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高效液相色谱A解析
高效液相色谱解析

梯度洗提,就是载液中含有两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 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载液中溶剂的配 比和极性,通过载液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分离 因素,以提高分离效果。梯度洗提可以分为两种:
a.低压梯度(也叫外梯度):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程序将 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混合后,再用一台高压泵输入色 谱柱。
技术:采用高效固定相、高压泵、高灵敏检测器
实现: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操作自动化分析。
2 通过进样器,注入样品混合物
3.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 性质不同,因而它们在 柱内移动速度不同而逐 渐分离。
1 通过高压泵,将流动相抽入柱子
4.通过检测器检测,得到组分的 电信号并进行放大;记录仪将放 大的电信号以图形形式记录下来。
目前常使用的有三种类型的输液泵,即往复柱塞泵、气动放大泵、 螺旋注射泵,它们各有优、缺点。
二、进样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柱比气相色谱柱 短得多(约5~30c谱柱外的因素所引起 的峰展宽,主要包括进样系统、连 接管道及检测器中存在死体积。柱 外展宽可分柱前和柱后展宽。
六口旋转进样阀示意图
工作原理:手柄位于取样(Load)位置时, 样品经微量进样针从进样孔注射进定量环, 定量环充满后,多余样品从放空孔排出; 将手柄转动至进样(Inject)位置时,阀与液 相流路接通,由泵输送的流动相冲洗定量 环,推动样品进入液相分析柱进行分析。
三、色谱柱
色谱柱是液相色谱的心脏部件,它包括柱管与 固定相两部分。柱管材料有玻璃、不锈钢、铝、铜 及内衬光滑的聚合材料的其他金属。玻璃管耐压有 限,故金属管用得较多。一般色谱柱长5~30cm, 内径为4~5mm,凝胶色谱柱内径3~12mm,制备往 内径较大,可达25mm 以上。一般在分离前备有一 个前置柱,前置柱内填充物和分离柱完全一样,这 样可使淋洗溶剂由于经过前置柱为其中的固定相饱 和,使它在流过分离柱时不再洗脱其中固定相,保 证分离的性能不受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

分 别 吸 取 上 述 对 照 品 溶 液 和 样 品 溶 液 各 67 !-,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 $ 的峰 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其含量。
精密称取已测知含量的红花样品,分别加入不
同质量的羟基红花黄色素 $ 对照品,按样品溶液的 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测定其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
见表:。
G/HI<J*.)4/ +<
BO!% BO!7 BOB"
表!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
)*+,-! .-/0,1/234-526-471-/1
$44(4/ K*.)4/ D(H*L(JM/ N(/) DEF/
@ 实验部分
@A@ 仪器与材料 P.<)UW3""型高效液相色谱仪,!&&3二极管阵
列检测器,P.<)UWK/**)9/=-#!色谱工作站。水(乐百 氏饮用纯净水),甲醇(天津市西华特种试剂厂,色谱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赵明波,女,%&’’年生,助教,()*:("%")+!+"%’"!,,$-./*:0-12’’!%3#456-4 通讯联系人:屠鹏飞,男,%&3#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7",,$-./*:8)9:;)/<=!1>-=4)?=4594 基金项目:国家经贸委中药材生产扶植资金项目(国经贸医药!"""73)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A、E、β-胡萝卜素

血清样品在采血后立即离心,分离 血清; 置5ml塑料试管中,充氮、密封,于 -40℃保存备用。
在5ml棕色具塞玻璃离心管中,加入 0.25ml血清、1ml 10%邻苯三酚乙醇溶 液、0.5ml 60%KOH,用氮气将管内空 气置换,37℃水浴1h。
冷水浴3min后加入5%NaCl 1ml,己烷 /乙酸乙酯(9:1)3ml,用氮气将管内空 气置换,盖紧塞子,水平振荡器上振 荡5min(40次/min);
β-胡萝卜素遇光和氧会被迅速破坏, 所以应临用新配,并注意避光保存。 样品的提取液比较稳定,可以隔夜 后进行分析。
五、思考题
1. 维生素A族维生素与能量代谢有关?
四、质量控制
1. 配制标准液时:
若有条件应对配制好的标准稀释液 维生素A、维生素E、β-胡萝卜素 200~600nm扫描,观察最大吸收峰 的波长。
如果所用HPLC仪能作波长变换,则 在测定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 可取得较高的灵敏度。
2. 吸取上清液时:
注意不可触及界面;
否则: 一方面会吸入水,影响分析和柱 的分离能力; 另一方面,界面上的脂肪层可能 会影响分析结果。
β-胡萝卜素以氯仿配制成不同浓 度的标准液,同样品一样处理。
分别以标准应用液浓度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三、数据处理
将样品中三种待测组分平行测定的峰面 积均值分别代入各自的工作曲线,求得 测定样液中各自的含量。
再乘以样品处理时的稀释倍数,即得 到血清样品中维生素A、维生素 E及β胡萝卜素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 维生素A、E、β-胡萝卜素
第11章 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u
组分在流动 相中的扩散 系数
固定相传质阻力项:组分粒子到达两相界面后,
将继续扩散到固定相内部达到分配平衡,然后又返 回到两相界面。溶质在这一移动过程中的阻力称固 定相传质阻力。 f ke d 2 f cS u u 组分在固定 DS 相中的扩散
系数
色谱柱的总理论塔板高度H可以表示如下:
WD = 4 σ Wh/2=2.355σ W0.607h=2σ
保留值: 1) 保留时间 :从进样至被测组分出现浓度最大值 时所需时间tR。 2) 保留体积 :从进样至被测组分出现最大浓度时 流动相通过的体积,VR。 死时间: 不被固定相滞留的组分,从进样至出现浓度最大 值时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dead time),tM。 死体积: 不被固定相滞留的组分,从进样至出现浓度最大 值时流动相通过的体积称为死体积(dead volume) , VM。(F0为柱尾载气体积流量)
r
2, 1
与柱效的关系
增加柱长
限制:L过长,保留时间延长,分 析时间延长,色谱峰扩展。
减小塔板高度
使用性能优良的色谱柱, 并选择最佳分离条件
与柱选择性的关系
r2,1越大,柱选择性越好,分离效果越好。 如果两个相邻峰的选择因子足够大,则即 使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较小,也可以实现 分离。
根据上述关系,可估算所需色谱柱长:
即基本分离过程: 基于吸附-脱附-吸附-脱附- …… 或溶解-挥发-溶解-挥发-……的分离过程——分配过程
分配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程度可用分配系数或 容量因子衡量。 分配系数K: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 平衡时的浓度比。 CS K Cm 因此,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 两相间分配系数的不同,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而实 现分离的方法。即K的差异是实现分离的前提,表征 了分离的可能性。
高效液相色谱单项知识考题及答案解析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分配色谱法B、排阻色谱法C、离子交换色谱法D、吸附色谱法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中被分离。
A、检测器B、记录器C、色谱柱D、进样器3.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A、0.5μmB、0.45μmC、0.6μmD、0.55μm4.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D、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5.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A、甲醇/水(83/17)B、甲醇/水(57/43)C、正庚烷/异丙醇(93/7)D、乙腈/水(1.5/98.5)6.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7.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范围内。
A 、10~30cm B、20~50m C 、1~2m D、2~5m8.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A、组分与流动相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组分与组分9.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的操作A、改变柱长B、改变填料粒度C、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D、改变流动相的流速10.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A、紫外吸收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C、热导池检测器D、氢焰检测器11.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A、荧光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C、电导检测器D、紫外吸收检测器12.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A、提高柱温B、降低板高C、降低流动相流速D、减小填料粒度13.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A、改变固定相种类B、改变流动相流速C、改变流动相配比D、改变流动相种类1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是()A、紫外吸收检测器B、红外检测器C、差示折光检测D、电导检测器1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A、恒温箱B、进样装置C、程序升温D、梯度淋洗装置16.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A、贮液器B、输液泵C、检测器D、温控装置17.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水A.国标规定的一级、二级去离子水B.国标规定的三级水C.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D.无铅(无重金属)水18.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完全不同的部件是()A、流通池B、光源C、分光系统D、检测系统19. 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安培检测器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20. 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输液系统不包括A、贮液器B、高压输液泵C、过滤器D、梯度洗脱装置E、进样器二、判断题:1. 液相色谱分析时,增大流动相流速有利于提高柱效能。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技术问题解答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技术问题解答高效液相色谱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1、高效液相色谱是如何实现高效、快速、灵敏的? 解:气相色谱理论和技术上的成就为液相色谱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它的高效、高速和高灵敏渡得到启发,采用5一10四微粒出定相以提高柱效,采用高压泵加快液体流动相的流速;设计高灵敏度、死体积小的紫外、荧光等检测器,提高检测灵敏度,克服经典液相色谱曲缺点,从而达到高效、快速、灵敏。
2、与气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解:气相色谱的分析对象是在校温下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对热稳定购物质。
因此它只限于分析气体和沸点低的化合物或挥发性的衍生物。
而高效液相色谱由于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只要被分析的物质在选用的流动相中有一定的按解度,便可以分析,所以适用性广,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特别适合于那些沸点高、极性强、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例如,生化物质和药物、离子型化合物、热稳定性差的天然产物等。
在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台物中,只有20%样品可不经化学处理而能满意地用气相色谱分离,80%的有机化合物要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中流动相是惰性的,它对组分没有作用力,仅起运载作用、而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不仅起运载作用,而且流动相对组分有一定亲合力,可以通过改变流动相种类和组成提高分离的选择性,另外可作流动相的化合物多,选择余地广。
与气相色谱相比,高效液相色谱的另一个优点是样品的回收比较容易,只要开口容器放在柱子末端,就可以很容易地将所分离的各组分收集。
回收是定量的,可以用来提纯和制备具有足够纯度的单一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不足的是,日前检测器的灵敏度不及气相色谱。
必须特别注意“柱外效应”对柱效率及色谱分离的影响。
3、试比较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H-u曲线,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解:从图可看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得到的H-u曲线,形状迥然不同,流动相的流速对柱效的影响也不一样,在气相色谱的H-u曲线上,塔板高度H随u变化呈双曲线.曲线有一最低点,这时柱效最高,板高最小,流速最佳。
【大学课程】分析化学第20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梯度洗脱装置
外梯度(高压梯度): 利用两台高压输液泵,
将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 一定的比例送入梯度混合 室,混合后进入色谱柱。
内梯度(低压梯度): 一台高压泵, 通过比
例调节阀,将两种或多种 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 的比例抽入高压泵中混 合。
2021/11/1
(2)进样装置
流路中为高压力工作状态, 通常使用耐高压的六通阀进样装置, 其结构如图所示:
3 L2
L2
0.75cm
2021/11/1
2021/11/1
液相色谱仪(3)
Agilent 1200 LC Systems
安捷伦1200 液相色谱系统
2021/11/1
液相色谱仪(4)
2021/11/1
二、流程及主要部件
1.流程
2021/11/1
2.主要部件
(1)高压输液泵:
主要部件之一,压力:150~350×105 Pa。 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固定相(<10μm),液 体的流动相高速通过时,将产生很高的压力,因此高压、高 速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之一。 应具有压力平稳、脉冲小、流量稳定可调、耐腐蚀等特性
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如硅胶、氧化铝等,较常使用的 是5~10μm的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可以是各种不同极性的 一元或多元溶剂。
(二)液-液分配色谱:LLC
有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之分
正相色谱(NPC)
反相色谱(RPC)
固定相极性
大
小
流动相极性
小
大
流动顺序 流动相极性↑,
极性小的组分先
流出 k↓,tR↓
极性大的组分先
2021/11/1
小结
• 掌握Van Deemter 方程在HPLC中的表现形式; • 掌握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的区别; • 掌握化学键合相色谱,特别是反相键合相色谱
色谱、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薄荷油
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特点:①高效:理论塔板数高达上万 ②高速: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③灵敏度高:紫外、荧光、电化学 ④自动化:电脑化 与气相色谱比较:对试样的沸点没有特殊要求,可 用于分离难挥发的物质,如核酸、糖、蛋白质、多 肽等。可收集从柱子流出的组分。
色谱分离过程
色谱图(Chromatogram) 试样中各组分经色谱柱分离后,随流动相依次 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器,检测器的响应信号随 时间变化曲线或检测器的响应信号一流动相体 积曲线,称为色谱图。 *基线baseline —— 如果没有进样,只有流动 相在流动,得到的检测信号应是一条平稳的平 行于横坐标的直线,这条直线称为基线。 *色谱峰(Peak)—— 当试样中的组分经色谱 柱分离之后进入检测器时,得到的响应信号的 大小随时间变化所形成的峰形曲线称为色谱峰 (Chromatographic peak)。
*该检测器可选择性(特异性)检测含N、P、S 的化合物。 灵敏度:10-13 ~10-14 g/N,S,P ④火焰光度检测器——含P,S等有机物的测定。 *在火焰中(富H2 ),R-SH 被还原为S,R-PO3-变 为HPO,并被激发到激发态,产生电磁发射,S 为394nm,HPO为526nm。灵敏度10-11~10-12 g ⑤光电离检测器( PID ) Photoionzation Detector
体积流量调整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称为调整保留时间adjustretentiontime调整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称为调整保留体积用v相对保留值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组分与参比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相对保留值relativeretention用r分配系数partitioncoeffcien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射检测器不适应于梯度洗脱(为什么?)
大部分厂商都声称它们的检测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是线性 响应。实际上检测器的线性方程可表示为:y = a c , 只有在三 个数量级的浓度范围内满足0.98 1.02的线性响应的检测器 才是线性的。 ◆
灵敏度
色谱分析中有三种不同的灵敏度表示法, 检测器本身的灵敏度, 整个色谱体系的浓度灵敏度和质量灵敏度。 对于定量分析来说, 重要的是色谱体系的灵敏度, 因为它还包 括柱子和仪器的其它部分的影响。
下降;同时柱压增大。
4.与检测器匹配:UV检测要求mp的背景吸收要低, 所用溶剂的截止波长 (T<10%对应的波长)要与之相
匹配。而 RI 检测则要求溶剂的折光指数与溶质的差
别要大, 以利于检测。 5.沸点低:对制备色谱, 采用低沸点溶剂时的固体 残留物少, 有利于提高纯度。 6 .其他要求:溶剂对样品要有一定的溶解度。 mp
而洗脱时 k’和k’0 与溶液组成间的关系为: 式中 为强溶剂在洗脱液所占的体积分数; S是与强溶剂和试样 有关的参数。对RPLC分离小分子,S一般为3-5。 k’0 为 = 0时的P’值。 结合上面二式, 得
ln k’ = lnk’0 -b(t/t0)
ln k’ = lnk’0 -S
b = (St0) / t t0 = V0/t 在梯度完成时, t = tG 。此时, 为A和B两溶液中强洗 脱剂组成的差, 即 = , 这时: b = V0/(tGF) / tG 为梯度变化速率, S值可由前式求得。 可见, b值是可以求出的。求出b值后, 可以初步确定一 下各种物质的k’值, 为更好地选择分离条件提供依据。 确定最佳化的梯度分离条件的实现步骤: ①在全浓度范围内进行梯度洗脱 , 要确信欲分离物质在 梯度变化范围内可以被洗脱,初步观察分离物的位置; ② 确定梯度使用范围, 的大小;
1.梯度洗脱的特点
( 1 )改善分离 , 加快分析速度;
(2)改善峰形, 减少拖尾, 有利
于痕量组分的检测;
(3)增加峰容量;
( 4 )强烈滞留的组分不容易残留 在柱上, 保持柱性能长期良好; (5)下次分析时, 流动相需要一段 平衡时间;不同溶剂的 UV 吸收程
度稍有差异 , 可能会引起基线漂移。
微径柱液相色谱 (Microbore HPLC)
毛细管液相色谱 (Capillary HPLC)
快速柱:高效短柱,如4.6×30mm, 3mODS柱 整体柱(Monolithic column)
整体柱(monolithic column) 是一种用有机或无机聚合 方法在色谱柱内进行原位聚合的连续床固定相,具有制 备简单、重现性好、多孔性优越、能实现快速、高效
C. 键合层(单层和聚合物)
柱性能测试 : 应指定色谱条件和检测物质
1.理论塔板高度
2.峰不对称因子:应小于或等于1.2
3.相对保留值和分配比的重现性:精密度
应优于5%和10%
4.柱阻力因子: = 0.1Pt0dp2÷(109L2),
多孔填料500-1000
5. 折合塔板高度
流动相 (Mobile phase)
问题:
1)什么溶剂适合于液相色谱?
2)流动相如何影响色谱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溶剂的物化性质(部分)
流动相溶剂的选择
考虑溶剂的实用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所选用的流动相 能保证色谱系统的分离过程可重复进行:溶剂的纯度 和化学特性必须满足色谱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的要 求;溶剂应当不干扰检测器的工作;在制备分离中, 溶
(μ- HPLC) 、固相萃取等系统上, 成功地应用于生命科学、药物 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分离分析。
何为无死
体积柱头
连接? 无限直径
效应(无
限直径
柱)?
柱填料
硅胶和硅基仍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液相色谱柱填料。 此外还有高分子多孔微球、高疏水表面的多孔碳、无 机金属氧化物等。 1.填料的特性 1)基质材料 ① 无机基体:硅胶、氧化铝、氧化锆和二氧化钛等
用前要脱气处理。便于更换和清洗。
梯度洗脱技术
梯度洗脱(溶剂程序):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 来调整组分的k’值,改变分离因子α 值,以达到 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佳分离的目的。 为什么程序升温在液相色谱中没有受到青睐?
在液相色谱中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受到流动相的 黏度和沸点的限制;同时它的温度效应比较小。
●梯度洗脱的特点 ●梯度洗脱的主要条件 ●梯度洗脱的基本原理
3)粒度及分布范围 4)孔径和耐压性 一般硅胶的孔径在 60-125A, 但大孔硅胶的孔径为 3001000A。硅胶填料的产品差异主要取决于: ① 微粒基质的制备过程差异; ② 基质和键合物反应的差异;
③ 柱装填技术专利的差异。
一些键合键新技术:
(1)RX技术 (Tx technology) “碱性脱活”
(2)SB技术 (Stabilized Bonding) “高覆盖量”
(3)封端技术 (End-Capping)
固定相类型 (Stationary phase)
1)按色谱保留原理把填料分为:吸附剂、离子交换剂、涂敷 固定液、分级孔径或交联度填料等。 2)按特性分类 ① 硅胶:极性吸附剂 ② 键合固定相 (为什么要键合?)
数据处理原理:
◆ 峰的检测 ◆ 数据采集 ◆ 基线校正和重叠峰的分离
自动处理 人工修正
色谱柱(固定相、填料)
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心脏(起分离作用),其核心是优 质固定相(填料) 。进行色谱分离的首要工作是选择 性能良好的色谱柱,即在确定的分离条件下分离效率 高和分析时间短的色谱柱。
色谱柱的选择应考虑:
采用硅胶表面键合技术 , 对硅胶微粒表面进行修饰 --硅烷化, 使得硅胶表面带有不同的功能团, 以适应不同的分
离需要。目前在色谱填料中, 键合相约占78%(其中C18占反相色谱
的72%), 硅胶约占10%)。 A. 基质:200-300m2/g的硅胶;聚合物, 如聚苯乙烯和聚乙烯醇 胶等。
键合相类型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gh Per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是在经典液体柱色谱的基础上 ,
在色谱理论指引下,加以改进而发展起 来的。特别是GC迅速成为一种仪器分析 方法和社会需要分离分析难挥发复杂样 品促进了 HPLC 的发展。近年来它以 6-
③ 选择几个梯度洗脱时间tG, 确定S值; ④ 确定tG下的最佳值(小的tG, 大的流速); ⑤可以进行非线性梯度洗脱, 使欲分离物与其它物质尽
可能分开;
⑥ 若分离效果不好, 可以调整pH值、盐类型、有机溶
剂组成等方法使分离物的峰与其它峰尽可能分开。
梯度操作注意事项: ○两个流动相溶剂要能互溶,即极性不要相差太大 ○吸附色谱只能是在小范围内变化,因此在吸附色谱中 很少用梯度洗脱(为什么?)
有待测组分相同响应。一般检测器分为;
● 热学、光学、电学、电化学。。。检测器
●
● ●
总体性质检测器:热导、示差折射、电导
溶质性质检测器:氢焰、紫外、荧光 通用检测器与选择型检测器 浓度型检测器和质量型检测器
检测器的线性、灵敏度和柱外效应三个基本特性直
接影响色谱定量分析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再现性。
◆
检测器的线性范围
分离等优点。
制备技术:
硅胶整体柱,如Merck 公司的Chromolith Performance RP C18、Silica ROD 和Prep ROD;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如BIA Separations 的CIM(Convective Interaction Medai)等聚合物整体柱
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毛细管电色谱(CEC) 、微柱液相色谱
固定相类型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样品分离模式;
柱填料的结构, 主要指颗粒的形状大小、均匀性、比
表面、平均孔径和孔容等; 柱规格指柱内径、柱长度和填料粒度 色谱柱的牌号/厂商。
色谱柱的结构
色谱柱由柱管、填料、密封圈、过滤板、柱头等组
成。应特别注意柱头规格及无死体积连接的特性。
柱规格 制备柱 分析柱
进样
分离
检测
记录、 数据处 理
温度控 制
收集
◆ 流路系统(分析单元):高、低压流路
◆ 电路系统(控制单元):信号传输与处理
色谱检测器(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检测器实际上是一种换能装置, 它将流动相中组分含量 的变化, 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通常是电压), 然后输入记 录器。从原理分析,任何一种分析鉴定方法都可能色谱检 测器。理想的检测器应该是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对所
流动相(淋洗剂、洗脱剂)是影响液相色谱分离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因素。改变流动相的性质和
组成将改变溶质组分的保留值、分离选择性和柱效。
在实际工作中,流动相的可选择范围较大是液相色 谱的一个显著特点。 流动相的选择和优化是大多数液相色谱分析的主要 研究工作,在合理的时间内, 所用的流动相要能使样
品各组分达到足够的分离。
剂应当易于除去, 不干扰对分离组分的回收。
1.与色谱系统的适应性:溶剂要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不与固定相和样品组分起反应。 2.溶剂的纯度(包括毒性和价格) HPLC级:色谱淋洗剂,波长—透光率
A.R.级:主成分及杂质含量
3.溶剂的粘度要小: 一般 约为(0.4-0.5) mPa· s,
最大也不超过 2mPa· s。粘度大, 流动相传质慢, 柱效
检测器的灵敏度(CD), 实际上指检测限, 即通常指相当于两倍 噪音信号的溶质浓度。而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限应是柱外效 应>10%的最大进样体积所对应的二倍于噪音峰高所对应的样 品浓度。而 色谱分析最重要的是色谱体系的质量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