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性水肿的原因

合集下载

慢性肾炎水肿的辨治经验

慢性肾炎水肿的辨治经验

慢性肾炎水肿的辨治经验作者:李学勇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03期关键词:慢性肾炎;水肿;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69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60-02水肿一病有心源性、肾源性、营养不良性、内分泌性水肿等病范畴,而本文所论为慢性肾炎水肿的辨治。

1辨证分型论治慢性肾炎最主要和最显著的症状是水肿。

因此应从这一主症人手。

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常分为以下4型施治,而获显著疗效。

1.1久病肾虚,瘀热内蕴水肿反复或缠绵不消,肺脾。

肾三脏亏虚,气不化津,反化水,湿浊难排,势必病血,此即“小便不行则病血”,加之长期使用激素,利尿剂,伤及脾胃,脾胃无以行津液。

故化源不足,导致脾失转输,肾失封藏,精微渗漏于下,日久则阴虚瘀热内蕴。

故此期治疗应着眼于调补肝肾,滋阴活血,若用常法图治,实难为功,常用自拟的肾病1号方:丹皮15g,知母15g,泽泻15g,旱莲草15g,桑皮15g,苏叶15g,益母草15g,防风20g,荆芥20g,泽兰15g,丹参15g,赤芍15g。

1.2本虚标实,风毒内闭在临床中,多数患者最易发生外感,从而引发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此为正虚不固,邪风中人,引动伏邪,则虚实相兼,此时当以益气扶正,疏风解毒,佐以活血化瘀,使表邪外达,瘀热从下而解,常用自拟肾病2号方:黄芪60g,炒白术20g,苏条参15g,荆芥15g,防风20g,苏叶15g,前胡20g,柴胡15g,益母草20g,紫草15g,丹皮15g,泽兰15g,白茅根20g,金银花15g,白花蛇舌草20g。

1.3肺脾肾三脏亏虚,气机郁闭小便通利与肺的通调水道,脾的转输,。

肾的气化,肝的疏泄休戚相关,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其标在肺,水惟畏土,其制在脾,本病发生,是病邪由浅入深的过程,病之初有肺气失宣之现象,如发热、咽痛、咳嗽等,逐渐出现水肿、脾虚湿盛的病机,再进一步则见蛋白尿,乏力、腰痛等肾虚瘀热错杂之象。

各型水肿的原因及特点教学教材

各型水肿的原因及特点教学教材

各型水肿的原因及特点浅述各型水肿的原因及特点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水肿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

一.全身性水肿1.肾源性水肿各种肾小球疾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各种肾脏病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

其临床特点:水肿多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颜面、足踝部开始,以晨起时最明显,活动后逐渐减轻,而后逐步扩展致全身水肿;肾性水肿的性质是软而易移动,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临床上称之为凹陷性水肿。

肾性水肿患者常同时伴有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少尿等其他肾脏疾病表现。

2.心源性水肿各种心脏病发生右心衰竭时均可引起全身性水肿,如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包疾病、冠心病、心肌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心源性水肿是因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增高及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而引起水肿。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先见于下肢,卧床病人常有腰、背及骶部等低垂部位明显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下肢水肿多于下午后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水肿常从下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或胸水,水肿性质坚实,移动性较小。

静脉压测定明显升高,常有心脏病病史和心脏病体征。

3肝源性水肿主要见于重型肝炎、肝硬化、晚期肝癌等。

肝病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能力降低所致,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上肢常无水肿。

水肿特点为凹陷性,常先出现踝部,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形成顽固性腹水。

患者常伴有黄疸、肝脾肿大、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体征。

4.营养不良性水肿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丢失性胃肠病,如长期腹泻既影响食欲,又妨碍蛋白质吸收的慢性痢疾、肠结核、婴儿幽门痉挛或梗阻、胰蛋白酶缺乏、脓胸、肺脓肿、严重弥漫性肝脏疾病、大量腹水、大量失血和外科伤口大量引流及重度烧伤等使体内蛋白质大量丢失致低蛋白血症等均可产生全身性水肿。

慢性肾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慢性肾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慢性肾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慢性肾炎是肾脏常见疾病之一,这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多的损伤,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健康被疾病困扰,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多了解慢性肾炎的常见知识,很多人对于慢性肾炎的症状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慢性肾炎的症状介绍。

1、水肿在整个疾病的过程中,大多数慢性肾炎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症状,这种症状多与患者体内水、钠潴留有关。

水肿多为慢性肾炎的首发症状,多在眼睑及双下肢部位出现水肿,用水按压会出现凹陷。

2、高血压对慢性肾炎病人来说,高血压的发生是一个迟早的过程,且血压升高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间歇出现,并以舒张压升高(高于12.7千帕)为特点。

高血压是慢性肾炎不可避免的症状之一,长期高血压也是导致本病缠绵不愈的重要因素。

3、尿液异常尿液异常几乎是慢性肾炎病人必有的症状,包括尿量变化和镜检的异常。

有水肿的病人会出现尿量减少,且水肿程度越重,尿量减少越明显,无水肿病人尿量多属正常。

当病人肾脏受到严重损害,尿的浓缩稀释功能发生障碍后,还会出现夜尿量增多和尿相对密度下降等现象。

慢性肾炎病人都有蛋白尿症状,尿蛋白的含量不等。

在尿沉渣中可以见到程度不等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透明管型。

当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的血尿.甚至出现肉眼血尿。

4、感染长期蛋白尿导致蛋白质大量丢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易并发各种感染(感染【译】: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

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等,感染作为恶性刺激因素,常诱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使病情进行性加重。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抗生素可供选择,但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感染仍是导致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应予以高度重视。

5、肾性贫血慢性肾炎晚期出现肾实质损害,可并发血液系统多种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和凝血机制障碍等。

其中贫血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温馨提示: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开夜车、考学压力大等等,均可使慢性肾炎病情加重。

肾性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肾性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肾性水肿的原因是什么肾性引发的水肿是很严重的表现症状,因为肾性所引起的水肿很容易出现尿毒症,尿毒症的发生对疾病来说危害是很严重的,而肾性水肿的原因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肾性水肿的原因关系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因为我们必须要根据原因来改善疾病的症状,这样疾病的治疗效果才是最好的,那么肾性水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肾性水肿由于肾脏的功能障碍造成的机体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留,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潴留,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

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肾性水肿的特点水肿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以晨起为明显,严重时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

肾性水肿的性质是软而易移动,临床上呈现凹陷性浮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

全身性水肿的原因按照其病因可分为以下类别:1、心源性水肿:风湿病高血压病梅毒等各种病因及瓣膜心肌等各种病变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2、肾源性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盂肾炎肾衰竭期肾动脉硬化症肾小管病变等3、肝源性水肿:肝硬化肝坏死肝癌急性肝炎等4、营养不良性水肿:①原发性食物摄人不足见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如严重灾荒)所致的饥饿;②继发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多种病理情况如继发性摄食不足(经性厌食严重疾病时的食欲缺乏胃肠疾患妊娠呕吐精神神经疾患口腔疾患等)消化吸收障碍(消化液不足肠道蠕动亢进吸收面积减少等)排泄或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和渗出急性或慢性失血蛋白尿等)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受损严重弥漫性肝疾患等如果自己出现了水肿症状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自己到底是属于哪种水肿,然后根据自己水肿的原因来改善疾病的症状,让水肿得到及时的治疗,而肾性水肿找到原因才好及时治疗,看看自己会不会全身水肿,也要看看自己在患上肾病期间有无高血压的现象,有点话两者都是要治疗的。

肾性水肿从哪个部位开始发生

肾性水肿从哪个部位开始发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肾性水肿从哪个部位开始发生
导语: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可是如果不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就会错过最佳时机,到最后很可能后悔莫及。

肾性水肿是种性质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可是如果不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就会错过最佳时机,到最后很可能后悔莫及。

肾性水肿是种性质比较恶劣的疾病,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它不仅让患者疼痛难忍,更加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肾性水肿从哪个部位开始发生及原因?
肾性水肿起始时,低垂部的水肿不及眼睑和面部显著。

往往是晨起先见眼睑或面部浮肿,随后才扩展到其它部位。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

这是因为体静脉压及外周毛细血管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肺循环没有淤血,病人尚能平卧,故大量积滞的液体首先分布于组织间压较低和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

另外对比起来心源性水肿的特点为:水肿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一般首先出现下肢可凹陷性水肿,以踝部最为明显。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

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

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肾是机体排除水、钠的主要器官,当肾患病时,水、钠排出减少,乃致水、钠潴留而形成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引起肾性水肿的原因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肾炎是什么原因

肾炎是什么原因

肾炎是什么原因肾炎是什么原因一: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感染是引发肾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病毒是可以直接入侵肾组织的,也可以以病毒为抗原而引发复合物的肾炎,通常流感的病毒、肝炎的病毒、麻疹的病毒等等都是都可以导致肾脏病变的。

因此,病毒的感染是引发肾炎的原因之一。

二:细菌的感染细菌感染也是会引发肾炎的,因为细菌的感染主要是与上呼吸道的感染、皮肤的感染等的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是有很大关系的,研究表明,像葡萄球菌、肺炎的双球菌、伤寒杆菌等这些细菌的感染是导致肾炎的重要原因。

三:疾病因素造成肾炎的原因有很多,像寄生虫、重金属的内源性的抗原、恶性的肿瘤、良性的肿瘤等等这些疾病也是会引发肾炎的,另外,不同类型的疾病也很有可能会引发不同的种类的肾小球肾炎。

肾炎有哪些症状?1、前驱症状: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前一个月有先驱感染史,起病多突然,但也可隐性缓慢起病。

2、起病:多以少尿开始,或逐渐少尿,甚至无尿。

可同时伴有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不等,但镜下血尿持续存在,尿常规变化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基本相同。

3、水肿:约半数病人在开始少尿时出现水肿,以面部及下肢为重。

水肿一旦出现难以消退。

4、高血压:起病时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压,也有在起病以后过程中出现高血压,一旦血压增高,呈持续性,不易自行下降。

5、肾功能损害:呈持续性加重是本病的特点。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同时存在。

肾炎应该怎么预防?第一,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

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第二,参加有氧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

第四,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肾性水肿一般先发生部位是哪里

肾性水肿一般先发生部位是哪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肾性水肿一般先发生部位是哪里
导语:我们都知道,肾性水肿最严重的就是会有明显的水肿,这个也是可以让我们及时分辨出这个到底是不是肾性水肿所造成的,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肾性
我们都知道,肾性水肿最严重的就是会有明显的水肿,这个也是可以让我们及时分辨出这个到底是不是肾性水肿所造成的,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肾性水肿最先是发生在哪个地方,如果不知道什么地方是最先发生水肿现象的话就无法让疾病得到及时的治疗,肾性水肿会水肿,但是很多地方都会出现水肿的现象,那么这个肾性水肿一般是发生在什么地方呢?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

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

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肿出现的原因很多,肾性浮肿又分为肾综性水肿(是指凹性水肿)和肾炎性水肿(非指凹性水肿).肾病引起的浮肿主要的原因是 1.肾脏固有细胞受损,滤过屏障被破坏,不能阻挡蛋白的漏出而导致大量的蛋白从尿中丢失引起身体的低蛋白血症的表现.2.固有细胞受损,调节水电解质的功能紊乱,同时激活RAAS系统,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而出现水肿.所以肾性水肿治疗的关键是要修复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这是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的一个系统规范的治疗后过程,不是简单的用药就可以的.
肾性水肿起始时,低垂部的水肿不及眼睑和面部显著。

往往是晨起先见眼睑或面部浮肿,随后才扩展到其它部位。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

肾炎综合症名词解释

肾炎综合症名词解释

肾炎综合症名词解释
肾炎综合症是指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炎症反应所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症。

肾炎综合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蛋白尿:肾小球受损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透漏至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蛋白质的丢失可能会导致体液的不平衡和一系列的代谢紊乱。

2. 血尿:肾小球损伤导致红细胞从尿液中透漏至尿液中,使尿液呈现出红色或带有血丝。

3. 水肿:由于肾脏的损害导致体内的液体潴留,出现水肿的症状。

常表现为面部、腿部和腹部的水肿。

4. 高血压:肾炎综合症中常见的一种症状是高血压,可能是由于肾小管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钠潴留所引起。

5. 肾功能受损:肾炎综合症可能导致肾小球的炎症和慢性肾脏损伤,进而导致肾功能受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尿液浓缩功能受损等。

肾炎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以及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抗炎治疗、控制高血压和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炎性水肿的原因
肾炎性水肿,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本病多由循环血中的免疫复合物所引起。

不过肾炎性水肿是什么原因呢?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肾炎性水肿的原因:
肾病性水肿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是低蛋白血症及因而起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它是造成组织间液积聚的原发因素。

低蛋白血症的原因是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大量随尿丢失,白蛋白的丢失量每天可达10~20g,大大超过蛋白合成的能力。

继发钠水滞留也是重要因素,它是球-管失衡的结果。

成都肾康肾病研究所专家谈由于低蛋白血症的胶体渗透压下降,全身毛细血管的滤出增加,在引起组织间液增多的同时,也造成血浆容量的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后者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同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又激活下丘脑-神经垂体引起ADH释放增多;血管紧张素Ⅱ也引起ADH分泌增多。

这些因素导致钠水滞留,本是对血浆容量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代偿反应,但水肿活动期由于低蛋白血症未消除,钠水滞留又稀释了血浆蛋白,因而补充到血管内的液体,又成为水肿液的来源。

在钠水滞留的发展中,也可能有利钠激素或心房肽的释放减少参加作用,但肾内物理因素可能不起作用,因患者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当血浆经过肾小球时,不断有白蛋白滤出,故血流到达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浆蛋白浓度实际上低于正常,不可能促进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肾炎性水肿的中医治疗:
宣肺利水:
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

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

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

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

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

常用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猪苓、泽泻、党参、黄芪等。

温肾利水:
适用于肾阳衰微者。

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惨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常用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肾炎性水肿的护理:
1、卧床休息,平卧可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水钠潴留,轻度水肿病人卧床休息与活动交替进行,活动量要限制,严重水肿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水肿肢体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2、饮食。

限制水钠和蛋白质的摄入
(1)蛋白质的摄入,低蛋白饮食可减缓肾功能损害的发展,严重水肿伴低蛋白血症患者蛋白质摄入,每日每公斤1g,60%以上为优质蛋白,中轻度水肿患者每日蛋白质0.5-0.6/kg,60%以上为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鲜牛奶等,摄入蛋白质的同时,必须有充足的热量摄入,每日 126-147KJ/kg。

(2)水盐摄入,轻度水肿尿量》1000ml/d,不用过分限水,钠盐限制在3g/d以内,包括含钠食物及饮料,如香肠、咸肉、罐头食品等,严重水肿伴少尿每日摄水量限制在1000ml内,进无盐饮食,用糖、醋、葱等调味口以增加食欲。

3、保护水肿部位皮肤防止皮肤受损
(1)病人应穿宽抗柔软棉制品衣服,保持床铺平整干燥,经常翻身,避免骨突部位皮肤受压。

(2)在不违反饮食原则情况下,尽量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利于破损皮肤修复。

(3)定期用温水擦浴或淋浴,勤换内衣裤,饭前后漱口,每日冲洗会阴一次,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