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静物写生入门

合集下载

分析美术教学中水粉静物写生观察方法

分析美术教学中水粉静物写生观察方法

分析美术教学中水粉静物写生观察方法一、对于色彩的观察方法在对水粉静物写生进行观察之前。

绘画者应首先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学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界客观所决定的物理现象。

它可以是光和空气形成的色光变化,也可以是环境等产生的化学变化。

总之,色彩学涉及到的范围很广。

因此,在学习水粉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之前,了解好色彩的基本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了解好色彩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观察色彩和物体的具体关系。

(一)观测前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二)注重观察色彩和物体的关系在介绍了色彩的基本概念后,就存有了对色彩的基本认知和认知。

有利于水粉静物绘画的观测。

除此之外,还需注意观测色彩和物体的关系。

首先去谈谈色彩的空间投影,一切物体不仅形象特征可以随着空间距离的发生改变而发生改变,其色彩特质也可以随着空间距离的发生改变而产生变化。

因此,在观测静物时,一定必须著重观测相同空间距离给静物增添色彩上的变化。

稍有不慎,将远处的物体颜色图画的艳丽浓郁,很难并使作品所整体表现出的空间距离产生变化从而杂讯。

其次,光线也影响着色彩的变化,物体在受到相同的光线反射时会产生相同的效果,比如说相同角度的浓淡、颜色的深浅不同等。

如果物体就是在冷色光反射下,暗部会呈现出暖色二者。

反之亦然。

而画静物多在室内,拒绝接受的光源都就是自然光,自然光通常就是热色光。

但如果就是朝霞或者夕阳的光则为冷色光。

因此,在作画时必须充份的考虑到光对于色彩的影响,并结合实际特别注意观测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对静物产生的相同影响。

二、对于静物的观察方法(一)著重观测画面的整体性在进行水粉静物写生前,首先要对静物的整体进行观察,观察静物的摆放方式,并注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静物的特征。

进行观察的时候,要在脑海里进行基本的构图构思。

并以追求美感的心态进行组织。

同摄影一样绘画中最忌讳的就是,主要因素的位置不准确,致使画面缺乏美感,没有中心。

因此,在进行观察并构思的同时还应注重物体的绘画位置,要准确到位且不失美感。

美术高考色彩(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与要点-精品教育文档

美术高考色彩(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与要点-精品教育文档

美术高考色彩(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与要点色彩就是用颜色来塑造形体和空间的一种绘画,它的语言非常丰富,色彩感强、视觉冲击力强,能起到很好的感染和宣传作用,达到一定的教育与警示作用,为社会服务。

水粉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自然界色光变化的基本规律,熟悉水粉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能,了解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最关键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这一点很重要,可以为以后的美术创作打下扎实的色彩造型基础。

一、认识色彩要想画好色彩,就得先认识色彩。

大家知道,没有阳光什么也看不见,一切形体、明暗、颜色都无从谈起。

只要有了光,五彩缤纷的世界就会呈现在你眼前,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所以光源是产生色彩的根本原因。

十七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太阳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科学实践证明没有光就没有色彩,物体的色彩是由于光的反射和吸收而形成的。

严格地说,物体本身没有固有色,只是由于不同的物质会反射和吸收不同的色光,当物体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色光时,看到的就是红色物体。

依此类推,我们就可以看见不同颜色的固有色了,所以色彩是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是影响色彩的主要因素,写生时必须认识和理解物体色彩的相互影响,弄清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相互关系,才能画出色彩丰富、和谐的作品。

比如蓝衬布上的白陶罐呈现橙味,这是视觉环境色的影响,高光部位的紫灰色这是光源色的影响,中间灰面则是固有色的影响,反光部位的蓝灰色是周围环境色的影响。

色彩比素描视觉冲击力强,是因为它不仅有自身的情感存在,而且还有最基本的冷暖属性。

习惯上人们把红黄颜色称为暖色,它给人以温暖、阳光、热烈的感觉,把蓝、绿、紫颜色称之为冷色,它给人一种寒冷、凉爽的感觉。

在视觉的作用上,暖色向前冲,冷色向后退,纯色往前跑,灰色向后缩,所以,我们就归纳出色彩空间的规律:是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这是画好色彩空间的法宝。

美术水粉静物写生技法教学

美术水粉静物写生技法教学

美术水粉静物写生技法教学水粉静物画技法第一步:这种平摆浮搁的构图给人的感觉很自然,也是一种构图形式。

单色起底。

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确。

第二步:这是一幅紫颜色的画面,紫色不易反复画。

第一遍的颜色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有一个好的基础。

黄与紫是强对比色,通过玻璃盘的灰紫色;把两种对比较强的颜色连接起来,把粉紫色衬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画得偏桔偏暖、形成对比,很有颜色感、瓷瓶和瓷碗的反射能力较强,在背光的暖颜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体颜色处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很响亮鲜明。

第三步:用干画法表现塑造桃子的质感。

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桃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桃子之间的缝隙。

而粉紫衬布上的黄梨颜色调得很饱和,水分适当。

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含蓄,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

花瓶受光部分的花纹可画虚些,偏蓝紫味。

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绿味。

这一步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冷暖变化。

第四步: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

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改掉,如花瓶背光的调整,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与后边的衬布接近,使之边缘线含到背光里面,空间感比原来要好多了。

桃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实,缝隙过重可带点暖色减弱些。

玻璃酒杯的边缘用小笔细心画出细线,提出质感、粉衬布靠里边一些地方加了些冷灰色。

白碗里的梨边缘也带了几笔。

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

使画面更完整。

第五步:调整画面,细部的地方,大体的画面要处理好,杂乱的东西要除去。

水粉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局限性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过稀释、加粉或含粉质颜料较多的浅颜色来实现的。

它的干湿变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颜色只加少许的粉,在湿时和干时,其明度就表现出或深或浅的差别。

由于水粉画干后颜色普遍变浅,所以,运用好粉是水粉画技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

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画的魅力所在,它使画面的颜色充满水粉画特有的“粉”的品质,而出现特别丰富的中间色彩。

水粉静物画写生的步骤

水粉静物画写生的步骤
先用铅笔安排 物体的位置,勾出物体的形状
再用赭石或蓝色再次确定物体
然后用单色分出物体明暗和背景 的空间关系
接下来铺大色调:可以从物体开 始,也可从背景开始
一般来讲,先铺面积大的背景, 再铺物体固有色,先铺饱和的颜 色,再铺灰色,最后画白色物体
第二步是细节刻画 水果往往是主 角,因此要刻画丰富响亮
第三步是画面的整体调整,看看 画面和写生对象是否一致,画面 中的各种关系是否正确,颜色是 否漂亮,等等
大物体是主体物,也是需要刻画 细腻生动的,不仅要颜色丰富, 造型要准确
金属器皿也是画面塑造的重点,它 的材质的特性不同,反光强烈,没 有规律可循
画物体一定要结合周围的背景一起 画,如物体的投影,周围的布纹, 它和物体产生着遮挡关系
立面的背景要深于平面,色彩的变 化等不如平面丰富,这样才能更好 地表达空间关系

初中美术课件:水粉静物写生方法22页PPT

初中美术课件:水粉静物写生方法22页PPT
• 4.构图要灵活运用(在静物写生时,静物的摆放不可能 适合每个写生的角度,这就要求大家合理调整,增加画面 美感)。
• 5.造型准确生动。
• 6.,虚实对比。
8.构图的完整与变化。 构图规律: (一般情况)
• 三.勾轮廓 • 1.准确。
• 2.简洁。
• 四.铺大体色调(从整体到局部)。 • 1.暗部(环境色)。
• 2.明暗交界线。
• 3.中间色(固有色)。
• 4.亮部。
• 五.深入刻画和塑造(从整体到局部)。
• 应注意以下几点: • 1.物体质感的表现。
• 2.色彩的素描关系:虚实,明暗,前后,主次等对比 和空间感(前强,后略)。
• 3.色彩的对比:冷暖,明度,对比色等对比。
• 一.从整体到局部仔细观察静物组合之间相互关 系。
• 二.构图。(写生时如何把物体合适地布局在画 纸上)
•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确定桌面与背景交接线。 • 2.按比例画(物体不能画得过大或过小)。
• 3.主体物要画在画面中心的偏左或偏右,不能画在中 间(但也不能过于偏左或偏右,要保持画面平衡)。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4.环境色的运用。
• 六.整体调整。 • 注意以下几点容易出现的问题: • 1.灰。 • 2.粉。 • 3.花。 • 4.乱。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水粉静物写生教案

水粉静物写生教案

水粉静物写生教案教案标题:水粉静物写生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粉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水粉画技巧进行静物写生创作。

3.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静物的形态、光影和细节。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水粉画的特点和用途,以及静物写生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优秀的水粉静物写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知识讲解(10分钟):1. 解释水粉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如水粉颜料、画笔、水彩纸等。

2. 介绍水粉画的基本技巧,如湿画法、干画法、渐变色彩等。

3. 强调观察力和细节描绘的重要性,如光影、纹理和形态。

示范演示(15分钟):1. 选择一个适合的静物摆放在讲台上。

2. 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观察静物的形态、光影和细节,并将其转化为水粉画的表现形式。

3. 同时解释和演示水粉画的常见技巧和注意事项。

实践练习(3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静物,并摆放在自己的桌面上。

2. 学生使用水粉画技巧进行观察和描绘,尽量还原静物的形态和细节。

3. 教师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技巧和风格。

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水粉静物写生作品展示给全班。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

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水粉静物写生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3.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水粉画的更多可能性。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更多的水粉静物写生实践。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水粉画作品。

3. 邀请专业水粉画家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引入活动、知识讲解、示范演示、实践练习、作品展示和评价、总结和反思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水粉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同时,通过扩展活动的设置,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创作空间。

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不同的画家具体的着色方法是有区别的。

这里介绍的是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方法步骤。

水彩工具性能决定着色顺序大都是先画明色,后画暗色,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着色;同时,与水粉、油画一样,要从整体到局部。

为什么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可着色呢?画水彩的画板放置角度不能接近直立,因为直立时水色极易流淌破坏形体。

画板的放置角度可以根据水分的需要变换角度,一般情况下保持三、四十度的状态为宜。

就是这样,着色后水色总要向低的方向流,所以,从上到下涂色便于色彩的衔接。

我们都是用可右手执笔涂色,容易使涂过的颜色映入视野,得于照顾整体关系和色彩效果。

当然,也不是那么绝对,涂完整体关系之后,就不受这些局限了。

以干画法为主的着色顺序是:1、用HB或B的铅笔认真起稿,最好不用橡皮,擦磨纸面会影响着色的匀净。

高光和明暗交界线都用铅笔轻轻画出,多余的铅笔线待画完干后再用橡皮擦掉。

2、涂第一遍色,预先分析一下大体的色彩关系,从明度、纯度、冷暖等方面分析,找出层次,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开始着色。

第一遍色不能得过淡,抓住总的色彩印象,画到实际色感受的五六成或七八成,有把握之后能一次画准更好。

这一遍色除要留空之处外,基本铺满画面,物体的明暗不要平涂,利用湿接画大体变化。

3、第二遍色并非要求到处再加一遍色,应该保留第一遍色比较正确的部分。

这一遍色用水适当减少,进一步塑造对象的体积关系与色彩关系,并力求准确。

4、深入刻画、调正完成。

这一步主要是收拾、加强,把重要细节加上,用笔要果断,使之更深刻充分。

最后检查一下,如有色彩不统一之处,可罩色修正。

有错误之处洗一洗再作调正,即可收笔。

干画法的着色步骤比较好掌握,初学时不管画风景、静物或人物写生,先练习这种方法,便于打好根基。

湿画法为主的着色顺序较难掌握,可先选取简单的静物或风景进行练习。

一种画法是先画大体的浅色,速度要快,掌握水分,趁湿画局部和细节。

另一种画法必须有把握整体的能力,从重点物体画起,逐个完成,或把画面分成几部分一一完成,相接处用清水涂湿,衔接恰到好处,几乎一遍完成,个别细节随后充实。

艺术设计-色彩-难点分析

艺术设计-色彩-难点分析

考核知识重点第二章水粉静物写生基础第一节关于用笔“擦”的表现手法又称“扫”,从字面意思即可理解为在画面上快速揉擦。

分为干擦和湿擦。

干擦可以表现物体的粗糙和某些物体的边缘,起色彩虚实过渡的作用。

湿擦是用干净的笔在色彩未干和浓淡不匀的地方轻擦,可使笔触不明显,多用在湿画法中。

考核知识重点第二章水粉静物写生基础第一节关于用笔擦也叫飞白,用干笔把少而厚的颜色擦在画面上。

此方法适合表现蓬松效果以及物体高光、反光,也可作为面与面的过渡河局部修改之笔法。

要点:笔要干,一般用扁头笔,拿着笔的后端,运笔要快速从纸的后端扫过,效果是前实后虚。

考核知识重点第二章水粉静物写生基础第一节关于用笔刷:也叫涂,用大号笔把颜色加水稀释,饱蘸颜色来回涂到画面上。

此方法宜画大面积的背景投影及暗面不清晰部分。

此法要求运笔要块,颜色要薄,画的遍数要少,适合表现大关系、大色块。

考核知识重点第二章水粉静物写生基础第一节关于用笔“涂”的表现手法笔上调满颜料,在画面上到处涂刷所需要的色彩关系,注意色彩的自然衔接和笔触的变化,用笔宜大一些。

考核知识重点第二章水粉静物写生基础第一节关于用笔“摆”的表现手法按照物体形体结构的走向,一笔一笔地把色彩摆在画面上,要求用笔肯定、有力。

考核知识重点第二章水粉静物写生基础第一节关于用笔摆:也叫摆色块。

用画笔调好颜色,一笔一笔地往上放,用大小不一方向不同的笔触来塑造物体。

要点:下笔要肯定,用笔要顺着形体走,尤其在面与面的转折处,用色块接好。

考核知识重点第二章水粉静物写生基础第一节关于用笔勾线:一般画物体的结构(如树枝、柳条)以上物象形体轮廓,作画起形等等。

注意勾线要有虚实粗细变化,笔可用圆头笔或扁头笔。

考核知识重点第二章水粉静物写生基础第一节关于用笔“勾”的表现手法用细和小的笔调适量的颜色,根据画面的需要画出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等不同的线条,也称“勾线”。

考核知识重点第二章水粉静物写生基础第一节关于用笔点:此方法多用于点物体的高光、画花卉、树叶以及物体的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粉静物写生入门
教学重点:摆静物内容与色彩和谐统一,构图合理,色彩丰富
教学难点:光源色、物体的固有色、环境色对物体及画面的影响
教学目的:学好水粉画,既可以向油画和水彩画发展,又可以为装饰画等打下色彩造型基础。

学生在绘画练习中的常见问题:
1.灰和脏
2.生与火
3.焦与黑
4.粉与白
5.话与乱
6.腻与闷
l 水粉画:即是用粉质颜料作画的一个画种,其历史十分久远。

我国古代的壁画、帛画及工笔重彩画、民间彩塑均采用了近似于胶粉画的着色方法;西方的油画也是在胶粉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的水粉画是直接从胶粉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运用非常广泛。

如各类宣传画、年画、彩色连环画、壁画以及舞台设计制作、包装等,都离不开这个画种。

另外,水粉画技法可以吸收水彩画、中国画、油画、版画等有关特点,更加促进了它的完美发展。

水粉画在我国已经成为色彩基础训练的主要画种。

因为水粉画具有众多的优点,假如能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
l 水粉画的特性:
每一个画种由于本身使用的材料及工具性能不同,必然产生其他画种不同的特点及相应的表现技法。

研究和发挥水粉画的性能特点,是作画时扬长避短地取得理想的画面艺术效果的关键。

1.水粉画与其它画种之间的关系
水粉画在性能上是介与水彩画和油画之间的一个画种。

水粉颜料干画厚涂时象油画,湿画薄涂时则象水彩画。

但是它既难以达到油画的深邃浑厚,又逊色于水彩画那样透明轻快的效果。

2.水粉画的色彩特点
优点:水粉画的色彩鲜艳瑰丽、饱满柔润。

水粉颜料具有比较强的遮盖力,这是水彩画不能达到的,但当它水多色薄地进行大面积渲染时,又令油画为之逊色。

水粉画的材料简单,使用方便,画幅能大能小、作画能放能收,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表现力强的绘画形式。

L 难点:水粉画颜料在干湿不同状态下色彩变化很大,色域不
宽,在已经干固的颜色上覆盖时衔接比较困难,画得过厚的颜料
干后容易龟裂脱落,还有难以长期保存等不足。

3.水粉画的工具和材料
主要包括纸、笔、颜料、画板或画夹、调色盒或调色板、洗笔的容器等。

(1)纸以坚实稍厚的而又不吸水的为佳,比如白卡纸、绘画纸、白板纸等。

如需要达到特殊的技法效果,可以采用宣纸、有底色的纸等。

(2)笔以有弹性而又有储色力的笔为上品。

有扁头水粉笔、化妆笔、油画笔、底纹笔和毛笔等。

各种笔或方或圆或尖,或硬或软,或长或短,可以根据技法的需要和每人的习惯选用。

(3)颜料水粉画的颜料有瓶装和管装两种,管装的颜料比瓶装的要好。

水粉色在湿时最鲜明,半干时色彩灰暗,干透后出现粉味的色彩感觉。

整个干燥过程的特点:是由湿到干地分分秒秒的渐变,色彩感觉也随着改变。

所以要学好水粉画,首先要学会奴驾"变色"现象的本领。

二.水粉画的表现方法和基本技法
(一)正确运用水分和白粉
水和白粉在水粉画里的作用:用于调合颜色、稀释和洗涤颜色。

水粉画中提高或减弱色彩的明度纯度主要借助白色或其它颜色进行调配。

合理地使用水可以达到类似水彩画的滋润效果,但是用水过多则会到处流散渗透,用水过多会使水粉色混浊灰涩,并缺少应有的鲜明度,颜色干后会大幅度的变淡,用粉过多或到处用白色容易造成粉气,并且使画面色彩苍白。

在画物体的暗部和纯度高的地方要尽量少用白色,"惜白如金"。

画暗部色彩可以用桔黄、土黄、湖蓝等浅色调合。

但是不敢用白色则会使色彩灰暗或纯度过高使画面显的"火气"。

(二)水粉画的表现方法和基本技法
1.调色和上色方法
(1)混合法就是将几种颜色直接均匀地调合在一起。

(2)溶合法就是将几种颜色略加调合在没有完全调匀时就画到画面上,这样一支笔上有两种颜色,画出的色彩丰富而且活泼,但是掌握不好也会造成杂乱的感觉。

(3)并置法不同的颜色基本上不加调合或稍加调调合就直接并置在画面上,混色效果靠同时对比来达到。

2.水粉画的造型手法
(1)明暗画法是常用的写实画法,要求把物体的体积、重量感、空间位置、光线气氛等通过不同的色调和层次真实的表现出来。

(2)归纳画法是在明暗画法的基础上把客观物体的复杂色彩和形体进行必要的提炼和概括归纳,使画面效果更单纯鲜明有序的突出。

归纳画法仍然保持画面效果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3)限色画法是以几种颜色来写生或作画。

(4)平面画法这种画法近似图案画法,装饰性强。

多用于年画、宣传画、装饰画。

(5)平涂画法它的特点是色块均匀的平涂。

(6)渲染画法近似中国画的染色法,注意形体结构,也可以用线勾勒。

3.根据着色时用水和用色的多少、用笔和纸张的性能不同来分:
(1) 干色画法
它的特点是调色时少加水,颜色干后变色差别就小,在覆盖或接色时比较容易把握住调色的准确性。

干色画法要注意用色的厚薄。

笔上的颜色多时,可以盖住底色,此法叫厚涂法。

覆盖或层加以及深入刻划或改画时多用此法,应注意用笔的肯定准确。

在干画法中提高色彩的明度主要依靠白色和其他浅色。

厚涂画法中的色块色感饱满,适于表现物体的明部或中间面,但是在明暗画法中的暗部用色不应太厚,这种画法一般从暗部画起,逐渐向中间色和亮面推移。

干画法适宜表现色块和形体肯定、转折和对比清晰的物体。

这种画法用笔肯定,但是运用不当容易造成干枯和刻板的毛病。

(2)湿色画法
它的特点是颜色中有一定的含水量,色彩饱和而不干,笔触之间要趁湿的时候衔接,干后没有明显的接痕,画面有含蓄、滋润的优点。

这种画法一般从大块的中间色画起,接着画暗部和亮面。

假如画整幅画,就一般先画背景或远景。

此法适于表现形体转折不明显的物体。

4.水粉画写生的基本步骤
水粉画写生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从感觉到理性分析,再从理性分析回到高层次的感觉。

整体的联系和比较,这种观察分析的方法必须贯穿整个作画过程。

水粉画的作画步骤:
1.构思构图
构思动笔之前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做到意在笔先。

在本阶段要对构图上的对比和均衡、物象的主次、色块之间的安排、画面总的色彩调子等进行分析。

构图起稿用铅笔或炭笔把物体的形体轮廓、比例、结透视变化等概括的画出来。

起搞时只需勾出大的轮廓,不必拘于细节。

单色定稿根据画面的色调,用单色把物体的形体关系、大体明暗关系概括地肯定地画出来。

常用的色彩有赭石、熟褐、群青、等。

单色定稿的作用是修改形体、加强明暗关系和底色的作用。

2.铺大体色块
根据第一印象和大的色彩关系用的大色块及关键的色块迅速的表现出来。

初学者可以从暗部画起,然后到中间色最后到亮面。

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控制画面的明暗关系和明暗层次。

在画暗部时要尽量少用白色,用色要薄并且透明,同时要注意暗部的色相、冷暖对比以及与环境的联系。

3.深入刻划
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画出物体的三大面五调子的色彩层次变化,主要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质感、空间感。

在此阶段用色要干一些,亮面可画得厚一些。

主要物体和前景应该画得色彩丰富、用笔要肯定、对比要强烈、形体要明确。

最后画出物体的高光、反光以及最暗处的色彩,并要注意色彩的冷暖变化。

在此阶段中要注意整体感,(整体着眼,局部入手),深入刻画不等于把物体到处重新画一次,在第一遍色时已经达到的色彩效果可以保持下来。

塑造具有艺术性的艺术形象是本阶段的重要任务。

4.画面调整
本阶段的重点是使画面的整体关系更加协调,动笔不在多,要多看多想。

比如:妨碍色调的统一的色彩要改正,为了突出画面的主体就必须把陪衬物的色彩或塑造减弱;画面空间前中后层次是否拉开等等。

画面的整体效果直接体现作画者水平的高低,就是说一幅画的成败还在于画面的调整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