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性别决定的方式

合集下载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高中二年级生物考题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高中二年级生物考题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高中二年级生物考题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有关生物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XB.人体内精子都含有Y染色体C.X、Y染色体形态、大小完全相同D.雄鸟产生的精子类型及比例是Z∶W=1∶1XY型,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A项正确;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能分别产生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B项错误;X、Y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C项错误;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雄鸟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只产生含Z的精子,D项错误。

2.(2021南京六校高一期末联考)有一女性为色盲患者,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A.父亲和母亲B.儿子和女儿C.母亲和女儿D.父亲和儿子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女性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其色盲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亲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即患病,但母亲另一条X染色体上可能不含色盲基因,即母亲可能不患色盲;色盲女性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色盲女性,故儿子一定患病,但女儿由于有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亲,故女儿不一定患病;综上分析,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色盲患者,D项正确。

3.下图是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图。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1号个体的父亲一定是色盲患者B.6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3号和1号个体C.1号和4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3/4D.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分析系谱图可知,5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 b Y,则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 B X b,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她的父亲或母亲,因此,1号个体的父亲不一定是色盲患者,A 项错误;图中6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3号和4号个体,而4号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1号个体,B项正确;图中1号个体和4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X B X b,C项错误;3号个体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D项错误。

2.3 伴性遗传 讲义【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讲义【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素养目标】1.了解伴遗传性的概念以及特点分析。

【必备知识】伴性遗传一、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二、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性比:一般1 : 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 男>女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 女>男② 连续发病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遗传的特点: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隐:色盲、血友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显:多(并)指四、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1.第一步:排除Y连锁遗传(1)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一-伴Y遗传(2)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一非伴丫遗传2.第二步: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1)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无中生有)一隐性遺传。

(2)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者(有中生无)一显性遣传3.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1)已知显性从男患者入手①男病,其母其女均病伴X显性遣传②男病,其母或其女有不病者;双亲病有正常子女常染色体显性遣传。

(2)已知隐性从女患者入手①女病,其父其子均病伴X隐性遺传。

②女病,其父或其子有不病者;双亲正常有患病子女一常染色体隐性遣传4第四步:若系谱圈中无上述特征,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1)若该病在代与代间连续性遗传一显性遣传患者性别无差利,常染色体上患者女多于男、X染色体上(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遺传一隐性遺传患者性别无差别,常染色体上患者男多于女X染色体上五、遗传病的概率计算1.在解概率计算题时,需要注意所求对象是在哪一个范围内所占的比例。

动物性别决定的方式

动物性别决定的方式

• 温度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乌龟的受精卵在23-27℃之间孵化全为雄性,在32-33 ℃之间孵化全为雌性。扬子鳄的卵在不同的温度下,可发 育为不同的性别,当在30℃及以下时发育为雌体,当温 度在34℃及以上时发育为雄体 。因为温度对两栖类、爬 行类动物的性别分化的影响主要是对这些动物的性激素的 合成有着直接的作用。但高温只改变性别的表现型,而不 改变其基因型。
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
性别的发育必须经过两个步骤: 一、性别决定:
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 二、性别分化:
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经与一定环境条件的相互 作用,才发育为一定的性别。
性别决定的方式
1.XY型和ZW型(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XY

两条异型性染色体XY

两条同型性染色体XX
后代性 别
决定于父方
➢ 雌性动物为同配性别,有两条X染色体 ➢ 雄性动物为异配性别,仅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
例如:雌蝗虫有24条染色体 (22+XX), 雄蝗虫有23条染 色体(22+X)。

ZO型 极少数昆虫或鸡、鸭等家禽为ZO型。 雌体为异配性别,只有1条Z染色体,没W染色体; 雄体为同配性别,有两条Z染色体;
喂蜂王浆
假减数分裂
喂普通蜂蜜
蜂 王
工 蜂 (不育雌性)
----------- ♀(n) + ♂(n) 正常减数分裂
2n为雌蜂
3、化学物质决定性别-后螠
后螠一种低等海生动物,雌性个体像颗豆子,有一个 顶端分叉的长吻,体长6cm左右;雄性个体只有雌性 的1/500,寄生在雌性个体的子宫里。
幼虫落在海底,自由生活--雌性
2、细胞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
如蜜蜂、蚂蚁等昆虫 (1)雌雄决定于染色体倍数: 正常受精卵 2n为雌性 未受精的卵 n为雄性

鸟类的繁殖与性别差异

鸟类的繁殖与性别差异

鸟类繁殖与性别 差异的应用价值
对生态保护的指导意义
鸟类繁殖与性别差异的研究有助于 了解鸟类种群动态和生态系统平衡
鸟类繁殖与性别差异的研究可以为 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建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研究鸟类繁殖与性别差异,可 以预测鸟类种群数量变化和生态系 统健康状况
通过研究鸟类繁殖与性别差异,可 以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和政策
鸟类的繁殖与性别差异
汇报人:XX
目录
鸟类的繁殖方式
01
鸟类的性别差异
02
鸟类繁殖与性别差异 的意义
03
鸟类繁殖与性别差异 的生物学机制
04
鸟类繁殖与性别差异 的研究方法
05
鸟类繁殖与性别差异 的应用价值
06
鸟类的繁殖方式
卵生繁殖
鸟类产卵:鸟类在繁殖季节会产下卵,这些卵通常具有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胚胎不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竞争:竞争压力会影响鸟类的性别比例,例如,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下雌性比例较高
激素与性别特征的发育
鸟类的性别特征主要由 性激素决定
性激素在鸟类胚胎发育 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性激素可以影响鸟类的 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
性激素还可以影响鸟 类的羽毛颜色、鸣叫
行为等性别特征
鸟类繁殖与性别 差异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
性别差异:鸟类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 在体型、羽毛颜色、鸣叫声等方面, 这些差异有助于鸟类在繁殖过程中更 好地适应环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种进化:性别比例的失衡可能会 影响物种的进化,例如雄性竞争加 剧,雌性选择压力增大等
繁殖策略:鸟类的繁殖策略多种多样, 包括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 多夫制等,这些策略与性别比例和性 别差异密切相关

性别决定的原理

性别决定的原理

性别决定的原理性别决定的原理涉及到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知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决定一个生物个体的性别,分别是染色体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决定。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决定性别的原理。

一、染色体性别决定原理染色体性别决定是指通过染色体的性状来判断个体的性别。

在人类中,性染色体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非性染色体是指其他的22对染色体,它们不参与性别的决定。

1. X和Y染色体的差异性染色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XY染色体组合和XX染色体组合上。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染色体组合为44个非性染色体加上两个性染色体。

男性的染色体组合为44个非性染色体加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记作46XY;而女性的染色体组合为44个非性染色体加上两个X染色体,记作46XX。

2. 性别决定基因SRY在人类的Y染色体上,存在一个名为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Y)的基因,它是决定胚胎发展成男性的关键。

SRY基因会在胚胎发育早期激活,并启动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促使胚胎发展成男性。

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以影响着世界上一系列的性别特征,包括男性生殖系统的形成和发育。

3. 遗传方式由于男性的染色体组合为XY,而女性的染色体组合为XX,所以决定一个人的性别取决于他们父母的遗传方式。

当一个人从他的父亲那里得到一个Y染色体时,他将会是一个男性,因为Y染色体中的SRY基因会激活男性特征的发育;而当一个人从他的父亲那里没有得到Y染色体,而是得到了两个X染色体时,他将会是一个女性,因为没有SRY基因的存在。

二、性染色体决定原理性染色体决定是指通过性染色体的数量来决定个体的性别。

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性染色体决定方式,下面将介绍两种主要的性染色体决定方式。

1. XX-XY系统大多数哺乳动物都使用XX-XY系统来决定性别,其中雌性有两个X染色体,而雄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在这一系统中,雌性是一种“隐藏的”性别,因为它们没有特别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男性则通过Y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来表达雄性特征。

黄腹山鹪莺和纯色山鹪莺性别的分子鉴定

黄腹山鹪莺和纯色山鹪莺性别的分子鉴定

黄腹山鹪莺和纯色山鹪莺性别的分子鉴定孟莉;张建新;潘虎君;栾欣晨;黄幸雪;唐思贤;胡慧建【摘要】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和纯色山鹪莺P. inornata共同体现出一个特点,其繁殖期尾羽短于其冬季尾羽,但由于两者的雄雌外形相似而难以野外鉴别.为此,我们采用CHD基因法对二者的性别进行鉴定,并通过解剖对鉴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 1) P2/ P8引物适用于这两个物种的性别鉴定,而2550F/2718R不适用; 2) 分子方法鉴定结果与解剖鉴定结果完全相符; 3) 使用非伤害性取样法拔取的羽毛中提取的DNA具有同样效果.为此,我们认为使用P2/ P8引物对这两个物种进行性别鉴定可靠,具快速鉴定的效果,而2550F/2718R引物可能不适用于莺科鸟类的性别鉴定.【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0(029)004【总页数】4页(P547-550)【关键词】黄腹山鹪莺;纯色山鹪莺;性别鉴定;CHD基因【作者】孟莉;张建新;潘虎君;栾欣晨;黄幸雪;唐思贤;胡慧建【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州,510260;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州,510260;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58;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州,510260;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州,510260;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州,510260;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州,510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7;Q75性选择理论认为,自然界中鸟类雄性在繁殖期的尾羽由于雌性选择的原因而向更长方向发展(Darwin,1871)。

但是,纯色山鹪莺 Prinia inornata和黄腹山鹪莺P.flaviventris都与此相反,即非繁殖期尾羽比繁殖期尾羽长,这种逆向变化可能有着更深层的适应意义(张建新等,2007;丁志锋等,2008)。

【高中生物】浅谈生物界的性别决定类型

【高中生物】浅谈生物界的性别决定类型

【高中生物】浅谈生物界的性别决定类型多数动物和某些植物具有两性之分,不同生物的性别决定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起来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遗传因素决定性别和环境因素决定性别。

1遗传因素决定性别1.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是指与生物体性别决定直接相关的染色体。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体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的差异决定的。

1.1.1xy型性别决定XY型性别决定是最常见的性别决定类型。

所有哺乳动物、大多数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一些鱼类和昆虫,以及雌雄异株植物,如雌性露菜、菠菜和大麻,都属于XY型性别决定。

这种类型的雌性是纯合的,即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包含两条同型性染色体(XX);雄性是杂合的,即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包含两条异型性染色体(XY)。

Y染色体在这种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含有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为雄性,没有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为雌性。

其根本原因是Y染色体上存在SRY(睾丸决定基因),其表达产物锌脂蛋白通过抑制女性发育途径和启动男性发育途径,在调节性别分化中发挥作用。

因此,真正决定XY型生物性别的是SRY基因。

因此,SRY基因易位于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的XX型受精卵将发育为男性个体;Y染色体上SRY基因缺失的XY型受精卵将发育成雌性个体。

1.1.2zw型性别决定鸟类、鳞翅目昆虫和一些两栖爬行动物属于ZW型性别决定。

ZW型生物的性染色体组成与XY型相反。

雄性为同性,体细胞中有两条同类型的性染色体(zz);雌性是杂合子,体细胞中有两条异型染色体(ZW)。

ZW型性别决定的机制尚不清楚。

根据普遍推测,W染色体可能携带抑制男性发育的基因。

1.1.3性指数决定性别虽然黑腹果蝇也有x和Y染色体,但其性别决定机制不属于XY型,而是由性别指数决定的,即性染色体(x)数与常染色体组(a)数的比值决定性别(见表1)。

表1人类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性染色体xyxxxxxxxyxoxyyx:3a性别指数 1x:2a=0.5 2x:2a=13x:2a=1.5 2x:2a=11x:2a=0.5 1x:2a=0.5 1x:3a=0.33人类性别♂♀超雌♂♀超级男性-果蝇性别♂♀超雌核发育(不能成活)♀♂♂超雄从表1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性别决定取决于Y染色体的存在,而果蝇的性别决定取决于性别指数。

13 性别决定的类型 (一轮复习新教材)

13 性别决定的类型  (一轮复习新教材)

一.性别决定的类型 1.性别
性别是真核生物的共同特征,是长期进化的产物。有的生物是雌雄同体, 有的生物是雌雄异体的。
两性生物中一般情况下雌性:雄性=1:1,这是一个恒定的理论比率,称为 性别比例。
性别作为一种性状,是按照孟德尔遗传方式遗传的,性别比例是一种测 交结果,这就意味着一种性别是“纯合体”(同配性别),另一种性别是 “杂合体”(异配性别)。
一.性别决定的类型
P二38 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班条纹,这是由于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 定,当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班条纹。 如何选择亲本杂交?在后代雏鸡阶段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雄区分开, 从而做到多样母鸡,多得蛋。
序号
6 7 8 9
染色体组成
2A+XY 2A+X 2A+XYY 3A+XY
性指数
0.67 0.5 0.5 0.33
性别
二倍体雄性(可育) 二倍体雄性(不育) 二倍体雄性(可育)
超雄(死亡)
一.性别决定的类型
例1.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人发育成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 果蝇发育成雌性,结合人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产生的遗传效应可 以判断,人和果蝇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C )
a.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此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000- 3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因而产生了__含__两__个__X__染__色___体_______ 或
不__含__X__染__色__体__的两种异常卵细胞,它们与正常精子结合受精后发育成例外的
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例外的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__X_b_X__b_Y_、_X__B_O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