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复习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其他有机物质
其他有机物质
除了烃类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外, 海水中还含有其他多种有机物质,如 糖类、醇类、酚类等。这些物质在生 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并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提取方法
对于其他有机物质的提取,通常采用 吸附、萃取、膜分离等方法。这些方 法可根据不同有机物的性质和含量进 行选择和应用。
总结词
开发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增加,核 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未来
能源供应的重要部分。
前景展望
核能开发面临一些挑战,如处理核废料和确保核安全 等。此外,核能开发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如国际 核不扩散条约的限制。
其他能源物质
01 总结词
除了甲烷水合物和核能资源外 ,海水中还含有其他具有开发 潜力的能源物质。
02
详细描述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 如锂、钾、镁等,这些物质可 以用于制造燃料电池、电动汽 车电池等新能源产品。此外, 海水中还含有一些稀有元素, 如铀、钍等,可用于核能开发 。
03
开发挑战
04
从海水中提取这些物质面临一些 技术挑战,如分离和纯化过程复 杂、成本较高。此外,一些物质 在海水中的浓度较低,需要高效 的提取技术才能实现商业化利用 。
镁
海水中镁的含量也相当丰富,是制造耐火材料、合金、轻质建材等的重要原料。
钾
海水中的钾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钾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 生长。
非金属元素
氯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元素, 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 氯是制造漂白粉、氯气、盐
酸等的重要原料。
溴
海水中的溴被广泛用于制造 各种含溴化合物,如溴化物
苏教版专题2《从海水汇总获得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素材

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
颜色、状态
溶解性溶解度比碳酸钠小
热稳定性———2NaHCO3== Na2CO3 +H2O+CO2↑
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比Na2CO3剧烈NaHCO3+HCl==NaCl+H2O+CO2↑
与NaOH反应———NaHCO3+NaOH==Na CO3+H2O 相互转化
(8)除杂:Na2CO3固体(NaHCO3)加热Na2CO3溶液(NaHCO3)NaOH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
加热出现气体是碳酸氢钠或着加酸先出现气体的是碳酸氢
钠先没气体后出现气体的是碳酸钠
6、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
质
7、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书写步骤:1.写2.改(易溶易电离物质改成离子形式,
难溶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保留化学式)3.删4.查(电荷守衡,原子个数守
恒)
8、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举例:
Cl2与水反应 H2O+Cl2==2H++Cl-+ClO- 碳酸钙溶于盐酸CO32-+2H+==CO2↑+H2O
铁与氯化铁反应 Fe+Fe3+==2Fe2+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H++OH-==H2O
9、镁的提取与应用
镁的提取
(1)MgCl2+Ca(OH)2 ==Mg(OH)2↓+ Ca Cl2(2)Mg(OH)2+2HCl== MgCl2+2H2O (3)电解MgCl2 === Mg +Cl2↑
镁单质化学性质
3Mg + N2== Mg3N2 Mg + 2HCl== MgCl2+H2 2Mg + CO2== 2MgO+C。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NaHCO3 = Na+ + HCO3-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
1.钠盐
1.钠盐
焰色反应黄色 焰色反应黄色
分类 易溶于水
与 性质
2.碳酸盐 (正盐) 与酸反应
易溶于水 溶解度:Na2CO3> NaHCO3 2.碳酸氢盐 (酸式盐)
与酸反应 剧烈程度:NaHCO3> Na2CO3
2.碳酸盐 (正盐) 与酸反应
N焰aH色C反O应3+黄N色a碱OH = Na2CO3+H2O
易溶于水 溶解度:Na2CO3> NaHCO3
2N.碳与a2酸酸C氢反O盐应3+(酸剧H酸式烈C盐程l )度= :NaNHaHCCOO33>+
NaCl
Na2CO3
沉淀反应
无直接沉淀反应
不和NaOH反应 溶液呈弱碱性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三酸”、“二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三酸”指:盐酸、硫酸、硝酸。 “两碱”指:烧碱(NaOH)、纯碱(Na2CO3 、苏打)
1.讨论:Na2CO3有何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溶和Na液N2aC呈OO弱H3反+碱H应性2O酸+碱C性O:2 =Na22NCOaH3>CNOaH3 CO3
小结: 1.相同: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有何相似?
2.差异:如何区别Na2CO3和NaHCO3 ? 3.转化:NaHCO3和Na2CO3能否相互转化?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应用
1.看书本P52页,最后一段。 2.油污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成溶于水物质从而被洗
高中必修一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一、氯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2、化学性质:( 1)制备:① 工业制法: 2NaCl+2HO2NaOH+ H↑+ Cl2↑(在阳极生成黄2绿色的氯气,阴极生成氢气)阴极阳极②实验室制法: MnO2+(浓)MnCl 2+ 2↑十24HCl Cl2H O( 2) 与金属: 2Na+ Cl22NaCl 现象:剧烈燃烧,有白烟( NaCl 小颗粒)生成。
Cu+Cl2CuCl22Fe+3Cl22FeCl3( 3)与非金属:H2+Cl22HCl(4)与水: Cl2+H2O= HCl+HClO注: HClO 的性质:①弱酸性:酸性比H2CO3还要弱;②强氧化性: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用作漂白剂和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③不稳定性: HClO 不稳定,见光受热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2HClO 2HCl+O2↑。
所以久置的氯水中含有H2分子和+、Cl-、OH-离子,相当于稀盐酸。
O H新制氯水中含有 H2、、Cl2 分子和H+、Cl-、OH-、ClO-离子。
O HClO( 5) 与碱溶液的反应Cl 2+2NaOH=NaCl+NaClO+H2Cl 2+2Ca(OH)=CaCl2+Ca(ClO)2+ H2O( 制漂白粉 )Ca(ClO) 2+CO2+H2O=CaCO3↓+2HClO(漂白原理)Ca(ClO) 2+2HCl=CaCl+2HClO( 6)与其它卤素: Cl +2NaBr=2NaCl+Br Cl +2NaI= 2NaCl+I2Br + 2NaI=2222NaBr+ I2(2222还原性 I—---氧化性 F > Cl>Br > I>Br>Cl >F )-33( 7) Cl的检验:与 AgNO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 HNO的白色沉淀 ( 原理:AgNO+ NaCl =AgCl↓+NaNO)33二、溴、碘1、物理性质:溴( Br2):深红棕色的液体,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有机溶剂。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复习共61页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复 习
36、如果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学考复习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2Na + H2 = 2NaH NaH + H2O = NaOH + H2 ;NaH是强的还原剂。
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
(3)工业制钠:
电解熔融的NaCl 2NaCl(熔融) 通电 2Na + Cl2↑。
(4)钠的用途:
①作强还原剂,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 金属,如钛、锆、铌、钽等;
一、氯及其化合物
1、氯气的工业制法
原料:氯化钠、水。
主要以海盐为原料。海盐中含硫酸钙、
硫酸镁、氯化镁等杂质,要净化后制成饱
和食盐水再电解。
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
装置:阳离子隔膜电解槽。
反应式:
2NaCl
+
2H2O
通电
== 2NaOH
+
H2↑
+Cl2↑
例题: 在电解食盐水之前,需要提纯食盐 水。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解析:将一小块钠投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钠与水剧烈反应,所 以首先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的一系列现象。随着2Na+2H2O=2NaOH+H2↑反 应的进行,水被消耗,溶液的温度升高,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溶液中的Ca(OH)2有部分析出,可以观察到溶液变 浑。
从海产品中提取碘:
水
氯气
碘
海带 浸泡 氧化 过滤 提纯
单
质
Cl-、Br-、I-的检验:AgNO3─HNO3法 Ag+ + Cl- == AgCl↓ 白色沉淀 Ag+ + Br- == AgBr↓ 浅黄色沉淀 Ag+ + I- == AgI↓ 黄色沉淀
专题二____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用途、保存方法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通过有关实验及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知识牵引: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但都是以态存在的,主要物质有、、。
2、19世纪初,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制得了金属钠,不久他又制得了金属镁。
3、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电子数为,易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通常显价,表现为性,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习过程:一、钠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探究]1、问题提出:铁、铝、铜等能存放在空气和水中,但在加热时能与空气、氧气或水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2、实验过程和步骤: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开一端的外皮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看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再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3、知识归纳:①钠是一种色、有、质地(能用刀切开)、熔点、常温下为态的金属。
②钠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表面变,生成白.色的(化学式为),加热时能燃烧,产生火焰,生成色的(化学式为)。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情况,指明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指明还原剂。
常温:Na +O2===氧化剂:还原剂:加热时:Na +O2△氧化剂:还原剂:4、思考:一块金属钠长期存放在空气中会产生以下变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最终产物是什么?银白色→变暗→表面变潮→结块→变成粉末①②③④5、知识扩展:钠与其它非金属单质的反应Na+Cl2点燃Na +S二、钠与水(酸)的反应[实验探究]1、问题提出:日常生活可以用铁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两种金属在通常情况下是与水不反应的,那么钠与水是否反应?2、实验过程和步骤: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①,原因;②,原因;③,原因;④,原因;⑤,原因;3、知识归纳与总结: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和,表现性。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2)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3)酸式盐的电离:多元强酸酸式盐与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阴离 子电离情况不同。 如 NaHSO4 溶液中:N__a_H_S_O__4_=_=_=_N_a_+_+__H__+_+__S_O__24-__________; NaHCO3 溶液中:N__a_H_C__O_3_=_=_=_N__a_+_+__H_C__O_3-______________、 HCO- 3 H++CO23-。
栏目 导引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写出氯化铵、次氯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Cl===NH4++Cl- HClO H++ClO-
栏目 导引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思维模型
栏目 导引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 是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 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硫酸 ②氯气 ③硫酸钡 ④酒精 ⑤铜 ⑥醋酸 ⑦氯化氢 ⑧蔗糖 ⑨氨气 ⑩CO2
栏目 导引
(2)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完。如 H2CO3 : _H__2C__O_3____H__+_+__H_C__O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H__C_O__- 3____H__+_+__C_O__23-_____________________ ; Fe(OH)3 : __F__e(_O__H_)_3____F_e_3+_+__3_O__H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氯气与碱的反应 ①氯气与NaOH反应
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
②氯气与Ca(OH)2反应
课本P43
2Cl2 + 2Ca(OH)2 =CaCl2 + Ca(ClO)2 + 2H2O
漂白粉的 主要成分
漂白粉的 有效成分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Ca(ClO) 2+H2O+CO2==CaCO3 +2HClO Ca(ClO) 2+2HCl==CaCl2+2HClO 漂白粉的失效原理: Ca(ClO) 2+H2O+CO2==CaCO3 +2HClO
2 Na + S = Na2S
研磨
3、钠与水反应 实验现象讨论 2Na +2H2O == 2NaOH +H2↑
现 象 浮 讨 论 小于水的密度,0.97g/cm3 反应放热 ,熔点低,97.81℃ 有气体产生 有气体产生
熔
游 响 红
有碱生成,NaOH
钠 的 用 途
制Na2O2
核反应堆导热剂
和O2反应 Na、K合金为液体 且导热性能好 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2CO3 Ca(OH)2 HF Na2CO3 = 2Na++CO32Ca(OH)2 = Ca2++2OHHF H++F-
H2CO3
H2CO3
H+ + H CO3-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二、离子反应
1. 定义: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a2++CO32-=CaCO3↓
把化合物分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根本标准是: 一定条件下 能否电离 。
一、强、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在溶液中完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 如:强酸(HCl、H2SO4、HNO3等)
强碱(NaOH、Ba(OH)2等)
绝大多数盐(NaCl、KNO3等)
一、强、弱电解质 2、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水溶液中离子和分子共存。
② ② Ca2+ Na+ SO42- NO3③ H+ K+ ClOH-
生成微溶物 CaSO4
生成水
④ NH4+ K+ ⑤ SO42- K+ ⑥ Na+ K+
⑦ K+ H+
OH- SO42H+ OHI-
生成 NH3 · H2 O
生成CO2 和H2O
HCO3HCO3MnO4-
导电、传热性: 良导体
思考:金属钠断面颜色变暗,为什么?
三、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银白色的切面很快变成白色 4Na + O2 = 2Na2O (白色固体) 加热:2Na + O2 == Na2O2 (淡黄色)
过氧化钠介绍: Na2O2 中氧的化合价是-1,淡黄色粉末。
过氧化钠的用途: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的工业制法
负极 阴极 正极 阳极
铁棒
石墨
阴极产物
2NaCl + 2H2O
电解
阳极产物
== 2NaOH + H2↑+ Cl2↑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 反应原料:浓盐酸(液体)MnO2(固体)
• 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不稳定
Na2O+H2O=2NaOH
稳定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CO2=Na2CO3
— —
强氧化性、漂白性 供氧剂、漂白剂
(2)钠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A:在氯气中燃烧:
2Na + Cl2
点燃
==
2NaCl
B:钠和硫粉研磨:(火星四射、发生爆炸)
名称 化学式 碳酸钠
Na2CO3 纯碱 苏打 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 慢
Na2CO3+2HCl=2NaCl+CO2↑+H2O
碳酸氢钠
NaHCO3
俗名 颜色 状态
溶解性
与盐 速度 酸反 应☆ 反应方 程式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比碳酸钠溶解度小
快
NaHCO3+HCl=NaCl+CO2↑+H2O
热稳定性 ☆
较稳定
Na2CO3
高压钠灯
冶炼某些贵金属
700~800℃
钠有强还原性
TiCl4 + 4Na = Ti + 4NaCl 熔融
碳酸钠的性质 与应用
(一)物理性质
一、碳酸钠的性质
(二)化学性质 1.与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2.与碱 Na2CO3+Ca(OH)2=CaCO3↓+2NaOH
事实证明,氯气可与大多数金属 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化合,而 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
2. 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①与H2反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氢气与氯气混合光照 现象:释放大量的热,发生爆炸。 H2+Cl2
点燃或 光照
2HCl
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但产物相同
水 溴 碘
(橙黄色)
四氯化碳 橙红色 紫红色
棕黄色
二、Cl2 Br2 I2间的置换反应
2KBr + Cl2 == 2KCl + Br2 2KI + Cl2 == 2KCl + I2
2KI + Br2 == 2KBr + I2 氧化性比较:
Cl2 > Br2 > I2
三、Cl 、 Br 、 I 的鉴别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 2. 离子方程式:
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二、离子反应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反应使溶液中的某些 离子浓度减小。
①表示某一具体化学反应的实质。 ②表示同一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进行离子反应 SO42- + Ba2+ == BaSO4↓ 的实质是:
4、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步骤:
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型
水溶液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反应
(1)生成难溶性物质(见课本溶解性表) (2)生成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 (3)生成挥发性物质 氧化—还原型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 剂的相对强弱,氧化剂和还原剂越强,离子反 应越完全。
还
还原剂: 含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关系
失去 n e发生氧化反应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得到 n e-
+ 还原产物
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
1.失去电子总数=得到电子总数 2.化合价生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3.质量守恒
3CO+Fe2O3==2Fe+3CO2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 理装置
三:氯气的性质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1、黄绿色气体
2、有刺激性气味 有毒
3、密度比空气大 4、可溶于水(不溶于饱合食盐水) (常温 1:2)
5、易液化:
氯气
-34.6℃ 液氯
-101℃
固态氯
二.
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①钠与氯气的反应 现象: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
②磷在氯气中燃烧
2P + 3Cl2
点燃 点燃
2 PCl3(液体)
2P + 5Cl2
2 PCl5(固体)
Cl2不足,产物为液态,现象:白雾
Cl2足量,产物为固态,现象:白烟
现象:产生了大量白色烟雾
3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H2O
可逆反应
HCl+HClO
次氯酸
次氯酸的氧化性很强,能杀死水中的细菌,也能使 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在光照下易分解放出氧气。 2 HClO
3.与盐 Na2CO3+CaCl2=CaCO3 ↓ +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俗名:纯碱
4、水溶液呈碱性 热碱去油污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转化
Na2CO3+CO2+H2O =2NaH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P52
光照
2HCl +
Cl2通入水制得的溶液称为氯水。
小结
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
Cl2、HCl、HClO、H2O
新制氯水中 Cl2 、 H2O 、 HClO 含有微粒: H+ 、Cl ― 、 ClO ― 、 OH ―
光
2HClO
久置氯水中
2 HCl+O2
―
H2O
含有微粒:
实际为盐酸
Cl 、 H 、 OH
2Na+Cl2
点燃
2NaCl
② 铜与氯气的反应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Cu+Cl2 CuCl2 氯化铜溶解在水里,成为蓝绿色的氯化铜溶液,溶 液浓度不同时,颜色会略有不同。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