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电阻与铜电阻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合集下载

实验四 热电阻测温特性实验

实验四  热电阻测温特性实验

实验四热电阻测温特性实验(请先仔细阅读温控仪操作说明)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阻的测温原理与特性。

二、基本原理:热电阻用于测温时利用了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这一特性,对于热电阻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

常用的有铂电阻和铜电阻,热电阻Rt与温度t的关系为:R t=R0(1+A t+B t2)本实验采用的是Pt100铂电阻,它的R0=100Ω,A t=3.9684×10-2/℃,B t=5.847×10-7/℃2,铂电阻采用三线连接法,其中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为了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三、仪器设备:K型热电偶、Pt100铂热电阻、温度控制仪、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

四、实验步骤:图4-1 Pt100热电阻测温接线图1、按图4-1接线,将Pt100铂电阻的三根线分别接入温度实验模板上“Rt”输入端的a、b 点,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Pt100三根线,其中短接的二根线接b点,另一端接a点。

这样Pt100与R3、R1、Rw1、R4组成一直流电桥,它是一种单臂电桥。

Rw1滑动端与R6相接,Pt100的b点接R5。

2、按下模块上的电源按钮,将R5、R6端同时接地,接上电压表(2V档),调节Rw3,使V02=0V。

3、恢复图4-1连接,调节Rw1再次使V02=0V(此时电桥平衡,即桥路输出端b和RW1滑动端之间在室温下输出电压为零)。

4、将热电偶插到温控仪两个传感器插孔中任意一个插孔中,(K型、E型已装在一个护套内),K型热电偶的自由端接到温控仪面板上的EK端,用它作为标准传感器,配合温控仪用于设定温度,注意识别K型、E型引线标记及正极、负极不要接错。

5、将Pt100插入温度控制器的另一传感器插孔中,设定温控仪温度值为50℃,当温度稳定50℃时,记录下电压表读数,重新设定温度值为50℃+n·Δt,建议Δt=5℃,n=1……10,每隔1n读出数显表指示的电压值与温度表指示的温度值,并将结果填入下表4-1。

《工业铂、铜热电阻》新旧规程的对比及存在的问题

《工业铂、铜热电阻》新旧规程的对比及存在的问题

觉新 规程 的实用 性 、 可操 作性 更强 , 而且 通过 对整 个装 置 的不确 定度 的分析得 知 , 量 电阻值 设备 的选 择 , 对测 不一
定准确度越高对不确定度的贡献就越小 , 应该选择合适 的带来最小不确定度的设备 。新规程 自 21 年 3月实 01
38 对两线制、 . 三线制 和四线制热 电阻检定时 的接线 , 要求 均应 采 用 四线制 的测量 方法 。
旧规程 无此 项说 明 。
34 允 差 的等级增加 了 C级 和 从 级 , . 拓宽 了被 检 热 电
阻 的允差范 围 。旧规程 只有 A级 和 B级 ; 35 新 增 的定 义 与术语 让 使 用者 更 准 确 的理 解 检定 方 .
法 和理解公 式 ;
36 用热 电阻测试 仪测量 电阻时要 进行 电流换 向测量 , . 取平 均值 以消 除弱热 电势 的影 响 , 在实测 中发 现换 向前
阻值 与 电阻 温 度 系数 a 直 接 对 应关 系 , 式 如 下 : 有 公 对
P10铂 电阻 , t0
l0 = Rlo 0 o/Ro= 1 8. 1/1 0 - 1 3 51 3 512 0 I 2= . 8 Q
‘一 …

一 一
盛 堕 三 盛 塑些 耋 塑 塑
3 新规程 的先进 性
24 测 量不 确定 度 .
GB 79 J24A一20{ 事计 量 测 量 标 准 建 立 和保 持 通 09 军 用要求》 的颁 布实施 , 加规 范 了测 量标 准 的建 立 和保 持 更 等一 系列 过程 , 文 就 如何 在《 量标 准 技 术 报 告 》 写 本 测 编 中理解 并宣 贯 GB24A一20 J 79 09的要 求 , 了一些 论 述 , 做

实验二 Pt100和Cu50金属电阻的温度传感器特性

实验二 Pt100和Cu50金属电阻的温度传感器特性

实验二Pt100和Cu50金属电阻的温度传感器特性
【实验目的】
1、研究Pt100铂电阻、Cu50铜电阻的温度特性及其测温原理。

2、研究比较不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及其测温原理。

3、掌握单臂电桥及非平衡电桥的原理,及其应用。

4.研究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5.、学习热电偶测温的原理及其方法。

【实验仪器】
九孔板,DH-VC1直流恒压源恒流源,DH-SJ5型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数字万用表,电阻箱。

【实验原理】
1、Pt100铂电阻的测温原理
金属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利用铂的此种物理特性制成的传感器称为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通常使用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100Ω,电阻变化率为0.3851Ω/℃。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低温区(-200~650℃)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各种标准温度计(涵盖国家和世界基准温度)供计量和校准使用。

2、Cu50铜电阻温度特性原理
铜电阻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铜电阻的受热部分(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双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当被测介质中有温度梯度存在时,所测得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质层中的平均温度。

3.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偶亦称温差电偶,是由A、B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丝的端点彼此紧密接触而组成的(图2-1)。

当两个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在回路中就有直流电动势产生,该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或热电动势。

当组成热电。

常见金属电阻率

常见金属电阻率

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1)银 1.65 × 10-8(2)铜 1.75 × 10-8(3)金 2.40×10-8(4)铝 2.83 × 10-8(5钨 5.48 × 10-8(6)铁9.78 × 10-8(7)铂 2.22 × 10-7(8)锰铜 4.4 × 10-7(9)汞9.6 × 10-7(10)康铜 5.0 × 10-7(11)镍铬合金 1.0 × 10-6(12)铁铬铝合金1.4 × 10-6(13) 铝镍铁合金1.6 × 10-6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

另外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电阻率金属温度(0℃)ρ(×10-8Ω m), αo(×10-3)锌20 5.9 4.2铝(软)20 2.75 4.2铝(软)–78 1.64石墨(8~13)×10-6阿露美尔合金20 33 1.2锑0 38.7 5.4铱20 6.5 3.9铟0 8.2 5.1殷钢0 75 2锇20 9.5 4.2镉20 7.4 4.2钾20 6.9 5.1①钙20 4.6 3.3金20 2.4 4.0银20 1.62 4.1铬(软)20 17镍铬合金(克露美尔)— 70—110 .11—.54 钴a 0 6.37 6.58康铜— 50 –.04–1.01锆30 49 4.0黄铜– 5—7 1.4–2水银0 94.08 0.99水银20 95.8锡20 11.4 4.5锶0 30.3 3.5青铜– 13—18 0.5铯20 21 4.8铋20 120 4.5铊20 19 5钨20 5.5 5.3钨1000 35钨3000 123钨–78 3.2钽20 15 3.5金属温度(0℃)ρ αo , 100杜拉铝(软)— 3.4铁(纯)20 9.8 6.6铁(纯)–78 4.9铁(钢)— 10—20 1.5—5铁(铸)— 57—114铜(软)20 1.72 4.3铜(软)100 2.28铜(软)–78 1.03铜(软)–183 0.30钍20 18 2.4钠20 4.6 5.5①铅20 21 4.2镍铬合金(不含铁)20 109 .10镍铬合金(含铁)20 95—104 .3—.5 镍铬林合金— 27—45 .2—.34镍(软)20 7.24 6.7镍(软)–78 3.9铂20 10.6 3.9铂1000 43铂–78 6.7铂铑合金② 20 22 1.4钯20 10.8 3.7砷20 35 3.9镍铜锌电阻线— 34—41 .25—.32铍(软)20 6.4镁20 4.5 4.0锰铜20 42—48 –03—+.02钼20 5.6 4.4洋银— 17—41 .4—.38锂20 9.4 4.6磷青铜— 2—6铷20 12.5 5.5铑20 5.1 4.4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全系列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1)银 1.65 ×10-8(2)铜 1.75 ×10-8(3)铝 2.83 ×10-8(4)钨 5.48 ×10-8(5)铁9.78 ×10-8(6)铂 2.22 ×10-7(7)锰铜 4.4 ×10-7(8)汞9.6 × 10-7(9)康铜 5.0 ×10-7(10)镍铬合金 1.0 × 10-6(11)铁铬铝合金1.4 ×10-6(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13)石墨(8~13)×10-6金属温度(0℃)ρ αo , 100锌20 ×10-3 ×10-35.9 4.2铝(软)20 2.75 4.2铝(软)–78 1.64阿露美尔合金20 33 1.2锑0 38.7 5.4铱20 6.5 3.9铟0 8.2 5.1殷钢0 75 2锇20 9.5 4.2镉20 7.4 4.2钾20 6.9 5.1①钙20 4.6 3.3金20 2.4 4.0银20 1.62 4.1铬(软)20 17镍铬合金(克露美尔)—70—110 .11—.54 钴a 0 6.37 6.58康铜—50 –.04–1.01锆30 49 4.0黄铜–5—7 1.4–2水银0 94.08 0.99水银20 95.8锡20 11.4 4.5锶0 30.3 3.5青铜–13—18 0.5铯20 21 4.8铋20 120 4.5铊20 19 5钨20 5.5 5.3钨1000 35钨3000 123钨–78 3.2钽20 15 3.5金属温度(0℃)ρ αo , 100杜拉铝(软)— 3.4铁(纯)20 9.8 6.6铁(纯)–78 4.9铁(钢)—10—20 1.5—5铁(铸)—57—114铜(软)20 1.72 4.3铜(软)100 2.28铜(软)–78 1.03铜(软)–183 0.30钍20 18 2.4钠20 4.6 5.5①铅20 21 4.2镍铬合金(不含铁)20 109 .10镍铬合金(含铁)20 95—104 .3—.5镍铬林合金—27—45 .2—.34镍(软)20 7.24 6.7镍(软)–78 3.9铂20 10.6 3.9铂1000 43铂–78 6.7铂铑合金②20 22 1.4钯20 10.8 3.7砷20 35 3.9镍铜锌电阻线—34—41 .25—.32铍(软)20 6.4镁20 4.5 4.0锰铜20 42—48 –03—+.02钼20 5.6 4.4洋银—17—41 .4—.38锂20 9.4 4.6磷青铜—2—6铷20 12.5 5.5铑20 5.1 4.4①0℃和融点间的平均温度系数②铂90%,铑10%*若电阻率单位用欧姆厘米(Ωcm )表示,表中数值应扩大100倍。

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全系列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1)银 1.65 ×10-8(2)铜 1.75 ×10-8(3)铝 2.83 ×10-8(4)钨 5.48 ×10-8(5)铁9.78 ×10-8(6)铂 2.22 ×10-7(7)锰铜 4.4 ×10-7(8)汞9.6 × 10-7(9)康铜 5.0 ×10-7(10)镍铬合金 1.0 × 10-6(11)铁铬铝合金1.4 ×10-6(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13)石墨(8~13)×10-6金属温度(0℃)ρ αo , 100锌20 ×10-3 ×10-35.9 4.2铝(软)20 2.75 4.2铝(软)–78 1.64阿露美尔合金20 33 1.2锑0 38.7 5.4铱20 6.5 3.9铟0 8.2 5.1殷钢0 75 2锇20 9.5 4.2镉20 7.4 4.2钾20 6.9 5.1①钙20 4.6 3.3金20 2.4 4.0银20 1.62 4.1铬(软)20 17镍铬合金(克露美尔)—70—110 .11—.54 钴a 0 6.37 6.58康铜—50 –.04–1.01锆30 49 4.0黄铜–5—7 1.4–2水银0 94.08 0.99水银20 95.8锡20 11.4 4.5锶0 30.3 3.5青铜–13—18 0.5铯20 21 4.8铋20 120 4.5铊20 19 5钨20 5.5 5.3钨1000 35钨3000 123钨–78 3.2钽20 15 3.5金属温度(0℃)ρ αo , 100杜拉铝(软)— 3.4铁(纯)20 9.8 6.6铁(纯)–78 4.9铁(钢)—10—20 1.5—5铁(铸)—57—114铜(软)20 1.72 4.3铜(软)100 2.28铜(软)–78 1.03铜(软)–183 0.30钍20 18 2.4钠20 4.6 5.5①铅20 21 4.2镍铬合金(不含铁)20 109 .10镍铬合金(含铁)20 95—104 .3—.5镍铬林合金—27—45 .2—.34镍(软)20 7.24 6.7镍(软)–78 3.9铂20 10.6 3.9铂1000 43铂–78 6.7铂铑合金②20 22 1.4钯20 10.8 3.7砷20 35 3.9镍铜锌电阻线—34—41 .25—.32铍(软)20 6.4镁20 4.5 4.0锰铜20 42—48 –03—+.02钼20 5.6 4.4洋银—17—41 .4—.38锂20 9.4 4.6磷青铜—2—6铷20 12.5 5.5铑20 5.1 4.4①0℃和融点间的平均温度系数②铂90%,铑10%*若电阻率单位用欧姆厘米(Ωcm )表示,表中数值应扩大100倍。

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全系列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1)银 1.65 ×10-8(2)铜 1.75 ×10-8(3)铝 2.83 ×10-8(4)钨 5.48 ×10-8(5)铁9.78 ×10-8(6)铂 2.22 ×10-7(7) 4.4 ×10-7(8)汞9.6 × 10-7(9) 5.0 ×10-7(10)镍铬合金 1.0 × 10-6(11)铁铬铝合金1.4 ×10-6(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13)石墨(8~13)×10-6金属温度(0℃)ρ αo , 100锌20 ×10-3 ×10-35.9 4.2铝(软)20 2.75 4.2铝(软)–78 1.64阿露美尔合金20 33 1.2锑0 38.7 5.4铱20 6.5 3.9铟0 8.2 5.1殷钢0 75 2锇20 9.5 4.2镉20 7.4 4.2钾20 6.9 5.1①钙20 4.6 3.3金20 2.4 4.0银20 1.62 4.1铬(软)20 17镍铬合金(克露美尔)—70—110 .11—.54 钴a 0 6.37 6.58康铜—50 –.04–1.01锆30 49 4.0黄铜–5—7 1.4–2水银0 94.08 0.99水银20 95.8锡20 11.4 4.5锶0 30.3 3.5青铜–13—18 0.5铯20 21 4.8铋20 120 4.5铊20 19 5钨20 5.5 5.3钨1000 35钨3000 123钨–78 3.2钽20 15 3.5金属温度(0℃)ρ αo , 100杜拉铝(软)— 3.4铁(纯)20 9.8 6.6铁(纯)–78 4.9铁(钢)—10—20 1.5—5铁(铸)—57—114铜(软)20 1.72 4.3铜(软)100 2.28铜(软)–78 1.03铜(软)–183 0.30钍20 18 2.4钠20 4.6 5.5①铅20 21 4.2镍铬合金(不含铁)20 109 .10镍铬合金(含铁)20 95—104 .3—.5镍铬林合金—27—45 .2—.34镍(软)20 7.24 6.7镍(软)–78 3.9铂20 10.6 3.9铂1000 43铂–78 6.7铂铑合金②20 22 1.4钯20 10.8 3.7砷20 35 3.9镍铜锌电阻线—34—41 .25—.32铍(软)20 6.4镁20 4.5 4.0锰铜20 42—48 –03—+.02钼20 5.6 4.4洋银—17—41 .4—.38锂20 9.4 4.6磷青铜—2—6铷20 12.5 5.5铑20 5.1 4.4①0℃和融点间的平均温度系数②铂90%,铑10%*若电阻率单位用欧姆厘米(Ωcm )表示,表中数值应扩大100倍。

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全系列金属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1)银× 10-8(2)铜× 10-8(3)铝× 10-8(4)钨× 10-8(5)铁× 10-8(6)铂× 10-7(7) × 10-7(8)汞× 10-7(9) × 10-7(10)镍铬合金× 10-6(11)铁铬铝合金× 10-6(12) 铝镍铁合金× 10-6(13)石墨(8~13)×10-6金属温度(0℃)ρ αo , 100锌20 ×10-3 ×10-3铝(软) 20铝(软)–78阿露美尔合金 20 33锑 0铱 20铟 0殷钢 0 75 2锇 20镉 20钾 20 ①钙 20金 20银 20铬(软) 20 17镍铬合金(克露美尔)— 70—110 .11—.54 钴a 0康铜— 50 –.04–黄铜– 5—7 –2水银 0水银 20锡 20锶 0青铜– 13—18铯 20 21铋 20 120铊 20 19 5钨 20钨 1000 35钨 3000 123钨–78钽 20 15金属温度(0℃)ρ αo , 100杜拉铝(软)—铁(纯) 20铁(纯)–78铁(钢)— 10—20 —5铁(铸)— 57—114铜(软) 20铜(软) 100铜(软)–78铜(软)–183钍 20 18钠 20 ①铅 20 21镍铬合金(不含铁) 20 109 .10镍铬合金(含铁) 20 95—104 .3—.5 镍铬林合金— 27—45 .2—.34镍(软) 20镍(软)–78铂 20铂 1000 43铂–78铂铑合金② 20 22钯 20砷 20 35镍铜锌电阻线— 34—41 .25—.32铍(软) 20镁 20锰铜 20 42—48 –03—+.02钼 20洋银— 17—41 .4—.38磷青铜— 2—6铷 20铑 20①0℃和融点间的平均温度系数②铂90%,铑10%*若电阻率单位用欧姆厘米(Ωcm )表示,表中数值应扩大100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R0(t=0的R)的大小 综合考虑常用的 铜:R0=50Ω和R0=100Ω 铂: R0=10Ω、100Ω、1000 Ω ②电阻丝的粗细 综合考虑: 铂电阻 d=0.03~0.07mm 铜电阻 d=0.1mm
Hale Waihona Puke 分度号:Pt10,Pt100,Pt500,Pt1000 Cu50,Cu100
热电阻丝
三、其它接触式温度检测仪表 玻璃管温度计 压力式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 集成温度传感器
1、玻璃管温度计 Liquid-in-Glass Thermometer
Vt=Vt0(α-α’)(t-t0) Vt为温度t时体积, α为液体的体积膨胀系数 α’ 为容器的体积膨胀系数
水银:膨胀系数小,沸点高,可测量较高温度。 不粘玻璃,不易氧化,容易提纯,线性较好, 准确度高。 酒精:膨胀系数大,沸点低,适合低温测量。
铜电阻
温度系数 大
铂电阻
较大
复现性、物理 温度超过100 ℃ 稳定、复现性好(只 时易被氧化 和化学性能 适合氧化性气氛) 电阻率 价格 温度范围 小 便宜 较窄

高、贵金属
较宽
热电阻的结构
无感绕法。 支架材料:云母、石英玻璃、陶瓷等。
工业热电阻检测元件
金属热电阻的测量误差
自热误差
金属热电阻组成测量电路时,由于通电会发热引
• 热敏电阻
• • • • • 负温度系数,-2%~6%/℃ 一致性差 测量温度范围较窄 测量电路简单 热惯性小(体积小)
• 灵敏度高(电阻温度系数大, 是金属热电阻的十几倍);
思考题:热电阻与热电偶测温 系统区别?
热电偶 输出电压信号,测温范围宽;自由端温度补偿; 补偿导线 热电阻: 电桥测量电路;普通导线(减小电阻并保持恒 定);三线制接法;相对热电偶,比较脆弱。 供电电流有可能发热导致测量误差。
Rt R0 1 At Bt Ct t 100
2 3
Rt R0 1 At Bt 2





(0 ℃ <t<850℃)
(-200 ℃ <t<0℃)
铜电阻测量范围:-50~150℃
R t R 0 1 A t Bt 2 C t 3

金属热电阻
金属热电阻需考虑问题
NTC
RT RT 0 exp[Bp T T0 ]
PTC
图2.3.8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2—临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3—开关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4—缓交变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金属热电阻与半导体热敏电阻各有什 么特点 ?
金属热电阻
正温度系数, 0.4%~ 0.6% /℃ 一致性好(可互换) 测量范围宽 采用三线制接法可减小 引线电阻影响
由金属氧化物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元件 测温范围( -100~300℃ ) 分类 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 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 临界温度(CTR)热敏电阻:具有很好的开 关特性,常作为温度控制元件
1 1 RT RT0 exp B T T 0
起电阻值变化 限制电流,规定其值应不超过6mA。
引线电阻引入的误差
连接金属热电阻的导线有一定长度,金属热电阻 自身的电阻值较小,所以引线的电阻值及其变化 就不能忽略 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接法。
两线制
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三线制
与电桥配套使用,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 是工业过程控制中最常用的引线方式
二、 热电阻温度计 Resistance thermometer
热电阻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电阻(热敏电阻)
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
两类热电阻式检测元件
金属热电阻:铂电阻与铜电阻 正的电阻温度系数,一般温度每升高1℃电阻约增 加0.4%~0.6% 半导体热敏电阻 负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电阻约减小2%~6%
金属热电阻的材料要求
电阻温度系数大,温度增加时,其电阻值有明显增大; 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被介质腐蚀; 电阻随温度变化保持单值函数,最好是线性关系; 易于得到高纯物质,复现性好,价格便宜。
•较高的电阻率,以减小尺寸、减小热惯性
金属热电阻的温度特性
铂电阻 铜电阻
铂电阻测量范围:-200~850℃
2、压力式温度计 Pressure Thermometer
Fluid-expansion thermometer 根据密封容器中的液体、气体或低沸点液体的饱 和蒸汽压,受热后体积膨胀或压力增大的原理而制成 ,并用压力表来测量此变化。
液体压力温度计
pt pt (t t0 )
0
α为工作液的体积膨胀系数 β 为工作液的可压缩系数
A A’
t
B
t0
t
t0
B’
Q
解答1
小电阻也是导体,作为第三种导体 ,两端温度相同,根据中间导体定 律热电动势不变
解答2
小电阻可以看成两种导体或多种导体的连接,由于 是小电阻则电阻上任何一点的温度都为t0,多次运 用中间导体定律,热电动势不变
A
A’
t B
t0
B’
t0
作业
灵敏度?
3.2温度检测仪表
思考题
1、根据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在图2.32(老版3.1)所示的热电偶回路中,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该回路中总电势如何变化(增大,减少,不变, 不确定)? ①t升高,t0不变; ② t不变,t0升高; ③ t和t0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 ④ t和t0同时降低相同的温度; ⑤ t0端断开,接入另一均质导体,两联结点温度都为t0 ; ⑥ t0端断开,接入一小电阻,两联结点温度都为t0 ; ⑦如图所示,A’和B’为同一均质导线,Q端的温度不等于t0 ; ⑧如图所示,A’和B’为不同导线,Q端的温度等于t0 ; ⑨如图所示,A’和B’为不同导线,Q端的温度不等于t0 。
四线制
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 把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 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电压引至二次仪表 。可见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电 阻的影响; 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热电阻的使用—温度检测系统
热电阻+引线+(温度变送器)+显示仪表
热电阻式流量计,试考虑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