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灯光与照明复习
电视摄像复习

照明的种类:1、按光源划分:①、自然光:阳光、天空光的照明;②、人工光:灯光的照明。
2、按光线的性质划分:①、散射光(软光)②、直射光(硬光);3、按造型的性质划分:①、主光:A、照明被摄物的主要光线,它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的照明的格局;B、多用硬光,并且它使被摄物有明显的阴影;②、副光:A、它是辅助主光的光线,它主要用来对主光照明被摄物所产生的明显的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注意不应把阴影全部消除,还应使被摄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软光(散射光)。
4、按光位划分:①、顺光(正面光)优点:易于较完整地交待一个平面形象或者细节。
缺点:呆板,无变化。
②、侧光:电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
这种方法照明,使被摄物富有层次感。
③、逆光:从背面打光。
强烈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神秘动人。
④、顶光:头顶上垂直照下来的光线。
往往会使被摄对象丑化。
⑤、脚光:从人的脚下垂直照上来的光线。
往往会使被摄对象显得残暴布光照明的作用:布光在一部影片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曝光作用:布光使胶片获得达到洗印标准的曝光量。
造型作用:布光使画面中的被摄物具有立体的、造型的美感。
戏剧作用:布光使画面中的被摄物具有戏剧化效果。
电影创作中的照明处理:总的来说,根据影片的风格确定照明的风格。
A、纪实风格:①、多用自然光,阳光,天空光。
如果是在室内,那么它的光就应该是该室内本身存在的光源(日光、灯光)所发出的光。
②、多用散射光(软光)。
③、如果使用“三点布光”,那么,主光、副光、逆光之间的对比不要生硬和明显。
④、场景中的主光的方向应与该场景内光源的方向大致一致。
室外是阳光;室内是室内发光的灯具。
B、浪漫、夸张、表现主义风格:在用光上没有一定之规。
可以生活化,也可以绚丽夸张。
C、商业片:①、布光应使被摄主体清晰可见。
它不能象纪实风格的影片那样,为了接近生活,被摄主体有时会若隐若现、模糊不清。
②、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电视照明基础

一、电视照明概述
5. 光基础——造型光的分类
(3)轮廓光 轮廓光是从被摄对象背后投射过来的光线,使被摄对象产生明亮的边 缘,能够表现被摄对象的轮廓形状。
电视照明基础
一、电视照明概述
5. 光基础——造型光的分类
(4)环境光 环境光又称背景光,用来照明场景环境和背景的 光纤,它的作用是消除背景上的投影,使被摄对象 与背景分离,突出主体,构造画面的空间感。
气球灯:用于外景底子光泛光照明
三、电视布光方法
电视布光,主要根据光线方向和造型光 的特点,对被摄物体及环境、背景等对 象进行布光。
三、电视布光方法
1. 静态人物布光
静态人物布光,有它的特点,就是被摄主 体静止或者活动极小。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采 取什么样的布光方式,根据拍摄需要,拍摄出 各种满意的效果呢?我们初学者如何快速掌握 简单而实用的布光要领呢?
电视照明基础
演示:静态人物布光效果案例电影片段 电视照明基础
三、电视布光方法
三点布光:
即用主光、辅助光、轮廓光,结合光线方 向(斜测光、斜逆光等)进行布光的一种经典 方法。
电视照明基础
三、电视布光方法
三点布光
电视照明基础
电视照明基础
主光+辅助光+背光(轮廓光)的效果
电视照明基础
演示:用简单动画讲解了解“三点布光”
一、电视照明概述
1. 电视照明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摄影摄像师是用光在作画。 电视是光影的艺术,离开了光线,我们就 无法拍摄画面,还原画面。正确地选择光线, 有效地运用光线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
电视照明基础
一、电视照明概述
从电影电视画面的构建上,摄像离 不开照明。 照明师要做摄影师的第二双眼睛。
电视灯光照明复习题

系部: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考试证号:______考试地点:______○6布光时一般常用哪三种照明组合_轮廓光照明组合_____、_顺光照明组合___侧光照明组合。
7光的三原色_红__________, __绿__________、和_____蓝________。
是经常要提到的概念。
8色彩的三要素_色别_________、__明度________、_饱和度__________。
9暖色调让人联想到_温暖___热烈____喜庆___、__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造型光主要有主光、副光______、轮廓光、修饰光、_效果光_____。
二、选择题(本部分共五题,每题四分,共二十分)1三原色等量混合可得橙红色(a )。
a红光多、绿光少橙红色b绿光多蓝光少绿青色c红光多绿光多粉红色2照明灯的灯具有两种(a )。
a内景灯、外景灯 b内景灯、室外灯 c外景灯、电视灯3 五种光位( b )。
a顺光、逆光、面光、脚光、斜光。
b顺光、逆光、侧光、顶光、脚光。
c逆光、侧光、顶光、脚光、背光。
4 光线作用和效果分五类( c )。
a次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特殊效果光b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顶光c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特殊效果光5 用光光比一般是采用( b)。
a主光与辅助光为1:1b主光与辅助光为2:1c主光与辅助光为2:2三简答(本部分共四题,每题五分,共二十分)1.影视照明有哪些主要意义照明的塑造性,电视照明的再现性与创造性。
2 大自然中一般有哪几种性质的光线存在举例说明。
硬光,如直射的灯光、晴天的阳光等。
软光如漫反射的阳光,多云阴天的光线,物体表面的反射光,柔光灯发出的光等。
混合光生活中阳光下的地表面,有直射的阳光和地表物漫射光一般为混合光。
3演播室常用布光灯具有哪几种聚光灯回光灯柔光灯筒子光电脑灯染色灯变色灯等4 常用的布光顺序是什么根据造型要求确定主光,可选五种光位的任何一种。
照明复习提纲

电视照明是一门艺术一、照明的概念——照明是怎么回事电视照明艺术,就是指在画面创作中,按照创作的主旨和要求,根据摄像机、被摄体的位臵,利用或设臵适当的光源,改变光位(光线的水平角度、垂直高度)、调整光比(明暗比、亮度比),使作品达到预期的效果。
产生光线的光源有两类,一是指自然光源,二是指人工光源。
二、照明与其他工种的关系电视艺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性艺术,必须经过集体创作才能实现。
以电视剧为例,它是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美工、照明、音乐、录音、剪辑等各个职能部门的创作者共同参与的艺术结晶。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照明”渗透到与画面有关的任何一个环节。
三、照明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培养审美意识2.勤于观察、善于积累3.掌握照明技术4.了解其他业务四、电视照明的任务(或作用)1.“照明”(1)在前期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要求(2)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3)再现环境气氛与强调时间概念2.“造型”——电视照明的主要任务3.“装饰”4.“写意”五、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1.时限性:指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照明的设计、布光等。
2.可塑性:指在不同的场景中完成各种环境的交代、气氛的展现和人物的塑造。
3.纪实性:指电视照明追求自然光线效果。
4.体现性:指对剧情、主题、情节、思想的外在形式的体现。
五、电视照明与电影照明的异同相同之处:部分表现手法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亮度比和光比要求的不同2.多机和单机拍摄对布光照明的不同要求3.多种体裁与单一体裁照明的不同4.实景照明与棚内照明的不同5.素养和适应性的要求不同光的基本概念一、光的基本单位1.光通量定义:光源在单位时间(1s)内向空间发射出的能使人产生光感的辐射能通量,符号用Φ表示,单位是流明(lm:lumen['lu:mən])。
2.发光强度定义: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单位球面内发射的光通量,符号用I表示,单位是坎德拉(cd:candela[kæn'di:lə]即烛光,蜡烛英文为candle)。
灯光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1、色温:表示某一种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就用黑体的这个温度表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实质上关注的是红蓝光线的比例。
2、显色指数:表示某光源照射到物体上所显出来的颜色与太阳光照射下该物体颜色相符合的程度。
也就是说光源能否正确地呈现物体颜色的性能。
通常称之为显色指数,用Ra表示。
3、灯具效率:照明灯具发出的总光通量与光源所发出的总光通量之比。
4、背景光:包括环境光、天幕光、气氛光等,用于调整背景周围环境和影调,加强场景气氛。
5.三点布光方法:三点布光,又称为区域照明,一般用于较小范围的场景照明。
如果场景很大,可以把它拆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进行布光。
一般有三盏灯即可,分别为主体光、辅助光与背景光。
6、亮度:是表示物体表面发光的物理量。
它指的是光源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7、照度:是表示物体表面受照射后每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
8、照度定律:当我们使用人造点光源进行电视照明的时候,光线入射到某物体表面上单位面积的光通量,会随着光源的发光强度、光线的入射角度以及光源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9、聚光型灯具:包括螺纹透镜聚光灯、成像聚光灯、光束灯、回光灯、追光灯等。
光束大小可自由调节,在舞台上得到理想的光区,光束的调整角度接近5°~70°。
聚光型灯具都属于硬光型光质,他们照射物体产生清晰明确的阴影,显示出物体的形状、轮廓和结构。
二、填空简答1.内外景灯具区别在于色温,内景灯色温在3200K左右,外景灯色温在5500K左右。
2.电视照明光比和电视常用照明光比同侧:照明光比=主光:辐光异侧:照明光比=(主光+辐光):辐光常用:2:1或3:13.电视照明灯具按光线分三类:聚光型灯具、泛光型灯具、效果型灯具4.演播室灯具悬吊方式:导轨、吊杆、点吊、{滑轨、配合以伸缩器、搭格子架(满天星)、铰链}5交流镝灯和直流镝灯的区别:电极不同,交流镝灯两个电极粗细相同,直流镝灯电极不同。
电视照明重点整理lxy(3)

一:电视照明的意义光是万物之灵,对于电视艺术来讲,光线是它的灵魂,光线直接参与了初创阶段的文学构思、画面设想、光线设计和主创阶段的形象造型、环境再现、气氛烘托等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
电视:光-电-光在这个环节中,光使画面的重现,起着直接的作用。
电视艺术是靠画面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叙述事件和故事、刻画性格和心理活动、传达作者主观情感的一门综合二:电视照明的任务1满足摄录技术上的照明要求 2.用光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3.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4.再现环境气氛与时间概念 5.戏剧表现的需要 6.画面构图的需要。
三: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时限性、可塑性、有纪实性、体现性。
四:电视照明与电影照明的异同(1).亮度比和光比要求的不同(2) .多机和单机拍摄布光要求不同。
(3).多种体裁与单一体裁照明的不同(4).实景照明与棚内照明的不同(5)素养和适应性的要求不同五:色温(一定考):★★★★★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其辐射的光与某一光源的光具有相同特性,则绝对黑体的这一特定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
六:色温平衡的方式(重点):★★★★★1.平衡光源色温与摄像机色温。
标准的日光色温为5400K,灯光色温为3200K摄像机根据光线色温3200K来规范基本光谱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的。
摄像机自身有三档滤色片:3200K档灯光色片和5600K档日光色片和5600K +1/4ND(灰片)档日光色片。
(ND滤镜可以将仅靠光圈调整已经不能达到要求的过亮的被摄物体的亮度降低。
)2.平衡一个场景中几种不同的光源色温。
如:窗口进来的光线为5400K,室内暗部加3200K辅助光. 调整方法:加(橙红色)或加(蓝色) 3200K 5000K以上(适合较小场景)(灯光损失)3 .在自然光的直射光照明下,被摄体暗部有时需要加辅助光照明,以表现和强调暗部层次。
方法:用电瓶灯或一般灯具加蓝色滤色片。
4. 总结: 1、摄像机适应照明光的彩色还原控制通过加装滤色镜改变画面的色调降低光源色温的滤光片:橙系列滤光片(雷登85、81)提高光源色温的滤光片:蓝系列滤光片(雷登80、82)通过电路状态调整改变画面色调(即调整白平衡) 2、照明光适应摄像机的彩色还原控制利用色温校正滤色纸改变照明光色温:降色温 (橙) 升色温 (蓝)七:光源与摄像机色温不平衡的解决办法:(重点)(1)将光源色温调整到摄像机色片的标准上。
电视照明完整版

1.电视照明的任务:(1)在前期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要求(2)用光线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3)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4)再现环境气氛与强调时间概念(5)戏剧表现的需要(6)视觉语言修辞的需要2.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1)具有时限性(2)具有可塑性(3)具有纪实性(4)具有体现性3.在影视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日光色温是多少?标准的灯光色温是多少?标准的日光色温为5400K,灯光色温为3200K。
4.内景拍摄,有门窗,怎样平衡色温?灯具+升色温灯纸窗户+降色温灯纸5.色温透视在色温的饱和度,色别,明度上有哪些规律性变化?(1)物体距离视点越近,其色彩饱和度越大;反之,物体色彩饱和度越小。
(2)物体距离视点越近,其色彩的色相越偏暖;反之,物体的色彩的色相越偏冷。
(3)物体距离视点越近,同一色彩色浅的明度高,色深的明度低;距离越远,色浅的明度下降,色深的明度增强。
6.人眼色彩守恒现象: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线照明条件下,人眼不会由于不同的光线照明条件而改变对这一物体的原有色彩的印象和记忆,也可以说,照明条件发生了变化,但人眼却未察觉到物体表面的色彩出现了差异。
这种情况被称之为人眼的“色觉守恒”现象。
7.如果出现一下情况,摄像机对光色反应十分灵敏,不能正常再现被摄景物整体或局部的原有色彩:(1)用标准的3200K灯光色温调整白平衡后,拍摄现场的物体时,若出现高于或低于3200K 的灯光色温的光源时,物体局部色彩偏蓝或偏红;用标准的5600K日光色温调整白平衡后,若出现高于或低于5600K的日光色温的光源时,局部偏蓝或偏红。
(2)在室内用3200K灯光色温调整白平衡进行拍摄后,接着又到高色温环境中不加任何校正继续拍摄,画面整体色调会偏蓝、偏冷;反之则偏红、偏暖。
(3)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其日光色温会有不同变化,对此,人眼一般不能察觉。
如果摄像机只按一天内某一个时刻的光线色温调整好白平衡,而不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白平衡校正,画面的色彩基调就会发生较明显的偏色变化。
演播室灯光控制与照明设计考核试卷

B.演播室的色彩
C.摄像机的性能
D.节目的类型
14.以下哪些灯光效果可以突出演播室的特定区域?()
A.聚光
B.逆光
C.侧面光
D.软光
15.以下哪些设备可用于实现演播室灯光的自动控制?()
A.自动化控制器
B. DMX512控制器
C.时间码发生器
D.调光台
1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演播室灯光的显色性?()
演播室灯光控制与照明设计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演播室灯光控制系统中,以下哪种设备属于调光设备?()
8.灯光控制器可以直接控制灯具的开关。()
9.演播室照明设计时,可以忽略照明对摄像机性能的影响。()
10.自动化控制器可以实现对演播室灯光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照明效果。()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演播室灯光控制的主要功能和重要性。
2.在进行演播室照明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关键因素?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C. DMX512控制器
D.时间码发生器
14.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灯具的照度?()
A.灯具的功率
B.灯具的距离
C.灯具的角度
D.所有以上因素
15.以下哪种照明方式适用于演播室主持人区域?()
A.侧面光
B.顶部光
C.背景光
D.正面光
16.在演播室灯光控制中,以下哪个设备用于实现灯光的远程监控?()
A.调光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灯光与照明复习(总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主题音乐的方式为什么被普遍使用?
2、主题音乐的任务是什么?
3、主题音乐有几种形式?
4、主题音乐在片中每次出现的依据是什么?
5、变奏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6、电视音乐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7、电视剧的主题音乐和插段音乐有何不同?
8、综艺晚会节目的编排应注意什么音乐节目在其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1、电视照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一、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要求二、用光线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
三、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四、再现环境气氛与时间概念
五、戏剧表现的需要六、画面构图的需要
特点:一、电视照明具有时限性二、电视照明具有可塑性三、电视照明具有纪实性
四、电视照明具有体现性
2、电视与电影照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亮度比和光比要求的不同二、多机和单机拍摄对布光照明的不同要求
三、多种体裁与单一体裁照明的不同四、实景照明与棚内照明的不同
五、素养和适应性的要求不同
1、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波长是多少?
光是能的一种形式,是能引起人视觉的电磁波,占据电磁射线谱中的一小段。
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的波长为380~760纳米(1米=109纳米)。
2、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半漫反射的规律是什么?
镜面反射:光滑的物体表面产生的反射光呈镜面反射的性质。
(1)只有在反射角A点位置上,可以在物体表面上看到B光源的影像,其亮度接近于光源强度。
在其他方位上(如B和C 点上),物体表面呈无光状态。
(2)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相同,不发生性质变化。
比如,若入射光是平行光束,则反射光亦为平行光束,不发生形态变化。
漫反射:如果物体表面是粗糙的、不规则的,那么,光线投射上去以后就向各个方向散射。
这种反射光就叫漫反射光。
(1)漫反射光的强度远小于入射光,而且在非反射角度的视点上看,物体表面都很亮。
(2)漫反射光的物体表面上看不见光源的影像。
半漫反射:物体的表面介于光滑与粗糙之间,对光的反射也介于二者之间,呈半漫反射(即散射)性质。
(1)半漫反射光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反射角方向,虽看不到光源的影像,但能看到较淡的亮斑。
(2)在非反射角的方位上,也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亮光。
这种半漫反射的物体表面亮度,在光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不同方向上看是不相同的。
1.什么叫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概念,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
黑体随着温度增高而发出的色光,就叫作光源色温度,通常简称为色温。
2.为什么要平衡色温平衡色温有哪些方法
为了使画面中的场景、人物色彩还原准确,色彩逼真,保证较高的画面色彩质量。
(1)平衡光源色温与摄像机色温。
(2)平衡一个场景中几种不同的光源色温。
(3)加辅助光照明
3.标准的日光色温是多少标准的灯光色温是多少
5400 2400—3000
1、色彩的三属性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色别也称色相,是色的最基本特征。
色别用来说明彩色之间的主要区别或者彩色与消色之间的区别。
明度是同一色别的相对亮度。
光谱中的一种色因光线照射的强弱不同会出现颜色的深浅、明暗的不同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明度的变化。
饱和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也称色纯度),也可以指某种色别的颜色与相同明度的消色(黑、白、灰色)差别的程度。
2、影响色彩饱和度的因素有哪些?
(1)不同的光线照明,物体的色彩饱和度会有不同的变化。
(2)物体表面结构状态对饱和度也有直接影响。
(3)物体距离视点或镜头越远,由于空间中的介质会随之增加,色彩饱和度越低。
(4)不同季节对色彩饱和度也有影响。
1、电视照明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一、审美意识与修养二、观察与积累三、审美意识与创作
2、什么叫摄像轴线其运用规律是什么
被摄体的视线、运动方向或被摄体间相互交流的位置关系所构成的一条无形的直线
第一,同一时间与场景内拍摄连续性较强的镜头时,摄像机主角度所在的被摄体关系线或方向线一侧180°范围内。
第二,轴线通常有两种:一是由被摄体面向或运动方向产生的方向轴线,二是由被摄体与被摄体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产生的关系轴线。
第三,不能轻易越过轴线或穿越于轴线两侧。
但有时为了丰富画面效果和充分发挥摄像机角度的作用,仍可合理越轴。
3、摄像轴线与光线轴线的关系是什么?
光轴的运用规律与摄像轴线的运用规律基本一样,光轴主要依附于摄像轴线而发挥作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光轴却有其特定的作用。
在实际创作中,光源和被摄体之间形成的光轴越接近于摄像轴线,光位、明暗、色调就越统一,视觉感受就越趋于正常,完全可以用处理摄像轴线的方法来处理光轴。
1、外景自然光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不足以及弥补方法是什么
利在光源的普通照射能较全面地反映场景以及物体的特征、外貌,同时能够满足摄录技术对光线亮度的要求;弊在“一视同仁”,不能重点突出主要场景以及主要对象,景物在剧情表达上具有同等地位。
不足: 1.局部需要突出和强调的东西却被置于阴影部位;2.背景太暗而失去层次;3.需要表现的线条不明显;4.前景过亮而失去透视。
需要适当的照明处理来弥补
2、如何利用太阳出升、欲落时间的光线表现气氛?
充分利用天空亮而地面相对暗的特点,把地面上有特点、清晰、简练的物体线条衬托在天空彩霞中,形成光线照明的剪影半剪影效果,用光线强烈的反差对比,突出景物的线条或人物的身姿、轮廓等。
3、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分别选择什么样的光线形式最佳?
(1)立体感的表现同天空不明显的散射光入射角度有重要关系(2)质感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光线形式的选择(3)空间感的表现主要在于人为改变阴天光线所形成的固有的光调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