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模式

合集下载

自主创新的五种类型

自主创新的五种类型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或个人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生产等方式,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等的过程。

根据创新的内容和主体不同,自主创新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指在全新的领域或方向上进行的创新活动,是自
主创新的最高级别。

原始创新通常是从零开始,通过自主研发、自主设
计等方式,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或技术,并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

原始创
新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但也能够带来巨大的市场回报。

2.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是指将不同领域、不同企业或不同技术进行整合,
形成新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集成创新通常是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通
过自主设计和研发,将不同的技术进行整合,创造出更加先进、更加实
用的产品或服务。

集成创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新产品或服务,但
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洞察力。

3.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是指企业或个
人在引进外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创造出更加适合本地市场
的产品或服务。

这种创新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新产品或服务,
降低研发成本,但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洞察力。

4.颠覆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是指通过全新的商业模式或技术,打破传统市
场格局,创造出新的市场和商业机会。

这种创新方式通常是在已有的市
场或技术基础上,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或技术,创造出新的市场或商业
机会。

颠覆性创新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5.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指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改变传统的商
业模式,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

自主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自主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 .3 1 9。No 4 .
J l 0 9 uy2 0
D :1 。 7 5 jis . 0 8 9 2 2 0 . 2 1 OI 0 3 8 /.s n 1 0 — 4 X. 0 9 0 . 1 1
自主创 新模 式 的 比较研 究
赵 晓庆 许 庆 瑞
( 江 大 学 管理 科 学 与 工 程 系 ,浙江 杭 州 3 0 5 ) 浙 1 08
p o t n srtg . B t b t f t e d p n sl n o esa r es Ho v r J p n i r moi tae y o u oh o h m e e d mo t o v res mak t. y we e , a a , n
p icp e e e d n p ca d ma d o o si r e s a d h r f r i s b e t h n p l f rn i l ,d p n s o s e il e n f d me tc ma k t n t e eo e t u v rs t e mo o o y o Eu o e n a d Ame ia imswih t e ado ir p ie in v to rp a n rc n f r t h i fd s u t n o ain.On t e b sso o e i n v t n v h a i fs men w n o a i o t e r n c n mi e eo me tt e r h o y a d e o o cd v lp n h o y,t e p e e tp p r e po e he p t fi dg n u n o a in h r s n a e x lr s t ah o n ie o s i n v t o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研究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研究

82企业管理MA NA GEMEN T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研究□宋婷婷向刚屈晓娟王正刚(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摘要:本文分析了自主创新的内涵,研究了自主创新的三种实现形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结创新过程中由这三种实现形式组成的五种自主创新模式,最后对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对不同层次创新主体选择不同自主创新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1.自主创新的内涵对企业而言,自主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

本文所述的自主创新,主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有三种实现形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国家或企业以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为榜样,并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充分吸收、消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引进购买或反求破译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创新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创新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开发和生产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参与竞争的一种渐进性创新活动。

集成创新,是指将已有公知技术、已有知识产权和部分创新技术,系统化的组合成一个新的具有创造性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研究开发行为。

集成创新的技术创新源在于创新主体系统内外部创新要素的持续融合,它是一种源于系统创新要素集成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原始性创新,是指国家或者企业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核心技术或概念的突破,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完成创新的后续环节,向市场推出全新的产品或率先使用新工艺的一类创新行为。

2.五种自主创新模式2.1原始创新模式对于事关极其复杂的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安全方面的技术,即使成本再高、风险再大,也应在尽可能缩短研发、转化和推广时间的前提下,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推进这些技术的原始创新。

我国的航天事业就是原始创新的最好例证,“两弹一星”、“神六”等尖端项目的成功,就是政府集中全国优势资源,创造了始终坚持原始创新的奇迹。

我国科技创新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我国科技创新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我国科技创新模式及其特点分析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模式逐渐形成并显示出自己的独特特点。

本文将对我国科技创新模式和其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从中获得对未来科技创新的启示。

一、我国科技创新模式的演进1.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来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这一阶段,我国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然后进行本土化改进,最终实现了消化吸收工作。

这种模式能够快速获取先进技术,并将其转化为本土创新。

2. 自主创新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开始走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通过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实现自主创新。

同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也逐渐加大,包括研究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引导。

3. 开放创新模式与自主创新模式相辅相成的是开放创新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我国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科技和创新成果,鼓励产学研合作,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促进跨国企业的技术转移和合作研究。

二、我国科技创新模式的特点1. 技术需求驱动,问题导向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模式相比,我国的科技创新模式更加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资源环境等多方面问题,因此科技创新需要更加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关注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原创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问题转化。

2. 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我国的科技创新模式主要依靠产学研结合进行协同创新。

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企业则为科研机构提供实验基地和应用场景,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3. 市场导向,创新驱动我国的科技创新模式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市场需求导向的创新,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及措施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及措施

可以引进 , 但技术创 新能力永远 不可能通 壁 垒 和反 倾 销 等 新 的手 段 控 制 市 场 。 国 是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 困难 。近年来 , 我 外 过引进获得 。当前 , 国产业技术 体系 要 作为一个发展 中国家 , 我 在知识产权 、 技术 国投资者越来越不愿意合资而要独 资, 或 消化 吸收 国外 先进技术 并使之 转化为 自 标准等方面 的弱势地位有可 能成为 影响 者控股 , 目的是把核心技术 留住 。 因此 , 必 主 的知识资产 , 同时 , 在某些 战略性产业 参 与 国际 竞 争 的 重 大不 确 定 因素 。 究 表 须把 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工作 的首要任务 , 研
革开放 以来 ,我 国大 量引进 国外先进 技
2 、加强 自主创新是我 国科技工作的 是逐步从资本 垄断转向技术 垄断, 高技术
术 , 提升产 业技术水 平、 对 促进经济快 速 首要任 务。 科技创新能力 已成 为国际综合 引进将会出现 新的困难 : 三是在全球生产
发展 起 到 了重 要 作 用 。但 是 , 国 作 为 一 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 在当今全球环境 能力过剩的情 况下 ,市场成 为远 比技 术、
謦瓣 f 野
I 瞪 §
提要
文针对我国企业现状和所处
的环境,分析企 业 自主创新 的必要 性, 研 究企业 自主创新 的模 式, 并对企业 自主创
新战略的实施提 出具体 的建议 。
关键 词: 企业 ; 自主创新 ; 模式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2 文献标识码 : F7 A

企业自主仓新模式及措施 I J
第八 , 根据 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让全 国 能得到彻底解 决。
4 、拉大 复杂劳动与简单 劳动之 间的

美国自主创新模式分析与借鉴

美国自主创新模式分析与借鉴

美国自主创新模式分析与借鉴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美国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全球创新领域的领先者。

其成功的创新模式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

本文将分析美国的自主创新模式,并探讨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首先,美国在教育方面投入巨大,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政府和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此外,美国各级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注重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可以借鉴美国在教育方面的经验。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和设施,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培养水平。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与创新相关的课程和实践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

其次,美国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

美国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密切合作,促进了科学研究的产学研结合,加速了科技创新的转化和推广。

此外,美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政策,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美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经验。

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和平台,促进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提供资金、税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支持,激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来。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美国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创新者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这使得企业和个人在创新中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并为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

最后,美国政府还注重为创新提供市场支撑。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为创新产品提供市场准入和推广。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美国在市场支撑方面的经验。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减税和贷款等方式支持创新型企业,为创新产品提供市场准入和推广,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美国自主创新模式的成功得益于教育投入、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支撑等方面的创新政策和措施。

自主创新的路径与方式

自主创新的路径与方式

自主创新的路径与方式一、自主创新的定义自主创新是指企业在自身资源和能力范围内,利用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品牌创新能力等多种创新手段,形成有差异性、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以及新模式等。

自主创新是企业走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必须走的重要路线。

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1.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使企业能够从源头上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维护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自主创新还可以打破技术垄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适应国家战略调整中国正在向科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迈进,政府在加强对自主创新方面的支持,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自主创新对企业扩大市场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非常重要。

3.打破外部技术依赖自主创新可以使企业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降低对高端核心技术的进口依存度,坚固企业自身的立足之地,实现技术稳定转化和真正的创新驱动。

三、自主创新的路径1.持续研发投入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需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优化技术结构,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生产保障。

2.深度融合产学研企业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协同合作,并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借助他们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3.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构建产业工链和产业价值链,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发挥各级配套企业的优势,提升企业产业链水平,缩短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周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4.转变现有商业模式企业要积极转变商业模式,实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摆脱过度依赖传统销售模式,拓展新的销售平台和渠道,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广,提高品牌和知名度。

四、自主创新的方式1.以开放共享为原则企业应以开放共享为原则,与合作伙伴分享自身技术资源和客户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和创新共赢。

2.以技术领先为目标企业应以技术领先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加强合作创新和产业协同,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平台,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向深度和广度方向不断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共3篇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共3篇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共3篇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1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

然而,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企业如何选择创新模式和发展路径才能更好地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呢?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1.自主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企业自主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以此推动企业的发展。

这种模式具有独立性强、创新周期短等优点,但在技术实力上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

因此,这种模式适合具备较强技术实力且有能力承担高研发成本的大型企业。

2.合作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合作、联合或共享技术资源等形式进行技术创新,利用各自技术和资源的优势,实现技术转移和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这种模式适合中小企业和一些新兴企业,可以在技术上快速跨足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也可以分散研发投入,降低成本风险。

3.引进创新模式引进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此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这种模式可以较快地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但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和风险,并且对技术的掌握度较低,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路径1.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技术创新是企业向上发展和向新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推动产品升级的关键。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质量、功能和性能的提升,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也可以帮助企业开创新的市场空间,实现市场拓展和行业领先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市场需求不断涌现,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领域市场,增加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3.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进行模式创新,推动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升级。

通过建立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机制,企业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差异化,建立独特的市场地位,并在市场上取得更高的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谷独特的创新文化,
其主要特征可归结为: 鼓励冒险、善待 失败、乐于合作等。 ( 1) 硅谷没有旧的框框限制、人们不拘 小节、蔑视繁文缛节, 因而造就了一批 勇于进取和敢于冒险的人, 表现为企业 人才流动频繁,两年内企业的员工就可能 更换 一半, 这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和信息 的交流, 进一步引发了更多、更新的想 法。 ( 2)硅谷对创业者失败的宽容和冷静等 积极态度也是硅谷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 因素。 ( 3 ) 硅谷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也 是十分独特的, 其产学研的合作已经成 为创新集群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01 WHERE
硅谷与张江的对比
年人均增加值比较 主要发展指 标对比分析 主要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地位等比较 专利数总量及人均专利数比较
02 WHEN
对比
综合发展要素 及其作用比较 分析
人才队伍及教育培训机构 03 WHAT
组织网络及体制制度比较 风险投资比较 区域文化比较 04 HOW
01 WHERE
张江高新科技园
01 WHERE
02 WHEN
03 WHAT
04 HOW
01 WHERE
张江高新科技园
张江园区成立于 1992年 7月 ,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中部 , 是中 央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 也是长三角地区发展高 科技产业的龙头园区 。截止2012年底,园区累计注册企业9164家; 从业人员27万,本科学历以上占比超过60%。实现经营总收入4200亿 元,同比增长13.5%;工业总产值2084亿元,同比增长19.75%;固定 资产投资206亿元,同比增长1.93%;税收收入189.15亿元,同比增 长10.6%。成为浦东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根据“2012年上海市开发区 综合评价”,张江高科技园区再度蝉联综合排名第一,同时在创新 发展和投资环境指标上也排名第一 。
02 WHEN
03 WHAT
04 HOW
综合比较:组织网络及体制制度比较
01 WHERE
政府:在硅谷,政府努力强化与其他各方的合作,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并且通过政府 采购,技术转让,研发经费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严格实行专利制度,对高科技产业和 园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张江,大多数访谈对象认为地方政府主导着园区 的发展,政府内部经常存在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虽然政府也致力于解决用地政 策,投融资渠等瓶颈问题,但还是不尽如意。很多考核等方面的许多制度还不太适应市 场经济的要求。 企业研发:硅谷的企业之间,研发与生产之间,人员之间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创新合作网 络,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且受到区域文化的鼓励,宽容和当地法律的保护,这些都迅速促 进了信息和知识在区域内迅速广泛传播。而且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 相互之间结盟或达成契约,在合作和竞争中共同推进区域创新,而且还逐渐形成全球性 的组织合作网络,在产业上和印度班加罗尔,台湾新竹等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在资本流 动上与中国,英国,加拿大,印度,以色列,日本等关系密切。硅谷在整个发展中逐步 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融资机制,激励机制等,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 效的制度保障。 尽管张江高科技园区区内已经形成集成电路等产业链,研发外包等现象比较普遍,但 园区内的较大机构尤其是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主要还是在机构内 部以及与极少数产业链中关键合作机构进行核心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循环,广泛意义上 的较深层次交流和合作较少;著名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市场更多的是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应用,而且其研发重点和方向自主性较差,基本上决定于国外总部的全球策略。
硅谷授权专利数占整个美国 专利数约为12.26%;每十万 人年授权专利数约为686件; 硅谷内有7个城镇成为美国被 授予专利数的前20名城镇。 而张江在2008年专利总数为 1013件,每十万人年授权专 利数分别为807件。而且园 区内大部分访谈者认为这些 专利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较少,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 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张江高 科技园区内集成电路与世界 先进水平比相对落后的局面。
03 WHAT
04 HOW
综合比较:人才队伍及教育培训机构
01 WHERE
人才是高科技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复旦 大学等与斯坦福大学在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一 定程度上决定了张江高科技园区与硅谷在人才队伍质量上的差距。 此外,硅谷内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超过百万人,而张江内有大学 以上学历的人员不到8万人,两者在人才数量上的差距也十分大。人 才质量和数量上的差距严重制约了张江高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潜力 和动力。 绝大多数访谈对象承认,张江高新科技园去以及硅谷内的人才队伍 分别与各自园区及周边的主要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密切相关,这些机 构的研究,教育水平对园区内人才队伍的总体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很大程度上,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可以分别代表这两个高科技园区内及周边的最高教育培训水平。
02 WHEN
年人均增加值比较
1999-2009年硅谷年人均 增加值是10万美元, 2005年-2009年是超过 12万美元。而张江在 2005年约为29.8万元人 民币,2006年约为29.7 万元人民币。2004年2008年,张江浩科技园 区人均工业增加值未超 过40万元人民币。
专利数总量和人均专 利数比较
高新科技园区自主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美国硅谷和上海张江比较研究为例
结构
01 WHERE
02 WHEN
03 WHAT
04 HOW
硅谷
01 WHERE
02 WHEN
03 WHAT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是一块从旧金山绵延到圣何 塞市, 面积约为1500平方英里的广袤而平坦的土地,2006年总 人口244万。作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创新集群,20世纪的3 次重大技术革命, 即70 年代的半导体 ( Intel )、80年代的 PC ( Apple) 、90年代的Internet( 3COM、Netscape)都发生 在硅谷。它不仅是全球电脑科技产业的心脏和世界高技术产业 的圣城“麦加”,还是世界风险投资家的乐园,也是全美国经济 增长最快、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其生产力的增长1994年比全 美国平均水平高 22% ,2004年则高出 31%;所获得的专利在全 美国所占比例已经超过10%,1994至2004年每10万人拥有的专利 数从114项上升至377项,远高于美国平均水平的25项。
什么是科技园创新模式?
01 WHERE 高技产业 综合体模 式
技术园 区模式
科学城 模式
02 WHEN
03 WHAT
04 HOWBiblioteka 1. 高技术产业综合体模式指在一个科技资源相对集中地地区,利用知识,技 术,人才优势。促进研究开发与制造相结合,是研究开发成果迅速物化并 及时转移到企业,从而形成该地区高技术产业综合快速发展的一种创新模 式。这种创新模式注重研究开发与产业界的结合,具有鲜明的“产学研” 一体化特征。 2. 技术园区是科技园区的重要类型,其目的是在某一划定的地区集中兴建一 批高技术产业公司,这些高技术产业公司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并最终产生 足够的收益和需求,是该地区在国际竞争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生产 条件下寻求生存时或的持续的增长。 3. 科学城通常由政府进行规划,把大批研究机构和科技专家集中在某一特定 空间,以产生卓越的科学成就或科技成果,并创造协同的研究活动。
主要发展指标对比分析
主要产业主体在国际产业 链中地位等比较
硅谷目前的产业包括计算机 和通讯硬件设备,半导体及 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 造,软件,生物医药以及相 关服务也等。在国际产业链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张江已经初步形成集成电路 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除 了一些跨国机构的分支机构 或者研发中心外,园区内集 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 文化科技创意四大主导产业 的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地位 相对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 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不 高。
04 HOW
硅谷创新集群的特点
01 WHERE 特有的区域网络创新
丰富的智力资源
02 WHEN
03 WHAT
庞大的风险投资
04 HOW
利于创新的社会文 化环境
丰富的智力资源
01 WHERE
硅谷有著名的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圣克拉拉大学等5所著名学 府, 还有5所加利福尼亚的州立大学和 社区大学, 近10所专科学校和几十所 技工学校,以及施乐公司 研究中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洛克希德研究 中心、IBM研发中心等私营和国营研 究机构,成为硅谷创新的引擎。 人才是硅谷最重要的资产, 2005年 硅谷总人口242万, 20 ~ 64岁的年轻 人占63 % , 成人中获得学士学位者占 41% , 82% 具有高中以上文凭。另外, 硅谷人才还呈现出种族多元化、文化 多元化以及人才结构多元化的特点。
特 有 的 区 域 创 新 网 络
硅谷的创新网络由4个基本 行为主体组成: 大学和研究 机构、企业、政府及中介机 构。这4个不同的创新行为 主体相互分工与协作, 共同 建立了以地区创新网络为基 础的产业体系。通过产学之 间的互动合作, 创新主体之 间相互作用、相互激发, 进 行广泛、多层次的各种技术 和人才、信息交流, 采取良 好的组合和运行方式,取得 了整体大于局部的协同创新 效果 。同时, 硅谷的高技 术创新还与世界各地高技术 产业之间存在着双向合作交 流的渠道, 通过技术、产品、 企业组织的扩张, 将创新网 络向外延伸, 成为全球创新 网络中的一部分。
02 WHEN
03 WHAT
04 HOW
硅谷的特点
01 WHERE
02 WHEN
03 WHAT
04 HOW
风险投资是衡量创新能力的 一个主要指标, 在硅谷起步 阶段, 风险投资相对薄弱。 但到 20世纪60年代末, 风 险投资就在硅谷的发展中逐 步占据了主导地位。硅谷内 的著名企业如Intel 、 庞 Yahoo、思科、升阳等公司 大 都是靠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的 , 风险投资支撑着硅谷创新集风 群的发展。从硅谷风险资金险 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 风险 投 投资最青睐的产业是软件产 资 业, 2006 年, 有23% 的风 险资金投入软件业, 半导体 产业吸引了15% 的风险资金, 医疗器械和设备业吸引了 12%的风险投资, 通讯业、 生物工程及网络和设备业吸 引的风险资金分别占9% 、 9% 和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