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地铁5、6号线调整及6号线延伸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津西部地铁规划方案-更新版

天津西部地铁规划方案天津西部是城市发展的重心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天津市政府出台了一份关于天津西部地铁规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这份规划方案的内容。
规划概览按照规划,天津西部将建设7条地铁线路,其中3条为轻轨线路,4条为地铁线路,形成一个覆盖面积广、通达能力强的轨道交通网络。
具体规划如下:1.S1线:从津西高速南出口开始,终点设在化纤站,全长约22.7公里,设站13座。
该线路为轻轨线路,途经区域包括津西商务区、程林镇、泰达新区等,预计将于2025年开通。
2.S2线:从小淀方向进入,终点设在文化中心站,全长约34.5公里,设站22座。
该线路为地铁线路,途经区域包括小淀、塘沽新城、静海新城等,预计将于2030年开通。
3.S3线:从郑煤运输枢纽方向进入,终点设在机场站,全长约36.4公里,设站23座。
该线路为地铁线路,途经区域包括郑煤运输枢纽、机场经济区等,预计将于2028年开通。
4.S4线:从塘沽火车站方向进入,终点设在西站,全长约26.2公里,设站18座。
该线路为轻轨线路,途经区域包括塘沽新城、滨海新区等,预计将于2027年开通。
5.S5线:从高新区方向进入,终点设在南开大学站,全长约21.9公里,设站13座。
该线路为轻轨线路,途经区域包括高新区、汉沽区等,预计将于2026年开通。
6.S6线:从麻花镇方向进入,终点设在环球金融中心站,全长约28.8公里,设站19座。
该线路为地铁线路,途经区域包括静海新城、北辰新区、天津滨海机场、中心商务区等,预计将于2035年开通。
7.S7线:从黄庄方向进入,终点设在蓟县,全长约60公里,设站33座。
该线路为地铁线路,途经区域包括宝坻新城、蓟县等,预计将于2040年开通。
规划理念天津西部地铁规划方案的制定,遵循了“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慧交通、先进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首先,以人为本,规划方案在站点数量、线路走向、服务范围等方面考虑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地铁6号线工程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地铁6号线工程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概论 (1)一、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地铁6号线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6)十一、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8)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地铁6号线工程产品说明 (15)第三章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6)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19)(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0)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0)(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0)(二)原辅材料来源 (20)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2)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3)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3)二、工艺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4)(二)技术保障措施 (24)(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4)地铁6号线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三、设备的选择 (25)(一)设备配臵原则 (25)(二)设备配臵方案 (26)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第八章环境保护 (27)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二、污染物的来源 (29)(一)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29)(二)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三、污染物的治理 (30)(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0)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1)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4)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6)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5、施工建议及要求 (38)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0)(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1)1、废水的治理 (41)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1)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2)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2)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5)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5)(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5)(二)环境效益分析 (46)五、厂区绿化工程 (46)六、清洁生产 (47)七、环境保护结论 (47)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48)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49)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49)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49)(一)节能政策依据 (49)(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0)(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1)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1)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3)(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3)1、主要耗能装臵 (53)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3)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4)(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4)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5)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6)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6)七、电力节能措施 (57)八、节水措施 (58)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58)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59)十一、能源管理 (60)(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0)(二)能源计量管理 (60)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1)(一)节能建议 (61)(二)节能效果分析 (61)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2)一、组织机构 (62)二、工作制度 (62)三、劳动定员 (63)四、人员培训 (63)(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3)(二)培训规划建议 (64)第十一章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4)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4)(一)编制依据 (65)(二)投资费用分析 (66)(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7)1、设备投资估算 (67)2、土建投资估算 (67)3、其它费用 (67)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68)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68)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69)6、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9)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69)二、资金筹措 (70)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1)三、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1)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1)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2)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2)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3)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3)(一)销售收入估算 (74)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4)(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5)(三)利润总额估算 (75)(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5)(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6)项目综合损益表 (76)四、财务分析 (77)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79)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1)五、不确定性分析 (82)盈亏平衡分析表 (82)六、敏感性分析 (83)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4)第十三章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综合评价 (85)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地铁6号线工程投资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地铁6号线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地铁站深基坑内支撑体系换撑优化施工-QC

基于上述理由,QC小组以 “地铁站深基坑 内支撑体系换撑优化施工 ”为课题进行研究。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四、确定目标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总体目标:
我们QC小组根据上述分析,经与业主、监理及QC小组成员 共同讨论研究,确定总目标为:通过“地铁站深基坑内支撑体 系换撑优化施工”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约 成本。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二、小组介绍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表一
天津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QC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小 组 概 况
天津地铁6号线洞 庭路站QC小组 2015年3月-8月
小组成立时间 人均接受教育时间 小组业绩
2015年 60小时
平均年龄 课题类型
36岁 创新型
课题活动时间 课题注册号
监督人
地 点
寇鹏 王维琳
现 场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 总结及今 后打算
图、文字
图、文字 雷达图、 表、文字
计划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 制表人:王维琳
制表时间:2015年3月1日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三、选题理由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工程实施难点:按照地铁集团对地铁6号线2015年建设工作 进行部署,要求本站7月初主体封顶,时间比较紧。我公司 提出取消换撑施工可以减少施工步序,加快施工进度,为盾 构机下井组装创造条件。如何在确保围护结构安全与稳定的 前提下,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是本 工程实施的重中之重。
C出入口
B出入口
D出入口 1号风亭
A出入口 2号风亭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

文化特色
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文化墙 2019年9月12日,在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启前夕,天津市反诈中心联 合360猎网平台、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打造以“全民反诈、共同参与”为主题的天津市首列反诈地铁专列—— “反诈”号列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主题车站(4张)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整体建筑风格以天津工业文化为主题,以天津百年工 业为背景,利用壁画、老照片、旧机器模型等形式,凸显天津近代历史特色。
“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正线总长14.34千米,设9座车站,线路途经河西区、津南区和海河教育园 区,线路走向为沿微山路向南,下穿外环线继续沿微山路、微山南路向南,后下穿宁静高速白万路、同砚路向西, 终点咸水沽西站设在津南大道与二八路交口。
二期工程(渌水道站至咸水沽西站实为8号线)线路走向图
运营情况
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
中国天津市境内轨道交通线路
01 历史沿革
03 运营情况
目录
02 线路站点 04 设备设施
05 主要工程
07 建设规划
目录
06 文化特色
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Tianjin Rail Transit Line 6),是中国天津市第五条建成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 于2016年8月6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首通段(长虹公园站至南翠屏站),于2016年12月31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北段 (南孙庄站至长虹公园站),于2018年4月26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南段(南翠屏站至梅林路站),于2021年12月 28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延伸段(梅林路站至渌水道站),标志色为粉紫色。
2016年8月6日,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首开段开通首日,总进站客流近1万人次,经长虹公园、红旗南路两站换 乘的客流达3.5万人次。
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方案

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方案一、工程背景地铁六号线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南延段工程是地铁六号线的延伸工程,将连接原有线路,并向城市南部延伸,实现对城市南部地区的交通便利性提升。
该工程的实施将有效缓解城市南部交通压力,促进城市南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工程规划1. 总体规划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将从原有的终点站出发,向南延伸至城市南部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工程线路总长约30公里,设计为地下环线,设站10座,途经多个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有效满足城市南部地区的人员出行需求。
2. 线路设计地铁六号线南延段线路设计沿主干道向南延伸,设有多个换乘站,连接城市其他地铁线路,便于市民出行,减少换乘时间。
同时,线路设计还充分考虑沿途交通流量、土地利用和环保等因素,保证线路畅通和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3. 车站设置地铁六号线南延段设站10座,站距约3公里,覆盖城市南部主要商业中心、政府机构和居民区。
车站设计采用现代化、智能化的建筑风格,满足旅客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要求。
同时,优化车站设置,保证车站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和协调。
三、工程实施1. 工程建设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建设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品质和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对施工工地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市民的影响。
2. 安全管理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将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3. 环境保护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严格控制施工噪音、粉尘和废水排放,合理处理废弃物,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
四、工程效益1. 经济效益地铁六号线南延段的建成,将有效缓解城市南部地区的交通压力,促进城市南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便捷的交通网络将吸引更多的商业机构入驻,并带动周边的房地产和商业发展,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天津地铁6号线南运河站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缺陷处置方案

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西青道站(不含)至南运河站(含)土建施工南运河站主体结构质量通病预防和处置方案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西青道站至南运河站工程土建施工项目经理部2014年12月26日目录目录 .................................................................................................................................................... - 2 -第一章编制说明..................................................................................................................................... - 4 -1.1编制目的 ................................................................................................................................................................ - 4 -1.2编制依据 ................................................................................................................................................................ - 4 -1.2.1设计文件.................................................................................................................................................... - 4 -1.2.2规范和标准 ............................................................................................................................................... - 4 -1.2.3法律、法规和规定.................................................................................................................................. - 5 -1.2.4其他 ............................................................................................................................................................. - 5 -1.3适用范围 ................................................................................................................................................................ - 5 -第二章设计概况..................................................................................................................................... - 6 -第三章预防措施..................................................................................................................................... - 6 -3.1麻面.......................................................................................................................................................................... - 6 -3.2蜂窝.......................................................................................................................................................................... - 7 -3.3孔洞.......................................................................................................................................................................... - 7 -3.4漏筋.......................................................................................................................................................................... - 8 -3.5缝隙夹层 ................................................................................................................................................................ - 9 -3.6缺棱掉角 ................................................................................................................................................................ - 9 -3.7松散脱落 ................................................................................................................................................................ - 9 -3.8松顶........................................................................................................................................................................ - 10 -3.9干燥收缩裂缝..................................................................................................................................................... - 10 -3.10撞击裂缝、冻胀裂缝..................................................................................................................................... - 11 -第四章处置措施................................................................................................................................... - 11 -4.1麻面........................................................................................................................................................................ - 12 -4.2蜂窝........................................................................................................................................................................ - 12 -4.3孔洞........................................................................................................................................................................ - 12 -4.4漏筋........................................................................................................................................................................ - 12 -4.5缝隙夹层 .............................................................................................................................................................. - 12 -4.6缺棱掉角 .............................................................................................................................................................. - 13 -4.7松散脱落 .............................................................................................................................................................. - 13 -4.8松顶........................................................................................................................................................................ - 13 -4.9裂缝及渗漏水、裂缝产生原因..................................................................................................................... - 13 -4.9.1、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 14 -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1)规范操作程序,指导现场施工,确保盾构始发、掘进、到达及联络通道施工的顺利、安全。
天津地铁6号线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研究

天津地铁6号线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研究王雷【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形式,应与其他交通方式建立快捷有效的接驳体系,以进一步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善服务水平。
文章以天津地铁6号线为工程依托,就接驳设计的范围、不同交通方式的接驳需求、接驳设计的内容及阶段划分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交通定位对车站进行划分,最后对典型车站接驳设施的规划、设计及问题进行说明,以期为其他同类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
%As the backbone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urban rail transit should establish a quick and effective connection with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 to further expand its scope of service and improve service levels. Taking Tianjin metro line 6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connection design range, connection and access needs of different traffic modes, classification of connection design content and stages of access. Based on the traffic definition, it carries out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ation. In the conclusion, the practice of typical station facilities planning, design and problems are described, in order to the provide reference to other similar project implementation.【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7页(P70-76)【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接驳;规划;设计;车站【作者】王雷【作者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3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4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快速大运量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承担着骨干交通的作用。
天津地铁6号线联络通道监测方案

天津地铁6号线联络通道监测方案一、前言天津地铁6号线作为天津市地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天津市西南部的滨海新区和北辰区,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为了保障地铁6号线的运营安全和乘客出行的顺利,建立一套完善的联络通道监测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方案将着重介绍天津地铁6号线联络通道监测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确保联络通道的通畅和安全,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提高地铁6号线的通行效率。
2.原则:-安全第一:一切工作以保障乘客的安全为前提,确保联络通道设施的安全使用。
-归责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定期检测:制定联络通道定期检测计划,并进行必要的维修与改进,确保联络通道的正常运行。
三、监测内容1.轨道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对地铁6号线轨道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轨道变形、裂纹、沉陷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轨道问题,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2.管线监测:监测联络通道内的各类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及时发现管线泄漏、堵塞以及老化等问题,保障通道的正常使用。
3.人流监测:通过安装人流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联络通道内的人流情况,包括拥堵、人群聚集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疏导人流,避免拥堵事故的发生。
4.火灾监测:配备火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联络通道内的火灾情况,包括烟雾、火焰等,及时发现并报警,确保乘客的安全。
四、监测手段1.传感器技术:通过在轨道、管线、通风系统等位置设置传感器,实时采集监测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2.监控摄像技术:通过在联络通道内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人流情况,并将视频传输给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3.火灾监测设备:设置火灾监测设备,包括烟感、温感等,及时发现火灾情况并报警。
五、监测中心建立一个地铁6号线联络通道监测中心,负责联络通道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及处理紧急情况。
监测中心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来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预警与应急处置1.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建立联络通道监测预警模型,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为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地铁5、6号线调整及6号线延伸线工程可行
性研究报告通过批准
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天津市地铁5、6号线调整及6号线延伸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为了改善居民出行条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根据《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同意对天津市地铁5、6号线南段部分线路方案进行调整,并将6号线延伸至津南新城。
二、工程建设方案
(一)调整后的5号线起自北辰区永定新河北岸的双街站,下穿外环线后沿规划淮东路、均富道过新开河,沿群芳路、靖江路、东风立交桥至海河,绕奉化桥两侧过海河至奉化道、广东路,穿越原天津乐园,沿宾水道过卫津河、卫津南路至体育中心,然后沿凌宾路向南过红旗南路、四化河,经瑶环路、过丰产河、外环线,止于李七庄站。
线路全长33.6公里,其中地下线33.0公里,地面线0.6公里。
设车站28座,其中地下站27座,地面站1座。
控制中心设于在建3号线的华苑车辆段,设梨园头车辆段和双街停车场。
本工程车辆采用B型车,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授电方式,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
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初期配属车辆31列/186辆。
初期采用单一交路,近、远期采用大小交路套跑的运行方式,高峰小时发车对数分别为12对、18对和30对。
工程机电设备配置方案按咨询评估后确定的方案执行。
(二)调整并延伸后的6号线起自大毕庄车辆段站,过西碱河后,沿规划津大路、金钟公路、金钟河大街、中山北路、南口路、天泰路、北营门西马路、西青道、红旗路、宾水西道、乐园道、尖山路、五号堤路、友谊南路、渌水道、微山路、微山南路,最后经海
河教育园区至月牙河,止于津岐路站。
线路全长56.1公里,其中地下线54.5公里,地面线及高架线1.6公里。
设车站47座,其中地下站46座,高架站1座。
控制中心与5号线合设于在建3号线的华苑车辆段,设大毕庄车辆段和双港停车场。
本工程车辆采用B型车,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授电方式,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
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初期配属车辆52列/312辆。
初期采用单一交路,近、远期采用大小交路套跑的运行方式,高峰小时发车对数分别为12对、18对和30对。
工程机电设备配置方案按咨询评估后确定的方案执行。
三、工程投资及建设工期
(一)调整后的5号线工程投资为258.22亿元。
其中,资本金129.11亿元,占总投资的50%,由天津市财政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解决。
建设工期为4年。
(二)调整并延伸后的6号线工程投资为398.15亿元。
其中,资本金199.08亿元,占总投资的50%,由天津市财政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解决。
建设工期为4年。
四、项目业主为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五、下阶段工作。
结合沿线用地规划、城市改造和工程实施条件,进一步优化部分线路和车站设置方案。
做好客流特征分析,进一步优化6号线运营组织方案。
深化项目与铁路和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衔接方案研究,做好交通接驳设施规划与用地控制。
优化施工组织,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进一步落实车辆和机电设备自主化方案,努力提高关键技术自主化水平。
抓紧研究长期稳定的运营补亏政策与措施,落实运营期资金补偿方案。
项目实施中如有重大变化,须及时上报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