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哥特式教堂的风格和意义
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与表现

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与表现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作为中世纪的重要建筑风格之一,具有独特的特征与表现形式。
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标志着欧洲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也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建筑结构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与罗马式建筑相比,哥特式建筑更加注重进一步加强建筑的空间感和垂直感。
典型的哥特式教堂通常有高大的尖顶和高耸的塔楼,它们给人一种向上延伸的感觉,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神圣与庄严的氛围。
此外,哥特式建筑中采用了更多的拱顶和穹顶结构,这使得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宽敞与明亮。
这种结构的运用使得建筑不再是简单的纵向延伸,而是兼具纵深感和立体感。
其次,哥特式建筑在细节装饰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尽管哥特式建筑的整体结构相对复杂,但它的细节装饰却精美而富有创意。
在建筑外立面上,人们可以看到精心雕刻的飞拱、花窗、扶壁等装饰元素,这些元素的存在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美感。
在教堂内部,我们也会被细致入微的壁画、雕塑和马赛克镶嵌所吸引。
哥特式建筑的这些细节装饰不仅展现了建筑的艺术价值,也是建筑师对美的追求和对技艺的完美展示。
此外,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还体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
哥特式建筑通常使用天然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如石灰石、大理石等。
这些石材不仅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还能够展现出石材的质感和纹理,使得建筑更富有层次感。
此外,相比于其他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对玻璃的运用也较为突出。
在教堂的窗户上,人们可以看到庄严的彩色玻璃,它们通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为建筑带来了神秘而美丽的效果。
最后,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宗教表达上有着独特的内涵。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教堂或修道院,因而它与宗教信仰紧密相关。
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元素都充满了宗教象征与意义。
高大的尖顶和塔楼象征着人们对上帝的敬畏和崇高,而细致入微的装饰则传达了圣经中的故事与信仰。
哥特式建筑通过结构与装饰的完美结合,以及宗教表达的体现,使得人们在进入建筑内部时,能够从物质世界中超越出去,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和安慰。
谈谈哥特建筑式风格的理解和看法作文

谈谈哥特建筑式风格的理解和看法作文《我眼中的哥特建筑式风格》一哥特建筑式风格,在我看来就像是建筑界的神秘魔法师。
那些尖尖的塔顶就像魔法棒直指天空,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它的独特。
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哥特建筑,是去参观巴黎圣母院的时候。
从远处看,它那高耸的双塔就会第一时间抓住你的眼球。
走近了,能看到精美的雕塑,这些雕塑密密麻麻地布满建筑的外立面,有天使,有恶魔,有人物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就好像是用石头在讲述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进入到教堂内部,那种高挑的空间和宏大的气势一下子就把我给镇住了。
那狭长的拱形穹顶向上延伸,给人一种无比庄严和神圣的感觉,仿佛自己一下子变得很渺小。
这里面的彩色玻璃也是一绝,阳光透过的时候,彩色的光影就洒落在地上,斑驳陆离,就像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这和外面的世界好像被一扇门分隔开了,外面是喧嚣的世俗,里面是圣洁的精神领域。
哥特建筑式风格在巴黎圣母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既展示了当年建筑工匠高超的技艺,也让像我这样的游览者看到了那个时代对于宗教的信仰和热情。
二哥特式建筑风格还有个很有趣的特性,就像是一个有着独特性格的老朋友。
它热衷于那些尖锐和高耸。
建筑上那些小小的尖塔就像是刻意扎向天空的小刺,像是在和天空捉迷藏。
还是拿巴黎圣母院来说,站在教堂的庭院里抬头看那些高塔的时候,就感觉这些塔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竞赛,看看谁能更接近天空。
塔身的纹理清晰可见,一块一块的石头紧密排列,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士兵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那些塔身上的雕饰,千奇百怪,有的纹理像树叶脉络一样复杂,却又那么精致有序。
我伸手触摸着这些古老石头,想象着当年的工匠一块一块地搬运、雕琢,然后精准地拼接。
突然觉得这哥特式建筑就像是一个时间胶囊,封存着当年的辉煌与繁华。
它是传统而又古老的,但它又是那么的鲜活。
每一个来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会跟我一样,从那些尖塔、雕饰、墙壁上解读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记忆或者感悟。
也许这就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魅力所在,它是一座凝固的史诗,也是一个可以任由人们去浮想联翩的艺术空间。
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神秘氛围

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神秘氛围法国哥特式建筑凭借着宏伟壮丽的外观、神秘的氛围和精细的雕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它们是法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和背景。
本文将介绍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特点、魅力以及它们所传递的神秘氛围。
一、法国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法国哥特式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的尖顶尖塔和拱形的窗户。
哥特式建筑充满了垂直线条和尖锐的形状,给人一种向上延伸的感觉。
这种特点使得建筑看起来高大、庄重而优雅。
此外,法国哥特式建筑还注重对称和均衡,采用了复杂而精细的雕花和纹饰,充分展示了建筑师和工匠们的技艺和美学追求。
二、法国哥特式建筑的魅力法国哥特式建筑的魅力在于它们所营造出的神秘氛围。
进入一座哥特式教堂,仿佛进入了一个超凡的世界。
高大的拱形穹顶、彩色玻璃窗和千姿百态的雕饰将光线以奇特的方式照射进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每一座教堂都散发着凝重而沉静的气息,让人们心生敬畏之情。
此外,哥特式建筑中的一些细节设计,如雕塑、花窗玻璃等,还散发出一种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情调,吸引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三、法国哥特式建筑的背景与历史法国哥特式建筑在中世纪盛行于欧洲,尤其在12世纪至14世纪达到了巅峰。
这段时期被称为哥特式时代,对建筑师和工匠们来说是一个创作的黄金时代。
哥特式建筑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宗教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
它们大部分是为了教堂和修道院而建造,用来展示教会的权威和宗教信仰。
此外,法国哥特式建筑还受到了斯德哥尔摩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和特点。
四、法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法国有许多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包括巴黎圣母院、巴黎圣心大教堂、斯特拉斯堡圣母大教堂等。
其中,巴黎圣母院是最为著名和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哥特式教堂。
它的建造始于1163年,历经两个世纪才完工,是法国的国家级文化遗产。
圣母院拥有壮丽的立面、精美的玫瑰花窗和细致的雕饰,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之一。
哥特式教堂建筑之美

哥特式教堂建筑是中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构造和壮丽的外貌成为众多游客和建筑师的心头好。
无论是古老的巴黎圣母院,还是英国的巴斯教堂,都展现了哥特式建筑摄人心魄的美丽。
哥特式教堂建筑之美不仅体现在其精细的细部雕刻上,还表达了人类对永恒和信仰的追寻。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结构设计。
哥特式建筑通常采用了悬挂式拱顶和高耸的尖塔,给人一种伸向天空的感觉。
由于拱顶的成形,教堂内部能够营造出宽敞、高大的空间,同时还能够支撑教堂的整个重量。
这种设计不仅给予了建筑物以轻盈感,还赋予了它们一种神秘的气息。
哥特式教堂建筑之美还体现在其华丽的外观上。
哥特式教堂的外部常常装饰有许多细致的雕刻,以及雄伟的窗户和尖塔。
由于采用了飞扶壁、尖形拱门和细长的尖顶,在太阳的照射下,这些建筑物会投下壮观的影子,其外貌无疑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哥特式教堂的玫瑰窗也是其独特之处。
玫瑰窗是一个大而圆形的窗户,常常装饰有精美的色彩玻璃,散发出柔和的光线,使整个教堂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除了结构和外观方面的美感,哥特式教堂建筑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
这些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离不开对宗教和信仰的思考和追求。
中世纪的欧洲教堂是基督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人们相信进入教堂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与神的交流。
哥特式建筑的高拱顶和高尖塔象征着人类渴望与上帝相遇的愿望,希望通过这种建筑来表达对上帝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同时,在教堂的内部,细致的雕刻和祭坛的布置也是为了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使来访者感受到神圣和虔诚。
综上所述,哥特式教堂建筑之美是多方面的。
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如悬挂式拱顶和高耸的尖塔,赋予了建筑物轻盈感和神秘感。
华丽的外观和细致的雕刻使教堂成为一种艺术品,引人入胜。
更深层次上,哥特式教堂建筑反映了人类对永恒和信仰的追寻。
它们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和情感上的震撼和触动。
无论你是否有宗教信仰,哥特式教堂建筑都值得一探。
哥特式建筑与欧洲教堂

哥特式建筑与欧洲教堂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其代表作之一便是欧洲教堂。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在艺术和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还展示了人类对于宗教和精神信仰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哥特式建筑和欧洲教堂之间的联系,并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一、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直到16世纪才逐渐衰落。
与此前的罗马式建筑相比,哥特式建筑更加修长、高大,注重垂直线条的表达,以及细致的装饰和雕塑。
它以尖顶、尖拱和尖顶的尖锐形状为主要特点,被认为是中世纪建筑中的一项革新。
首先,哥特式建筑强调垂直线条的运用。
教堂的立面通常被设计得高耸挺拔,拥有巨大的玫瑰窗,以便将更多的自然光引入内部空间。
这种垂直线条的表达不仅使教堂看起来更加庄严肃穆,还给人一种超越凡俗世界的感觉。
其次,哥特式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的独特性。
教堂内部和外部的装饰常常使用复杂的雕塑和浮雕,描绘宗教故事和圣徒的形象。
这些装饰不仅弥漫着宗教的氛围,还使建筑物本身成为一件艺术品。
最后,哥特式建筑追求结构的开创性。
它们使用了一系列的创新技术,如飞扶壁、尖塔、空心的墙体和拱顶等。
这些复杂的结构使得建筑物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并创造出更大、更宽敞的内部空间。
二、欧洲教堂的意义欧洲教堂作为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代表,不仅代表了宗教的力量和力量,在建筑领域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欧洲教堂作为宗教场所,为信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空间。
它们作为基督教信仰的象征,吸引了大量的朝圣者和信徒。
精心设计的内部空间,如高大的尖拱和精美的玫瑰窗,给人们营造了一种虔诚宗教的氛围,使人们能够远离尘嚣,专心祈祷和反思。
其次,欧洲教堂也在建筑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哥特式建筑的创新性结构和装饰细节为后来的建筑风格提供了灵感和指导。
许多现代建筑师和艺术家仍然从哥特式建筑的设计中汲取灵感,尤其是对于垂直线条和细节的运用。
最后,欧洲教堂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研究者。
哥特式建筑欧洲的宗教艺术

哥特式建筑欧洲的宗教艺术哥特式建筑:欧洲的宗教艺术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的重要流派,其独特的风格和雄伟的气势使其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哥特式建筑的起源、特点以及对欧洲宗教艺术的影响。
一、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罗曼式建筑的演变。
罗曼式建筑注重厚重稳固的建筑结构,在建筑形式上没有太多的创新。
而哥特式建筑则突破了罗曼式建筑的限制,注重建筑的垂直感和空间感,使用了更多的拱形结构,使建筑更加纤细、轻盈。
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1. 纤细的拱形结构:哥特式建筑采用了更多的尖拱形结构,使建筑物看起来更为纤细,营造出一种向上的动感。
这种拱形结构的运用,也使得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更加宽敞明亮。
2. 飞扶壁和飞拱:为了支撑更高的建筑物,哥特式建筑引入了飞扶壁和飞拱这两个特殊的结构。
飞扶壁是沿着外墙面向外凸出的墙体,起到支撑和分担重力的作用。
飞拱则是连接飞扶壁和主体建筑物的拱形结构,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轻盈的视觉效果。
3. 十字架平面布局:哥特式教堂通常采用十字架的平面布局,即由一个长形的中殿和两个交叉的横向走廊组成。
这种布局使教堂的空间分隔得更为清晰,同时也符合基督教教义中对十字架的象征性意义。
三、哥特式建筑对欧洲宗教艺术的影响1. 宗教表达的媒介:哥特式建筑以其庄严的氛围和壮丽的艺术形式成为宗教仪式和宗教信仰的重要表达媒介。
教堂内部的高耸拱顶、彩色玻璃窗以及镶嵌细致的雕塑等艺术元素,使信徒更加沉浸于宗教仪式的氛围中。
2. 彩色玻璃窗的运用:哥特式建筑中的彩色玻璃窗被视为艺术的巅峰之作,其透过色彩的折射和投射,表达了圣经故事和宗教教义。
这些彩色玻璃窗不仅使教堂内部充满神秘感和神性,同时也是当时玻璃工艺和绘画艺术的结合体现。
3. 亲近自然的要素:哥特式建筑着重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使用大量的自然元素,如植物图案的雕塑和壁画,突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与历史意义

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与历史意义一、引言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是法国巴黎市中心一座著名的大教堂,也被认为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之作。
该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意义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两个方面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介绍。
二、建筑风格1. 哥特式建筑风格巴黎圣母院采用了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中世纪欧洲十分流行。
其特点包括:尖拱形拱门、高耸向上延伸的拱顶、精美而复杂的雕刻装饰等。
这些元素都可以在巴黎圣母院的外立面和内部空间中找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了“无柱大厅”结构,使整个教堂呈现出较大的空间感,并为后来更多的教堂设计提供了灵感。
2. 雕塑与窗户玻璃巴黎圣母院的外立面有大量的雕塑,包括基督、圣母玛利亚、圣徒和天使等。
这些雕塑精致细腻,在太阳照射下呈现出迷人的光影效果。
而教堂内部最吸引人的是其宏伟的窗户玻璃。
这些彩色玻璃窗不仅提供了美丽的视觉效果,更传递了基督教信仰中的故事和寓意。
3. 尖顶和铸铁结构巴黎圣母院最具标志性的元素之一就是其尖顶。
原本建于12世纪初,但在19世纪时被拆除并重建。
新建的尖顶使用了铁质框架,使得整个尖顶更加稳固耐用。
这种铸铁结构在当时是一项创新技术,为后来其他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先例。
三、历史意义1. 基督教和文化遗产作为一座重要的宗教场所,巴黎圣母院承载着无数基督徒祈祷、参与仪式的心灵寄托。
它也是法国文化和历史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参观。
2. 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也因为维克多·雨果的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而闻名世界。
该小说描绘了15世纪的巴黎圣母院及其周边环境,对这座教堂的建筑和历史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3. 历史事件和修复工程在其近900年的历史中,巴黎圣母院经历了一些重大事件和修复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教堂曾被当做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对象遭到破坏。
大教堂时代赏析

大教堂时代赏析大教堂时代是欧洲中世纪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时间跨越约从12世纪末到16世纪初。
这一时期的建筑和艺术风格被广泛应用于教堂和其他宗教建筑,传达着宗教信仰和精神力量。
大教堂时代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哥特式建筑、罗曼式建筑和拜占庭式建筑中,这些建筑风格展示了中世纪人们的信仰和智慧。
哥特式建筑是大教堂时代的主要建筑风格,它以大教堂的尖塔、高耸的拱顶和窗户为特点,这种建筑风格代表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虔诚和敬畏。
哥特式建筑的建筑结构复杂,建筑师们通过精心设计和工艺技术将这些建筑物建造得宏伟壮观,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哥特式建筑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是法国巴黎圣母院,它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之一,展示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虔诚和敬畏。
而罗曼式建筑是大教堂时代的另一种建筑风格,它以拱形窗户、圆拱门和花岗石墙体为特色,这种建筑风格代表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信仰和忠诚。
罗曼式建筑的建筑结构简单,建筑师们通过自然材料和简洁设计来展现中世纪人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
罗曼式建筑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是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它是罗曼式建筑的典范,展示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
拜占庭式建筑是大教堂时代的另一种建筑风格,它以金色圆顶、华丽的壁画和宗教雕刻为特点,这种建筑风格代表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崇拜和敬畏。
拜占庭式建筑的建筑结构复杂,建筑师们通过金色、彩色大理石等材料和精美设计来展现中世纪人对上帝的崇拜和敬畏。
拜占庭式建筑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它是拜占庭式建筑的杰作之一,展示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崇拜和敬畏。
大教堂时代的建筑风格不仅展示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还展示了他们对建筑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力。
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成为欧洲中世纪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教堂时代的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建筑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继承和发展了中世纪建筑的传统,为欧洲建筑艺术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哥特式教堂的风格和意义
经过了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对建筑概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由于我在xxx大学选择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所以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建筑概论与赏析,它与我的专业是有很大联系的。
关于建筑,我们知道:建筑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
在如今社会呢,各种因素都与人类的建筑活动密切相关。
社会在发展,建筑也在发展和进步。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建筑都有他各自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体味的。
对于一个建筑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结构,材料和建筑过程,我们还应该感性地去看待它,去了解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针对这门课,我想论述一下“哥特式大教堂”——西方的一种很伟大也很普遍的建筑风格。
1、哥特式教堂的起源
先说一下它的起源吧。
西方文化幸运的在各个时代都能开创出政治、经济、哲学及艺术上辉煌的高潮就如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推进,17世纪音乐及艺术的发展以及15世纪文艺复兴的蓬勃发展。
12世纪时的法国就曾完美地聚合创造出哥特式大教堂,可以说是建筑领域里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一开始仅是对罗马式建筑进行适度但实际的改进,而这些早期哥特时期的教堂成功地演变为13世纪哥特式盛期的结构以及其后15世纪“辐射式”及16世纪“火焰式”等充满激情的教堂。
没有任何一种建筑样式像哥特式建筑那样快速又广泛地扩展。
2、哥特式教堂的文化、政治意义
当然,就哥特式教堂会在那个时候在法国兴起,也有它一定的文化、政治等上的意义。
当时经过阿拉伯人转译后的希腊哲理最终传入西方文化的中心,一种全新的氛围——探究真理的自由风气,在卓越的宗教思想和重视实效的对人类及自然的探究之间的平衡——导致哥特式教堂出现了。
身为那个新时代的一份子,会以一种值得探究的态度审视其自身以及周围世界,同时又不失去对宗教的深刻笃信,而对于周遭可见世界的理解则成为理解伟大上帝更好的途径。
这些教堂也反映了这种新精神。
另一方面,哥特式教堂庄严巨大的结构象征了新的幸福生活,并反映出世俗的财务充分满足宗教目的的繁荣景象。
3、哥特式教堂的空间结构
哥特式大教堂的胜利来自于建筑师征服了重量及空间,同时运用厚重石块的实体性表达出最纯粹的信仰需求。
要说明如何成就这项奇迹,需要陈述一下这种教堂建筑的空间及结构。
哥特式大教堂的一项惊人特色是虽然这种建筑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演进,但我们仍能描述出何谓“典型”的哥特式大教堂,不管它是12世纪还是20世纪建造的。
哥特式大教堂的平面是十字形的,位于十字下翼部是宽敞的中殿,两侧有侧廊,通常还会再在其外加上两条侧廊。
十字水平向的翼部称为“耳堂”与中殿和侧廊成直向向外延伸。
耳堂和中殿之间的十字交叉点上通常建造高耸的尖塔……实际上,哥特式大教堂的平面与我们大部分的教堂并没有多大差别。
4、哥特式教堂的建筑手法
为了表达对天堂的渴慕,哥特式建筑的技师应用了两项建筑手法:高度与光线。
高度并不是立即能被领略的,而是目光被引导至封闭空间的最高点半圆形后殿的天花板时才能逐步地感觉到。
彩绘玻璃花窗完全改变了射入教堂的光线,使得这些光线似乎不是由外面摄入仿佛来自天上。
这种朝向教堂顶端逐渐演变的光线被两种构件所调节,这两种构件出现在所有带窗的垂直墙面上,使被照亮的区域呈水平带状分开:拱廊、高侧窗。
哥特式教堂的廊道、中殿、耳堂、唱诗班席及半圆形后殿空间单元则整个由砌筑的穹隆覆盖。
可以分析其带有拱肋和穹隆的四面拱顶它通常由两个半圆柱交错形成,使其覆盖的空间单元的四边形成拱——此特点显然增加了屋顶层的采光。
5、哥特式教堂的几张图片
下面是几张哥特式大教堂的图片,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它的建筑风格也可以体会出它所蕴藏的文化意义。
图1 图2
图3 图4
这些大教堂的建筑师都是极为优秀的艺术家和优秀的工程师,他们对大教堂的用材很谨慎;砌体结构的应力只是它抗压能力的一小部分。
然而另一方面,结构的连接方式却又相当大胆,因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是依赖它所有构件的相互作用.
建筑是凝结人类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非凡智慧的复杂结合体,它包含着方方面面。
我们不应该只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它,也不应该只是那么一板一眼。
要知道建筑也是有感情的,它们也是美的。
我们也都应该试着从感性的角度去分析我们身边的建筑。
我相信建筑是有灵魂的,每一种建筑都有它一定的文化在里边。
文化与建筑该是密不可分的。
就像上边所提到的哥特式大教堂,他们代表着人们的一种宗教信仰,人们把对上帝的信仰崇拜都寄托在这些教堂上。
另一方面,哥特式教堂庄严巨大的结构象征了新的幸福生活,并反映出世俗的财务充分满足宗教目的的繁荣景象。
由此看来,这些哥特式大教堂不仅是他们经常去的场所也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心灵的归宿。
再来说一下建筑师,他们都是很伟大的一群人。
他们用专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来完成每一栋建筑,来为我们提供生活中那么不可或缺那么重要的一部分。
而对于每一栋建筑,他们更是充满感情的。
每一栋建筑都像是建筑师的孩子,从开始的一砖一瓦到最后的雄伟壮丽,建筑师都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努力。
当然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也把它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孕育在其中,并通过其建筑风格来体现。
从一开始接触土木到现在学习了建筑概论及赏析这门课,我都一直很庆幸自己学习并接触了这些东西。
纵观这个世界,建筑无处不在,像我这样为建筑而努力的人也无处不在。
我们都会努力努力再努力让这个世界的建筑更加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