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系统测量实验报告 (1)

合集下载

三坐标测量实验报告

三坐标测量实验报告

三坐标测量实验报告三坐标测量实验报告引言:三坐标测量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个立方体的测量,掌握三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 熟悉三坐标测量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 掌握三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3. 进行立方体的三坐标测量,并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实验仪器与原理1. 实验仪器:三坐标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主要由测量台、测头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测头通过触发器与计算机相连,可以实时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实验原理三坐标测量仪基于三维坐标系,通过测量目标物体上的一系列点的坐标,进而计算出该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具体原理如下:- 测量点的坐标:测量仪通过测量头接触目标物体上的点,记录下该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 坐标系的建立:通过测量仪上的三个坐标轴,可以建立一个与目标物体相切的局部坐标系。

- 数据处理:将测得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目标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三、实验步骤1. 打开三坐标测量仪,进行仪器的初始化和校准。

2. 将待测立方体放置在测量台上,并固定好。

3. 选择测头,进行测量点的选择和设置。

4. 通过测量头触发器,依次对立方体的各个点进行测量,并记录下坐标值。

5. 将测得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6. 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了立方体的尺寸和形状数据。

通过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可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设计值相差较小,说明三坐标测量仪的测量精度较高。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实验结果中存在一些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仪器的误差:三坐标测量仪本身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需要在数据处理中进行修正。

工程测量学实验报告(2013)

工程测量学实验报告(2013)

五育并举亮点汇报材料
1. 维护全面发展:我们坚持五育并举的理念,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2. 提升学术水平:我们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和学术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通过学术交流和讲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3. 培养创新能力: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创新创业比赛、科技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弘扬艺术文化: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组织艺术节、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艺术领域中展现个人才华。

5. 培养社会责任感: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和社会服务项目,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关怀能力。

以上五个方面是我们五育并举教育中的亮点,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升其学术水平,培养创新能力,弘扬艺术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

我们相信,这种综合育人的教育模式将使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工业性试验报告

工业性试验报告

工业性试验报告工业性试验报告是一种针对工业领域中的新产品、新工艺等进行的试验并撰写的报告。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工艺以满足市场需求与提升竞争力,因此工业性试验报告的编写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工业性试验报告的概念及意义工业性试验报告是指根据工业生产和应用需求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加工和材料等方面的测试,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新产品的可行性与可行性的趋势判断,以及反馈产品实验结果的一种报告。

通过工业性试验报告,可以评估新产品、新工艺的实际效果,掌握相关技术,改进和推广相应的工业流程与技术,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工业性试验报告的编写流程1. 制定试验计划和流程方案:根据试验目的、实验要求,确定试验方案,调整设计方案,暂定实验组、对照组等,遵照实验测试标准,准备好检测仪器和设备等,并确保实验进度合理。

2. 开展实验测试:在所列出的实验方案、流程范围内进行实验测试,记录、统计有关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估,以便对试验成果进行判断与优化。

3. 编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进行整合、分析、比较,准确反映出实验结果。

应包括实验目的、试验流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与实验数据、结论分析与改后建议等详细内容。

4. 评估实验结果:从实验数据和实验要求等多方面进行评估,计算测量误差、评估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统计有关指标,根据分析与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5. 提出运用建议:通过实验结论的分析和验证,提取实验的运用价值,提出运用推广的建议及措施,为工业传统的生产工艺、生产品质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创造发掘新技术,建立新管理模式增添新材料,加强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工业性试验报告的特点1. 精细化:工业性试验报告需具备细致、精确、科学、规范的特点。

工测实验报告模板

工测实验报告模板

工测实验报告模板
以下是一个工测实验报告的基本模板,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填写。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填写实验的具体名称)
一、实验目的:
(简要描述实验的目的,例如验证某个理论、测定某个物理量等)
二、实验原理:
(简要描述实验所基于的理论原理和相关知识,可以引用相关的公式或图表)
三、实验装置和仪器:
(描述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和仪器的具体型号和基本参数)
四、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过程,可以配上图示或流程图)
五、实验数据和结果:
(列举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和结果,并结合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六、实验误差和讨论:
(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误差分析方法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比较)
七、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实验的目的是否达到,并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八、实验体会:
(简要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对实验的进一步思考)
以上仅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模板,具体的实验报告要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填写。

在实验报告中,要注意使用科学的语言和符合实验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借鉴相关的实验报告范例进行参考。

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3)

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3)

测量实习报告范文一、引言本报告主要是对于测量实习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测量实习是对于测量学科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通过设备和工具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测量,以便提高实验技能和培养实践能力。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利用测量设备对不同物理量进行了测量,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习的过程,我对测量技术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本次测量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使用万用表对电阻值进行测量;2.使用示波器对电压波形进行观测和分析;3.使用测量仪器对光强进行测量。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了上述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三、实习过程3.1 电阻测量实验在电阻测量实验中,我们主要是使用万用表对不同电阻进行测量。

首先,我们按照电路连接图连接电路,将万用表的测量头与电路中的测试端口连接。

然后,根据万用表的量程选择合适的档位,并进行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电路连接的稳定和准确,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护好测量仪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损坏。

3.2 电压波形观测实验在电压波形观测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对电压波形进行观测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示波器与被测电路连接,并将示波器的探头与信号源连接。

然后,按下示波器的触发按钮,观察并记录波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基和电压基准,以得到清晰的波形图。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和准确,以减少外界干扰对波形观测的影响。

3.3 光强测量实验在光强测量实验中,我们主要是使用测量仪器对光强进行测量。

首先,我们将测量仪器与光源连接,并按下测量按钮进行测量。

然后,观察并记录测量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光源和测量仪器的稳定,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因光线干扰而导致测量误差。

四、实习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测量技术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测量学实验报告篇1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

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一、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

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实验内容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

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

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

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

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录。

2)计算高差。

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

工业性应用实验报告

工业性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运行方法。

3. 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XX工业自动化实验室实验器材:1. PLC编程控制器2. 传感器3. 执行器4. 电源5. 工业控制柜6. 通信设备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自动调节和优化的一种系统。

本实验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基础,通过传感器采集生产现场的数据,经过PLC处理,控制执行器完成相应的动作。

二、实验步骤1. 系统搭建(1)将传感器、执行器和PLC连接到控制柜上。

(2)将控制柜连接到电源。

(3)通过通信设备将PLC与上位机连接。

2. 程序编写(1)根据实验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

(2)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译,确保程序无误。

3. 系统调试(1)启动PLC,观察程序运行情况。

(2)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调整PLC控制参数。

(3)观察执行器动作,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4. 数据分析(1)记录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

(2)分析数据,评估系统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生产现场的数据。

(2)PLC能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控制执行器完成相应的动作。

(3)系统运行稳定,满足实验要求。

2. 数据分析(1)通过实验,验证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传感器信号不稳定、执行器动作不精确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了PLC编程、系统调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实验心得:1.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组成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工业工程实训实验报告

基础工业工程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基础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工业工程的认识,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流水线平衡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流水线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流水线生产效率。

(2)实验内容:设计一条简单的流水线,确定生产节拍,进行平衡计算,调整作业顺序,实现流水线平衡。

(3)实验步骤:① 确定流水线组成:将实验小组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设计一条流水线;② 确定生产节拍: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每道工序的生产节拍;③ 平衡计算:根据流水线组成和生产节拍,计算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分析是否存在瓶颈;④ 调整作业顺序:根据平衡结果,调整作业顺序,实现流水线平衡;⑤ 评价平衡效果:比较平衡前后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分析实验效果。

2. 实验二:人机操作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人机操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人机系统设计水平。

(2)实验内容:分析一个实际生产场景,对人机操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3)实验步骤:① 选择分析对象:选择一个实际生产场景,如生产线、办公自动化等;② 观察分析:观察分析对象的人机操作过程,记录操作步骤、操作频率、操作强度等;③ 分析问题:分析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操作不合理、操作效率低等;④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如优化操作步骤、改进操作设备等;⑤ 评价改进效果:对比改进前后的人机系统性能,分析改进效果。

3. 实验三:设施布局优化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设施布局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生产空间利用率。

(2)实验内容:对一个实际生产车间进行布局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3)实验步骤:① 收集数据:收集生产车间的基本信息,如设备数量、设备规格、生产流程等;②分析问题:分析生产车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如设备摆放不合理、通道拥堵等;③ 设计布局方案:根据分析结果,设计新的生产车间布局方案;④ 评价布局效果:对比新旧布局方案,分析布局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utportb(BASE_ADDRESS+11,1);
DRDY=1;
outportb(BASE_ADDRESS+12,1);
while((DRDY!=0))
DRDY=inportb(BASE_ADDRESS+5)&0x10;
hbyte=inportb(BASE_ADDRESS+5)&0x000f;
实验题目:
某一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储气罐内的气体压力进行精度控制及安全保护,压力设定值为8Mpa,其中压力采集使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力控制采用电动V型调节球阀调节。此外,当压力高于10Mpa时必须关断调节球阀。请结合本门课所学知识及选用的相关仪器设备,查阅相关文献,给出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10v
2、测量范围0~20Mpa
3、全程线性度好
4、灵敏度20mv/Mpa
电动调节球阀的主要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
2、控制信号:0~10V. (对应阀的开度:0%-100%).
一、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二、系统工作原理:
该系统属于闭环PID控制系统,利用反馈通道和控制通道对储气罐中的气体压力进行动态快速、稳定和准确的控制。其具体工作原理是工控机首先设定储气罐中理想压强re,然后根据反馈的数字信号和理想值进行比较得到差值e。然后利用PID控制算法根据e算出控制信号的算法控制信号的电压大小u,通过数据通道D/A转换把u这一数据量转换成模拟量,这一模拟量直接控制电动V型调节球阀,进而控制储气罐的气压。然后是反馈通道,首先通过压阻式传感器,得到电压信号,再通过信号调理,调理后的信号经过数据通道A/D转换,转换成数字量,把数字信号送入工控机,工控机再根据这个信号输出符合要求的控制信号对电压V型调节阀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储气罐的气压。
lbyte=inportb(BASE_ADDRESS+4)&0x00ff;
return((hbyte<<8)+lbyte);
}
void control(void)
{
yy=AD(10);
y=yy*2;/*由于采集的信号的范围为0—20V,大于0所以再考虑减去2047*/
e=y-r;
if(yy>2047)ida=0;/*由于采集的信号的范围为0—20V,所以10 V对应的二进制数为2047*/
amplitude=amplitude*4095/20.0;
r= amplitude;
}
voidmain()
{ int i;
char ch;
while(1)
{
printf("pleaseinput the Kp,Ki,Kd\n");
scanf("%f,%f,%f",&A,&B,&C);
DA(1,0);
return;
}
int AD(channel)
unsigned short int channel;
{
unsigned short int DRDY;
int hbyte,lbyte;
outportb(BASE_ADDRESS+10,channel);
outportb(BASE_ADDRESS+9,0);
/* AA=Kp +Ki*Ts +Kd/Ts , BB=-(Kp+2*Kd/Ts) , CC=Kd/Ts*/
floa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A,BB,CC;
/* sum表示u(k)* /
float sum;
/*ae0,ae1,ae2表示为e(k),e(k-1),e(k-2) */
float ae0=0;
float ae1=0;
通过这次实验,我把工业系统测量上下两册的课本基本上又看了一遍,尤其是工业系统测量下册,我对某些具体部分又具体看了一遍,体会深刻。这道设计题乍看好像比较麻烦,但是仔细分析,其实都是课本知识,课本上甚至有一个类似模型,所以做起来还是比较顺利。这虽然有自己努力的成分,但是同老师的辛勤教学也是分不开的,因此,我对曹老师表示由衷感谢!总之,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它将对我今后专业设计,以及以后工作都会起到很大作用的!
delay(sample_time);
}
DA(1,0);
getch();
delay(100);
printf("Pressnto continue,else to exit\n");
scanf("%c",&ch);
if(ch=='n'||ch=='N')continue;
else break;
}
}
七、实验心得:
unsigned int channel;
int Outputdata;
{
int lbyte,hbyte;
hbyte=(Outputdata>>8)&0x0f;
lbyte=Outputdata&0xff;
outportb(2*(channel-1)+BASE_ADDRESS+4,lbyte);
outportb(2*(channel-1)+BASE_ADDRESS+5,hbyte);
三、传感器测量电路:
四、仪器设备和元器件:
一台工控机、一块数据采集板卡、一个电动V型调节球阀、一个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两个10KΩ电阻、两个500KΩ电阻、一个差动放大器、一台稳压电源及导线若干。
五、软件流程图:
六、控制程序:
#include <dos.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float ae2=0;
/* de表示u(k)-u(k-1)* /
float de;
int r,y,yy,e,u;
/*r , y ,e分别为期望值测量值偏差*/
int iad,ida;
int sample_time,amplitude;
/*分别为采样周期和幅值*/
void DA(channel,Outputdata)
/*超过10 V输出控制电压为0否则PID增量控制*/
else{
ae2=ae1;
ae1=ae0;
ae0=e;
de=AA*ae0+BB*ae1+CC*ae2;
sum+=de;
u=sum;
ida=u;
}
DA(1,ida);
}
void parameter(void)
{
DA(1,0);
e=0;
amplitude=8;
#include <bios.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alloc.h>
#define BASE_ADDRESS 0x220
/* A,B,C分别表示Kp,Ki,Kd*/
float A,B,C;
delay(1000);
clrscr();
parameter();
sample_time=10;
AA=A+B*sample_time+C/sample_time;
BB=-(A+2*C/sample_time);
CC=C/sample_time;
for(i=0;;i++)
{
control();
if(kbhit())brea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