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镇总体规划方案(2018-2035)

合集下载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46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46号湖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湖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湖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9.8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8.8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13.7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2993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布局,接轨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等长三角中心城市,联动嘉兴市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夯实“太湖熟、天下足”农业空间基础。

保护太湖溇港、平原水乡和山区林区的生态本底,守护天目山、顾渚山等生态屏障,提升东西苕溪等流域水生态品质。

强化中心城区承载力和辐射力,完善县域中心城市功能。

七都岛环评大纲汇报稿

七都岛环评大纲汇报稿
32
33
★地形地貌
七都岛为瓯江口区冲海淤积孤屿,地貌单元属冲海积平原,四 面环江 。七都岛将瓯江分为南北汊道,北汊道为主要航运通道, 江面宽620~1000m,南汊道为次航道,江面宽1000~1800m。
7
工程区老防洪堤外现状为滩地,堤内分布农田和居民区。
8
★湿地生态
(1) 湿地类型与面积 七都岛老防洪堤外侧分有宽度50m~400m不等的滩涂(平均低 潮位时),属于近海与海岸类型的湿地。根据地形图测算,滩涂面 积约有147.7hm2,主要分布在七都岛东南侧的泥沙淤积区(滩涂最 大宽度可达400m左右)。根据《浙江林业自然资源 湿地卷》和相 关资料,七都岛滩涂未列入浙江重点湿地范围。
26
★水质影响预测评价 根据收集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导则推荐的单因子法 进行瓯江水质现状评价。 根据工程分析结果,工程施工期总污废水量相对于纳 污水体瓯江的径流量和潮流量很小,且为分散排放,对瓯 江水体水质影响很小。报告书阶段对施工污废水对瓯江水 质的影响不作预测,主要是进一步分析各类施工污废水污 染源、污水性质、污水量、排放特点,以便提出合理可行 的污废水处理措施。
29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对湿地植物的影响
在对老堤防外侧植被状况进一步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从损 失植被面积、植物种类、生态价值等角度,分析工程建设对植 物的影响。 对红树林影响是湿地植物影响预测的重点,具体分析评价 内容如下: (1) 分析工程建设占用红树植物的面积、数量、位置,并 给出红树植物分布图和工程占用红树林情况示意图。 (2) 从潮间带面积、水文情势、水质等角度,利用生态机 理法,预测评价工程建设对红树林生境的影响。 (3) 从工程建设造成红树植物损失的数量、面积及所占比 例、生境变化等角度,分析工程建设对红树林生态完整性的影 响。

杨府山——七都岛分区规划说明书

杨府山——七都岛分区规划说明书

序言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温州人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自强不息,大胆探索,不断突破。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经过十五年的第一次创业,又经过五年的第二次创业,温州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按照市委、市政府二次创业的总体部署,温州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作,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批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相继竣工,一批优雅别致的城市住宅小区先后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的城市配套工程陆续落成,整个城市形象已经大为改观,现代化都市气息日益浓厚。

今年8月,根据国务院批复,温州市对全市实施了新一轮的辖区行政区划。

鹿城区新的行政区划将七都镇等若干乡、镇、居委会并入,使之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和社会经济基础。

鹿城区新的行政辖区面积294.0平方公里,是温州市发展最早、建成度最高的地区,是温州市多年来城市建设在探索中飞速发展的缩影。

随着该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膨胀,不断突破规划的控制规模,土地过度开发、道路拥挤、公共设施短缺、市政设施不堪负荷,已给城市的正常运转造成负面影响。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辐射浙南、闽北的区域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新温州的战略目标,城市建设的指导方针转向新区的集约开发及已建成区的整理工作。

与此同时,新一轮的温州市总体规划又将中心城区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对杨府山·七都岛片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这些新的情况,使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将发生重大变化。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编制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分区规划,需要尽快在分区规划这样一个中观层面上对杨府山·七都岛片区的整体发展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控制总量、疏解人口、缓解交通、完善配套,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水平,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温州城市发展的需求,并有效地指导下层次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此,温州市规划局于2001年9月下旬委托我院与温州市规划院合作编制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分区规划。

七都镇竞争性发包办公室_企业报告(代理机构版)

七都镇竞争性发包办公室_企业报告(代理机构版)

平均节支率
11.3%
同比增长:-9.6%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21 日 生成
1 / 23
1.2 代理项目趋势
近 3 月(2022-12~2023-02):
近 1 年(2022-03~2023-02):
1.4 大额项目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20 记录。
招标单位
预算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二、市场分布
近 1 年七都镇竞争性发包办公室的代理项目主要分布于团体组织、政府办公室系统、企业采购系统, 项目数量分别达到 78 个、28 个、18 个。其中团体组织、企业采购系统、政府办公室系统项目总金额 较高,分别达到 2502.00 万元、1170.00 万元、387.00 万元。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代理项目 .................................................................................................................................1
涂白项目)
群幸村村民委员会
99.0
2022-03-08
10
公示 2022-090(七都镇联强村人居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

吴江城市规划

吴江城市规划

吴江市都市总体规划(2023-2023)来源: 吴江市建设局受人民政府委托, 吴江市建设局于2023年年终开始对《吴江市都市总体规划》组织修编, 目前规划成果已经基本完毕。

为提高规划旳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现将都市总体规划旳重要内容进行公告。

请广大市民对该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提议, 为下一步规划成果旳完善提供参照。

第一部分总则一、区域位置吴江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苏锡常、杭嘉湖经济圈之间, 东临上海、北靠苏州、西濒太湖、南与浙江嘉兴、湖州接壤。

二、规划年限近期: 2023-2023年远期: 2023-2023年远景: 展望50年第二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发展目旳经济发展目旳: 见表一表一社会发展目旳: 见表二表二生活水平目旳: 见表三表三生态环境目旳: 见表四表四二、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人口规模预测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以构造调整为主线, 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基本出发点, 树立生态观念, 将吴江建设成为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于一体旳园林都市。

人口与都市化水平预测1.市域人口吴江市域总人口分别为: 2023年135万人, 2023年160万人。

2.都市化水平预测吴江都市化水平估计: 2023年为70.4%, 2023年为81.3%三、市域空间构造规划1.市域空间构造: 分为五个相对独立旳片区。

临苏外向型经济开发区: 包括松陵、同里、菀坪以及平望旳太浦河以北地区。

临沪综合经济区:指汾湖镇, 具有紧临上海旳区位优势, 是吴江全面接轨上海发展旳前沿阵地。

临湖生态经济区: 包括七都和横扇。

盛泽民营经济区: 包括盛泽、铜罗、平望太浦河以南地区。

震泽民营经济区: 包括震泽、桃源。

2. 城镇等级规模构造:估计吴江全市人口2023年临苏外向型经济开发区50万人, 临沪综合经济区20万人, 临湖生态经济区7万人, 盛泽民营经济区40万人, 震泽民营经济区13万人, 合计130万人。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所辖7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所辖7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所辖7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05•【字号】闽政文〔2024〕204号•【施行日期】2024.06.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泉州市所辖7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闽政文〔2024〕204号泉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7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泉政文〔2024〕50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的《石狮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晋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南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惠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安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永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德化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统称《规划》)。

《规划》是县(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你市指导所辖县(市)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紧扣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要使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进一步推动石狮市打造现代化纺织鞋服产业集群、现代化商贸城市,推动晋江市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现代化纺织鞋服产业集群,推动南安市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山水田园城市,推动惠安县打造临港绿色石化基地、雕艺文创产业集群,推动安溪县打造茶旅融合发展新业态、茶乡特色城市,推动永春县打造香产业发展高地、山地旅游目的地,推动德化县打造陶瓷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城市。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02•【字号】皖政秘〔2024〕47号•【施行日期】2024.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滁州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报请批准〈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滁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滁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滁州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地区,是国家园林城市、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落实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滁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79.2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66.7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56.6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不超过847.87平方千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超过24.37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不少于60%;水域空间保有量不低于314.33万亩。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以三条控制线为刚性约束条件,构建“两区三脉五中心”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要求,积极推动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推动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和跨省合作共建园区落地实施,推进定远—长丰园区合作。

吴江区七都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探讨

吴江区七都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探讨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年n月第21期吴江区七都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探讨汝亦冰,刘重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指出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大力支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释放农村活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益探索,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通过调查吴江区七都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文旅触合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吴江区七都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七都镇;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21-0177-031吴江区七都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现状1.1吴江区七都镇概况吴江区七都镇地处太湖之滨,与苏州洞庭东山、西山隔水相望,古有“吴头越尾”之称,拥有吴风越韵的文化根基和“一级空气二类水”的优美生态环境,是传统的太湖明珠、鱼米之乡。

全镇占地面积102.9km2,常住人口10余万人,风光秀丽,民丰物阜。

近年来,七都镇党委坚持镇村统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打造持续发展美丽乡村。

围绕“研学旅行、美美江村”主题,通过深挖内涵、整合资源、完善配套,努力将“中国•江村”打造成为当下乡村振兴发展的示范样板。

1.2发展优势1.2.1融合发展底蕴深厚吴江区七都镇文化根基深厚、历史人文荟萃,以淒港文化、吴越文化及社会学、国学文化为特色,费孝通、南怀瑾、孙本文等名家辈出,太湖72淺36港、古村古桥、吴越历史遗迹等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木偶昆曲、金玉堂、太湖渔歌、熏豆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有机香青菜、湖羊以及太湖三白、太湖大闸蟹等特色物产美食文化享誉盛名,七都镇也被评为“中国河蟹之乡”。

1.2.2融合发展业态丰富依托23km太湖岸线和浦江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南太湖文化产业集聚区、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三区合一”平台优势,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环长漾带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机遇,在充分挖掘滨湖生态优势、历史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多方位优化沿太湖环境、积极配置各类要素、加快完善服务功能,浦江源生态半岛、老太庙文化广场、中国江村文化园、亨通凯莱酒店、如家小镇等一大批文旅资源载体功能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都镇总体规划方案(2018-2035)
一、区位分析
地理位置
七都镇位于苏锡常都市圈内,也处于江苏省优化发展区内,毗邻太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南端,与浙江省相交。

七都镇距离上海114km,距离苏州市区55km,距离无锡116km,距离嘉兴113km。

对外交通
沪渝高速、S230省道和苏震桃公路等重要的对外通道是影响七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沪渝高速江苏段经过吴江区北厍、黎里镇、古池荡、七都镇、震泽镇,终点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的苏浙两省交界处,与浙江省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相接,江苏段路线全长49.947公里。

S230省道起自宜兴丁蜀镇,止于苏浙交界的苏州市吴江七都镇,为环太湖的重要干线公路,也是苏南地区一条重要的通往浙江的南向通道,吴江境内部分路段与规划中的苏震桃公路共线。

苏震桃一级公路,北接苏州市区友新路,经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跨太湖稍连接松陵、横扇、震泽、桃源等乡镇,南接浙江桐乡(盐官至乌镇一级公路)。

七都镇周边城镇盛泽镇、平望镇和滨湖街道是苏州市规划内的优化提升区域。

二、七都镇的发展潜力
七都镇作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长三角城市群、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不仅具备优美的太湖风光,还有亨通光电缆、有色金属、针织纺织、建材家居四大支柱产业,国学大讲堂、江村文化等文化资源,以及太湖国学音乐小镇的旅游项目资源。

同时在交通上,南临沪苏浙高速公路、318国道,西接苏震桃一级公路,中有230省道横贯全镇。

京杭大运河、太浦河在镇郊交叉流过,有效地连结长江三角洲中最富裕的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是整个华东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三、上位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中,七都镇沿湖发展应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保护太湖及其生态环境为前提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带,区域会展中心和研发基地。

吴江城市总体规划中,定位为临湖生态经济片区中心。

四、七都镇打造特色小镇的发展新要求
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特色小镇要以人为本,注重产城文旅智功能的融合。

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营造宜业宜居环境,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

同时,要注重挖掘特色小镇的内涵,注重旅游功能嵌入和生态环境美化,形成“人无我有”的小镇特色文化。

七都镇规划发展特色小镇时,需要继续将七都特色产业做强,产业、文化、旅游结合发展;推进生态保护,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厂;以人为本推进“三生融合”。

五、七都镇发展现状和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a.道路系统不够完善,公交线路网覆盖率低,不够便捷, 基础交通设施与旅游功能配套是个短板。

b.医疗设施缺乏,仅有医疗救治体系尚不完善,两大卫生院全为一级乙等,缺乏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大多的居民在得重大疾病的情况下,选择去吴江区的医院或是苏州市区的大型医院。

镇区镇域医疗设施配置不均衡,在以镇区为主要区域的同时应照顾到镇域部分。

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大部分居住区与小区还需要健全医卫设施和基层社区医疗体系。

c.七都镇并没有设置体育馆、体育场等体育设施。

在规划中应考虑居民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增加文化娱乐设施。

d.景点建设不够完善
太湖水体污染防治
依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范围的通知,七都镇全部被列入一级保护区范围。

一级保护区范围
七都镇:陆港、荣烂、盛庄、庙港、联强、太浦闸、开明、开弦弓、丰民*、光荣*、东风、望湖、双塔桥、吴溇、沈家湾、隐读、丰田、长桥*、吴越*、群幸*、东庙桥*、菱田*、渔村社区、西漾社区、庙港社区、七都社区
注:加*号的为跨保护区行政村(社区),具体管理保护区的范围以实地测量为准。

2019年太湖将全面禁止围网养殖。

生态红线的制约(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区域名录)
六、七都镇定位、发展目标
定位
太湖浦江源水利风景展示窗,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城市群、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成员,太湖国学音乐特色小镇。

发展目标
推动亨通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与吴江区发展智慧产业,打造智慧产业生态圈步调一致。

建立光电缆高新产业展示区。

建设太湖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农产品品牌优势。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效园艺。

在生态渔业保护区,结合全域旅游带动渔业产业发展。

七、规划策略
紧密结合263专项,三水同治进行生态空间管制规划
在全域旅游规划中找准旅游发展定位
增强特色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智慧产业生态圈
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
产业、文化、旅游结合发展
以人为本,推动特色小镇“三生融合”
将太湖浦江源水利风景区划分为水乡民俗风情运动区、庙港文化体验区、创意农休闲娱乐区、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区。

八、镇域规划
九、镇区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