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方法
20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K84+680-K84+900软基地段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合同段K84+680-K84+900软基地段,软基采用CFG桩处理。
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要求,软基段路基填筑施工时必须控制填土速率,使路堤的沉降速率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以免造成土体破坏。
二、观测依据本工程观测内容主要参考规范如下:1、《百靖高速第20合同段施工图纸》;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三、观测流程四、观测目的、内容、仪器及方法1、观测项目、仪具、目的软地地基路段路堤的施工必须注意观测填筑或以后的地基变形动态,对路堤施工进行动态观测,其观测项目、仪具、目的如下表:2、观测方法(1)、建立专业观测小组,小组由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观测经验及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人员设置如下:(2)、沉降观测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或专用测试无件观测为主,以现场目测为辅。
(3)、除及时收集、整理各项观测资料外,还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的推进。
3、观测仪器及观测方法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中的有关规定,选择观测仪器及施测方法。
(1)、路基的沉降采用精密水准仪施测;(2)、边桩的水平位移全站仪进行观测;观测仪器设备清单如下表五、现场施工观测作业计划流程六、测点埋设方法与要求各观测点的标示、标志应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的规定采用。
(1)位移观测边桩位移观测边桩应根据需要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同一观测断面的边桩应埋在同一横断面上。
边桩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标号为C25,长度不小于1.5m,断面采用正方形,边长为15cm,并在桩顶预埋不易磨损的测头。
边桩的埋置深度以地表以下约为1.2m,桩顶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大于0.1m。
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 2 -二、编制依据............................................................................. - 3 -三、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布置原则............................................. - 3 -四、路基沉降观测内容 .............................................................. - 4 -(一)路基沉降总体要求......................................................................................... - 4 -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 - 4 -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 - 4 -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 6 -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 7 -5、沉降变形观测具体要求.............................................................. - 8 -(二)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 10 -1、路基沉降控制标准 ................................................................... - 10 -2、一般规定 ................................................................................. - 10 -3、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 11 -4、地基土深层沉降监测................................................................ - 11 -5、监测断面布置形式 ................................................................... - 14 -6、断面观测的基本要求................................................................ - 16 -7、执行标准 ................................................................................. - 18 -8、成果的重测和取舍 ................................................................... - 19 -9、观测频率 ................................................................................. - 20 -10、统计、汇总............................................................................ - 21 -11、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 - 21 -12、测点保护 ............................................................................... - 22 -五、监测数据分析................................................................ - 22 -一、工程概况东海岛铁路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地跨遂溪县和麻章、东海岛两区。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路基作为一种土工结构物,最突出的问题是稳定和沉降,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间的重点变形动态,确保线路开通达到预期的速度目标值、满足运营平顺度和舒适度的要求,施工期必须进行沉降和稳定观测,一方面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的允许范围内。
1、路堤填筑容易出现的问题1.1、因地基抗剪强度不够引起路堤侧向整体滑动,边坡外侧土体隆起。
1.2、构造物与路堤衔接处产生差异沉降。
2、沉降观测目的2.1、控制填土速率。
2.2、确定基床表层施工时间。
2.3、实测路基沉降,为预测工后沉降提供依据。
3、路基观测项目路基观测项目主要是地基土体变形,包括垂直与水平变形,其观测项目具体见表1。
表1 路基沉降观测项目表4、地基变形监测实施原则4.1、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要求区间正线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按设计速度200km/h控制:一般地段150mm;路桥过渡段80mm;沉降速率40mm/年。
联络线:一般地段200mm;路桥过渡段100mm;沉降速率50mm/年。
主要站线(到发线等)200mm;次要站线(牵出线等)300mm。
软土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必须控制填土速率。
区间正线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1.0cm/d,坡脚水平位移速率≤0.5cm/d。
4.2、监测断面设置原则4.2.1、测点的设置位置不仅要根据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4.2.2、观测点需设置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4.2.3、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基面中心及左右两侧路肩处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纵向间距不大于100m,并保证每工点至少有一个观测断面。
地表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断面设置原则上断面间距不大于200m,根据工点长度、工程地质条件,监测断面数量应加以调整,且每个工点不小于2个观测断面,桥路过渡段起始位置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的程序和方法

软土地基施工的沉降观测程序和方法邓刚新疆北新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830018摘要: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中,地基沉降发生变形。
一直是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及新疆和库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沉降的观测,并结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给出了不同施工期间观测沉降的程序和方法,变形观测已日益成为工程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软土地基、沉降观测、沉降板一、引起变形的因素1、客观原因地基地质构造的差别,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温度变形,地下水位的升降及其对地基的侵蚀,土体的塑性变形。
2、主观原因过量地抽取地下水后致使土壤固结,引起地面沉降.地质钻探不够充分,未能发现废河道,墓穴等。
设计有误,对地基土的特性认识不足,对土的承载力与荷载估算不当、设计有误。
施工质量差,填筑时在基础处理时使用不合格材料,填筑厚度没按规范要求施工。
3、综合上述,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路基的稳定和沉降,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规定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新疆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规范》(XJTJ01—2001)等规范和软弱土路段的地质勘察报告,如何去了解掌握路堤在施工期间的变形动态,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动态观测。
在和库高速公路的设计中,软土地基路堤设置沉降板进行沉降动态观测,取代了一些地区用仪器观测,以其代价底,设置方法简单,易观测在此广泛采用观测,但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容易受影响。
因此,根据施工经验总结和本标段的特点,对软土地基沉降观测进行2个阶段(路堤填筑期观测,预压期观测)的观测程序的方法,结合工程实践加以研究讨论。
二、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及测量精度和方法2.1、和库高速公路的地质特点,土质主要为低液限粉土粘土层.地下水位在1.5m左右,为盐渍土.设计标准,容许工后沉降表设计稳定安全细数容许值大于1.0,预压有效期270天,设计采用欠载预压,即施工止路床顶面标高并补填计算预压期沉降土方后进行预压。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探析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探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作为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施工质量对公路网络规划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软弱土层路基处理已成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中软土路基沉降问题就严重影响到路基稳定性与施工安全高效,所以必须提高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通过合理有效的观测方法及时发现沉降危害,以便为问题防治与处理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是基于此,通过实例应用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标签高速公路;软土路基;路基沉降观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贸易往来,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各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与其他地区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这为交通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同时加大了交通运输体系的压力。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在现代化公路网络规划的实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推进了公路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而且工程施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恶劣,尤其是软弱土层在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着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与沉降,而这也决定着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成败,尤其是软土路基沉降问题影响极大,若处理有欠妥当,就会为施工期间的安全顺利施工埋下隐患,而路堤滑塌等事故不仅影响到施工进度与工期,而且还可能造成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因此,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必须重视对软土路基的观测,以及时发现沉降危害并分析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与处理,为提高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稳定性创造良好环境与条件。
1、软土路基沉降原因分析及危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遇到软弱土层路基,为了有效满足结构物通航与线性顺直通畅与抗洪排涝的要求,通常需要填筑具有一定高度的路堤,而路堤本身的自重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土层中的应力状态被改变而导致地基发生变形,进而出现了地基沉降的问题。
公路网络规划中对高等级公路的路堤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另外也有很高的工后沉降要求,传统以稳定控制来要求软土路基路堤设计已然不能满足现在对软基路堤的要求,对路基的变形控制成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的重点。
浅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

浅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冯志欣(中铁大桥局武康二线指挥部,湖北谷城441700);日裔要】本文结合武康二线襄胡段02标D Y l(19+478~DⅥ(20+31)o段软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点进行阐述,对软士路基的沉降观测.,‘进行分祈和评价。
为了保证琴段欺蝴&基的工程质量、有效控静】工后沉降、提高设计质量,在D Y Kl9+400一D YK20+300段900m布设观测断面17处,并进行重点观测。
在本段路基施工过程中,对软王路基进行沉降观测统计分析表踞,通过砖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t t施工,其工程质量是能够达至4预期目标的。
本文介绍了软基施工观测的教术要求。
.,{关键诃l载土路基;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观测,,一i,.’t4,’,J r,/7J,.,J’,^一,,…,o,/,j,‘,1工程概况本施工段位于北鄢中积平原区,海拔高程87—89m。
地势平坦开阔,阡陌纵横,水塘、水田较多。
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黏士、淤泥质粉质黏土、圆砾土及泥岩。
由于水塘、软土地基承载力很低,为确保路基稳定,故对地基采用施打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减:!≯沉降。
2观测桩的技术要求及观测要求…Z1技术要求Z”观测断面设置情况1)在软土地段区间每隔5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2)每个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地面设~个观测沉降板,在两侧路肩各设一个观测桩(巾40m m钢钎,长1.0m),在两侧路堤坡脚外1.0-2.0m及10-12m处各设—个观测边桩,各聊测桩及沉降板在同一断面上。
见下图器譬西秭啊醑衢再黾己躔2.12边桩材料采用150号砼预制,断面为15cm X l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213边桩埋设埋设深度在地表以下不,J吁1.4m,桩项露出地面不应大于o.1m,埋设方法采用洛阳铲打^设计深度,将预制桩放入孔内,桩周围以150号砼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设稳定。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的程序和方法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的程序和方法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网的推进,很多影响建设进程的技术难题陆续出现,并得到逐一解决。
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而地基的性质就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软地基会发生沉降现象,处理不好会造成公路的变形和损坏。
在施工阶段,必须进行严密的沉降观测,发现发生沉降立即采取措施,确保高速公路建设质量。
本文结合软土地基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影响,结合具体的建设案例,深入分析了相应的软土地基沉降的观测方法,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作为人口和制造业大国,高速公路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
而从高速公路建设的角度说,随着各种车辆车速及其载重量的显著增加,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软土地基就是对高速公路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难题,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严密监测沉降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1.软土地基建设高速公路的概述软土地区的地面硬度不够,土质松软,当承重过高时会发生沉降的现象。
在实际的建设中,高速公路有时会选择修建在软土地区,对沉降等因素的考虑就要更为充分全面,从技术上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应对沉降问题。
而观测技术就是所有技术措施里面首先要考虑到的。
对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沉降一般具备几个显著的特点:(1)准确性就是指对软土地基沉降的观测必须确保足够的测量精度。
对于高速公路的地基建设来说,尽管软土地基可能会发生沉降,但沉降的幅度会很小,普通的观测方法根本察觉不了这些变化。
在观测中,需要采用一定精度的观测工具和观测方法,确保观测的准确。
(2)可靠性为提高观测的可靠性,对于观测点的选取,观测时机的把握,必须结合地形、气候和环境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整个观测采用的设备和设施,必须确保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在观测中,观测要由专业人员担任,对观测点表明序号,并记录相应序号的观测数据。
(3)动态性沉降观测具有动态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随着施工进度的开展,观测也要满足施工工序的需要。
浅析路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与沉降观测

铺设垫层, 以构成完整的地基排水系统 。砂井适用于软土层厚度大干 5m
时。最大有效处理深度 1 。 8m ( 袋装砂井: 3 ) 井径对固结时间的影响没有井距 那样敏感 。但一般砂
井如果井径太小, 既无法施工. 也无法防止 因地基变形而断开失效。因此,
现在广泛采用网状织物袋装砂井, 其直 径仅 8 c 左右, 一 般砂井要 省 m 比 料得多, 造价 比一般砂井低廉, 且不会因施工操作上 的误差或地基发生水 平和垂直变形而丧失其连续性。最大有效处理深度 1 。 m 8
质、 特征有所不 同。 结合软土地基处理的工作经验. 并提 出路基沉降观测及技术作 出
探讨。
关■调 : 工程施工 : 特征分 类; 处理方法: 沉降观测
软土从广义上讲, 就是强度低、 压缩性 高的软弱土层。在软土地 基上 修筑路基, 若不加处理, 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 陷, 导致公路破坏 或不能正常使用。习惯上常把淤泥、 淤泥质土、 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
地基上填筑路堤.因路堤底部填土必须与地基接触,一定要选择渗透性 较好的砂土 ( 如砂砾或矿渣)切不可采用水稳性差 的粉土填底部。 , 如必须采用渗透性较弱的±类. 应填筑在路基的上部。不同的土类都 应以水平面成层的相互重叠, 切不可混填。 切建于软土地基上 的建筑物,都要注意减少建 筑物自重 。路堤宜
窄、 立交 少、 纵坡要求不严 , 多低路堤, 且 故对路 基大部分地段处 理工程 少, 仅对桥头高路堤部位重视些。但从高速公路出现后, 因要求全立交、 桥 涵通道多, 路堤高度 多超过软土填土极限高度。加之软土中含有大量亲水 胶体微粒, 土体多呈海棉状结构, 因其孔隙 比大 、 含水量多 、 透水性小 、 抗 剪强度低 、 压缩性强, 在路堤 高填土 的自重作用下 , 要经过较长 时间才能 趋于压密稳定, 因此其沉降稳定要花费很长时间。此外软土结构在大交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土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方法
软土路基上填筑路堤时,在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地基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
在路堤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土速率,控制沉降速率小于10mm/d,水平位移速率小于5mm/d。
并根据观测数据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必要时,调整设计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工后沉降控制目标值。
边桩位移观测:
边桩设置:在路堤坡脚外侧2~10m范围内,按顺线路方向布置1~2排,桩与桩之间间距以10~20m为宜;每排位移边桩两端在不受荷载影响范围以外设置固定桩,用混凝土浇灌固定。
边桩用100×100×1000mm的硬木制成,按设计要求打入土中,桩顶露出地面2~3cm,并在桩顶钉一小钉,以备观测之用。
位移观测:用精度较高的经纬仪、水平仪进行观测。
测量精度准确到±1mm。
一般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即可;接近或超过临界高度时,每天观测并绘制“填土高—时间—位移量”关系曲线图。
每日上、下班时各观测一次,两次观测值之差除以观测时间(h)再乘以24(h)即可作为日平均沉降量、位移量。
日平均水平位移量小于5mm,日平均垂直位移量小于10mm则是安全的。
若平均位移量超过以上数值,必须停止填筑,必要时立即采取措施。
地面沉降观测:
地面沉降板的设置:在60mm×800mm×800mm的木底板上联40mm×40mm的方木观测杆,如下图所示,观测杆每杆长,上端包铁
皮接头,以便随填土的增大而接长。
观测杆外面套一竹保护管,管端做成楔口形以便接长。
安装沉降板前先将地面整平,以保持木底板的水平和标杆的垂直。
在填土高度达到1m以后,根据填土部分的压缩量将竹套管上拨一定距离,以免由于填土部分的压缩而影响地面沉降数值。
地面沉降观测板
沉降观测:用水平仪观测,路基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即可;接近或超过临界高度时,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量急剧加大的情况下,每天观测次数不小于2~3次;精度准确到±1mm;同时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日平均沉降量在10mm 以内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