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书法练习技巧
草书基本技法

草书基本技法
草书,又称隶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由奔放、潇洒洒脱的书写风格。
草书的基本技法包括以下几点:
1. 落笔:草书强调落笔的轻重变化,轻的地方笔尖轻点纸面,重的地方用力抵压,使墨迹饱满有力。
2. 长短疏密:草书利用笔法的长短疏密来表现字形的变化,通过笔画的宽度、清晰度和分布的疏密程度来体现字形的动态和变化。
3. 连顿:草书的笔画一般是连续不断地书写,通过连顿的笔画来表现字形的起伏和曲折。
4. 动静结合:草书注重动静结合的表现方式,一方面要有奔放、潇洒的动感,另一方面要注重字形的稳定和静态,保持整体的平衡。
5. 组字:草书常常将几个字连写成组,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结合和衔接,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6. 自由流畅:草书鼓励创作者放弃刻板、拘束,追求自由、流畅的书写方式,在笔法上更加注重个人的个性表达。
除了以上基本技法,草书的创作还需要借助于良好的笔墨、纸张等工具条件,并结合丰富的艺术修养,才能使作品更加出色。
同时,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技巧和理解,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个人特点。
草书书法练习技巧

草书书法练习技巧草书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书书法练习技巧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草书书法练习技巧(一)草书龙飞凤舞,线条流畅飞泻,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书家快速运笔挥洒而成的,像唐代的两大草圣张旭和怀素,据记载,他们作书的速度是很快的。
杜甫《酒中八仙歌》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作书时,旁若无人,将满腔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如醉如痴,如颠如狂,其狂草潇洒磊落,惊世骇俗;而怀素作书,也是“兴来走笔如旋风”(苏涣《怀素上人草书歌》),唐吕总《续书评》云:“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其痛快处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见其作书速度之快。
但是,并非所有的草书都是快写的,有一种笔画苍劲的草书,几乎每笔都有多次顿折,谓之“一波三折”,这种草书的线条往往是逆锋运笔挣扎奋进而缓慢画成的。
快速作草,易出飞白,可以增强力度,产生险峻奇绝的效果,但线条容易流于浅薄飘浮,缺乏质感,不很耐看;慢速作草,墨色饱满,内涵丰富,给人以沉稳、含蓄、古拙的感觉,但又容易出现墨潴滞笔,或是露出矫柔造作之态。
可见快书与慢书各有优劣。
喜快书还是喜慢书,随书家之性情或习惯而定。
一般说来,性格豪爽性情急躁富有浪漫幻想的人,写起字来也是横扫千军一挥而就,不拘细节,也不拘法规,全凭一股豪气和一份才气,即兴发挥,把作书当作抒发情怀或排解忧愤的一种方式,因此书家的强烈感情源源流于笔端,写出的作品往往墨迹淋漓,歪歪倒倒,笔画狂飞,大起大落,纵横捭阖,满纸云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染,使人在美轮美奂的意境中如醉如痴。
像张旭、怀素的草书被称之为“张颠素狂”,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可以说是快书的典范。
宋代的黄庭坚,明清的朱耷(八大山人)、王铎,当代的毛泽东、徐文达等也是这类书家中的佼佼者。
写好草书的技巧和方法

写好草书的技巧和方法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之一,也是一种自由、随性、潇洒的书法风格,因此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喜爱。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草书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写好草书的技巧和方法。
一、基本功扎实草书与其它书体一样,都需要有一定的毛笔技能基础。
因此在开始写草书前,要先打好基础,狠抓毛笔用法,如筆劃的重轻、大小的转换、翻、扭等。
比如常常接触的一些常用笔画:提、掇、撇、捺、横、竖、宽、细、点、勾、撇叉等等,要逐步练习,把毛笔用得熟练、自如。
二、颜墨用水关键草书对墨的顺滑、返淋上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写草书时无论是黑白衬映,还是不同颜色的混搭,都一定要伴随着高品质的墨,对颜墨、水、水刷的配合也非常讲究。
墨要能够在毛笔过程中,保持稳定且渗透性佳,可以用稀墨浅点,视情况而定。
水要清,要求水的纯度高,不同墨条的久浸时间,加上不同的水量不同的强弱,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水刷也是非常重要的,擦水、快熟都是需要的,不同毛笔毛干入水的速度也不同,需要针对性调整。
三、构图要突出草书作为一种书法风格,艺术表现必不可少,因此要尽量让作品更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构图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构图要注重增加动感、锐度和诗意,形成形象跃然纸上的效果。
构图灵活、形式多样可以借鉴许多其他建筑画作品,从中获得材料并展现出不一般的特色。
四、注意节奏感写草书是要有节奏感的,毛笔笔法的多少、粗细、急缓、大小,都会影响整体节奏的变化,所以写草书时要频繁变换笔墨,让作品使用灵动的变化,营造起一种如舞舞动的旋律。
也可以借助音乐的感受,让毛笔在乐感的引导下,透出丰厚、抒情的情感。
五、勇于开拓草书作为一种书法风格,要勇于开拓与接受新观念,不同心态的书法经验会有差异,要敢于挑战、尝试不同的笔墨串联和构图。
在此过程中,创新可以以不同的笔画、颜料或画法进行尝试和突破。
以上是写好草书的技巧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草书的意境与气质、形式与内涵的相互作用不断在变化,随着毛笔在纸上的挥动而呈现出来的个性化作品是最有感染力的。
草书字帖练字

草书字帖练字一、什么是草书字帖草书字帖是指练习草书书法的字帖。
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风格,以简练、潇洒的笔画和流畅的结构著称。
草书字帖是书法爱好者学习和练习草书字体的重要工具,通过模仿字帖上的字体,并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二、为什么要练习草书字体1.了解草书的特点和魅力:草书作为中国书法五种基本字体之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练习草书字体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种书法艺术,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2.提升书法技巧:草书是一种自由奔放、潇洒豪放的字体,练习草书字体可以锻炼书法爱好者的笔法和造型能力,提升书法技巧和水平。
3.增强艺术修养:草书字体富有变化和艺术张力,练习草书字体可以培养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4.放松心情,增加乐趣:书法是一项需要专注和耐心的艺术,通过练习草书字体,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享受书法的乐趣。
三、草书字帖的选择与使用1.选择适合自己的草书字帖:草书字帖有很多种类和风格,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
初学者可以选择有基础练习内容的入门级字帖,逐渐加深练习难度。
2.注意字帖的书写顺序和笔画结构:草书的字帖上通常会标注字的书写顺序和笔画结构,学习者要注意仔细观察,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练习,这对于掌握草书的造型和特点非常重要。
3.多次熟悉字帖内容:练字不是一次完成的,要反复练习,熟悉字帖中的每一个字形,并逐渐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可以选择每天练习一些字,持之以恒。
4.注意书写姿势和笔画用力:在练习草书字体时,要注意正确的笔画用力和书写姿势,保持手腕、手臂的放松,并且要轻重适度地掌握笔画用力,让字体流动自然,展现出草书字体的特点。
5.反复对照字帖和自我评估:练习草书字体时,要反复对照字帖,比较自己写的字和字帖上的字形之间的差异,不断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
四、草书字帖的练习方法1.逐字练习:选择一些常用的字体进行逐字练习,反复描摹字迹,熟悉每个字形的特点和笔画结构。
写草书的技巧和方法

写草书的技巧和方法草书是艺术性最强的书体,也是创作难度最高的书体。
草书创作,要明白几点:1、要明白提按之间的用笔之法。
草书中所有的笔法都可通过提按派生出,如轻重、快慢、迟速、起伏等。
提按之间,即提得笔起,按得笔下,但按不为死,提不显虚。
所谓提按,操作之为技术,推敲之为玄理。
2、草书贵在势,所以行笔要荡得开,特别是巨幅大字,更须如此。
现代学书者对技法很重视,特别是很多书家写到一定程度,觉得再难进步,可将古帖写得很像,但就是感觉缺少一些东西,这问题主要出在心胸上。
这层次的修炼是草书用笔的根本。
3、草书的创作尤其要注重章法,其基本原则是协调自然。
草书的章法分:行距、字距皆疏朗型,行距宽、字距紧型,打破行距、字距型。
虽然书写形制不同,但都是从一字、一行写起,所以我们要从两笔丶两字、两行,逐渐增加,以此类推。
4、草书创作要善于利用小样,不断修改、推敲,直至满意方提笔创作。
草书10个技巧1、露起露收:草书的起笔和收笔一般是露锋,但是要切记虚出浮滑。
露起露收能使笔势相连,笔画间要有呼应且要紧密。
2、直中有曲:草书要讲究曲线变化,随意跌宕起伏,腾挪使直中有曲,但切忌一味的缠绕油滑,笔画要有力度。
3、轻重变化:草书笔画要有一点的变化,但是一味地重会产生板滞少神,一味的轻会产生虚漂浮轻,但是轻重必须有度,否则徒增恶给。
4、方圆并重:方以显示方正,圆以增灵动达,方增过极会产生刻板,过圆则以显得油滑。
5、宜转宜折:草书的转应多于折,但要转中愚折,折中有转。
6、笔画替代:草书是一种符号书法(即绘画中的大写意),可以一个符号代替一字或偏旁(甚至于好几个字旁),以达到简便之效,收到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
7、以少代多:草书宜尽量简练,可以以少代多。
8、墨分五色:草书在书写过程中要讲究墨色的浓度枯润干湿的变化,初学者需要多看名家的真迹,以体会用墨的奥妙。
墨色的过程中有----调墨----浓----淡----枯-----干全过程。
9、牵丝映带:前一笔画雨后一笔画之间轻提适度,但又不断开,前后相连,就会形成前后相连,形成牵丝,字内、字间都可相连,笔画就会形成一定的虚实对比,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活力。
钢笔草书字帖

钢笔草书字帖
钢笔草书字帖,作为一种经典的书写工具,为我们提供了练习草书的机会。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风格独特的字体,追求的是生动自然、潇洒流畅的笔画。
在练习钢笔草书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我们的草书书写技巧。
首先,要注意掌握正确的笔法。
在草书中,要注重笔画的粗细变化,要轻重有致地掌握笔锋。
通过练习变化丰富的笔画,我们可以逐渐熟练地运用笔锋,使字体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要注重节奏感和整体布局。
草书注重的是笔画的速度和流畅感,要充分发挥毛笔的特点,将每个笔画与前后相连接,形成连贯的书写。
同时,在书写时要注意整体布局,合理安排字体的大小、位置、间距,以保证整篇文章的美观和协调性。
第三,要注重练习基本字形。
草书的字形往往更加简洁自由,但基本字形的掌握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练习基本字形,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对字体的掌控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草书的技巧。
最后,要多加练习,增强笔触感和独特性。
练习是提高草书书写技巧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草书的特点和技巧。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草书字帖进行模仿,或者根据自己的风格创作一些字帖,通过不断地练习,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
总之,钢笔草书字帖是我们提高草书书写技巧的好帮手。
通过正确的笔法、注重节奏感和整体布局、练习基本字形以及不断的练习,我们可以在钢笔草书上创作出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作品,展现出独特的书写风采。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钢笔草书的魅力,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草书书写水平。
草书练字方法技巧

草书练字方法技巧
一、多学习单笔字练习。
单笔字练习指的是以一根笔(可选用细尖笔、半细笔、八字笔等)一次地把字写出,只在最后画完字的时候增加轻微的抖动,以使其若隐若现。
二、注意学习基本结构。
先画“宫”(或称“拐角”),应以大小合理,使字体比例及垂直方向上的节奏感较为协调。
三、多复习草书字样。
草书字样复习是学习草书写字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把字画出有节奏感、有质感的文字。
四、放松意志,放松身体。
学习书法草书写字,应该有着大自然的那种舒缓的心态和轻松的意志,身体的动作也不要太用力,必要时到室外散步,松松落肩,写字时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态。
硬笔书法草书练字帖

硬笔书法草书练字帖
人们常说“书写如人品”,因此我们的书写也是我们形象的一部分。
而正如艺术需要技巧一样,我们的书写也需要训练和提升。
在硬笔书法中,草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书写方式。
草书源于汉朝初期,是一种简化的字体,用于日常的书写和记录。
草书的特点是筆略自由,字形取舍簡化,勾勒幹實,氣勢磅礴。
草书不拘形式,给人以奔放、豪放的感觉,因此非常适合在个人书写中运用。
练习草书需要掌握如下几点技巧:
首先,草书注重筆劃的速度和力度,所以要有好的筆感。
在练习时,要注重筆觸的轻重和长度,以形成自然而流畅的笔画。
其次,草書突出了字形的形态特征,笔画简洁、结实,也很有韵律感。
因此,我们在练习时应该注重字形的对称性和连贯性,使整个字体流畅自然,不断提升练习效果和流畅性。
最后,草书练习需要不断地进行。
只有每日的坚持练习,才能让自己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形成独特的书写风格。
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地进行反复练习,在熟练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进阶练习,从而不断提高练习效果和质量。
总之,草书的练习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而坚持日常的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练习,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书写水平得到提高,形成独特且美观的草书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书书法练习技巧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草书书法练习技巧》的内容,具体内容:草书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下面是我收集...草书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一)草书龙飞凤舞,线条流畅飞泻,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书家快速运笔挥洒而成的,像唐代的两大草圣张旭和怀素,据记载,他们作书的速度是很快的。
杜甫《酒中八仙歌》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作书时,旁若无人,将满腔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如醉如痴,如颠如狂,其狂草潇洒磊落,惊世骇俗;而怀素作书,也是"兴来走笔如旋风"(苏涣《怀素上人草书歌》),唐吕总《续书评》云:"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其痛快处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可见其作书速度之快。
但是,并非所有的草书都是快写的,有一种笔画苍劲的草书,几乎每笔都有多次顿折,谓之"一波三折",这种草书的线条往往是逆锋运笔挣扎奋进而缓慢画成的。
快速作草,易出飞白,可以增强力度,产生险峻奇绝的效果,但线条容易流于浅薄飘浮,缺乏质感,不很耐看;慢速作草,墨色饱满,内涵丰富,给人以沉稳、含蓄、古拙的感觉,但又容易出现墨潴滞笔,或是露出矫柔造作之态。
可见快书与慢书各有优劣。
喜快书还是喜慢书,随书家之性情或习惯而定。
一般说来,性格豪爽性情急躁富有浪漫幻想的人,写起字来也是横扫千军一挥而就,不拘细节,也不拘法规,全凭一股豪气和一份才气,即兴发挥,把作书当作抒发情怀或排解忧愤的一种方式,因此书家的强烈感情源源流于笔端,写出的作品往往墨迹淋漓,歪歪倒倒,笔画狂飞,大起大落,纵横捭阖,满纸云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染,使人在美轮美奂的意境中如醉如痴。
像张旭、怀素的草书被称之为"张颠素狂",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可以说是快书的典范。
宋代的黄庭坚,明清的朱耷(八大山人)、王铎,当代的毛泽东、徐文达等也是这类书家中的佼佼者。
这类草书大多为狂草(即大草)。
如果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基本功训练,没有熟练掌握草体汉字的各种写法,没有驾驭毛笔、擅用各种笔法的能力,要快速写好狂草作品是不可能的。
而当基本功熟练了以后,就会心手相应,即使是不经意的信手挥之,也会是常人难及的轻灵飞动的佳作。
慢速作草的人,往往性格内向,为人稳重,讲究实际,喜欢追求书作的丰富内涵,讲究线条的质感和墨色的韵味。
当然,他们作书也要抒情,但其感情却是含蓄地表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不似狂草那样张扬。
欣赏这类作品,如同品尝香茗美酒,其味绵长,如音绕梁,三日不绝。
王羲之的《十七日帖》,孙过庭的《书谱》,米芾的《临十七日帖》,以及现代的于右任、林散之、现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等,其草书大多属于此类,书体多为小草。
以上分类只是大体而言。
其实,书写速度的快慢是相对的。
如果能仔细观察到书家写字的过程,就会发现:快书者快中有慢,慢书者慢中有快。
一个优秀的书家,作书的速度都是时快时慢的,既用慢书以追求点画线条特别是主笔的的质感,又用快书以追求线条的灵动和力度。
通过时快时慢的运笔,加之时提时按、时大时小、时疏时密、时浓时枯、时正时欹的变化,来表达自己起起伏伏的情绪,体现作品的节奏感。
反差愈大,表达的情绪和节奏就愈强烈。
苏东坡云:"书无意于佳乃佳。
"作书的快慢也不必有意为之。
刻意追求某种效果,往往偏偏得不到这种效果。
而兴之所至,随意挥毫,却偶或能产生出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而且这种偶得的佳作往往是唯一的,很难临效重演的。
因此,书家应当修身养性,少一点执着,多一点坦荡,思想达观,心境澄明,那才是一代大师的风范。
(二)在古代草书经典法帖中,停顿、顿挫和休止的类型化有很多,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黄庭坚《诸上座帖》中都有这些类型,每一个书法家,他的停顿、顿挫和休止的方式不同,决定了他的风格展现的不同。
宋代的书法家吴说创造了一种书体,称为"游丝书",他把草书线条的流畅和连绵,理解成把所有的线条接成一条连绵不断的线,也就是说:已经到了草书较为成熟的宋代,还是有人对草书的连绵产生误解,他以为把每一线条连在一起就是流畅和连绵。
出于对这种对草书流畅和连绵的误解的思考,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对流畅度以及停顿、顿挫和休止的理解,应该会感受到我们的学习有着足够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是全部连绵的线条,其结果给我们的感觉恰恰是不连贯的的线条,只有善于处理停顿的线条,才会在感觉上表现出连绵的意境。
连绵的过程会产生出连绵形态,但我们看书法除了看形态以外,还要看连绵的气势,连绵的气势才是草书所取的,而事实上,连绵不断的线条是没有气势的,只有在连绵线条中不断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技法停顿,这种停顿才会产生连绵的气势。
这是一个矛盾的现象,越是有停顿,而且停顿的技术很高,连绵的感觉就越强;越是没有停顿,看似所有的线条都连在一起,反而没有气势连绵的感觉。
停顿、顿挫和休止给线条的流畅度增加了一个解释的角度,为此,对其进行类型分析显得非常重要,这个类型分析我们是以怀素《自叙帖》作为依据,分析的题目涉及停顿主题的五个方面:01、起笔到收笔的停顿每一根线条都有起笔和收笔,起笔的时候不停顿,但到收笔的时候有停顿,有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
字帖给我们的结果是:它有的时候是停顿,而有的时候看似停顿而并不是停顿。
所以不能仅看表面,要悉心体会。
02、行笔过程中的突然停顿它是一个停顿中的顿挫概念,比如说:以前,我们在写魏碑线条的时候,一根线条写到中间的时候,笔忽然停下来,或者改变方向,这是一种行笔过程中的停顿方式;在行笔过程的"顿挫"是一种停顿的方式,"顿挫"实际上有两个动作组成,"顿"是直接停顿,"挫"是在停顿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03、连绵线条的骤然停顿在怀素《自叙帖》中,有一些如急风骤雨般的连绵线条,但在线条中某一段会有一个停顿的现象,而且这个停顿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就是说:它在你的预期中是不会停止的,或者说它在这个地方没有理由停顿,但事实上出现了停顿的现象,我们称为"嘎然而止"。
04、线条转折过程中转向停顿这种类型在唐楷中出现较多,也很典型,因为,唐楷在转向中线条的线形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线形的变化给我们对其停顿的判断有了一个明显的依据。
但在草书中,线形的粗细变化可能不大,但停顿还是非常明显,这些现象在字帖中主要表现为转折后线形和方向上有所变化。
05、空间停顿和线条停顿的关系空间停顿的概念是指字和字、部件和部件之间的停顿关系,而空间停顿也会通过线条的停顿表现出来,所以,这个关系落实在结构上,让我们对结构和线条的停顿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
这五个停顿分类只是停顿概念中的基础,是一个及格线的分类。
如果要达到一个高层次的分类就没有这么简单,我们以后还要总结出各种各样的停顿,就目前而言,我们先找出这五种基本的停顿类型作为我们训练的基础。
从怀素《自叙帖》中找出表现这五种停顿类型的例子,每一个类型要找两例以上,找出来以后对它进行重点的分析和解释。
01、起笔到收笔的停顿02、行笔过程中的突然停顿03、连绵线条的骤然停顿04、线条转折过程中转向停顿05、空间停顿和线条停顿的关系(三)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美学精神境界的艺术是草书,最能展现中国书法艺术境界的也只有草书。
只有草书才真正摆脱了书法实用性,而成为纯审美的曲线性观赏艺术。
这种纯线条力度、情感张力和时空转换的审美追求,使草书线条游动蕴含了无限生机和精神意向,在笔墨取舍与心灵才情律动之间奏出空间化了的音律之流。
在点画线条的飞动和翰墨尘点的黑白世界中,书法家物我俱忘,化机在手。
书之玄妙于此达到极致,书之舞成为大气盘旋的创造。
草书将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用笔上起抢收曳,化断为连,一气呵成,变化丰富而气脉贯通,在所有的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也最能抒发书家的情感和表现书艺精神。
在点画线条的飞动和翰墨泼洒的黑白世界中,书家物我两忘,化机在手,与线条墨象共"舞"而"羽化登仙"。
在"神融笔畅"(孙过庭《书谱》)之际,一管秃笔横扫无边素白,只见:"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怀素《自叙帖》)在狂笔纵墨、释智遗形中,书家达到了精神的沉醉和意境的超越。
书法之妙于此达到其极致,书之舞成为大气盘旋的创造。
草书的神妙在于传达出线条背后的道体光辉。
"逸少曰:作一字须数种意。
故先贵存想,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飞潜动植流峙之奇,以涩通八法之则,以阴阳备四时之气。
新理异态,自然佚出。
"(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
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霞聚散,触遇成形;龙虎威神,飞动增势。
岩谷相倾于峻险,山水各务于高深,事宜囊括万殊,裁成一相。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是以夫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类其形,得造化之理。
皆不知其然也。
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
观之者,似入庙见神,如窥谷无底。
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
肃然巍然,方知草之微妙也。
"( 张怀瓘《书议》)欣赏草书的意境,是直观心灵的运行和线条的"时间的空间化"。
观书如览胜,需从其表层深入下去,而品味书法精神内涵和奇伟瑰丽之境。
观书是心谈、是对话是人生境界和审美趣味的测量。
俗者见妍,雅者见韵,"然有一分灵,即带一分蠢;有一分秀,即带一分俗。
灵而不蠢,秀而不俗,非既得笔墨外因缘,又尽笔墨之能事,其安能知之?佛界有若干大,魔界即有若干大。
"(张照《天瓶斋书画题跋》)张怀瓘说:"故大巧若拙,明道若昧,泛览则混于愚智,研味则骇于心神,百灵俨其如前,万象森其在瞩,雷电兴灭,光阴纠纷,考无说而究情,罕无形而得相,随变恍惚,穷探杳冥,金山玉林,殷于其内,何其不有,何怪不储。
"(《评书药石论》)观草书如观阵,需具慧心明眼,方能观章见阵,心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