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样本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沪教委基〔2008〕33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通知各区县教育局、托幼办,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为了进一步推进本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提高早期教养指导工作的质量,特修订《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3年印发的《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同时废止。
附件: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八年四月二十九日主题词:教育学前教育方案通知抄送:教育部基教司、市卫生局、市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中福会、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农场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行建职业技术学院、市教科院、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5月8日印发(共印70份)附件: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0-6岁儿童教育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提高学前教育机构的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特制订《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本方案是本市托幼园所实施3岁前教养工作的指南,也为家庭教养提供参考。
一、教养理念1.关爱儿童满足需求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
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
在开展保教工作时,应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
坚持保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保中有教,教中重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
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
在教养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
学会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0-6岁儿童教育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提高学前教育机构的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特制订《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本方案是本市托幼园所实施3岁前教养工作的指南,也为家庭教养提供参考。
一、教养理念1.关爱儿童满足需求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
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
在开展保教工作时,应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
坚持保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保中有教,教中重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
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
在教养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
学会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4.因人而异开启潜能重视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使保教工作以自然差异为基础。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生许多良好的品质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必须密切关注,把握机会。
要提供适宜刺激,诱发多种经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情景,开启潜能,推进发展。
二、教养内容与要求(一)新生儿1.提供自然睡眠的条件。
保持房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柔和,洁净温馨。
2.按需哺乳。
面带微笑注视新生儿,经常对新生儿进行肌肤抚触,与其交谈。
3.为新生儿勤洗澡、勤换衣裤和尿布,保持其皮肤清洁和干燥。
细心看护,经常对新生儿的皮肤、大小便、脐部、眼睛等进行观察。
4.提供适量的视听刺激,让新生儿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玩具声和讲话声,常看会动的玩具和人脸等,适宜距离为15—30厘米。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上海市0-3 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实施指导(解读)在学习中理解在反思中提升在运用中拓展(一)大脑发育的状况0—3 岁的突触连接几乎是成人的两倍婴幼儿出生时的突触连接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14 岁,突触连接几乎接近成人的水平亲爱幼儿,满足需要——以亲为先,以情为主,以观察为基础•悉心辨听哭声•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6 个月之后社会性形成(被宠坏的时段)孩子一出生就要有亲子对话(对语言发展很重要)1、倾听习惯要培养 2 、语言表达能力(初生开始培养)父母每天应有一小时陪伴孩子自己带孩子以养为主,教养融合——体现了婴幼儿早期教与养要自然结合•在养育过程中形成有规律的生活•在养育过程中建立亲子间的信任感•在养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对孩子最好的一堂课就在饭桌上1 岁半以前训练孩子大小便, 1 岁半至2 岁学习、养成定时大小便保持一贯性,不要有两面性(全家教养一致)给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创设条件,降低难度,鼓励动手关注发育,顺应发展——以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把握“机会之窗” •顺应孩子天性,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3 岁半到4 岁半阅读敏感期因人而异,开启潜能——用差异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婴幼儿,理智的看待并接受每一个婴幼儿•在观察基础上作出个别化的回应•提供不同的材料,满足婴幼儿发展的差异过分关注是不理智的大脚趾顶一顶,增加大脚趾的力量。
不会完全行走就让他爬强调以开心、开口、开窍为序;强调以健康、安全、养育为先;强调以过程、差异、潜能为重。
推崇的婴幼儿教养方式基本不变1、多满足,少要求2、多关注,少“教育”3、多自然,少刻意( 2 岁以前 1 对1,2-3 岁小组活动)4、多个别,少集体(分组教学不是小组教学)13-18 个月不用奶瓶视觉:尽量不用白色墙面,晚上睡觉不开灯语言敏感期(0-6 岁)书写敏感期(3、5-4、5岁)秩序敏感期(2-4 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动作敏感区(0-6 岁)感官敏感期(0-6 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 岁)细微事物敏感期(1、5-4 岁)。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托幼一体化的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对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特制订《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作为本市托幼园所实施3岁前教养工作的活动指南,也可为家庭教养提供参考。
一、教养理念1、亲爱儿童满足需求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
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
在开展保教工作时,应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
坚持保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保中有教,教中重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
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
在教养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
学会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4、因人而异开启潜能重视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使保教工作以自然的差异为基础。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生许多良好的品质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必须密切关注,把握机会。
要提供适宜刺激,诱发多种经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情景,开启潜能,推进发展。
二、教养内容与要求新生儿1、自然睡眠,房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洁净温馨。
2、按需哺乳,面带微笑,目光注视,经常进行肌肤抚触与搂抱。
3、勤洗澡、换衣裤和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经常对眼睛、脐部、大小便进行观察。
4、提供适量的视听刺激,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玩具声和讲话声,常看会动的玩具和人脸等,适宜距离为15-30厘米。
1-3个月1、自然形成有规律的哺乳、睡眠。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托幼一体化的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对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特制订《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作为本市托幼园所实施3岁前教养工作的活动指南,也可为家庭教养提供参考。
一、教养理念1、亲爱儿童满足需求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
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
在开展保教工作时,应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
坚持保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保中有教,教中重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
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
在教养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
学会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4、因人而异开启潜能重视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使保教工作以自然的差异为基础。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生许多良好的品质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必须密切关注,把握机会。
要提供适宜刺激,诱发多种经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情景,开启潜能,推进发展。
二、教养内容与要求新生儿1、自然睡眠,房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洁净温馨。
2、按需哺乳,面带微笑,目光注视,经常进行肌肤抚触与搂抱。
3、勤洗澡、换衣裤和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经常对眼睛、脐部、大小便进行观察。
4、提供适量的视听刺激,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玩具声和讲话声,常看会动的玩具和人脸等,适宜距离为15-30厘米。
1-3个月1、自然形成有规律的哺乳、睡眠。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和家长对早期教育的关注,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应运而生。
本方案旨在为上海市0~3岁婴幼儿提供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教养方法,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教养目标3.培养婴幼儿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安全意识。
4.培养婴幼儿初步的感官和认知能力。
5.培养婴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基本动作技能。
二、教养内容1.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2)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
(4)自理:锻炼婴幼儿的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大小便等。
2.社交能力与情感发展(3)情感表达:教育婴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生活常识与安全意识(1)交通安全:教育婴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2)家庭安全:教育婴幼儿注意家庭安全,预防意外伤害。
(3)生活常识:教育婴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如冷暖自知、饮食卫生等。
4.感官与认知能力(1)视觉:锻炼婴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对色彩的敏感度。
(2)听觉:培养婴幼儿的听力,提高对声音的辨识能力。
(3)触觉:锻炼婴幼儿的触觉,培养对物体形状、质地的感知能力。
5.运动兴趣与基本动作技能(1)大动作:培养婴幼儿的爬、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技能。
(2)精细动作:锻炼婴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如抓握、捏取等。
三、教养方法1.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婴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观察法:观察婴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养。
5.实践操作法:让婴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实施策略1.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参与婴幼儿的教养过程,形成合力。
2.社会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社区、家庭、幼儿园等资源,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教养环境。
3.专业培训与指导:加强对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养水平。
4.定期评估与反馈:对婴幼儿的教养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教养方案。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旨在为婴幼儿提供一个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教养环境,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海市教改委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市一直以来都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海市教改委出台了一系列的婴幼儿教养方案,以满足市民对于高质量0-3岁婴幼儿教育的需求。
本文将对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政策背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和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0-3岁婴幼儿教养工作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促进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全面发展,上海市教改委积极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方案。
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为上海市0-3岁婴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养服务,让他们能够在健康、幸福、安全的环境下成长。
二、教养内容1. 生活照料婴幼儿的生活照料是婴幼儿教养的基础。
上海市教改委要求各托幼机构和家庭教育者对婴幼儿的饮食、睡眠、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和照料。
要求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2. 心理情感婴幼儿的心理和情感发展对其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上海市教改委提倡关注婴幼儿的情感需求,建立和谐的情感环境,促进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要求教养者在对待婴幼儿时,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个体差异,培养其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3. 身体锻炼婴幼儿是在快速成长发育期,身体锻炼对于其发育至关重要。
上海市教改委鼓励托幼机构和家庭教育者为婴幼儿提供多样化的身体锻炼机会,包括户外活动、游戏、体育操等。
要求教养者关注婴幼儿的睡眠质量,保障其充足的睡眠时间。
4. 语言智力婴幼儿期是语言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市教改委提倡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通过言语启蒙活动、音乐、游戏等方式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育者应该通过耐心的交流和互动,帮助婴幼儿建立初步的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实施措施上海市教改委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推动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实施。
1. 执法监管对托幼机构和家庭教育者进行严格的执法监管,确保其遵守有关婴幼儿教养的规定和要求。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托幼一体化的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对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特制订《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作为本市托幼园所实施3岁前教养工作的活动指南,也可为家庭教养提供参考。
一、教养理念1、亲爱儿童满足需求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
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
在开展保教工作时,应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
坚持保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保中有教,教中重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
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
在教养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
学会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4、因人而异开启潜能重视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使保教工作以自然的差异为基础。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生许多良好的品质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必须密切关注,把握机会。
要提供适宜刺激,诱发多种经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情景,开启潜能,推进发展。
二、教养内容与要求新生儿1、自然睡眠,房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洁净温馨。
2、按需哺乳,面带微笑,目光注视,经常进行肌肤抚触与搂抱。
3、勤洗澡、换衣裤和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经常对眼睛、脐部、大小便进行观察。
4、提供适量的视听刺激,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玩具声和讲话声,常看会动的玩具和人脸等,适宜距离为15-30厘米。
1-3个月1、自然形成有规律的哺乳、睡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一、教养理念
1.关爱儿童满足需求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 强调以亲为先, 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 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
创设良好环境, 在宽松的氛围中, 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尊重婴幼儿的意愿, 使她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
在开展保教工作时, 应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
坚持保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 保中有教, 教中重保, 自然渗透, 教养合一。
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
在教养实践中, 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 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 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
学会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顺应儿童的天性, 让她们能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 和谐发展, 充实发展。
4.因人而异开启潜能重视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 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 使保教工作以自然差异为基础。
同时, 要充分认识到人生许多良好的品质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 必
须密切关注, 把握机会。
要提供适宜刺激, 诱发多种经验,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情景, 开启潜能, 推进发展。
二、教养内容与要求
( 一) 新生儿
1.提供自然睡眠的条件。
保持房间空气清新, 温度适宜, 光线柔和, 洁净温馨。
2.按需哺乳。
面带微笑注视新生儿, 经常对新生儿进行肌肤抚触, 与其交谈。
3.为新生儿勤洗澡、勤换衣裤和尿布, 保持其皮肤清洁和干燥。
细心看护, 经常对新生儿的皮肤、大小便、脐部、眼睛等进行观察。
4.提供适量的视听刺激, 让新生儿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玩具声和讲话声, 常看会动的玩具和人脸等, 适宜距离为15—30厘米。
( 二) 1-3个月
1、顺应婴幼儿的生理节律, 逐步形成有规律的哺乳、睡眠。
及时添加生长所需的营养补充剂。
2、在适宜时间内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和户外睡眠, 让婴幼儿接触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3、提供便于抓握、带声响、色彩鲜艳、无毒卫生的玩具, 帮助婴幼儿练习俯卧抬头、目光追视、抓握、侧翻等动作。
4、经常面对面地和婴幼儿逗引交流, 引发其对亲近的人和熟悉的声音产生反应。
促使其情绪愉快, 培育母婴依恋亲情。
5、悉心辨析哭声, 给予积极回应, 满足婴幼儿不同需要。
( 三) 4-6个月
1.保证婴幼儿充分的睡眠时间, 逐渐养成其自然入睡、有规律睡眠的习惯。
2.按月龄逐步添加辅助食品, 逐渐形成定时喂哺的规律。
3.帮助婴幼儿学习翻身和靠坐, 练习主动伸手抓握玩具、双手扶奶瓶等动作。
4.提供婴幼儿辨认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人、物和事的机会。
5.帮助婴幼儿学习辨别亲近的人的声音, 呼其名字时会转向发声的方向, 用”咿呀”声与人交流。
6.引发婴幼儿对熟悉的音乐有愉快的情绪反应。
7.在盥洗中, 引导婴幼儿乐意接受洗脸、洗手、洗屁股、洗澡。
经常保持其手、脸等处皮肤的清洁干燥。
( 四) 7-12个月
1.逐步形成婴幼儿定时睡眠( 白天3-2次, 一昼夜15-13小时) 的习惯。
2.逐渐提供各类适宜的食物, 让婴幼儿初步适应咀嚼、吞咽固体食品, 尝试用杯喝水、用勺喂食。
3.鼓励婴幼儿配合成人为其穿衣、剪指甲、理发和盥洗等活动。
引导婴幼儿学习坐盆排便, 对大小便的语音信号有反应, 帮助其形成一定的排便规律。
4.让婴幼儿练习独坐、爬行、扶站、独立站、扶走, 以及捏拿小物件, 两手配合倒物等动作。
5.用简单的词和指令刺激婴幼儿用表情、动作、语音等作出相应的反应( 如指认五官等) 。
6、引发婴幼儿跟着音乐节律随意摆动身体。
( 五) 13-18个月
1.停用奶瓶吸吮, 提供杯子让婴幼儿喝水( 奶) , 顺利度过离乳期。
2.帮助婴幼儿学习用语言或动作表示大小便。
提供适宜的坐盆, 使其逐步形成一定的排便规律。
3.提醒婴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擦嘴。
吃饭时自己学用小勺进食, 形成定时、定位、专心进餐的习惯。
4.提供机会让婴幼儿练习独立行走、下蹲、转弯、扶栏杆上楼梯等。
5.为婴幼儿提供其喜欢的玩具, 让其进行摆弄和装扮等活动。
6.鼓励婴幼儿模仿成人的单词或短句, 学着称呼人、用单词句表示自己的需求。
7.提供机会让婴幼儿感知生活环境中的花草和树木、人和物, 指指认认, 初步建立实物和图片、物体和词语之间的联系。
8.帮助婴幼儿充分感受色彩和形状, 尝试涂涂画画。
9.引发婴幼儿感受音乐节奏带来的快乐, 跟着音乐做动作。
( 六) 19-24个月
1.让婴幼儿逐步养成睡眠、进餐、盥洗的好习惯, 生活有规律。
2.在盥洗时帮助婴幼儿学着使用肥皂、毛巾, 学脱鞋子、裤子、袜子和外衣。
3.鼓励婴幼儿养成用餐时吃一口、嚼一口、咽一口和口渴时喝水的习惯。
4.提供机会让婴幼儿练习自如地走、跑, 进行举手扔球、玩叠高积木、串大珠子等游戏, 并学着收放玩具。
5.鼓励婴幼儿辨别周围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物, 让其对物体的形状、冷热、大小、颜色、软硬等差别明显的特征有充分的感知体验。
6.鼓励婴幼儿学用简单句( 双词句) 表示自己的需求, 说出自己的名字, 提供机会多进行亲子阅读、听故事、学念儿歌。
7.提醒婴幼儿与人打招呼, 学着在和同伴一起玩耍、游戏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8.引导婴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做模仿动作, 跟唱简单的歌曲, 用各种材料涂涂画画。
( 七) 25-36个月
1.养成婴幼儿按时上床、安静入睡、醒后不影响别人的睡眠习惯。
2.鼓励婴幼儿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愿意吃各种食物, 自主地用杯喝水( 奶) 。
3.提供婴幼儿模仿成人做事的机会, 帮助其学习自己穿脱衣裤、鞋袜, 自己洗手擦脸, 主动如厕。
4.让婴幼儿有练习钻爬、上下楼梯和走小斜坡的机会, 体验运动的乐趣, 培养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5.让婴幼儿操作摆弄积木、珠子、纸、橡皮泥等玩具, 提高其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
6.提供感知常见动植物和简单数字的机会, 帮助婴幼儿觉察指认颜色、形状、时间( 昼夜) 、空间( 上下、内外) 等明显的差异。
引导其开始了解人、物、事之间的简单关系。
7.鼓励婴幼儿学用普通话大胆表示自己的需求, 理解并乐意执行成人简单的语言指令。
8.提供图画书, 培养婴幼儿阅读的兴趣, 学习讲述简单的事情和学讲故事、念儿歌。
9.帮助婴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愿意亲近老师和同伴。
引导其学习对人有礼貌, 不影响别人的活动。
10.引导婴幼儿跟着音乐唱唱跳跳, 用声音、动作、涂画、粘贴等多种方式表示自己的感受。
三、组织与实施
婴幼儿教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主要在托幼机构和家庭中进行。
( 一) 托幼机构教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营造清洁、安全、温馨的家庭式环境, 提供方便、柔和、易消毒的生活设施, 创设温馨宁静的睡眠环境, 保障婴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