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体化污水
NLB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介绍(详细)

NLB新型景观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简介博美环保自主研发生产的NLB新型景观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英文名:New style Landscape & Buried underground wastewater processing equipment,简称NLB。
是利用活性污泥,深水曝气生化方法处理污水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它是在汲取了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情进行技术革新而设计制造的。
该设备是我国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特点明显、优势突出的新型产品。
由复合式罐体、水下曝气系统和电控系统三部分组成。
污水在复合式罐体内与曝气系统导入的氧气及活性污泥充分接触,进行生化降解处理,降解后的活性污泥通过生化池底部的凹形槽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净化后的污水达标排放。
一、NLB景观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介绍1.1 NLB 景观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生化原理NLB生化处理污水技术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和兼氧菌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吸收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CO2、H2O和NH3等)并放出能量,维持其生命活动,而把另一部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质产生更多的微生物,在微生物生长同时一部分微生物的细胞质也在被氧化(内源呼吸)同时放出能量,当有机物充足时,细胞质大量合成,內源呼吸不明显,当有机物很少时,又是间歇曝气控制污水中污染物浓度很低,微生物处于內源呼吸阶段,使得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较为彻底,处理后的尾水有机物含量很少,保证COD 、BOD 等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B 标准。
1.2 脱氮除磷机理间歇曝气形成好氧-缺氧-厌氧生化环境为脱氮除磷创造条件。
1.2.1 脱氮机理根据污水水质各项污染物指标和处理要求,采用间歇曝气,如曝气7min 停曝14min 或曝气10min 停曝20min 等,按设定的程序运行,一般DO 控制在0.5-5mg/L 周期性变化,当曝气充氧时混合液中DO 可达2-4mg/L ,当停止曝气时,整个生化区内由于微生物的好氧使得DO 不断下降,直至0-0.5mg/L ,处于少氧或缺氧状态,而在停止曝气搅拌的时间里新的污水仍在不断的进入,在新污水所占的局部空间中DO 几乎为零,这样在间歇曝气条件下,生化区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环境,在好氧条件下,把有机氮分解成氨氮,再进一步形成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厌氧条件下,由于新污水不断进入,提供足够的碳源,促使反硝化顺利进行,把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转化成N 2逸出水面达到脱氮目的,即:好氧条件下强化硝化反应,2332()o NO N NO N NO N -−−−→--硝化菌或 氧化过程, 缺氧条件下,由于新污水提供碳源作为电子供体促使反硝化过程:32C NO N N -−−−−→反硝化菌还原过程 1.2.2 生物除磷机理关于生物除磷,生活污水中磷主要以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形态存在,70%是可溶性的,在处于厌氧-好氧交替变化的生物处理过程中,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其活力下降,生长受到抑制,为了生长就释放出细胞中的聚磷酸盐同时产生其利用废水中简单溶解性有机基质所需的能量,这表现为磷的释放,即聚磷菌把磷从体内向废水中转移,当转入好氧环境后,它们的活力等到恢复并在利用基质的同时,从废水中大量摄取溶解性磷酸盐并加以积累,其积累量超过聚磷菌正常生长所需的磷量,这表现为磷的过量吸收,在沉淀区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聚磷菌在其释磷之前,及时通过安装在设备底部的吸泥罩,利用压力差(或污泥泵)把沉淀在底部的一部分污泥排出,在保证尾水含TP<1mg/L前提下,实现进水排水和污泥中磷的动态平衡,通过排泥来达到除磷。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效率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充分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操作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的特点,使得该系统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效率:标准型为WSZ ~0.5-30(m3/h)。
一般地埋式的一体化设备处理水量都很小,主要是处理生活污水,如果控制好COD和氨氮的平衡,是完全可以达标排放的。
处理效率应该在60%以上。
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处理效率是因为采用了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排水标准最高可达到一级A,完全可以达到一般客户的要求。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内,完成曝气→沉淀→二次曝气→二次沉淀等过程,解决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
特别是在连续进水条件下,实现进水→曝气→沉淀→出水的间隙曝气,同时,实现污泥回流,整个运行没有闲置,其优点较其它污水处理方法更为突出,处理效果尤为显著,CCB污水处理设备是AB法、SBR法、A2O法、接触氧化法以及两曝两沉,间隙曝气等污水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产品。
2009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创新项目”,项目代码09C26215205564;2009年12月,国家环保部又将该产品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环发【2009】146号);2010年5月,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查认定《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效率成就品牌、诚信铸就未来,洛阳毅腾环保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充分借鉴SBR法、AO法、A2O法、氧化沟法、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生物膜法及厌氧消化、水解酸化、UASB等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手法和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工艺而开发研制出来的集约化污水处理创新工艺技术。
WSZ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原理、特点、流程

去除BOD5、COD、NH3-N 于一身,是目前最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
它被广泛应用于高级宾馆,处理后出水不能达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去除有机物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赖于设备中的AO 生物处理工艺。
其工作原理是在A 级,有机物浓度很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分解成NH3-N,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 转换成N2 ,而且还利用部份有机碳源和NH3-N 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所以A 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面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好氧池的有机负荷。
有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较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
在ONH3-N 存在。
为了使有机物得到进一步氧化分解, 同时在碳化作用完成情况下, 硝化作用能顺利进 行。
在 O 级设置有机负荷较低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
在 O 级池中 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细菌。
其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 CO 2 和 H 2O;自氧弄细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者空气中的CO 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 NO -N 、NO —— NO 级池的出水流到 A 级池。
为 A 级池提供电子接受体,通过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污染。
★工厂生活污水处理、矿山生活污水处理、部队污水处理、学校食堂 污水处理、旅游点污水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污水处理、风景 区污水处理。
★宾馆污水处理、饭店污水处理、疗养院污水处理、医院污水处理。
★住宅小区污水处理、别墅区污水处理、商务楼污水处理、新农村污 水处理、集镇生活污水处理。
★车站污水处理、飞机场污水处理、海港码头污水处理、船舶厂污水 处理。
★水产加工厂污水处理、 畜牧加工厂污水处理、 鲜奶加工厂污水处理和各种工厂的生产、2 2 31、该设备能够处理生活系统综合性废水及其相类似的。
2、设备的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均采用接触氧化工艺,并比活性污泥地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澎涨。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去除BOD5、COD、NH3—N,维护便利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去除BOD5、COD、NH3—N,维护便利污水处理一直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成为近年来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式。
该设备以其封闭式、省地、美化环境等优点成为很多城市污水处理的首选。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具有维护便利、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本文紧要介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特点以及BOD5、COD、NH3—N的去除原理。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特点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能够实现污水沉淀、氧化、吸附、过滤等多种污水处理功能。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相比,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投资成本低。
由于设备接受地埋式设计,不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大大降低了土建投资成本。
同时,该设备不需要安装附属设备,如房屋、电线等设施,节省了大量非设备投资。
2.维护便利。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接受模块化设计,污水处理各环节分开布置。
模块化设计的好处在于,维护人员可以针对单个模块进行检修、清洗等维护工作,同时,模块与模块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
3.处理效果好。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接受多重处理方式,能够同时去除BOD5、COD、NH3—N等有害物质,而且处理效率高。
该设备能够处理各个行业的废水,如化工废水、生活污水、医院废水等。
BOD5、COD、NH3—N的去除原理1.BOD5的去除原理:BOD5是水中污染物的一种紧要指标,是反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本领的指标。
在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水首先需要经过沉淀预处理,然后自动进入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中通过添加炭,滤材等物质加添污水中微生物数量,加速微生物代谢速度,最后实现BOD5的去除。
2.COD的去除原理:COD是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在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中,COD的去除接受氧化法。
即在生物滤池处理的基础上,加入氧化剂,如臭氧、含氧化铁的砖石等,在水中氧环境中形成极强的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从而去除COD。
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环保和城市建设的一个难点问题,而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以下简称处理设备)是当前处理污水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
处理设备的一大优势是其占地面积小,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技术原理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集化粪池、生化池、滤池等污水处理设备于一体的污水处理系统。
其处理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预处理:将废水通过压缩泵送入化粪池内,去除其中较大颗粒的杂物和废物。
2.生化处理:经过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进行生化分解。
3.过滤处理:通过过滤池的过滤装置,将均质生化池中未被分解的污水,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特点1.安全环保:处理设备通过在卫生间内安装,实现距离污水源头更近的环保防护。
2.小型化设计:以废水产生量为基础,采用小型化设计,有效的节约地界和地面环境。
3.预制件结构:通过预制件结构设计,便于加快安装进度和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4.自动控制:处理设备采用集成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控制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技术优势1.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处理设备的小型化设计,通过挖掘小型化的排污井,能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并且采用嵌入的设计,不影响城市景观。
2.维护便捷:处理设备需排污井以外的地攀的其他部件,维护非常方便,而且美观、实用,保持城市的干净市容。
3.经济实惠:使用寿命长,能耗低,机械维护简单,成本优势明显,满足建筑工地及户外需求。
4.处理效果好:处理设备采用生物降解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不会对环境、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应用范围处理设备广泛适用于城乡建设、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居民小区等领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是当前处理污水的一种新型方式,其特点是小型化、成本低、效果好。
在城市化建设背景下,这种处理方式将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地埋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说明

地埋式一体化设备说明书1、概述本处理设备专为低浓度污水处理而建。
处理工艺确定:针对生活污水具体的特点,本工艺采用“A/O复合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操作、管理、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设备主体结构采用钢制结构一体化组合形式,布置方式视现场情况可全地埋、半地埋或地上式,设备的运行方式为全自动运行、免维护操作管理。
2、主要设计依据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范》(CECS128:2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环境噪声标准》(GB5096-93)6)给水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关技术规范;3、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3)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水平,设计采用全自动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4)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
5)采用污泥好氧硝化工艺,以降低剩余污泥产生量;6)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场地。
4、设计处理工艺工艺选择:本工程处理的污水为常规的综合生活污水或性质类似生活污水的其他类废水,如医院废水、酒店、餐饮废水等, BOD/COD 值在0.5左右,COD/TN >8。
因此采用前置脱氮A/O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该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
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地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工艺流程注:1、虚线图框中为一体化钢制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2、一体化钢制设备基础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5、工艺介绍各排污点生活污水分别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漂浮物及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污水大颗粒沉降及污水均质均量,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A级缺氧生物处理池与回流混合液混合在缺氧状态反硝化均以污水有机物为碳源进行反硝化,去除硝态氮同时降低有机物浓度,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同化合成与异化分解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消毒,杀灭水中有害菌种后达标外排。
250TD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250TD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保护环境,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250TD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包括系统构成、工作原理、优势和适用范围等方面。
一、系统构成250TD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主要由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膜过滤单元和消毒单元组成。
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格栅除渣机和沉砂池,用于去除水中的较大颗粒物和沙土等杂质;生化处理单元采用生物膜法,包括接触氧化池和好氧生化池,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膜过滤单元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对COD、BOD、SS等指标有更好的去除效果;消毒单元主要采用氯气消毒技术,用于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二、工作原理250TD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生活污水通过预处理单元去除较大颗粒物和杂质后,进入生化处理单元,通过好氧生化池和接触氧化池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再经过膜过滤单元进行二次净化,最后通过消毒单元对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整个处理过程中,水在各单元之间流动,逐步去除污染物,最终达到出水水质要求。
三、优势250TD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首先,系统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适合城市狭小地带使用;其次,处理效率高,能够稳定去除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出水水质稳定可靠;再次,操作维护方便,系统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最后,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不产生二次污染,降低了对水资源的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适用范围250TD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适用于人口密集、用水量大的城市和城镇,特别适用于既有规划限制地下建造设施,或者对水资源需求较高的地区。
该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还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图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优点一、WHF-AO系列污水处理设备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用为绿化或广场用地,因此该设备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更不需采暖保湿。
二、WHF-AO系列污水处理设备由二级池子组成,一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埋深较大,另一组为钢结构,埋深较浅。
钢结构池采用国内首创的互穿网络防腐涂料进行防腐。
它是一种橡胶网络与塑料网络互相贯穿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它能耐酸、碱、盐、汽油、耐老化、耐冲磨、能带锈防锈。
设备一般涂刷该涂料之后,防腐寿命可达12年以上。
三、WHF-AO系列污水处理设备中的AO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它的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三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适应性强,耐冲击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同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弹性立体填料,它具有实际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挂膜、脱膜方便,在同样有机负荷条件下,比其它填料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四、由于在AO生物处理工艺中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段,因此产泥量较少。
此外,生物接触氧化池所产生污泥的含水率远远低于活性污泥池所产生污泥的含水量。
因此,污水经WSZ 系列污水处理设备后所产生的污泥量较少,一般仅需90天左右排一次泥。
五、WHF-AO系列污水处理设备除采用了常规的鼓风机消音措施外(如隔振垫、消音器等)还在鼓风机房内壁设置了新型吸音材料,使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低于50分贝,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地埋式污水设备适用于什么场地一、宾馆、疗养院、医院、学校、住宅小区、别墅小区等生活污水的处理二、水产加工厂、牲畜加工厂、鲜奶加工厂等生产废水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
发布时间:2020-07-17 江西科丰环保有限公司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污水处理系统正逐步完善,对污水处理厂工艺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 的目标和要求,要对敏感区域( 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排放或地表三类水质标准,总磷含量控制在0.5mg/L 以下。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除磷技术中可以分为物化除磷和生物除磷,物化除磷是利用过滤、吸附、沉淀和结晶等作用,使废水中的磷形成絮凝体与水分离; 生物除磷主要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和在好氧条件下蓄积磷的作用。
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以生物除磷为主,但受进水总磷(TP)浓度、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出水 TP 不稳定,不能满足提标改造的相关工艺要求。
鉴于此,物化除磷工艺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传统的物化除磷技术需消耗较多化学试剂,具有操作成本高和污泥产率高的缺点。
因此,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去除应综合考虑生物除磷和物理化学除磷技术的结合。
1 城镇生活污水厂除磷能力现状
1.1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仍需提高
目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需求迫切。
数据显示,2013 年执行脱氮除磷功能的一级 A 和一级A标准的污水厂总处理能力仅为 7200 万 m3/d,仅占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的56%。
2016 年约 86%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仍为二、三级排放标准,距更为严苛的一级A、一级B 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敏感区域、建成区水体水质未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的城市以及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未达到一级A 排放标准的,均为提标改造对象。
截至2017 年6 月底,全国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共计2327 座,总污水处理能力1.48 亿m3/d,伴随“水十条”的颁布实施,预计2019 年底所有新建和提标改造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基本可以达到一级B标准以上,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可以达到 95%以上。
1.2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总磷的进出水浓度偏高
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对粤东西北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总磷进出水数据统计后( 如图 1),结果显示粤西和粤西进水水质变化幅度较大,且平均值高于2mg/L,但是粤东西北各地的总磷一级 B(小于 1mg/L)达标率较好,只有粤西出现个别时段数据不达标。
但是,当出水标准提高到一级A 时,粤西和粤西的生活污水厂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明显达不到处理要求,粤北地区也会偶尔出现超标现象,说明广东省各地生活污水厂在调标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和重视总磷的去除情况。
2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应用现状
2.1 生物法除磷
生物除磷工艺均为活性污泥法工艺,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主要的工艺方法。
应用较为普遍的除磷工艺有以下几种:
A/O 工艺、A2/O 工艺、Bardenpho 工艺、UCT 工艺、Phoredox 工艺、SBR 及其变种工艺等。
以最常见的 A2/O 工艺为例,为提高生物除磷能力,在活性污泥法除磷工艺中,设置前端厌氧段进行释磷,好氧过程则过度吸磷,吸磷的剩余污泥从二沉池排出系统,部分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厌氧段达到除磷优势菌群富集的效果,此法可将生物除磷的效率可高于70%。
但是,研究数据表明,在碳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即使进水水质中总磷含量低于3mg/L 时,出水总磷含量能达 1mg/L 以下,也只能满足出水达一级 B 标准要求,不能达到一级 A 标准。
另外,生物除磷工艺还存在冬季低温运行效率低、碳源稀缺导致的竞争抑制、易厌氧释磷经压滤脱水后从返污水处理系统等问题。
因此,为了满足更高的出水标准,需根据二沉池尾水水质,使用有效的化学除磷方法。
2.2 化学除磷
化学除磷法是把可溶性的金属盐加入到污水水中,并与其中的亚硝酸盐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的化学反应。
出于经济的原因,最常见的化学试剂是铝盐、钙盐、铁盐和镁盐等。
在生活污水厂中,化学除磷工艺是按药剂的不同投加点来分类:前置除磷工艺、同步除磷工艺和后置除磷工艺。
在现有的提标改造工程中主要以后沉析工艺为主,因为该技术在除磷的同时可以避免除磷药剂对生化系统的干扰,能够有效去除SS 和颗粒态有机物,更
有利于出水水质的提高。
现在尾水提标中常用的除磷工艺池体,如反硝化深床滤池、高效沉淀池[3],活性砂过滤池各有优劣,仍需通过实践工程进行验证。
2.3 其他除磷技术
氧化塘处理技术是指根据池塘中的微生物群落空间变异分布来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施工易、管理便、投入少、回报高的优点。
但所需占地面积大,易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
生物滤池处理技术是以土壤的自净能力为根据,结合污水灌溉和原有间歇式砂滤池发展而来的除磷技术。
该技术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和较高的脱氮率,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有较好效果,原理是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
人工湿地运行成本低,处理过程能耗低,效果稳定,可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加工,但该技术所需设备的占地面积大,且单一、单级基质难达到预期处理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填料堵塞问题,需要格外注意。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
3 污水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动向
3.1 反硝化除磷技术
近年来,反硝化除磷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工艺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同一基质同时完成脱氮和除磷,在缺氧条件下进性反硝化和聚磷。
反硝化除磷工艺有单污泥工艺和双污泥工艺两大类,跟一般脱氮除磷工艺相比较,可节省 30%~50%的碳源,减少30%的曝气量,减少50%的污泥产量,尤其是能处理低C/N 的污水。
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PAOs)是反硝化除磷的关键。
随着今年来新 DPAOs 菌株陆续得到发现和鉴定,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反硝化除磷机理的研究。
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有UCT 工艺、BCFS 工艺、A2N 工艺和 Dephanox 工艺。
但是,反硝化除磷工艺受碳源、硝酸盐、亚硝酸盐、碳氮比、碳磷比、污泥龄、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试验。
总之,强化生物除磷和研究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是今后污水处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3.2 化学药剂精确投加和混合投加的处理技术
一般生物除磷技术可去除废水中 80%~90%的总磷,若要出水达标往往联合其他物理化学除磷方法。
因此,大部分污水厂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很多化学除磷的试验主要采用多种化学除磷药剂混合投加,进行最佳投加量试验和条件试验。
但是,这些试验大多来源于各生活污水厂的技术改造结果,受地域、进出水质和处理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示范性的推广。
因此,三级处理精确投药系统也越来越受到生活污水厂的重视,该系统可以对三级处理化学除磷药剂投加量进行动态精确量化,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型、PLC 控制系统、变频药剂投加泵、以及在线监测仪等多元结合,在保障出水稳定达标的基础上,有利于生活污水厂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有效调控和节约药剂投加量。
3.3 电解除磷技术
电解除磷技术的除磷效果主要受电极材料、溶液初始含量、初始 pH、电流大小、电解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但是,现在很多研究表明,电化学脱氮除磷的都是仅仅以脱氮或者脱磷的单一目的进性研究,且相关反应工艺以及设备的研究的甚少。
可以推测,电化学组合工艺同时去除污水中氮磷会成为热点。
尽管电化学技术有其固有的优点,可是电极材料的消耗量和沉淀生成量都非常巨大,过高的运行费用也进一步限制了电解法的研究和发展,因此开发强化脱氮除磷的相关组合工艺显得十分重要和具有前景。
3.4 其他除磷技术
稳定塘具有很多类型,所以可以组合成多种不同的流程。
因此可以构成复合生态系统,而且塘底的污泥可以用作高效含磷肥料,所以在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行业的污水处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地区,人少地多,氧化塘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近年来,有关人工湿地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既从局部上改进,又通过多种类型的湿地交叉实践优化了除磷效果,但对于处理含磷浓度较高的废水仍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加强对除磷基质的类型和种类及其优势的微生物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