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案,请了解一下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案,请了解一下乳腺癌是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类疾病,其会严重的影响到女性的身心健康。
根治性手术是用于治疗乳腺癌疾病的主要方式,但是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或者改良根治术后的三个月至三年内,极其容易患淋巴水肿并发症,所以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管控措施,降低术后患者淋巴水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快速的康复。
一、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病因以及发病机制(一)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部分病因首先,受到手臂功能障碍的影响,患者的肌肉对于静脉以及淋巴回流泵的作用会减弱。
其次,患者过于肥胖或者营养不良,会致使其引发感染局部淋巴管炎,降低了蛋白水平,患者伤口愈合速度会变慢,进而阻塞淋巴管。
再次,患者穿紧身衣等,受到外部挤压影响其余的淋巴管道。
最后,感染是引发淋巴水肿的核心因素,患者在感染之后,组织间的液体会聚集在一处,对其氧气交换形成不利的影响,这样就极其容易形成细胞纤维组织,同时感染的概率也会比较高,致使其产生淋巴水肿。
(二)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病机制清扫腋窝淋巴会阻断患者上肢的淋巴回流通路,无法充分引流上肢淋巴液,间质液内蛋白浓度会变高,血浆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差会减小,无法清除间质业内存在的蛋白质,毛细血管液体量不断递增,进而引发水肿。
蛋白质浓度的提升会吸收液体进入到组织,让其组织出现炎症以及纤维化等问题。
巨噬以及淋巴细胞循环受阻,患者皮肤细胞介质免疫力变低,所以皮肤容易产生继发感染的问题。
二、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案(一)热疗使用红外线、微波等一些加热仪器局部消炎,每天进行一次,每次时间为20分钟,连续热疗15天。
这种热疗方式的应用能够加速患者已形成的纤维条索溶解速度,软化瘢痕,利于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并且微波热效应能够扩张其局部血管,减少组织在静脉瓣的血液,降低血管腔内压力,提高血管壁通透性,预防并减轻患者淋巴水肿情况。
(精品医学)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PPT演示课件

2.防御 功能
全身 皮肤 乳腺 皮肤
3.运动 系统 情况
上肢 活动
下肢 活动
4.消化系统情 况
双下肢无水肿,可屈伸,抬腿,功能正常 护理问题:未发现护理问题
体重56公斤,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疼,食欲可,总蛋白 76g/L。 . 护理问题:未发现护理问题。
• 1.皮肤护理:做好皮肤保护措施,主要 目的是防止感染,因为淋巴水肿后其组 织间隙富含、患 肢抽血、注射、量血压或静脉注射;避 免患肢手提重物和长时间下垂;避免昆 虫叮咬,预防皮肤损伤,一旦出现皮肤 损伤应立即处理。 •
.
主要措施:二
• 2.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适度的活动和锻炼有助 于改善淋巴循环。如伸懒腰、腹式呼吸能改变 胸廓内压力,促进淋巴回流。上肢抬举运动可 使肌肉收缩刺激淋巴液流动。然而,过强的运 动或静力性的活动(如搬运重物等)可造成淋 巴管负荷过重,加重上肢水肿。切记不能过度 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下运动可以帮助 • 您恢复上肢功能,减少水肿的发生 • 率。运动时,应坚持由患肢远端到 • 近端活动(从腕关节到肘关节再到 • 肩关节)、按照合理的方法锻炼。
一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 的护理
.
查房目的
• 1.了解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原因 • 2.掌握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防治措施
.
.
.
• 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机会:据不完 全统计,大约20-30%乳腺癌根治术后 的患者会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因为手术 切除了腋窝淋巴结,放射治疗进一步破 坏了淋巴管,因淋巴回流受阻而引发水 肿。淋巴水肿发生的时间多变,有的术 后1、2年即发生,有的10年后才出现。 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立即出现手臂的肿 胀,但这并不是淋巴水肿,很快肿胀就 会消退。此后如出现持续不退的水肿应 引起警惕,尽早就医。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怎么办?发布时间:2022-12-15T05:04:55.52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4期作者:朱林江[导读] 众所周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朱林江巴中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四川巴中 636600众所周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乳腺癌的可治愈性也大大提高,逐渐成为一种慢性病,在乳腺癌的抗癌治疗中,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乳腺癌术后各种并发症。
手术及乳腺癌术后癌细胞复发情况[1]。
因此可以说乳腺癌也逐渐成为一种慢性疾病,手术后展开辅助治疗有望成为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
这样,乳腺癌的术后护理治疗成为当务之急。
术后护理治疗引起的各种新症状也成为乳腺癌复发控制的关键点。
因此,只有掌握乳腺癌手术后各种复发症状,才能展现出更有效的护理治疗方法,乳腺癌患者也能过上健康稳定的生活。
一、乳腺癌的术后并发症从临床护理治疗中可以看出,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当出现这种现象时,患者不是乳腺癌复发的病症,需要正确治疗上肢肿胀这种并发症,明确其致病原因,做一个很好的预防控制。
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的原因归巢研究导致上肢肿胀的原因是乳腺癌手术中放疗和手术的各种治疗措施都会破坏腋窝的淋巴组织,同时患者术后不适当佩戴珠宝和其他行为,带来更多对上肢的约束,从而导致上肢淋巴回流的障碍。
在预防和控制上肢肿胀方面,必须能够从根部开始,减少干扰淋巴回流的阻塞因素,增加淋巴的产生,避免淋巴组织的破坏等。
二、乳腺癌手术后上肢肿胀的危害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可能性与个体患者因素密切相关,并非所有乳腺癌患者术后都会出现上肢肿胀并发症。
目前发生上肢肿胀的患者其上肢淋巴管交通不发达,一些年龄较大,肥胖,患有其他潜在疾病的乳腺癌患者发生术后淋巴水肿的可能性较高。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和护理课件

成功护理淋巴水肿的案例
案例一
患者C,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通过坚持进行淋巴引流和按摩,以及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长时间站立和手 臂负重,淋巴水肿得到了有效控制。
案例二
患者D,淋巴水肿发生后,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包括压力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淋巴水肿逐渐消退,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康复治疗的成功案例
用于减少体内水分潴留,加速水 肿消退。
非甾体消炎药
缓解淋巴水肿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激素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激 素来减轻水肿。
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习惯,增加 膳食纤维摄入。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
适时休息和变换姿势,减轻淋巴回流压力。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
04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康复治疗
物理治 疗
淋巴引流
通过按摩、挤压等方法促进淋巴液流动,缓 解水肿。
压迫疗法
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促进淋巴 液循环。
运动疗法
使用弹性绷带或袖套对水肿部位进行压迫, 减少淋巴液回流障碍。
温热疗法
使用热敷或温泉疗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水肿。
药物治疗
利尿剂
家属支持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 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积极的心态。
家属培 训
对家属进行淋巴水肿相关知识的培训, 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要点, 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社会支持
社会网 络
建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社交网络,让患者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彼此鼓励支持。
避免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蚊虫叮咬和皮肤破损,以防感染引起淋巴管炎。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怎么办?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怎么办?“乳腺癌根治术中由于清扫腋窝淋巴结,使淋巴回流受阻,术后患肢易出现水肿,若处理不当,易引起淋巴管炎,使上肢肿胀加剧,不仅影响患肢功能,造成患者情绪紧张、低落,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多数淋巴水肿出现于术后3个月至3年内,有的10年后才出现。
因而术后早期上肢功能的锻炼可以预防上肢水肿的发生。
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自5%~40%不等,近年来严重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不超过5%。
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立即出现手臂的肿胀,可能并不是淋巴水肿,多数肿胀很快可消退。
患者刚开始上肢水肿往往是轻度的,对上肢功能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无需药物治疗,因而容易被忽视。
而到了上肢肿得衣袖需要另外订做的程度了再来治,那治疗效果就差强人意了。
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的原因:“1、这与手术切除了腋窝淋巴结、放射治疗进一步破坏淋巴管,淋巴回流受阻有关。
2、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妨碍了患肢循环的建立;3、术后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
”这种手臂水肿其实是一种淋巴水肿,是由于腋窝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后淋巴组织的正常结构遭受破坏,使淋巴液回流障碍而积聚于皮下组织中。
早期水肿部位较为柔软,呈可凹陷性,此后逐渐恶化。
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纤维化过程中皮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褐色变,继而出现硬化、过度角化和增厚。
严重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肢体乏力等上肢功能障碍,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以及肢体畸形导致心理障碍。
手臂水肿的一旦成为慢性,治疗效果欠佳,以下措施可以减轻水肿:“1、避免上肢血流过高,避免高强度的上肢锻炼、感染等。
2、避免淋巴回流阻力增加。
比如过紧的衣服可压迫锁骨上区。
3、避免患侧上肢药物注射、抽血、免疫接种以及血压测量。
4、避免患侧上肢高温,如热水浸泡、日光暴晒、桑那浴等。
5、避免穿戴过紧的内衣、项链和吊带胸罩。
”另外,防止感染和适量的锻炼也非常重要。
谭新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经验

谭新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经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就是上肢淋巴水肿。
对于患者来说,上肢淋巴水肿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而针对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谭新华医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谭新华医生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经验。
谭新华医生是一位乳腺癌领域的专家,她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她指出,乳腺癌手术后的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的破坏或切除导致淋巴回流受阻而引起的。
而对于这种情况,谭医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法,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减轻水肿症状。
谭医生强调术后患者需要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
她建议术后患者进行特定的肢体锻炼,如手臂的活动放松、屈伸等,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锻炼,增加肢体的循环和代谢。
医生还鼓励患者进行淋巴引流运动,通过特定的手法帮助淋巴引流,减轻淋巴水肿。
谭医生还采用了物理疗法,如局部按摩、热敷等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淋巴水肿。
她指出,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深层组织得到舒缓和放松,增加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
而按摩和热敷也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
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谭医生还强调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指导。
她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做相同的动作,避免长时间握持重物,保持正常体重,尽量减少因为肥胖而引起的淋巴水肿,避免受伤和感染等等。
她还为患者进行了个体化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适合他们的康复计划。
谭医生指出了心理治疗对术后患者的重要性。
她强调,在对待术后患者的时候,医生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
患者术后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外貌改变等问题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所以需要医生的耐心倾听和心理支持。
谭医生鼓励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和家人或朋友交流,遇到问题及时求助专业心理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探讨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术后常常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现象。
上肢淋巴水肿是指由于淋巴系统受损引起淋巴液滞留在上肢组织间引起的肿胀和不适。
淋巴水肿的产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如何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一、理论探讨1. 淋巴水肿的病因淋巴水肿主要是由于淋巴管受损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淋巴液在组织间滞留,最终引起肿胀和不适。
乳腺癌术后患者常常会因为手术损伤而导致淋巴管破坏,加上放疗及化疗对淋巴系统的损伤,都会增加淋巴水肿的患病风险。
2. 综合护理干预的重要性针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既包括了药物治疗,又包括了物理疗法、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手段,可以全方位地减轻上肢淋巴水肿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实践探讨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上肢淋巴水肿的基本治疗方式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氨甲环酸等。
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液体,从而减轻水肿的症状;氨甲环酸可以促进淋巴管收缩,帮助淋巴液流动,缓解水肿。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避免药物过量或长期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治疗上肢淋巴水肿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按摩、肢体抬高、压迫疗法等。
按摩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缓解淋巴管阻塞,并且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肢体抬高可以利用重力帮助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压迫疗法可以通过适当的压力帮助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
物理疗法需要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操作,患者也可以在家长期进行相关的物理疗法,以维持治疗效果。
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该如何处理?(淋巴水肿的治疗)

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该如何处理?(淋巴水肿的治疗)对于乳腺癌术后3个月后已经发生淋巴水肿的的处理有:手法引流、皮肤护理、绷带包扎、合理运动。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有效的是综合淋巴消肿治疗(CDT)。
综合淋巴消肿治疗(CDT)核心:手法淋巴引流。
最初由丹麦医生Vodder(沃戈尔)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首先用于治疗肿大的淋巴结。
八十年代德国夫妇医生Foeldi(佛帝)将此项技术加以改良和发展,增加了弹性绷带包扎,皮肤护理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治疗,形成了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综合消肿治疗,又称CDT。
1. 手法淋巴引流•手法淋巴引流的功能作用:① 促进淋巴的活跃和循环,借着按摩把淋巴液引流到淋巴结,加快毒素排出。
② 改变淋巴流方向,由受阻淋巴组织到健康的淋巴管正确使用徒手淋巴引流可增加淋巴流量(比正常大20倍)。
手压过大会使淋巴管萎陷,反而造成淋巴液滞留,加速毒素堆堆集的状况。
•引流步骤① 手法引流前奏——淋巴结的激活② (Arm)手臂引流手法——患者仰卧,治疗师从患者的右手边开始2. 皮肤护理普通皮肤的护理•卫生和防护①使用中性天然肥皂清洗,并擦干;②保持皮肤皱褶干净、干燥;③保护皮肤,避免切伤、擦伤、蚊虫叮咬(尤其敏感皮肤);④使用润肤剂,避免含香精产品;⑤高温时优先使用植物护肤品,避免石油或矿物油产品。
•处理皮肤角化过度•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疤痕的护理疤痕按摩→推动皮瓣→淋巴运动→促进回流具体步骤•双侧肢体自然下垂,前后左右点头及左右转头以放松颈部肌肉•健侧手指四指并拢,沿胸部疤痕对着健侧腋窝淋巴结走向,包括疤痕上、下缘按摩手术切口周围区域与疤痕组织•患肢屈肘自患侧端向健侧端按摩,将水肿液体推向健侧通畅的腋窝淋巴结•锻炼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次纤维硬化采用光子治疗仪治疗3. 压力治疗包括:采用段拉伸压力绷带包扎穿戴压力袖套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治疗使用模式:G~I4. 合理运动•深呼吸•手指运动(如爬墙运动、做手工、绘画等)•握拳运动•手腕运动•肩部运动•肩部、足部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和腋窝部位放疗的常见并发症。
20世纪60年代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5%,术后加放疗其发生率增加到52%。
80年代据文献报道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15%。
近年来腋窝淋巴结清扫后中度、重度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不超过5%。
淋巴水肿的程度与个体因素有关,部分患者上肢淋巴管交通支欠发达,容易发生淋巴水肿。
高龄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高。
二病因1.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切除了腋窝淋巴结,同时也切断、结扎了淋巴管,从而阻断了淋巴液的回流通路,造成上肢淋巴液回流障碍。
大量含蛋白质的淋巴液滞留在组织间隙引起相关部位组织肿胀,日久还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
手术后腋窝积液、感染、瘢痕挛缩,也阻碍了上肢淋巴回流和静脉回流。
2.乳腺癌腋窝部位放疗会造成放射野内的静脉闭塞,淋巴管破坏,还会因局部肌肉纤维化压迫静脉和淋巴管,影响上肢淋巴回流。
三临床表现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在手术后任何时期,可术后立即出现,也可在30年后出现。
急性淋巴水肿表现为患侧上肢增粗,若上肢周径增加超过2cm即可肉眼发现。
慢性淋巴水肿上臂呈橡皮样肿胀。
淋巴水肿可引起患侧上肢疼痛、肢体变形、功能障碍,并可继发感染,而感染又进一步造成淋巴管腔硬化与闭塞加重水肿。
国际淋巴学会将其分为以下三期:
Ⅰ期:上肢呈凹陷性水肿,肢体抬高则水肿消失。
Ⅱ期:水肿为非可凹性,上肢组织有中度纤维化,肢体抬高水肿不消失。
Ⅲ期:橡皮肿,上肢呈软骨样硬度,皮肤外生性乳头状瘤。
根据水肿的范围和程度分为三度:
Ⅰ度:上臂体积增加<10%,一般不明显,肉眼不易发现,多发生在上臂近端内、后侧。
Ⅱ度:上臂体积增加为10%~80%,肿胀明显,但一般不影响上肢活动。
Ⅲ度(重度):上臂体积增加80%,肿胀显著,累及范围广,可影响整个上肢,并有严重的上肢活动障碍。
四治疗术后轻度上肢淋巴水肿可在数月内缓解,严重上肢肿胀很难自行恢复,各种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均有限。
1.抬高患肢局部按摩,晚间休息时可将肘部垫高,使上臂高于胸壁水平。
局部按摩时患者抬高患肢,按摩者双手扣成环状,自远端向近侧用一定压力连续挤压推移,每次自上而下反复推压10~15分钟,每日数次,可促进回流。
2.酌情使用弹力绷带压迫上肢减轻肿胀,也可结合按摩,按摩后立即使用弹力绷带。
有些医院康复门诊使用压力泵代替手法按摩以促进回流。
将可充气的袖套置于水肿肢体,间断充气,以促进水肿液向心流动。
空气压力泵适用于淋巴水肿早期,出现明显皮下纤维化者效果欠佳。
3.饮食上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4.神经节封闭以解除血管和淋巴管痉挛,改善循环状况。
5.手术治疗,目的在于降低淋巴系统的负荷(去除水肿增生的病变组织)或提高淋巴系统转运能力(促进淋巴回流、重建淋巴通道),据文献报道有些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既要减少淋巴液的淤积,又要改善淋巴回流,获得长期缓解,避免再次出现,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五预防1.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应规范操作,勿损伤腋静脉主干,不要进行超范围解剖。
2.尽量避免术后患肢进行过重的体力劳动、外伤、静脉穿刺,应防止感染。
3.临床检查腋窝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可先切除最早可能发生转移的前哨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即前哨淋巴结活检),来判断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对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的患者,可以不做腋窝淋巴结清扫,以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
前哨淋巴结活检目前我国尚只有少数医院开展,该技术要求达到较高的准确性,术中是否开展应由所在医疗机构根据现有的设备技术条件决定。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