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模版

合集下载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欣赏(共7篇)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欣赏(共7篇)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欣赏(共7篇)第一篇: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摘要:本文以美国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角色在美国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变迁。

本文选取了《红字》、《嘉莉妹妹》和《飘》三部作品,分别代表19世纪、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叶的美国文学,旨在揭示女性在追求独立、自由和平等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一、引言美国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她们或勇敢追求真爱,或为独立自由而奋斗。

本文将通过分析三部经典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带您领略美国文学中的女性魅力。

二、19世纪的女性形象——《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在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中,海丝特·白兰勇敢地面对世俗的偏见,坚定地追求真爱。

她的形象代表了19世纪美国女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三、20世纪初的女性形象——《嘉莉妹妹》中的嘉莉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描绘了一个从乡村到城市的女性奋斗史。

嘉莉在追求物质生活改善的过程中,逐渐觉醒,开始寻求精神独立。

她的形象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女性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困惑与挣扎。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欣赏(共7篇)第二篇: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语用失误分析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

本文聚焦于英语语用失误,分析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四、语用失误的定义与分类语用失误是指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当导致交际目的未能实现的现象。

本文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并分别进行阐述。

五、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语言失误案例分析本章节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英语学习者在词汇、语法和语篇层面可能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并探讨了这些失误背后的文化差异。

六、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案例分析社交语用失误往往涉及交际双方的社交规范和文化习俗。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模板姓名:吕仁爱系别:外语学院专业:英语学号: 00000000指导教师:赵草稿20xx年5月thesis writing standard for 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with a thesis patternbylü renai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may 20xx摘要{摘要是论文的浓缩,应包括结论等内容,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

即使不看论文全文的内容,看摘要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切忌把导论(introduction)的内容作为摘要内容。

在下段键入中文摘要内容,并用论文的关键词替换关键词后的词(删除多余的词)。

如果需要输入顿号(、)、间隔号()、书名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不会键入请从这里复制。

中文摘要要求在200~300字。

}关键词:词1;词2;词3;词4;词5abstract{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内容与中文内容完全一致。

注意看懂附录部分标点符号部分的内容,不要用不规范的形式输入标点符号,更不要输入错误符号。

在下段键入英文摘要内容并用论文的关键词替换key words后的词(删除多余的词)。

} key words: word 1; word 2; word 3; word 4; word 5contents摘要 iabstract iicontents iii1 简介 12 电子版与纸质版 13 模板的使用 13.1 键入文本 23.2 应用格式 24 论文结构与写作要求 2 4.1 封面与题目 34.1.1 封面 34.1.2 题目 34.2 从摘要到目录 34.3 正文 34.3.1 总体要求 34.3.2 标题和层次 34.3.3 例句及其他列表项 4 4.3.4 脚注 44.3.5 引用标识与。

大学英语专业论文六篇

大学英语专业论文六篇

大学英语专业论文六篇高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1(一)职后培训短缺高校英语老师的职后培训状况不容乐观。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本院共有在岗并从事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老师56人,每工作5年有1次进修经受(包括攻读学位、访学、留学,进修时间不少于1年)的老师不到10%。

35岁以下的老师除攻读学位而外,有外出进修经受的人次为1人。

教龄达20年以上的高校英语老师16人,近10年内进修过的比例为43.7%;教龄在10年至15年的老师(攻读学位除外)13人中仅2人有进修经受,笔者本人工作14年多次申请进修未果。

从课间休息时老师之间的沟通中获悉,多数高校英语老师都有外出进修的剧烈愿望,但皆因各种缘由未能如愿以偿。

主要缘由有两项:一是高校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任务太重不能放人,除非攻读学位,"工作量大,教学任务繁重是阻碍高校英语老师自身进展的客观缘由'[2];二是接受老师进修的高校少且每年可接收的老师数量有限。

其余渠道的进修培训不多,"高校英语老师培训网'只有"培训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能申请注册,受众面比较窄。

(二)教学颇受诟病社会上多年来盛行不衰的形形的英语培训学校、辅导班,以及讨论中大量消失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等词汇使得广阔英语老师颇受诟病。

将英语辅导学校的盛行归因于学校英语教学的不力好像有几分道理。

高校生参加高校英语教学状况调查时亦做出类似反馈,将胜利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高校英语老师的教学不得法[3]。

此处暂不考虑这样的归因是否合乎规律,但高校英语老师无论如何是脱不了干系的。

首先,绝大多数中学校英语老师是高等教育培育的。

其次,作为"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携带者的高校生们刚走出高校校门即被识破,充分说明高校英语的教学质量如何。

再者,为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21世纪以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动和是否广泛推广ESP专业英语教学的争辩热点都不约而同地指向高校英语老师专业化进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英语专业论文(5篇)

英语专业论文(5篇)

英语专业论文(5篇)英语专业论文(5篇)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1.专业老师英语教学阅历不足,教学热忱不高。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老师始终由本专业老师担当,专业老师一般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但英语教学技巧与水平有限,教学仅停留在专业英语课文阅读与重点句子翻译层面。

老师过分注意科研,忽视教学,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教学责任心不强,老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上应付了事,教学质量差。

目前,专业英语老师采纳的教学方法多是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模式,缺少吸取新学问、提高学术水平的热忱和动力。

2.同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爱好不高。

国内农业院校绝大多数同学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差的同学学习专业英语很吃力,再加上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熟悉不够,学习爱好不高,简单产生厌倦心情。

有的同学专业词汇功底浅,很少并且很难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和阅读,不能够准时猎取国际性的本专业的最新讨论动态。

3.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平凡。

当前,各院校开设的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与综合性学术英语之间缺乏连接性,英语课程大多围绕专业英语词汇及文章内容的讲解,这种教学内容设置忽视了对同学专业英语技能层面和语言层面力量的综合培育。

各高校所用的教材主要有自选原版英文教材和自行选编教材两种形式,自编教材内容编排过于古板、陈旧,还有的教材内容难度偏高或者涉及的专业内容过于简洁,不能满意专业要求。

再有,各高校通常采纳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偏重于老师的讲解,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同学的主动性和制造性,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不高,同学只是被动接受学问。

这种教学形式比较死板,同学无法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扼杀了同学的学习爱好与英语语感的培育,最终导致我国专业英语缺乏创新性的局面。

二、本项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特色与成效在园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一系列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肯定成效,详细改革如下。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纯英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纯英文)

English Major Graduation ThesisIntroduction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echnology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way we liv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s no exception to this trend, with technology now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around the world.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ways in which technology has impacted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new method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can help educato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using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and can inform future developments in teaching techniques and language learning.Literature Review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Many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use of mobile devices, such as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 language teaching.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technology in language learning is flexibility. Digital materials, such as online courses, e-books,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offer learners the ability to learn anytime and anywhere. In particular, mobile devices afford a high degree of flexibility, enabling learners to study on the go, outside of formal classroom settings.Another benefit of technology i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learning. With the use of online platforms and tools, educators can adapt their teaching to individual learners’ needs, providing a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example, automated language learning platforms can provide personalized feedback and support, allowing learners to work at their own pace and improve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limitations to using technology in language learning.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is the need for digital literacy, particularly among older learners or those with limited access to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he cost of implementing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can be a barrier, particularly for low-income students or schools.Research Methodology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study employs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approach. This include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The qualitative component of the study involv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English language educators and learners, as well a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of digital materials used in teaching. The quantitative component includes a survey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involving both open-ended and closed-ended questions.Data analysis will involve both coding of qualitative data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The study will also inclu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versus technology-enhanced teaching methods.ConclusionThe growing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have made it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y in language education, identify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using technology, and inform future developments in language teaching techniques.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by educators and policy-mak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n countries where English is not the primary language. By understanding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in language learning, educators can create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learners in the 21st century.。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英语专业毕业论⽂(精选8篇) ⼤学⽣活要接近尾声了,毕业⽣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毕业论⽂是⼀种有准备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毕业论⽂呢?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英语专业毕业论⽂,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英语专业毕业论⽂篇1 论⽂摘要:如何提⾼⼤学法语⼆外教学,⼀直是⾼校法语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试从⼤学法语⼆外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上分析,进⽽提出解决的⽅法。

关键词:教学⽅法;精讲多练;多媒体;法英对⽐ 21世纪是⼀个以知识经济和经济信息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时代,世界经济的⽇益全球化和⼀体化与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现代社会科技、通讯、经济、⽂化的进步,使世界交往更加密切。

语⾔⼈才不再单单只是能熟练运⽤⼀门外语的专才,⽽是能同时运⽤两三门语⾔的通才。

全世界有1亿七千多万讲法语的⼈⼝,法语是联合国、国际奥委会、万国邮政等多个国际组织的唯⼀官⽅语⾔或者官⽅语⾔之⼀,能说法语将在国际交往占有优势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校开设了法语⼆外课程,研究法语作为第⼆外语教学的⼯作,也就迫在眉睫了。

⼤学法语教学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分为法语专业教学,英语专业本科⽣与研究⽣法语⼆外必修课教学和⾮英语专业学⽣公共选修课教学。

在此⽂中仅对英语专业本科⽣法语⼆外的教学进⾏分析。

⼀、⼤学法语⼆外教学⾯临的问题 2002年《⼤学法语⼤纲》明确规定:“⼤学法语教学的⽬的是培养⼀定的阅读能⼒,初步的听、说、读、写、译的能⼒,使学⽣能以法语为⼯具,获取专业所需,为进⼀步提⾼法语⽔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盖房⼦最重要的是搭地基,对于法语⼆外教学,打基础就是最重要的。

学过法语的⼈都知道,法语确实是⼀门很难的语⾔。

如果给学⽣打好了扎实的基础,那么⼀切都将迎刃⽽解。

(⼀) 法语⼆外课时和内容相⽐显得过少。

每周四课时,开设四个学期,总共256课时,听、说、读、写、译各⽅⾯的内容都要涉及到,打好基础,在这么少的课时下,要达到教学⽬标⾯临不少困难。

本科毕业论文英文版

本科毕业论文英文版

本科毕业论文英文版毕业论文通常是一篇较长的有文献资料佐证的学术研究论文; 主要目的是探索、讨论或分析一个实际的或带有理论性的问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英文版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英文版篇1人与自然环境Abstract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ppened in 1760s.Since that time, human have began to explore and conquer nature. Due to excessive development, and hunt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lead to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en have to let themselves to reflect and repos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rxist view of nature studying this work has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Marxism stressed that people who live in the nature must respect the development of objective law of nature. Men can play their own subjective initiative to transform nature, but the transformation is based on respect nature for the objective law of the premi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objective existence. It can not be transcended. Nowaday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ruelly destroyed by people, which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Jack London is a famous American realism writer. All his life, he totally created about 50 works, most famous works are The Call Of the Wild, The Sea Wolf, The White Fang. And the most famous one should be The Call of the Wild, which is based on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in the big social background and creation of dog novels. Marxist view of nature in the novel is the avoiding of the crisis of human spiritual,human’s responsibility to nature, returning to the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and how to create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should never dehumanize all kinds of animals. People should not be beyond all the laws of nature, and should respect animals, respect nature. Jack London condemns people who recklessly consume and despoil the nature, man should build a harmonious, equal, healthy, endur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Keywords: man and nature; Marxism; The Call of the Wild; Jack London摘要: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探寻自然,征服自然。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1中美文化比较的教学实践机制(1)中美文化比较在阅读板块中的教学实践机制。

这里笔者想起了在电影《ZG合伙人》中的一句台词,大意是:为什么你们在阅读《ZG日报(英文版)》时能理解文中的意思,但在阅读《纽约时报》时则有时很难读透文章的含义,这就是因为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不同。

这里所谈及的美国人思维方式似乎与中美文化比较无关,实则不然,一国国民的思想方式深受其所在GJ社会文化的影响,而思维方式的不同自然会在文章的写作中反映出来。

因此,通过中美文化比较下的教学方式,将能使学生站在美国人的习惯视角下来阅读外文,这将极大地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参与感。

但这里也需要正视一个问题,我们教会学生站在美国人的习惯视角来看待美国人的问题,而不是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与价值推断。

这就意味着,在实施比较文化教学时应把握好其中的度,再说没有长时间在美国生活的经历也无法形成美国人式的思维方式。

那么如何来把握好这个度呢?把握好这个度需要从比较文化元素的选择,以及对该元素的释放环节上下工夫。

(2)中美文化比较在听说板块中的教学实践机制。

不难理解,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在中美各自的语言习惯上打上了烙印。

如,ZG 人较为含蓄,而美国人则较为直率。

从美国人口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中还能发现,他们更习惯于直线思维和对数量参数的应用。

这些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不仅与他们特有的移民文化不可分离,也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

可见,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也需要使学生从总括层面来把握美国人的思维习惯,以及对特定事物的态度。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对中美文化比较知识的传递。

与上文的价值取向一致,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但是否需要应该建立起学生思维的转换模式呢?笔者认为,这将影响学生在听说能力训练上的实效性。

遵循“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应在特定的情境下来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熟练掌握英语通常的表达习惯与交际形式。

从以上阐述中可以发现,中美文化比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英美人士的思维习惯,从而提升在阅读和听说训练上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Wang,Shouyi.Hemingway’s Linguistic Style and Art[J].Foreign Languages,1987, (5):41-45.
[4]Hewitt,J.A.Technical services [J].LibraryResource Services,1984,28(3):205-218.
[12]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J/OL].情报学报,1999,18(2):[2000-01-18]./periodical/qbxb/qbxb99/qbxb990203.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毕业论文评审意见表A
9.如果是其他文献,如电子文献,或学位论文,参考以下模板
会议录、论文集
[7]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社不祥].1990.
论文集\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学位论文
[8]王斌.稀土β—二酮混配合物的光谱和晶体结构[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92.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例如,要么写成Nida, Eugene & Peter Newmarket要么统一写成Nida, E. & P. Newmarket
中文作者写的英文文献写全称如Wang, Shouyi
如果是多个中文作者写的英文文献写成Wang, Shouyi &.4
……
4
4.1
……
4.1.1
……
4.1.2
4.2
……
4.2.1
4.2.2
4.3
……
4.4
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结论”以前的所有正文内容都要编写在此行之前。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1.序号有中括号,后面如果换行要与上行内容对齐,不与序号对齐
2.条目按先英文、后中文的顺序排列,再按英文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序,姓在前、名在后,中间有逗号分隔,英文首字母大写,多名作者用&连接,作者与书名间用句点(英文半角、实心)后有空格。英文姓名有middle name的,可以把名字缩写,见[4]。多名中文作者中间用逗号(中文状态下)分开,作者与书名之间用句点(.)分隔。
3.英文书名和期刊名用斜体,中文书名不加书名号
4.著作后要标注[M],(不空格)期刊后要标注[J],后有句点
5.出版社前要有出版地城市名,中间用冒号分隔
6.出版社后著作用句点与出版年代分隔
7.期刊名后用逗号,并且写明年份,卷(如果有的话),期(用括号括起来),冒号,最后是页码,注意各个标点后要空格。
……
1.1.1.2
……
1.1.2
……
1.2
1.3
……
1.3.1
……
1.3.1.1
……
(1)
(2)
1.3.1.2
1.3.2
1.4
……
2
2.1
……
2.1.1
……
2.1.1.1
……
(1)
(2)
2.1.1.2
2.1.2
2.2
……
2.3
3
3.1
……
3.1.1
……
3.1.2
3.2
……
3.2.1
3.2.2
3.3
……
[9]林穗芳.美国出版业概况[M]//陆本瑞.世界出版概观.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23.
专利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报纸
[11]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1-11-20(15).
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载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需添加下载或使用日期)
[5]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 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M]. 汤永宽,陈良廷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 王宁.海明威的美学思想及创作实践[J].外国文学研究,1983,(3): 46-49.
[8] 朱世亮. 简析《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哈里的形象[J].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3):12-15.
建议成绩:
评阅人(姓名、职称):
年月日
请参考以下范例:
[1]Baker,Carlos.Ernest Hemingway Critiques of Four Major Novels[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62.
[2]Burgess,Anthony.Hemingway and His World[M].Norwich:Thames andHudson.1978.
8.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5号,中文用宋体5号,1.5倍行距
中英文文献中所有的阿拉伯数字都用Times New Roman 5号
9.引用同一著者同年出版的多篇文献,在年代后标注a, b, c等。
10.多个英文作者用&连接,第一个是“姓,名”,后几个正常,如果要缩写名,就统一缩写,如果要写名的全称,就统一都写全称。
毕业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评语: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要规范,评语可打字但不能雷同,评语和建议成绩应与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相符。
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评审意见表B
毕业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评阅人评语: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要规范,评语可打字但不能雷同,评语和建议成绩应与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相符。
毕 业 论文
论文目
学生姓名:
艾中华
专业班级:
英语2011级1班
指导教师:
赵莉教授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2017年6月
论文中文题目
摘要
关键词
论文英文题目
Abstract
Keywords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1)
(2)
1.1.1
……
(1)
(2)
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