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语文园地三 第二课时 部编版(最新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
—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读完全文,学生
课后反思;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后反思: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
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1.对比朗读,积累语言,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具体表达的方法,整理观察档案和观察日记。
【课前学习任务】
阅读语文书第 45-46 页语文园地的相关内容,想一想“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主题,“跟着高手学观察,我是观察小达人”。
填写“观察档案”,并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跟着高手学观察
观察档案整理人:
观察者观察对象具体特征聚焦观察感受
①④
②⑤
③⑥
学习任务二:
交流辨析“不同动物的‘家’”,积累运用。
学习任务三:
交流“日积月累”中的农业谚语。
【作业设计】
1.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
2.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谚语。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发现反义词在词义上的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
2、仿照例句说句子,让学生感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句式特点。
二、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上述1、2、3、4。
难点是上述3。
三、导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四、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我们去“旅游”
一、导学目标
1、搜集资料,写解说词、广告词。
2、相互交流,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二、导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当好“小导游”。
难点是导游灵活解答游客的提问。
三、导学方法
说一说,评一评。
四、导学过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外读物》中所给诗句。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诗句所传达的意义。
3.能够完成分组共读《课外读物》的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分组共读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课外读物》中的诗句。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的意义。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分组共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1. 第一部分: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语文园地三》中的主要内容。
•利用音频资源播放《课外读物》中的其中一首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2. 第二部分:整体呈现•讲解诗歌的意义与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每个小组分别选择一首诗进行共读,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讨论,理解诗歌背后的更深意义。
3. 第三部分: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课外读物》中的诗歌,通过表演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学生展示表演成果,相互欣赏与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并整理《课外读物》中所有的诗句。
•播放《课外读物》中的音频资源,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妙之处。
2. 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寻找并阅读《课外读物》中其他诗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外读物》中的诗句意义,还能够通过分组共读的形式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通过诗歌的表演形式,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意境和语感。
2.使学生能够朗读古诗词,体会其中的情感。
3.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朗读古诗词,理解其中的基本意境。
2.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2.掌握古代诗人生平和作品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园地三》2.精心准备的古诗词材料3.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言(5分钟)–介绍古诗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习古诗词(15分钟)–教师传授古诗词知识,让学生听写、朗读。
3.情感体验(15分钟)–分组讨论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
4.诗歌赏析(10分钟)–教师或学生朗读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其中情感。
5.总结(5分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重点。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复习上次学习的古诗词内容。
2.讲解古代诗人(10分钟)–介绍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3.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分享对古代诗人的理解和感悟。
4.情感表达(15分钟)–分组朗读古代诗人的作品,体会其中的情感。
5.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
六、课堂作业1.默写所学古诗词。
2.回家后查阅更多关于古代诗人的信息。
七、展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和古代诗人的生平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园地三导学案(教师版)

2019学年上学期一年级语文科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备课人:汪丹审核人:课题: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复习会写的生字,熟练掌握。
2、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认读。
3、复习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对形近的复韵母能正确区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1、复习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对形近的复韵母能正确区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方法】顺口溜、儿歌记忆法。
【教学准备】声母和韵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拼读第51页的音节。
2、读第52页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
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孩子们,秋天到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生自由发言)2.同学们的想法可真不少,这节课,再次跟随老师去秋游吧!(播放音乐:《一同去郊游》)二、读读比比——激趣观察巧分类1.出示课件:郊外美丽的景象,蓝蓝的天空下,一群孩子有的在草地上追逐玩耍,有的围坐在一起玩游戏,还有的在草地上欢快地跳着扇子舞。
2.孩子们,你们看,他们多开心哪!瞧,那扇子上还有拼音呢!你们愿意去读一读吗?3.那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瞧了,请大家认真观察扇子上的音节,你能正确拼读哪一对呢?(课件出示扇子上的音节,学生自由选择拼读。
)4.区分前、后鼻韵母in-inɡ。
(1)教师强调:在读in的时候,舌尖要向上齿龈移动,抵住上齿龈发鼻音n,在读inɡ的时候,舌头逐渐后缩,舌根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
(2)如果在他们前面加上生母y,一声,大家还会读吗?(指名读、齐读)(3)yīn、yīnɡ是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读出来,同学们可要记住哟!(4)我们把这几对扇子上的音节再读一遍吧!5.区分yǎn和yuǎn。
大家注意观察:yǎn与yuǎn这两个音节又有什么不同呢?强调:一个是两拼音节,一个是整体认读音节,在读的时候要注意,整体认读音节要直呼。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小兔快跑》。
2.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
3.能够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4.能够独立完成课文相关的阅读与默写。
教学重点1.课文《小兔快跑》的朗读和理解。
2.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
3.对课文内容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2.能够自主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准备1.课文《小兔快跑》的复印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音响设备及相关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兔快跑》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引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预热教学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变化。
3. 情感细读(1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兔会害怕、骄傲和最终感到感动。
4. 形象描述(10分钟)•让学生形象描述小兔奔跑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默读与默写(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文默读,并进行相关练习。
•在黑板上逐句写出课文,学生进行默写。
第二课时:巩固与拓展1. 课文复述(10分钟)•让学生自己复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情况。
2. 课文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讨论其中的原因。
3. 讨论与分享(15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互相讨论交流。
•带出课文中的价值观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兔快跑》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朗读、分析、形象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其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但在情感细读和课文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在教学设计上,也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3.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展示的情感。
2.运用课文中学习的词语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
2.教学PPT。
3.黑板、粉笔。
4.单词卡片。
5.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图片和简短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园地》的主题。
第二步:课文学习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词语,理解意义。
4.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词语。
第三步:课文理解1.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意义。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小组展示表达成果。
第四步:知识巩固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2.组织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对话中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步: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概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课堂作业1.默写生词词语及其意义。
2.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篇课文段落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理解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A、C、B、D
2020-2021 学年精选汇编
二、1.妈妈是一台洗衣机,能把我的脏衣服变干净。妈妈是一本百科书,可以 回答我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2.(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业考期末模拟)雨像一个可跑,在院子里拿树叶当飞镖。
三、向未来发的信息 朝向理想的勇气
诗和音乐一样 生命全在节奏
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于
。”
,它源
四、将下面的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最恰当的是( 、 、 、 )。
A 如一团火焰 B 如一场春雨 C 似一片鲜花 D 若一杯美酒
2020-2021 学年精选汇编
2020-2021 学年(最新版)
诗歌,它 生;诗歌,它 们躁动的心灵。
,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诗歌,它 ,滋润了我们平淡的生活;诗歌,它
。
2.雨
雨像一个辛勤的园丁,
在大地上浇灌出
一片又一片的花海。
雨像一个
,
。
3.风
风儿,微笑,
在树上
,
在草原上
,
在院子里
。
三、补全名人名言: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在诗的国度里徜徉,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
现代著名诗人艾青说:“诗是人类
,诗给人类以
。”
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
,
。”
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这样说:“诗是
(2)加点的文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3.仿照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 这些事——
是永远不忘记的画面: 阳光下的花园, 浓浓的树荫下, 奶奶的故事。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尝试读一读有关诗歌的名人名言。 (1)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2)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 2.(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业考期末模拟)说一说对这些名言的理解。 (1)第一句,朱光潜是说诗歌的特点是“节奏”感很强。 (2)第二句,艾青说的是诗歌的作用,能“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3)第三句,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的是诗歌能够表达情感,表达的是强烈的情感。
,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 ,沉醉了们
我的收获:
示例:我认识了描写颜色的词语,学会仿写新诗。还积累理解了几句名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 中要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句。
2020-2021 学年精选汇编
2020-2021 学年(最新版)
第二课时
课堂检测:
一:颜色词例如:朱红、金黄、新绿、翠绿、橄榄绿、湛蓝、红艳艳、黑乎乎、 白茫茫、花红柳绿、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等。
2020-2021 学年(最新版)
语文园地三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 曰积月累 教学目标: 1.积累本单元表示颜色的词语。 2.(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业考期末模拟)仿写诗歌。 3.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掌握有关诗歌的名人名言。 教学难点:仿写诗歌; 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方法:理解 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来认识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白雾与远天晴天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2.(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业考期末模拟)读一读这些加点的部分。 3.说一说,这些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表示颜色的短语。) 4.这些描写颜色的短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颜色描述得非常细致、具体、生动。) 5.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样表示颜色的短语的句子?
2020-2021 学年精选汇编
2020-2021 学年(最新版)
示例:桃花中有的粉得似霞,有的红得似火,有的白得胜雪,可爱极了。 (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这两个片段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 2.(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业考期末模拟)小结:(1)加点的部分是结构相同的“的”字短语。
2020-2021 学年精选汇编
2020-2021 学年(最新版)
3. 再读一读这些名句。
4.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5.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
(1)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2)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四、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解了描写颜色的短语,学会仿写诗歌,积累理解了几句名言。在今后 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句。
课堂检测:
一、积累描写颜色的词:(写十个)
、
、
、
、
、
、
、
、
二、学写儿童诗:
1.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是
,
。
妈妈是
,
2020-2021 学年精选汇编
2020-2021 学年(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