流计无示数,故C正确,D错误.答案BC8.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离为d,其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l,连线AB 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 所做的功等于( )A.qCl QdB.qQl CdC.qQl2CdD.qCl2Qd解析 根据U =Q C,E =U d可得E =Q Cd ,所以,从A →B 电场力做功,W =qEl sin30°=qQl2Cd. 答案 C9.如下图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 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A .电阻R 中没有电流B .电容器的电容变小C .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D .电阻R 中有从b 流向a 的电流解析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和带电荷量分别为C =εr S4πkd,Q =CU .当两板间距离d 增大时,电容C 减小,极板的带电荷量Q 也减小,由于原来电容器的上板A 带正电,下板B 带负电,带电荷量减小,B 板的电子在电源的作用下将输送到A 板中和部分正电荷,所以电阻R 中会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答案 BC10.如图①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 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若Q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Q =b t +a(a 、b 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像如图②所示,那么图③、图④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 和物体速率v 随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A .a 和cB .a 和dC .b 和cD .b 和d解析 由于C =Q U且C =εr S 4πkd 结合题中条件Q =bt +a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d =εr SU 4k πb (a +t ),可见d 与t 成线性关系,利用E =U d 可得E =4k πbεr Sa +t,因此图线②正确,即C选项正确.答案 C11.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如图所示,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不变,当板间距离增大时(如图①),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____,板间电势差将____________,电容器的电容将____________,说明电容器的电容跟板间距离成____________;当正对面积减小时(如图②),静电计的偏角将____________,板间电势差将____________,电容将____________,说明电容器的电容跟正对面积成____________.当两板间插入电介质时(如图③),静电计的偏角将____________,板间电势差将____________,电容将____________,说明电容器的电容跟两板间的电介质有关.答案增大增大减小反比增大增大减小正比减小减小增大12.如下图所示,相距为d,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a、b的电容为C,开始时两板均不带电,a板接地且中央有孔,现将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一滴一滴地从小孔正上方h处无初速度滴下,竖直流到b板上层,电荷全部被b板吸收,(重力加速为g,不计阻力)试求:(1)能够到达b板的液滴数不会超过多少?(2)若能够到达b板的液滴数为k,第k+1滴液滴将如何运动?解析设第k滴液滴恰好能够到达b板,则第k滴液滴进入两板间时,前(k-1)滴液滴已建立电场,对第k滴液滴应用动能定理(1)前(k-1)滴液滴已建立的电场为U=QC=k-1qC,E=Ud=k-1qCd.对第k滴液滴应用动能定理有:mg(h+d)-qEd=0,mg(h+d)-q k-1qCdd=0.解得k=mgC h+dq2+1.(2)由题意,第(k+1)滴液滴进入两板间后做减速运动,无法到达b板,反向运动跳出a 板小孔,然后再无初速滴下,所以(k+1)滴液滴将在板内外做往复运动.答案见解析。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时练习电源和电流

电源和电流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源外部存在着由正极指向负极的电场,内部存在着由负极指向正极的电场B.在电源外部电路中,负电荷靠电场力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C.在电源内部电路中,正电荷靠非静电力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D.在电池中,靠化学作用使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无电流的原因是其内部自由电荷停止了运动B.同一个金属导体接在不同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强度往往不同,电流大说明那时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运动速率大C.由于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比电荷定向移动速率大得多,故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形成的电流也就大得多D.电流的传导速率就是导体内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3、在正常工作的闭合电路中,某电子在电源内部从电源一端定向移动到另一端,在此过程中非静电力对该电子做功为W,该电子的电势能变化量为ΔE p,则( )A.W>0,ΔE p>0B.W>0,ΔE p<0C.W<0,ΔE p>0D.W<0,ΔE p<04、如图所示是一根粗细均匀的橡胶棒,其横截面积为S,由于与毛皮发生摩擦而均匀带负电,若已知该橡胶棒每米长度所带的电荷量为q,则当该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时,形成的等效电流为( )A. vqB. qvC. qvSD.qvS5、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电池供电的电流是8mA,也就是说( )A.1h电池供给8C的电量B.1000s电池供给8C的电量C.1s电池供给8C的电量D.1min电池供给8C的电量6、如图所示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金属导体,在导体的左、右两端加一恒定的电压,使导体中产生一恒定电流,其电流的大小为I。
已知导体左侧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中单位长度的自由电子数为n,自由电子热运动的速率为v,自由电子的电荷量用e表示,真空中的光速用c表示。
假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 )A. 0v v =B. I v neS= C. v c = D. I v ne =7、如图所示,电 解槽内有一价的电解溶液,t 时间内通过溶液内横截面S 的正离子数是1n ,负离子数是2n ,设元电荷的电荷量为e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从A 到B ,负离子定向 移动形成电流,方向从B 到AB.溶液内正、负离子沿相反方向运动,电流相互抵消C.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到B ,电流1n e I t= D.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到S ,电流12()n n e I t +=8、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供电的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B .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C .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同D .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9、在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导线中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B.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平行C.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D.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10、半径为R的橡胶圆环均匀带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现使圆环绕垂直环所在平面且通过圆心的轴以角速度ω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胶圆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B.若ω不变而使电荷量Q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C.若电荷量Q不变而使ω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也将变为原来的2倍D.若使ω,Q不变,使环半径增大,电流将变大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电源外部存在着由正极指向负极的电场,内部也存在着由正极指向负极的电场,电源内部是靠非静电力做功的,选项A错误;在电源外部电路中,负电荷靠电场力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选项B正确;在电源内部电路中,正电荷靠非静电力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选项C正确;在电池中,靠化学作用使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选项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导体中无电流的原因是内部自由电荷没有形成定向移动,A错误;根据电流的微观表=可得通过的电流强度往往不同,电流大说明那时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运动速达式I nevS率大,B正确;电流的大小和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无关,和电荷定向移动速率有关,C错误;电流的传导速率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没有关系,电流的传导速率是电场形成的速度,约为光速;而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远小于光速,D错误.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在电源的内部,非静电力对该电子做正功,即W>0,电子的电势能增加,即ΔE p>0,故A 正确.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橡胶棒沿轴线方向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时,t ∆内通过的距离为v t ⋅∆.橡胶棒上的电荷都通过该棒的横截面,t ∆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ΔQ qv t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Q I t=∆,得到等效电流I qv =,A 正确。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6-1

答案:D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
抓主干 双基知 识优化
破疑难 核心要 点探究 提素能 高效题 组训练
要点一
对库仑定律的进一步理解
1.适用条件 只适用于真空中的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或者静止点 电荷对运动点电荷的作用力的计算,r→0时,公式不适用,因为这时 两电荷已不能再看做点电荷了. 2.三个点电荷的平衡问题 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的A、B、C三点,自由放置点电荷QA、QB、 QC,每个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均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
抓主干 双基知 识优化
破疑难 核心要 点探究 提素能 高效题 组训练
m2 Q2 A.F 引=G 2 ,F 库=k 2 l l m2 Q2 B.F 引≠G 2 ,F 库≠k 2 l l m2 Q2 C.F 引≠G 2 ,F 库=k 2 l l m2 Q2 D.F 引=G 2 ,F 库≠k 2 l l
m2 解析:两球质量分布均匀,故 F 引=G 2 ,由于电荷间的引力作用, l Q2 电荷分布不均匀,故 F 库≠k 2 ,D 对. l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
抓主干 双基知 识优化
破疑难 核心要 点探究 提素能 高效题 组训练
3.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
(1)孤立点电荷的电场
①正(负)点电荷的电场线呈空间球对称分布指向外(内).
②离点电荷越近,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 ③以点电荷为球心作一球面,则电场线处处与球面垂直,在此球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
抓主干 双基知 识优化
破疑难 核心要 点探究 提素能 高效题 组训练
2.如图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库仑定律 第一节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
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
其中,A 得到的电子数为8101910 6.25101.610n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
导体B 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因为,在把A 、B 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
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
所以,先把A 球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2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4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B q q qq =+÷=。
2. 答:192291222152(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21.410/m s ⨯的加速度!)3. 答: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q -,距离为r ,则2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A 的电荷量变为2A qq =,C 的电荷量也是2c qq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224B qq q q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11232F F F "='= 。
4. 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1-6所示。
4q 共受三个力的作用,,由于1234q q q q q ====,相互间距离分别为a、a ,所以2122q F F k a ==,2222q F k a=。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大小是21222cos 45q F F F a=︒+=。
由于对称性,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
5. 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衡,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7。
静电斥力tan F mg θ=5tan 12θ==,又,22tan q F k mg r θ==,所以,85.310q C -===⨯ 第三节1. 答:A 、B 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1A B FE qnF E nq==。
A 、C 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A CF E q n F E nq==。
2. 答:电子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1991121121.6109.010/ 5.110/(5.310)e E k N C N C r --⨯==⨯⨯=⨯⨯,方向沿着半径指向外。
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为111985.110 1.6108.210F eE N N --==⨯⨯⨯=⨯,方向沿着半径指向质子。
q 133. 答:重力场的场强强度等于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即mgg m=,单位是牛顿每千克,方向竖直向下。
4.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例如,如图1-9所示,有一带电粒子以平行于金属板的初速度射入电场,它沿电场线的方向做匀加速运动,而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运动,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也就是说,它的运动轨迹与电场线不重合。
5. (1)因为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强弱,所以,B 点的电场最强,C 点的电场最 弱。
(2)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如图1-10所示。
(3)负电荷在A 、B 、C 三点时的受力方向如图1-10所示。
6. 答:小球受到重力、电场力F ,轻绳拉力T F 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它的受力情况如图1-11所示。
由图可知,tan 30Eq F mg mg==︒,2681.01010tan 30/2.910/2.010mg E N C N C q --⨯⨯=︒==⨯⨯。
7. 答:因为12Q Q >,所以,在1Q 左侧的x 轴上,1Q 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总是大于2Q 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且方向总是指向x 轴负半轴,在0x =和6x cm =之间,电场强度总是指向x 轴的正方向。
所以,只有在2Q 右侧的x轴上,才有可能出现电场强度为0的点。
(1)设该点距离原点的距离为x ,则12220(6)Q Q kk x x -=-,即224(6)0x x --=,解得14x cm =(不合题意,舍去)和12x cm =。
所以,在212x cm =处电场强度等于0。
(2)在x 坐标轴上06x cm <<和12x cm >的地方,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沿x 轴的正方向的。
B第四节1. 答:8961015410pAA E V V q ϕ--⨯===⨯;109221015310pA A E q J J ϕ--'==⨯⨯=⨯。
2. 答:(1)pA A E qϕ=,pB B E qϕ=。
因为pA pB E E >。
所以A B ϕϕ>,可见A 点电势比B 点高。
(2)pC pC C E E qqϕ==--,pD pD B E E qqϕ==--。
因为pC pD E E >。
所以C D ϕϕ<,可见D 点电势比C 点高。
(3)0pE E E qϕ=<,0pF pF F E E qqϕ==->-,可见F E ϕϕ>,故F 点的电势比E 点高。
小结:(1)在电场中,同一正试探电荷的电势能越大的点,电势越高;同一正试探电荷在电势越高的点,电势能越大。
(2)在电场中,同一负试探电荷的电势能越大的点,电势越低;同一负试探电荷在电势越高的点,电势能越小。
(3)正的试探电荷电势能为负值的点的电势小于负的试探电荷电势能为负值的点的电势。
3. 答:(1)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逐渐降低的,所以M 点的电势比N 点高。
(2)先假设正试探电荷从M 点沿着与电场线始终垂直的路径移动到与P 在同一条电场线上的M ',这一过程静电力不做功。
再把这一电荷从M '移动到P 点,全过程静电力做正功。
所以,从M 移动到P 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pM pP E E qq>,M 点电势比P 点电势高。
4. 答:因p E mgh =,故p E gh mϕ==,可见重力势为gh 。
6. 答:假设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相交。
因为空间任一点的电势只能有一个惟一的值,所以相交徙的电势就一定相等,这两个等势面的值就不能不同,这与题设条件矛盾。
所以,电场中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不能相交。
7. 答: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一定垂直的结论,画出的电场线的大致分布如图1-15所示。
因为10A B V ϕϕ==,6c V ϕ=,取1q C =,可得静电力所做的功为()0AB A B A B W q q q ϕϕϕϕ=-=-=()1(106)A C ACACW q q q J Jϕϕϕϕ=-=-=⨯-= ()1(106)4BC B C B C W q q q J J ϕϕϕϕ=-=-=⨯-=可见,静电力所做的功AC BC W W = 第五节1. 9821020410AB AB W qU J J --==-⨯⨯=-⨯。
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8440J -⨯ 2. 答:一个电子电荷量191.610e C -=⨯,电子增加的动能等于静电力做的功,因为191911 1.6101 1.610W qU e V C V J --==⨯=⨯⨯=⨯,所以191 1.610eV J -=⨯。
3. 答:因为电场线总是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低的等势面,所以,由课本图1.5-2可知:(1)B 点的电势高于A 点的电势,把负电荷从A 移到B 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负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较大。
(2)负电荷从B 移动到A 时,静电力做负功。
(3)0AB U <,0BA U > 第6节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 答:两板间的电场强度3429.010/9.010/1010U E V m V m d -⨯===⨯⨯。
尘埃受到的静电力7421.6109.010 1.410F qE N N --==⨯⨯⨯=⨯。
静电力对尘埃做功2241.4100.510107.010W F d J J ---='=⨯⨯⨯⨯=⨯2. 答:(1)看电场线方向知,D 点电势比C点电势高,42210(5)101000CD CD U Ed V V -==⨯⨯-⨯=-(2)B板接地时,42210310600C CB Ed V Vϕ-==⨯⨯⨯=,422108101600D DB Ed V V ϕ-==⨯⨯⨯=,1000CD C D U V ϕϕ=-=-。
A 板接地时,42210(7)101400C CA Ed V Vϕ-==⨯⨯-⨯=-,42210(2)10400D DA Ed V V ϕ-==⨯⨯-⨯=-,1000CD C D U V ϕϕ=-=-,可见,不管哪一板接地,CDU 都是1000V-。
(3)19161.610(1000) 1.610CD CD W eU J J --==-⨯⨯-=⨯,如果电子先移到E 点再移到D 点,静电力做的功不会改变。
这是因为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3. 答:空气击穿时的电势差68310100310U Ed V V ==⨯⨯=⨯。
雷击就是一种空气被击穿的现象。
4. 答:小山坡b 比a 地势更陡些,小石头沿b 边滚下加速度更大些。
b 边电势降落比a边降落得快,b 边的电场强度比a 边强。
可见,电势降落得快的地方是电场强度强的地方。
第7节 静电现象的应用1. (1)金属球内的自由电子受到点电荷Q +的吸引,所以在靠近Q +的一侧带负电,在离Q +远的一侧带正电。
(2)在静电平衡状态下,金属球的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0,就是说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与Q +产生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
在球心处Q +产生的电场强度为29QE kr+=,所以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9QE kr =感,方向指向Q +。
(3)如果用导线的一端接触球的左侧,另一端接触球的右侧,导线不可能把球两侧的电荷中和,因为金属球是个等势体,导线连接的是电势相等的两个点,电荷在这两点间不会移动,就像用水管连接高度相等的两个装水容器,水不会在水管内流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