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内容
初中武术教案集

教案集——初中武术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以及武术套路的基本手法、步型步法。
2.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如五步拳、太极拳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对抗中。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流派的特点。
2. 武术套路:学习五步拳、太极拳等基本套路。
3. 武术基本手法:学习拳法、掌法、爪法、腿法等基本手法。
4. 武术步型步法:学习弓步、马步、仆步、虚步等基本步型步法。
5. 武术实战技巧:学习实战中的攻防转换、拳法配合、腿法运用等。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武术的基本概念、手法、步型步法等进行详细讲解。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武术套路,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纠正法: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武术技巧。
4. 小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教师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如拳法、掌法、爪法、腿法等。
3. 套路学习:教师示范五步拳、太极拳等基本套路,学生跟随模仿。
4. 手法和步型步法讲解:教师讲解手法和步型步法,学生分组练习。
5. 实战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实战中的攻防转换、拳法配合、腿法运用等。
6.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战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动作准确性等。
2. 结果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如动作熟练度、技巧掌握程度等。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武术课教学计划(共6篇)

武术课教学方案〔共6篇〕第1篇:武术教学方案幼儿武术教学方案通过学习武术,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工程,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进步人的运动、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武术兴趣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孩子们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
武术兴趣班将根据幼儿的实际身体素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分期进展。
一、教学目的:1.培养孩子对武术运动的兴趣,鼓励参与这项运动。
2.掌握武术工程的根本动作,并通过参与武术运动的训练增强体质、进步体能。
3.理解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自觉地自我锻炼。
二、教学内容:9月份:第一周:冲拳、架拳、马步游戏:老鹰抓小鸡第二周:推掌、弓步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第三周:弓步搂拳冲拳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第四周:复习一、二、三周的内容10月份:第一周:正踢腿游戏:长高了变矮了第二周:提膝穿掌、砸拳游戏:看谁能追上我第三周:侧踢腿游戏:接力赛第四周:复习五、六、七周的内容11月份:武术操《八面威风》12月份:武术操完好动作1 月份总复习三、教学方法及要求:方法:必须遵循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孩子们的自觉积极性相结合,直观教学与启发思维相结合,系统性与武术的兴趣教学相结合,稳固进步与训练相结合的根本原那么。
要求:1.准确连接的完成全套动作;2.动作标准,节奏明显;3.熟悉单个动作的名称。
第2篇:武术教学方案武术教学方案中班〔上期〕一、指导思想少儿正处于武术打根底和积极进步的有利时期。
所以,在进展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开展,安康成长。
二、教学目的1、掌握武术的根底知识,根本手型手法,根本步型步法,武术套路组合,眼神、精气神〔练习〕,根本腿法。
2、增强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进步学生的身体素质,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武术精华,增强学生对传统武术的理解。
武术社团教案全

武术社团教案全课程名称:武术社团教学课程目标:1. 学习基本的武术技巧和动作。
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基本动作训练:如站立姿式、行走姿式、跳跃姿式等。
2. 基本拳法技巧:如直拳、勾拳、摆拳等。
3. 基本腿法技巧:如前踢、侧踢、后踢等。
4. 基本器械使用:如棍法、剑法、刀法等。
5. 基本套路练习: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教学步骤:1. 热身运动: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跑步、拉伸等,以准备身体。
2. 技术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天的技术内容,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3. 技术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逐步练习技术动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 套路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学习和练习基本的套路动作。
5. 对练演练:学生进行对练演练,以提高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6. 镇静运动:进行适当的镇静运动,如放松伸展等,以缓解身体的疲劳。
7. 总结回顾:教师对当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正确的动作和技巧。
2. 分组合作法: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练习,互相匡助和纠正。
3. 个别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匡助学生改正错误动作。
4. 对练演练法:学生进行对练演练,以提高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游戏竞赛法:通过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评估方法:1. 技术表演:学生进行技术表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 技术测试:对学生进行技术测试,检查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3. 课堂参预: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预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武术教材和教具:如武术教学视频、武术教学书籍、武术器械等。
2. 音乐和影像资料:用于配合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健身器材:如跳绳、哑铃等,用于辅助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5篇

武术散打课程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课程选取《武术散打基础教程》第三、四章内容,详细讲解武术散打的基本技术和战术。
主要包括拳法、腿法、摔法、防守与反击等实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武术散打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增强自卫意识和实战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竞技体育道德风尚。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作技巧的熟练掌握、实战中的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基本技术的训练、战术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视频、示范器材、口哨、计时器。
2. 学具:散打拳套、护具、脚靶、沙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武术散打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拳法:直拳、勾拳、摆拳。
b. 腿法:正踢、侧踢、扫踢。
c. 摔法:抱摔、勾摔、推摔。
d. 防守与反击:格挡、躲闪、反击。
3. 学生分组练习(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拳法、腿法、摔法和防守与反击的练习。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实战中的应用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拳法、腿法、摔法、防守与反击。
2. 技术要领:每个技术的动作要领、关键点。
3. 实战应用:典型例题及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回家后,模仿课堂所学技术,进行自我练习。
b. 观看一段武术散打比赛视频,分析比赛中选手的战术运用。
2. 答案:a. 学生练习后,家长签字确认。
b. 视频分析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武术散打比赛,提高实战经验。
b.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深入了解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和技巧。
武术教学实践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发扬武术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本大纲旨在制定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武术教学实践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4.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
5.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传承武术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武术基础知识:武术起源、发展、分类、特点等。
2. 武术基本功: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3. 武术套路:初级套路、中级套路、高级套路等。
4. 武术器械:刀、枪、剑、棍等。
5. 武术散打:实战技巧、攻防策略等。
6. 武术表演:基本动作、编排技巧等。
四、教学安排1. 学时分配: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4课时):武术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
- 第二阶段(8课时):武术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拳法、腿法、摔法、拿法等。
- 第三阶段(12课时):武术套路训练,使学生掌握初级套路。
- 第四阶段(8课时):武术器械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器械动作。
- 第五阶段(8课时):武术散打训练,使学生掌握实战技巧和攻防策略。
- 第六阶段(4课时):武术表演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表演动作和编排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等,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武术动作。
3.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武术动作要领。
4. 比赛法:通过组织武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5.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术动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
2. 技能掌握:学生的基本功、套路、器械、散打等技能水平。
大学生武术教案10篇怎么写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呼吸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
教学内容:1.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2. 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动作。
3.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动作。
3. 示范:教师进行太极拳动作示范,并强调动作要领。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太极拳动作练习。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太极拳练习的重要性。
大学生武术教案篇二:少林拳基本套路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少林拳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少林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要领。
3. 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内容:1. 少林拳的起源和发展。
2. 少林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
3. 少林拳的呼吸方法和节奏。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少林拳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少林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
3. 示范:教师进行少林拳动作示范,并强调动作要领。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少林拳套路练习。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少林拳练习的注意事项。
大学生武术教案篇三:武术散打基本技巧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打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掌握散打的基本防守和进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战意识和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1. 散打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散打的基本防守和进攻技巧。
3. 散打的实战演练。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散打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打的基本防守和进攻技巧。
3. 示范:教师进行散打技巧示范。
4. 练习:学生进行防守和进攻技巧练习。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散打练习的实战性。
大学生武术教案篇四:武术健身操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健身操的特点和作用。
武术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一、基本功
1、基本步型和步法、手型手法、身法练习
2、腿法:直摆性腿法、扫转性腿法、曲伸性腿法、击响性腿法
3、跳跃动作:飞脚、旋风脚、摆莲、旋子、侧空翻等
二、散打
1.基本姿势及手型、步型与步法:散打姿势;进步、退步、上步、闪步、垫步、纵步及跃步等。
2.技术:拳法技术;腿法技术;摔法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及拳、腿、摔的组合技术。
3.一般战术训练:假设性训练、递招喂手训练、模拟训练、实战比赛等。
三、套路
1、基本功、基本拳法、腿法、步法、柔韧性、灵敏度、协调性等。
2、腾空基本功、腾空飞脚、旋风脚、侧空翻、武术造型等。
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

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关于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一)手型手法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是运用拳、掌、勾三种手型,结合上肢冲、架、推、亮等运动方法,练习手型手法的基本规律。
手型: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要求拳握紧,拳面平,手腕直。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第一指节弯屈并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尖捏拢,屈腕。
手法:冲拳:分平拳和立拳两种。
平拳拳心向下,立拳拳眼向上。
①预备: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挺胸收腹,立腰,目视前方。
②动作:右拳从腰间向前快速冲出,拧腰顺肩,在肘关节过腰时,右前臂内旋。
力达拳面,臂伸直,与肩平。
同时左肘向后牵拉。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出拳快而有力,出拳和收拳时,肘要贴肋运行。
架拳:①预备:与冲拳同。
②动作: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同时前臂内旋架起,拳眼向左斜下方,目视左方。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松肩、塌腕、肘微屈。
推掌:①预备:与冲拳同。
②动作:右拳变掌,以掌根为力点向前快速推出,同时前臂内旋使掌指向上(图6),臂伸直与肩平。
推出时要拧腰顺肩,同时左肘向后牵拉。
左右交替练习。
③要领:出掌快而有力,出掌和收掌时,肘要贴肋运行。
(二)步型练习弓步:左脚向前一大步(约为本人脚长的4—5倍),脚尖微内扣,左腿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膝不过脚尖;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前方。
双脚全脚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腰间抱拳,目视前方。
弓左腿为左弓步;弓右腿为右弓步。
要领: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合髋,两脚分别在一条纵线的两侧,两脚内侧横向相距约10厘米。
马步:两脚左右开立(脚内侧相距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脚尖向前,屈膝屈髋半蹲,膝不过两脚尖,大腿略高于膝,全脚着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五步拳
6、柔韧:竖叉、横叉
7、武德教育:小故事
1、掌握动作名称
2、动作熟练、有力。
3、精神饱满
突出技术动作的风格特点,体现精气神。
三年级
1、基本掌型、掌法:虎抓
2、基本步型:跪步、弓步马步转换、弓步仆步转换、马步步转换。
3、基本腿法:弹腿、蹬腿。
4、徒手套路
8、武德教育:介绍影片《叶问》《霍元甲》
1、动作协调、连贯、有力。
2、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力点准确。
风格突出,体现精气神。
四年级
1、基本步型:蝎步
2、基本腿法:侧踹腿
4、配乐武术操
5、武德教育:介绍影片《李小龙传奇》
1、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力点准确。2、武术操动作到位,节拍准确
1、武术操用力顺达、协调连贯。
2、风格突出,体现精气神。
五年级
1、复习徒手套路及武术操
2、 太极拳基本动作:拳、掌、勾、棚、捋、挤、按、进步、退步、碾脚
3、武德教育:介绍影片《太极宗师》;张三丰
熟练掌握太极拳基本动作,动作正确,上下完整一体
动作柔和缓慢,连贯协调。
六年级
1、复习所学习过的套路
2、八式太极拳
3、武德教育:名人介绍:成龙、李连杰,李小龙,及民间拳师
掌握八式太极拳的技术动作,体态含胸塌腰,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动作连绵柔缓。
年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难点
一பைடு நூலகம்
年
级
1、基本掌型、掌法:拳、掌、勾、推掌、冲拳。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
3、基本腿法:正踢腿、两侧踢腿
4、柔韧:上下肢伸拉练习
5、武德教育:小故事
1、掌握动作名称
2、掌握基本手型、步型及两种腿法的动作方法。
动作规范。
二年级
1、基本掌型、掌法:架拳、架掌。
2、基本步型转换:虚步、蝎步。
以意行气 、上下相随招势相连 。
各年级武术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