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写作
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写作

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写作一、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职务、身份及采访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五分钟分镜头脚本

嘉宾5谈话 嘉宾2谈话 嘉宾2谈话 嘉宾2谈话 嘉宾2谈话 嘉宾2谈话 嘉宾2谈话 嘉宾2谈话 嘉宾2谈话 谈话 主持人谈话4 2 6 3 4 4 6 4 4 5 5 2
镜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机位 舞台正前方下方 舞台左侧 摇臂 舞台前方下方,面向观众 舞台左侧下方 舞台前方,正对嘉宾1 舞台前方,正对嘉宾2 舞台前方,正对嘉宾3 舞台前方,正对嘉宾4 舞台前方,正对嘉宾5
柳熙烈的写真薄BIGBANG-4:25至9:25 技巧 画面内容 对白 时长(秒)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4 平拍 主持人 开场白 3 仰拍 嘉宾全体 向观众打招呼 7 平移 嘉宾依次拍摄 自我介绍 29 平拍 观众 3 平拍 主持人 开场白 4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主持人介绍 8 平拍 嘉宾1 谈话 5 平拍 主持人 谈话 4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谈话 3 平拍 嘉宾1 谈话 4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主持人解说 8 平拍 嘉宾2 主持人解说 3 平拍 观众 3 平拍 嘉宾2 嘉宾2谈话 6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嘉宾2谈话 5 平拍 嘉宾2 嘉宾2谈话 6 平拍 主持人 谈话 3 平拍 嘉宾3 主持人与嘉宾3谈话 7 平拍 观众 3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嘉宾3谈话 5 平拍 嘉宾3 嘉宾3谈话 10 平拍 主持人 嘉宾3谈话 3 平拍 嘉宾3 嘉宾3谈话 3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嘉宾3谈话 2 平拍 嘉宾3 嘉宾3谈话 10 平拍 观众 4 平拍 主持人 换话题 6 平移 嘉宾依次拍摄 主持人谈话 4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主持人谈话 12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主持人与嘉宾谈话 14 平拍 嘉宾5 嘉宾2谈话 4 平拍 嘉宾2 嘉宾2谈话 6 平拍 嘉宾5 嘉宾2谈话 3 平拍 主持人 嘉宾2谈话 2 平拍 嘉宾2 嘉宾2谈话 3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嘉宾2谈话 3 平拍 主持人 谈话 2 平拍 嘉宾3 嘉宾5谈话 3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嘉宾5谈话 5 平拍 嘉宾5 嘉宾5谈话 3 拉镜头 嘉宾3 嘉宾3谈话,起立 4 平拍 观众 2 跟镜头 嘉宾3 嘉宾3表演 15 平拍 观众 8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主持人与嘉宾3谈话 6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主持人谈话 3 跟镜头 嘉宾3 嘉宾3表演 3 平拍 主持人 谈话 2 仰拍 主持人与嘉宾 嘉宾2谈话 5 平拍 主持人 谈话 2 平拍 嘉宾4 嘉宾2谈话 4
分镜头剧本范例(样例5)

分镜头剧本范例(样例5)第一篇:分镜头剧本范例分镜头剧本范例┌────────────────────────────────── │场号:1镜号:1序号:1││时间:秋,白昼场地:橡树林道具:│ │主角:鸟,橡树│ │配角:山丘││取景:全角度:高度:│ │用镜:切运镜:││特效:多媒体剪接:秒数:5” ││开镜:一棵高大的橡树,背景为山丘,有几株疏林。
│ └──────────────────────────────────(主题音乐。
)(在微风中,山丘上一片橡树,生机勃勃。
)┌────────────────────────────────── │场号:1镜号:2序号:2│ │时间:接上场地:同上道具:│ │主角:橡树之实│ │配角:鸟││取景:近角度:高度:│ │用镜:切运镜:││特效:同上剪接:秒数:4” │ │开镜:橡树│└──────────────────────────────────(一颗高大的橡树,绿叶茂发,结实累累,枝头群鸟竞飞。
)┌────────────────────────────────── │场号:1镜号:3序号:3│ │时间:接上场地:同上道具:│ │主角:啄木鸟,种子│ │配角:虫││取景:特写角度:高度:│ │用镜:切运镜:││特效:同上剪接:秒数:4” │ │开镜:一枝树干,结实累累。
│└──────────────────────────────────(橡树的种子长得饱满健康,虽然有的被虫??食,但无不在技头招摇。
(一只啄木鸟左边入镜,啄下橡实,向左边飞走。
(风吹处,树动技摇,橡实甚坚,有一粒被摇落,顺势掉下。
)┌────────────────────────────────── │场号:1镜号:4序号:4│ │时间:接上场地:同上道具:│ │主角:种子,幼芽,松鼠│ │配角:││取景:近角度:高度:│ │用镜:跟运镜:由上向下│ │特效:同上剪接:秒数:4” │ │开镜:种子落在地上。
分镜头脚本范本

分镜头脚本范本
镜头切换到女生的远景,展现女生在沙发上玩手机,男生从后面送来一个大哆啦A梦毛绒玩具,然后离开。
女生望着
男生离去,表情略带失落。
这个场景可以展现男生对女生的好感和努力,女生对男生的感觉也可以在表情中体现出来。
注意拍摄时镜头不需要有过多的移动,只需要展现女生和男生的动作和表情即可。
女生微笑着,没有音乐的背景下,镜头特写卡住了她的脸,正面不动。
男生也被卡住了特写,他微笑着低下了头。
女生羞答答地说出了她一直想问的话,她的面部表情充满了害羞和搞笑,给人一种发笑前的铺垫。
镜头再次特写女生的面部表情,捕捉到她张开的鼻孔和瞪着眼睛对男生说话的样子。
重点是要刻画好女生的表情。
镜头大卡住女生的脸,特写正面镜头不动,突出女生的表情。
突然间,女生变得很爷们,用粗声对男生说:“你这手表
搁哪儿买的啊,咋这么好看了?”重点是注意拍摄女生的表情。
男生惊讶地张开嘴,眼睛歪着头看着女生,镜头大特写,不眨眼不动,捕捉到了他受惊吓后的表情。
分镜头脚本模板范文

分镜头脚本模板范文标题:分镜头脚本模板:将文字转化为图像的必备工具介绍:一、导演信息二、剧本基本信息1.分镜头脚本顶部应包含剧本的基本信息,如剧本名称、作者、版本号等。
三、分镜头编号1.按照剧本的线性顺序,给每个分镜头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于导演和摄影师的工作。
四、场景介绍1.每个分镜头应包含一个简洁明了的场景描述,包括地点、时间、主要角色等。
五、镜头描述1.在每个分镜头中,使用文字描述该镜头的具体内容,包括镜头设置、摄像机角度、拍摄方式等等。
例如:镜头1:-镜头设置:室内,小酒吧-摄像机角度:中景-拍摄方式:手持镜头描述:主角进入小酒吧,酒吧内人声鼎沸。
主角在吧台找个位置坐下。
六、演员表演和动作1.对于重要的演员动作或表演,应以注释的方式添加在脚本中,帮助导演和演员更好地理解和准备。
七、镜头转场1.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镜头转场来引导观众注意。
例如:“剪辑到黑色过渡,显示下一场景”。
八、特殊效果和道具1.如果一些分镜头需要特殊效果或道具,应在脚本中明确指明,并在拍摄前与制片方进行确认。
九、音效和配乐1.对于需要特定音效或配乐的镜头,应在脚本中添加相关的指示,并在后期制作中与音效设计师和作曲家进行沟通。
结语:分镜头脚本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导演和制片方更好地理解和展示故事。
通过使用本文提供的分镜头脚本模板,您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可视化您的创作,最终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
上述内容仅是一个模板,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您的具体创作需求。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三篇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三篇篇一: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
中文文库:电视节目制作技术: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3分钟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

3分钟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
3分钟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
文字分镜头脚本,是指在将文字转化成影视作品时,按其场面和情节的需要进行细致的分解,以方便导演在实际拍摄时迅速抓住重点展现故事的情感。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个3分钟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
第一类场面:开头
画面一:霓虹灯闪耀的城市夜景,镜头从远处慢慢移向市中心,定格在一辆警车前
画面二:打字机的声音哒哒哒地敲打,慢慢变成报纸递送员的手拿着新鲜的报纸投递到停在路边的汽车上。
画面三:电视新闻主持人伸出自己的手来,在屏幕上看到他在提醒观众关注发生在城市中的事情。
第二类场面:发生
画面一:犯罪分子突然扔掉抢劫了的钱财,向警察展示自己拥有的枪支
画面二:警方犯罪现场,肆意留下证据被弄得满地都是,老警察沉吟
着,带着满面的担忧。
画面三:被警方紧急寻找着的小女孩,坐在一家咖啡馆内,脸上带着
久久不曾有的笑容。
第三类场面:结尾
画面一:主人公奔跑在城市的街头,背后有犯罪分子不断追赶,主人
公在这时给对方致命一击。
画面二:警察将犯罪分子全部抓捕归案,大众称赞警察的英勇和坚毅
画面三:主人公手捧着一面荣誉奖章,听着领导的表扬,脸上写满了
感恩和喜悦之情。
以上就是一个3分钟的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该剧情清晰,场景明确,情节严谨,结尾妙想天开。
只有在这样的剧情中,才能真正引起观众
的共鸣,更好地传递故事的核心思想。
剧本的创作,需要在亲身体验、耳濡目染下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视频拍摄分镜头脚本精选5篇

7
8
9
10
11
视频拍摄分镜脚本
镜号
场景
景别
拍摄方式
对白
背景音乐
时长
备注
1
公司会议室
近景
推镜拍摄
今天大家有哪些市场的最新消息?
Meeting
30s
2
3
4
5
6
7
8
9
10
由远及近行李箱、通知书特写
2
课堂:老师正在进行授课,同学们积极发言提问。
老师: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学:辩证看待问题。勇气IOs举手发言特写
3
图书馆:同学们翻阅书籍,查询资料。
旁白:在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命运交响曲
30s
渐入渐出
4
自习:同学们在自习室里紧张复习备考。
旁白: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会融进你的血肉。
5
大学教室
上课时间到,同学们
边说边笑从门口进入
教室内。
4s
采用远景,机器
固定拍摄。
说笑声
兴奋的音乐
淡入
6
拍摄脚本
视频名称:导演:拍摄日期:20XX-X
X-XX
镜头
场景
脚本/字幕
配乐
时长
拍摄方式
1
开学:同学们拉着行李箱经校门进入校园,持录取通知书报到。
旁白:新同学的到来为这所学校增添了许多活力。
相遇
15s
视频内容
拍摄详情
序号
景别
拍摄方法
场景设置
画面内容
音乐
摄长拍时
同景台词
是否完成
备注
1
□是
口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写作一、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职务、身份及采访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
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
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
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短:指短镜头。
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长:指长镜头。
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
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
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淡入:又称渐显。
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
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容的更替。
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
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
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
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划:又称“划入划出”。
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容的一种技巧。
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容发生变化。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
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
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心活动的一种手法。
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
“闪回”的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蒙太奇: 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
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称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属此类。
“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涵。
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
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
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四、其他名词前景:镜头中靠近前沿或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
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并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后景:镜头中靠近后边或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物。
后景在镜头画面中,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是戏剧环境的组成部分,有时直接构成背景。
中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
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
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于层次感、纵深感。
有些画面的层次作了更细致的划分,如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许多画面构图,可达七八个层次。
景:也称“棚景”。
指在摄影棚搭置的场景(包括室景或户外景)。
外景: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景。
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生活气息。
摄影棚:专供拍摄影视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筑物。
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
棚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装有各种照明设施、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
棚可搭建供拍摄的各种室外布景。
造型语言:传统意义上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对于影视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与声音造型诸因素(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距离等),共同形成了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
画外音: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
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
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音的重要形式。
画外音使声音摆脱了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视听结合功能。
银幕:一种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电影放映设备。
宽银幕电影: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型电影,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象。
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使放映画面高宽比由普通银幕电影的1:1.33,变成1:1.66至1:1.85,故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
遮幅宽银幕电影: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能得到与变形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
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的方法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
声画同步:也即音画同步,指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歌曲和声响与画面动作相一致,声音(包括配音)和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
声画平行: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一种情形,也称声画并行、声画分立,指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互相补充,若即若离。
其基本特点是声音(尤其是音乐)重复或加强画面的意境、倾向或含义。
说明性音乐、渲染性音乐都属于声画平行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