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及处理过程图

磷化及处理过程图

说明

我公司的磷化工艺主要为:

脱脂——水洗①——除锈——水洗②——中和——表调——磷化——水洗③——温水水洗,

其中温水水洗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的挥发污染物,同时加速箱体的干燥,磷化过程经过这2道水洗后,污染物浓度已降到比较低的水平。

由于采样过程中,我们为了采样数据合理性,提供的废水水样主要由“温水池”中抽取,所以测得的污染物浓度较低。

第一个反应池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是因为我们上次处理的是除锈的废水,浓度很高,第一个反应池子处理不彻底,所以测起来比收集池中的废水浓度更高。

磷化处理及工艺

磷化 目录 总述 原理及应用 磷化基础知识 1. 一、磷化原理 2. 二、磷化分类 3. 三、磷化作用及用途 4. 四、磷化膜组成及性质 5. 五、磷化工艺流程 6. 六、影响因素 7. 七、磷化后处理 8. 八、磷化渣 9. 九、磷化膜质量检验 10. 十、游离酸度及总酸度的测定 11. 十一、有色金属磷化 总述 原理及应用 磷化基础知识 总述 磷化( phosphorization )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己有90 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 应用时期。 磷化膜用作钢铁的防腐蚀保护膜,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Charles Ross 于186 9 年获得的专利 (B.P.No.3119) 。从此,磷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磷化处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一战期间,磷化技术的发展中心由英国转移至美国。1909 年美国T.W.Coslet 将锌、氧化锌或磷酸锌盐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个锌系磷化液。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磷化工艺的发展, 拓宽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前途。Parker 防锈公司研究开发的Parco Power 配制磷化液,克服T 许多缺点,将磷化处理时间提高到lho 1929 年Bonderizing 磷化工艺将磷化时间缩短至10min, 1934 年磷化处理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即采用了将磷化液喷射到工件上的方法。二战结束以后,磷化技术很少有突破性进展,只是稳步

漆前磷化处理工艺

漆前磷化处理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 作者:不详来源:浏览次数:731 发布日期:2007-6-5 1、防锈磷化工艺 磷化工艺的早期应用是防锈,钢铁件经磷化处理形成一层磷化膜,起到防锈作用。经过磷化防锈处理的工件防锈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对涂油工件而言),广泛用于工序间、运输、包装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防锈,防锈磷化主要有铁系磷化、锌系磷化、锰系磷化三大品种。 铁系磷化的主体槽液成分是磷酸亚铁溶液,不含氧化类促进剂,并且有高游离酸度。这种铁系磷化处理温度高于95℃,处理时间长达30min以上,磷化膜重大于10g/m2,并且有除锈和磷化双重功能。这种高温铁系磷化由于磷化速度太慢,现在应用很少。 锰系磷化用作防锈磷化具有最佳性能,磷化膜微观结构呈颗粒密堆集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防锈磷化。加与不加促进剂均可,如果加入硝酸盐或硝基胍促进剂可加快磷化成膜速度。通常处理温度80~100℃,处理时间10~20min,膜重在7.5克/m2以上。 锌系磷化也是广泛应用的一种防锈磷化,通常采用硝酸盐作为促进剂,处理温度80~90℃,处理时间10~15min,磷化膜重大于7.5g/m2,磷化膜微观结构一般是针片紧密堆集型。 防锈磷化一般工艺流程: 除油除锈——水清洗——表面调整活化——磷化——水清洗——铬酸盐处理——烘干——涂油脂或染色处理 通过强碱强酸处理过的工件会导致磷化膜粗化现象,采用表面调整活化可细化晶粒。锌系磷化可采用草酸、胶体钛表调。锰系磷化可采用不溶性磷酸锰悬浮液活化。铁系磷化一般不需要调整活化处理。磷化后的工件经铬酸盐封闭可大幅度提高防锈性,如再经过涂油或染色处理可将防锈性提高几位甚至几十倍,见表1。 表1 磷化膜与涂油复合对耐蚀性的影响 材料 出现锈蚀时间(h)(盐雾ASTM B117-64) 裸钢 0.5 钢+涂油 15.0 钢+16g/m2锌磷化 4.0 钢+锌磷化+涂油 550.0 2、漆前磷化工艺 涂装底漆前的磷化处理,将提高漆膜与基体金属的附着力,提高整个涂层系统的耐腐蚀能力;提供工序间保护以免形成二次生锈。因此漆前磷化的首要问题是磷化膜必须与底漆有优良的配套性,而磷化膜本身的防锈性是次要的,磷化膜细致密实、膜薄。当磷化膜粗厚时,会对漆膜的综合性能产生负效应。磷化体系与工艺的选定主要由:工件材质、油锈程度、几何形状;磷化与涂漆的时间间隔;底漆品种和施工方式以及相关场地设备条件决定。 一般来说,低碳钢较高碳钢容易进行磷化处理,磷化成膜性能好些。对于有锈(氧化皮)工件必须经过酸洗工序,而酸洗后的工件将给磷化带来很多麻烦,如工序间生锈泛黄,残留酸液的清除,磷化膜出现粗化等。酸洗后的工件在进行锌系、锌锰系磷化前一般要进行表面调整处理 在间歇式的生产场合,由于受条件限制,磷化工件必须存放一段时间后才能涂漆,因此要求磷化膜本身具有较好的防锈性。如果存放期在10天以上,一般应采用中温磷化,如中温锌系、中温锌锰系、中温锌钙系等,磷化膜的厚度最好应在2.0 ~4.5g/m2之间。磷化后的工件应立即烘干,不宜自然凉干,以免在夹缝、焊接处形成锈蚀。如果存放期只有3~5天,可用低温锌系、轻铁系磷化,烘干效果会好于自然凉干。 3、磷化——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磷化后的工件,根据其用途,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分项检验。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磷化膜外观、磷

金属表面的磷化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的磷化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将经过上述除油清洗的工件浸入酸性磷化液中,磷化的水溶液含有锌化合物,其含量相当于0.5克/升-1.5克/升的锌离子,相当于5-30克/升磷酸根离子的磷酸盐,相当于0.01至0.2克/升亚硝酸根离子的亚硝酸盐和(或)0.05至2克/升的芳族硝基化合物,溶液温度为40°-70℃,浸渍15至120秒。然后以同样温度的同样磷化液喷2秒以上,通常在喷后依次用自来水及去离子水清洗。 磷化液中的主要成份是锌离子,含量可以是0.5-1.5克/升,最好是0.7-1.2克/升。低于0.5克/升时,就不能产生均匀的磷化膜,而只形成不均匀的蓝膜。含量高于1.5克/升时,会产生均匀磷化膜,但膜层易于含有叶片状结晶,就象普通喷淋工艺所形成的那样,因而就不宜于作阳离子电泳漆的底层。锌离子的加入,可用氧化锌、碳酸锌、硝酸锌等。磷酸盐离子含量可为5至30克/升,最好是10至20克/升。低于5克/升时易于形成不均匀的膜层,超过30克/升时不会再有很大的作用。磷酸根离子的来源可为磷酸、磷酸钠、磷酸锌、磷酸镍等。 作为磷化促进剂,可用亚硝酸根离子。其含量为0.01-0.2克/升,最好是0.04-0.15 克/升。或者是使用芳族硝基化合物,含量为0.05-2克/升,最好是0.1-1.5克/升。亦可二者共用。倘若这些促进剂含量低于下限,就不可能获得足够的磷化,而生成黄锈或类似的膜层。如含量超过上限,就会形成不均匀的蓝色膜层。亚硝酸根离子的来源可为亚硝酸钠、亚硝酸铵等。至于芳族硝基化合物,则可用间-硝基苯磺酸盐类(如间硝基苯磺酸钠)、硝基苯甲酸、硝基间苯二酚等。 磷化液除含有上述锌离子、磷酸盐离子、亚硝酸盐离子及一种芳族硝基化合物外,还可以含有硝酸盐离子、氯酸盐离子、镍离子和钴离子。这些任选的附加离子含量可为:硝酸盐1-10克/升,最好是2-8克/升;氯酸盐0.05-2克/升,最好是0.2-1.5克/升;镍离子0.05-2克/升,最好是0.2-1.5克/升;钴离子0.05-2克/升,最好是0.1至1克/升。这些附加成分可为一种,亦可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结合使用。其添加形式最好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铵、硝酸锌、硝酸镍、盐酸、氯酸钠、氯酸铵、碳酸镍、硝酸镍、氯化镍、磷酸镍、碳酸钴、硝酸钴、氯化钴、磷酸钴等。 用这种磷化液处理时,磷化液温度可为40°-70℃,最好是45°-60℃。温度低于40℃时,不能平稳地获得磷化,要获得令人满意的磷化膜需要较长时间的处理。温度超过70℃时,磷化液的成分会不平衡,这是由于促进剂的分解和一些成分沉淀所致,因而就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膜层。 关于处理时间方面,首先是浸渍15-120秒,然后喷2-60秒。最好是浸渍30-50秒,然后喷5-45秒。如果浸渍时间不到15秒,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立方晶体,而会形成不好的叶片状晶体。浸渍时间即使超过120秒,也不会得到任何较大的收效,而只会增加了设备。喷淋的时间倘若不足2秒,浸渍时沉积上去的污渣冲洗不净,就会紧附于工件的表面,在用水清洗的工序时也几乎不能把它们除去。这样,电泳漆膜的结合力和外观质量就会受损。若喷淋时间超过60秒,也不会再产生更好的效果,其结果亦只是增大了设备费用。 按本发明的方法来磷化,就可以使内凹陷部位(如侧梁之内侧、门内侧等)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而

磷化处理工艺规程

酸洗磷化处理工艺规范YX/OP-2040503-1前处理的工件既有氧化皮和锈蚀较严重的热轧件,又有有油膜保护的冷轧薄板件,根据公司的场地、配套设备等具体条件,拟采用如下的磷化处理工艺。 一、工艺流程 除油防锈------水洗------中和------水洗------磷化------晾干 二、工艺规范 1、除油除锈 公司采购的为二合一(盐酸、除油除锈添加剂混合)液体,通过添加二合一液体即基本保持了槽液的浓度。 对于槽液管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不对游离酸度及槽液中的铁离子含量进行测量,以当90分钟内除油除锈除不彻底时为标准,确定是否增加或更换二合一液体。 操作要点:1、除油除锈时缓慢放入,中间升降活动一次,离槽前空酸至滴水状态。; 2、处理完后,应将工件让酸液基本沥干后,然后进入水洗槽; 3、经常打捞液面油污、槽底沉淀物 4、工件装篮时,尽量使工件不重叠;装挂形状复杂的工件时尽量保证工件在酸洗时不要形成气囊,酸液易排空。 质量标准:经酸洗后的工件表面不得有锈蚀物、氧化皮、油污等杂质。 2、水洗 水槽酸度:PH值≥5,生产时保持经常流水。 水洗时间:1-2分钟 操作要点:浸泡10-20秒钟提出水面,反复2-3次,离槽前空水至滴水状态后进入水洗槽。 3、中和 槽液碱度:PH值=8-10,通过添加纯碱调节,每天上班前用PH试纸测量一次。 中和时间:3-5分钟 操作要点:浸泡1-2分钟提出水面,再浸泡1-2分钟提出,空水至滴水状态后进入水洗槽。 4、水洗 水槽碱度:PH值≤8 水洗时间:1-2分钟 操作要点:浸泡10-20秒钟提出水面,反复2-3次,离槽前空水至滴水状态后进入

磷化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磷化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1、磷化膜结晶粗糙多孔: 原因: 1)游离酸过高。 2)硝酸根不足。 3)零件表面有残酸,加强中和及清洗。 4)Fe2+过高,用双氧水调整。 5)零件表面过腐蚀,控制酸洗浓度和时间。 2、膜层过薄,无明显结晶: 原因: 1)总酸度过高,加水稀释或加磷酸盐调整酸的比值。2)零件表面有硬化层,用强酸腐蚀或喷砂处理。 3)亚铁含量过低,补充磷酸二氢铁。 4)温度低。 3、磷化膜耐腐蚀性差和生锈 原因:

1)磷化晶粒过粗或过细,调整游离酸和总酸度比值。2)游离酸含量过高。 3)金属过腐蚀。 4)溶液中磷酸盐含量不足。 5)零件表面有残酸。 6)金属表面锈没有出尽。 4、磷化零件表面有白色沉淀: 原因: 1)溶液中沉淀物过多。 2)硝酸根不足。 3)锌、铁、P 2O 5 含量高。 5、磷化膜不易形成: 原因: 1)零件表面有加工硬化层 2)溶液里SO-2含量高,用钡盐处理。3)溶液渗入杂质,更换磷化溶液。 4)P 2O 5 含量过低,补充磷酸盐。

6、磷化层不均、发花: 原因: 1)除油不净、温度太低。 2)零件表面有钝化状态,加强酸洗或喷砂。 3)零件因热处理加工方法不同。 7、冷挤压后磷化膜产生条状脱落: 原因: 1)肥皂溶液里有杂质。 2)皂化前零件表面有杂质和沉淀物,重新磷化。 8、磷化膜发红抗蚀能力下降: 原因: 1)酸洗液里铁渣附在表面。 2)铜离子渗入磷化液 磷化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磷化膜结晶粗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因: ①亚铁离子含量过多; ②零件表面带有残酸; ③溶液里硝酸根不足; ④溶液里硫酸根含量增高; ⑤零件表面过腐蚀。 处理方法: ①用压缩空气搅拌,或用双氧水降低亚铁离子含量,升高温度; ②加强中和或水洗; ③添加硝酸锌; ④用碳酸钡处理硫酸根; ⑤控制酸的浓度和时间。 质量问题外观现象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1、无磷化膜或磷化膜不易形成工件整体或局部无磷化膜,有时发蓝或有空白片

酸洗磷化工艺

磷化前的预处理和两种常用磷化工艺 关键词:磷化化学工艺油脂清洗剂 磷化前的预处理 一般情况下,磷化处理要求工件表面应是洁净的金属表面(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例外)。工件在磷化前必须进行除油脂、锈蚀物、氧化皮以及表面调整等预处理。特别是涂漆前打底用磷化还要求作表面调整,使金属表面具备一定的"活性",才能获得均匀、细致、密实的磷化膜,达到提高漆膜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的要求。因此,磷化前处理是获得高质量磷化膜的基础。 1 除油脂 除油脂的目的在于清除掉工件表面的油脂、油污。包括机械法、化学法两类。机械法主要是:手工擦刷、喷砂抛丸、火焰灼烧等。化学法主要:溶剂清洗、酸性清洗剂清洗、强碱液清洗,低碱性清洗剂清洗。以下介绍化学法除油脂工艺。 1.1 溶剂清洗 溶剂法除油脂,一般是用非易燃的卤代烃蒸气法或乳化法。最常见的是采用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全氯乙烯蒸汽除油脂。蒸汽脱脂速度快,效率高,脱脂干净彻底,对各类油及脂的去除效果都非常好。在氯代烃中加入一定的乳化液,不管是浸泡还是喷淋效果都很好。由于氯代卤都有一定的毒性,汽化温度也较高,再者由于新型水基低碱性清洗剂的出现,溶剂蒸汽和乳液除油脂方法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1.2 酸性清洗剂清洗 酸性清洗剂除油脂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方法。它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润湿、渗透原理,并借助于酸腐蚀金属产生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达到除油脂的目的。酸性清洗剂可在低温和中温下使用。低温一般只能除掉液态油,中温就可除掉油和脂,一般只适合于浸泡处理方式。酸性清洗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如OP类非离子型活性剂、阴离子磺酸钠型)、普通无机酸、缓蚀剂三大部分组成。由于它兼备有除锈与除油脂双重功能,人们习惯称之为"二合一"处理液。 盐酸、硫酸酸基的清洗剂应用最为广泛,成本低,效率较高。但酸洗残留的Cl-、SO42-对工件的后腐蚀危害很大。而磷酸酸基没有腐蚀物残留的隐患,但磷酸成本较高,清洗效率低些。 对于锌件,铝件一般不采用酸性清洗剂清洗,特别锌件在酸中的腐蚀极快。 1.3强碱液清洗 强碱液除油脂是一种传统的有效方法。它是利用强碱对植物油的皂化反应,形成溶于水的皂化物达到除油脂的目的。纯粹的强碱液只能皂化除掉植物油脂而不能除掉矿物油脂。因此人们通过在强碱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一般

磷化简介

磷化简介 磷化是金属材料防腐蚀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给基体金属提供防腐蚀保护、用于喷漆前打底、提高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及在金属加工中起减摩润滑作用等。按用途可分为三类:1、涂装性磷化 2、冷挤压润滑磷化 3、装饰性磷化。按所用的磷酸盐分类有:磷酸锌系、磷酸锌钙系、磷酸铁系、磷酸锌锰系、磷酸锰系。根据磷化的温度分类有:高温(80 ℃以上)磷化、中温(50~70 ℃)磷化、低温磷化(40 ℃左右)和常温磷化( 10~30 ℃)。 一、磷化成膜机理 磷化主要有以下过程: (1)金属的溶解过程即金属与磷化液中的游离酸发生反应: M+H3PO4 = M(H2PO4)2+H2↑ (2)促进剂的加速过程为: M(H2PO4)2+Fe+[O]→M3(PO4)2+FePO 由于氧化剂的氧化作用,加速了不溶性盐的逐步沉积,使金属基体与槽液隔离,会限制甚至停止酸蚀的进行。 (3)磷酸及盐的水解磷化液的基本成分是一种或多种重金属的酸式磷酸盐, 其分子式为Me(H2PO4)2,这些酸式磷酸盐溶于水,在一定浓度及pH值下发生水解,产生游离磷酸: Me(H2PO4)2=MeHPO4+H3PO4 3MeHPO4=Me3(PO4)2+H3PO4 H3PO4=H2PO4-+H+= HPO2-4 + 2H+ =PO3-4 + 3H+ 由于金属工件表面的H+浓度急剧下降,导致磷酸根各级离解平衡向右移动,最终成为磷酸根。 (4 ) 磷化膜的形成当金属表面离解出的PO3-4与磷化槽液中的金属离子Zn2+、Mn2+、Fe2+达到饱和时,即结晶沉积在金属工件表面,晶粒持续增长,直到在金属工件表面生成连续不溶于水的牢固的磷化膜: 3M2 + + 2PO3 -4 + 4H2O = M3 ( PO4 ) 2·4H2O ↓ 2 M2 + + Fe2 + + 2PO 3 - 4 + 4H2O= M2 Fe ( PO4 ) 2· 4H2O 金属工件溶解出的Fe2+一部分作为磷化膜的组成部分被消耗掉,而残留在磷化槽液中的Fe2+则氧化成Fe3+,生成FePO4沉淀,即磷化沉渣的主要成分之一。 上述磷化原理可解释锌系磷化、锌钙系磷化、锰系磷化的成膜过程,也可解释锌件磷化、铝件磷化的成膜过程,但锌件磷化膜只有磷酸锌一种组成,铝件磷化还需加入较多的氟化物,以便形成AlF3、AlF3 -6 。 二、各种磷化用途 1、涂装打底磷化 由于金属是极性物质,而油漆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非极性的,如果直接在钢铁件表面刷涂油漆,结合不牢,油漆很容易剥落,在涂装前先进行磷化可解决这一问题,这是由于磷化时跟金属表面Fe反应,是磷酸盐牢固沉积在金属表面,同时由于磷化膜有细小的孔隙,当喷涂油漆时,油漆高分子渗入磷化膜孔隙中,增加了油漆的附着力,使油漆不容易剥落,从而增加防腐蚀时间,涂装磷化一般采用锌系或锌钙系磷化,采用优秀的常温磷化即可获得不错的效果

磷化工艺

磷化工艺

磷化(I)——基本原理及分类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 1 基本原理 磷化过程包括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不同磷化体系、不同其材的磷化反应机理比较复杂。虽然科学家在这方面已做过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未完全弄清楚。在很早以前,曾以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简单表述磷化成膜机理: 8Fe+5Me(H2PO4)2+8H2O+H3PO4 Me2Fe(PO4)2·4H2O(膜)+Me3(PO4)·4H2O(膜)+7FeHPO4(沉渣)+8H2↑ Me为Mn、Zn 等,Machu等认为,钢铁在含有磷酸及磷酸二氢盐的高温溶液中浸泡,将形成以磷酸盐沉淀物组成的晶粒状磷化膜,并产生磷酸一氢铁沉渣和氢气。这个机理解释比较粗糙,不能完整地解释成膜过程。随着对磷化研究逐步深入,当今,各学者比较赞同的观点是磷化成膜过程主要是由如下4个步聚组成: ①酸的浸蚀使基体金属表面H+浓度降低 Fe – 2e→ Fe2+ 2H2-+2e→2[H] (1) H2 ②促进剂(氧化剂)加速 [O]+[H] → [R]+H2O Fe2++[O] → Fe3++[R] 式中[O]为促进剂(氧化剂),[R]为还原产物,由于促进剂氧化掉第一步反应所产生的氢原子,加快了反应(1)的速度,进一步导致金属表面H+浓度急剧下降。同时也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为Fe3+。 ③磷酸根的多级离解 H3PO4 H2PO4-+H+ HPO42-+2H+ PO43-+3H-(3) 由于金属表面的H+浓度急剧下降,导致磷酸根各级离解平衡向右移动,最终为PO43-。 ④磷酸盐沉淀结晶成为磷化膜

磷化工艺流程

磷化工艺流程 1.目的:规范生产工艺和作业内容及方法 2.范围:适用于喷塑车间前处理。 3.工艺流程: 脱脂(碱性)→水洗→除锈→水洗→中和→表调→磷化→水洗→磷化后处理(喷涂) 4.作业内容及管控重点: 4.1工件装框:轻拿轻放,防止工件变形。高度不能超过溶液侵泡范围(产品杂乱放置放入框子中比规则放除油、磷化效果更好,但要确保排水充分) 4.2除油:(常温) 4.2.1.碱性除油:主要是清除工件表面油污,效果很好。PH值9-11(广泛试纸),滴定总碱度为45-60点,侵泡时间15-20分钟,根据工件所附着的油污,可适当延长侵泡时间。 4.3.水洗:PH值6-7(广泛试纸),针对除油后的水洗,当工件完全倾入水中,要上下左右不停地晃动2-3分钟,目的彻底清除上工序带来工件表面残留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在清洗过程需用保持清水溢流。 4.4.除锈:盐酸除锈的目的除锈完全,要求表面白净,无麻点。本工序对氧化皮也有很好的去除功能。弊病是盐酸易挥发,造成酸雾严重对人体有害,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要求不使用时需用PVC塑料板密盖。PH值1-2(广泛试纸)滴定总酸度为300-500点,侵泡时间为25-30分钟。 4.5.水洗:PH值6-7(广泛试纸),针对除油后的水洗,当工件完全侵入水中,要上下左右不停地晃动2-3分钟,目的是彻底清除上道工序带来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氯离子以防止带到下一道工序损坏槽液等。在清洗过程中需保持清水溢流。4.6.中和:PH值7-10(广泛试纸),针对除锈后的水洗,当工件完全侵泡水中,要上下左右不停地晃动2-3分钟,目的是彻底清除上道工序带来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氯离子完全中和,防止因工件暴露在空气中造成返锈等。当槽液PH值低于7或者严重发黄时,应及时更换槽液。 4.7.表调处理:PH值7-9(广泛试纸)目的是为了促使磷化形成晶体细致密实的磷化膜,以及加快磷化速度。再配置表调剂是需用50-80摄氏度的温水将表调剂搅拌溶解后放入槽液钟,配置比例为0.3%。正常情况下溶液呈乳白色,弱碱性。当PH值低于7或者严重发黄时,应及时更换槽液。上道工序清洗干净的工件需

涂装磷化工艺流程

钢铁磷化处理工艺规范 一.前处理工程概况 二.各流程控制 脱脂 使用药剂:脱脂剂 理化性质:白色粉末状混合物,碱性,弱腐蚀性,有滑腻感,50-60℃时易溶于水。特点:良好的油脂清洗能力,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 作业标准: 控制步骤: A:试剂和设备 0.1N硫酸标准溶液,酚酞(PP)指示剂,吸管(10ml、20ml),烧杯(200ml)

B:测量步骤 1.用10ml吸管取10ml脱脂待测液置于烧杯内。 2.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 3.用20ml吸管量取0.1N硫酸溶液滴定至红色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4.所耗0.1N硫酸毫升数即为其游离碱之度数。 C:添加方法 添加量(KG)=1.8×(标准游离碱度-测量游离碱度)×容积(T) 例如:1T槽液现游离碱度为38pt,欲上升至40pt,则需添加 脱脂剂(kg)=1.8×(40-38)×1=3.6kg 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1.每个工作日测量游离碱度1-2次,以确保其浓度在标准范围内。 2.定时清除沉淀及漂浮物,槽液太脏影响除油效果时需更换。 3.作业人员须有防护措施,若药液沾到皮肤或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必要时送医就诊。 水洗 此工序目的是洗去工件上粘附的脱脂剂,须保持溢流。 酸洗 主要成份:工业盐酸。 理化性质:浅黄色液体,强酸性、强腐蚀性、易挥发,酸雾对周边金属设备有腐蚀破坏作用,需良好通风环境。 特点:除锈快,不损伤金属材质。 操作标准: 控制步骤: A:试剂和设备

0.1NNaOH标准溶液,酚酞(PP)指示剂,吸管(10ml、20ml),烧杯(200ml) B:测量步骤 1.用吸管取2ml盐酸待测液置于烧杯内。 2.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 3.用20ml吸管量取0.1NNaOH溶液滴定至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4.所耗0.1NNaOH毫升数即为其全酸度之度数。 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a.每个工作日测量全酸度1-2次,以确保其浓度在标准范围内。 b.定时清除沉淀及漂浮物,槽液太脏影响除锈效果时需更换。 c.作业人员需有防护措施,若药液沾到皮肤或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必要时送医就诊。 水洗 此两项水洗用于清洗酸洗过后工件表面的残留酸,清除表面污物,得到洁净的金属晶体表面,便于后序处理。需保持溢流。 中和 使用药剂:中和剂。 理化性质:白色粉末,碱性,易溶于水。 特点:中和工件表面残留的酸液,特别是夹缝的酸液. 操作标准: 测量方法: 取PH试纸浸入槽中1-2秒,得到颜色与比色卡对照,与之相似的颜色所示数值即为其PH值。表调 使用药剂:#200胶钛。 理化性质:白色粉末,弱碱性,易溶于水。

磷化工艺流程

总述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己有9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应用时期。 (二)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换膜处理,主要应用 于钢铁表面磷化,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 (三)磷化基础知识 磷化原理 1、磷化 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积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换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 磷化分类 1、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 (1)高温型 80—90℃处理时间为10-20分钟,形成磷化膜厚达10-30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7-8) 优点:膜抗蚀力强,结合力好。 缺点:加温时间长,溶液挥发量大,能耗大,磷化沉积多,游离酸度不稳定,结晶粗细不均匀,已较少应用。 (2)中温型 50-75℃,处理时间5-15分钟,磷化膜厚度为1-7 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10-15) 优点:游离酸度稳定,易掌握,磷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耐蚀性与高温磷化膜基本相同,目前应用较多。 (3)低温型 30-50℃节省能源,使用方便。 (4)常温型 10-40℃常(低)温磷化(除加氧化剂外,还加促进剂),时间10-40分钟,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比值为1:(20-30),膜厚为0.2-7 g/m2。 优点:不需加热,药品消耗少,溶液稳定。 缺点:处理时间长,溶液配制较繁。 3、按磷化处理方法分类 (1)化学磷化 将工件浸入磷化液中,依靠化学反应来实现磷化,目前应用广泛。 (2)电化学磷化 在磷化液中,工件接正极,钢铁接负极进行磷化。 5、按施工方法分类 (1)浸渍磷化 适用于高、中、低温磷化特点:设备简单,仅需加热槽和相应加热设备,最好用不锈钢

磷化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项目 编号:201601201 钢铁涂装前处理工艺文件 (技术指导书) 委托单位:上海华荣防爆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杭州五源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五源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钢铁件涂装前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本公司是杭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股份制企业,是从事表面处理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提供相应表面处理材料和技术服务,为用户交付“钥匙工程”的“科工贸”一体化公司。本公司的工作人员大学本科毕业生占85%,公司由研究所、技术服务部、表面处理材料厂、表面设备厂等生产实体组成,多次承担了国家、省级大型企业表面处理的攻关项目,承接完成了几十条表面处理生产线工程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公司信奉“诚信、务实、敬业、奉献”的企业精神与互惠互利的经营方针,愿成为企业忠诚的合作伙伴。 根据贵公司产品的特点及其表面涂装质量的要求,本公司技术人员经过了充分的技术论证、考虑其可操作性及工艺合理性,保证生产工艺及经济实用可靠性,认为采用下工艺:(浸渍) 脱脂→水洗→酸洗→水洗→中和→表调→磷化→水洗→封闭→干燥检验 二、工艺方案

五、操作规范 1.工件磷化前应无严重油污。如有,应预处理后再上件。 2.各槽浓度要保证均匀,添加药剂时需先溶于一定量水,再加入槽

中。 3.水洗槽需保持溢流,经常更换水洗槽液。 4.除油槽需保持清洁,如溶液中油份过多时,需更换槽液。 5.操作时,不要让磷化液串至表调槽中,如由于串液导致表调槽 pH值下降,需加纯碱至工艺规范,并加大表调槽更换频率。 6.磷化槽中尽量保持温度恒定,注意经常清理残渣,并保持正确的 酸比及促进剂点数。 7.每班开工前,根据工艺规范的要求,对槽液进行必要的参数检测 后,补加足够的药剂搅匀,然后进行生产,并作好记录。 六、工艺过程的检测管理 1.除油: 用1-14广泛试纸测定即可,pH值过低可适当添加POH-1 2.水洗: 清洗水的主要参数是pH值,用1-14广泛试纸测试即可,超过规定的工艺范围,加大溢流或更换即可。 3.酸洗 pH值用1―14广泛试纸测试。pH值过高需补加盐酸,波美度用250ml量筒小心取240ml左右的溶液,插入波美计,使其悬浮,气液界面对准的刻度值即为波美度(一般配槽时用) 4.水洗 同二。 5.水洗

磷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详细介绍

一、工程概况 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大型企业、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中国轻工机械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是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认定的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并率先通过了CE认证、IS09001---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目前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亿元,资信状况AAA级,2004年实现产值亿元。公司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拥有正式职工2000多名,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塑料机械生产基地。海天公司以其产品的优质、高效、节能、档次高、经济效益好而闻名于全国塑料机械行业,海天塑机如今遍及全国各省、市,国内市场占有率中大型注塑机在60%以上、小型注塑机在15%以上,企业整体实力及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五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首位,是国内同行业公认的排头兵。海天牌注塑机已被外经贸部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外销量年年增长,2003年公司外销量达5000万美元,荣获宁波市“海外市场开拓先进奖”,2004年完成外销量8000万美元,产品批量出口美国、欧洲、南美州、中东、东南亚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和销售额居中国同行业首位。为了进一步完善外销体系和提高国际注塑机市场占有率,公司拥有了二十多家国际销售代理商后,2002年又在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意大利、土耳其开设了境外公司和组装厂,以五个海外公司为中心,?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从根本上解决了机电产品在国际上交货期晚和售后服务困难的问题。2003年8月,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改革,优化和组合企业要素,发挥群体优势,以宁波海天股份有限公司为母体

联合股份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的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集团公司旗下又纷纷成立了海天保税区公司和海天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实现了注塑机领域的细分市场的战略?步骤。2004年,公司又与中国最强的塑料机械科研大学联手成立了海天——北化研究中心,走上了塑机生产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为了实施跨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至2004年,公司为加工中心——海天精工的建设已经先后投入了两个亿的资金,目前加工中心占地面积达百余亩,员工二百多名,拥有两万平米中央空调无尘车间,2004年年产数百台不同规格数控机床,完成近1亿元的产值,计划其生产的数控机床将在四年后达到10亿的产值。“世界的品牌,中国的骄傲”——海天将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中向新的高峰攀登。 依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为配合公司上市的需要,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配套建设废水处理站,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要求。 二、设计依据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4)《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 (5)《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6)《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2932-1996;

磷化处理工艺

磷化处理工艺 关于磷化处理工艺 1 防锈磷化工艺 磷化工艺的早期应用是防锈,钢铁件经磷化处理形成一层磷化膜,起到防锈作用。经过磷化防锈处理的工件防锈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对涂油工件而言),广泛用于工序间、运输、包装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防锈,防锈磷化主要有铁系磷化、锌系磷化、锰系磷化三大品种。 铁系磷化的主体槽液成分是磷酸亚铁溶液,不含氧化类促进剂,并且有高游离酸度。这种铁系磷化处理温度高于9 5℃,处理时间长达30min以上,磷化膜重大于10g/m2,并且有除锈和磷化双重功能。这种高温铁系磷化由于磷化速度太慢,现在应用很少。 锰系磷化用作防锈磷化具有最佳性能,磷化膜微观结构呈颗粒密堆集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防锈磷化。加与不加促进剂均可,如果加入硝酸盐或硝基胍促进剂可加快磷化成膜速度。通常处理温度80~100℃,处理时间10~20min,膜重在7.5克/m2以上。 锌系磷化也是广泛应用的一种防锈磷化,通常采用硝酸盐作为促进剂,处理温度80~90℃,处理时间10~15min,磷化膜重大于7.5g/m2,磷化膜微观结构一般是针片紧密堆集型。 防锈磷化一般工艺流程: 除油除锈——水清洗——表面调整活化——磷化——水清洗——铬酸盐处理——烘干——涂油脂或染色处理 通过强碱强酸处理过的工件会导致磷化膜粗化现象,采用表面调整活化可细化晶粒。锌系磷化可采用草酸、胶体钛表调。锰系磷化可采用不溶性磷酸锰悬浮液活化。铁系磷化一般不需要调整活化处理。磷化后的工件经铬酸盐封闭可大幅度提高防锈性,如再经过涂油或染色处理可将防锈性提高几位甚至几十倍,见表1。 表1 磷化膜与涂油复合对耐蚀性的影响 材料出现锈蚀时间(h)(盐雾你发的这个词被禁止发行B117-64) 裸钢0.5 钢+涂油15.0 钢+16g/m2锌磷化 4.0 钢+锌磷化+涂油550.0 摘自Freeman D B.Phosphating and Metal Pretreatment Woodhead-Faukner,1986. 2 耐磨减摩润滑磷化工艺 对于发动机活塞环、齿轮、制冷压缩机一类工件,它不仅承受一次载荷,而且还有运动摩擦,要求工件能减摩、耐摩。锰系磷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能耐磨损,磷化膜具有较好的减摩润滑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活塞环,轴承支座,压缩机等零部件。这类耐磨减摩磷化处理温度70~100℃,处理时间10~20min,磷化膜重大于7. 5g/m2。 在冷加工行业如:接管、拉丝、挤压、深拉延等工序,要求磷化膜提供减摩润滑性能,一般采用锌系磷化,一是锌系磷化膜皂化后形成润滑性很好的硬脂酸锌层,二是锌系磷化操作温度比较低,可在40、60或90℃条件下进行磷化处理,磷化时间4~10min,有时甚至几十秒钟即可,磷化膜重量要求≥3g/m2便可。工艺流程是: 耐磨减摩磷化减摩润滑磷化(冷加工) 除油除锈除油除锈 水清洗水清洗 锰系磷化锌系磷化 水清洗水清洗 干燥皂化(硬脂酸钠) 涂润滑油脂干燥 3 漆前磷化工艺 涂装底漆前的磷化处理,将提高漆膜与基体金属的附着力,提高整个涂层系统的耐腐蚀能力;提供工序间保护以免形成二次生锈。因此漆前磷化的首要问题是磷化膜必须与底漆有优良的配套性,而磷化膜本身的防锈性是次要的,磷化膜细致密实、膜薄。当磷化膜粗厚时,会对漆膜的综合性能产生负效应。磷化体系与工艺的选定主要由:工件

磷化处理及工艺

磷化处理及工艺 磷化 目录 总述

原理及应用 磷化基础知识 1. 一、磷化原理 2. 二、磷化分类 3. 三、磷化作用及用途 4. 四、磷化膜组成及性质 5. 五、磷化工艺流程 6. 六、影响因素 7. 七、磷化后处理

8. 八、磷化渣 9. 九、磷化膜质量检验 10. 十、游离酸度及总酸度的测定 一、有色金属磷化十11. 总述原理及应用 磷化基础知识 总述. 磷化(phosphorization)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

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己有9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应用时期。 磷化膜用作钢铁的防腐蚀保护膜,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Charles Ross于1869年获得的专利(B.P.No.3119)。从此,磷化工艺应

用于工业生产。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磷化处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一战期间,磷化技术的发展中心由英国转移至美国。1909年美国 T.W.Coslet将锌、氧化锌或磷酸锌盐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个锌系磷化液。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磷化工艺的发展,拓宽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前途。Parker防锈公司研究开发的Parco Power配制许多缺点,将磷化处理时间提T磷化液,克服 高到lho 1929年Bonderizing磷化工艺将磷化时间缩短至10min, 1934年磷化处理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即采用了将磷

钢丝的磷化处理

钢丝的磷化处理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己有9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应用时期。磷化膜用作钢铁的防腐蚀保护膜,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Charles Ross于1869年获得的专利(B.P.No.3119)。从此,磷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磷化处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一战期间,磷化技术的发展中心由英国转移至美国。1909年美国T.W.Coslet将锌、氧化锌或磷酸锌盐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个锌系磷化液。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磷化工艺的发展,拓宽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前途。Parker 防锈公司研究开发的Parco Power配制磷化液,克服T许多缺点,将磷化处理时间提高到lho 1929年Bonderizing磷化工艺将磷化时间缩短至10min, 1934年磷化处理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即采用了将磷化液喷射到工件上的方法。二战结束以后,磷化技术很少有突破性进展,只是稳步的发展和完善。磷化广泛应用于防蚀技术,金属冷变形加工工业。这个时期磷化处理技术重要改进主要有:低温磷化、各种控制磷化膜膜重的方法、连续钢带高速磷化。当前,磷化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提高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能源进行。(二)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换膜处理,主要应用于钢铁表面磷化,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三)磷化基础知识 磷化原理 1、磷化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积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换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 2、磷化原理钢铁件浸入磷化液(由Fe(H2PO4)2 Mn(H2PO4)2 Zn(H2PO4)2组成的酸性稀水溶液,PH值为1-3,溶液相对密度为1.05-1.10)中,磷化膜的生成反应如下: 吸热3Zn(H2PO4)2 Zn3(PO4)2↓+4H3PO4或 吸热吸热3Mn(H2PO4)2 Mn3(PO4)2↓+4H3PO4

金属骨架磷化技术方式及工序

金属骨架磷化技术方式及工序 所谓磷化,是指把金属工件经过含有磷酸二氢盐的酸性溶液处理,发生化学反应而在其表面生成一层稳定的不溶性磷酸盐膜层的方法,所生成的膜称为磷化膜。磷化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涂膜附着力,提高涂层耐蚀性。磷化的方法有多种,按磷化时的温度来分,可分为高温磷化(90-98℃),中温磷化(60-75℃),低温磷化(35-55℃)和常温磷化。 为提供良好的涂装基底,要求磷化膜厚度适宜,结晶致密细小。 中、高温磷化工艺,虽然磷化速度快,磷化膜耐蚀性好,但磷化膜结晶粗大,挂灰重,液面挥发快,槽液不稳定,沉渣多,而低、常温磷化工艺所形成的磷化膜结晶细致,厚度适宜,膜间很少夹杂沉渣物,吸漆量少,涂层光泽度好,可大大改善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抗冲击性等,更能满足涂层对磷化膜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直认为磷化膜厚,涂装后涂层的耐蚀性高,磷化膜本身在整个涂装体系中并不单独承担多大的耐蚀作用,它主要起到使漆膜具有强粘附性,而整个涂层系统的耐蚀力则主要取决于漆膜的耐蚀力以及漆膜与磷化膜的优良配合所形成的强粘附力。 磷化液一般由主盐、促进剂和中和剂所组成。过去使用的磷化液,大多采用亚硝酸钠(NaNO2)作促进剂,效果十分年、明显,但在NaNO2在磷化液中有很大危害:一是影响磷化液的稳定性,NaNO2在酸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分解了。因此,不得不经常添加。NaNO2的这种特性,往往引起磷化液的主盐不稳定,磷化液沉淀较多,磷化膜挂灰严重,槽液控制困难,磷化质量不稳定;二是NaNO2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危害人体健康,环境污染严重。解决的方法:一是减少NaNO2的用量;二是寻找替代物。 配方:XH-1B 4%+H2O 4、钝化 磷化膜的钝化技术,在北美和欧洲国家被广泛应用,采用钝化技术是基于磷化膜自身特点决定的,磷化膜较薄,一般在 1-4g/m2,最大不超过10g/m2,其自由孔隙面积大,膜本身的耐蚀力有限。有的甚至在干燥过程中就迅速生黄锈,磷化后进行一次钝化封闭处理,可以是磷化膜孔隙中暴露的金属进一步氧化,或生成钝化层,对磷化膜可以起到填充、氧化作用,使磷化膜稳定于大气之中。 5、磷化膜的干燥 对磷化膜进行干燥处理,可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下道工序涂漆作准备,以除去磷化膜表面的水分,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涂装后膜的耐蚀性。 所谓磷化处理是指金属表面与含磷酸二氢盐的酸性溶液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在金属表面生成稳定的不溶性的无机化合物膜层的一种表面的化学处理方法。所形成的膜称为磷化膜。它的成膜机理为:(以锌系为例)

常规磷化前处理标准及工艺详解

常规磷化前处理标准及工艺详解 一、前处理基本定义 1、喷淋式前处理 应用喷射方式从被涂工件表面去除各种污垢,如脱脂、除锈,经清洗后,对工件表面进行各种化学处理(表调、磷化),以提高涂膜的耐腐蚀和涂膜与工件表面的附着力,以保证涂膜的理化性能和产品的质量。 2、表面活性剂 是一种能显著降低接触表面(界面)张力并具有吸附性能的物质,从结构看,所有表面活性剂都是由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两部分组成。亲水基团能与水分子亲和,而亲油基团能使油亲和,因此它们是两亲分子,具有亲水、亲油的性质,能起乳化、分散和增溶等作用。 3、脱脂原理 a、清洗前的工件状态:存在空气与工件、空气与油污、油污与工件、油污与油污四种界面。 b、待清洗的工件处在清洗液(清洗剂工作溶液)中,用清洗液置换空气的状况,这是一种润湿过程。 c、清洗液浸入油污与工件的界面后,则仅存在工件与清洗液、清洗液与油污的两种界面,这是一个乳化分散过程,油污被表面活性剂包围而形成乳化液滴分散到清洗液中。 4、表面调整 把表面转化为能在以后的工序中得到成功处理的适当状态的过程。 5、磷化处理 将金属表面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一层非金属的、不导电的、多孔连续的磷酸盐薄膜。磷化剂的主要成份为酸式磷酸盐,这些酸式磷酸盐在溶于水后,分解产生游离磷酸,与工件表面金属起化学反应,生成磷酸盐沉淀在工件表面。形成磷化膜。 6、磷化膜作用

a、磷化膜为磷酸盐的结晶堆积,具有多孔性和不光滑的表面,涂料可以渗入到这些孔隙中,因而能显著提高涂膜的附着力。 b、磷化膜能使金属表面由优良导体转变为不良导体,从而抑制了金属表面的原电池腐蚀,提高涂层的耐蚀性和耐水性。 7、促进剂 a、在磷化处理中使用的催化剂称为促进剂,在磷化过程中主要是去极化作用。 b、磷化反应中产生的氢气被吸附在待磷化金属表面,从而阻止磷化膜结晶的形成,为加速磷化反应速度,缩短磷化处理时间,须滴加促进剂(通常为亚硝酸钠)以去除氢气。亚硝酸钠分解产生NO2,使氢气经氧化反应生成水。 二、前处理工艺规程 1、上挂工件 在上挂工件时对冲压半成品进行组合上挂,同时对冲压半成品外观实施检查。为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上挂工件时应重点检查和操作要点: a、检查冲压半成品基材情况,如变形、破损、毛刺、分层、表面精度等级、表面油剂、污物、缺料和开裂等; b、冲压件表面镀锌层质量,要求表面洁净,不允许存在氧化和颜色(如是否有黑褐色等)、霉斑、锌花形状(如凹凸)不正常等现象; c、要求工件悬挂稳定、牢固,不易脱落; d、尽量将工件正面对枪手方向,工件之间的距离要确保工件在整个线体运行过程中不相互2、预脱脂 在温度为30-55℃脱脂液中1~2min喷淋或浸泡,以达到部分脱除冲压半成品表面油脂的作用,减轻主脱脂的原材料的消耗。喷淋压力为0.08-0.12MPa。为确保达到预期效果,该工位重点监控要点: a、每小时检查漕液总碱度和游离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