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汇总
《富贵不能淫》2019-2013对比阅读题集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答案】D解析“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运用了比喻论证)
《富贵不能淫》2019-2013对比阅读题集
2019年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逐题解答版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懈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2)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12.包拯、海瑞在民间人称“包青天”“海青天”。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3分)
12.围绕“廉洁奉公”“秉公执法”“勤政爱民”谈即可。(每点1分)
6《富贵不能淫》2019-2013对比阅读题集

《富贵不能淫》2019-2013对比阅读题集2019年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逐题解答版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孟子>二章》)【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瑞曰:“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有删改)【注释】①脱粟:吃糙米饭。
②艺:种植。
③曩:从前。
④发:打开。
⑤橐:布袋的一种。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是B.得志,与民由之由:遵循C.御史诣学宫诣:到D.属吏咸伏谒咸:都8.A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倒悬之./父命之.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C.谒当以.属礼/以顺为.正者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9.A1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懈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与《郭永传》对比阅读

(2)阅读《郭永传》,依据上下文,“永日:‘吾世受国恩, 当以死报,然巢倾卵覆,汝辈亦何之?兹命也,奚惧。”’ 应是【甲】【乙】【丙】哪一处所省略的语句?(2分)
答案:丙
15.阅读两篇文章,结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说 说郭永能够称得上“大丈夫”的理由。(3分)
答案示例: 强敌压境,郭永秉承为国尽忠之心,亲率士卒倾力抗击; 城破之时,郭永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内心坚定,目标明 确;面对富贵的诱惑毫不犹豫地拒绝,面对死亡的威胁毫 不屈服,大骂敌军,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郭永的所作所 为,符合孟子提出的关于大丈夫的三方面的标准,因此郭 永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共3分。忠义1分,坚守自己的原则、毫不动摇1分,富 贵不能淫0.5分,威武不能屈0.5分。意思对即可)
【乙】……良久城陷落,郭永坐在城楼上,有人想要扶着他 离开城楼,守城将士们哭泣着请求离开。
【丙】……金人遣骑召永,永正衣冠南向再拜讫,易幅巾⑥ 而入,黏罕⑦日:“阻降者谁?”永熟视曰:“不降者我。” 金人奇永状貌,且素闻其贤,乃自相语,欲以富贵啖⑧永, 永嗔目唾日:“无知犬豕,恨不醢⑨尔以报国家,何说降 乎?”怒骂不绝。金人讳其言,麾之使去,永复厉声日: “胡不速杀我死?当率义鬼灭尔曹。”大名人在系者⑩无不 以手加额,为之出涕,金人怒断所举手。乃杀之,一家皆遇 害。虽素不与永合者皆面恸,金人去,相与负其尸瘗⑩之。
郭永传 刘豫①举济南来寇,大名孤城无援,永②率士昼夜乘城, 伺间则出兵狙击。【甲】……攻围益急,俘东平、济南人,大 呼城下日:“二郡已降。降者富贵,不降者无噍类③。”益谦 ④辈相顾色动,永大言日:“今日正吾侪报国之时。” 【乙】……良久城陷,永坐城楼上,或掖⑤之以归,诸子环 泣请去。
①[刘豫]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投降后,协助金人攻宋。 ②[永]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北宋抗金官吏。 ③[噍( jiào)类]指活着的或活下来的人。 ④[益谦]指张益谦,北宋将领,此役中降金。 ⑤[掖]拽着别人的胳膊。
初中 语文 八年级 上学期 文言文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八年级语文《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练习题一、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乙)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蹴cù):踩踏。
(万钟):优厚的俸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乡):同“向”,先前、从前。
(本心):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B.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加:益处。
C.富贵不能淫.。
淫:使……迷惑。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太。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4.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甲)文借景春之口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同时这个反问句式也流露出景春对张仪、公孙衍的崇拜。
B.(乙)文中“乞人不屑”的事例生动地表现了在“生”和“义”不可同时得到时,乞人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阅读理解对比阅读练习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阅读理解对比阅读练习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富贵不能淫》一文,讲述了XXX对XXX提到的XXX和XXX的看法。
XXX认为他们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但XXX指出,这并不能算是大丈夫。
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迷乱思想,贫贱不能改变操守,威武不能压服意志。
是”指的是XXX和XXX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指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甲)XXX认为XXX和XXX是大丈夫,因为他们能一怒而让诸侯害怕,安居而让天下平静。
但XXX认为这并不能称为大丈夫,因为他们没有研究过礼仪。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居于天下之广,立于天下之正,行天下之大道。
即使得志,也应与民同享;不得志,也应独自行走。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乙)XXX将要被释放,他写下了自己的遗书,表达了自己的理念:“XXX说过成就仁德,XXX说过追求正义。
只有当正义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我读过圣贤之书,学到了什么呢?现在,我只希望不辜负这些学问!”他走在街上,意气风发,自信满满,观众们都被他吸引住了。
临刑前,他从容地对官员说:“我的事情已经完成了。
”他问路人南北是哪个方向,然后向南面再次鞠躬,最后就义。
在场的人无不流泪。
同)XXX和XXX都提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
XXX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并将这种道路推广给更多的人民。
文言文阅读对比《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对比《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刘豫①举济南来寇,大名孤城无援,永②率士昼夜乘城,伺间则出兵狙击。
攻围益急,俘东平、济南人,大呼城下日:“二郡已降。
降者富贵,不降者无噍类③。
”益谦④辈相顾色动,永大言日:“今日正吾侪报国之时。
”良久城陷,永坐城楼上,或掖⑤之以归,诸子环泣请去。
永曰:“吾世受国恩,当以死报,然巢倾卵覆,汝辈亦何之?兹命也,奚惧。
”注:①[刘豫]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
投降后,协助金人攻宋。
②[永]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北宋抗金官吏。
③[噍(jiào)类]指活着的或活下来的人。
④[益谦]指张益谦,北宋将领,此役中降金。
⑤[掖]拽着别人的胳膊。
15.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5分)(1)丈夫之冠也冠:(2)富贵不能淫淫:(3)攻围益急益:(4)相顾色动顾:(5)或掖之以归或: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居世界之广居,立世界之正位,行世界之大道。
译文:(2)永大言日:“昔日正吾侪报国之时。
”译文:17.甲文用“”作比,讥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乙文用“”作比,赞美郭永为“大丈夫”。
(2分)18.阅读两文,结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谈谈郭永能够称得上“大丈夫”的理由。
(4分)15.行冠礼使……迷惑更加看有的人(各1分)16.(1)居住在世界最宽广的室庐“仁”里,站立在世界最精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世界最宽广的门路“义”上。
(2)郭永大声说:“今天正是我们报效国家的时候。
《富贵不能淫》《明史·海瑞传》比较阅读答案(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题)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1.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孟子>二章》)2. 【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瑞曰:“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有删改)【注释】①脱粟:吃糙米饭。
②艺:种植。
③曩:从前。
④发:打开。
⑤橐:布袋的一种。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
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是B.得志,与民由之由:遵循C.御史诣学宫诣:到D.属吏咸伏谒咸:都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
A.倒悬之/父命之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C.谒当以属礼/以顺为正者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
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富贵不能淫 2020中考人教版 注释翻译问答题及对比阅读篇目整理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①选自《孟子・膝文公下)(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淫,惑乱。
②[景春]战国时人,与孟子同时.③[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文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公孙衍,战国时魏国人,提倡联合抗秦,曾身佩、韩、赵、燕、楚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魏国人,任秦相时,游说各国服从秦国、诚,确实。
大丈夫、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4[熄]这里指战火熄灭,[○5[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⑥[冠( guan)]加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7[命]训导.○8[女]同“汝”,你.○9[必敬必戒]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
○10[无违夫子]不要违背丈夫。
无,同“毋”,不要。
夫子,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古代男尊女卑,妻子要服从丈夫,所以母亲告诚女儿“无违夫子”。
○1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把顺从当做正理,是妇人家连循的道理。
孟子的言外之意,是把公孙衍和张仪比作妾妇,讽刺他们一味顺从诸候,算不上大丈夫。
○12[广居]宽大的住宅,比喻“仁”。
○13[正位]正确的位置,比喻“礼”。
○14[大道]大路,比喻“义”。
畎○15[得志,与民由之]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正道.由,遵从。
之,代词,指儒家提倡的正道。
○16[移]改变。
○17[威武]这里指权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富贵不能淫》与《郭永传》,完成1-4题。
(共1 1分)
(甲)富贵不能淫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乙)郭永传
刘豫①举济南来寇,大名孤城无援,永②率士昼夜乘城,伺间则出兵狙击。
【甲】……攻围益急,俘东平、济南人,大呼城下日:“二郡已降。
降者富贵,不降者无噍类③。
”益谦④辈相顾色动,永大言日:“今日正吾侪报国之时。
”【乙】……良久城陷,永坐城楼上,或掖⑥之以归,诸子环泣请去。
【丙】……金人遣骑召永,永正衣冠南向再拜讫,易幅巾⑤而入,黏罕⑦日:“阻降者谁?”永熟视曰:“不降者我。
”金人奇永状貌,且素闻其贤,乃自相语,欲以富贵啖⑧永,永嗔目唾日:“无知犬豕,恨不醢⑨尔以报国家,何说降乎?”怒骂不绝。
金人讳其言,麾之使去,永复厉声日:“胡不速杀我死?当率义鬼灭尔曹。
”大名人在系者⑩无不以手加额,为之出涕,金人怒断所举手。
乃杀之,一家皆遇害。
虽素不与永合者皆面恸,金人去,相与负其尸瘗⑩之。
(选自《宋史》)
注:①[刘豫]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
投降后,协助金人攻宋。
②[永]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北宋抗金官吏。
③[噍( jiào)类]指活着的或活下来的人。
④[益谦]指张益
谦,北宋将领,此役中降金。
⑤[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
⑥[掖]拽
着别人的胳膊。
⑦[黏(nián)罕]金朝名将。
⑧[啖(dàn)]用利益引诱人。
⑨[醢
(hǎi)]古代的一种酷刑,指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⑩[在系者]指被俘虏的人。
⑩[瘗
(yì)]埋葬。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降者富贵
B.往之女家为之出涕
C.以君之力或掖之以归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相与负其尸瘗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阅读两篇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4分)
(1)《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善用类比手法说理,有很强的说服力。
《富贵不能淫》一文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2分) (2)阅读《郭永传》,依据上下文,“永日:‘吾世受国恩,当以死报,然巢倾卵覆,汝辈亦何之?兹命也,奚惧。
”’应是【甲】【乙】【丙】哪一处所省略的语句?(2分)
4.阅读两篇文章,结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说说郭永能够称得上“大丈夫”的理由。
(3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11分)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5.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 分)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6.下列划横线的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2分)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7. 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8.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译文:
9.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题。
(15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①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②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③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④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①公仪子:即公孙仪。
②夫子:对男子的尊称。
③下人之色:迁就他人。
④即:假如。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
(2)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相:__________
(4)虽嗜鱼虽:__________
1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B.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
C.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D.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13.根据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有人认为公孙仪是“大丈夫”,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四、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下列题目。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往之女家(2)与民由之
15.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
16.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7.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2分)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18.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