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合集下载

珠三角发展历程

珠三角发展历程

珠三角发展历程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得名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珠三角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经济特区政策,珠三角成为第一个开放的经济特区。

这一政策为珠三角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和技术引进。

随着外商投资的涌入,珠三角的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电子、纺织、玩具等轻工业,以及化学、机械等重工业。

这些产业的兴起带动了珠三角的经济快速增长。

1990年代,珠三角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随着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的建设,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得到大规模投资和改善。

同时,珠三角的外贸出口也迅速增长,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基地之一。

外贸出口的增长带动了珠三角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从低端制造业逐渐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

进入21世纪,珠三角的发展重心开始转向创新和科技领域。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珠三角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始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例如,深圳成立了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引进和孵化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近年来,珠三角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地区以及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珠三角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为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同时,珠三角也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加强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合作,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珠三角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从初期的制造业起步到后期的科技创新,珠三角不断适应着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升级自己的发展模式。

然而,珠三角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

未来,珠三角需要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寻找到一条以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 ——珠江三角洲
我国的“南大门”。
北回归线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比邻港澳,地处亚热带南缘, “三冬无雪,四季常花”是它的气候和自然景象的特点,天气温暖,雨量丰 沛,即使强寒潮过境,气温也很少降到0℃以下。5~7月降水集中的季节易 发洪水。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
对外开放的前沿
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还不 够。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学生,那么还应具备哪些因 素才能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呢?
设疑思考: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无论从数量 上还是速度上都高居全国榜首呢?它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
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阅读P53的阅读材料——地域分工与合作工合作模式还对哪些地区有借鉴 意义?
外向型的经济
分析珠江三角洲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
外向型经济有何好处呢 ? 但又需注意哪些问题? 这对我们家乡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比较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特色和条件的差异:
列表如下: 主要产业部门 珠江三角洲 辽中南地区
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 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 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 开放的前沿地带? 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 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 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 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 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家用电器、服装、食 品、玩具制造、电子 通信设备等产业 钢铁、机械、石油、化工、 船舶制造工业 有色金属、 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依托的地理条件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很多地方 是侨乡,有利于利用外资发展 外向型经济,且海陆交通便利 。 海运便利、铁路运输 发达,有利于发展重 工业

珠江模式的概念

珠江模式的概念

珠江模式的概念珠江模式是指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

珠江模式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珠江模式的形成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有关。

珠江三角洲地处南中国沿海地区,地形平缓,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自古以来,这一地区就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门户,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频繁。

这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走上了一条探索的道路,其中珠江模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验。

珠江模式的核心是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密地结合国际市场需求,以出口贸易为引擎,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外贸业务。

在此基础上,珠江模式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注重城市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这一模式推动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珠江模式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珠江模式注重市场需求和出口导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不断开拓外贸市场。

出口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促使制造业向高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其次,珠江模式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

第三,珠江模式注重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能源和水务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这为珠江模式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珠江模式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提供支持和服务。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
1984年,设为沿 海经济开放城市。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1985年,整个珠 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
1980年,设 置为经济特区。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
地理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 •广东省的东南部 •毗邻香港、澳门地区 •珠江下游 •南临南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想一想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珠三角地区作 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它为什么 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花批发市场
海陆交通便利
至日本、 美国
京 广 线
京 九 线
至新加坡、欧洲
至菲律宾、 澳大利亚
珠江三角洲 外资来源地
香港、澳门和台湾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 A 乡。中国有约500万海外华人,大 约拥有2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 70%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在东南 亚华人中,65%以上的祖籍为珠江 三角洲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投 著名侨乡,华人、 B 入大量资金,引进国外大量人才 华侨的投资。 与现金管理办法,珠三角引进企 C 业多达30000多家。
3.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 的是 (C )
A.台北 B.澳门 C.香港 D.深圳
广东 省和 4.我国著名的两大侨乡分别是———— 省 福建 5.珠江三角洲地区著名的生态农业模式是 ( ) D ①桑基鱼塘②绿洲鱼塘③蔗基鱼塘④果基鱼塘 A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④ B .② ③ ④ D. ① ③ ④
东南亚 非 洲
加 工 工 业
出 口 外 销
欧 洲
美 洲
港澳地区
外向型经济
大洋洲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 B.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来自台湾 C.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D.广州是珠江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之一 2.下列各项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是 ( D) A.珠江三角洲地区毗临港澳,临近东南亚,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沿海经济开放区,有政策优势 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 D.珠江三角洲地区得到了国家大量投资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自然地理(2张)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濒临南海,东经112°45 '-113°50'、北纬21°31'-23°10', 是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潭江、绥江、增江带来的泥沙在珠江口河口湾内堆积而成的复合型三 角洲,内有1/5的面积为星罗棋布的丘陵、台地和残丘。西部、北部和东部则是丘陵山地环绕,形成天然屏障。南 部海岸线长达1059公里,岛屿众多,珠江分八大口出海,形成相对闭合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三江汇合、八 口分流”的独特地形地貌。
珠三角经济区信息化综合指数67.6%,高出全省3.3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深圳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第一个linux公共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大珠三角”指原珠三角9个城市, 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三地构成的区域是全省交通运输最繁忙、最发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广 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衔接港澳、沟通全省和全国的较为发达的综合交通 网络。
珠三角土地总面积547.33万公顷,其中,四周丘陵、山地和岛屿占总面积30%。根据《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2006-2012)》,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以非建设用地为主,非建设用地(包括农用地和其他建设) 46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4.84%,其中林地面积278.49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广州、惠州、江门、肇庆四市;耕 地面积78.30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广州、惠州、江门、肇庆四市;建设用地持续增长,城乡建设用地及交通用地 已达82.64万公顷。
先秦时期,珠三角地区是一片大海,今珠三角中部、广州部分地区(包括广州市中山四路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当时仍然处于被海水淹没的河口湾。 当时广东地区居住的是被称为“南越”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主要分布在 粤西和粤东地区,即今天广东地区壮族、畲族的先民。 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一支秦军在番禺(今广州市越秀 区中山四路)设立造船基地,专门建造了大量的船只。其后,又在造船基地的基础上修筑番禺城,面积约0.05平 方公里,从此开启了广州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成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政策扶持,为该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地区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之一。
珠江三角洲的科技园区
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发展迅速。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服务业为主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
制造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通讯设备、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等领域。
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主要依靠外来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高校合作:该地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创新平台: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为科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才引进计划:该地区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来此发展。
珠江三角洲的社会文化

珠江三角洲的文化特色
岭南文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受岭南文化影响,注重实用、开放、包容和创新。
历史沿革
珠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
198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列为广东省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
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涵盖了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绿色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
contents
目录
•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 珠江三角洲的气候和环境 • 珠江三角洲的历史和文化 •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 珠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
01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 特点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 珠江下游,毗邻港澳。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是中国对 外开放的重要门Fra bibliotek。空气污染
该地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加上机动车 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水污染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 江三角洲面临严重的工业废水和生 活污水排放问题,导致水体污染严
重。
A
B
C
D
噪声污染
城市交通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噪声影响居民 生活。
土壤污染
部分地区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 污染和生态破坏。
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文化和历史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产品。
加强区域合作
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旅游线路和品牌,实现资源共享 和互利共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化特色
01
02
03
岭南文化
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文化的 发源地之一,具有独特的 地域文化特色。
侨乡文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 侨乡,许多居民移居海外, 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
现代都市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 角洲地区形成了具有现代 都市特色的文化氛围。
文化遗产
古建筑
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具 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如 广州的陈家祠、佛山祖庙 等。
02 珠江三角洲的气候和环境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文地理下册5-2-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同步分层作业)(学生版)

人文地理下册5-2-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同步分层作业)(学生版)

5.2.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同步分层作业)1.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是()A.京广、京哈铁路直通本地区B.热带季风气候的水热条件好C.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且毗邻港澳D.矿产资源和能源充足2.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其产业发展的变化是()A.产业发展的科技力量加强B.产品单一,市场范围缩小C.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增加D.产品价格提升,利润降低3.甲三角洲相对于乙三角洲的优势是()A.毗邻港澳,著名侨乡B.矿产丰富C.科技力量雄厚D.地势平坦4.在生产、生活中,主要由祖国内地供应香港、澳门的是()A.燃料、管理技术B.劳动力、淡水C.原料、资金D.食品、交通工具5.在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是()A.国际金融、航运中心B.科学的管理水平C.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D.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资源6.我国每年有大量的“打工妹”、“打工仔”纷纷涌向珠江三角洲,其原因是()A. 珠江三角洲气候条件较好B. 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C. 珠江三角洲加工业发展较快、劳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报酬高D.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7.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外向型经济B.以重工业为主C.以农产品加工为主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8.香港的公司一直在祖国内地进行生产及采购活动,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香港工业总会调查数据显示,“珠三角”的港资工厂约5.8万家。

这些工厂中,比重最小的可能是()A.家用电器B.服装C.食品D.钢铁9.读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布图和世界三大湾区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区相比,陆地面积____________,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劳动力____________,经济发展潜力大。

(2)位于珠江口东侧的____________(城市)是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位于珠江口西侧的____________(城市)则是旅游、博彩之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三角洲之最
这里拥有全球最大的电脑设备生产基地:东莞; 这里拥有最多分布全球的华人华侨:粤籍华侨有 几千万。 这里拥有中国最漂亮海滨城市:珠海; 这里拥有中国出名牌最多的县级市:顺德; 这里拥有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深圳; 这里拥有中国唯一的国际航展:珠海国际航空航 天博览会; 这里拥有中国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珠海格力和 万家乐占全国1/3以上。
政策 对外开放的政策条件
靠近港澳,东南亚
港澳农产品缺乏 相同的饮食习惯
市场
销 售 条 件 优 越
交通 外贸装运点和口岸众多
农 产 品 销 往 港 澳 和 东 南 亚
700 单位:亿美元
600 500
全国 珠江三角洲 珠三角为什么能吸收这么 地理位置优势
400
300 200 100
廉价的劳动力
土地成本低
2、位置——我国的南大门
分 析 ①从纬度位置看,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的哪 个温度带和什么气候类型,对农业有何影响?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从图中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海陆位置。想一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联 系可以通过哪些交通方式实现,这种海陆位置对珠三角交通有何影 传统的水运、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交通便利 响? ③分析珠江三角洲的相对位置。观察深圳与香港、珠海与澳门特区 及东南亚的位置关系。思考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语言相 通,生活习惯相近,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深圳毗邻香港,珠海毗邻澳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为珠江三角洲 的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有利于两地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港 澳地区的人们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
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 珠江三角洲。 *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东江入海时冲积沉淀而成 的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地区, 三地陆路相连、水路相连。
•北回归线穿过 •广东省的东南部 •毗邻香港、澳门地区 •珠江下游 •南临南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出 口 外 销
非 洲
欧 洲
美 洲
大洋洲
港澳地区
合 作 模 式
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

前 店 后 厂
珠江三角洲
港澳地区
承接海外订单、样品制 造、新产品新工艺开发、 原材料元器件的供应。

外向型经济 的带动作用
珠江三角洲人均GDP增 长速度高于全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该地区人均GDP增长迅速的原因是: 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便于产品的出口; ②利用其侨乡的优势吸引大量投资; ③利用其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 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增长曲线 经济,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有人说,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得益于其与港澳之间的 地缘、商缘及人缘联系。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 区位因素: (地缘) 温暖湿润;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毗邻港澳, 提供大量资金、先进技术设备、现代化的经营 管理经验。 人文因素: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为吸引外来资金 (人缘) 尤其是港澳的资金提供了有力条件;
多外资?这些外资来自于 哪里?
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占全国的比例
1990 1998 年份
0 1983
珠江三角洲 ——世界工厂
生产的电器占全国比重
珠江三角洲
我有土地可以建 厂,还有丰富的 自然资源和劳动 力资源。
东南亚
我有丰富的资金, 还有大量的技术 人员和先进的管 理经验。
加 工 工 业
政策因素: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 (商缘) 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的策略;廉价 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低。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前和现在的景观对比
1、问题?
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技 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
2、举措?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技术和科研投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与港澳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珠江三角洲的农产品除了满足本地居民消费外,还可大量 外销,说一说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水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农 业的发展,所以农业生产十分发达。生产的农产品不但能满足本地居民消费,还 可以大量出口。
3、影响农产品对外销售的因素?
影 响 农 产 品 销 售 的 条 件
1、珠江三角洲农业的主要种植品种是什么? 2、为什么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发达? 珠
影 响 农 业 生 产 的 自 然 条 件
地形 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亚热带季 气候 风气候
热量 热量充足
降水 降水丰沛 水源 河川众多,水量丰富 土壤 肥沃
自 然 条 件 优 越
江 三 角 洲 的 农 业 十 分 发 达
想一想
பைடு நூலகம்
你印象中的珠江三角洲是什么样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 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 的地理区域。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1984年设为沿 海开放城市
1985年设为 沿海开放区
江门
1980年设为 经济特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 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 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 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 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中国制造
中国创造
从 中国制造产地转型到先进制造业基地
课堂小结
自然条件
开放性农业
珠江三角洲
地理位置
开放的
开放性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