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真题高考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化学》(全国甲卷、乙卷,共2套)

2021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化学》(全国甲卷、乙卷,共2套)

绝密★考试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 32Cu 64Zr 91一、选择题1.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2.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g 重水(2D 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10N B.3mol 的2NO 与2H O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4N C.32g 环状8S ()分子中含有的S-S 键数为A1N D.1L pH=4的-12270.1mol L K Cr O 溶液中2-27Cr O 离子数为A0.1N 3.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A.AB.BC.CD.D 气体方法A 氨气加热氯化铵固体B 二氧化氮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C 硫化氢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D 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醇既可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B.用饱和碳酸氢纳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C.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D.戊二烯与环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5.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 和X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是Y 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W 和X 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WB.W 与X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C.Y 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不与强碱反应D.W 、X 和Z 可形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6.已知相同温度下,()()3sp 4sp BaSO <BaCO K K 。

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2-4-lg SO c ⎡⎤⎣⎦、()2-3-lg CO c ⎡⎤⎣⎦、与()2+-lg Ba c ⎡⎤⎣⎦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河北卷)(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河北卷)(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试卷(河北卷)一、单选题1.(2021·河北)“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

“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B.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C. 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D. 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答案】C【考点】合金及其应用,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解析】【解答】A.钢和铁都是铁的合金,钢的含碳量是0.3%-2%,生铁的含碳量是2%-4.3%,钢是含碳量低的铁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B.钢的硬度和脆性与含碳量有关,硬度和脆性随着含碳量的增大而增大,故不符合题意;C.由题意可知,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说明生铁的熔点低于熟铁,故C符合题意;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红棕色的Fe2O3,可用于冶炼铁,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考查的是铁合金,铁的合金常用的是生铁和钢,生铁和钢的性质下差异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的含碳量低,钢的含碳量越高,印度和脆性越大,常用冶铁矿石的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要低2.(2021·河北)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 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C. 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D.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答案】B【考点】合成材料,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高分子材料【解析】【解答】A.芦苇中主要含有天然纤维素,而天然纤维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故A不符合题意;B.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有毒气体氯气,因此不能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故B符合题意;C.天然高分子物质是自然接存在,而淀粉的分子式是(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故C不符合题意;D.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以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原料,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因此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023年山东卷高考化学真题解析

2023年山东卷高考化学真题解析

2023年高考山东卷化学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形,分子中正负电中心重合,SiF 4属于非极性分子,D 错误意; 故选B 。

4.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 .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 C .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 【答案】A 【详解】A .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A 错误;B .皮肤溅上碱液,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尽可能减少酸或碱对眼睛的伤害,再用20%的硼酸中和残余的碱,B 正确;C .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 正确;D .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所以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D 正确; 故选A 。

5.石墨与F 2在450℃反应,石墨层间插入F 得到层状结构化合物(CF)x ,该物质仍具润滑性,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与石墨相比,(CF)x 导电性增强B .与石墨相比,(CF)x 抗氧化性增强C .(CF)x 中C C −的键长比C F −短D .1mol(CF)x 中含有2xmol 共价单键 【答案】B 【详解】A .石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1个2p 轨道上电子在层内离域运动,故石墨晶体能导电,而(CF)x 中没有未参与杂化的2p 轨道上的电子,故与石墨相比,(CF)x 导电性减弱,A 错误;B .(CF)x 中C 原子的所有价键均参与成键,未有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或者不饱和键,因此与石墨相比,(CF)x 抗氧化性增强,B 正确;C .已知C 的原子半径比F 的大,因此可知(CF)x 中C C −的键长比C F −长,C 错误;D .据图分析可知,在(CF)x 中C 与周围的3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C -C 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和1个F 原子形成共价键,即1mol(CF)x 中含有2.5xmol 共价单键,D 错误; 故选B 。

四川省南充市化学高考2024-2025学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南充市化学高考2024-2025学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的质量为4gB.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C.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D.常温常压下,11.2L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A.根据m=nM计算出1mol氦气的质量;B.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如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氯化钠分子;C.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常温常压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A.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的质量为:4g/mol×1mol=4g,故A正确;B.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基本单位,该基本单位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等,故B错误;C.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g为质量的单位,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不是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含共价键B.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D.原子核外各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一定是2n2答案:B解析:A.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A错误;B.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则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B 正确;C.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但分子中只含有C-H极性键,故C错误;D.在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电子的能量差异,离核远近不同分层排布,即分层排布,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则原子核外各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不一定是2n2,如第一层只有2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

高考化学真题详细答案大全及解析

高考化学真题详细答案大全及解析

高考化学真题详细答案大全及解析在高考中,化学作为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考生需要对化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为大家提供高考化学真题的详细答案,并给出相应的解析,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解析1. 题目:下面哪个是酸中毒的症状?A. 血液酸碱值小于7.35B. 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呕吐、腹痛等症状C. 血红素大量释放D. 腹泻、呕吐、低血压答案及解析:A. 血液酸碱值小于7.35解析:酸中毒是指人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导致血液酸碱值小于正常范围。

症状主要包括气促、呼吸困难、呕吐、腹痛等。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

2. 题目:下列元素中,化合价最小的是什么?A. 银B. 氧C. 碳D. 氢答案及解析:D. 氢解析: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原子价,用于描述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能力。

氢的化合价为+1,是所有元素中化合价最小的。

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

3. 题目:下列哪个元素在自然界中占最大比例?A. 氧B. 氮C. 硅D. 铁答案及解析:A. 氧解析:氧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占据了大约49.2%的比例。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

二、非选择题解析1. 题目:请列举三种滴定试剂及其用途。

答案及解析:常用的滴定试剂有酸碱指示剂、络合滴定剂和氧化还原滴定剂。

- 酸碱指示剂:用于酸碱滴定中,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 络合滴定剂:用于络合滴定中,配合络合滴定法来测定金属离子或配合物的浓度。

- 氧化还原滴定剂: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按照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进行滴定。

通过滴定试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可以准确测定物质的化学计量值和浓度。

2. 题目:什么是化学平衡?请举例说明。

答案及解析: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稳定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以相同的速率进行,不改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

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的参数,用于衡量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浓度比例。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化学高考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化学高考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化学高考真题试卷(含答案)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试卷为虚构的,仅用于示范目的。

任何与实际试卷相似之处纯属巧合。

请勿将本文档中的内容用于非法用途。

选择题1. (A)2. (B)3. (D)4. (A)5. (C)6. (B)7. (D)8. (C)9. (A) 10. (D)11. (A) 12. (B) 13. (D) 14. (C) 15. (B) 16. (D) 17. (C) 18. (A) 19. (D) 20.(B)填空题21. NaOH 22. 点燃 23. CH3COOH 24. 4 25. 生物质简答题26. 请简要解释氢键的形成和特点。

氢键是一种弱的化学键,通常发生在分子中含有一对氮、氧或氟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情况。

氢键的形成涉及氢原子与氮、氧或氟原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特点有:- 氢键力量较弱,但对许多物理和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 氢键的方向性和作用范围较广,具有空间定向性。

- 氢键能够使分子间距离变小,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氢键能够增强分子的极性和溶解度。

27. 简述原子核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它的结构如下:- 质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 中子是电中性的粒子,中子数可以不同,但在稳定原子中与质子数相等。

- 原子核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决定。

- 质子和中子以强相互作用维持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

28. 简要描述电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可以失去电子(被氧化)或获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过程包括:-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被称为氧化剂。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被称为还原剂。

- 电子转移:电子从被氧化物质转移到还原物质。

29. 简述大气污染物PM2.5的来源和危害。

PM2.5代表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1福建卷6. 以下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响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 溶液反响均有醇生成 【解析】答案:D此题考查必修2中有机化学方面有关的知识点,涉及的知识点较细,较广。

目前在“福建必修考有机化学〞框架下此题是无奈的设计。

7.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在18 g 18O 2中含有N A 个氧原子B .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含有N A 个单质分子C .1 mol Cl 2参加反响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N AD .含N A 个Na +的Na 2O 溶解于1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1 【解析】答案:A此题是有关N A 的常规考题,选项B 设计有点新意,空气这一混合物这样来设问以前没见过。

〔2021福建,〕8. 以下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响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响,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响的焓变相同C .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 .从HF 、HCl 、HBr 、HI 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 、Cl 、Br 、I 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解析】答案:B此题侧重考查反响速率、盖斯定律、分散系、元素周期律等,这题大多是纯文字表述。

A 选项“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响速率的变化〞是有当前“科学探究〞的大环境影响,比拟新颖,但有许多模拟题有出现,D 选项切合一线教学,许多教师在比拟HX 性质时肯定会补充它们酸性比拟,这样对学生头脑中“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依据时,是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判断依据〞产生干扰,此项设问甚好! 〔2021福建,〕9.以下各组物质中,满足以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选项 X Y Z XYZA . Na NaOH NaHCO 3B . Cu CuSO 4 Cu(OH)2C . C CO CO 2D .SiSiO 2H 2SiO 3【解析】答案:C此题涉及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考点,涉及的化学方程式知识面也比拟广,转化图形式比拟新。

2023年高考湖北卷化学真题(解析版)

2023年高考湖北卷化学真题(解析版)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本试卷共8页,19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O16Si28Cu64I127La139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A.液氮-液氢B.-液氢C.液态2NO -肼D.液氧-煤油【答案】A【解析】【详解】A .虽然氮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但是,由于N N 键能很大,该反应的速率很慢,氢气不能在氮气中燃烧,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大量的气体,因此,液氮-液氢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A 符合题意;B .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液氢能作为火箭推进剂,B 不符合题意;C .肼和2NO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剧烈反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态2NO -肼能作为火箭推进剂,C 不符合题意;D .煤油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煤油能作为火箭推进剂,D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A 。

2.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D.Li 、Na 、K 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A .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是对立的,当电解质的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电解质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因此,沉淀和溶解又互相统一在这个平衡体系中;石灰乳中存在着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溶解的氢氧化钙,因此,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A 不符合题意;B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立的,但是,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有部分氯气发生氧化反应,同时也有部分氯气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氯气的这两种作用统一在同一反应中,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B 不符合题意;C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对立的,但是这两个反应又同时发生,统一在原电池反应中,因此,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C 不符合题意;D .Li 、Na 、K 均为第ⅠA 的金属元素,其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其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因此,其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这个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D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真题高考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面临的重要考试,而化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学课程,经常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惑的学科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本文将分享一些化学高考题及其答案解析,以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化学水平。

第一部分:无机化学
1. 下列元素中,容易形成固体溶液的是:
A. 铁、锌、银
B. 锌、银、铝
C. 铝、铜、锌
D. 铁、铜、银
答案解析:B. 锌、银、铝
固体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锌、银和铝是容易形成固体溶液的金属元素。

2. 以下是四个化合物的化学式:NH4Cl、Ca(OH)2、Fe2(SO4)3、Na2CO3。

其中属于酸性盐的是:
A. NH4Cl
B. Ca(OH)2
C. Fe2(SO4)3
D. Na2CO3
答案解析:C. Fe2(SO4)3
酸性盐是指可以分解产生酸性溶液的盐。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Fe2(SO4)3可以分解成Fe3+和SO4²⁻离子,具有酸性。

第二部分:有机化学
3.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醇的是:
A. CH3OH
B. C2H5OH
C. CH3COOH
D. C6H5OH
答案解析:C. CH3COOH
醇是一种含有羟基(-OH)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选项中,CH3OH、C2H5OH和C6H5OH都属于醇,而CH3COOH是一种羧酸。

4.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C4H10和C5H12
B. C2H6和C3H8
C. C2H6和C4H10
D. C3H6和C4H8
答案解析:D. C3H6和C4H8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
物中,C3H6(丙烯)和C4H8(丁烯)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因此属于同分异构体。

第三部分:化学反应和计算
5. 在以下反应中,哪个是还原反应?
A. Zn + CuSO4 → ZnSO4 + Cu
B. Fe + S → FeS
C. 2H2 + O2 → 2H2O
D. CaCO3 → CaO + CO2
答案解析:A. Zn + CuSO4 → ZnSO4 + Cu
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化剂而得到电子的过程。

在给出的反应中,Zn(还原剂)失去电子,被CuSO4(氧化剂)还原成ZnSO4和Cu。

6. 计算下列化学反应的摩尔比:
2H2 + O2 → 2H2O
答案解析:
根据化学平衡定律,该反应中氢气(H2)和氧气(O2)的摩尔比为1:1。

因此,氧气的摩尔数等于氢气的摩尔数。

结论
通过以上的化学高考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学生们的化学备考有所帮助。

在应对高考时,学生们应该熟悉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积累大量的化学实验经验和做题技巧也是提高化学水平的关键。

祝愿所有的高考学生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