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
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教学文稿

应 前期减压后期营养等。
靠肠蠕动 到达病变部
经鼻型全长 3米可以下 至回盲部
用
术中可做肠排 列导管,减少 术后粘连。
第 12 页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结构
1、水囊注水阀:给前水囊注蒸馏水(注射用
水、纯净水)处,禁止用生理盐水、葡萄糖及
造影剂、矿泉水等其他有结晶化可能的药液。
肠 注意:水囊内液体每周更换一次;注水、抽水
低压持续吸引时适当的吸引压力为: -980Pa~-2450Pa(- 10 ~-25cmH2O),注意:目前医院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压力多 为>1600Pa,完全满足压力要求。
减压时间应根据梗阻程度而定。日本相对较长:永田澈等
②注意:术后早期的肠梗阻与一般的粘连性肠梗阻相比适合长时间的 (3周~4周)肠梗阻导管进行的吸引减压疗法。
③注意:根据每日出入水量补足液体,维护水电解质平衡。
④注意:减压疗法时如果人为堵塞补气口,会无法进行减压和吸引。
负压吸引方法
正文
第二章
第 17 页
与胃管吸引方法基本相同。导管由于肠蠕动运动被带往梗阻 部位期间,可使用吸引器或手动进行间歇吸引或者持续低压吸引。
行腹腔镜Ⅰ期肠切除切除吻合手术治愈率:75%(全日本统计)
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
第9 页
小肠梗阻的减压及内排列术
女性患者,三年前因粘连性肠梗 阻行小肠排列术 入院前突发腹痛腹胀呕吐
入院当天
胃肠减压治疗后,症状未见好 转,胃镜下置入肠梗阻导管
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
小肠梗阻的减压及内排列术
肠梗阻导管 造影见排列 小肠粘连成 角,形成不 完全梗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意:引流量=引出量-冲洗量。
⑤临床医生注意必要时观察腹部平片的X线变化。
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PPT课件

.
病例介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病史: 患者,男,60岁,主诉:间断腹痛腹胀伴停止排气排 便40余天,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2009.4.10无明显诱因出 现停止排气排便,伴腹胀、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 于外院诊为“肠梗阻”予保守治疗后好转。2009.5.1日患者 再次发生停止排气排便,腹胀伴腹痛,恶心,呕吐,于外院 保守治疗并自行服用“中药”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于 2009.5.25由急诊收入本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差, 未予饮食,未排便,小便可。体重无明显变化。于5.26日放 置经鼻型小肠减压管。既往史:14年前,肋骨骨折,否认肝 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药物过 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北京,吸烟30余年,20支每 天,已戒14年,偶饮酒。
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层功能紊乱,肠蠕动丧失或肠管 痉挛,以致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1.麻痹性肠梗阻常由于腹膜炎,腹部大手术引起。 2.痉挛性肠梗阻较少见,但可见于急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 或慢性铅中毒等。 (三)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栓,使肠管血运障碍, 继而发生肠麻痹,肠内容物不能通过。
4
.
肠梗阻
❖ 4、肠蠕动增加:梗阻以上肠蠕动增加,已克服肠 内容物通过障碍。
5
.
肠梗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肠梗阻
停止
排气
便秘
腹痛
典型临床表现
呕吐
腹胀
6
.
肠梗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实验室检查物:无特异性检查。 晚期由于失水和血液浓缩,白 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比容都有 增高尿比重增高。
X线检查:怀疑有肠梗阻时,应拍左侧 卧位及立位的X线片。X线片中可见多 数液平面及气胀肠袢。横膈下有游离 气体时,表示有肠穿孔。
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应用小肠减压管的护理

保守治疗 : 对于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 , 治疗初期采取 以肠 内肠外营养为 主的非手术治 疗l 6 J ,以 间接 能 量 测 定 仪 测 定 的 静 息 能 量 消 耗
( R E E) 来确 定 营养供 给 的总热卡 。肠道功 能恢 复 前行 全肠 外 营养 ( TP N) ; 肠 道功 能恢 复 ( 即肛 门恢
下3 0 -4 0 c m 进 行 减 压 引 流 。所 有 患 者 经 2 0 % 泛影葡 胺造影 证 实 均 为 完 全 性肠 梗 阻 , 且 导 管 在
位、 通畅 、 无扭曲 , 置管 成 功后持 续 吸引 , 并 记 录引
流液 的量及 性状 。
1 资料 与方法
本科 2 0 0 7年 3月一 2 O 1 1 年 2月收 治 C R E并
管的近端进行减压引流 , 既能有效 降低患者肠 内
压、 阻断肠 梗 阻进展 , 又 能暂 时缓解 部分 患者 的肠 梗 阻症状 , 为 手术赢 得 充分 的准备 时 间 , 尤其 对合 并严 重 营养 不 良和 器 官 功 能 障碍 的 患 者 效 果 更
佳。
下放置鼻肠管 ( N u t r i c i a 公 司生产) 至T r e i t z 韧带
复排 便排气 并 经造 影 证 实 肠 道 通 畅 ) 后 开 始 行 肠
发完全性肠梗阻患者 3 2 例, 其 中男 1 0 例, 女2 2 例, 年龄 3 1 -7 4岁 , 平均( 4 7 . 2±1 2 . 5 ) 岁, 原发 病 包 括 官颈 癌 9例 、 直肠 癌 8例 、 卵巢 癌 6例 、 子 宫 内膜癌 5 例、 前列腺癌 2 例及膀胱癌 2例。人选 标准 _ 3 J : ① 肿瘤 切 除术 后接 受 放疗 , 照 射剂 量 为
小肠减压

小肠减压管的维护一:这种新型小肠减压管比普通鼻胃管更长,约3~4;外径更粗,约16~18大了内腔,从而加大了吸引量"另外这一导管内含一个特有管腔,有防止内容物逆流的单向阀,具有一个可以提高吸引效率的补气孔,以防止堵管,进一步提高了吸引效率,可以通过负压持续低压吸引"另一个特点是其还有第3个导管腔,是一个与导管一体化的柔软气囊,可以膨胀至腔内所需的大小,引导导管在肠腔内蠕动到达梗阻的近端,在肠瘘病人也可以起到封堵瘘口的作用"在小肠减压管的头端还有一个起引导作用的前端子,不仅起到重垂的作用,在碰到肠管壁时还会弯曲,引导导管沿肠管壁滑行"导管具有不透线的特性,可以在线下定位"放置小肠减压管的方法有胃镜法和线透视法两种"胃镜置放的优点是小肠管通过幽门比较简便,病人及操作者不受线损害;线透视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定位导管"在置放导管时内需要放置一个亲水性的金属导丝,此导丝弹性好,韧性强,易推进,抗扭转性优越"小肠减压管头端通过了幽门及屈氏韧带后可以暂停推进"将导管囊内注入20注射用水形成水囊,以后每天将导管向下推进30~60,利用水囊在肠管内蠕动,逐渐将导管引导至肠梗阻的最前端,在透视下证实导管的尖端位置"新型加长小肠减压管用于肠梗阻治疗的优点:(1)可以到达小肠梗阻引流消化液,充分缓解肠梗阻状况"(2)可以利用导管行造影检查,了解梗阻的部位及程度,以帮应证"有学者认为在小肠梗阻时常规置放小肠减压管可以提高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成功率,但目前还缺乏循证医学研究的支持"二:护理要点小肠减压管留置后,减压管外端无须固定随的增加,由于肠蠕动的作用而挤压减压管远气囊,使减压管进入体内的长度不断增加,留减压管充分减压的同时,经减压管间断注入液状石蜡油100ml,次/,有利于梗阻快速缓解。
3d3.持续低负压吸引压力:~2.54kPa。
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术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位片 , 无 肠 梗 阻 表 现 , 除小 肠 减 压 管 , 步 流 若 拔 逐 质一半 流质饮 食 。 留置小 肠 减 压 管期 间 , 导 管 不 若
能 自行 蠕动 进入 、 管 退 出 、 胀 不 缓解 、 门无 排 导 腹 肛
镜或 x线引导下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术行 胃肠减
压治 疗急 性肠 梗 阻 , 效较 好 。现报告 如下 。 疗
气液平 面 消失 , 管 造影 显 示 造 影剂 在 肠 腔 内走 行 导
11 临 床 资料 .
急性 肠 梗 阻 患者 2 例 , 1 1 男 3例 ,
女 8例 , 龄 2 年 5—8 7岁 , 均 5 平 8岁 。其 中 , 连 性 粘
肠梗 阻 1 ( 2例 阑尾 切 除术 后 3例 , 子 宫切 除 术 后 全 3例 , 直肠 癌术 后 4例 , 结 胆囊 切除术 后 1例 , 石 粪 性肠 梗 阻 2例 , 结肠 癌导 致肠梗 阻 7例 。 12 经 鼻小肠 减压 管 的构 造 . 选 用 日本库 利 艾 特
死。 3 讨论
蒸馏 水注 入充起 尖 端 动力 球 囊 , 管 尾端 接 负压 吸 导 引 。导 管前气 囊充水 形成 水囊模 拟食 团在肠 蠕动 的 推动 下移 行 , 动 导管 边 吸 引减 压 边 向小肠 远 端 前 带
行, 到达梗 阻上 部抽 吸减 压 、 通过粘 连部 至 回肠 末 或
放置 小肠 减压管 5例 , 部插 管 成 功 , 中无 穿孔 、 全 术 出血 等并 发症发 生 。本 组患 者经小 肠减 压管 置入 胃
治愈率 + 缓解率) 9 .8 1/ 为 04 %(9 3 L 0m 蒸馏水充盈 , 可模拟食 团蠕动推进达梗阻部 肠减压总有效率( 位 ; 气囊 以 3 6 L空气 充盈 , 导管 到达梗 阻 2 ) 后 0— 0m 在 1 。其 中 , 粘连性 肠梗 阻 1 2例全部 减 压成功 , 平均 6d完 全 缓 解 , x线 检 查 导 管 部 位后 造影 时使 用 。前 后气囊 中间有一 段带侧孔 的 置 管 4d肠 功能恢 复 ,
小肠减压管用于肠梗阻的护理及肠外营养的注意要点

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w(el1c)om以e往to有u慢se性th梗es阻e 症Po状we和rP多o次int反te复m急pla性te发s,作Ne的w病 C史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2)多数病人有腹腔手术、创伤、出血、异物或炎 性疾病史。 (3)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 及停止排气排便等。
病史汇报
患者陈佩珍,女,56岁,已婚,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 2015.4.27因“直肠癌术后17月余,腹痛3天。”收住入院。
患者于2013年11月28号在省中医院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回肠保 护性造口”。术后病理:直肠肿瘤大小3*2cm,类型溃疡型组织学 类型:高中分化腺癌,累犯神经上下切缘阴性。浸及外膜外纤维脂 肪组织。肛周淋巴结4/11枚见癌转移。送检盆底腹膜见癌浸润。术 后行化疗4周期,具体不详。此后一直服中药治疗。
(2)手术疗法 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加 重;或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特别是闭襻性肠梗阻;或粘连性肠梗
阻反复频w繁e发lco作m,e 严to重us影e响th病es人e 生Po活w质er量Po时in,t t均em应p考lat虑es手, N术e治w疗。 ①粘连带C或o小nte片n粘t d连es行ig简n,单10切y断ea分rs离e。xp②er小ie范nc围e 局限紧密粘连成团
操作时,让患者仰卧在X线透视台上,经鼻在X线透视下将减
压w管e插lco入m胃e内to至u幽se门t为he止se,P经o减we压rP管o插in入t t导em丝p至la减tes压, 管Ne远w端, 使C患o者nt在en透t d视e床sig上n改, 1变0体ye位a,rs继ex续p插er入ien导c丝e ,使之通过幽门
小肠减压管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应用

12 方法 .
肠 减 压 管 进 行 治疗 ,小 肠 减 压 管 由 日本 生 到 满 意 的 减 压效 果 。有 时 通 过 减 压 ,可使 梗 阻 的有 效 手 段 。 产 ,管 外 径 为 6 0 m . m,长 度 为 2 0 e 扭曲的肠管得 以复位 ,使梗 阻得 到缓 解 。 参 考 文 献 3 m,
本组 2 2例患者 经 留置 小肠减 压管行 快 ,尤 其是 低 位 小 肠 梗 阻 减 压 管 可插 入 到 8例 梗 阻 症 状 缓 解 , 因 此 , 2 2例患者 人院后 ,在全 身静 梗 阻部 位而 达 到 更 有 效 的 减 压 。 ( ) 保 守 治 疗 后 1 2 经鼻留置小肠减压管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 脉 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均采用经鼻 留置小 如减压管位 置适 当,且保持通畅 ,可以达
2 J 远 端 带 有 注 水 气囊 。在 操 作 时 让 患 者 仰 卧 ( ) 留置 小肠 减 压 管 充 分减 压 的 同时 , 1 王锦 .肠梗阻 28例临床分析 [ ].中国 3 基层 医药 ,20 0 9,1 ( :12 . 6 9) 6 8 在 x线 透视 台上,经鼻在 x线 透视下将 经 减 压 管 间 断 注入 液 状 石 蜡 油 和 大 承气 汤
20 04年 4月 _2 o o 9年 7月 ,我 科 对 机 械 后 治 愈 。 性小肠梗 阻行保守治疗 的 2 2例 患 者 采 用 3 讨 论 表现 有 一 个 由不 明显 逐 渐 变 为 明 显 的演 变 过程 ,常 使 医 生难 以做 出正 确 诊 断 ,为解
经鼻 留置小肠 减压管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
减 压管 插 入 胃内 至 幽 门 为止 ,经 减 压 管 插 10m ,3次/ ,有利 于梗阻的快速缓解 。 2 安钢 ,王鸿 ,朱胜 ,等 .手 术后早 期 炎性 0 l d 肠梗 阻 的 诊 治 [ ] . 中 国 基 层 医 药 , J 入导丝至减压管远端 ,使患者在透视床上 ( )小肠 减压 管 留置 后 ,减压 管外 端 无 4
小肠减压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小肠减压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肠减压管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治疗组32例应用小肠减压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与对照组21例常规治疗效果比较。
结果治疗组从治愈例数、腹痛缓解时间、引流量做比较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小肠减压管在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应用中效果确切、满意。
【关键词】经鼻小肠减压管肠梗阻疗效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
粘连性肠梗阻多采用保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若怀疑有肠管坏死可能时,则必须手术探查。
传统的保守治疗置入经鼻胃管进行减压,减压效果一般。
我们采用的经鼻小肠减压管进行减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0.6-2012.8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53例,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30-78岁,平均(47.2±5.3)岁,患者全部有腹部手术史,其中腹部恶性肿瘤手术9例,良性疾病手术44例,包括阑尾切除术15例,肠套叠复位术7例,腹部外伤手术12例,肠粘连松解术10例。
此次发病时间距上次手术时间最短2月,最长22年。
首次发病24例,既往有类似发病症状者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性别、年龄、腹部手术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常规置入胃管,负压引流。
支持疗法、维持谁电解质平衡及其它药物同治疗组。
治疗组应用小肠减压管治疗,避免使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
1.2.1减压管构造:透明硅胶双球囊导管,前导子为不透X线软串珠样结构,便于在肠道中进行和透视观察,导管尾端有前后球囊阀和补气口及引流口。
1.2.2置管方法:经鼻将导管置入胃内。
患者平卧,首先将导管插入50cm左右,使导管前端进入胃内,然后在X线机下利用导丝作用,将前端导子送过幽门及十二指肠,继续前行逐渐送入导管,将导子送过屈氏韧带。
然后将前球囊注水10ml,继续经鼻将导管送入,胃内预留30cm左右长的导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适应证、禁忌证 适用于 ①急性、单纯性小肠梗阻 ②用作小肠造影 ③作为广泛肠粘连松解、肠排列支架管使用。 禁忌 ①急性小肠梗阻合并肠绞窄、肠坏死。 ②肠系膜血栓形成等有血运障碍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据日本文献普遍认为在下列情况下,可认为是保 守治疗的界限,应该转为手术治疗:
肠梗阻患者 经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学习目标
1 2 3
肠梗阻概述 经鼻小肠减压管的介绍 病例介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肠梗阻
定义 肠梗阻指任何原因造成的肠腔内容物正常运行或 通过发生障碍。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 起。 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 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 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 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 发展,以致治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鼻肠减压管的构造和治疗小肠梗阻的机制
鼻肠减压管是硅胶导管,长300cm, 导丝长350cm。前 端为含45%硫酸钡的念珠状导管, 在X 线下能清晰显 影, 且念珠状头端容易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导管有外 管、内管及2个气囊(前气囊F、后气囊B)3 部分构 成,导管前端的侧孔用于负压吸引,管腔壁有亲水涂 膜。未充盈时2 个气囊与管腔紧密贴合, 局部粗细与 无气囊处导管几乎接近。当导管前端通过幽门进入 小肠后, 充盈前气囊, 留置导管会随着小肠蠕动不断 下行, 直至梗阻段的近端。在此过程中通过导管端、 侧孔不断地吸引肠内容物, 进行肠内减压,从而减轻肠 管的扩张和肠管水肿, 缓解肠梗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肠梗阻
肠梗阻
停止 排气
便秘
院运动医学科
肠梗阻
实验室检查物:无特异性检查。 晚期由于失水和血液浓缩,白 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比容都有 增高尿比重增高。
X线检查:怀疑有肠梗阻时,应拍左侧 卧位及立位的X线片。X线片中可见多 数液平面及气胀肠袢。横膈下有游离 气体时,表示有肠穿孔。
经鼻小肠减压管应用于临床为这些问题的解决, 提供了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胃管减压相比,经鼻肠梗阻长导管可通 过幽门直接将导管送入到小肠, 吸引肠内容和减压 作用明显优于普通的胃肠减压管。它能够插入梗 阻部位的直接上部进行吸引减压,能将肠道中潴 留的内容物吸引并排除,从而解决梗阻症状。同 时还能进行X线造影,判断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原因;能够配合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使手术 更加简单、易行,减少术后并发症;能够作为小 肠内支架导管进行小肠排列,从而解决反复发作、 粘连极重的肠梗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病例介绍
病史: 患者,男,60岁,主诉:间断腹痛腹胀伴停止排气排 便40余天,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2009.4.10无明显诱因出 现停止排气排便,伴腹胀、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 于外院诊为“肠梗阻”予保守治疗后好转。2009.5.1日患者 再次发生停止排气排便,腹胀伴腹痛,恶心,呕吐,于外院 保守治疗并自行服用“中药”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于 2009.5.25由急诊收入本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差, 未予饮食,未排便,小便可。体重无明显变化。于5.26日放 置经鼻型小肠减压管。既往史:14年前,肋骨骨折,否认肝 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药物过 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北京,吸烟30余年,20支每 天,已戒14年,偶饮酒。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肠梗阻
病因
根据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分为三类: (一)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最常见,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 引起肠腔变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1.肠腔堵塞 粪便、胆石、异物、寄生虫等。 2.肠管受压 粘连常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等。 3.肠壁病变 先天性肠道闭锁、狭窄、炎症和肿瘤等引起。 (二)动力性肠梗阻:无气质性肠腔狭窄,主要由于神经反 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层功能紊乱,肠蠕动丧失或肠管 痉挛,以致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1.麻痹性肠梗阻常由于腹膜炎,腹部大手术引起。 2.痉挛性肠梗阻较少见,但可见于急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 或慢性铅中毒等。 (三)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栓,使肠管血运障碍, 继而发生肠麻痹,肠内容物不能通过。
实验室及 辅助检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e
肠梗阻是急腹症的代表性疾病,胃肠减压术是治 疗急性肠梗阻的十分重要的措施,但常用的减压 管只能放入胃内, 对低位肠梗阻减压作用有限,对 保守性治疗进行到什么程度合适、手术时机的判 断也有一定困难;中转为手术的患者,术后又存 在再发粘连的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肠梗阻 病理
1、肠腔积气积液:积气——70%来自咽下的气体, 30%来自血液内弥散的气体及肠道内细菌分解或 发酵的气体,积液——胃肠道分泌物。 2、肠膨胀:由于梗阻以上的气体、液体造成。梗 阻部位越低,时间越长,肠腔扩张越明显,梗阻 以下肠管则瘪陷,空虚或仅有少量粪便。 3、感染和中毒:肠腔内大量细菌繁殖产生大量毒 素。 4、肠蠕动增加:梗阻以上肠蠕动增加,已克服肠 内容物通过障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特长及优点
防止内容物逆流的单向阀 易注入并带有插口的接头 提高吸引效率的补气孔
Title
Title
高流量 不透过X射线 由硅橡胶制成,富于柔软性
Title
与导管一体化的气囊 在肠管内起引导作用的前端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前端形状
鼻肠减压管前段有2 个球囊,前球囊充盈后可随小 肠蠕动牵引导管下行, 而在遇阻时可充盈后球囊, 通过导管注入对比剂来显示梗阻肠段情况。
结肠气体消失,观察到明显的扩张小肠环圈,同时伴 随腹膜刺激症状的情况下。 结肠气体消失,肠梗阻导管行进停止,液平仍残留的 情况下。 结肠气体消失,无扩张的小肠环圈,肠梗阻导管行进 停止,且通过选择性小肠造影,观察到明显的狭窄图 像的情况下。 反复的肠梗阻症状,对保守治疗有抵抗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