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生产和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上述三个阶段的划分,可以说明厂商生产要素投 入的合理区域,假如厂商不考虑单位成本,而希望 得到最大的产量,那么劳Fra Baidu bibliotek的投入量为L3最合适, 因为这时总产量最大。假如厂商考虑单位成本,不 要求最大产量,那么劳动投入量为L2最合适,因为 这时平均产量最大。但无论如何厂商不会将生产扩 大到第三个阶段上。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 厂商生产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最大利润 化原则支配着厂商的行为,利润取决于收益和成本 之间的差额。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①在生产 领域,厂商用最小成本生产最大的产量;②在市场 竞争领域,厂商为生产的产量索取最大的价格。
1
(1)从实物角度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量 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称作生产理论;(2)从价 值即货币形态角度分析产量变动所消耗的一定数 量的成本要素的变动情况,称作成本理论。
隐含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提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但 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会计成本账目上表现出来,所以叫隐含 成本。
18
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与会计成本既然不一样, 经济学上的利润概念也就与会计利润不一样。经济 学上的成本,既包括显明成本,也包括隐含成本。 厂商在计算利润时,用总收益减去显性成本,剩下 的部分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利润,从会计学上的利 润中减去隐含成本才是经济学的利润概念,这种利 润称为经济利润。
10
收益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 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量收益是递增的,这是 因为一定的技术规定了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有 一个数量上的最佳配合比例。
收入递减规律是以技术不变为其前提条件的,技 术进步不能取消收益递减规律,但能抵消该规律产 生的负面效应。
11
12
3.生产的三阶段(根据TP、AP、MP曲线的形状) 第一阶段为收益递增阶段(0-L2) 第二阶段为收益递减阶段(L2-L3) 第三阶段是负收益阶段(大于L3)
2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的概念和公式
“生产”是指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 活动,生产活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 括劳务如理发、警察、音乐会等等。而生产过程 就是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共同协作、生产出产品 的过程。
3
生产过程可分解为“投入”和“产出”两个方 面:投入即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 土地、资本等,产出即生产出来的各种物质产品的 数量。生产函数就是用来表示投入和产出或生产要 素和产量之间关系的概念。
式中Q代表产量,L和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 投入量,A、α、β分别为技术参数、劳动贡献在总 产量中所占的份额、资本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 额,假定α+β=1,α和β可以非常方便地表示劳动和 资本在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当然α+β可以大于1, 也可以小于1。
6
三、短期生产函数 在短期内,西方经济学根据时间因素对供给
16
第二节 成本函数
成本是指以货币支出来衡量的从事某项经济活 动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产量对所购 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这里假定要素的价格 不变,成本函数记作:C= ƒ(Q), C= ƒ(Q,P),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的 供求决定的。这里假定要素的价格不变,成本函 数记作:C= ƒ(Q)。
17
一、经济学上的生产成本与利润
西方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数 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的。这意味着必须用“机会 成本”的概念来研究厂商的生产成本。
显明成本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它是指厂商会计 账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支出费用,由于这些 成本在账目上一目了然,所以成为显明成本。
4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技术水平 不变的情况下,投入某种组合的生产要素同最大可 能的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作为反映投入—产出技 术关系的概念,生产函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生 产过程绝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转换的过程,他同时也 是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5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αKβ
15
规模报酬不变,指各种要 素的投入量增加的比例和 产量增加的比例相同。 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 增加的比例超过了要素投 入量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 增长的比例小于要素投入 量增加的比例。
在长期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 生产规模的调整,尽可能使长期平均成本降低,享受规模 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而避免由规模不经济遭受的损失。
和生产的影响,将生产要素分为固定要素和可变 要素。因为资本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固定 要素指资本,可变要素如劳动、原材料和燃料等 等。由于资本数量是固定不变,所以短期内产量 是劳动要素投入的函数,并随后者的变动而变动。
7
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总产量(TP)是在资本投入量既定条件下由可
变要素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总和,公式为: TP=ƒ(L)。
平均产量(AP)是指平均每个单位劳动所生产 的产量,公式为:AP=TP/Q。
边际产量(MP)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量 所增加的产量,公式为:MP=△TP/△L。
8
生产的三个阶段
收益递减规律
9
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 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 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 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收益递减,即可以指边际 产量递减,也可以指平均产量递减,有时还指总产 量递减,后者又称为绝对的收益递减。
14
四、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是指时间足够使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
以任意改变,不仅资本的数量可以随意增减,而且 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长期生产函数 可以记作:Q= ƒ(L,K)。资本数量的变动,实际 上就是生产规模的变动。对厂商来说,长期生产函 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调整生产规模以达到产量最大 和成本最低。
19
二、短期成本函数 在短期内,由于生产要素分为固定要素和可
变要素,因此成本也相应地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可 变成本。
20
1.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一般
包括厂房和资本设备的折旧费、地租、利息等。 可变成本是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