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涉企收费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

关于涉企收费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

关于涉企收费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整治,收费项目逐步减少、收费行为更加规范、企业负担不断减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仍时有发生,形式上也具有隐蔽性。

2022年,XX局查处涉企违规收费案件25件,为3986户企业清退违规收费234万元。

本文旨在结合基层监管实际,分析涉企收费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治理建议意见,助力企业减负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存在问题(一)收费主体环节多,监管难度大。

涉企收费分为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三类,涵盖企业基建、经营、物流等各个环节,收费主体、收费性质、收费环节具有多元特征,同一收费项目的历史沿革复杂,每个项目有独特的内涵,标准往往也相差甚远。

目前,判定一项涉企收费行为是否违法,需要从收费性质、收费主体、项目及其内涵、标准、范围、收费对象、资金去向等多个要素综合考虑,还需要研究收费依据的历史沿革、文件有效性、不同文件之间的冲突,监管难度大。

(二)企业维权成本高,维权意愿低。

涉企收费主体一般对企业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力或者提供一些非竞争性的服务,双方处于天然的不平等地位,对于部分乱收费行为,企业往往明知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收费,但不交费意味着不能通关办事,不能交易经营,也没有证据进行投诉,迫于无奈只得缴纳费用。

目前,尽管各级各部门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在涉企收费联合治理中也常常提前公开征集线索,但涉企收费的有效投诉举报并不多,近5年来,XX局收到涉企收费相关投诉举报仅30件,且其中大部分反映中介机构收费高,有效投诉举报相对较少。

(三)单位违法成本低,震慑效应差。

相对于大量的收费主体来说,监管部门人手相对有限,难以对收费主体进行全覆盖检查,更难以进行常态化监督。

加之,按照行政处罚的两年追溯期限,一些不存在连续性的乱收费行为超过追溯期就不能实施行政处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铤而走险,借助行政权力强制企业入会,利用行政委托事项搭车收费等。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摘要: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的项目多、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特别是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化管理;建议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以及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包括的项目多,涉及的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同时其也占到了政府非税收入的绝大部分比重,可以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也是从源头上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乃至治理政府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初步建立,特别是在“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逐步推进的今天,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在规模、结构、征收、资金使用、监督等各个方面,都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一直以来,大量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使得政府的财政职能被肢解,宏观调控的能力被削弱,严重的甚至还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尤其是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是在公共财政体制的框架下,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理论基础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我国当前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概念、项目设置、标准制定、征收管理、资金支出使用等管理模式的思考,发现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有关收费管理经验,提出了未来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发展的对策及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为政府制定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争取通过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规范,从源头上治理与防治乱收费现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征收与使用效率。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行政收费制度是指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政府为了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管理所需资金,对社会上主体实行的一种收费制度。

尽管我国在行政收费制度已经实行了多年,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问题一:收费项目多、收费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行政收费项目较多,收费标准也不统一。

导致了群众反映较大,有的部门还存在乱收费、乱摊派等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会让老百姓感到困扰,同时也会影响到政府形象。

对策一:建立统一的收费清单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努力开展收费标准的统一规划。

建立完善的收费清单,明确各项行政收费的合理基础、收费标准和范围。

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级收费标准制定的指导,建立收费决策的合理化程序,提高收费标准确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问题二:缺乏公平性、透明度和预算管理当前行政收费制度中,存在部门间收费的差别及收费方式的不公平,还有许多收费项目缺乏预算控制及预算管理,导致一些部门以行政牟利为目的,导致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越来越扩大,影响政府舆论形象和信任度。

对策二:加强行政收费的透明化和预算化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出资预算制度,将收费公示于民,定期公布部门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范围、期限和收费用途等有关信息。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系统规范收费标准制定、统计与管理工作,实现收费合理、收费透明、收费监管和预算控制。

采用先报带垫、先垫后报的方式,强化预算控制,以防止各部门出现相互依赖、互相牵制和浪费现象。

问题三:监督管理不到位我国的行政收费制度还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政府没有对行政收费的实行有效控制和监督管理。

由此引起的收费乱象严重影响到政府形象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对策三:建立行政收费投诉渠道政府应该加强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定期检查、职责公开、投诉受理等监管机制,同时还应为群众建立行政收费投诉电话和互联网投诉平台,加强对各个部门的行政收费监管。

加强对行政收费组织机构、人员和行政收费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行政监督和行政处罚制度,严格处罚权力滥用和决策不当的行为。

我国行政事业收费存在问题及其建议分析

我国行政事业收费存在问题及其建议分析

我国行政事业收费存在问题及其建议分析【摘要】行政收费,可称为政府收费,也有称行政征费的,是政府在征税之外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意志和权威在行政管理领域的经济体现。

行政事业性收费分为行政性和事业性收费两部分。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政府非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完善非税收收入体制的重要内容[1]。

【关键词】行政事业收费;问题;对策【abstract 】administrative fees for, can be called the government charges, also have the “administrative fees, the government is in the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tax involved outside of a kind of form that is the will of the state and the authority in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f economic reflect. Administrative charges into administrative and service charges two parts. Administrative fees is not the gover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ax revenues. Standardize administrative fees is to perfect the tax revenu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1].【keywords 】administrative career fe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现状行政事业性收费呈逐年下降趋势。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可编辑范本】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可编辑范本】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摘要: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的项目多、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特别是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化管理;建议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以及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包括的项目多,涉及的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同时其也占到了政府非税收入的绝大部分比重,可以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也是从源头上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乃至治理政府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初步建立,特别是在“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逐步推进的今天,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在规模、结构、征收、资金使用、监督等各个方面,都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一直以来,大量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使得政府的财政职能被肢解,宏观调控的能力被削弱,严重的甚至还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尤其是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是在公共财政体制的框架下,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理论基础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我国当前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概念、项目设置、标准制定、征收管理、资金支出使用等管理模式的思考,发现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有关收费管理经验,提出了未来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发展的对策及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为政府制定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争取通过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规范,从源头上治理与防治乱收费现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征收与使用效率。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问题,包括收费标准不合理、收费过程不透明、滥收费现象严重、收费监督不足以及收费领域覆盖广泛。

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制度设计不完善。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建立健全的收费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探索建立公开透明的收费机制,并提高法治意识来规范收费行为。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推动行政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促进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提升社会信任度和公平公正感。

【关键词】行政收费制度、问题、对策、收费标准、透明、滥收费、监督、制度设计、公开透明、法治意识。

1. 引言1.1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的行政收费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其中包括收费标准不合理、收费过程不透明、滥收费现象严重、收费监督不够、收费领域覆盖面广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难点。

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制度设计不完善,需要建立健全的收费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探索建立公开透明的收费机制,提高法治意识,规范收费行为。

只有通过系统性的改革和完善,才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 正文2.1 问题一:收费标准不合理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收费标准不合理。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收费标准设置虽然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符合实际情况。

某些收费标准可能过高,与公民的经济实力不匹配,给公民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一些部门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可能会任意制定收费标准,导致收费过高或者过低。

收费过高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而收费过低则可能导致政府部门财政收入不足,影响公共服务的保障。

由于行政部门对于收费标准的制定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程序,容易导致收费标准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

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制定程序,收费标准容易受到部门内部利益集团的影响,导致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

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研究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备受关注。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为履行行政职责而向社会公众收取的、具有非税性质的费用。

这些收费对于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对于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模和增长趋势2019年底,中国共发行政事业性收费4149项,费率从几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其中,较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144项,重点行业包括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环保、卫生、文化、教育等。

近年来,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模不断扩大,从2014年的5.86万亿元到2019年的8.66万亿元,增长率达到了47.9%。

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快速增长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政府的行政开支压力。

政府部门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需要不断增加财政支出。

但由于税收收入和政府举债的限制,政府部门便开始向社会公众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

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收费合法、合理和平稳增长。

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合理性和问题行政事业性收费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合理性。

首先,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能够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用于财政性补贴消耗性支出,通过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能够保障基础公共服务、支持社会事业和保障社区发展。

但是,当前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标准不统一,存在较大的管理空间。

其次,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取的范围过于广泛,存在侵权和滥用的情况。

最后,一些行业的收费标准较高,对于企业和个人经营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如何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和监督针对当前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效的收费机制。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蔡芸蔓周伟来源:《决策与信息》2020年第01期[摘 ; ;要] 行政收费是国家行政机关实现其行政职能的必要条件,对弥补政府财政空缺、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社会管理秩序、发挥行政管理职能效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在政府改革过程中不断增强,我国的行政收费制度随之也出现了如收费主体繁杂、收费项目繁多、收费资金管理混乱、收费监督与救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发生,不仅大大增加了公民和社会的负担,降低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威和财力管理,甚至影响到了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

因此,应加快行政收费制度的立法进程,尽快出台《行政收费法》,规范行政收费的主体和程序,明确行政收费的范围与标准,完善行政收费的监督与救济机制,巩固和完善行政收费制度,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行政收费;行政收费制度;行政收费法[中图分类号] C9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01-0078-06一、行政收费的内涵“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须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1] 486。

虽然行政收费在我国大量存在,并为此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性文件来规范这种征收制度,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规范行政收费的专门法律和法规。

在实践中,1994年3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的机构。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使其管理职能,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费用,包括管理性收费、资源性收费和证照性收费。

”2000年2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这是涉及到行政收费的最高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即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2006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業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摘要: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的项目多、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特别是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化管理;建议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以及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包括的项目多,涉及的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同时其也占到了政府非税收入的绝大部分比重,可以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也是从源头上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乃至治理政府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初步建立,特别是在“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逐步推进的今天,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在规模、结构、征收、资金使用、监督等各个方面,都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一直以来,大量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使得政府的财政职能被肢解,宏观调控的能力被削弱,严重的甚至还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尤其是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是在公共财政体制的框架下,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理论基础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我国当前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概念、项目设置、标准制定、征收管理、资金支出使用等管理模式的思考,发现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有关收费管理经验,提出了未来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发展的对策及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为政府制定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争取通过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规范,从源头上治理与防治乱收费现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征收与使用效率。

二、收费管理的现状行政性收费作为财政收入的必要补充,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然而这种收费的规模一旦超出应有的限度,就会对税收形成冲击,就会动摇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大包大揽、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逐步打破,本着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的原则,财政体制进行了几次改革,对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也日益增大,单靠预算内收入无法满足改革建设的需要,迫使政府增设预算收入项目,允许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创收。

国家职能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了一些有收费项目的行政规章和地方规范性文件。

受利益趋动机制的左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凭借自身的权利和技术信息等优势,先是对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照牌卡收取工本费,对自身开展的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收取补偿费,当这种收费补偿满足不了支出需要时,就巧立名目一些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来弥补,无论是“条条”还是“块块”的部门单位,多收费便能多得利,多得利便要多收费,这种唇齿相依、相互激励的膨胀机制,导致了收费名目繁多,以致出现费挤税的现象。

据调查,目前商品零售业和个体饮食业,费是税的1.4—2 倍,费负率为16. 37%;个体运输业费是税的15 倍,费负率为51.3%;从制度上说,虽然国家建立了收费许可证收费资金管理收费制度,但由于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的急剧膨胀,行政经费的增加,再加上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观念的泛滥和监督不力,导致了实施机制的软化和制度刚性约束的落空,从而使收费混乱的势头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例如,某县城市个体中巴客运:每年每台车承担的费用,交警收费5000元,运管所1280 元,征稽所16000 元,工商管理费800 元,卫生费300 元,城市管理费380 元,保险费4000 元,合计27760元,而税收仅为2000 元。

个体商业零售业:每年每店交卫生费200 元,防疫费600元,标准计量检测费110 元、计量验测费60 元,工商管理费1000 元,房屋租赁管理费200 元,门面占道费1O0 元,合计3260 元,税为1800 元。

个体餐饮业:每店每年交工商费1000 元,卫生门前三包费600 元,卫生费240 元,防疫办证费240 元,体检费50 元/人,房租管理费200 元,合计2580 元,税为1800 元。

以上这些名目繁多且数额较大的收费明显高于税收,已成为侵蚀财政基础的蛀虫,也成为扰乱财政以致社会秩序、招惹民怨的根源。

这种费挤税的现象从另一层意义上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部门和基层政府的乱收费行为,已严重的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严重恶化了大局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而严肃的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

三、我国目前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的问题(一)执行主体多元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征收主体既有行政事业单位,又有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这样就造成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执法主体过于分散的局面。

这种多头征收、多头管理的格局,肢解了财政管理职能,分散了行政管理性收费的征管力量,增加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成本,加大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难度。

(二)行政收费具体运作不规范1.行政收费的范围异化。

收费的范围异化指的是违反法律规定进行的征费行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有自立标准的收费项目,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信口开河,随意调价,以致一些缴费单位和个人苦不堪言。

有的收费项目从表面上看具有“有偿性”特征,及有关部门在收费的同时,也提供了某种“服务”,但由于这些服务队缴费人而言,并不具有多大的价值,且收费标准往往超出实际成本很多,实质上是属于强制无偿的强收行为。

2.征收手段不规范,程序不完备。

由于我国立法上对行政收费很少规定征收手段及征收范围,因此,某些行政机关在实施征收的过程中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车辆购买者如不交齐所有的费用就别想领到牌证,土地承包户不按规定交齐费用可能面临合同倍思会的厄运,至于村中因农民交不起各种费用而引起的赶猪、牵羊、扒墙、拆屋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三)收费项目及标准制定极不合理1.行政收费的项目繁多,有的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过高,严重偏离公共服务的真实社会平均成本。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机构设立了成千上万的收费项目,凡是需要政府机构许可、颁发资格证书、出具批准文件的事项,无不收取费用。

行政收费可以说已经到了只怕想不到而不怕收不到的地步。

2.以国家机关为中心制定收费政策,管理者的需要成为制定政策的依据,管理相对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市场的平等参与主体,为什么国有、集体、外资、个人独资等类型的企业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缴纳管理费用,但对广大个体工商户设定此项义务,这显然违反了公正、公平的原则。

市场经济要求公正、公平,要求生产要素能够合理流动,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收费阻碍了公共资源的合理流动,如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项收费等,这些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四、收费的泛滥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安定带来了严重危害(一)费挤税,动摇着国家财政的根基。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如果税收收入满足不了国家政权的基本需要,那么国家的根基就将发生动摇。

费挤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费规模庞大,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负担过重,制约税制改革的进行和完善,进而影响税收聚财和调节职能的发挥,在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承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过多的收费必然导致对税制改革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二是各种收费直接侵蚀税基,减少税收。

三是收费占用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大量资金,导致欠税增加。

由于收费与单位和地方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其征收力度往往超过税收,当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资金紧张时,容易出现先费后税的情况,致使应征税款难以及时足额入库。

(二)影响党群关系和政府的形象。

收费部门大多是政府的职能组成部门和法律授权的组织,代表政府行使职权,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

现在收费养人的现象比较严重,绝大部分机构均以收费形式解决经费来源,如国土、矿管、城管、工商、交警、规划、房产、交通等部门,几乎是靠收费维持运转。

且相当一部分收费用于发放员工工资。

更为严重的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一些地方实行了“下达指标,超收分成、少收倒扣、工资挂钩”的办法,鼓励收费单位和执法人员多收费,用增加的收费收入平衡预算,形成了利益驱动乱收,乱收推动乱支,乱支又推动乱收的恶性循环。

(三)影响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现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除少数规费纳入预算内管理外,其他大部分为预算外资金管理,是构成预算外资金的主要来源。

在一定时期内,预算外资金多了,预算内的资金就必然减少,而预算外资金的大幅膨胀,必然要制约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私设“小金库”,容易滋生腐败。

由于行政事业收费部门多、收费项目繁杂,且大部分是预算外资金,财政监管难。

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这种缺乏监管的收费,往往容易成为单位的“小金库”,而这种“小金库”又往往在单位也难以“内控”,“小金库”的钥匙也只能掌握在几个人手里。

怎样开支,开支多少,全凭单位和少数人说了算,在客观上为单位乱开支,甚至挥霍浪费创造了条件,滋生腐败也有了可能。

(五)造成机关人员过多,机构臃肿,影响机构改革。

由于收费项目多,牵涉面广,触及的对象多,在具体收费过程中因群众抵触情绪大,收费难度也随之增大。

这样一来,收费部门就必然要有一支庞大的收费队伍来收费,而由于收费人员的增加,又要靠多收费来养人,于是就形成了养人收费,收费养人这一怪圈和恶根,给机构消肿、人员分流造成了障碍和阻力。

五、对策及建议(一)进一步提高对收费管理的认识,规范部门收费行为。

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一定要把加强对收费管理摆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

收费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因为收费的泛滥和失控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到财税根基,影响到经济运行秩序,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到社会大局稳定。

因此,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必须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看待这个问题。

必须要有令禁止,依法办事,违法必究。

规范基层政府和部门收费行为,保持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

(二)建立和完善收费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杜绝收费泛滥和失控的病根。

1.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