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最新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通过情境创设,学会实事求是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并学会倾听他人的介绍。

2.在倾听他人介绍的过程中,交流、总结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自己。

掌握自我介绍的方法。

3.通过“谁最会介绍自己”的评比,提高积极性,并拓展到抓住主要特点,用一句话介绍同班同学或老师,让别人猜一猜。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介绍。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评价。

【学前准备】根据内容制作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呀,来了一位小朋友,他想和大家交个朋友。

想一想,要想交朋友的话,我们首先该怎么做?(板书:说说我自己)2.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一个人,有哪些地方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学生畅言,教师引导。

(相机板书:外貌、性格、特长、爱好、优点、缺点、品质……)二、明确要求。

1.自由朗读第47页口语交际的这段话,想一想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在关键处作上记号。

2.课件出示:内容: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等。

要求:说的要求:①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②要说真话。

听的要求:当别人介绍他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听,看看对他说的有哪些补充。

师提出建议:别人在说的时候,你可以用笔在纸上记录他说的不好的地方。

三、自我介绍。

1.想一想,你想向别人介绍你的哪些方面的特点?应该怎样介绍?2.小组同学互相介绍,积极交流。

3.每一组派代表上讲台进行自我介绍,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4.评一评:谁最会介绍自己?四、猜猜他是谁。

1.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哪位同学不仅能抓住主要特点介绍自己,还能介绍别人。

(可以介绍同班同学,也可以介绍熟悉的老师)2.教师示范:(出示课件)他胖乎乎的,十分可爱。

脑袋里的知识非常丰富。

就是有点儿懒洋洋的,上课喜欢靠在椅子上,还特别贪吃。

他是一名特别活泼的小男孩,对老师很有礼貌,最近背书很积极。

但是他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甚至上课的时候都会大喊大叫。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出示:本单元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不少传统文化的知识。

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发明创造,抑或是艺术作品,其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领略本单元的“风景”吧。

2.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三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

3.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交流的方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3.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回顾,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指导(一)交流平台出示课文第45页的内容:课文中有许多段落,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得很清楚。

如《赵州桥》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再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

1.问题引领:(1)读了以上内容,你知道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吗?(2)除了以上文段,你还能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文段吗?2.学习提示:(1)齐读这两段话,边读边思考。

(2)画出这两段话中举的例子。

(3)分小组读句子,交流自己的理解。

(4)再读《赵州桥》中的文段:“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师指导: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语文园地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语文园地三

宏发圩中心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组别:姓名:郑鹏翔总第张领导批示:课题《语文园地三》第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老师授课日期月日星期第节班级主备教师郑鹏翔参与教师张诗万黄宇郑鹏翔张莉娟学习准备教师提供学生提供学习目标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和爱好2.写一篇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和爱好的作文。

3.积累比喻句、成语故事重点难点写一篇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和爱好的作文学习过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谈话引导:同学们,我想你们都作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

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

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的想:我细心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像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

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想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可以说自己的优点、缺点、性格和爱好。

要说真话、实话。

【合作探究】1.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都介绍了自己,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2. 你想怎样介绍自己?向谁介绍自己?3. 拟定题目,自主写作。

【交流展示】一、我的发现:1. 请你读读书上的句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2. 练习:出示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出一个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3. 你能不能自己说出一组意思一样的句子?二日积月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以学生自学以及交流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读读记记:1. 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读读背背:1. 读一读,读准字音。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3. 找找句中谁和谁相对。

成语故事:1. 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字音“椟、饰”。

2. 你是怎样理解“买椟还珠”的?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珠”指什么?还给了谁?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人。

【课堂练习】一、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1、绳在_____处断,冰在_____处裂。

2、亲身下河知________,亲口尝梨知___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导学案导学案一:《花的四季》【课前导学】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异口同声读出“《花的四季》”这篇文章的标题。

3.观察黑板上的图片,猜测本课可能会学到什么内容。

4.通过观看图片,可以知道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花的四季”展开的。

【导学过程】一、阅读短文请同学们静静地听老师读课文《花的四季》。

二、理解课文1.提问:短文中的“四季”指的是什么?2.观察四张图片,根据短文的描述,判断图片与短文的内容是否吻合。

三、讨论1.假设你是画家,请你来画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片,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画的内容。

2.使用你所学到的词语,描述一下夏天和秋天的特点。

3.在小组内,同学们互相讨论,完成以下问题:冬季里,哪种植物会开花?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花的四季的特点,并且学会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了每一个季节的特点。

同时,我们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加深了对冬季的了解。

导学案二:《米饭:我最喜爱的食物》【课前导学】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异口同声读出“《米饭:我最喜爱的食物》”这篇文章的标题。

3.利用百度、字典等工具,查找“米饭”一词的解释。

【导学过程】一、阅读短文请同学们静静地听老师读课文《米饭:我最喜爱的食物》。

二、理解课文1.课文中有一句话“不是米饭不香,而是你不够馋”,请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2.观察短文中的插图,试着描述一下插图中的情景。

三、小组讨论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分享一下自己最喜爱的食物是什么,为什么喜爱它?2.思考一下,米饭与你的最喜爱的食物有哪些相同之处?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米饭是我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也了解到了米饭的制作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我们还了解到了同学们最喜爱的食物以及人们对美食的热爱。

【课前导学】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异口同声读出“《米饭:我最喜爱的食物》”这篇文章的标题。

人教版语文三下园地三(5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三下园地三(5课时)导学案
学生收集谚语和成语故事。
学习时间
第课时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素材
导入
环节
学习读读背背和成语故事。
自主
学习
学习读读背背。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读谚语。并背诵。
学习成语故事。
学生读记谚语和成语故事。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买椟还珠”?2、“椟”、“珠”是什么意思?还给谁?商人犯了什么错误?
学生围绕探究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学习重、难点
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
学习准备
教师出示范例作文
学生写真实的自己
学习时间
第课时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素材
导入
环节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走做了自我介绍。现在就来写自己。
学生思考本课习作的内容。
自主
学习
1、写作目标。2、观看课件的范文。3、结合范文分析,了解习作的方法。
学生读习作要求、看课件、了解习作方法。
学生看课件。欣赏范文。
合作探究
讨论写作方法:1、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2、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可以使突出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特点。3、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
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自己习作的方法。学生再进行写作。写完后认真修改并誊写。3、选取优秀习作来评讲。




语文园地三
我的发现、读读记记




太平溪小学导学案
主备:韩双秀
授课时间:月日总第5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三读读背背成语故事
课型
新授课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导学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导学案第一站识字加油站【闯关任务1】你知道这些场所是做什么的吗?想一想,连一连。

如果不知道,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例如请教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

A B C D E F1 2 3 4 5 6第二站交流平台【闯关任务2】它的眼睛小小的,黑里透白,就像黑色的小米粒。

嘴巴又尖又长,啄起食物来发出"咚、咚”的声音。

最特别的是鸡冠,它的鸡冠鲜红鲜红的,像燃烧的火焰,又像一朵盛开的鸡冠花。

它身上的羽毛是棕色里带点浅黄色,脖子和尾巴上的羽毛是金色的。

尾巴翘得老高,就像微型拱桥,显得威风凛凛。

这真是一只漂亮的大公鸡!1.上面这段话是围绕哪个意思写的?请画出相关的句子。

第三站词句段运用【闯关任务3】请你读一读这两句话,想一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两句话在表达上的共同点是:1.2. 【闯关任务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情景,仿照上面的两句话写一写。

过节真开心:奶奶做的剪纸图案真多:夏天的清晨,公园里可真热闹:【闯关任务5】对照流程图,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蔡伦造纸的的过程。

自我评价:家人评价:【闯关任务6】观看剪窗花视频,边看边记下剪窗花的步骤和动作,完成表格。

第四站日积月累【拓展积累1】读一读这些赞美“梅兰竹菊”的诗词,尝试着背诵下来。

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兰: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郑燮《高山幽兰》竹: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欧阳修《戏答元珍》菊:满园花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

3.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这个模块,一起来交流学习。

二、交流平台1.本单元课文有很多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如课文第11课《赵州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三、识字加油站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标牌吗?税务局、防疫站、咖啡馆、学生公寓、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电脑屏幕上出现:新湖南路小学、人民医院、锦绣川风景区、电影院、超市等标牌,提醒和巩固学生要从日产生活中学习识字。

四、词句段运用对照流程图阅读下面这一段话,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剪碎或切断→浸→铺→晒→揭电脑屏幕上出现剪纸一段话,学生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首先,老师把剪纸准备的材料: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

老师先把粉红色的纸剪成正方形,把纸对着角折三次;再用剪刀顺着纸顶端边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的边上剪成波浪形,或花草,或鸟兽;最后,展开来就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花。

剪→折→剪→展开五、日积月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艺: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通过讲解和背诵,让学生们感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赠资料:教师高效教学的诀窍高效教学,具体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很难精确地给它下一个定义,但大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导学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导学案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

课件出示: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学生自读四组短语。

正音:雅人四好(hào)。

3.组织交流理解。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①课件出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的图片。

②说说观看完图片有了什么想法。

(2)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①读准字音。

②交流理解。

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和绘画都是文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3)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①对号入座。

②拓展理解。

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

(4)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①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②与中医有关的四字词语:妙手回春、悬壶济世、药到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导学案
单元主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课型基础训练课课题语文园地三主备人执教者
学习目标1.学生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化练习。

2.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

3.阅读成语故事。

学习重点1.明白反问句的意思,会转换句式。

2.背诵读读背背,积累关于思想方法的谚语。

学习难点1.反问句特点的掌握。

2.感受、领悟语言更多的表达方式。

导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
导学准备1、搜集有关思想方法的谚语。

2、积累打比方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有关思想方法谚语的积累背诵)
二、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课本P48页的两组句子,自读从中发现什么异同?
2、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补充:1.每组两个句子意思表示的一样;
2.第一句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语气;
3.第二句表示肯定的语气。

3、同桌间一人读一句来体会。

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出一个意思一
样的反问句。

4、拓展说句子:
把句子变一变,意思保持不变。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
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读一读记一记。

自主空间
2、说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3、浏览学过的课文,找一找这样的句子。

比一比,谁找的对,找的快。

4、拓展:仿写句子
(二)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谚语。

2、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想一想:五组谚语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谚语都是写思想方法的,并且句子对仗)
4、教师适当讲解谚语的意思。

(给学生发放资料,对学的余力的同学提出要求。


5、背诵谚语。

引导背诵:抓住对仗的特点。

给学生一定的自读时间,让学生读准、读熟并背出。

4.抄写、背诵谚语。

五、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椟、饰、晓”。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能读正确。

(3)、抽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的意思。

3、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4、了解了这个故事的意思后,你有什么想对郑国人说的?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源远流长,学习语文,语言的积累很重要,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课下把读背的句子和谚语能够背会默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积累一些有关创新的谚语。

执教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