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中医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3期25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中医研究进展张丽娅,朱潇雨,刘丽坤(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12)0 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则成为了乳腺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乳癌术后淋巴水肿通常发生在术后数天以致数年后,患者上肢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水肿、疼痛、麻木、活动障碍及继发感染等,多发生在术后1-2个月,发展较慢,向纤维化转化。
普通的淋巴水肿通常无痛,但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水肿则可能伴发神经损伤、炎症或肿瘤压迫,因此会出现疼痛[2],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的原因有:①乳腺癌术后上肢大部分淋巴回流通路被切断,尤其是沿头静脉走行的淋巴管,是淋巴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
②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
研究发现,腋清扫彻底者水肿发生率为36%,而未彻底清扫者仅为6%[3]。
③手术创伤和术后瘢痕造成的腋静脉明显狭窄,影响了上肢静脉血流动力学,使上肢静脉回流明显下降 ,妨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4]。
以往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以西药和手术为主。
但临床上存在以下问题:药物虽有见效快的优势,但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或干扰素等容易引发静脉炎、皮疹;药物治疗欠佳者,行神经阻滞术等手术治疗,又容易造成二次创伤,增加感染及瘢痕化,今对中医关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综述。
1 中医概念淋巴水肿中医称“无名肿”属水肿范畴,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根据虚实不同可将其病理性质分为阴水、阳水。
阳水属实,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病位在肺脾。
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多因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病位在脾、肾。
乳腺癌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

2、患侧上肢不能持重;不提过重的物体 (重量<5kg);避免 患侧上肢用力的剧烈重复运动,如擦洗或推拉或甩手等动 作;
3、避免患侧上肢损伤,如割伤、灼伤、运动伤、昆虫咬伤 、防止蚊虫叮咬 、抓伤等;
4、避免患侧上肢测血压 ;禁止在患侧上肢输液, 避免患侧上 肢抽血等化验治疗;
5 、患侧上肢勿接触各种洗涤剂,若洗衣服、洗碗时戴手套
编辑版ppt
按压时有凹陷,抬高上肢和休息后肿胀会减轻。
2、出现肢体沉重感、胀痛,麻木、易疲劳乏力,
手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影响日常生活。
3、肢体皮肤极易因一些小损伤而发生感染,丹
毒反复发作。
4、随着时间延长和反复皮肤感染,皮肤逐渐加
厚,表面过度角化粗糙,坚硬如象皮,形成典型
的象皮肿。
6
编辑版ppt
国际淋巴学会关于淋巴水 肿的分级标准
Ⅰ度:加压时呈凹陷性水肿,抬高肢体肿胀 可减轻 Ⅱ度:质地较硬,无凹陷性水肿,皮肤增厚 改变,指甲改变,毛发丧失 Ⅲ度:呈象皮肿,皮肤极度增厚,伴有巨大 皱褶
7
编辑版ppt
淋巴水肿的预防
早期诊断和治疗,消除病因是预防淋巴水肿 发病的最佳措施
1、减轻手术损伤:腋窝淋巴清扫的范围应适当
腋部及患侧上肢,辐射器距皮肤
1.5—3.0cm,每天2次,每次20
分钟。微波治疗可使组织温度升
高并可达到深部组织器官。此时
,由于血管的扩张,促进了血液
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增
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
代谢功能,加强了病理和代谢产
物的吸收和排泄,从而达到消肿
作用。
17
编辑版ppt
小结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 治疗目前仍然是一临床难题,预防术后患 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重点在于降低腋窝淋巴 系统的损伤。随着疾病的认识逐步提高, 手术的早期化、规范化、轻柔化,及术后 的强化护理,同时,对淋巴水肿的基础和 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根据不同个体制定综 合化治疗方案,改进治疗方法,都会可能 降低水肿的发生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康复治疗课件

高危人群筛查和预防性干预措施
确定高危人群
包括年龄、家族史、遗传倾向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筛查。
预防性药物治疗
针对高危人群,可考虑使用预防性药物,如他莫昔芬等, 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健康宣教
加强乳腺癌防治知识宣传,提高高危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日常生活习惯改善建议
1 2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高脂 肪、高热量食物。
淋巴水肿对生活质量影响
肢体外观异常
淋巴水肿导致肢体增粗、 变形,影响美观。
肢体功能障碍
水肿严重时可导致肢体 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
活和工作。
心理负担加重
淋巴水肿给患者带来较大 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 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反复感染风险
淋巴水肿使得皮肤增厚、粗 糙,容易发生破损和感染,
增加治疗难度和痛苦。
运动锻炼对淋巴水肿的益处
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轻水肿。
运动处方编写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类型、 强度、频率和时间等。
实施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运动锻炼,注意运动安全,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
物理治疗仪器使用介绍
常用物理治疗仪器
包括气压治疗仪、微波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等。
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针对不同仪器,介绍其使用方法、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 有效。
仪器治疗效果评估
根据患者反馈和临床表现,评估仪器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药物治疗在康复过程中作 用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原理及适应症分析
药物治疗原理
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抑制肿 瘤细胞生长、促进淋巴回流等机 制,减轻水肿症状。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淋巴水肿发表时间:2013-04-09T16:17:51.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秦明凤[导读] 淋巴水肿是一种来源于乳腺癌治疗的慢性的,令人沮丧的并发症。
秦明凤(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四川绵阳 621000)【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173-02【摘要】乳腺癌已成为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医疗技术的进步使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伴随而来的是许多治疗后产生的并发症。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产生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淋巴水肿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预防与干预,对有产生淋巴水肿潜在危险的患者观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乳腺癌治疗后淋巴水肿的有效治疗与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危险因素并发症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2010年美国癌症统计数据中乳腺癌已经上升成为女性癌症新增病例的第一位,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位[1]。
在我国,乳腺癌也逐渐成为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早期普查的开展以及新的医疗技术的应用已经使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89%[2];伴随着生存率的提高,许多治疗的后的不良并发症也不断出现。
预防与管理由治疗带来的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已经变得相当重要。
临床上目前较常见的判断方法主要包含主观的自我描述法(self-reported)和客观的周径测量法、排水体积测量法、皮肤张力测试法。
就这四种方法而言,在对比研究后认为没有一种是最优方法,对于客观方法最重要的在于记录患者的基础值即术前测量值,才能提高准确度。
周径的测量虽然在临床上易于操作,准确性较高,但该法对患者形体差异较大的患者群并不适用,特别是本来就特别消瘦的患者,在前后的比较中变化不大但实际患者存在水肿。
排水体积法虽然被认为是诊断淋巴水肿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操作繁琐,并不适用于临床研究。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1
淋巴水肿
2
淋巴水肿
3
感觉异常
4
淋巴水肿
• 在手术后的淋巴水肿中,以乳腺癌根治术后最 为常见。大约20%乳腺癌术后的病人发生淋巴 水肿。 • 淋巴闪烁造影和体积测量的结果发现实际发病 数更多,可达40%,肢体体积增加为 150~180ml。 • 水肿发生的时间因人而异,手的过度劳累可能 是水肿潜伏期中突然发病的诱因。
– 压力 – 方向 – 时间
8
治疗概要
• 2.空气泵加压
– 特殊部位 – 压力 – 皮肤情况 – 禁忌症
9
治疗概要
• 3.淋巴袖套
10
治疗概要
• 4.加压绷带
11
治疗概要
• 5.功能锻炼
12
13
14
15
治疗概要
• 6.皮肤护理
16
皮肤护理
• 最好使用酸碱中性的肥皂 • 含香精、防腐剂、矿物质、凡士林的护 肤品避免使用 • 护肤品可以用沐浴油、肥皂替代品或湿 润剂,如乳剂、霜剂和软膏
5
淋巴水肿
急性淋 巴水肿
潜伏期
慢性淋 巴水肿
6
淋巴管、淋巴结切除
淋巴管增生桥接阻塞部位、恢复淋巴回流
伤口疤痕形成、淋巴回流受阻,逐渐形成淋巴淤滞
免 疫 系 统 阻塞部位远端淋巴管扩张,淋巴管瓣膜闭合不全
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连接闭合不全
淋巴肌泵失效
7
水肿
治疗概要
• 1.徒手淋巴引流(Manual Lymph Drainage)
• 患者义乳重量不要太重,内衣松紧度要做适当的调整,不要带钢丝硬件为
3
佳
4
• 测量血压的气囊会对患肢施加过度的压力,不要在患侧测量血压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一、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定义和危害1.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指在乳腺手术后,由于淋巴管受损或淋巴结清扫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造成局部组织水肿。
2.淋巴水肿会导致患者出现肿胀、疼痛、运动受限、皮肤变硬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预防淋巴水肿的措施1.术前教育:医护人员应在手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术后淋巴水肿预防知识教育,包括术后淋巴引流、康复锻炼、保持清洁等。
2.术后淋巴引流:在术后尽早进行淋巴引流术,以减轻淋巴液滞留,预防水肿的发生。
3.康复锻炼:及早进行康复性锻炼,包括肩关节功能锻炼、手指关节功能恢复、胸部活动度练习等,以促进淋巴液回流,防止淋巴水肿的发生。
4.专业按摩:术后定期进行专业淋巴引流按摩,促进淋巴液排出,预防水肿的发生。
5.保持清洁:患者应保持术后创面的清洁,避免感染,防止水肿加重。
6.饮食调理: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减轻水肿。
7.心理疏导:对术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助于减缓水肿的发生。
三、淋巴水肿的护理措施1.术后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淋巴水肿的问题。
2.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淋巴引流按摩、保持创面清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
3.手术部位护理:对术后创面进行细致的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4.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淋巴水肿的征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严密随访:术后应建立完善的临床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淋巴水肿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笔者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
如有相关问题,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专业医生。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ppt课件

五、预防方法
2002年美国国立淋巴水肿网(NLN)提供18项淋巴水肿风险管理措施
(13)淋巴水肿的患者乘飞机时戴弹力袖套; (14)戴轻重量的假乳或合适的、没有钢托的乳罩; (15)使用电动剃须刀除去腋毛; (16)淋巴水肿的患者日间要戴弹力袖套; (17)出现任何感染症状,如皮疹、癌痒、发红、疼痛、皮温增高或发热时要及时报告; (18)保持理想的体重,进低盐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吸烟、喝酒。
门诊二楼乳腺外科 门诊四楼康复医学科
非常感谢您的聆听
皮肤护理
MLD(手法淋巴引流) MLLB(多层弹性压力绷带包扎)
功能锻炼
六、治疗方法 2、压力治疗和压力衣
3、空气压力治疗
六、治疗方法
4、物理治疗
电疗、短波、低剂量激光、高压氧、 针灸、肌肉效贴
3、药物治疗
西药: 利尿剂(减少水钠潴留) 福尔平
中药: β -七叶皂甙钠 草木犀流浸液片
如有水肿症状,及时就医!
自信
2
3
4
5
2
3
4
5
2
3
4
5
2
3
4
5
2
3
4
5
2
3
4
5
2
3
4
5
四、评估方法
(一)主观评估:水肿分级
国际淋巴协会淋巴水肿分期标准将淋巴水肿分成4个阶段: 0期(潜伏期):自觉患肢酸胀不适 I期(可逆性淋巴水肿):按压时患肢出现凹陷性水肿,抬高或休 息后缓解; II期(非可逆转性淋巴水肿):有肿胀感、皮肤改变,毛发丧失, 指甲改变,无凹陷性水肿肢体不能自行恢复; III期(橡皮肿):因为淋巴瘀滞性增厚,以皮肤角质化和疣状赘 生物形成为特点,肢体硬如橡皮。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和护理课件

非甾体消炎药
缓解淋巴水肿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激素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激 素来减轻水肿。
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习惯,增加 膳食纤维摄入。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
适时休息和变换姿势,减轻淋巴回流压力。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
心理支持
接受心理辅导,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康复 的影响。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 进行必要的治疗。
03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
轻度淋巴水肿的护理
轻度淋巴水肿的症状较轻,通常表现为患肢的轻度肿胀和不适。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抬高患肢、穿戴压力袖套和 适当的运动锻炼。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压力袖套可以减少淋巴液的回流障碍,运动锻炼则能促进淋巴液 的回流。
轻度淋巴水肿的护理还需要注意保持患肢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便及时发 现病情的变化。
由于肿胀和皮肤紧绷,患者可能 会感到疼痛和肢体沉重,影响日 常生活和工作。
04
02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
早期康复锻炼
术后早期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如握拳、屈肘 等,有助于促进淋巴回流。
术后2周左右开始进行肩关节活动,逐渐增加 活动范围和强度。
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免 加重淋巴水肿。
正确的伤口护理
中度淋巴水肿的护理
中度淋巴水肿的症状较为明显,患肢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疼痛。除了抬高患肢、穿戴压力袖套和运动锻炼外,还需要采 取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措施。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或外用药物,以缓解症状和减轻疼痛。物理治疗则包括按摩、超声波 治疗等,以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和缓解肿胀。
中度淋巴水肿的护理还需要注意避免患肢受到压迫和损伤,以防止感染和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 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应对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当做有氧运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患者在术手应以有氧运动锻炼为主,如,
慢行、慢跑、上下楼梯等适宜的运行方 式。每周5次快走,制订康复体操并配 合呼吸运动及步行的运动。
康复锻炼
乳腺癌病患的术后康复锻炼,一定要在具有专业素质的护 士指导、协助下来完成病患患肢功能锻炼,才能获得更 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①患者术后24小时:让其取仰卧位,保证患侧上肢与床 面成30°角,肩外展30°~60°角。 ②术后2~3天:使患者屈臂内收姿势进行制动,这样会 更加利于血液及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促进伤口愈 合。 ③病患术后4-6天:病患患肢的肘关节屈曲,使其前臂轻 柔、缓慢地上下、前后、左右摆动,须避免上臂外展。 ④病患术后7-12天:仍保持早期运动基础上,练习上肢 前上举和下上、左右摆动,并做到过头摸到对侧耳朵。 术后出院:侧重进行手指运动以及肩关节锻炼运动。
2.静脉回流障碍
以下情况可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导致上肢水
肿发生:①术中对腋静脉属支结扎过多,如 将头静脉一并结扎,则会造成回流不畅形成 水肿; ②术后由于输液、化疗等原因引起患肢静脉 炎症性改变,可导致静脉内膜增厚甚至闭塞, 出现回流障碍; ③由于切口过度向臂部延伸或术后加压包扎 不当、患肢活动过晚等原因造成静脉血栓栓 塞,也会造成回流障碍乃至水肿。
淋巴水肿的症状
1、手臂活动受限,不自如,影响日常生活 2、出现沉重感、胀痛,麻痹或轻度压痕 3、表面角化,皮肤变硬,易继发感染
淋巴水肿的分类
①轻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粗3cm以下, 多限于上臂近端,常发生在术后短期内; ②中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粗3~6cm, 水肿范围影响到整 上肢,包括 臂和手背; ③重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粗6cm以上, 皮肤硬韧,水肿波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患者 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早期水肿部位较为柔软,呈凹陷性,此后逐渐恶 化,严重者出现上肢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甚至 肢体畸形。
淋巴水肿的预防
1
2
术后护理
康复锻炼
术后护理
1抬高患肢 2保护患肢 3功能锻炼 4上肢及腋区热疗 5加强水肿部位的按揉
抬高患肢
要求患者在术后早期用柔软、吸汗的棉枕垫抬 高其患肢,保持肘关节部位高于肩部,手腕部 位则要高于肘关节。同时,还要保持病患的患 肢呈抬高、内收位。
保护患肢
避免在其患肢进行输液及抽血操作,避免病患 处受到外力压迫、感染,并要求患肢不要长时 间下垂及大幅度、强力摆臂等。
淋巴水肿的处理
手法按摩 压力泵治疗
微波治疗
心理护理 药物疗法
手法按摩
患者在进行系统的传统方法的功能锻炼同时
由专职护士进行向心性手法按摩,患者取站 立位,抬高患肢,按摩者用双手扣成环形, 自肢体远端向近端用一定的压力推移,每次 推压15分钟以上,每天3—4次。患者均有不 同程度的水肿减轻,注意动作轻柔,因过度 按摩可加重淋巴水肿。
心理护理
护士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与患者谈
心,关怀、帮助患者,生活上给予照顾。向 患者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给患者以希望。 争取家属的积极配合,尤其是其丈夫的支 持。
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方式,近期内效果良好,
远期效果不佳,可以试用香豆素类药物、七 叶皂甙钠、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均能改善淋 巴循环,从而缓解上肢水肿的症状。
上肢及腋区热疗
临床上多采用红外线、超短波等方法治疗,可 将有效地将瘢痕软化,纤维条索溶解,促进淋 巴液及血液的回流。与此同时,还会加强血管 壁通透性,让组织内渗液得以充分回流至病患 的血管腔内,全面减轻、减缓水肿发生。
加强水肿部位的按揉
重点是按摩没有淋巴淤滞的健康部位的具有正 常功能的淋巴管,通过加快正常区域淋巴引流的 速度来带动水肿肢体的淋巴引流。一般是先按 摩远离淋巴水肿肢体的部位,再轻轻按摩患侧 上肢,先按摩远心端,再按摩近心端。按摩时 将掌心和手指密切接近皮肤,使淋巴液流向附 近的淋巴结。每次15~20分钟,每天2次。 持续 10天。之后每月患者来门诊复诊1次,
微波治疗
照射范围包括患侧肩部、腋部及患侧上肢,
辐射器距皮肤1.5—3.0cm,每天2次,每次 20分钟。微波治疗可使组织温度升高并可达 到深部组织器官。此时,由于血管的扩张, 促进了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增 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代谢功能, 加强了病理和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泄,从而 达到消肿作用。
小
结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 治疗目前仍然是一临床难题,预防术后患 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重点在于降低腋窝淋巴 系统的损伤。随着疾病的认识逐步提高, 手术的早期化、规范化、轻柔化,及术后 的强化护理,同时,对淋巴水肿的基础和 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根据不同个体制定综 合化治疗方案,改进治疗方法,都会可能 降低水肿的发生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自卑心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 康,因此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倍受关注。
发病原因
1.淋巴回流障碍 2.静脉回流障碍
1.淋巴回流障碍
造成淋巴回流障碍的常见原
因有①手术时,过度的清扫 腋窝淋巴结,破坏较多的皮 肤淋巴管网交通支; ②腋区积液或感染,造成局 部充血、纤维化、瘢痕形成 妨碍侧支循环的建立; ③过早开始术后锁骨上、下 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 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 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
康复锻炼
1把握锻炼时机
2适当做有氧运动
3康复锻炼
把握锻炼时机
对患者患肢功能的相关锻炼,则为临床早期预防术 后淋巴水肿的重要手段。通常来讲,乳腺癌术后2天 内是开始进行锻炼最佳时间,将患者的患肢制动, 避免发生创口皮瓣贴附现象,进而出现引发病患皮 瓣下出血或是不同程度的积液。在梁志翔等报道中, 明确指出,病患在术后当日就可能进行简单的手指 运动锻炼。而在病患术后1~3天内,进行手、腕及 肘关节的柔缓、适量的运动。同时还要求患在1周内 避免其肩关节外展动作,及病患的前屈后伸运动时 的动作幅度不要过大。
功能锻炼
由于患者在进行乳腺癌手术时,会造成较大创 伤,其伤口疼痛,肩关节及患肢活动量相对大 幅减少,导致其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循环受阻 之后,皮肤的细胞介导性免疫力降低,往往则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组织粘连,既反 应出其功能障碍现象加重,还会对静脉、淋巴 液的回流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引发患肢肿胀。 所以,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适时的上肢功 能锻炼,既能让病患腋窝部位平展愈合,还可 以极大地发挥其积极的代偿作用。
压力泵治疗
此法在美国是最常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将可充 气的袖套置于水肿肢体,间断地充气,使水肿液向 心流动。此法可减少肢体体积30% ~47% 。需持续 应用,否则肢体水肿很快重新蓄积。为了保持治疗 效果,可在治疗间隙用弹力手套和袖套。此法适用 于淋巴水肿早期,明显的皮下纤维化发生前是最有 效的。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 预防及处理
乳腺外科一病区 李 虹
摘
要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因腋窝淋
巴结切除、静脉回流障碍等原因导致的淋
巴管受损所致的慢性肿胀状态,为乳腺癌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摘
要
有报道乳腺癌病患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
肿发生率约为15%~33%。由于患肢和手部
的变形、肿胀、麻木沉重感,常使病人产生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