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检测研究背景和意义
粉尘测试报告

01
02
03
样品保存
将采集到的粉尘样品妥善 保存,避免交叉污染和样 品变质。
样品筛选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非粉 尘颗粒物。
样品称重
对筛选后的样品进行精确 称重,以便计算粉尘浓度。
数据分析
数据整理
整理采集到的数据,包括粉尘浓度、粒径分布 等信息。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找出粉尘浓度与工作 场所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解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工作场所的粉尘状况,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04
测试结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仓库、办公室 和休息区。
测试方法
采用专业的粉尘测量仪器进行定 点和巡检。
依据国家和地方标准设定测量点。
对不同粒径的粉尘进行质量浓度 和数量浓度的测量。
02
测试环境与设备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选择
0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作为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条件控制
02
粉尘测试报告
• 测试概述 • 测试环境与设备 • 测试过程 • 测试结果 • 结果解读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测试概述
测试目的
评估工作场所粉尘浓 度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为粉尘控制措施提供 科学依据。
识别潜在的粉尘暴露 风险,保障员工健康。
测试范围
测试涵盖了整个工作场所的各个区域。
特别关注高粉尘产生和暴露风险的区 域。
在测试过程中,保持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恒定,以减
少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佩戴防尘口
罩、手套等,以保障测试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测试设备
粉尘测定知识点总结初中

粉尘测定知识点总结初中一、粉尘的定义和危害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的状态,通常由于颗粒过小而无法直接感知,但它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
首先,粉尘对呼吸道和肺部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其次,粉尘也可影响眼睛、皮肤和其他器官,甚至会引起慢性病变和肿瘤的发生。
因此,对粉尘进行测定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粉尘的来源和成分粉尘的来源非常广泛,例如工业废气、建筑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等都可能产生粉尘。
而粉尘的成分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矿物粉尘、金属粉尘、有机颗粒等。
这些粉尘的成分和形态对于粉尘测定的方法和标准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粉尘测定的方法与技术1.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方法:目前的环境监测站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都配备了相关的粉尘监测仪器,常见的有激光散射粉尘仪、悬浮颗粒物分析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粉尘的浓度,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定量评估。
2. 职业卫生监测方法:针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和颗粒大小以及有毒有害成分的检测,通常使用颗粒物直接采样仪、颗粒物沉降采样器等设备进行监测。
3. 实验室分析方法:采集采样后的粉尘样品,可以使用风扬仪、激光粒度仪等设备进行分析,得出颗粒物大小分布、成分和物理性质等参数。
四、粉尘测定的标准和要求粉尘的浓度和成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对粉尘进行严格的监管。
比如美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欧盟的《欧盟空气质量指令》等都有相关的规定。
这些标准和要求对于工业企业和环保部门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粉尘测定的意义和应用1. 保障环境空气质量:通过对粉尘浓度和颗粒大小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中的粉尘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环境空气质量。
2. 保护职工健康:对工作场所粉尘进行定量监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健康安全。
3. 促进安全生产:在建筑工地、矿山等作业场所,粉尘监测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风险,采取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关于矿井综合防尘技术的分析研究

关于矿井综合防尘技术的分析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矿井是工矿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山资源的开采基地。
长期以来,矿井粉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矿山企业和从业人员。
矿井粉尘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容易导致矿工职业性肺病、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矿工的健康和生产工作。
目前,矿井防尘技术虽然有所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单一防尘手段效果有限、难以全面覆盖矿井工作面、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有必要对矿井综合防尘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矿井防尘效果,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旨在分析研究矿井综合防尘技术,探讨其原理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从而对矿井防尘技术的提升与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通过对矿井综合防尘技术的分析研究,不仅可有效提高矿井的防尘效果和生产安全水平,还能为矿井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矿工的健康保障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矿井综合防尘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矿工健康。
矿井粉尘对矿工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等健康问题。
研究和应用矿井综合防尘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矿工患病率,提高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水平。
2. 促进矿山安全生产。
矿井粉尘是引发矿井火灾、瓦斯燃爆等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事故往往给矿山生产和矿工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研究和推广应用矿井综合防尘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频率,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
3. 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矿山产业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于保障国家资源供给、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而矿井粉尘的防治是矿山生产安全和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研究和应用先进的矿井综合防尘技术,才能实现矿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研究矿井综合防尘技术的意义重大,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矿井综合防尘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矿井粉尘对健康的危害和现有矿井防尘技术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确定矿井综合防尘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粉尘污染调研报告

粉尘污染调研报告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粉尘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粉尘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解粉尘污染的现状和影响,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和分析现有的粉尘污染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研目标:1. 调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粉尘污染情况。
2. 分析粉尘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探讨有效的粉尘污染治理方法。
4. 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调研方法:1. 基于已有的文献和研究,了解粉尘污染的定义、来源以及危害。
2. 进行实地调研,选择不同地区和多个行业的样本进行采样和测试。
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人员选择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了解他们对粉尘污染的认知和看法。
4. 结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调研结果:1. 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粉尘污染水平存在差异。
工业区域和建筑工地是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
2. 粉尘污染对空气、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周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3. 粉尘污染治理方法主要包括改善生产工艺、提高治理设备效能、强化排放标准等方面的措施。
4. 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环保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企业自身治理等方面的措施。
结论与建议:1. 粉尘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解决。
2. 提高公众对粉尘污染的认识和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3.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制定更严格的粉尘污染控制标准。
4. 企业应该加强自身治理,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减少粉尘污染排放。
5. 加大对粉尘污染治理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广应用先进的净化设备和技术。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粉尘污染的现状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和采纳这些建议,加大对粉尘污染治理工作的力度,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关于粉笔的改进和粉尘的消除的研究报告

关于粉笔的改进和粉尘的消除的研究报告台州一中高一(3)班柯凌峰一,研究背景1.1现实背景:根据全国部分调研资料显示,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节奏的加快,教师职业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职业病呈现多样化方向发展,其中粉尘引起的尘肺以及各种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是中国目前职业病中最主要,危害最严重和最广泛的一种。
学生近视患病率亦逐年上升,到了异常严重的程度。
如教育专家田俊于1995年对福州30所中学、6所小学的312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呼吸系统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常见为慢性咽炎和声带疾病。
其中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58.53,,女性慢性患病率为61.06,,而且均有随教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教育专家牛彩英等1996年12月对开封城区240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表明教师存在轻重程度不同的咽喉疾病,发病率为60.4,。
教育专家鹿道温等于1999年对青岛162名大学教师进行疾病调查时显示:慢性咽喉炎89例,占54.94,,慢性喉炎69例,占42.59,,均存在着明显的职业病现状。
据对我市57中、金水区二小等学校共219名教师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咽炎患病率为100%、鼻炎患病率为39%、哮喘病患病率为43%、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为8%、尘肺病的患病率为11.76%、癌症患病率为2%。
1.2课题起因:自从踏入教室的那一刻,我们的学习就离不开粉笔.尽管现在经济的发展,多媒体逐渐代替粉笔,但我们对粉笔依然存在依赖性我听到许多坐在前排的同学说受到粉尘的干扰.我想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老师与粉笔也是密不可分的.这对上课效果和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于是我们决定进行这课题的研究,分析:粉笔的改进和粉尘的研究.二,课题组员的分工: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同学各有所长,并且富有合作精神.经过讨论,大家一直推举柯凌峰为组长.我们相信她能够带领大家做好这个课题.柯凌峰:问卷设计, 撰写报告,成果展示,活动记录及资料保管.陈霁鹏,李奇骏: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PPT制作. 金泽渊,李振垚: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整理工作. 杨光:资金提供以及服务等其他工作.3.活动所需要的条件.我们的调查活动需要下列物品:图书资料.计算器.照明灯.照相机.粉笔.粉笔擦.实验器材等.这些物品我们将在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解决.4.指导老师:我们聘请我们的物理老师做课题的指导老师.我们相信他会帮助我们顺利完成课题.二,研究计划1. 研究假设(1) 粉尘会给人的呼吸道造成影响吗? 会的。
基于单片机空气质量PM2.5粉尘检测仪的设计答辩PPT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5%
+2V
RV1
1k
U2
1 2 3 4
CS CH0 CH1 GND
VCC CLK
DI DO
8 7 5 6
ADC0832
7 8 9 10 11 12 13 14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原理图
1.1P C C V 0.1P 8765 4 U I O CK D D CL VC D10 NHHS 2380CDA GCCC 4321 3.1P + f u 0 5 7 4C
2、粉尘传感器模块
夏普光学灰尘传感器GP2Y1010AU0F采用光散 射法:在传感器的中心位置有个暗格,当空气流入 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光线经空气中的粉尘 折射后,光电晶体管再对光线进行检测并判断粉尘 的浓度。GP2Y1010AU0F传感器采用5V直流供电。
二、粉尘检测仪硬件电路设计
1、电路总体设计
本设计的系统硬件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电路通电之后,粉尘传感器GP2Yl010AUOF将检测的模拟信号,通过ADC0832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 到单片机进行处理,并显示在LCD1602液晶屏上,当超过设定的警报值时,蜂鸣器蜂鸣报警,排气扇启动。
RP1
POW 1
2 3 4 5 6 7 8 9
R5
RESPDA1CK-8
220
R4
D2
LED-G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N
BUZ1
BUZZER
Q1
PNP
R2
2.2k
粉尘真实密度实验报告

粉尘真实密度实验报告背景概述粉尘真实密度是指粉尘颗粒内部所包含的实际物质的密度,是衡量粉尘实际物质含量的重要参考指标。
确定粉尘真实密度对于各种工业粉尘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粉尘的密度来确定其真实密度,并探究不同粉尘颗粒的真实密度差异。
实验原理粉尘真实密度的测量通常使用阿基米德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会受到来自液体中所受的向上浮力的作用,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斥液体的质量。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测量粉尘在空气和不同浸液中的浮力差异,来计算出粉尘的真实密度。
实验材料和步骤材料:- 粉尘样本(如黄沙、碳黑等)- 轻度溶于浸液的液体(如水、甲醇、乙醚等)- 滤纸- 干燥器步骤:1. 将实验设备准备好,并将浸液倒入密度计的浸液池中。
2. 将一小量粉尘样本放在量筒中,并记录其质量,记为m1。
3. 将滤纸放入干燥器中烘干,然后称重,记录其质量,记为m2。
4. 将粉尘样本倒入量筒中,并将量筒放入浸液中,使其完全浸没,等待一段时间使粉尘和浸液达到平衡。
5. 用量筒提起浸液,直到浸液滴落至稳定为止,将量筒挂在秤盘上,记录其质量,记为m3。
6. 将滤纸取出,用纸巾将水分吸干,然后放入干燥器中烘干,直至重量稳定。
称重并记录其质量,记为m4。
7. 计算浸液的质量,记为m5,即m5 = m3 - m4。
8. 计算粉尘的真实密度,即ρ= (m1 - m2) / m5。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数据记录:- 粉尘样本质量m1:- 黄沙:35.2 g- 碳黑:40.5 g- ...- 滤纸质量m2:- 2 g- 浸液质量m3:- 黄沙:72.4 g- 碳黑:78.1 g- ...- 干燥后滤纸质量m4:- 2.1 g- 浸液质量m5:- 黄沙:70.3 g- 碳黑:76 g-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记录的质量数据,利用实验原理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每种粉尘样本的真实密度。
黄沙的真实密度计算:ρ= (m1 - m2) / m5 = (35.2 - 2) / 70.3 = 0.49 g/cm^3碳黑的真实密度计算:ρ= (m1 - m2) / m5 = (40.5 - 2) / 76 = 0.54 g/cm^3...(根据实际实验数据计算其他粉尘样本的真实密度)结果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出了不同粉尘样本的真实密度。
粉尘检测制度

粉尘检测制度
是指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针对粉尘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的一项制度。
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质,它可由各种原料的加工、生产、排放过程中产生。
粉尘检测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粉尘对工人的危害,有效控制粉尘在工作场所的积累和扩散。
通过定期检测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粉尘污染问题,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粉尘检测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粉尘检测的频率和方法: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粉尘防护标准,确定检测的时间间隔和具体的检测方法。
2. 粉尘采样和分析:采用空气采样器具进行采样,将采集到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测量粉尘的浓度和成分。
3. 粉尘监测记录和报告:对每次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进工作环境。
4. 粉尘治理和控制:根据检测的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粉尘的治理和控制,保障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5. 培训和宣传: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于粉尘防护的认识和意识,并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员工的粉尘防护意识。
粉尘检测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和工作单位建立完善的粉尘防护体系,减少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背景和意义
粉尘是导致职业病的重要因素,治理粉尘,是劳动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面。
科学地进行劳动卫生监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测技术。
粉尘是一种分散相气溶胶,通常在工作场所如采掘、铸造、纺织生产过程中,粉尘材料的运输以及农、林业工作中产生。
粉尘粒径愈大,愈容易沉降,一般粒径大于5的粉尘便能迅速沉降。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除了与粉尘的化学组成和在肺部的沉积量有关外,还和粒径的大小及其在呼吸系统的沉降位置有关,特别是与沉降在肺泡的粉尘粒径有至关重要的关系.。
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引发职业病,还会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爆炸性。
粉尘产生于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如钻眼、爆破、掘进截割、放顶煤、建筑施工、水泥生产、露天矿采场采剥、破碎、选矿和筛选等。
生产作业人员长期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工作,会吸入大量微细粉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煤肺病和煤硅肺病等职业病。
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检测和治理。
粉尘的检测与防治是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粉尘的检测和防治工作,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粉尘检测是以科学的方法,对生产环境中粉尘的含量及其物理化学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和检查的工作。
从全面了解和掌握粉尘的物理及化学性性状出发,需要检测的项目很多,如粉尘的形状、密度、粒度分布、溶解度、浓度、粉尘的化学成分、荷电性以及爆炸性等。
但从安全与卫生学的角度出发,日常粉尘检测项目主要是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的含量和粉尘的分散度等。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尘方法主要有滤膜法、β射线法、光电散射法、石英晶体微天平法等。
β射线法仪器结构较复杂,对低浓度粉尘的监测时间长,应用方面受到限制;光电散射法测量准确度容易受粉尘颜色影响,对每种粉尘均需用滤膜法测出一个颜色校正系数(俗称K值)来修正所测结果,操作不方便;石英晶体微天平法快速且准确,是近年发展方向,研究一种能在短时间内直接测出结果的便携式数字粉尘测定仪,以满足职业卫生和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提高工业产量的同时,产尘量和矿井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也大大提高,给作业人员和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一方面,由于粉尘污染作业环境中的空气,作业人员长期工作在此环境中会导致尘肺病,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粉尘浓度过高潜伏着粉尘爆炸的危险。
因此,各个国家都对粉尘作业场所的粉尘进行了防治和监测,尤其是作业场所的粉尘监测尤
为重要。
粉尘监测是管理人员掌握现场粉尘状况的重要手段,是尘害防治和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因此,世界各国对煤矿井下的粉尘监测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出了一系列的粉尘监测仪器,如粉尘采样器、测尘仪等,其中最先进的监测方法为粉尘浓度传感器。
粉尘采样器、测尘仪和粉尘浓度传感器等3类测尘仪器各有优缺点,都能在粉尘浓度测量中发挥作用。
采样器是煤矿粉尘测量的常规方法,同时也是后两类仪器的标定仪器。
但它测量周期长,工序复杂,不能及时反映作业地点的粉尘变化情况。
测尘仪和粉尘传感器可以就地测量并读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传感器同时还可通过安全监测系统,将数据传输到地面。
粉尘浓度传感器的研制一直都是世界难题,在我国更是空白,世界上只有德国、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了这项技术,我国对这项技术的研究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的,其中山东矿业学院、山西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等陆续对这项技术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各种粉尘的危害面比较广,据统计1/2以上的厂矿都存在着粉尘作业,尘肺已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职业病。
采用粉尘检测和防治技术能有效控制和减少粉尘的危害,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发生,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粉尘检测原理
粉尘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粉尘危害的严重程度,它是衡量作业环境的劳动卫生状况和评价粉尘技术效果的重要措施,现主要采用滤膜法测定粉尘浓度。
在测定粉尘浓度时,用粉尘采样器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当含尘空气通过滤膜时,将粉尘阻止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后滤膜质量的增加量和通过的空气量,即可得知测点的粉尘浓度。
粉尘采样器由装滤膜的采样头、流量计、抽气泵、计时器和电源等组成。
在粉尘采样器上增设一个前置预捕集器,前置预捕集器可捕集非呼吸性粉尘,把危害人体的呼吸性粉尘与非呼吸性粉尘进行分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制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对负有提供科学依据和执法证据的卫生防疫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更新的问题。
我们日常所做的检测,所提供的数据报告,已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检测数据报告给被检单位,更重要的它是行政执法的证据,具有法律效力,这就要求我们所做的检测和所提供的数据和报告更具有科学性。
但在实际检测中又遇到下面一些实际间题,需做进一步探讨。
2国家制定相关标准
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所规定的居民区大气中飘尘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m3,工业生产中工作的地点和人行道的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
尘浓度,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2mg/m³,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0.3mg/m³。
作业场所空气粉尘浓度标准,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和粉尘种类有关。
《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应符合以下标准:
1)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时,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10mg/m³,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3.5mg/m³。
2)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50%时,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2mg/m³,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1mg/m³。
3)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50%~〈80%时,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2mg/m³,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0.5mg/m³。
4)当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50%~〈80%时,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2mg/m³,呼吸性粉尘最高允许浓度0.3mg/m³。
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我国的劳动卫生学标准也作了相应的变动,新标准提出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这个主体性的限值,而新颁布的GBZ/T192.1-2007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6和GBZ/T192.2-2007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总粉尘浓度6,也进一步规范了粉尘的采样方法,使广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监督单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对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促进生产环境改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原理:空气中的总粉尘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由滤膜的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