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小儿急危重症诊断和处理-培训课件

PaO2≤6.65kPa(50mmHg),和/或PaCO2≥6.65kPa(5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三)实验室检查
01
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去除病因
02
防治感染
03
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04
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05
维持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功能
双指按压法
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
双手拇指按压法
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
(四)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有效循环及水、电解质平衡 防止继发感染 备好一切急救用品,以应急需
Thank You !
Thanks
汇报人姓名
03.
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是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心肺复苏
CPA表现为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或抽搐,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示心动极缓—停搏型或心室纤颤
心跳呼吸骤停常见原因
诊断依据
突然昏迷,心跳停止;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听诊心音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面色灰暗或紫绀。
06
及时进行辅助呼吸
(四)治疗原则
(五)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 清理呼吸道无效
(六)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
改善呼吸功能
用药护理
合理营养
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协助排痰
吸痰
湿化及雾化
合理给氧
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3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案例 男孩,28天,以“气促28天,加剧伴呛咳、面色苍白l天”入院。患儿出生后即有气促现象,昨起气促加剧,并有吃奶呛咳,面色苍白。查体:T 37.6℃,P 180次/分,R 75次/分,Bp37/28mmHg,SaO290%,神志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且有力,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明显,双眼睑浮肿,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锣音,心律齐,心前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3.5cm,脾肋下1.5cm,尿量有减少。
小儿心力衰竭的护理

小儿心力衰竭的护理小儿心力衰竭是指儿童心脏不能提供足够的血液流向全身,导致心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
心力衰竭包括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两种类型。
左心衰竭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右心衰竭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排出到肺部。
1.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测儿童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以及观察皮肤表面的颜色、温度和湿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输液治疗: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输液治疗,包括补充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血容量等,以改善心功能。
3.给予氧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使用氧气治疗,可改善氧合情况,减轻心脏负担。
4.给予适度的饮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给予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避免过量或不足,保持正常的营养状态。
5.控制液体摄入量:限制过量饮水或饮料的摄入,减少心脏过度负担,防止水肿和肺水肿的发生。
6.定期监测体重:定期检测儿童的体重变化,早期发现水肿情况和容量负荷情况的改变。
7.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给予抗心力衰竭药物,如洋地黄、利尿剂等,稳定心功能。
8.保持室内安静和休息:为儿童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儿童休息和恢复。
9.疾病教育和康复指导:对家长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指导他们良好的护理儿童,监督药物使用,并制定康复计划。
10.配合医生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反馈儿童病情的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定期复查。
需要注意的是,护理工作应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嘱咐进行,同时,家庭的护理和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有小儿心力衰竭的儿童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提供计划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理支持,帮助儿童更好地应对病情,促进康复。
急危重症患儿护理

腺皮质激素 20%对甘症露治醇疗::0.5改~1善g/通kg气/次,,抗静感注染,、6纠~8正h/休次克,与3~缺7天 呋塞米、依他尼酸氧钠,:消除0.颅5~内1m占g/位kg性,病静变注、低温疗法等 地塞米松:0.1~0.2mg/kg,静注,3~4次
•放置床栏和棉垫 •勿强力按压或牵拉肢体 •专人看护
四、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控制惊厥发作,积极寻找病因 防止窒息和外伤 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脑水肿
•避免刺激患儿 •密切观察病情 •及时降温 •按医嘱给脱水药
四、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控制惊厥发作,积极寻找病因 防止窒息和外伤 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脑水肿 健康教育,预防惊厥复发
湿化和雾化吸入 每次15min,解痉、化痰、抗感染 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地塞米松等药物
六、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养
给养原则:缓解缺氧但不影响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 对低氧分压的敏感性为准
注意观察氧流量或氧浓度、患者的反应
六、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养 机械通气护理要点
血气分析:PaO2、PaCO2、SaO2 血液检查:pH、SB、BE、BB
五、治疗要点
病因治疗 一般治疗 氧疗及呼吸支持 特殊呼吸支持(体外膜氧合、液体通气、高频通气等)
六、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排痰 2小时翻身一次、叩背、鼓励清醒患 者自行排痰
吸痰 取仰卧位、顺序的吸出口、鼻、咽部、气管 的痰液
➢ 抬高床头30°左右,使头部处于正中部位, 以利颅内血液回流。疑有脑疝时以平卧为宜, 保持气道通畅。保持安静,护理时避免猛烈 转动患儿头部和翻身。
四、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
儿科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常规第一节急诊患儿护理常规一、儿科急诊患儿护理常规1. 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2. 热情迎接病人,询问患儿发病情况进行分诊。
3. 根据病情为患儿测量体温,记录在病历上,对危重患儿安排优先就诊。
4. 协助医生做好危重患儿的抢救工作。
并做好护理记录。
5. 监测危重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共同抢救患儿。
6. 定期检查急救器材是否处于功能状态,急救药物是否充足及是否在有效期内,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7. 适时做健康教育,给予家长心里支持。
8. 联系住院,协助患儿办理住院手续,危重患儿护送到病房。
二、儿科输液观察患儿护理常规1. 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2. 经常巡视患儿的输液情况,及时更换液体或拔针;如发现穿刺部位肿胀,应立即拔针,重新穿刺,肿胀部位涂药消肿。
3. 输液途中发现患儿不适(如:恶心、呕吐、瘙痒、出现皮疹或风团等),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通知医生,协助治疗处理。
4. 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三、常见急症患儿护理常规(一)发热患儿护理常规1. 执行儿科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3. 卧床休息。
给予舒适的卧位。
4. 给予适量脂肪、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 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和退热效果。
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体温1次,根据体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降温方式,降温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
鼓励多饮水。
6. 对出汗较多的患儿,及时更换湿内衣,避免受凉。
7. 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二)惊厥患儿护理常规1. 执行儿科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刺激。
3. 发作时立即取平卧位,头偏一侧,按压人中止惊,同时松解患儿的衣领及裤袋,用牙垫或纱布包裹的压舌板置于上下牙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呕吐物,防止误吸。
儿童神经内科《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护理【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1.动态监测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
2.观察体温、血压、精神状态、皮肤粘膜颜色、尿量及水肿情况。
(二) 一般护理1.按儿科重症监护一般护理常规及原发病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环境及患儿安静,尽量减少刺激,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3.心衰绝对卧床休息,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病情好转逐渐增加活动,根据心功能级别制定休息活动计划,以活动后不出现心慌。
气促等症状为限。
4.婴幼儿取斜坡卧位,上身抬高20-30度,臀部垫以支撑物;年长儿宜取半坐卧位、坐位或伏桌位。
5.给予低盐或无盐、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钾的饮食,限制水分的摄入,少食多餐,避免胃过度充盈。
婴幼儿喂奶时喂哺应缓漫,防呛咳,吸吮困难者滴管喂食,必要时鼻饲。
6.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开塞露塞肛通便,避免用力排便。
(三)专科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者鼻导管或头罩给氧,急性肺水肿时湿化瓶内加30^-50%乙醇。
2.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严重患儿每天称体重1次,轻症患儿每周称体重2次,以及时发现液体储留。
3.用药护理。
(1)准确及时执行医嘱,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2)应用利尿剂期间观察尿量,并注意有无低血钾及其他电解质紊乱征象。
(3)使用血管扩张剂时,要注意药物剂量的准确,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一管道输入,注意防止药物外渗,密切监测血压,变换体位时动作宜轻、缓慢,防止低血压。
(4)应用洋地黄药物护理1)每次应用洋地黄前至少听心率1分钟,如婴儿蟀< 110次/分,幼儿< 100次/分,学龄前儿童< 80次/分,学龄儿童< 70次/分或加较前次数减少20次/分,应暂停给药,立即报告医师。
2)静脉推注时,速度应慢,每次推注时间大于15分钟,最好在动态心电监护下进行,注意心律、心率的变化。
3)准确填写洋地黄用药观察记录表。
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心率缓慢、心律不齐等洋地黄毒性反应。
第三节充血性心力衰竭抢救常规

第三节心力衰竭抢救常规
一、持续心电、呼吸监护
二、上半身抬高,半卧位后坐位,双腿下垂
三、强力镇静,注意不抑制呼吸,医师必须在场
1.安定0.5—1mg/kg,IV ,最大剂量20mg/次
2.咪达唑仑:0.1 mg/kg/次IV,最大剂量8 mg/次
3.鲁米那15mg/kg,IV 最大剂量300mg/次。
四、给氧
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时,50%乙醇与湿化水每15分钟交替五、利尿
速尿1—2mg/kg.
六、血管活性药物选用
七、洋地黄类药物选用
饱和量计算后,常用的给药方法为首剂应用饱和量的一半,余量均分为二剂,间隔8小时,即1/2、1/4、1/4,8小时1次,亦称16小时饱和。
维持量一般为饱和量的1/5~1/4,分2次应用,间隔12小时。
一般治疗量地高辛有效的血清浓度儿童为1.3ng/ml,婴儿2.8ng/ml。
地高辛血清浓度儿童>2ng/ml,婴儿>3ng/ml,新生儿>4ng/ml为洋地黄中毒。
八、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
巯甲丙脯酸0.5~5mg/(kg·d),分3次服
九、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
十、病因研究,呼吸支持。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护理常规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护理常规一、概述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在充足的回心血量的前提下,心博出量不能满足周身循环和组织代谢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临床表现】婴幼儿特点:呼吸快速、表浅50~100次/分,心率快150~200次/分,喂养困难,烦燥多汗,哭声低弱,肝脏增大达肋下3cm以上,听诊心脏可听到奔马律,浮肿首先及于颜面、眼睑等部位。
年长儿心衰的症状与成人相似。
二、护理诊断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收缩力降低有关。
2、体液过多与心功能下降、微循环瘀血、肾灌注不足、排尿减少有关。
3、潜在并发症:药物副作用、肺水肿。
三、护理措施1、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护理。
2、给氧,改善气体交换患儿呼吸困难和有青紫时应给氧,有急性肺水肿如吐粉红色泡沫痰时,可在湿化瓶中放入20~30%酒精,间歇吸入,每次15~20min,间隔15~30min,重复1~2次,因乙醇吸入后可使泡沫表面张力减低而致泡沫破裂,增加气体与肺泡壁的接触,改善气体交换。
3、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生命征,脉博必须数满1min,必要时监测心率,详细记录出入量,定时测量体重,了解水肿增减情况。
4、用药护理应用洋地黄制剂时,应严格按时间、剂量给药。
用药前测心率1分钟,婴幼儿心率低于120次/分、年长儿心率低于80次/分时,应与医生联系;注意观察洋地黄的中毒症状,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应用利尿剂时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开始利尿的时间和尿量,以及患儿的反应等,用药期间252应鼓励患儿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同时观察低钾的表现。
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密切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避免血压过度下降,给药时避免药物外渗,以防局部的组织坏死。
5、营养支持一般给予低盐饮食,钠盐每天不超过0.5~1g,重症患儿有时给无盐饮食。
要少食多餐,防止过饱。
婴儿喂奶也要少量多次,所用奶头孔宜稍大,但需注意防止呛咳。
吸吮困难者采用滴管,必要时可用鼻饲。
6、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增强心肌功能休息,以降低代谢,减少耗氧,减轻心脏负担。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要求措施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和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生长发育迟缓与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有关。
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知识。
护理措施1、饮食管理饮食调整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1)能量的供给2)蛋白质的供给3)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4)鼓励母乳喂养5)鼻导管喂养的应用6)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3、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舒适卫生,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观察病情观察有无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酸中毒等临床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急症抢救准备。
5、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生长发育6、健康教育口炎护理护理诊断1、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口腔护理溃疡性口炎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年长儿可用含漱剂。
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
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2、正确涂药3、饮食护理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应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者,于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对不能进食者,应给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
4、食具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5、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予以松解衣服、置冷水袋、冰袋等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
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小儿腹泻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知识缺乏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工作能力(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的病理状态,是儿童时期危重症之一。
【护理常规】
1.休息:重度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有气促者取半坐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取膝胸卧位,婴幼儿取15°~30°头高斜坡卧位。
2.吸氧:呼吸困难者或有青紫时及时给予吸氧,伴急性肺水肿时,给予乙醇湿化给氧。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使用镇静、利尿药及血管扩张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给予心电血压监测,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精神状态的改变,面色发绀的程度,末梢循环情况等,详细记录出入量,观察水肿情况。
5.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烦躁、哭闹,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
6.静脉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严格控制水,钠入量。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活动,按气温改变及时加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感染。
2.饮食护理少食多餐,低钠饮食,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
注意使用高纤维素食物,鼓励进食水果和蔬菜,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3.用药指导按医嘱及时服药,应用洋地黄制剂时,要监测脉率,注意给药方法、剂量,若脉率增快,节律改变并出现厌食,色视,应警惕洋地黄毒性反应:应用利尿药时,应根据利尿药的作用时间安排给药,尽量在清晨或上午给药,以避免夜间多次排尿影响睡眠;应用血管扩张药,应避免血压过度下降。
4.心理指导对患儿及其家长介绍本病的治疗过程,减少患儿及其家长的焦虑和恐惧情绪,给予情感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康复指导注意营养,定时监测体重,告知其家长测脉率方法,教会年长患儿自测脉率。
6.复诊须知在用药期间必须定期复诊,不适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