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蜇伤致急性肾衰竭1例

合集下载

蜂蛰伤后临床特点及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蜂蛰伤后临床特点及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蜂蛰伤后临床特点及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李甫罡;刘利;张勇;卢峰;陈涛;王钢;罗志刚;陈德政【摘要】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following bee sting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bee stings in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yang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KI group and non-AKI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KI.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Sixteen cases (9.75%) suffered AKI in 164 patien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extent of the sting,the type of bee and histor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The bee stings mainly occurred during 6:00 to 12:00 (46.95%),87 (53.04%)during July to September and 62 (37.8%) during October to December.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fter bee stings included skinrash,headache/dizziness,dyspnea,nausea/vomiting,palpitation,chest tightness and consciousness,showing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The gross hematur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KI group than in non-AKI group (P<0.01).Th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ross hematuria (OR =8.623,95% CI 1.656-44.919,P =0.011),lencocyte>20× 109/L (OR=37.689,95% CI 4.149-342.363,P=0.001),and cTnI>100 ng/L (OR=5.718,95% CI 1.100-29.716,P=0.038)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AKI in patients with bee stings.Condusions Bee stings should focus on whether gross hematuria,blood monitoring and highsensitivity troponin,give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to reduce the death rate.%目的分析蜂蛰伤流行病学资料,初步探讨蜂蛰伤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简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4例蜂蛰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2组的一般情况及相关血液检验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蜂蛰伤致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164例蜂蜇伤患者中发生AKI16例(占9.75%).2组在蜇伤程度、蜂种类及心血管病史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KI组就诊时间较非AKI组晚,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KI组(P<0.01).蜂蛰伤主要集中在7~9月及10~12月,分别占53.04%,37.80%,一天中发生蜂蛰伤最多在6:00~12:00这一时间段,占46.95%.2组患者在蜂蛰伤后出现的临床症状比较,全身皮疹、头昏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意识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AKI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症状明显高于非AKI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现肉眼血尿(OR=8.623,95%CI 1.656~44.919,P=0.011)、白细胞高于20×109/L(OR=37.689,95%CI 4.149~342.363,P=0.001)、超敏肌钙蛋白Ⅰ大于100 ng/L(OR=5.718,95%CI 1.100~29.716,P=0.038)是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蜂蛰伤后应关注是否出现肉眼血尿,监测患者白细胞及超敏肌钙蛋白,尽早给予血液净化治疗,以降低病死率.【期刊名称】《临床肾脏病杂志》【年(卷),期】2017(017)011【总页数】4页(P663-666)【关键词】蜂蛰伤;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作者】李甫罡;刘利;张勇;卢峰;陈涛;王钢;罗志刚;陈德政【作者单位】641400 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641400 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641400 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641400 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641400 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641400 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641400 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641400 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蜂蛰伤在国际范围内尚无明确定义,蜇人蜂属膜翅目昆虫,包括蜜蜂科(蜜蜂)及胡蜂科(胡蜂、黄蜂、马蜂)。

一例重症蜂蛰伤患者的个案分享

一例重症蜂蛰伤患者的个案分享

器官功能支持
伤口外敷。有横纹肌溶解表现者尽快 给予碱化、水化和糖皮质激素、CRRT
皮肤及 肌肉
液体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正性肌力药物
心血管 系统
呼吸 系统
肺水肿,喉头水肿——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观察尿量及尿色,碱化尿液, 必要时CRRT
泌尿 系统
神经 系统
继发性脑水肿、脑出血、脑梗 予脱水利尿,营养神经治疗
仔细检查伤处保持 镇静,限制活动
若伤口处残留有毒刺 可用针或镊子挑出
局部首选清水或生 理盐水进行冲洗, 或选择弱酸性液体
地塞米松+利多卡因 +生理盐水混合后持 续外敷,注射破伤风
抗毒素
应立即送医院 进一步治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8年10月第31卷第5期 胡蜂蛰伤的规范化诊疗 凌瑞杰、杨贤义
治疗——急救期
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据目前的 记录,全世界目前已知有5000多种胡蜂
蜂尾均有刺器和毒腺,蜇伤暴露部位皮肤
诊断与鉴别诊断
蜇人蜂大小、形态、颜色、蜇伤处有无毒针残留、蜇伤数量、部位
蜜蜂与胡蜂蜇伤的主要鉴别点
蜇伤 类型
蛰针 弯曲度
钩状针
蛰入 方向
蜜蜂蛰伤 直 并列,大而横向突出 垂直进针
5-羟色胺
含量比组胺 是一种神经递质,在外周是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剂。 更低
蜂毒致病机制
临床表现
临床 表现
过敏反应 局部毒性反应
多系统损害
过敏反应
出现最早、最常见的临 床表现,伤后数分钟乃 至数小时发生,可自行 缓解或经治疗后好转, 可能再次发生,因此建 议严密观察>10h。

18例毒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18例毒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呕吐 , 血和尿淀粉酶增高 , 重症伴 腹膜炎 、 休克等并 发症 。护 理 上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 按医嘱及时输 入电解质 、 维生素和生长 抑素类药物及血浆等液体量 , 可有效地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和酸 碱平衡失调 , 纠正低血 容量性休 克和感染性休 克 。急性胰 腺炎
约 5 % 由胆道疾病引起 , 以胆石症 多见 。早 期按 医嘱静 滴抗 0 尤
伤 口, 清洗后涂上金霉素眼膏 3— 4次/ 。 d
I2 2 对 症 治 疗 ..
被毒蜂蜇伤的患者因其血小板减少有溶血的可能。凝血 功 能差 、 肝素 的使用 , 可能导致患者出血机会 增加。因此应 注意 观 察患者鼻腔 、 口腔粘膜 、 牙龈 、 消化 道有无 出血 , 无血尿 , 有 插管
发症 , 缩短住 院时间。急性 胰腺炎起 病急骤 , 病情 复杂 , 者对 患 疾病的突然发作缺乏思想准备 , 心理上处于应激状态 , 使交感神



1 陆在英 , 南山. 钟 内科 学[ . 7版. M]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人 2 尤黎 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 . 4版. M]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人
1 3 结果 .
经过 3次血液透析治疗后 , 患者进入多尿期 , 多尿期持 续时 间 2周左右 , 液透 析 2周后 , 者 低热 、 晕 、 痛 、 力 、 血 患 头 头 乏 恶
3 1 毒蜂所致 的急性 肾功能衰竭通常为可逆转的 , . 只需要积极
心、 呕吐等症状大部分消失 , 水肿 消退 , 尿潜血转为 阴性 , 贫血好 转, 白细胞下 降至正 常 , 尿量增加 到每天 4 0ml 0 以上 , 肌酐 、 血
尿素氮基本恢 复正常 , 患者住 院观察治疗 2 0~5 , 5d 治愈 5人 , 好转 l 2人 , 自动出院 1人。

蜂蛰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蜂蛰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重症医学・蜂蛰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凤尔稳,凌进华,朱冠能,张斌传,王秀英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黄山245000[摘要]目的探讨蜂蛰伤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5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13例蜂蛰伤后并发MODS为MODS组, 82例蜂蛰伤后未岀现MODS者为非MODS组。

比较两组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入院3h超敏肌钙蛋白(hs-cTnI)、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C反应蛋白(CRP)。

将组间有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岀蜂蛰伤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HGB、WBC、PLT、APTT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MODS组患者的BUN、Scr、ALT、LDH、CK-MB和入院3h的hs-cTnI较非MODS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3h的hs-cTnI为预测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

MODS组CK-MB异常、hs-cTnI异常及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比例、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MODS组,住院时间长于非MO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APTT异常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入院3h的hs-cTnI是蜂蛰伤患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蜂蛰伤并发MODS的早期预测指标。

[关键词]超敏肌钙蛋白;蜂蛰伤;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459.7DOI:10.16048/j.issn.2095-5561.2021.02.03文章编号:2095-5561(2021)02-0093-04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bee stings complicated with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FENG Er-wen,LING Jin-hua,ZHU Guan-neng,ZHANG Bin-chuan,WANG Xiu-yi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Huangshan People's Hospital,Wannan Medical College,Huangshan24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bee stings complicated with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95cases of patients with bee sting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August2015to Decem­ber2020.There were13patients with MODS after bee stings in the MODS group,82patients with no MODS after bee stings were in the non-MODS group.The white blood cells(WBC),hemoglobin(HGB),platelet(PLT),urea nitrogen(BUN),serum creatinine (Scr),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and high-sensitive tropo­nin I(hs-cTnI)at3hours after admission,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and C-reactive protein(CRP)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Variables with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included in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anal-ysis,and the risk factors of bee stings complicated with MODS were screened out.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GB,WBC,PLT,APTT and CRP between MODS group and non-MODS group(P>0.05).The levels of BUN,Scr,ALT,LDH,CK-MB and hs-cTnI3hours after admission in the MOD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MODS group(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s-cTnI at3hours after admission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redicting MODS.In the MODS group,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injury,abnormal proportion of CK-MB and hs-cTnI and mort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MODS group,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non-MODS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abnormal APT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Hs-cTnI at 3hours after admission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MODS in patients with bee stings,which can be used as an early predictor of MODS in patients with bee stings.Key words:High-sensitive troponin I;Bee sting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蜂蛰伤是每年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生于野外生产生活、森林旅游过程中。

胡蜂蜇伤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救治分析

胡蜂蜇伤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救治分析

胡蜂蜇伤速发型过敏性休克 1例救治分析关键词:胡峰;蜂蜇伤;过敏性休克0 引言胡蜂蜇伤是我国山区常见急症,病死率较高,对经济社会危害严重。

目前临床上缺乏胡蜂蛰伤的流行病学资料,对于胡蜂蛰伤后的急诊诊治有统一的规范,但各地区急诊医师多根据自身实践形成不同的认识。

蜂蛰伤,是指由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尾部的毒刺刺伤皮肤所引起。

蛰入后,毒腺中的毒素通过毒刺注入人的皮肤,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

胡蜂(Vespoidea)隶属于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组,亦名马蜂、黄蜂、草蜂等,目前全世界已知约有 5000 多种。

毒蜂蜇伤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则较为少见。

现将我院2020年10月救治救治1例因毒蜂蜇伤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赵某某,男,66岁,因在早上7时左右在室外摘除马蜂窝时,额部不慎被蜜蜂蛰伤,回家后出现头晕,面色苍白,随即神志不清,家属立即呼叫120送至我院急诊科。

患者蜂蛰伤自行回家后10分钟突发意识不清,有流延,有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拨打120立即送入我院,入院查体:患者神志不清,大汗淋漓,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喉头水肿,血压测不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迟钝,右前额及枕后可见多处针刺样红点,周围伴红晕,左颈部多处擦伤,四肢肌张力亢进,右下肢可见不自主活动。

初步诊断:过敏性休克、毒峰蜇伤、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入科后立即予平卧位,心电监护,开放气道,呼吸皮囊加压通气,行气管插管,并开通两条静脉输液通道,给予“肾上腺素”1mg肌注,“异丙嗪”25mg肌注,“去甲肾上腺素”10mg微泵,“甲泼尼松琥珀酸钠”40 mg静推,抗过敏及补液、扩容、抗休克等抢救治疗46分钟,患者神志转清,全身皮疹消退,血压上升为127/67mm H 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2.5m m,对光反射正常,抢救成功。

当时发现导尿管尿液为茶色,准备用物收住院治疗,后住EICU治疗3天,转普通病房治疗4天出院。

蜂蛰伤急救和护理论文

蜂蛰伤急救和护理论文

蜂蛰伤的急救和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出蜂蜇伤的急救方法与护理要点。

方法归纳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蜂蜇伤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讨论。

结果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较好。

结论蜂蜇伤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及护理措施,情况严重者应尽快进行血液透析。

【关键词】蜂蜇伤;急救方法;护理方式蜂蜇伤即蜂将腹部末端的毒螯和毒刺刺入人的皮肤,将分泌的毒液注入人体而引发的人体局部反应和相关症状[1]伤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与毒液、注入量、作用靶细胞及人体敏感性相关。

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均进行了及时的抢救与治疗,效果较好,由此总结并形成如下报告。

敏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几率降低,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 相关临床资料1.1 基本资料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由16岁至6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岁;3例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与肝功能衰竭、高钾血症;12例患者出现心肌酶检验异常与肝功能异常;4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未完成治疗,在病情略微好转后出院,其余患者均得到良好治疗后康复出院。

1.2 临床表现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蜇伤部位多为头部、面部、颈部、后背及上下肢,蜇伤部位出现红肿、疼痛与瘙痒等症状。

3例患者在入院10小时以内出现尿液不正常,呈暗红色。

10例蜇伤处包括头部的患者出现头痛与头晕。

1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7例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2 急救措施2.1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吸氧,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医护人员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进行各项必须检查确定病情,如血常规、肾功能检查、心肌酶检查、心电图等。

2.2 入院后应尽早进行尿常规的检查,尿液若呈现洗肉水样、浓茶色样或酱油色样则患者已发生溶血症状,医护人员应立即做好准备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与血液透析。

尽早进行血液透析可大大的帮助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进行血液透析可较彻底地清除人体内的蜂毒残留及其代谢产物,从而使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

马蜂杀人的几个案例

马蜂杀人的几个案例

陕西杀人蜂蜇死41人蜇伤上千人2013-10-03 04:46:10 来源: 成都晚报(成都)自今年7月以来,位于陕南的安康、商洛、汉中3市已有1600多人遭胡蜂攻击受伤,目前已造成41人死亡,还有部分伤者病情危重。

什么原因让陕南的胡蜂如此肆虐?被胡蜂蜇了的人怎么这么容易致伤致死?怎样才能避免被胡蜂蜇伤和蜇伤后避免死亡?带着这些疑问,新华社记者在陕南进行了调查走访。

气候反常胡蜂肆虐伤人半个多月前,46岁的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农民柯尊珍在劳动中,被胡蜂群严重蜇伤,被医院确诊为肾脏衰竭,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肾内科病房接受透析治疗已经7次。

仅国庆节前四五天,安康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就收治了19名被胡蜂蜇伤的患者,其中7人伤重不治。

近年来,胡蜂的活动分布范围正在由秦岭深处向沿山乡镇扩展,许多盘踞在群众的屋檐下、窗台上,且胡蜂生长速度十分惊人,随着城市绿化步伐的加快、空气质量的提升以及市民居住环境的改善,胡蜂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迁徙、筑巢,伤人概率大增。

对此,安康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黄荣耀说,今年夏秋以来,安康当地气候有些反常,往常湿润多雨的天气变得干旱少雨,气温偏高的条件下,胡蜂活动频繁,人无意侵袭到胡蜂的活动区域,就会受到攻击。

此外,胡蜂对鲜艳的颜色、人的汗味、酒味,带有甜味、香味或者特殊气味的物品以及奔跑活动的人或动物也极其敏感。

胡蜂防治亟须多管齐下安康市公安消防支队参谋长王昱钦说,仅今年一年,安康消防部门总共摘取了593个蜂窝,消防官兵在摘取过程中被蜂蜇伤20人次以上。

在处置蜂窝的警情中,需要专业的防蜂装备和器材,但现在安康全市的防蜂服只有20套。

安康市林业局总工程刘斌说,近年来气候变化较大,胡蜂蜇人致死致伤事件呈上升之势,但对胡蜂的研究和基层的防治却并没有及时跟进,造成了目前的被动局面。

基层抵抗能力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胡蜂防治和患者救治的严重短板。

在目前尚未有效根除胡蜂隐患的情况下,王昱钦建议,应当成立以林业部门为主,其他部门配合的社会救助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任务,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使各部门人员明确保卫目标、事故特点、处置方法等措施,形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

蜂蛰伤后不同时间血常规、心肌酶谱及肝肾功的变化

蜂蛰伤后不同时间血常规、心肌酶谱及肝肾功的变化

蜂蛰伤后不同时间血常规、心肌酶谱及肝肾功的变化郝炎;缪洁【摘要】目的:通过对蜂蛰伤患者血常规、心肌酶谱及肝肾功的检测和分析,评价其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蜂蛰伤提供策略和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9月收治的蜂蛰伤患者48例,分别于入院后8 h、3 d 和7 d、临床治愈出院前,检测其血常规、心肌酶谱及肝肾功等指标。

结果蜂蛰伤患者血常规及肝功、心肌酶谱多在8 h 内出现异常(P <0.05),1 w左右开始恢复。

肾功损害多晚于血常规及心肌酶谱异常,且于3~7 d 达高峰(P <0.05)。

出院前血白细胞总数、心肌酶谱均正常,但肾功、血红蛋白仍异常(P <0.05)。

结论蜂蛰伤后血白细胞数升高、心肌和肝脏损害出现较早,但恢复也最快,而肾功损害出现晚且恢复慢。

提示血常规、心肌酶谱、肝功可作为蜂蛰伤早期预后的判断指标,肾功损害是患者后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bee sting on prognosis by means of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the blood,myocardial zymogram and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s of the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bee sting,and to provide strategies and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bee sting. Methods Total 48 bee-sting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 of 2013 to Sep. of the same year were selected. Their blood,myocardial zymogram and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s were examined after 8 h,3 d,and 7 d since the treatment and before they left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 routine blood indexes,myocardial zymogram and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s of the patients within 8 h after bee sting were abnormal(P < 0. 05),but they began to recover about one week later. Mostly,renal damage occurredlatter than the abnormality of routine blood indexes and myocardial zymogram,and reached the peak in 3-7 d(P < 0. 05). Before they left the hospital,the counts of white blood cells and myocardial zymogram were normal,but the renal function and hemoglobin still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normal values(P < 0. 05). Conclusion After bee sting,the counts of white blood cells of the patients increase and myocardial and hepatic damage occur early,but recover the fastest;while renal damage occurs later and recovers the slowest. It is indicated that routine blood indexes,myocardial zymogram and hepatic function can be used as judgment indexes for early prognosis of bee sting,and renal damage is an important affecting factor f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in the later stage.【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3页(P1086-1088)【关键词】蜂蛰伤;白细胞总数;心肌酶谱;肾功【作者】郝炎;缪洁【作者单位】643000 四川自贡,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643000 四川自贡,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5.8多发生于山区及夏秋季节的蜂蛰伤近年来有越发加剧的趋势,蜂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和组织器官,使内皮细胞发生中毒损害[1],继之发生过敏反应和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其导致的过敏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可危及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蜇伤致急性肾衰竭1例
关键词蜂毒ARF 血液透析
夏秋季节时有群蜂蜇伤发生,特别是在农村,群蜂蜇伤后,蜂毒易致多脏器损伤,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生物毒素,主要含有生物胺类、多肽类、酶类、泪酶泪肽类小分子物质、氨基酸等。

蜂毒能够影响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溶血、抗凝血和致敏作用,蜂毒毒素可以直接损伤肾小管,而且管内溶血及横纹肌溶解导致的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所形成的色素管型仍然是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主要原因[1]。

由蜂毒导致的急性肾衰竭(ARF),主要表现为氭质废物、血肌酐(cr)和尿素氨(BUN)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2]。

近日收治被蜂蜇伤致急性肾衰竭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男,42岁,农民,系群蜂蜇伤后,感腹胀伴恶心呕吐1周入院,患者1周前在田间劳动时被群蜂蜇伤,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近来渐感腹胀,伴恶心呕吐,3~4次/日,感乏力纳差,无四肢痉挛,不伴有肌肉疼痛,尿量正常。

查体:T 36℃,P 68次/分,R 19次/分,Bp 100/80mmHg,神清,全身皮肤无黄涤及出血点,双眼脸无浮肿,心肺(-),腹平软,肝肋下未及,脾无肿大,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正常。

入院后辅检,见表1。

彩超显示双肾体积增大,呈弥漫性损害。

主要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抗感染(头孢口塞肠纳 2.0g,2次/日),改善微循环(血栓通粉0.25g),碱化尿液(碳酸痉纳注射液(25ml),补液对症治疗。

待生化结果后,由于患者有明显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具有急诊透析指征,立即转上级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

随访:半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5次,未输注血浆,目前精神食欲可,无恶心呕吐,肌酐317mmol/L,尿素氮11.2mmol/L,已暂停透析治疗,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患者已出院,在家进行康复治疗。

讨论
蜂蜇伤以蜂毒致病,蜂毒成分复杂,其中蜜蜂的毒液呈酸性,毒素主要为分子量较小的短肽和磷脂酶,黄蜂的毒素呈碱性,所含的有害成分有:蜂毒肽、蜂神经毒素,肽401、磷脂A2、透明质酸酶、胆胺等,少许蜂蜇伤一般只引起局部皮肤反应,但群蜂多处蛰伤可迅速出现全身中毒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
溶血,严重变态反应等[3]。

目前认为蜂毒致病机理主要包括:①影响细胞间及细胞内的信号传导;②诱导细胞凋亡;③血管内溶血作用;④神经毒素作用;⑤致局部或全身过敏的反应;⑥降低动脉血压;⑦肌溶解作用;⑧抑制Na+-K+-ATP 酶的活性,包括神经突触、肾脏、腺体及心肌线粒体[4]。

重度蜂蜇伤后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發生顺序以血液系统及肾脏出现最早,依次为消化道、循环系统、肝脏、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受累脏器越多,死亡可能性[5],因此,积极救治毒蜂蛰伤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血液透析是抢救蜂毒导致急性肾衰竭成功的关键。

早期透析或预防性透析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不仅能有效地清除蜂毒的毒性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还能降低急性肺水肿、过敏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致死并发症的发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也为静脉补液及全身用药创造条件,是蜂蜇伤中毒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世铬,高连水.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救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1.
2 陈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3-548.
3 陆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4-795.
4 樊均明,马国英,刘先蓉,等.蜂毒致急性肾衰竭临床对照研究[J].华西医学,1996,1(3):266.
5 王群,水华.血液净化救治群蜂蛰伤并急性肾衰竭3例[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8,8(10):4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