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颈部要点总结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颈 部

局部解剖学:颈   部
3.颈部筋膜及蜂窝组织较发达,层次多,器官皆有 筋膜形成的鞘包绕;
4.颈部器官及血管在头颈运动时位置不固定; 5.颈部淋巴结较多,主要排列在血管和器官的周围。
二、 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1)颈阔肌 (2)浅静脉 (3)颈浅淋巴结
(4)皮神经
(1)颈阔肌
起点:三角肌和胸 大肌表面的筋膜。
颈部
一、概述 三、颈部深筋膜 五、胸锁乳突肌区 七、颈侧区
二、浅层结构 四、颈前区 六、颈根部
一、概述
1.境界:下界:
由胸骨上缘、 锁骨和肩峰至 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2.颈部分区:
项部 固有颈部(颈部)
颈前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颈前区:
舌骨上区: 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
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联系: Horner综合征
3.甲状腺的被膜
甲状腺的表面 包有内、外二层 被膜,即: 内层:纤维囊
(真被膜) 外层:甲状腺鞘
(假被膜)
3.甲状腺的被膜
甲状腺的表面包有内、外二层被膜,即: 内层:纤维囊 (真被膜) 外层:甲状腺鞘 (假被膜)
假被膜增厚形成 的甲状腺悬韧带将甲 状腺连于喉和气管, 故吞咽时,甲状腺可 随喉上、下移动。
功能: 下降舌骨 和喉
内容:
①甲状腺 ②甲状旁腺 ③气管颈段 ④食管颈段
甲状腺 thyroid gland
1.外形: “H”形 有二个侧
叶和一个峡部。一半 以上(约70%)的人 有锥状叶。
国人甲状腺形态类型
2.位置
甲状腺位于喉下 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 侧叶上端平甲状软骨 中部,下端达第6气 管软骨环;峡部位于 第2~4气管软骨环的 前面。
止点:口角 颈阔肌深面有浅

局部解剖学颈部

局部解剖学颈部



﹡﹡
三角的后面的结构:有胸膜顶、第7颈椎横突、第8颈神经
前支和第1肋颈。
颈交感干 cervical part of sympathetic trunk
第四节 颈外侧区
境界:胸锁乳突肌后 缘、斜角肌前缘和锁骨 中1/3上缘
分区 枕三角(肩胛舌骨肌 斜方肌三角) 锁骨上大窝(肩胛舌 骨肌锁骨三角)
④食管颈部
毗邻:前方为气管颈部;后方有颈长肌和脊柱; 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颈交感干相邻;两侧 为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
食管颈部位置稍偏左侧,故食管颈部手术 入路以左侧为宜。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一、胸锁乳突肌区
内容:1.颈袢 2.颈动脉鞘及其内容 3.颈丛 4.颈交感干
1.颈 绊 ansa cervicalis
第二章 颈部 The neck
颈部结构安排的特点
颈为连接头与躯干、躯干与上肢的桥梁 由于运动的灵活性是颈部的机能特点,加上发音、
吞咽、呼吸等活动,增加了颈部各结构间的活动范 围 颈部器官及血管在头颈运动时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上界:下颌骨下缘、下颌 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 外隆凸的连线
颈动脉三角及其内容物 Carotid triangle and it’s contents
(二)肌三角
• 境界:颈前正中线、 胸锁乳突肌前缘,肩 胛舌骨肌上腹围成。
• 内容物:舌骨下肌 群(肩胛舌骨肌下腹 除外)、甲状腺、甲 状旁腺、气管颈段和 食管颈段
① 甲状腺
a 形态:左右侧叶、峡
cervical plexus
1)皮支 2)肌支
3.臂丛分支 Branches of brachial plexus

完整版颈部局部解剖

完整版颈部局部解剖

颈深淋巴结及颈鞘※
颈深淋巴结主链 头颈部癌瘤最常转移处
颈深上淋巴结 口腔颌面部癌瘤最常转移处
角淋巴结
舌根癌
颈内静脉
颈总动脉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胸导管颈段
膈神经颈段
锁骨下动脉第一段
胸膜顶
前斜角肌〔颈根部钥匙〕
0.0
48
六 颈后三角
层次 皮肤 颈浅筋膜 颈深筋膜浅层 颈深筋膜中层 副神经、脊副淋巴结、 颈横动脉及锁骨上淋巴结 椎前筋膜 臂丛及锁骨下动、静脉
0.0
26
(4)椎前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椎骨骨膜之间。
0.0
27
二、下颌下三角
下颌下三角(下颌下区)
(一)境界
上界:下颌骨下缘 前下界:二腹肌前腹 后下界:二腹肌后腹 底由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 及咽上缩肌等构成。
0.0
28
(二)层次 由浅入深为:
1.皮肤
2. ※颈浅筋膜
包被颈阔肌,在颈阔肌深面与颈 深筋膜浅层外表,有面神经下颌 缘支及颈支通行。
气管切开术时,头部应处于正中 位
0.0
38
采取头正中后仰位,使颏下点、喉结和颈静 脉切迹三点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在第3~5气管软骨环范围内切开
勿切开第一气管软骨环,以免术后发生喉狭 窄。
不应低于第5气管软骨环,以免伤及头臂干 或其他大血管。
不宜过深,以免伤及气管后壁及食管
0.0
39
四、颈动脉三角
第十一章 面颈颅部局部解剖 第二节 颈部局部解剖
0.0
1
一、概述
1、位于脊柱前,重要脏 器、血管、神经纵行排 列。
2、形态差异
3、解剖层次构造复杂: 肌肉、筋膜、气管、血 管

局部解剖--颈项部

局部解剖--颈项部

局部解剖--颈项部在学习了人体系统解剖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特别是推拿手法的操作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推拿常用操作部位的局部解剖进行详细了解。

一、颈项部(一)体表标志舌骨:在颈前部正中,甲状软骨的上方,对应第3颈椎水平。

甲状软骨:位于舌骨下方。

其上缘平第4颈椎,前正中线有喉结。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下方。

环状软骨弓平第6颈椎横突标志。

颈动脉结节: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

胸锁乳突肌:前、后缘明显,是颈部分区和划分颈部诸三角的重要标志。

锁骨上大窝:位于锁骨中1/3上方。

胸骨上窝:为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是触诊气管的部位。

第7颈椎棘突:平肩处第一个容易摸到和看到(尤其低头时)的骨性隆起,故第7颈椎又称隆椎,常作为计数棘突的标志。

(二)体表投影颈总、颈外动脉:从下颌角至乳突连线的中点,画线至胸锁关节。

平甲状软骨上缘以下的一段为颈总动脉的投影,l~2cm的一段为颈外动脉的投影。

锁骨下动脉:从胸锁关节向外上方的曲线至锁骨中点,线的最高点距锁骨上缘约1cm。

副神经: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的连线。

臂丛:约当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外中1/3交点稍内侧的连线。

(三)肌肉1.浅层:胸锁乳突肌,斜列于颈部两侧,起自胸骨柄的前面和锁骨的内侧端,肌束斜向后上,止于乳突。

头夹肌:起于上部胸椎及第7颈椎的棘突及项韧带,第3~6胸椎棘突,止于枕骨上顶线,第1~3颈椎横突后结节。

颈夹肌:起于第3~6胸椎棘突,止于第1~3颈椎横突后结节。

肩胛提肌:起于上4个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肩胛骨内角和脊柱缘的上部。

2.深层:前斜角肌,起于第3~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1肋骨内侧缘和斜角肌结节。

中斜角肌:起于第2~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上面。

后斜角肌:起于第5~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的外侧面。

头长肌:起于第3~6颈椎横突,止于枕骨底下面。

颈长肌:起于第3~6颈椎横突,胸1~3椎体,颈5~7椎体,止于寰椎前结节颈2~4椎体等。

局部解剖学(颈部)

局部解剖学(颈部)

ppt课件完整
16
四、颈部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 suprasternal space
2、锁骨上间隙 supraclavicular space:
3、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 space
4、咽后间隙 retropharyngeal space
5、椎前间隙 prevertebral space
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
河北医科大学 基础课教学部 解剖组胚教研室 张士斌
ppt课件完整
1
第二章颈部
第一节 概 述
境界: 上界为头部的下界 。
下界即胸骨颈静脉 切迹、锁骨关节、 锁骨上缘和肩峰至 第七颈椎棘突间的 连线。
ppt课件完整
2
分区:
以斜方肌前缘为 界分为: 项部: 颈部:
后)层次结构十分明确, 分别为:皮肤、浅筋膜、 颈深筋膜、肌肉。深筋膜 又分为浅、中、深三层, 在浅、中层与深层间形成 的筋膜鞘,容纳通过颈部 的气管、食管及血管。各 层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并形 成颈部间隙。
ppt课件完整
6
一、皮肤: 皮肤薄,移动性大,皮纹横向。
ppt课件完整
7
二、浅筋膜:
浅筋膜疏松,内 含皮肌、皮静脉、 皮神经、淋巴结。
ppt课件完整
25
二、 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1.境界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
前缘、肩胛舌骨肌 上腹和二腹肌后腹 之间。 其浅面为皮肤、浅筋 膜、颈阔肌及颈筋 膜浅层;深面为椎 前筋膜;内侧为咽 侧壁及其筋膜。
2、皮静脉与淋巴结:
颈前静脉 anterior jugular vein
颈外静脉 externa jugularis vein,其周 围有伴行的淋巴结。 在颈根部两条静脉均 进入颈深筋膜形成的 两个间隙,即胸骨上 间隙和锁骨上间隙, 并有横行的吻合支3、皮神经:

局部解剖学(颈部)

局部解剖学(颈部)
精品课件
3、颈深筋膜深层 lamina profunda fasciae colli亦 称椎前筋膜
即颈部椎 前肌的肌外衣,包 椎前肌,斜角肌,向 下延续为腋鞘。该 筋膜由颅底一直达 前纵韧带和胸内筋 膜。
精品课件
4.颈动脉鞘 是颈筋膜在颈
部大血管和迷走神 经周围形成的筋膜 鞘。上起自颅底, 下续连纵隔。内有 颈总动脉、颈内动 脉、颈内静脉及迷 走神经等。
精品课件
四、颈部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
suprasternal space 2、锁骨上间隙
supraclavicular space: 3、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
space 4、咽后间隙
retropharyngeal space 5、椎前间隙 prevertebral
space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皮肌:皮肌为颈阔肌 platysma,薄且覆盖 广泛。上至面部,下 至第二肋平面,越过 人体中最早骨化的二 个骨即锁骨和下颌骨 浅面的全长,颈正中 线和颈前三角下部未 被此肌覆盖。浅筋膜
内的皮神经和皮静脉 均行于肌的深面,该
肌因之成为浅筋膜这 一层次的重要标志。
精品课件
2、皮静脉与淋巴结:
颈部:
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界 分为: 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为: 舌骨上区: 下颌下三角( 二腹肌三角) 颏下三角 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枕三角(肩胛舌 骨肌斜方肌三角) 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锁 骨上三角)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二节 颈部的层次结 构
颈部由浅入深(由
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
河北医科大学 基础课教学部 解剖组胚教研室 张士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

三 叉 神
眶上神经 眶下神经
经经
颏神经
面神经(五组分支)
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腮腺咬肌区
前:咬肌 前缘
后:胸锁乳
境 突肌上
部前缘 乳突
界 上:颧弓及
外耳道 下:下颌骨
下缘Biblioteka 层 次皮肤 皮下组织
腮腺咬肌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分为浅、深 两层—向前至腮腺鞘—包绕腮腺再向前— 移行为咬肌筋膜
特点:
a 浅层特别致密,腮腺鞘与腺体紧密结合, 并伸入腺体内形成间隔 ,许多小叶;
小脑幕:小脑幕 切迹及小脑幕切 迹疝
颈部
概述
一、境界
上界: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 上项线、枕外隆突的连线
下界:胸骨静脉切迹、胸骨关节、锁 骨 上 缘、肩蜂、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
分区
颈前区 固有 胸锁乳 颈部 突肌区
颈外侧区 项部
舌 颏下三角


颈 区 下颌下三角


舌 骨
颈A三角
下 区
肌三角
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 颈内动、 静脉和后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腮腺管
起始
行程
毗邻
开口
投影
内容物 浅→深:面N下颌后V颈外A耳颞
N 面N、颞浅AV、 颈外A、上颌AV、 耳颞N、面横AV
走行关系 纵行组:颞浅A
V、耳颞N、下 颌后V、颈外A 横行组:上颌A V、面横A V 、 面N
面N (颅外)
颅底
颅底内面
颅前窝— 筛板、筛孔
颅中窝— 碟鞍区: 垂体窝与垂体:前— 鞍结节、后—鞍背、 两侧—海绵窦、顶— 鞍膈、底—蝶窦 海绵窦:5条N,1条A
颅中窝外侧区: 视N管、眶上裂、圆 孔、卵圆、棘孔、破 裂孔、颈A管内口、 三叉N压迹、

局部解剖颈部2

局部解剖颈部2

局部解剖颈部2本文将对颈部深部组织进行解剖学知识的介绍。

颈部深部结构主要包括:颈椎、颈动脉、颈静脉、气管、食管、甲状腺、颈部淋巴结等。

颈椎颈椎是颈部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由七个椎骨组成,分别称为C1~C7(由上至下)。

颈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头颅并提供运动自由度,同时也保护脊髓和神经根。

颈椎的结构与其他椎骨类似,但是特殊在于它们的椎体较小,椎管也较大,以便容纳脊髓和血管。

颈动脉颈动脉是头部和颈部供血的主要动脉之一。

两侧颈部各有一条,它们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汇合处,向上进入颅内供血。

颈动脉经过颈部深部肌群并与神经、淋巴、静脉等多种结构相邻接。

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重要来源,因此它与脑卒中、脑血栓等疾病的关系密切。

颈静脉颈静脉是颈部主要的静脉回流血管,它位于颈椎前面,沿着颈椎向上走并合并成上汇静脉。

颈静脉的血流方向是由小到大,逐渐向心回流。

它与颈动脉一样,是颈部深部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颈静脉不仅负责血液的回流,还与淋巴结、神经、肌肉组织相邻介。

同时由于颈静脉较为浅表,大部分颈部炎症类疾病也都会影响到它。

气管和食管气管和食管位于颈部前部,前者负责呼吸,后者负责进食。

气管和食管在颈部深部组织中有密切的关系,对其进行解剖可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甲状腺甲状腺是颈部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位于气管前方。

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由于甲状腺组织与其他颈部深部结构相邻,因此其结节、肿瘤等疾病都会对颈部深部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

颈部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是颈部深部组织中的关键部分之一。

它们分布于颈部前、中、后三个区域,通常较为细小。

然而,当身体免疫系统受到损伤或疾病攻击时,它们就会急剧增大并成为炎症灶或癌瘤转移的信号。

由于颈部淋巴结紧贴着颈动脉和颈静脉等血管,因此它们的增大通常会对颈部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包括呼吸困难、喉咙疼痛等症状。

以上是对颈部深部结构进行的简要介绍,这些组织在颈部的正常功能、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解剖颈部要点总结颈部颈部分固有颈部和颈项,分界是两侧斜方肌的前缘之间与脊柱前方为固有颈部,前缘与脊柱后方之间为颈项。

固有颈部分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外侧区,颈部前区以舌骨分,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舌骨上区含颏下三角,左右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含左右颈动脉三角,肌三角。

颈外侧区,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斜方肌前缘以及锁骨中1/3上缘之间,被肩胛舌骨肌分枕三角,锁骨上三角(锁骨上大窝)。

颈部浅层颈部浅层有皮肤,浅筋膜,以及浅血管、神经、淋巴结等,还有一块浅肌。

浅层肌肉:颈阔肌。

在颈阔肌的深面有:V:颈前静脉:起自颏下,穿锁骨上间隙汇入颈外静脉末端或者锁骨下静脉。

颈静脉弓:是左右颈前静脉在锁骨上间隙中横行的吻合。

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沿胸锁乳突肌浅面下行,在锁骨中点上2-5cm处穿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脚。

颈外静脉末端有一瓣膜但无法阻血液返流,下腔静脉梗阻时,颈外静脉扩张,且与颈深筋膜紧密愈合,破裂不易愈合,导致气体栓塞。

N:1、颈丛皮支: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颈丛麻醉。

颈横N:后缘跨胸锁乳突肌中份,分布颈前区皮肤。

锁骨下N:3支,分布肩,胸前壁上部,颈外侧区。

耳大N:分布耳廓以及腮腺皮肤。

枕小N:勾绕副N,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枕部以及耳廓背面。

2、面N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走行颈阔肌深面,支配颈阔肌。

颈部深筋膜:在颈阔肌和浅筋膜深面的筋膜,包绕颈部的肌肉,血管,分3层,各层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筋膜间隙。

1、浅层:封套筋膜: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部还包绕二腹肌前腹和下颌下腺,面后包绕腮腺,在胸骨上附着于前后缘,形成胸骨上间隙。

2、中层:气管前筋膜(内脏筋膜)此筋膜位于舌骨下肌群深面,包绕咽喉部,食管颈部,气管颈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并形成甲状腺鞘,以及甲状腺悬韧带。

向下覆盖于气管前为:气管前筋膜。

向后覆盖颊肌和咽缩肌为:咽后筋膜。

气管前筋膜向上附着环状软骨弓,甲状腺斜线,舌骨,向下经气管前方以及两侧入胸腔,与心包上部延续。

3、深层:椎前筋膜:位于颈深肌群浅面,下续前纵韧带和胸内筋膜。

包绕颈部深层肌群,臂丛,锁骨下A V,隔N,颈交感干。

腋鞘:椎前筋膜向外下,由斜角肌间隙开始包裹锁骨下A V以及臂丛,并向腋下走行形成。

颈动脉鞘: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A,颈内A、颈内V和N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

颈部筋膜间隙:1.胸骨上间隙:封套筋膜距离胸骨柄上缘3-4cm处,分深浅2层,分别附着在胸骨柄的前后缘,两层之间为胸骨上间隙。

内容:颈静脉弓,颈前静脉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淋巴结等。

2.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与气管前筋膜之间的间隙。

内容:甲状腺下A V,胸腺上部,左头臂V,主动脉弓。

3.咽后间隙:颊咽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旁边为咽旁间隙。

4.椎前间隙:位于脊柱、颈深肌群、椎前筋膜之间。

颈椎脓肿多积液于此,并可向腋鞘扩散。

脓肿溃破,可经咽后间隙,向下到后纵隔。

颈前区分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一)舌骨上区:1.颏下三角:左右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体围成。

含1-3个颏下淋巴结。

2.下颌下三角: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围成。

又(二腹肌三角)内涵下颌下腺,舌N,舌A,舍下N等。

(二)舌骨下区:1颈动脉三角: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二腹肌后腹、肩胛舌骨肌上腹。

浅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封套筋膜深面:椎前筋膜内面:咽侧壁(1)A:颈总A:位于颈内V内侧,在平甲状软骨上缘C4水平,分颈内A和颈外A,在颈内A起始部位,颈总A膨大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在分叉处的后方有颈动脉小体化学感受器。

分别调节血压和呼吸。

颈内A:自颈外A的后外上方,颈部无分支。

颈外A:在颈内A的前内侧。

自甲状软骨上缘自下而上发出:甲状腺上A、舌A、面A、枕A。

起始部内侧壁发出:咽升A(2)V:颈内V:胸锁乳突肌深面,颈总A外侧属支:面V、舌V、甲状腺上、中V。

(3)N:舌下N:二腹肌后腹深面入颈动脉三角,弓形跨颈内外A前面,入下颌下三角。

弓形处发出降支称颈袢上根,沿颈总A下行,在环状软骨水平与来自颈丛C2 C3的前支的颈袢下根汇合组成颈袢。

副N:二腹肌后腹深面入颈动脉三角,在颈内A与颈内V之间向后外侧,在胸锁乳突肌中上1/3交界处出该肌,后行入枕三角,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界处入该肌。

迷走N:行于颈动脉鞘内,在颈内A,V之间的后方下行。

发出:喉上N(见胸部)、喉返N(见胸部),发出心支沿颈总A前面下行入胸腔组成心丛。

2 肌三角: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下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

浅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皮N、封套筋膜深面:椎前筋膜内容: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1)甲状腺:H形分左右侧叶和甲状腺峡,向上可升出锥状叶。

被气管前筋膜包绕,并形成它的假被摸(甲状腺鞘),甲状腺的外膜为其真被膜(纤维囊)。

甲状腺鞘和纤维囊之间为囊鞘间隙:内容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甲状旁腺。

甲状腺悬韧带由气管前筋膜增厚形成,使甲状腺能随喉的吞咽而上下运动。

位置比邻:后内:咽食管,喉气管,以及后返N。

后外:颈动脉鞘,颈交感干。

甲状腺肿大:压迫后内:吞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压迫后外:honner综合症,面部潮红,无汗,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睑下垂,眼球内陷。

甲状腺的A与喉N:1.甲状腺上A与喉上N:颈外A在起始部发出甲状腺上A,与迷走N发出喉上N外支伴行,喉上A与喉上N内支伴行穿甲状舌骨肌膜入喉。

喉上N为迷走N的分支,在舌骨大角分内外支,外支在甲状腺上极0.5到1cm处,发出分支支配环胛肌和咽下缩肌,声门裂以上黏膜。

2.甲状腺下A与喉返N:甲状腺下A来自甲状颈干,沿前斜角肌内侧缘上升,在C6水平在颈动脉鞘与椎血管之间弯向内侧。

喉返N是迷走N的分支,左侧绕主动脉弓,右侧绕锁骨下A,从其前方到后方上行,入喉称喉下N。

支配环胛肌以下喉肌,声门裂以下黏膜。

左喉返N与右喉返N比较:左侧行程长,位置深,在甲状腺下A后部与其交叉。

右侧相反。

3.喉最下A:来自头臂干或主动脉弓,分布与峡部。

10%甲状腺全切除:紧贴上极远离下极,误损伤喉上N外支和喉返N。

甲状腺的V:甲状腺上中V——颈内V甲状腺下V——甲状腺奇V丛胸锁乳突肌区:胸锁乳突肌覆盖部分。

颈袢:来自C1-3的前支的分支构成。

C1部分纤维随舌下N走行,在弓状弯曲出下降,形成颈袢上根,走行于颈总A的浅面,C2-3的前支分支沿颈内V下行,为颈袢上根,两根在颈动脉鞘浅面,平环状软骨弓平,合成颈袢。

颈袢3个分支,分别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甲状腺手术切此肌肉,注意保护颈袢。

颈动脉鞘:上至颅底,下续隔,内容有颈内V,颈内A,颈总A,迷走N。

迷走N 走行于颈内A V之间。

颈丛:C1-4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之间。

分支有肌支,皮支,和膈N。

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

膈N :C3-C5 经前斜角肌浅面下行,至该肌内侧,于锁骨下A,V 之间经胸廓伤口进入胸腔,此后有心包膈血管伴行经肺根前方,在纵隔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于膈中心腱附近传入膈肌。

损伤:同侧半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有窒息感,刺激产生呃逆。

颈交感干:由颈上中下神经节以及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两侧,被椎前筋膜覆盖。

颈根部位于颈部与胸部接壤处,进出有廓上口结构中心标志:前斜角肌。

纵行结构,横行结构内容:1.胸膜顶:覆盖于肺尖的壁胸膜,突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缘2-3cm。

前中后斜角肌覆盖在其前,后,外方。

胸膜上膜(sibison筋膜),第一肋颈,第一胸椎连到胸膜顶的胸内筋膜。

对肺尖起了悬吊和提拉的作用,切断肺尖塌陷。

2.锁骨下A:左起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于第一肋外缘,续腋动脉。

前斜角肌将分为3段。

第1段:前斜角肌内侧:胸膜顶前方,R:迷走N。

L:迷走N,胸导管,膈N 分支:椎A、胸廓内A(心包膈A,肌膈A,腹壁上A)、甲状颈干(甲状腺下A,肩胛上A,颈横A)、肋颈干(颈深A,最上肋间A)。

第2段:上邻臂丛第3段:前下方:锁骨下V,外上:臂丛。

3.胸导管和右淋巴管: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T12或L1高度起自乳糜池,经膈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左前方,食管左侧上行,经胸廓上口至颈部,在左颈总A和左颈内V后方平C7高度转向前下,形成胸导管弓,注入左静脉角。

在左静脉角处收纳:左锁骨下干,左颈干,左支气管纵隔干。

几乎引流全身3/4淋巴液。

前方:颈动脉鞘,后方:椎A V,颈交感干,甲状颈干,膈N,锁骨下A。

右淋巴导管:接纳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右静脉角。

4.锁骨下V:从第一肋续于腋静脉。

经锁骨下A,之前,前斜角肌和锁骨之间,与颈内V汇合形成静脉角注入头臂静脉。

5.迷走N:右迷走N下行于右颈总A和右颈内V之间,经锁骨下A1段,前面,发出喉返N勾绕右锁骨下A。

6.膈N:发自C3-5的前支,前斜角肌浅面下行,前方:颈内V,颈总A,肩胛舌骨肌中间腱,颈横A,肩胛上A 左前:胸导管弓内侧:劲升A在胸膜顶前方,迷走N外侧,穿锁骨下A V之间,入胸腔。

7、椎动脉三角:颈长肌、前斜角肌,锁骨下动脉1段。

内容:胸膜顶,椎A V,甲状颈干,甲状腺下A,颈交感干,颈胸神经节。

尖:C6横突前结节后:C7横突,C8前支,第1肋颈前:迷走N,颈动脉鞘,膈N,胸导管弓。

颈外侧区分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锁骨上大窝)一枕三角: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上缘。

浅: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

深:椎前筋膜、前中后斜角肌、头夹肌、肩胛提肌内容:副N:自颈静脉孔出颅,沿颈内V外侧下行,在二腹肌后腹深面入下颌下三角,经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穿入并支配该肌,主干在胸锁乳突肌中上1/3后缘出该肌,入枕三角,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界处入该肌并支配该肌。

且在枕三角处有枕小N勾绕。

颈丛和臂丛分支: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封套筋膜浅出。

臂丛在该处分支有:肩胛背N——菱形肌(椎前筋膜深面)肩胛上N——冈上下肌胸长N——前锯肌(翼状肩)二锁骨上三角:锁骨中1/3上缘,肩胛舌骨肌下腹,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

内容:锁骨下V:静脉角:颈内V与锁骨下V汇合形成的向外上开放的夹角。

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注入左右静脉角。

锁骨下A:经斜角肌间隙入此三角,走向腋窝。

位于锁骨上三角的是3段。

肩胛上A,肩胛背A,颈横A,也入此三角。

臂丛:由C5-C8和T1神经前支组成。

经斜角肌间隙入锁骨上三角,在锁骨下A后上方形成3干,后束,内侧束,外侧束,在分前后2干,5根3干2股组成了臂丛的锁骨上部。

麻醉点:锁骨中点上方。

在锁骨上三角的分支有:肩胛背N,肩胛上N,胸长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