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
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

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
一、因各种原因不能住院,但根据病情尚需急诊留观的患者,可留观不超过72小时。
二、急诊留观患者应遵守医院制度,服从医护人员的管理,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三、急诊留观患者应遵守作息时间,保持留观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静,不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吸烟和喧哗。
四、急诊留观患者留观期间不得随意外出或在院外住宿,如有特殊情况经医师批准后,方可离开。
五、急诊留观患者不得自行邀请院外医师诊治,不得要求不必要的治疗或指名要药,也不得随意到院外购药服用。
六、急诊留观患者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翻阅病案及其他有关医疗记录。
七、急诊留观患者应爱护医院公共财物,如有损坏按价赔偿。
八、急诊留观患者可以携带必需之生活用品,其他物品不得带入。
贵重财物自行保管。
九、急诊留观患者不得乱串病房或自行调换床位。
十、急诊留观患者每日由值班医师统一进行查房,如有病情变化随时进行处理。
十一、急诊留观患者由相应责任护士负责其日常护理工作,责任护士应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
十二、急诊留观患者可随时对急诊工作提供意见,有利于进一步改进急诊工作。
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与流程(3篇)

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与流程急诊留观病人是指在急诊科就诊后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但不需要住院的病人。
为了更好地管理急诊留观病人,提高医疗效率,保障病人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与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规范急诊留观病人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下面是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管理机构和责任明确急诊留观病人管理的主体机构和责任人,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 病床分配和使用制定病床分配和使用的规定,包括留观病床的数量、使用权限和排班等。
同时还需要规定病人转入和转出留观病床的流程。
3. 病人观察和记录规定留观病人的观察和记录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疼痛评估、意识状态等,以及观察和记录的频率。
此外,还需要规定留观病人的交接班制度,确保病人资料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4. 治疗和护理制定留观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规定,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要求、护理措施等。
同时还需要规定医护人员在留观病人处理过程中的责任和权限。
5. 交流与协调明确急诊留观病人与其他科室、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病人的安全转移。
二、急诊留观病人管理流程急诊留观病人管理流程是指医疗机构在急诊科就诊后,将需要留观的病人进行规范管理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下面是急诊留观病人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1. 接诊和评估当急诊病人到达医院后,由急诊医生进行初步接诊和评估。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要进一步观察的时间判断是否需要留观。
2. 留观病床分配如果病人需要留观,急诊医生会联系留观科室,预约留观病床。
留观科室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和病床的可用性进行病床分配。
3. 入留观病房病人进入留观病房后,留观护士会进行病人资料登记和初步观察,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4. 治疗和护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嘱,留观护士进行治疗和护理,包括给予药物、监测生命体征、提供饮食和康复护理等。
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

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
一、急诊患者病情危重、诊断不明、不符合住院条件的,由值班医师决定留院观察。
二、留观对象包括:
(一)诊断一时难以明确,离院后病情可能突然变化趋于严重者;
(二)病情需要住院,但无床位且一时不能转出者;
(三)高热、腹痛、高血压、哮喘等经治疗后需暂时观察疗效者;
(四)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不适合转运者;
(五)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留观者。
三、决定留观患者,门诊医师通知观察室医师和护士,对于危重疑难患者,门诊医师应和观察室医师进行床边交接。
四、可疑传染病、肺结核(无大出血)、精神病患者,原则上不予留观,应转相应科室或专科医院。
五、值班医师应每天早、晚巡视留观患者,疑难危重患者随时处理;责任护士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六、患者的留观时间视病情而定,最多不超过72小时,特殊情况除外。
七、对于危重患者,值班医师应及时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取得家属的理解,必要时签字。
八、值班医师和护士对危重患者严格床边交接班,特殊患者写好交班记录。
九、留观患者出院时,由值班医师下达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护士协助患者办好出院手续。
急诊科留观管理制度

急诊科留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急诊科留观管理工作,提高留观患者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急诊科的留观管理工作,包含留观患者的接诊、察看、护理和转归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定义1.急诊科留观:指患者因病情需要进一步察看、治疗,但不需要住院的情况下,在急诊科设立的留观区察看和处理。
2.留观医师:指负责留观患者接诊、察看和护理工作的医师。
3.留观护士:指负责留观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监测工作的护士。
4.留观患者:指经急诊科医师评估后,需要进一步察看、治疗但无需住院的患者。
第二章留观患者的接诊与察看第四条接诊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工作人员需在留观患者登记簿上登记患者信息,包含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描述等。
2.留观患者需要在留观候诊区等待,等待留观医师接诊。
第五条接诊要求1.留观医师应当及时接诊留观患者,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2.留观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的病情,订立留观察看计划,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第六条察看项目1.留观医师应依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订立相应的察看项目,包含生命体征、疼痛评估、病情变动等。
2.留观护士应依照规定的察看项目进行监测,并及时记录患者察看结果。
第七条留观时限1.留观的时限一般不超出24小时,如患者病情需要连续察看,可以延长留观时限,但需经留观医师书面同意。
2.对于不同病种和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留观时限,但不得超出72小时。
第三章留观患者的护理和管理第八条护理要求1.留观患者的护理工作应加强,包含饮食、洗漱、床位的整理和消毒等。
2.留观护士应依照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供应必需的护理和帮忙。
第九条环境管理1.留观区的环境应保持乾净、安静,确保患者的休息和察看。
2.床位、用具等应依照要求进行消毒和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条医嘱执行1.留观医师依据患者的察看结果和病情变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医嘱。
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

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一、患者的入留观准则1.1病情危重:患者病情危重,需进一步观察、诊断和治疗的,可入留观。
1.2高危病例:患者疑似或有高危症状,需要进一步评估和观察的,可入留观。
1.3难以确定病情的患者:患者病情复杂,需要进一步检查、观察和诊断的,可入留观。
1.4临床值班医生判定:当临床值班医生认为患者有必要入留观时,可入留观。
二、留观科室的管理职责2.1值班医生的管理职责:2.1.1负责患者的接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1.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2.1.3参与病例讨论,提供相应的医疗意见。
2.1.4协调留观科室的工作,保证医疗秩序的正常进行。
2.2护理人员的管理职责:2.2.1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2.2.2保证留观科室的清洁和卫生,并及时处理患者的废物。
2.2.3给予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关怀,提供必要的安慰和安抚。
2.2.4监督患者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留观医生的观察和记录3.1医生应每隔一定的时间(通常为2-4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3.2医生应关注患者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症状,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3医生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治疗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4医生在观察和记录患者时应认真、细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留观病房的管理措施4.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安排病床,确保患者的住院环境舒适和安全。
4.2建立健全病房巡视制度,由护理人员定时巡视患者,防止出现意外或突发状况。
4.3严格控制患者的活动范围,避免有患者擅自离开留观科室。
4.4加强病房的卫生消毒工作,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无菌化。
五、留观患者的动态观察和处理5.1患者的生命体征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5.2如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新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异常等情况,应及时上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留观病人管理制度(3篇)

留观病人管理制度(3篇)留观病人管理制度(精选3篇)留观病人管理制度篇11、根据病情需要,必须急诊观察的'患者,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2、有下例病情可选择急诊留观:(1)暂不能确诊,病情又不允许返回者。
(2)诊断明确短期内可治愈者。
(3)符合入院条件病区暂无床者。
(4)其确需要留观者。
3、凡留观患者,办理急诊收住手续后,送入急诊观察室。
4、需留观的患者,医生应向值班护士交待病情、观察项目、观察要求、注意事项,按规范下达医嘱,及时完成急诊留观病历。
护士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治疗、护理工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5、值班医生或护士长根据留观患者病情需要确定陪伴人员,人数不超过2人。
6、患者离开急诊观察室,应有医师的医嘱,护士根据医嘱为患者办理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做好费用结算和健康宣教。
7、急性传染病及精神病患者不属留观范畴。
留观病人管理制度篇2一、凡暂不具备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必须输液或观察的病人,可留急诊科观察、治疗,观察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72小时,特殊情况需延长留观时间(如抢救中毒、昏迷等病病人),应报医务科审批。
二、有下列病情可选择急诊留观:⑴不能确诊,病情又不允许返回者;⑵诊断明确短期内可治愈者;⑶符合入院条件病区暂无床者;⑷其他需要流管者。
三、遇有专科性较强的病人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情况收住专科。
如专科无床,留观中需请专科会诊,以指导处置,并与专科联系,一旦有床,应及时转入专科治疗。
四、急诊科医生、护士应对留观室所有病人进行床头交接,详细了解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五、责任护士须完成所管病人的治疗、护理、相关检查及记录等。
危重、特殊病人的转科由责任护士护送并与病房护士交接。
六、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
未经核对的医嘱不得执行,一旦医嘱执行有误,不得隐瞒,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补救措施。
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情况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述并保留药物空瓶,以便抢救完毕后核对。
医院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医院急诊留观患者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急诊科接收的暂不具备住院条件,但病情尚需留观观察的患者。
三、留观条件1. 患者病情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病情稳定,但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2)病情危重,需留观观察以确定治疗方案;(3)病情复杂,需留观观察以排除其他疾病。
2. 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 患者同意留观治疗。
四、留观流程1. 患者到急诊科就诊,经急诊值班医师初步诊断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留观。
2. 确定留观的患者,由急诊值班医师开具留观医嘱,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留观期间的相关事项。
3. 患者及家属需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交纳治疗费用。
4. 急诊科设立留观病床,为患者提供观察和治疗。
5. 留观期间,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告知值班医师,并调整治疗方案。
五、留观期间管理1. 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2. 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特殊情况需延长留观时间,应报医务科审批。
3. 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病随时查房。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4. 急诊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患者,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记录、反映情况。
5. 严格执行留观病人登记制度,记录要准确、全面、详细、认真。
6. 对留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六、交接班1. 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应按时进行交接班,交接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
2. 交接班过程中,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交接班记录应由值班医师和护士共同签字确认。
七、监督与考核1. 医院医务科负责对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定期对急诊留观患者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

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一、前言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是医院急诊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医疗质量。
急诊留观旨在对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的患者进行监测和处理,为患者的病情演变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条件。
因此,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对于医院来说至关重要。
二、急诊留观患者的定义1.急诊留观患者是指因病情需要继续观察或治疗,无法立即出院的患者。
通常情况下,急诊留观患者的留观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急诊留观患者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需要进一步观察的急性腹痛、胸痛、呼吸困难、急性中风、疑似急性心梗、高烧、严重伤口等。
三、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流程1.急诊留观患者的接诊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急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2.急诊留观患者的留观决定急诊医生根据患者的初步评估结果和相关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留观,并将决定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3.急诊留观患者的留观管理留观护士应协助医生对留观患者进行监测和处理,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4.急诊留观患者的治疗和观察对于留观患者,急诊医生应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5.急诊留观患者的出院决定对于留观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观察结果,及时决定是否出院或转入其他部门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要点1.密切观察对于急诊留观患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特别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加强监测。
2.及时处理对于留观患者出现的急性并发症或病情恶化,医生应及时处理,并考虑是否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或其他部门进一步治疗。
3.合理安排急诊留观患者的留观时间应合理安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观察结果,决定是否可以出院或者需要转入其他部门进行继续治疗。
4.信息记录对于留观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处理过程,护士和医生应及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以备后续参考。
五、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挑战1.患者数量不足由于医院急诊科的工作负荷较大,急诊留观患者的数量可能超出医院的实际承载能力,因此如何合理安排留观患者的管理成为一大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留观患者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留观条件:1、濒死患者及诊断原因不明患者;2、病情需要住院,但涉及专科无床位,且一时不能转出者;但传染病、精神病、脑血管意外患者不予留观。
二、凡留观病人应由接诊医生开出留观医嘱,建立观察门诊病历。
值班医生负责观察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叫随到,及时采取有效的诊疗措施。
三、值班护士应主动巡视病员,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记录,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对重症患者随时查看,随时记录病情变化。
主治医师每日至少查房一次,科主任每天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五、观察值班医师你下班前应巡视一遍病人,写好交班记录,并在床头交接班。
六、留观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留观时间超过72小时或诊断明确者必须收入相关专科诊治。
若留观超过72小时,病情未见好转,应报告科主任研讨进一步诊疗方案。
七、留观期间,病情确需要住院者,应及时收住入院。
八、留观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九、留观治疗后,经医师复查病情确已好转,可予出院,写好出院小结,并告知注意事项。
对病情稳定,由于多种原因不能及时出院者,应积极做出出院解释工作。
十、急诊留观病房床位须加强周转,并保留1-2张床以备急需。
急诊科
制定时间:2015.12
急诊科留观的流程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