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虎跑泉》、苏轼《虎跑泉》和袁宏道《虎跑泉》比较阅读及译文
虎跑泉

世人大多了解杭州的“虎跑泉”,却很少有人知道湖南南岳山上的“虎跑泉”,其实两处泉水有着很深的渊源。
南岳福严寺后面东侧岩石下,有一方形石井,在并上垂直高耸的石壁上,刻有“虎跑泉”3个大字,下面并附有小字注脚:“有猛虎攫岩哮阐榄泉随出。
”用虎跑泉的水泡南岳云雾茶,钽电容甘甜清香,回味无穷。
干余年来曾引出一段神话。
现在一到福严寺,在寺门上有一副门联:“六朝古刹,七祖道场”。
“六朝古刹”是指陈朝年间(557—589)由慧思和尚所建;“七祖道场”是指唐朝怀让和尚传道的地方。
据传.慧思和尚于陈光大元年(567)带着几个门徒来到南岳,想寻找一处栖身之地,以便宣教弘法,后来在岳神的帮助下创建般若寺(现福严寺)时,遇到一个颇伤脑筋的问题,寺的左右前后都没有水源,要从寺门往下一华里远的山谷里去挑水,每挑一担水要花上约一个钟头,而且把人累得筋疲力尽。
慧思心里暗想,水的问题一定要设法解决,他在山沟里转了好几天,到处察看。
一天,慧思通知全体僧、尼到寺的下面山沟处集合,面对大家说:“我已按佛的意旨在这里传法,现在遇上没有水源的困难,佛一定会来帮助我的。
”说着,他就举起手持的锡杖,用力朝一堆松散的沙地刺去,过了一会,他拔出锡杖,就有一股清泉冒出,源源不断地流出。
徒弟们看了,个个惊羡不已,齐念“阿弥陀佛”,并按慧思的吩咐,把泉水口扩大成井,取名曰:“卓锡泉。
”过了一段时间,徒弟们感到每天这样挑水上坡,还是太辛苦了。
一天下午,慧思领着几个和尚去取水,忽然从丛林中窜出一只猛虎,吓得大家魂不附体。
一时间躲闪都来不及。
谁知老虎来到泉边并不伤人,转了两因,就捞着尾巴走近慧思身旁,衔着他的锡杖,引着他一步一步地上坡,直向寺后的山坡走去,走到一块大岩石前,猛虎伸出前爪,使劲搜岩,大哮三声,泉水就从岩石里流了出来。
接着,猛虎又晃了几下脑袋,纵身跳进丛林,就不知去向。
慧思如梦韧醒,喜出望外地说:“这是佛差使老虎来帮助我的。
”他随即指挥僧徒,在泉下修筑一石井,贮水取用,并取名“虎跑泉”。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事看雪。
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实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西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招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3.解释加点字。
(1)人鸟声俱绝.(2)从武林门而西.(3)客.此(4)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14.翻译句子。
(1)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风烟俱.净B.从武林门而.西强饮三大白而.别C.及.下船未及.遍赏D.问其.姓氏安陵君其.许寡人16.赏析下列何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湖中人鸟声俱绝:(2)则已心飞湖上也:17.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情感中都有游西湖的乐趣,但乐趣却是不同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答案】13.消失向西走客居回归14.(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2)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绘(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大约好像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那样精神迷离恍惚吧。
虎跑泉的故事

虎跑泉的故事
虎跑泉,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中国十大名泉之一,素有“天下第三泉”的美誉。
虎跑泉的传说源远流长,为杭州的民间传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传说在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慧理的高僧来到杭州,一日,他途径西湖南高峰,发现一只老虎在山林中奔跑,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晶莹的脚印。
慧理深感奇异,follow 脚印寻找,最终来到了一处清泉。
他认为这是老虎为修行而跑出来的泉水,于是将其命名为“虎跑泉”。
虎跑泉水质清澈,口感甘醇,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对虎跑泉赞誉有加,称其为“人间甘露”。
虎跑泉不仅具有饮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
泉水从山岩中涌出,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虎跑泉所在地——杭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西湖的美景、灵隐寺的神秘、宋城的古朴,无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游览杭州,品味虎跑泉,成为游客们不可或缺的体验。
品味虎跑泉,需细心聆听泉水喷涌的声音,感受泉水的温度和流动。
一盏茶余,品味虎跑泉的甘醇,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林之中,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
此外,还可以欣赏到虎跑泉附近的园林景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为虎跑泉留下了许多诗词佳作。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虎跑泉》写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虎跑泉的美丽景象。
虎跑泉,这一神奇的泉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虎丘记(袁宏道)》阅读答案及翻译

《虎丘记(袁宏道)》阅读答案及翻译篇一:《虎丘记》阅读(附翻译)虎丘记(1)虎丘去城可六七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虎丘离苏州城只有七八里,那山上没有高耸的山岩幽邃的沟谷,只是因为接近苏州城的缘故,(达官贵人)装饰豪华、满载声歌的游船,没有一天没有的。
凡是有月亮的晚上,有花的早晨,有雪的傍晚,游人来来往往,纷繁错杂得像织布一样。
中秋时节(这景象)就更加繁盛。
(2)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
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每到这一天,苏州城家家户户倾城而出,肩挨肩,人挤人,接踵而来。
无论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还是平民百姓,没有谁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很多人都在路边,用垫子摆上酒,席地而坐。
从千人石到山门,密密麻麻紧挨着的游客多如鱼鳞。
檀木所制的歌板堆积得就像山丘,酒器里盛的酒如云彩一样奔泻不停。
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又像彩霞铺在江面上。
即使用电闪雷鸣也无法形容那热闹的场面。
刚摆上酒席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像蚊虫齐鸣,分不清(唱些什么)。
分部安排好后,都竞相以最新流行的歌曲一争高低,雅乐俗乐都有,唱得好坏也自有分别。
过了一会儿,摇头踏脚按节拍唱歌的人,就只剩数十人了。
不久,明月高悬在空中,山石反射着月光,如同白练,所有粗俗之乐,都悄悄停了下来。
张岱《湖心亭看雪》和袁宏道《满井游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张岱《湖心亭看雪》和袁宏道《满井游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张岱)【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满井游记》袁宏道)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波色乍.明乍.出于匣也B.若脱笼之.鹄如倩女之.靧面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D.余拏一.小舟上下一.白3.下面对【甲】【乙】两文中划横线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分别了。
张岱《湖心亭看雪》和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张岱《湖心亭看雪》和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二)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①,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②置饮,以人之,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有删减)【注释】①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
①瀹(yuè)茗:烹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求之地中,不更.颠乎B.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C.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苍颜白.发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下列对语段(一)(二)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语段(一)写景主要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景物人物,仿佛创造出一幅淡墨山水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B.语段(一)中,大雪之后长堤、亭子、小舟及舟人的状貌,营造了一个物我合一的境界;语段(二)中,面对“闭窗瀑闻,开窗瀑至”的趣景,作者油然萌生以心体物,物我交融的感觉。
C.两个语段作者分别借“湖心亭”“飞泉亭”表达了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情怀。
苏轼《游虎跑泉诗帖》

苏轼《游虎跑泉诗帖》
苏轼《游虎跑泉诗帖》
苏轼约书于元佑五年(1090)。
纸本。
行书,诗一首。
凡7行,计62字。
26.5厘米×34厘米。
台北王世杰氏藏。
此诗帖在集中名《病中游祖塔院》。
《杭州圆经》云,祖塔法云院,开成二年唐文宗建。
又名定慧禅寺,俗称虎跑寺。
宋濂《虎跑泉寺碑记》云:虎跑泉,在杭之南山大慈定慧禅院。
由此看来,“祖塔院”、“虎跑泉”、“虎跑寺”、“虎跑泉寺”数名并用,东坡书诗时,亦两名并用。
此帖无自署年月。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把此诗编入熙宁六年六月,苏轼在杭时,前有《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灵隐,因次韵答之》一首,后有《虎跑泉兰首,似有理。
但据此帖字体来看,肥而厚重,许多字与《赤壁赋》较近,不像熙宁时清劲秀逸书体。
考诗集中,元皊五年亦有《卧病弥月,闻垂云花开,顺阁黎以诗见招,次韵答之》一首,与此帖中“因病得闲殊不恶,心安是药更无方”合,皆病中语也。
是时,东坡“无日不在西湖”,并游虎跑、龙井等地诸禅院,唱和之诗尤多,皆有旷达之思。
这与他元佑初与新旧两党均不合—,出知杭州的心境有关。
《赤壁赋》云:“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而相属。
”此帖中云:“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此诗帖似应移入元佑五年编次。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的意思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的意思这句诗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全诗如下: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岳寺春深睡起时,玉阶生瑞凤凰词。
重重叠叠上云梯,几度呼童扫不知。
虎跑泉畔惜迟迟,眼看流水千尺时。
勿道此泉无源口,源在山通北有神。
这句诗意境深远,言简意赅。
其中指岳寺春深睡起时,思虎跑泉畔迟迟,是在描述诗人的睡眠缺乏宁静,思虑事情缠绕不舍的情感。
岳寺是指山东曲阜的孔庙,它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岳寺春深,意味着孔庙春季景色宜人,充满了生机和精神气息。
诗人从岳寺春深睡起这个形象出发,表达了他内心中的思绪不断涌动的情感状态。
而虎跑泉则是山东曲阜孔庙周围的一处景点,因为泉水流动迅猛,犹如虎跑,被称为虎跑泉。
诗人赏景时,留恋于这景色宜人、水势激
越的虎跑泉畔,情不自禁地沉思良久。
拓展的话,这句诗又可引申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沉浸于美好
的环境之中却心无旁骛,思虑纷杂,无法真正体会和享受当下的美好
时光。
这种思考的迟缓和沉思的心境,有时需要我们静心体察,珍惜
眼前的一切,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岱《虎跑泉》、苏轼《虎跑泉》和袁宏道《虎跑泉》比较阅读及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虎跑泉①
[明]张岱
虎跑寺本名定慧寺,唐元和十四年性空师所建。
宪宗赐号曰广福院。
大中八年改大慈寺,僖宗乾符三年加“定慧”二字。
宋末毁。
元大德七年重建。
又毁。
明正德十四年,宝掌禅师重建。
嘉靖十九年又毁。
二十四年,山西僧永果再造。
今人皆以泉名其寺云。
先是,性空师为蒲坂②卢氏子,得法于百丈海③,来游此山,乐其灵气郁盘,栖禅其中。
苦于无水,意欲他徙。
梦神人语曰:“师毋患水,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驱来。
”翼日,果见二虎跑④地出泉,清香甘冽。
大师遂留。
明洪武十一年,学士宋濂朝京,道.山下。
主僧邀濂观泉,寺僧披衣同举梵咒,泉觱沸⑤而出,空中雪.舞。
濂心异.之,为作铭以记。
城中好事者取以烹茶,日.去千担。
寺中有调水符,取以为验。
(选自《西湖梦寻》,张岱著,林邦钧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虎跑泉
苏轼
亭亭石榻东峰上,此老⑥初来百神仰。
虎移泉眼趋行脚⑦,龙作浪花供抚掌⑧。
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阶环玦响。
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
虎跑泉
袁宏道
竹林松涧净无尘,僧老当知寺亦贫。
饥鸟共分香积米⑨,枯枝常足道人薪。
碑头字识开山⑩偈,炉里灰寒护法神。
汲取清泉三四盏,芽茶烹得与尝新。
[注释]①虎跑泉:在杭州西湖大慈山下。
①蒲坂:古县名,今山西永济县。
①百丈海:唐代高僧怀海,住洪州百丈山,因称百丈禅师。
①跑(páo):兽用脚刨地。
①觱(bì)沸:泉水涌出貌。
①此老:唐高僧性空法师。
①行脚:云游。
①抚掌:拍手称快。
①香积米:佛寺的斋饭。
①开山:始建佛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道.山下( )
(2)空中雪.舞( )
(3)濂心异.之( )
(4)日.去千担( )
2.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限断两处)
今人皆以泉名其寺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师毋患水,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驱来。
4.虎跑泉有哪些特点?结合诗文内容分析。
5.两位同学就以上选文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诗文内容补全他们的对话。
甲:读完整本书,我发现张岱的《西湖梦寻》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
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的诗文若干篇,比如《虎跑泉》,文末就录了两首诗。
乙:其实,写虎跑泉的古诗有很多,苏辙、范成大等很多诗人都写过。
那么张岱为什么挑选苏轼和袁宏道的这两首诗入文呢?
甲:虽然这两首诗都写虎跑泉,但内容各有侧重:(1)____________
乙:我明白了,原来这两首诗与上文是紧密关联的:(2)__________
【答案】
1.(1)路过、经过(2)像雪一样(3)对……感到惊异(4)每天
2.今人/皆以泉/名其寺云
3.法师不要担心水源,南岳有童子泉,(我)将派遣两只老虎前来(移泉/跑泉/引泉等)。
4.虎跑泉是两虎跑地而得,来历很传奇;“游人灌濯”“城中好事者取以烹茶,日去千担”“汲取清泉三四盏,芽茶烹得与尝新”等句以茶香衬托泉水清澈甘甜;“泉觱沸而出,空中雪舞”“龙作浪花供抚掌”体现了虎跑泉水量充沛;“卧听空阶环玦响”一句从听觉角度,将泉声比作玉佩击鸣,清脆空灵。
5.(1)苏诗围绕性空法师“梦虎移泉”的传说展开,侧重记叙虎跑泉的来历;同时突出了泉水水量大和水声悦耳的特点。
袁诗侧重描写寺内的日常生活,突出寺内生活的清净禅意。
(2)苏诗呼应并佐证了上文虎跑泉的传说来历,对“虎移泉眼”的过程和法师的态度进行联想补充。
袁诗呼应了上文虎跑寺的建置兴废,补充了寺内生活的场景。
两诗都印证了虎跑泉
水的特点。
【解析】
1.
本题考查重点实词的含义。
(1)句意为:从山下经过。
道:名词作动词,取道,路过;
(2)句意为:空中雪花飞舞。
雪:像雪一样;
(3)句意为:宋濂对此感到诧异。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4)句意为:每天能消耗上千担。
日:每天。
2.
考查断句。
本句意思是:现在的人都把泉水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寺庙。
可根据语法结构来断句:“今人”是主语,“皆以泉”是状语,“名其寺”是谓语部分,故断句:今人/皆以泉/名其寺云3.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患:忧虑,担忧;遣:派遣;当:要,将要”翻译要准确。
4.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即可。
虎跑泉有四个特点:
第一,其名字来历有传奇特色。
从张岱文神仙派两虎跑地而得泉的传说得名(梦神人语曰:……果见二虎跑地出泉,清香甘冽。
)可知,苏轼诗“虎移泉眼趋行脚”也有佐证。
第二,虎跑泉清澈甘甜。
从张岱文“清香甘冽”正面描写可知;从张岱文“城中好事者取以烹茶,日去千担”,苏轼诗“游人灌濯”及袁宏道诗“汲取清泉三四盏,芽茶烹得与尝新”等句以茶香也可侧面衬托泉水清澈甘甜。
第三,虎跑泉水量大且美丽壮观。
从张岱文“泉觱沸而出,空中雪舞”可知,从苏轼诗“龙作浪花供抚掌”也可印证虎跑泉水量大。
第四,泉声清脆空灵。
从苏轼诗“卧听空阶环玦响”可以得到印证。
5.
考查写作方法。
结合诗句内容来谈即可。
(1)甲:苏轼的诗以写景叙事开篇(亭亭石榻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
),接着围绕性空法师“梦虎移泉”的传说展开,主要写虎跑泉名字的由来(虎移泉眼趋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再写游人取水灌濯后“卧听空阶环玦响”突出了泉水水量大和水声清脆悦耳的特点。
袁宏道的诗前两句写寺内的日常生活,第三句主要写百丈禅师开寺的经过,最后一句写虎跑泉的作用。
全诗突出寺内生活的清净禅意。
(2)这两首诗与上文是紧密关联。
苏轼的诗写虎跑泉的传说来历与上文写虎跑泉的产生由来相关联,呼应并佐证了上文,同时“此老初来百神仰”对法师的态度进行联想补充。
袁宏道的诗呼应了上文虎跑寺的建置兴废(饥鸟共分香积米,枯枝常足道人薪。
),补充了寺内生活的场景(竹林松涧净无尘,僧老当知寺亦贫),同时“汲取清泉三四盏,芽茶烹得与尝新”与上文写人们爱用虎跑泉水来烹茶(城中好事者取以烹茶,日去千担)也相关联。
两诗都印证了虎跑泉水的特点。
【点睛】
参考译文:
虎跑寺本名为定慧寺,由性空大师在唐元和十四年即819年创建。
唐宪宗赐号广福院。
唐大中八年即854年,改名为大慈寺。
唐僖宗乾符三年即876年加“定慧”二字。
宋朝末年遭毁。
元大德七年即1303年重新修建。
后来又遭毁坏。
明正德十四年即1519年,宝掌禅师重新再建。
嘉靖十九年即1540年又被毁。
1545年,山西僧人永果再次修建。
如今,人们都以泉的名字来命名此寺。
先是,性空大师为山西蒲坂卢氏之子,在百丈海得法,来游此山,喜爱山上氤氲的灵气,于是在山中坐禅修行。
苦于没有水源,性空大师想要迁往别处。
梦里见到神仙,神仙告诉他:“大师无需担心水源。
南岳有童子泉,我会派遣两只老虎把泉引来。
”第二天,果然看见两只老虎奋力刨地,不久泉水涌出,清香甘冽。
于是,性空大师决定留下。
明洪武十一年即1378年,学士宋濂赴京,从山下经过。
寺院主持邀请宋濂观赏此泉,僧人一起诵经,泉水汩汩涌出,空中雪花飞舞。
宋濂很是诧异,作铭记录此事。
城中爱茶人前来取泉水煮茶,一天能消耗上千担。
寺中有调水符,用来作取水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