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案教学教材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优秀3篇)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优秀3篇)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模板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物质的分类方法教学过程新设计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给予我们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按照你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讨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1:根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根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结论:1、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学生3:根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女生进行分类。
学生4:根据学生的身高进一步分类……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另一种结论:3、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分类?根据你的猜想,你认为分类的关键点是什么,它有哪些意义?生答,教师出示图,并进行说明意义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教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
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同样要研究不同物质性质,同样也要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们已知的物质有1000多万种,它们的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也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展示: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问题: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及分类的结果写在单子上,进行展示。
初中化学板书技能微格教案

初中化学板书技能微格教案
课题:化学技能微格教学
主备教师:XXX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技能微格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常见的化学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实验记录能力。
教学重点:
1.化学技能微格的概念;
2.常见的化学操作技能;
3.实验观察与记录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化学技能微格的运用;
2.实验观察与记录的技巧。
教学准备:
1.化学技能微格教学PPT;
2.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3.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5分钟)
通过展示化学技能微格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对化学技能微格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二、自主探究(15分钟)
1.请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练习常见的化学技能,如称量物质、滴加溶液等;
2.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三、梳理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分享实验操作技能的体会和发现;
2.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化学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要点。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布置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化学技能微格的掌握。
五、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化学技能微格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实验操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化学技能微格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化学操作技能,并培养了实验观察与记录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技能微格,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记录能力。
微格教学教案初中化学

微格教学教案初中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微格结构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意义;2. 掌握微格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描述方法;3. 能够运用微格结构理论解释化学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微格结构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难点:掌握微格结构的描述方法和应用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微格结构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微格结构在化学中的重要性;2. 提出问题:为什么微格结构在化学中如此重要?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二、讲解微格结构的概念(15分钟)1.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介绍微格结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引导学生思考微格结构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强调微格结构在解释化学现象中的重要作用;3. 提出问题:微格结构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三、讲解微格结构的描述方法(15分钟)1. 解释微格结构的描述方法及其意义;2. 介绍常见的描述方法,如晶体结构模型等;3. 展示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微格结构的实际情况,从而加深理解。
四、应用案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微格结构理论解释实际化学问题;2.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微格结构理论指导实验设计?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思绪;2. 提出问题或思考方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微格结构的应用领域;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提供作业,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化学现象,思考其中微格结构的影响;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格结构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深度思考和探究精神。
化学微格教案初中

化学微格教案初中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单元中的“原子结构”一节。
通过微格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并能够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2)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及相互关系;(3)能够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思考题解答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验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和实际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原子的基本结构;(2)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及相互关系;(3)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 教学难点:(1)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化学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磁铁吸附铁钉、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原子结构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问,进行课堂讲解,详细阐述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并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验环节安排一些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用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进行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和推理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微格教学教案化学初中

微格教学教案化学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微观世界的化学是指研究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2. 能够描述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3. 能够运用微观世界的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微观世界的化学概念;2. 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3. 化学反应的机理。
【教学难点】1. 理解微观世界的化学概念;2. 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3. 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验或图片展示原子、分子和离子的结构,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微观世界的化学是指研究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2. 讲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不同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3. 解释化学反应发生的机理,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和碰撞。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的过程;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加深对微观世界的化学的理解。
四、讨论交流(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2. 汇总不同组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微观世界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五、练习巩固(10分钟)1. 配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 检查学生的解答,指导并纠正错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微观世界的化学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微格教学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微格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认识原子、分子、离子及其相互作用。
2. 能够区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能够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及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内容。
2. 教学PPT、实验器材和化学物质。
3. 学生实验报告表格。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PPT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引出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
2. 学习:讲解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实验: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观察物质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记忆。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和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实验操作情况评价。
2. 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理解情况评价。
3. 学生对化学式运用的能力评价。
六、教学反思
1.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
2. 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理解是否清晰?
3.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化学微格教案 初中

化学微格教案初中教案标题:化学微格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化学微格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化学微格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微格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化学微格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1. 运用化学微格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 化学微格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3. 学生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化学微格的概念,通过提问和简短讲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微格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该概念的初步理解。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课件和示意图,详细讲解化学微格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包括微格的作用和应用领域。
同时,给出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化学微格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Step 3:实验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套化学微格实验设备和材料。
根据实验操作指导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化学微格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技巧。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并就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思考。
Step 4: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化学微格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深对化学微格的理解和认识。
Step 5: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微格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环境保护、医学等。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宽对化学微格的认识和应用。
Step 6: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同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微格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操作,拓展化学微格的应用领域。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实验室或科研机构,了解更多关于化学微格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表现和实验结果,评估学生对化学微格的掌握程度。
最新化学微格教学讲课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设计者:李静教学对象:中学生科目:初中化学课题:化学式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
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课堂教学以“读”为主,通过“读”“想”“说”结合的方法理解古诗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古诗,从读通顺读准确到能背诵。
2、学习带拼音的字词,读准字音。
练习写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欣赏图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感受西湖晴天雨天的美丽神奇。
2、通过“读”“想”“说”结合的方法理解意思,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诗句,感受韵律美,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中意境,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赏图揭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谁来背一背?(个人背、齐背)
2、欣赏图片,积累词语。
昨天我们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案2
系别:化环学院班级:学科:高一化学训练目标:强化技能课题:钠的性质及保存角色扮演者:指导老师:时间:年月日
开学前全体教师会议内容(8.26)
一、上学期学校工作的总结
上学期我校在教学、安全、总务、少先队各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
1、各种制度正在健全与完善
上学期我校先后制定了《教师量化方案》、《班主任量化方案》、《班主任工作职责》、以及〈教师的值班制度〉。
2014—2015学年度完全按照相关制度、方案执行,每月将教师、班主任的工作及时进行量化公示,基本做到了公正、合理;教师值班制度化,并加强了楼梯口、中午、早晨领导班子的值班,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2、各方面取得的成绩
教学成绩和教师荣誉的数量都取得了新的提升。
反思本学年在教学方面都得的成绩,追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秩序正常化。
从提前2分钟进教室开始,保障课堂40分钟,保障学生学习、教师授课时间,杜绝了教师上课迟到、空堂、早退现象发生。
(2)教师高尚师德的体现。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很多教师早晨7:30进教室、有的教师中午几个班来回跑、有的教师无论是学生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认真批阅,从来不放过一个差生,这些好的做法,这些优秀的教师,传递了一种的正能量,使我们学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好的风气。
(4)晨读、午练成为提高教学成绩的崔化剂。
晨读、午练每天累计30分钟,每周累计150分钟,相当于4节课的时间,平时训练学生的养成教育,到期末复习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成绩的崔化剂。
(5)复习期间不但要给学生认真讲解,更要给学生认真批阅作业,只讲不做,只做不批,成绩不会有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