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
七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PPT课件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1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1
? 城 名山大川 市
中 心
2
院落式的建筑群 宁静祥和
独立的单体建筑 醒目突出
3
少林寺
米兰达教堂
4
5
嵩山少林寺
6
7
8
9
10
少林寺塔林
11
佛塔是佛教的标志性建筑 包括木塔,砖石塔,砖石结构而外部用木料制作屋檐、栏杆的塔。
12
13
哥
米
特 式
兰
建
大
筑 风
教
格
堂
特 点
(
:
哥
空 灵
特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2Leabharlann 、式纤 瘦
)
、 高
高
耸
、
尖
尖
峭
直
14
15
16
17
18
19
顶 部
20
彩 色 的 玻 璃 花 窗
21
彩 色 的 玻 璃 花 窗
22
天 堂 的 神 秘
23
24
25
26
27
28
29
5、在课下,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途径, 搜集一些关于满族和藏族佛教寺院的代 表建筑,了解一下他们各自的特色。
第7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

第7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一:教材分析(一)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了解中西宗教建筑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
(二) 主要知识点1.佛教建筑的基本布局特点与主要建筑形式2.西方教堂的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的主要特点3.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特点和建筑的象征意义4.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结合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形式特点及文化理念/,理解东方的“意境美”与“形式美”的含义。
提高对我国优秀古代宗教建筑的了解。
难点: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
二: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 (二)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能不能告诉我,学生欣赏思考回答这些建筑你都见过吗?他们属于什么建筑?引出宗教建筑的地位与差异引出课题中国宗教建筑 (佛教建筑的基本知识看图片说明佛教建筑在我国的融合看图片说明佛教建筑的形式佛塔与寺院教师出示南北方不同塔让学生观察分析说明佛塔的特征教师总结:佛的象征。
造型多样(楼阁式塔、四门式塔、单层式塔等),从建筑材料上分有木塔、砖石塔、砖木结合的塔等。
早期是佛教的主体建筑,隋唐时期佛殿成为主体建筑,塔被移在殿后或另建塔院。
也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北方塔雄伟浑朴南方塔秀丽纤细学生欣赏学生思考回答中国佛教寺院特征出示法雨禅寺图片说明寺院位置出示北京雍和宫图片说明寺院格局平面延展的院落式格局同一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在佛教建筑上的反映出示不达拉宫与隆兴寺和雍合宫让学生分析异同点飞檐式雍和宫多民族文化融合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大多与山水相伴,平面延展的院落式格局,安详亲和的环境气氛;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欣赏思考回答上面我们分析了东方以我国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寺院那西方呢文化观不同学生思考又有什么形式感呢?基督教建筑三种形式出示各自图片进行分析罗马式建筑罗马式教堂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美术教案7

美术鉴赏:第七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一、知识点:①中国最重要的两大宗教建筑:佛教建筑、道教建筑②佛教建筑历史:产生与古代印度→公元1世纪在东汉经西域和南海传入中国→汉化→公元4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发展迅速佛院佛教建筑主要是寺庙佛塔1、佛教寺院在中国古建筑中的地位:佛教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遗产中仅次于宫殿建筑的另一重要建筑类型2、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点与主要建筑形式①中国佛教寺院是在平面的布局秩序或依山而建的灵活设计中展开主辅相成、幽深和谐的格局,殿、塔、楼与园林组合的形式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审美品格。
空间布局上具有一种祥和清静的意境.②主要建筑形式;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一般以供奉佛像的大殿作为主体,围绕其周围大小建筑、院子组合成院落式的建筑群,是印度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结合形式。
3、基督教建筑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建筑主要有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三种,其中哥特式是中世纪最辉煌的时期文化成就最高。
①罗马式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圆拱,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设一采光高楼,雕塑绘画等都成为与教堂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②拜占庭式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最大特点就是对穹顶的使用,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创造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色彩的使用变化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都显得灿烂夺目。
③哥特式总体风格特点: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外型高耸轻盈,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玫瑰窗,狭长大窗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高柱或簇柱,造成一种向上飞升、另人神往的天国神秘的幻觉。
④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特点和建筑的象征意义西方的哥特式教堂以巨大高耸的并体形式和石刻装饰工艺、彩色玻璃窗艺术的华美精湛,彰显了用建筑工艺技术追慕天国幻境的审美创造向往,“光”当作上帝的隐喻和象征,上帝即“生气勃勃的光自身”光象征着上帝的神圣力量于是“光”便成为基督教里最高价值的形象体现二、拓展知识:1、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宗教建筑在西方主要是:神庙、教堂著名神庙有:希腊雅典卫城中的帕特农神庙、伊克瑞翁神庙、罗马的万神庙等,教堂经历了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式的发展阶段。
高中美术_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一11-20班,学生都是刚刚接触美术鉴赏,并且对于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基本了解的较少。
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他们对艺术作品充满学习的激情,对很多中西古今的艺术作品有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如果老师的引导得当,量体裁衣设计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也就成了学生个性飞扬、自主探究的天地。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整合、延伸和拓展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
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中国佛教建筑和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基本特点等知识,进一步掌握了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能将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联系起来,通过中西方建筑特点的不同上升为到功能、精神性及文化的不同。
能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实物图例分析并讲解。
较好的掌握宗教建筑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正确的对待。
教材分析:本节课程是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鉴赏选修教材第二单元第七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以后课程学习中学生对作品的整体分析和认知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单元着重介绍了中西美术作品的比较,这个比较是以作品作为切入点的中西文化横向式的比较,这个单元分为了九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为本单元第二课内容,属建筑类的部分。
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三部分,(1)空间布局的形式(2)材料结构的特色(3)内外装饰的工艺学习目标:①知识和技能:掌握中西宗教建筑的基本特点,学习鉴赏宗教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
②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
重点:中国佛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西方哥特教堂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把对中西宗教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形式特点的理解,上升到对建筑的精神性、历史文化品格的把握。
评测练习:1、对于中国的佛教建筑和哥特式教堂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佛教建筑古树深院,飞檐碑影,幽深宁静。
第7课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学案

第7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学案第7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一、佛教寺院佛教寺院是佛教信仰的核心场所,是佛教僧侣修行和传播佛法的地方。
寺院通常由佛殿、方丈室、僧房、钟楼等建筑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象征意义。
1. 佛殿(大雄宝殿):佛殿是佛教寺院里最重要的建筑。
佛殿通常是用木材建造,有的寺庙富丽堂皇,金碧辉煌,有的则简朴朴素。
佛殿内供奉着佛像,表达对佛陀的崇敬和信仰。
2. 方丈室:方丈室是寺庙里供住持或主持居住和处理寺务的地方。
方丈室一般比较简单,用于僧人进行修行和学习佛法。
3. 僧房:僧房是供僧人修行和生活的地方。
僧人在这里打坐冥想,读经念佛,与世隔绝,专心修行。
4. 钟楼:钟楼是寺庙内用于报时的设施。
寺庙里的钟楼通常有大钟和小钟,用于宣告僧侣起床、行礼、打坐、就寝等重要时刻。
5. 山门:山门是进入寺庙区域的入口,不同寺庙的山门风格各异,但通常都具有庄严肃穆的氛围。
二、哥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是中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宏伟壮丽的建筑结构和高耸入云的尖顶为特点。
哥特式教堂是基督教信仰中的重要场所,它们的美学和宗教象征意义使其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仰慕和研究的对象。
1. 尖顶:哥特式教堂的尖顶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尖顶的设计使得建筑显得高大、雄伟,也象征着人们向上帝和天堂的追求。
2. 窗户:哥特式教堂的窗户通常非常大而高,拥有复杂精美的玻璃花窗。
这种设计使得阳光可以从窗户洒进教堂,营造出神圣的氛围。
3. 拱顶:哥特式教堂以其宏大的拱顶而闻名。
这些拱顶被设计成十字形,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也更好地展示了建筑师的技术和艺术成就。
4. 雕刻:佛教寺庙与哥特式教堂都以精美的雕刻享有盛誉。
佛教寺庙的雕刻通常以佛陀、菩萨等佛教神灵为主题,而哥特式教堂的雕刻则以圣经故事、天使和圣人为主题。
5. 体积:哥特式教堂通常非常巨大,以显示出基督教宗教的庄严和权威。
大教堂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敬畏。
三、相似点和差异点1. 相似点: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都是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它们都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装饰而享有盛誉。
山美版高中美术《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课件_

哥特式教堂
(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中西宗教建筑的基本特点,学习鉴赏宗教建筑 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宗教与中西文明的关系。 (二) 主要知识点 1.佛教寺院在中国古建筑中的地位。 2.佛教建筑的基本布局特点与主要建筑形式。 3.西方教堂的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的主要特点。 4.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特点和建筑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佛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西方哥特教堂建 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使学生对中西宗教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形式特点的理解, 能上升到对建筑的精神性、历史文化品格的把握。
禅堂 禅堂
大雄宝殿
六祖殿 鼓楼 那罗殿
天王殿 山门殿
钟楼
挂谱堂
碑廊
隆兴寺(大佛寺)河北正定
隋
隆兴寺(大佛寺)
外 观
院落式的建筑群 对称规整 层层递进
隆兴寺
隆兴寺(大佛寺)
河北正定 隋
装 饰 特 色
红墙绿瓦
隆兴 寺
审 美 追 求
清静 祥和
雍 和 宫
北 京 雍 和 宫
院 落 对 式 称 的 规 建 整 筑 群
唐代诗人杜牧有这样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 台烟雨中。”说的是什么时期?此时,佛教在中国发展迅 速,佛教寺院的数量、规模迅速增加。
佛院、寺庙、佛塔被称为三大佛 教建筑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有哪些?
五台山
九华山
普陀山 峨眉山
你能说出中国有哪些著名 的佛教建筑吗?
少林寺
隆兴寺 雍和宫 布达拉宫 佛塔
两组pk,小组内以合作的方式探究: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有何不同?
佛教寺院
地理位置
哥特式教堂
外观
美术《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教学设计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学设计课题: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使学生掌握中西宗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从而对宗教建筑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描述中西方宗教建筑的特点,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宗教建筑的特有魅力,让学生关注宗教在生活中的影响,并能正确对待宗教艺术。
教学重点:中国佛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西方哥特教堂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把对中西宗教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形式特点的理解,上升到对建筑的精神性、历史文化品格的把握。
教学过程分析:导入:音乐能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根据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以一段宗教音乐的形式的导入本课的学习,学生听完之后都能想到什么?宗教总是依附于某种形式而存在,比如依附于音乐的形式而存在称为佛教音乐,当佛教依附于建筑形式时,我们这种建筑称为寺院,也就是佛教建筑,在西方这种宗教建筑称为教堂。
紧接着出示青岛关于宗教建筑的图片,学生根据平常的游览介绍你所去过的宗教建筑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讲解进而提出几个问题,带着这几个问题师生将一同感受和领略宗教建筑的魅力,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
讲授新课:1. 知识认知(1).通过印度最早的佛教寺院那烂陀寺与我们平时见到的佛教寺院建筑相比,其风格上借鉴了我们本土的什么建筑?学生根据之前的课程学习总结出借鉴了宫殿建筑的风格形式,那么在建筑布局上是否也采用了中国宫殿的布局呢?通过知识回顾的形式进行,紧接着,以湛山寺的平面示意图为例,分析寺院里的建筑是如何安排的?师生边欣赏边分析,总结出佛教寺院——湛山寺的布局以及内部建筑安排。
(2).中国大部分的佛教建筑都是借鉴宫殿风格形式布局的,有没有不同于这种建筑布局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师生共同分析出藏传佛教建筑的布局特点。
(3).除了佛教寺院,还有一种宗教建筑不得不提,它是佛教的标志性建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佛塔。
高中美术_《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七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中西宗教文化和中西宗教建筑的基本知识,学会鉴赏中西宗教建筑艺术,积极投身实践保护古代文物建筑。
【目标】:使学生掌握中西宗教建筑的基本特点,学习鉴赏宗教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宗教建筑与中西文明的关系。
【主要知识点】1、佛教寺院在中国古建筑中的地位。
2、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点与主要建筑形式。
3、西方教堂的罗马、拜占庭式的主要特点。
4、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特点和建筑的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中国佛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西方哥特教堂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学习难点】:把对中西宗教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形式特点的理解,上升到对建筑的精神性、历史文化品格的把握。
【背景知识】“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则是朝廷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汉书·元帝纪》注)。
汉代中央各行政机关的九个官署,就合称为“九寺”。
九寺中的“鸿胪寺”,即接待印度高僧居住的地方,类似现在接待国宾的礼宾司和国宾馆。
因此,“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
将称朝廷高级官署的“寺”,用来称呼佛教建筑,足可以说明统治者对佛教的敬重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已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层层深入。
到了隋唐时期,供奉佛像的佛殿,成为寺院的主体,塔被移到殿后,或另建塔院,这与印度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已有很大的不同.观看视频,视频中给大家展示了佛教的两种思想是_______ 和________。
【问题设计】唐代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说明了什么?天下名山僧占多说明了什么?【主要内容】一、寺庙的外观样式绝大多数汉地佛教寺庙的外观都属于纵轴式布局,大体上从南到北由这几部分构成:(1)山门殿。
山门是佛教寺庙最外边的大门,因许多佛寺地处山林之中,故称为山门。
进入山门便是山门殿,山门殿内左右各塑了一名大力士,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人称为"哼哈二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了解中西宗教建筑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
(二) 主要知识点
1.佛教建筑的基本布局特点与主要建筑形式
2.西方教堂的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的主要特点3.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特点和建筑的象征意义4.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形式特点及文化理念/,理解东方的“意境美”与“形式美”的含义。
提高对我国优秀古代宗教建筑的了解。
难点: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
二: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能不能告诉我,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
这些建筑你都见过吗?他们属于什么建筑?引出宗教建筑的地位与差异引出课题
中国宗教建筑 (佛教建筑的基本知识
看图片说明佛教建筑在我国的融合看图片说明佛教建筑的形式佛塔与寺院
教师出示南北方不同塔让学生观察分析说明佛塔的特征
教师总结:佛的象征。
造型多样(楼阁式塔、四门式塔、单层式塔等),从建筑材料上分有木塔、砖石塔、砖木结合的塔等。
早期是佛教的主体建筑,隋唐时期佛殿成为主体建筑,塔被移在殿后或另建塔院。
也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北方塔雄伟浑朴南方塔秀丽纤细学生欣赏学生思考回答
中国佛教寺院特征
出示法雨禅寺图片说明寺院位置出示北京雍和宫图片说明寺院格局平面延展的院落式格局
同一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在佛教建筑上的反映
出示不达拉宫与隆兴寺和雍合宫让学生分析异同点
飞檐式雍和宫多民族文化融合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
大多与山水相伴,平面延展的院落式格局,安详亲和的环境气氛;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欣赏思考回答
上面我们分析了东方以我国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寺院那西方呢文化观不同
学生思考
又有什么形式感呢?基督教建筑三种形式出示各自图片进行分析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教堂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拜占庭教堂建筑的一大鲜明特点就是对穹顶的普遍使用。
整体造形中心突出。
在色彩的使用上,即变化又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都显得灿烂夺目。
哥特式“用石头描绘的童话”“用彩色玻璃编绘的神话”
外形高耸、轻盈、空灵、纤瘦,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狭长的大窗子辉煌而神秘。
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造成一种向上飞升、令人神往的天国神秘的幻觉。
学生欣赏感悟思考回答
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不同点:选择建造的位置结构布局建造风格
出示图片让学生边比较边分析边总结学生边比较边分析边总结佛教寺院与哥特式建筑的比较学生尝试概括教师总结
是在平面的布局秩序或依山而建的灵活设计中展开主辅相成幽深和谐的格局,殿,塔,楼与园林组合的形式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审美品格。
学生思考总结
外形高耸、轻盈、空灵、纤瘦,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狭长的大窗子辉煌而神秘。
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造成一种向上飞升、令人神往的天国神秘的幻觉。
练习学生思考巩固回答总结师生互动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