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转专业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转专业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转专业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转专

业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附件1:《各学院接收级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方案》

3 2020年4月19日

4 2020年4月19日

华南理工大学最详细专业及课程介绍-法学院

法学 Law 专业代码:030101学制:4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掌握我国法律、法规和党的相关政策。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 目标3:(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进而能够具备法律职业工作领域的协调能力。 目标4:(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处理人与人关系,达到社会公正和谐的重要方式,并使之与国际交流,服务于整个人类。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法律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规则意识,熟悉世界交往的基本准则。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法学毕业生能够胜任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法律工作,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的特点与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对接。突出学生法律方法和思维,以及解决实际法律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分类培养的要求,低年级学完学科基础课程后,高年级开设学术型人才、政务法律人才、商务法律人才、司法法律人才四个专业方向。 培养要求: 知识架构: A1 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A2 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 A3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 A4 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A5 法学专业领域内系统的基础知识; A6 专业技术知识;

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项目管理办法 - 教务处

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项目管理办法 华南工教【2009】29号 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是指我校基于强强联合的原则,与境内著名高校互派本科生进行阶段性交换学习。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项目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利于我校与境内其他著名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为规范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项目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参加境内交换培养项目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国防生、定向委培生、特长生、民族生、少数民族预科生除外)。 二、申请条件 思想品德优良,无违纪受处分记录;学习成绩优良,必修课程无不及格现象;身心健康,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主修专业符合对方学校接收专业的要求;承诺如期返校;能承担学习期间的相关费用。 三、选拔程序 1.报名:学生依据当年的交换培养项目的通知,填写《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境内交换项目申请表》,并将相关材料交所在学院审核。 2.预审:学院依据项目要求,对本学院报名学生进行初选,并将初选结果报教务处。 3.审定:学校依据各学院报送材料复审,研究确定派出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学校发文公布派出交换生名单。 四、学籍管理 1.交换生派出前,由所在学院教务员在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证备注栏注明学生交换培养的学校和时间。 2.交换生在交换学习期间的学籍、户口、档案等不迁移,仍在原学校;完成交换学习后仍回原学校继续学习;交换生在交换期间,原则上不能申请出国(境),特殊情况下,必须经学生原学校办理手续。

3.交换学习结束后,交换生须按学校规定按时返校,在开学初到所在学院报到注册;逾期不办理注册手续将依据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五、课程及学分认定 1.学院依据对方学校专业培养计划指导派出学生选课,并规定交换期间的学习任务。原则上,交换生在对方学校修读的课程应与其所在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相符,学时及学分总量应与学生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要求相符。 2.交换生在对方学校修读的课程及学分必须经学生所在学院和教务处联合认定方为有效。 3.交换学习结束后,交换生依据对方学校提供的原始成绩单,填写《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境内联合培养课程学分互认表》。学院根据派出前审核的学习计划,核准其修读的课程及学分。交换生所修读的课程及其成绩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审批,报送教务处备案。 4.交换生在交换学习期间,若未能取得应修的课程学分,须在返校后补修所缺的相应课程学分。 5.交换生在对方学校修读的课程以原始的学分、成绩记入学籍档案;所修课程的类别由各学院根据具体情况认定。 六、费用 1.交换生在交换期间学费及住宿费缴纳按项目协议规定执行。对互免学费和住宿费的交换项目,交换生在交换期间仍在本校缴纳学费、住宿费,不需缴纳对方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 2.交换生在交换期间的旅费、生活费等由学生本人自理。 3.学生在交换期间的医疗保险在原学校办理;门诊发生的医疗费自理,需住院治疗者回原学校享受相关医疗待遇。 七、其它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2009年5月25日印发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报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学生姓名:张璐鹏 学生学号: 学生专业:网络工程 开课学期: 2017年10月

实验一运算器组成实验 地点:楼 房; 实验台号: 实验日期与时 间: 评分: 预习检查纪录:实验教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的读写操作。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验证运算器74LS181的算术逻辑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 二、实验电路 图3.1示出了本实验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参与运算的数据首先通过实验台操作板上的八个二进制数据开关SW7-SW0来设置,然后输入到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RF中。 RF(U54)由一个ispLSI1016实现,功能上相当于四个8位通用寄存器,用于保存参与运算的数据,运算后的结果也要送到RF中保存。双端口寄存器堆模块的控制信号中,RS1、RS0用于选择从B端口(右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RD1、RD0用于选择从A端口(左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而WR1、WR0用于选择写入的通用寄存器。LDRi是写入控制信号,当LDRi=1时,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在T3写入由WR1、WR0指定的通用寄存器。RF的A、B端口分别与操作数暂存器DR1、DR2相连;另

外,RF的B端口通过一个三态门连接到数据总线DBUS上,因而RF中的 数据可以直接通过B端口送到DBUS上。 DR1(U47)和DR2(U48)各由1片74LS273构成,用于暂存参与运算的数据。DR1接ALU的A输入端口,DR2接ALU的B输入端口。ALU(U31、U35)由两片74LS181构成,ALU的输出通过一个三态门(74LS244)发送到数 据总线DBUS上。 实验台上的八个发光二极管DBUS7-DBUS0显示灯接在DBUS上,可以 显示输入数据或运算结果。另有一个指示灯C显示运算器进位标志信号 状态。 图中尾巴上带粗短线标记的信号都是控制信号,其中S3、S2、S1、 S0、M、Cn#、LDDR1、LDDR2、ALU_BUS#、SW_BUS#、LDRi、RS1、RS0、 RD1、RD0、WR1、WR0都是电位信号,在本次实验中用拨动开关K0—K15 来模拟;T2、T3为时序脉冲信号,印制板上已连接到实验台的时序电 路。实验中进行单拍操作,每次只产生一组T1、T2、T3、T4时序脉冲,需将实验台上的DP、DB开关进行正确设置。将DP开关置1,DB开关置0,每按一次QD按钮,则顺序产生T1、T2、T3、T4一组单脉冲。 三、实验设备 1.TEC-5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 2.逻辑测试笔一支(在TEC-5实验台上) 3.双踪示波器一台(公用) 4.万用表一只(公用) 四、实验任务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数学竞赛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2010数学竞赛试卷 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形式:闭卷; 本试卷共 8 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计算下列各题 (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36分) . 求极限1lim 1n n n e n →∞ ?? ??+-?? ??????? 原式 ()1ln 11 200111ln 111ln 11lim lim lim lim 1122 n n n n x x e e n x x e n x e e e x x n n ?? +- ???→∞→∞→→????-??+-- ?+-??????+=====- . 求极限1 lim 1n x x n x e dx e →∞+? 由于[]0,0,11 n x n x x e x x e ≤≤∈+ 110010lim lim lim 011n x n x n n n x e dx x dx e n →∞→∞→∞≤≤==++??,从而由夹逼准则1 0lim 01n x x n x e dx e →∞=+? . 求极限[]()0 1 lim x x t t dt x →+∞-?,其中[]t 为不超过t 的最大整数. 由于[][] []()[] [][]()[]()[][] [][] 1 11122211 x x x t t dt t t dt t t dt x x x x x x x +---+ =≤ ≤ =++??? []()0 11 lim 2x x t t dt x →+∞-=? . 在原点附近,试用一个二次多项式近似代替函数()20 1sin 32x t f x dt t +=++? 由于 ()()()()()()() ()22222cos 21sin 1sin 11 03,,0,,02222x x x x x f f x f f x f x x +-++''''''=====++()()()()220011 031!2!24 f f f x f x x x x '''≈+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简介

附件2: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简介 1、汪晓军 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废水处理及其相关的生物技术开发研究工作;首创化学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及废水深度处理得到广泛工程化应用;目前正开展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为主导的废水新型节能降耗脱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超200篇,获国家授权专利超60项,相关成果已广泛应用工程项目中;曾获国家发明展览金奖、广东省环境保护技术二等奖、环保部环境保护技术三等奖。 2、姚顺春 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能源高效低污染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LIBS青年科学家,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碳普惠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发改委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能源清洁转化与系统优化研究,重点开展燃烧诊断、排放监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承担华电集团、广东电网公司、粤电集团等单位委托项目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EI 收录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相关成果

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 3、马邕文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进入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长期致力于工业污染控制及清洁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提出了“造纸废水封闭循环技术”及“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嵌入式三层网络控制方法”和“造纸废水的物化-生化一体化处理方法”,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及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全国八十多家造纸厂应用,每天共处理造纸工业废水七十多万吨,每年通过节水、节电、沉渣回用等直接为社会创经济效益2.07亿元。其“二次纤维造纸废水的封闭循环及其污泥回收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及理论目前已被学术界认可并被越来越多的造纸厂采用,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4、付名利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华南理工大学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学术团队成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应急与风险防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核心骨干。研究方向包括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和环境功能材料;有机废气(VOCs)治理与移动源排气净化功能材料、反应机理等。 5、浦跃武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以来,作为项目主持人,已完成技术转让项目13项,现正推广染整污水生化处理、高浓度有机

培育计划,华南理工大学13数学学院各系本科课程学分及所需必修选修大全

数学类创新班(本硕连读)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专业代码:070101 学制:3+1年 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硕连读创新班培养德才兼备,数学及应用数学领域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硕连读创新班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宽广的数学理论知识,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趋势,有很强的运用数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潜在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硕连读创新班的毕业生大部分要攻读数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可以攻读与数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如:经济、金融、管理等。使之具备进一步从事数学及应用数学各个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宽广的数学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外语综合应用,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趋势。 目标2:(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等的潜在能力。 目标3:(系统认知和创新能力)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数学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了解相关的数学应用技术。 目标4:(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自动化科学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全球竞争意识,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数学和应用数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很好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力、抽象思维力等基本能力以及理论分析能力;具有很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广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可塑性和很强的发展潜力。 培养要求: 知识架构: A1 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A2 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

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华南理工大学作业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作业 第1章网络工程概述 1.1网络系统集成的步骤包括:【D】。 A.网络系统规划B.网络系统设计 C.网络系统实施D.以上都是 1.2网络系统集成的任务包括: 答:网络系统集成即是在网络工程中根据应用的需要,运用系统集成方法,将硬件设备,软件设备,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网络系统软件,网络基础服务系统,应用软件等组织成为一体,使之成为能组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过程。从技术角度来看,网络系统集成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建筑装修等技术综合运用到网络工程中的一门综合技术。一般包括:1、前期方案2、线路、弱电等施工3、网络设备架设4、各种系统架设5、网络后期维护。 1.3什么是集成、系统集成、网络系统集成? 答:集成是把各个独立部分组合成具有全新功能的、高效和统一的整体的过程。 系统集成是指在系统工程学指导下,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将部件或子系统综合集成,形成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自治整体的过程。 网络系统集成就是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建设高效、高性价比的计算机网络。 第2章网络工程理论与技术 2.1下列协议中属于TCP/IP协议参考模型运输层(TCP层)的是:【D】。 A.HTTP B.FTP C.ARP D.UDP 2.2计算机网络中有四种地址,这些地址包括域名地址、端口地址、IP地址、MAC地址,其中对应于网络体系协议层次的网络层的地址是:【C】。

A.端口地址B.域名地址 C.IP地址D.MAC地址 2.3 VLAN主干(trunk)连接采用的标准是:【B】。 A.IEEE 802.3标准B.IEEE 802.1Q标准 C.IEEE 802.2标准D.IEEE 802.1A标准 2.4写出专用(私有)IP地址的用途,以及专用(私有)IP地址的地址范围。 答:为了组建Intranet(也称为内联网、企业网)的方便,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规定了在Intranet内可以使用的IP地址的三个地址范围,称为专用IP地址,有时也称为私有IP地址,用于组建Intranet网络时,在内网对IP地址分配和使用。专用IP地址公可以在内部网络中使用,若要访问外网,需要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专用(私有)IP地址的地址范围: A类地址范围10.0.0.0~10.255.255.255,一个A类地址10. B类地址范围172.16.0.0~172.31.2555.255,16个B类地址172.16~172.31。 C类地址范围192.168.0.0~192.168.255.255,256个C类地址192.168.0~192.168.255。 2.5列表说明IEEE802.3系列组网技术标准。 答: 技术标准以太网类型传输速率(Mbps)拓扑结构最大网段长度(m)传输介质 IEEE 802.3 10Base-5 10 总线500 50Ω粗同轴电缆IEEE 802.3a 10Base-2 10 总线185 50Ω粗同轴电缆IEEE 802.3b 10Base-36 10 总线1800 75Ω同轴电缆IEEE 802.3c 1Base-5 1 星型250 2对3类UTP IEEE 802.3I 10Base-T 10 星型100 2对3类UTP IEEE 802.3i 10Base-F 10 星型2000 多模或单模光纤 IEEE 802.3u 100Base-TX 100 星型 100 2对5类UTP 100Base-T4 100 4对3类UTP 100Base-FX 2000 多模或单模光纤 IEEE 802.3z 1000Base-CX 1000 星型25 STP(屏蔽双绞线) 1000Base-SX 1000 星型500 多模光纤 1000Base-LX 1000 星型550 3000 多模光纤 IEEE 802.3ab 1000Base-T 1000 星型100 4对超5类UTP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1、在公示期限内,任何个人和单位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反映公示对象在评选过程及评选条件上的问题。 2、公示时间:5月25日至27日 3、受理单位:校团委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j2tw@scut、edu、cn 附件:xx年“百步梯攀登计划”拟立项项目汇总表(点击下载)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二〇一四年五月二五日附件:xx年“百步梯攀登计划”拟立项项目汇总表编号学院项目编号作品名称申报者等级A类机械与控制1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一种可自供电的定位装置蔡明京一等2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基于热电效应的野外多功能充电装置的研制刘丹二等3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一种跟踪太阳能聚光微硅球和吸光微透镜组合电池制作司贤海二等4电力学院AC传统“温热型”饮水机外加节能装置设计方案李燕珊二等5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AC 自巡航四轴飞行器张祝二等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AC基于红外线的植物保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植物保鲜灯具开发王军德二等7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A面向自来水厂水处理生产的凝絮物状态检测方法与装置武彦林二等8建筑学院AA基于遮阳性能的亚热带绿色建筑设计模式研究钟臻炜三等9土木与交通学院AC集料表面改性工艺的实验室装置与方法研究吴焯雅三等10建筑学院AA基于密布光井采光理论的动态采光顶棚研究范若琦三等11机械与汽车

工程学院AC镍基合金高可靠性切削加工工艺路线研究唐陶三等12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大功率LED机械强度失效分析陈光高三等13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面向虚拟现实交互的三自由度力反馈设备研发黄仲东三等14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A大功率LED灯散热性能研究和新型散热装置的开发万学飞三等15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基于微纳压印技术的表面光功能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研究李宇吉三等16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基于自由曲面的LED光学透镜设计余树东三等17软件学院AC可悬停固定翼式巡航复合模型飞行器李嘉正三等18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基于机械原理的多功能平面机构教具研发杨健三等19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小型可遥控仿生六足机械马赖福强三等20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热管与散热器超低热阻装配工艺及其机理研究陈丘三等21土木与交通学院AA废弃玻璃粉制备轻质混凝土墙板胶粘剂的研究李万年三等22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LED光源系统远程荧光粉涂敷技术开发陈永辉三等23设计学院AC新一代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研发曹云凤三等24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A基于催化燃烧供热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邓俊三等2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AA高速压制和热变形制备各向异性的钕铁硼磁体邓向星三等26电力学院AC光伏发电系统最优功率跟踪控制器王京三等27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AC基于PCM的大功率LED热控模组王钒旭自筹28建筑学院AA绿色建筑新型围护结构的构造精细化设计研究林海锐自筹29建筑学院AA 岭南新建筑节能空间模式分析与测评研究青海瀚自筹30机械与汽

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实施办法

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计划实施办法 华南理工大学从1999年开始实行本科综合培养计划。综合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教学计划、附修专业教学计划、人文素质教育计划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四部分。各教学环节互有联系,学生除了完成本专业教学要求外,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特长与兴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活动。 一、关于综合培养计划中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学分规定 (一)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课程和人文素质活动。人文素质教育学分由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组成。其中,“人文素质课程”、“公益劳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为必修,“校园文化活动”及“各类文体活动和竞赛”为选修。 人文素质教育学分达不到要求,不予毕业。学分具体规定如下: (1)人文素质教育必修学分 (2)人文素质教育选修学分(四年累计不少于2学分) 说明:

①“公益劳动”要求学生参与志愿者等社区活动不得少于1周(志愿服务活动按服务30小时达到1个学分计算)并记入实践课成绩,成绩在第七学期统一按二级制(通过、不通过)记载。 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由思想政治学院和校团委组织教学。 ③“校园文化活动”是指由校团委、校学生会等校级学生组织及各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美术书法展览、诗歌朗诵、文学征文等,凡有作品或参加表演的可获得学分。由主办单位具体确定每次活动可得学分数,不可高于 0.5学分/次,并由活动主办单位负责考核。 ④“各类文体活动和竞赛”由主办单位具体确定每次活动可得学分数,不可高于0.5学分/次,并由主办单位负责考核。 (二)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四年累计不少于4学分。累计学分达不到4学分的,不予毕业。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内容及学分规定如下: 1.科研活动 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课外科研实践项目,并顺利结题,根据科研投入的时间,按照一学期2学分、一学年4学分的标准计算,可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目前我校本科生课外科研实践项目包括: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研究计划(SRP),“百步梯攀登”计划,大学生创新基地项目,以上项目调整按教务处发文为准。毕业设计(论文)不在此范围内。 2.学科竞赛及科技竞赛 学生在校期间成功参加学科竞赛及科技竞赛,按照投入竞赛时间的长短折算学时,16学时予以认定1学分的标准,可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一次竞赛最高折算16学时,具体由竞赛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出具认定证明。本项目内容包括各学科知识竞赛、数模竞赛及“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校级竞赛(同一赛事,不同级别竞赛,学时与学分数可以累加)。 3.科技前沿与新技术专题讲座 科技前沿与新技术专题讲座是指“世纪木棉”讲座、各类名师报告会等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科技专题讲座,参加者每次可获得0.2学分。

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初评结果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初稿)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生相关学科竞赛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5〕37号)安排,省教育厅委托中山大学组织开展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于9月11日至9月14日分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组别进行,全省共有86所高校1581支代表队伍共计4740位选手报名参赛。 初步评审已于日前结束,共评出本科组一等奖114项,二等奖195项,三等奖317项;高职高专组一等奖2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68项。现将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初稿)公布如下,异议期为一个月,即2015年10月9日-2015 年11月 9日。 说明: 1.获奖名单公布之日起的一个月内,任何个人和单位可以提出异议,由广东省组委会负责受理。 2.受理异议的重点是违反竞赛章程的行为,包括竞赛期间教师参与、队员与他人讨论,不公正的评阅等。对于要求将答卷复评以提高获奖等级的申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3.异议须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加盖公章。广东省组委会对提出异议的个人或单位给予保密。 4.与受理异议有关的学校管理部门,有责任协助组委会对异议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组委会应在异议期结束后两个月内向申诉人答复处理结果。 5.广东省组委会对异议期结束后一年内发现的违规行为继续承担按章处理义务。 本科组一等奖

本科组二等奖

一九九四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获奖名单

一九九四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25名(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学生指导教师兰州铁道学院刘振杨文青何新宇俞建宁兰州大学李示蔚林宇清李巍严一心华南理工大学李华欧永斌黄明文谢乐军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卢剑张晓强周山杨录山武汉水电大学耒风刚苏区王文黄崇超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易智华朱定国许礼林胡元明东南大学孙静朱为君袁璐孙志忠合肥工业大学顾宗良卢敦陆党京周永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林东薛剑耿喻甫祥王树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振宇于清娟魏明骏程继新东南大学汪昕石斌严红辉孙志忠中国科技大学邓珂冯宇吴Zhe 程继新上海交通大学黄海明杨杰朱康辛张建强华东理工大学夏勇冯培雄陈军华许三保复旦大学陈耿弘侯云峰楼俊良何晔西北工业大学胡麒王保强周田兵师义民电子科技大学黄宗虎李波李春福徐全智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覃怀勇唐晋熊效李傅惠祥电子科技大学胡坚江建熙李伟杨晋浩重庆大学刘刚蒋新生袁光智刘琼荪昆明师范专科学校张志兵郭文俊李红芳刘天一北京师范大学葛永超汤志刚葛新元曾文艺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继生周万勇杨京香代西武北京师范大学杨琼尹雪钰李程曾文艺清华大学陈连飞森涛兰嵩高策理 二等奖55名(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 学生 指导教师兰州铁道学院韩仁忠余兴张宇宁韩金仓兰州大学廖文远季本胜张岩王海明华南理工大学沈毅亭崔文健张海宁肖人岳中山大学马铭李晖晖张磊 广东机械学院周转玲朱长斌潘旭逃舒辉皿广西大学李炎锋戴海剑刘勇谢土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卫三民王冬徐卫军高振滨哈尔滨工业大学耿丽艳孟虹李瑞涛时培林

河北大学花强李钢甄凤荣王熙照石家庄铁道学院郝如江李群李海燕刘明生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安立辉雏德君林乐芬张学奇洛阳工学院蒋智军曹全勇徐中旺程东明国防科技大学孙卫明黄玉辉彭雄宏吴翊湘潭大学杨昊杨红李民成央金国防科技大学安向京伏小石曹毅强张新建国防科技大学韩明华薄涛依晓飞吴翊湖南大学武连文谢高岗张忆蔚周润兰武汉大学陆伟魏晋鹏李军方余长安武汉大学陈昱胥晖余小明羿旭明武汉食品工业学院马文峰姚响红余传忠范正森吉林工业大学陈浩周伟凌礼武方沛辰吉林大学苏波黄键施宁吕显瑞吉林大学欧阳京王 Zhe 李Zhe杨林正华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王炯芒王淑华王旭光马升福大连理工大学杨楠李丕付华传贺明峰大连理工大学邢恒段凌宇张大民贺明峰东南大学高敏麟王鹏李翔高戟河海大学曾令松赵春陈国伟丁根宏东南大学张恂邵爱菊杨子兵姚瑞波东南大学孙宗璇邵云李丽黄骏复旦大学万玮刑浩波蔡廉和许虹华东理工大学李向军吴伟文宫梅陆元鸿复旦大学丁愚黄昆张川东曹沅同济大学徐克军吴昱翁锡良冯国胜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王建中李捻谢华李高明西安石油学院李法来周艳史罡张升海西安交通大学张中举李焱邵毅峰赫孝良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胡升达明平兵谭英宜邹述超重庆大学龚凌云杨少国宋春保龚劬电子科技大学王兴东连乃祥何红艳唐应辉解放军通信学院宋传座刘挺银陈小文王涛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赵翔柴业森李冬艳余建民四川联合大学(成都科技大学)陶宏丰牟剑鸿王琳粱元第四川联合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张攀贵戴宏坤察海广梁元第四川工业学院杨新宇浓宵龙梁栋林何明星天津民航学院赵锋胡瑛琨金松任传荣天津大学李德新张志明张亮王萍云南师范大学尚炳仰杨林周波张志明云南大学完献忠杨向林杨璐伍从斌昆明工学院金龙肖练刚王建军候明明北京师范大学刘晔赵昕冯志刚曾文艺北京大学刘彤威张里钊王崧刘和平

联合培养方案36KB-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仲裁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方案 为充分利用华南理工大学(简称华工大)与广州仲裁委员会(简称广仲)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法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兼具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广仲与华工大拟开展在校生联合培养计划。现制定相关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1.增强在校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2.为各部门、岗位发展提供后备人才队伍; 3.通过优先录用优秀联合培养对象(简称联培对象),降低用人成本及风险。 二、运作机制 联合培养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双方自行确定己方指导导师,共同负责对联培对象的指导。 三、培养性质 作为华工大在校生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其法学实践经验。 四、实施步骤 (一)确定培养时间 培养期间为6个月,每2月为一阶段,共分三阶段。每

一阶段连续不中断计算,每周在广仲培养时间应≥4天。具体培养阶段起止时间由华工大与广仲商定。 (二)确定联培对象 联培对象应为优秀在读研究生,华工大统一推荐并由广仲办公室结合广仲需求进行择选,最终确定10-14人左右。 (三)确定培养内容 培养内容阶段性有所侧重,具体由华工大与广仲商定:第一阶段:培养内容侧重于仲裁理论知识方面。 1.熟悉《仲裁法》、《仲裁规则》、《办案秘书工作指引》等基础理论知识; 2.学习广仲新聘秘书培训材料; 3.学习广仲优秀裁决书并撰写心得体会; 4.与上述理论知识相结合,协助从事相关办案秘书助理工作; 5.旁听庭审、本委业务学习、讨论及专家咨询委员等业务会议; 6.阅读法律书籍≥1本,并书写读书笔记; 7.其他工作。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侧重于仲裁实务方面。 1.熟悉整理卷宗及归档等基础性工作; 2.学习制作仲裁法律文书; 3.学习制作笔录及庭审提纲并旁听庭审、总结争议焦

物理与光电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设置方案-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设置方案 一、设置原则 1.一岗一人,责任落实; 2.二岗(或三岗)为一组,取长补短,发挥团队优势; 3.个别岗位时分多工,保证工作量饱满; 4.协调差异,体现特色,提供个人可持续发展机会。 二、实验室分类 各种教学实验室,按年教务处备案的开课学时数、人时数两个指标计算,若有一个能达到学院平均水平,则定为A类实验室(含其辅助用房),否则为B类实验室(含个别功能房,特点:开课量不大,但涉及学科范围广或前沿、提供创新实践等,体现中心特色实验室,同时需要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建设和运行管理)。A、B实验室分类与任务要求见表1.《岗位设置列表》、表2.《物理与光电学院公共实验中心岗位情况表》。 三、应聘要求 1.实验技术方向负责人及以上: 实验室管理岗位工作量组成:Z=N×A+Σk×B+C+J(Σk≥1) 2.团队骨干: 实验室管理岗位工作量组成:Z=N×A+Σk×B+C+J(Σk<1) 3.一般成员: 实验室管理岗位工作量组成:Z=N×A+C 说明: (1)A为A类实验室,参照表1.岗位设置列表,每人竞聘A类实验室数量N为0-2个,按实际竞聘结果择优录取后,上岗工作;需负责实验室到聘期结束的运行维护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验室警示标志张贴到位;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上墙,实验室使用和安全检查记录完好。承担实验项目更新工作。同时聘期内需承担开课实验室课程。 1

(2)B为B类实验室,每人竞聘B类实验室参照表1.岗位设置列表中相应B类实验室;需负责实验室到聘期结束的运行维护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验室警示标志张贴到位;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上墙,实验室使用和安全检查记录完好。承担实验项目更新工作计划。应聘时需提供工作思路报告,优先安排能提高B类实验室本科教学使用率、服务层次与水平的竞聘人上岗。 (3)C为教学工作量,由竞聘A类实验室数量,根据学院5号文,即管理 1 个实验室,则聘期内至少完成教学学时数128 /年;管理2 个实验室,则聘期内至少完成教学学时数64 /年; (4)J为绩效工作量,按《华南理工大学第五期“兴华人才工程”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文件,六选三,三项不限类。 (5)此外,学校要求实验技术人员需要坐班制,严格按照学校上下班时间考勤,按月报送给学院和学校,并随时抽查。 2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培养方案资料

生物医学工程 (本培养方案从2013级开始实施)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607学制:4年年级2013级 Speciality Code:080607Schooling Years:4year s 培养目标: 以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为目标,重点从“宽深厚”专业知识和多学科交叉理论体系、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具备在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生物医学电子仪器、生物医学信号与信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成为能够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重要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材料、生物信息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能力,特别是培养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医学电子与仪器方向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以服务于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与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使其具备生物医学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导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生物医学工程是人类生命与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并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生物医学工程对人们的健康水平、生命质量、工商业的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晰意识,为提升我国在生物医学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能够及时跟踪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科学技术前沿,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Educational Objectives: Educational objective is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It emphasizes on three key points including wide and deep expertise and multi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system,skills on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Students will posses capabilitie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biomedical materials,tissue engineering,biomedical electronic equipment,biomedical signal and information,and so on.They will become senior professionals who can solve important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高校实验室在第三方检测市场中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在第三方检测市场中的作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变迁,经历了繁荣发展、停滞低迷、寻求突破等几个不同阶段。经过30年的沉浮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支设备精良、人才汇聚、经验丰富的队伍,具市场准入资质,有条件进入第三方检测市场。201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的出台,引发第三方检测市场将产生巨大变革的话题。国有检测机构人心浮动,外资和民营检测机构期待利好。第三方检测市场群雄逐鹿,浪潮涌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这场改革浪潮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拓宽自身发展空间,应认真对待和研究。 1. 检测及第三方检测行业 1.1检测行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检测行业最早起源于贸易,后来,由于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政策,渐渐上升到国家和国际层面。在国际上,检测行业已经是一个很成熟也很重要的行业,但在我国,检测行业则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安全、健康、环保、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质量监督、公共决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检测行业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消费品到工业品,从原材料到成品,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个人到企业、政府,无所不在,无处不用,检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据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统计和预计,2013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为1678亿元,2014年为2105亿元,2015年将达到2574亿元间。 检测行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态。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把检测行业列为8个重点推进的高技术服务业领域之一。可见,国家对检测行业具有"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重定位,充分显示了国家对检测行业的高度重视。2012年12月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检测行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检测行业带来了利好。 我国国有检验检测资源分布呈现显著的行业格局,主要分布在质检、农业、住建、卫生、食药、铁道、机械、环保、交通、高校等行业。我国政府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大约是在2003年以后,允许外资独资进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目前主要有英国INTERTEK、瑞士SGS、德国TUV、德国、法国BV、美国UL等实力雄厚、公信力强的大品牌跨国公司。我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行业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近几年,民营检测机构悄悄发展起来,甚至有少数企业发展成了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据统计,目前我国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达25000多家。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处长龚润军2014年4月在"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进展"报告中给出的数据是: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国内机构总数近80%,市场份额约占55%;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约占19.5%,市场份额约占20%;外资检验检测机掏数量约占0.5%,市场份额约占25%。 1.2第三方检测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第三方检测最早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并逐渐被人们所熟识,是由于近几年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氨胶事件"、"地沟袖事件"。所谓第三方检测又称公正检验,指2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我们称其为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2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是独立于2个主体之外,是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专职监督检验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

《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规定(2017 年修订)》

附件2: 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规定 (2017 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人力资源,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流动有序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提高专业技术队伍整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申报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者,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校守纪、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服务社会、团结协作、作风正派、无私奉献,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行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对任现职期间剽窃他人学术论文或成果、伪造科研数据、申报材料弄虚作假者取消发生问题当年起五年的申报资格;对发生教学事故、实验室安全责任事故和其他违纪违规行为者,学校已有规定不能申报的,按学校规定执行;学校未明确规定的,取消发生问题当年及下一年的申报资格。 第三条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为学校最低申报条件要求,各学院和各相关专业技术系列评审组可根据学校有

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制订教师在学术道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上的评审条件和高于学校的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报学校备案后执行。 第四条申报者申报的专业技术职务应与本人现从事岗位一致,或属同一学科范围,并符合申报条件要求。 第五条对于某方面条件特别突出的人员,可不完全受申报条件限制,经本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论证同意,由学校组织大学科组专家小组进行评审,通过后向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专家委员会推荐。 第六条学校教职工未经学校批准,擅自参加外单位评审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学校不予聘任。 第二章评审范围和评审分类 第七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范围 (一)符合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的教师系列、专职科研系列、工程技术系列、实验技术系列和教辅系列等在职人员(其中博士后申报博士后副研究员者只评审资格); (二)国(境)外引进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国内非“985 工程”高校或非中科院直属研究院所调入人员。 第八条专业技术系列分为:教师系列、专职科研系列、工程技术系列、实验技术系列、高教管理系列、博士后副研究员系列、会计系列、审计系列、卫生系列、图书档案出版系列和中小幼教师系列等。 (一)教师系列、专职科研系列、工程技术系列、实验技术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