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模板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模板一、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指的是人类所能利用的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包括了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多个方面。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境内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多种类型的土地•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中国的主要农业区集中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林地资源广泛分布,包括森林、灌木林、竹林等,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是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域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海洋,中国有丰富的内陆水资源和海洋资源三、中国的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是重要的水资源和运输通道•内陆湖泊包括青海湖、洞庭湖等,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中国的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但面临着过度开发和水污染的问题四、中国的气候资源•中国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类型的气候区域•中国的气候资源对农业、能源开发、旅游等有重要影响•北方地区冬寒夏热,南方地区温暖湿润•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气温随海拔变化而下降五、中国的动植物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环境•中国的动物资源包括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等珍稀物种•中国的植物资源包括松树、竹子、银杏等,在国际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六、中国的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之一•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铁矿石、铜、铝、锌等金属矿产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稀有金属如钨、锡、锂等也有很高的开采价值七、中国的能源资源•中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八、中国的海洋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国的近海渔业资源丰富,包括各种鱼类、海产品等•中国的海洋油气资源也很丰富,沿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如沙、石油、天然气等以上是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知识点模板,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理知识点--我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地理知识点--我国的自然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①耕地——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②林地——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即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
③草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以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区的草山、草坡。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三多三少一大”。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
4.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A、自然原因:①多属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②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B、人为原因:①人口和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人为浪费严重;③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
5.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一是开源,包括①建设水利工程(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开发地下水;③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淡化海水;④人工增雨;⑤开发利用冰川;⑥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二是节流,包括①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作物,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等);②保护水源,防治水污染;③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6.南水北调三条线路及优缺点A、东线(长江<江都附近>—京杭运河—天津):①优点——水源充足,可调水量大;有京杭运河和天然湖泊可利用,修建快,投资小。
②缺点——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需建火电站,运转费用大;水质较差,也易受污染;易使沿线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次生盐碱化。
B、中线(<长江三峡—>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①优点——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送水;水质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水源有保证,可调水量较大;封闭输水,不易被污染,也不易引起沿线盐碱化。
②缺点——新挖渠道或铺设管道,工程量大,投资大。
中考地理总复习基础知识速记:中国的自然资源

等。 (2)基本国策:_十__分__珍__惜___、__合__理__利__用__土__地__和__切__实__保__护__耕__地__。
图46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三、水资源
二、土地资源 1.利用类型:农业用地、建设用 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如耕 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 2.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 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 生产和城乡建设。但是_耕__地__少__,而荒 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 利用的土地较多,_后__备__耕__地__不__足__。
3.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__大___,是造成水旱灾害频 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4.措施 (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__兴__建__水__库__。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__跨__流__域__调__水__。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 某种意义上讲,___节__水__比调水更重要。
5.南水北调工 程:该工程分东、 中、西三条调水线 路,把_长__江__流__域__丰富 的 水 资 源 调 到 __华__北__ 和___西__北____地区。
图47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3.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_保__护__和__培__育___,便能 够 实 现 __可__持__续__利__用__ 。 而 对 于 非 可 再 生 资 源 , 我 们 更 应 当 __珍__惜___ 和 _节__约__使__用__。
4.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__总__量__丰__富__,__人__均__不__足__。
八年级地理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提纲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1、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怎样对待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3、怎样对待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4、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不是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人均不足。
6、土、矿、耕、水、林的总量在世界排行:3、3、4、6、67、土、矿、耕、水、林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2、1/3、1/4、1/5第二节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2、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
3、我国土地资源的不足:①人均占有量小,②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
4、耕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5、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山地6、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7、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季风区8、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③乱占耕地9、我国土地资源遭到哪些破坏?①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②过度放牧,草场退化③乱占耕地,加剧了人与耕地的矛盾10、我国的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11、为保护土地我国颁布了哪些法律:《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12、全国土地日每年6月25日第三节水资源1、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是:水资源短缺2、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或南多北少4、怎样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兴建水库5、怎样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跨流域调水6、水库的重要功能是: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7、列举我国的调水工程: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8、南水北调工程调的是哪条河流的水?长江水南水北调把长江水调往哪里?华北和西北南水北调的哪条调水路线是京航运河?东线9、解决缺水的途径:①兴建水库,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根本途径)。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基础知识1、这些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或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
2、有些自然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
例(水资源)等。
如果利用合理,便能实现(永续利用)。
3、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点就少一点,是(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矿产)资源等。
4.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写字用的铅笔芯是用矿产资源石墨制作的。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6.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我国自然资源国情,从而科学合理的去(利用)资源,(保护)资源。
7、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8.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等。
9、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10.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11.东部季风区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
12、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这里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形以(平原及低缓的丘陵)为主。
13、林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这里属于(湿润)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14、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这里属于(半干旱)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15、西部内陆地区集中了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
16.从农田类型看,我国北方以(旱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17、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千米。
我国耕地逐年减少,流失严重,加剧了(人口与耕地)的供需矛盾。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自然资源】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如:土地、阳光、水、水能、矿产、森林等。
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如,矿产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
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征】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做到合理利用、节约耕地、保护耕地。
【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第三节:水资源二、中国水能的开发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②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③不合理用水,浪费、污染现象严重;【解决水危机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地理 八上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基本特征:
1、分类: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节约、珍惜。
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
1、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⑴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耕地少,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
⑵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地区分布不均: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⑶难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⑴我国土地利用存在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
⑵土地是利国之本,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⑶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⑷相关法律: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
三、水资源
1、时空分布不均
⑴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⑵从空间分布上看,南丰北缺,南方地区占80%以上,北方不足20%。
⑶华北和西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⑷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季降水丰沛,科春季降水少。
2、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的措施之——是兴建水库。
⑵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
⑶南水北调工程(长江→华北、西北)
⒈东线:扬州→京杭运河→山东、天津。
⒉中线:丹江口水库→北京。
⒊西线:长江上游→黄河→西北。
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八年级地理 第三章 中国自然资源知识点背诵

1.自然资源分类:资源和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士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2.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3.中国的士地资源现状:我国士地资源丰富、齐全,但人均占有量;耕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后备耕地。
4.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地、地、地等,其中耕地类型包括和,它们的分界线是一线,也是毫米等降水量,1月份摄氏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用地等)、难以利用士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沙漠等)。
5.分布:地和地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干旱区;难以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高寒区。
6.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7.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表现为;时间上表现为、年际变化大。
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和。
8.跨流域调水解决措施: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工程,如最大的工程。
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工程,如长江三峽水利枢纽。
9.南水北调①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_。
②中线工程:从引水,北达_ 北京,缓解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③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缓解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参考答案1.可再生非可再生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3.总量类型齐全小少多不足4.耕地草地林地水田旱地秦岭-淮河一线800mm 05.耕地林地草地6.“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7.南多北少或者南丰北缺夏秋多冬春少西北地区华北地区8.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兴修水库9.京杭运河丹江口水库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读图题:A水田B旱地C林地D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小编特地整理了这篇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自然资源按照可循环利用的情况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森林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有矿产资源等。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⑴人均土地占有量小;
⑵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⑶分布不均匀;
⑷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 .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地形),耕地资源南少北丰;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
7.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全国土地日是6月25日。
第三节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
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
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
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
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篇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