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举措

合集下载

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二)2024

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二)2024

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二)引言概述:菲律宾共和国是位于东南亚的岛国,由7,641个岛屿组成。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使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家。

本文将对菲律宾的经济、政治、文化、旅游和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正文内容:1. 经济1.1 菲律宾的GDP增长:近年来,菲律宾的经济稳步增长,特别是服务业和劳动力输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1.2 规模扩大的制造业:菲律宾的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吸引了外国投资者和跨国公司的兴趣。

1.3 海外劳工的重要性:菲律宾海外劳工是该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他们的外汇汇入对国家的经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1.4 旅游业的潜力:菲律宾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海滩等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

2. 政治2.1 政治体制:菲律宾共和国是一个总统制的国家,政府权力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门共同行使。

2.2 政治稳定性的挑战:菲律宾政治经常面临贪污、内讧和分裂等挑战,这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2.3 环境政策:菲律宾政府积极推动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对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3. 文化3.1 多元文化:菲律宾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由于受到马来、西班牙和美国等不同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3.2 语言和宗教:菲律宾有两种官方语言,即菲律宾语和英语,同时信仰天主教的人口比例较高。

4. 旅游业4.1 自然景观:菲律宾拥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包括美丽的海滩、热带雨林和火山等。

4.2 文化遗产:菲律宾还有许多文化遗产,如古老的建筑、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节日等。

4.3 潜水胜地:由于其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菲律宾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4.4 登山旅游:菲律宾的山脉和火山提供了徒步旅行和登山的绝佳机会。

4.5 生态旅游:菲律宾的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生态旅游的可能性,游客可以观察到稀有动植物的生态系统。

5. 国际关系5.1 美国与菲律宾:菲律宾曾是美国的殖民地,两国之间有着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一)

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一)

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一)引言概述:菲律宾共和国(Philippines),简称菲律宾,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岛国,由7,641个岛屿组成。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值得探索和了解的国家。

本文将从经济、地理、政治、文化和旅游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经济1. 菲律宾的经济体系是新兴市场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导,尤其是外包服务行业的兴起。

2. 农业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支柱,主要农产品包括稻米、椰子、糖、香蕉等,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3. 菲律宾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经济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4. 菲律宾面临一些经济挑战,包括扶贫问题、不平等分配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等。

二、地理1. 菲律宾位于东南亚,东邻太平洋,西隔南海与越南相望,南濒苏拉威西海。

2. 菲律宾由7,641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一些岛屿是活火山,造就了绚丽而多样的地貌景观。

3. 菲律宾的气候属热带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4. 菲律宾濒临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和台风是该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三、政治1. 菲律宾是一个民主共和国,政治体制为总统制。

2. 菲律宾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任期为六年。

3. 菲律宾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负责议会法制和政策制定。

4. 菲律宾政治局势复杂,面临一些挑战,如贫困、腐败和分离主义问题等。

四、文化1. 菲律宾文化受到西班牙和美国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混合特点。

2. 宗教是菲律宾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

3. 菲律宾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和独立日等。

4. 艺术、音乐和舞蹈在菲律宾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五、旅游1. 菲律宾拥有壮观的自然景观,包括美丽的海滩、壮丽的森林和火山景观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2. 菲律宾有世界闻名的潜水胜地,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珊瑚礁,吸引了众多潜水爱好者。

3. 菲律宾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古老的教堂、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等。

关于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法理分析

关于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法理分析

关于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法理分析一、本文概述南海仲裁案存在法律局限性:一方面,所有各方都承认,仲裁庭在任何涉及主权的问题上没有管辖权;另一方面,所有各方都承认,中国先前依据《公约》第298条做出的排除性声明合法有效,中国已将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等方面的争端排除在《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之外。

二、争端解决机制与国家主权南海仲裁案存在法律局限性:一方面,所有各方都承认,仲裁庭在任何涉及主权的问题上没有管辖权;另一方面,所有各方都承认,中国先前依据《公约》第298条做出的排除性声明合法有效,中国已将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等方面的争端排除在《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之外。

三、仲裁庭的扩权与滥权其中,《宣言》明确规定由直接当事国谈判解决有关争议。

因此,《宣言》理应受到优先尊重、参考与援引。

仲裁庭把《公约》强制凌驾于受国际法保护的既有和平对话框架之上,构成了对国际法的伤害和对地区和平对话机制的损害,这是扩权、滥权。

从国际法权利看,仲裁庭扩权、滥权侵犯了《公约》缔约国所享有的权利。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指出南海仲裁案存在法律局限性:一方面,所有各方都承认,仲裁庭在任何涉及主权的问题上没有管辖权;另一方面,所有各方都承认,中国先前依据《公约》第298条做出的排除性声明合法有效,中国已将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等方面的争端排除在《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之外。

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约30个《公约》缔约国作出的各种排除性声明不是《公约》可有可无的附属物,而是《公约》解释和适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与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为历届中国政府长期坚持,为中国国内法多次确认,受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保护。

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中国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方案,不接受单方面诉诸第三方的争端解决办法。

中菲推进两国渔业务实合作

中菲推进两国渔业务实合作

中菲推进两国渔业务实合作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20期文/ 龙新我国在农业、渔业及畜牧业等行业都有着极大的市场,与周边各国也是维持着长期的贸易合作友好关系。

近日,中菲两国签署了渔业联委会纪要,这是中菲第二次合作,对于推进渔业的发展将有重要意义。

4 月26 日,第二次中菲渔业联委会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

由中国农业部、驻菲使馆、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企业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与菲律宾农业部、外交部和驻华使馆人员组成的菲律宾代表团举行了会谈。

会议就双方国内渔业发展重点和管理政策进行了交流,讨论了中菲渔业合作重点领域、基本原则和政府支持措施,对2017-2019 年中菲渔业合作项目建议等进行了友好协商,并就开展中菲渔业技术培训交流、支持中菲渔业企业间合作、发展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等达成初步共识。

中方表示,中国和菲律宾都是世界渔业大国,中国又是水产品消费大国,渔业在两国都是重要产业,发展渔业对于促进两国渔民就业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方高度重视与菲方的渔业合作,希望与菲方在互惠互利、平等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两国渔业务实合作。

菲方介绍了菲渔业发展优先领域和重点措施,并向中方提出了4 种鱼类种质资源转让的要求,以及5 个领域的渔业技术能力建设需求。

中方介绍了中国渔业发展概况、“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思路以及对中菲渔业合作的总体考虑。

为回应菲渔民的培训及养殖需求,中方向菲方提交了中菲渔业技术培训与交流备忘录建议草案,并表示愿从2017 年至2019 年,每年向菲渔民捐赠10 万尾东星斑鱼苗。

菲方对此表示感谢。

双方就达沃市深海养殖与水产品加工、巴拉望苗种繁育与深水网箱养殖、桑布乐士罗非鱼养殖等5 个中菲企业间合作项目进行了研究。

菲方表示支持上述企业间合作,并尽力推动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有关问题。

会后,双方签署了第二次中菲渔业联委会纪要。

中方代表团见证了有关中菲渔业企业间合作项目协议的签署。

菲律宾的计划制度

菲律宾的计划制度

菲律宾的计划制度导言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国家发展计划在推动国家经济、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菲律宾的计划制度,以及这一制度对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计划制度的背景菲律宾的计划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之初。

菲律宾在1946年获得独立后,开始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的国家发展计划,旨在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并提供人民更好的福利。

二、菲律宾的国家发展计划1. 马尼拉宣言:马尼拉宣言是菲律宾于1976年推出的第一个国家发展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在社会经济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强调了加强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性。

2. 菲律宾2021:菲律宾2021是菲律宾政府于2017年制定并实施的,旨在在2100年之前将菲律宾打造成富裕而幸福的国家的计划。

该计划侧重于解决贫困、提高教育和健康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 中期发展规划:菲律宾的中期发展规划是根据马尼拉宣言和菲律宾2021制定的,旨在在中期(通常为6年)内实现国家发展目标。

该计划包括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将其分配给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来实施。

三、计划制度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菲律宾的计划制度使得国家发展目标得以提前规划和制定,确保了政府在决策和资源分配方面的高效性。

通过明确目标和行动计划,政府能够更好地协调各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2. 挑战:然而,菲律宾的计划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资源分配和执行监督不足可能导致计划的失败。

其次,政府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否则可能导致计划的不公平性。

四、计划制度对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影响菲律宾的计划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国家发展计划,菲律宾政府能够吸引外国投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并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计划制度也有助于提高教育和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世界主要岛国与海洋资源

世界主要岛国与海洋资源

世界主要岛国与海洋资源海洋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

对于岛国来说,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岛国以及它们与海洋资源的关系。

1. 马尔代夫马尔代夫是一个由26个环礁组成的岛国。

该国临近印度洋,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马尔代夫的经济主要依靠渔业和旅游业。

渔业为该国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资源,而旅游业则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等问题也给马尔代夫的海洋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2.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由数千个岛屿组成。

该国被称为“海洋国家”,其海洋面积广阔,资源丰富。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包括鱼类、珊瑚、海龟等等。

此外,该国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铜等。

然而,随着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的增加,印度尼西亚也面临着保护海洋资源的挑战。

3. 菲律宾菲律宾是东南亚的一个群岛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之一。

该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菲律宾是一个重要的渔业国家,海洋渔业为菲律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然而,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问题也对菲律宾的海洋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4. 日本日本是一个由四大岛和上千个小岛组成的东亚国家。

该国拥有世界上第七大经济体,而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日本的渔业业务非常发达,海洋渔业为该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此外,日本还积极开展海洋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包括海洋风力发电和潮汐能等。

然而,过度渔业和工业污染等问题也对日本的海洋资源构成了威胁。

5.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岛屿大陆国家,被海洋环绕着。

该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洋领域。

澳大利亚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

海洋旅游业也是澳大利亚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近年来,澳大利亚也面临着海洋污染、气候变化和珊瑚礁破坏等问题,这对保护澳大利亚的海洋资源提出了巨大挑战。

菲律宾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

菲律宾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

菲律宾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马宇晨【期刊名称】《东南亚纵横》【年(卷),期】2024()3【摘要】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在2023年出现新动向,对该国发展趋势和东南亚地区局势的影响值得关注。

菲律宾国内政局迅速演变,执政联盟内部矛盾逐渐公开;反对派和左翼议员大力炒作“反杜”议题,杜特尔特盟友数量锐减;小马科斯推出多项带有家族色彩的政策,继续扩大家族政治影响力。

菲律宾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增速在东盟国家中位居前列;第三产业强劲复苏,旅游、外包和海外劳工产业为经济继续增长提供动能;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引发民众不满;农业和能源行业政策稳步落实,但见效尚需时日。

小马科斯于年初访华,中菲双方签订多项合作协议,两国经贸合作逆势增长,但在管控南海分歧方面遭遇挑战。

菲律宾大力发展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关系,双边及多边安全合作不断深化,联合军演、巡逻规模扩大,频次增加,三国对菲律宾援助有显著增长。

展望2024年,菲律宾政局将加速演变,马哈利卡主权基金可能成为政争焦点,选举暴力问题将对社会治理构成挑战;经济复苏的势头将继续受到全球不确定性的影响,遏制通货膨胀将得到民众普遍关注,支柱产业将受到地区局势和科技发展的挑战,重点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有待观察;菲律宾与美国盟友体系的绑定将继续加深,与中国的关系将受到南海局势的牵动,在中美两个大国间保持“平衡”、谋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难度会继续增加。

【总页数】13页(P75-87)【作者】马宇晨【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34.1;F125;D734.1【相关文献】1.菲律宾:2017年回顾与2018年展望2.菲律宾:2018年回顾与2019年展望3.菲律宾:2019年回顾与2020年展望4.菲律宾:2020年回顾与2021年展望5.大选后的政策延续与转向——菲律宾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菲南海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菲南海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菲南海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谈南海问题南沙群岛现状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目前南沙问题十分复杂,已经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

除我国占据8个岛礁(含台湾方占据1个)之外,目前已有42个岛礁被侵占,其中越南29个,菲律宾8个,马来西亚5个,文莱、印度尼西亚也对部分岛屿和海域提出了主权要求。

周边国家在强化对已占岛礁及海域实施军事管控的同时,又加紧了“主权”宣示和资源的开发与掠夺。

美、日及印度等区外大国积极介入南海事务,强化军事存在,使南沙群岛问题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明显。

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南沙群岛不仅有可观的经济地位,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可观的经济地位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不仅拥有巨大的水产资源、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

南海地处低纬热带,雨量充沛,南部岛礁密布,海底由陆架、陆坡、深海盆地阶梯式构成,海洋生物繁殖生长,是我国海洋渔产种类最多的地方。

现已发现的鱼类有10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余种。

南海地区是封闭状态的环陆海,共形成24个沉积盆地,利于各种物质的沉淀,总面积达120万多平方千米,初步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30亿吨。

经多年的勘探和实际开采表明,确属世界上除波斯湾、墨西哥湾以外的又一个蕴藏巨大油气资源的海域。

其中在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区分布有10个油、气盆地,面积约有41万多平方千米,油、气储量可达350亿吨,而且基本位于水深200~1000米之间的大陆架向大陆斜坡的过渡带上,开采条件十分理想。

我海疆线内盆地面积约有25万平方千米,油、气储量约225亿吨,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储量的8倍,海底油田单产高,质量好,比重轻,含硫量低,在我国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其价值尤显珍贵。

南海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已掌握的有20余种。

主要有低镁方解石、高镁方解石、文石、石英、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黄铁矿、石膏、伊利石、高岭石等,品质、储量均可观。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律宾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举措作者:赵丹贺先青来源:《东南亚纵横》2021年第04期摘要:菲律宾是世界第二大群岛国家,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

但菲律宾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面临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速慢于全国GDP增速、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菲律宾政府采取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专项海洋产业发展政策等措施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下,宜挖掘两国海洋经济合作中的潜力,推进海洋经济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关键词:菲律宾;海洋经济;中菲合作[中图分类号] F1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21)04-085-11The Status and Policies of the Philippine Blue Economy:Implications to China-Philippines Maritime Industries CooperationZHAO Dan, HE XianqingAbstract: As the second-largest archipelagic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 Philippines has unique advantages to develop the blue economy with abundant ocean resources. However, its blue economy is not burgeoning due to the growth rate of GVA being lower than that of GDP, insufficient momentum,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efficient industrial chain. To promote the blue economy,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the top-down approach to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formulate specified polic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industry. In ligh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t is suggested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China-Philippines collaboration on the blue economy to make new progress.Key Words: The Philippines; Maritime Industries; China-Philippines Cooperation菲律宾作为世界第二大群岛国家,海洋资源丰富,在其所管辖的海域中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非生物性资源和众多的生物性资源。

但菲律宾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将其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发展优势的潜力巨大。

当前,合作成为中菲关系的主流。

开展中菲海洋经济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增强两国互信,对中国南海维权维稳具有积极意义,并有助于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取得实效。

一、菲律宾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根据菲律宾统计局(Philippine Statistics Authority)的分类,其海洋经济主要包括以下产业:(1)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2)海洋第二产业:滨海采矿、采石业,海洋制造业,海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3)海洋第三产业:海洋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海洋保险业,海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海洋安全与公共管理业,海洋教育业,海洋住宿业和海洋娱乐业。

其中海洋住宿业和海洋娱乐业是菲律宾滨海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①。

近年来,菲律宾海洋经济增加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海洋经济增加值由2012年的4516.93亿比索(约85.6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6222.21亿比索(约117.9亿美元)②。

2018年,菲律宾海洋经济从业人员247.42万人,以占全国GDP总量3.6%的增加值吸引了全国6%的就业人口。

但整体来看,菲律宾海洋经济呈缓慢增长态势,增速慢于全国GDP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4.3%下降至2018年的3.6%。

从海洋经济的结构来看,2018年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9:34:37。

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为五大主要海洋产业,其增加值占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9.1%、16.2%、14.2%、11.6%、10.0%,合计占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81.1%。

(一)海洋渔业菲律宾海洋渔业由海洋捕捞业和海洋养殖业组成,捕捞业又分为市政渔业和商业渔业。

2018年,菲律宾海洋渔业增加值为34.32亿美元,吸纳就业人口94.99 万人,以占海洋经济29.1%的增加值吸引了38.4%的海洋经济就业人口。

2013年以来,菲律宾海洋渔业产量持续下降,2014—2016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呈负增长。

2016年海洋渔业的增加值达到最小值1622.54亿比索(约34.32亿美元),同比下降3.5%。

从2016年开始,海洋渔业产量逐渐增加,2017年增长率达到5.8%(见图1)。

2018年,菲律宾海洋渔业产量为435.69万吨,其中商业渔业产量为94.64万吨,海洋市政渔业产量为110.61万吨,养殖渔业产量为230.44万吨,比重为22:25:53。

海洋捕捞业增加值占海洋渔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7%。

菲律宾海水产品产量排名前三名的是遮目魚、罗非鱼和海藻,占比分别46.4%、24.5%和12.4%③。

菲律宾在2017年世界捕鱼量最多国家排名中位于第十,在东南亚国家中排名第二④。

金枪鱼(海鱼)仍然是最大的出口商品,2017年的出口量为30.74万吨,价值为52155万美元⑤。

(二)滨海旅游业菲律宾滨海旅游业主要由海洋住宿业和海洋娱乐业组成。

2018年,菲律宾滨海旅游业增加值为1287.28亿比索(约24.39亿美元),占海洋经济增加值的20.7%。

吸引就业人数为52.5万,占海洋经济各产业就业人数的21.2%。

2013—2018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平稳上升,但增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4年增长率达到36.5%,而2018年增长率为10.2%(见图2)。

滨海旅游业是菲律宾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在海洋经济增加值中的占比仅次于海洋渔业。

2018年,菲律宾入境旅游消费同比下降1.6%,而国内旅游支出同比增加21.0%。

可见,菲律宾滨海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较低。

(三)海洋制造业海洋制造业由船舶制造及相关机械装备制造业和海产品加工业组成。

2018年,菲律宾海洋制造业增加值为1007.67亿比索(约19.10亿美元),吸纳就业人数约为10.9万人。

以占海洋经济从业人员总数的4.4%贡献了海洋经济增加值的16.2%。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一直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但增长率起伏变化明显,2013—2016年呈快速增长态势,2016年增长率达13.9%后,开始明显下滑,2018年仅增长了3.5%(见图3)。

实际上,菲律宾海产品加工业对海洋经济贡献微小,海洋制造业增加值主要来源是船舶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

菲律宾造船总吨位超过425万吨,是全球第四大造船国①。

但世界船舶制造业中排名前三的中国、韩国和日本占全球订单的95%,2015年,菲律宾造船业的出口额占菲律宾出口总额的2.6%,价值15亿美元②。

船舶制造业的出口主要由两家外资企业完成,一是韩国的韩进重工,二是日本的常石造船厂,它们的主营业务是运载船、集装箱船以及油轮制造。

菲律宾国内投资的船厂主要从事家用船的船舶修理,占其国内船厂总收入的90%。

从建设的造船厂数量来看,菲律宾国内投资建设的造船厂数量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为95%,外资企业的数量仅占5%,但是外资企业韩进重工和常石造船廠几乎占船舶出口量和出口额的90%以上,占总收入的97%③。

(四)海洋电力业海洋电力业由自然油气发电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组成。

2018年,菲律宾海洋电力业增加值为722.32亿比索(约13.69亿美元),吸纳就业人数11632人。

以占从事海洋经济总人数的0.5%贡献了11.6%的海洋经济增加值。

近年来,菲律宾海洋电力业发展迅速,2018年的增加值达到近年来最大值,同比增长13.0%(见图4)。

海洋发电业仅次于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制造业,成为菲律宾海洋经济第四大产业。

菲律宾近几年纷纷出台海洋能源利用计划以及《再生能源法案》,主要将潮汐能等清洁再生能源作为海洋发电的主要动能加以循环利用,因此,海洋发电业目前是海洋经济第二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2017年,菲律宾建立了东南亚首个潮汐发电厂,是对标《再生能源法案》发展海洋发电业的首个举措①。

(五)海洋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海洋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主要包括海上的货运、客运以及仓储服务。

2018年,菲律宾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620.42亿比索(约11.76亿美元),吸纳就业人数82.11万人,以占海洋经济增加值的10.0%吸纳了海洋产业就业人数的33.2%。

近年来,菲律宾海上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一直呈增长态势,增长速度从2013年的1.2%上升至2014年的6.2%(见图5)。

就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而言,菲律宾近年来排名较低,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数据,2019年菲律宾在全球参与统计的141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89,得分为3.7,在统计的东南亚8个国家中排名第6,仅略高于柬埔寨和老挝两国,而新加坡得分最高,为6.5②。

菲律宾海上交通运输业成本较高。

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相比,菲律宾港口间的国内运输价格平均每海里成本为1.47美元,远高于印度尼西亚的0.77美元,略微高于马来西亚的1.36美元③。

此外,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4年世界银行年度报告》,菲律宾国内运输物流成本高于其通过国外物流节点中转的运费。

例如,从马尼拉运输20英尺的集装箱至德奥罗的费用约为1120美元,但是从马尼拉经过中国高雄或香港转运到德奥罗的运输费用大致为519美元和644美元①。

可见,其国内物流成本十分高昂。

菲律宾的物流成本占批发价格的24%~53%,而东亚地区的平均成本不到20%。

菲律宾海上交通运输业还面临着海上意外事故的威胁。

在东南亚地区,菲律宾海上意外事故造成的绝对伤亡率最高,比排第2名的印度尼西亚高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