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歌词两首练习题
11册5课《歌词两首》

3.昨天下午,我到文化宫玩了一整天。
4.《长江之歌》是我特别爱听的一首歌词。
七、阅读能力展示台。
晴空下的长江碧绿的湖水留给我的是温柔、清新的回忆,蔚蓝的大海引起我无数美好的遐想。
长江,没有湖水的清澈,缺乏大海的神奇,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晴空下的长江,更有一种令人说不出的神韵。
天空,湛蓝湛蓝的,是那么明净;云儿,雪白雪白的,是那么轻盈。
明媚的阳光交织成一张巨大的金网,罩在江面上,罩在岸边,罩在武汉三镇广阔的土地上。
站在长江大桥上,长江的丰姿和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
俯视江面,只见浑浊的江水卷着旋涡,打着转儿,仿佛在跳跃,舞蹈,终于,孩子似的撒了一阵欢,飞快地向东流去。
航标灯在浪花的簇拥下,摇来摇去,可真惬意啊!一艘艘轮船“呜呜”地呜着汽笛,在江面上破浪前行。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是的,此乐何极!此时的江面上虽然没有优美的渔歌声,但那声声嘹亮的汽笛,不正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吗?放眼望去,江面上闪烁着耀眼的金光,时而聚拢,时而散开,莫非是一群快乐的精灵在嬉戏?远处的江面,停泊着几艘运煤船,船上一堆堆小山闪耀着光泽。
水天交接处,依稀可以看到一线山痕,那些从天边驶来的和向天边驶去的船只,不由使人想起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
再往近处看,长江两岸,龟、蛇二山郁郁葱葱,摇相呼应。
龟山上,高高的电视塔耸人云宵,晴川饭店座落在绿树环抱之中,显得分外别致;蛇山上,那“南维高拱”的黄鹤楼金碧灰煌,衬着蓝天、白云、绿树,宛如一幅古色古香的图画。
忽而飞来一群鸟儿在楼前盘旋,真叫人怀疑那是黄鹤又驮着仙人而至了。
我不由想起那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来,诗人所描写的烟雾笼罩的长江,是忧愁伤感的长江。
我想他若能目睹如今晴空下的长江,心胸定会豁然开朗,忘掉一切烦恼,写出来的诗句就不会这样凄伤了吧?在这晴朗的天气里,长江显得更温柔,更慈祥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歌词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歌词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基础演练1. 看拼音写词语。
2. 比一比组词,看看谁的眼力准。
3. 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4.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5. 请根据本课的积累,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松花江上》《保卫黄河》)6. 《松花江上》这首歌词中提到的“九一八”你知道指的是中国历史中的什么事件吗?大家上网搜集资料后按照事情的“六要素”简单的写一写,尽量能用上文中所学的词语。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歌词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基础演练1.【答案】煤矿,悲惨,抛弃,万丈,长矛,青纱帐【考点】看拼音写汉字词两首【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煤矿悲惨抛弃高粱万丈长矛青纱帐2.【答案】挥手,桥梁,矛盾,岗位,浑水,粮食,茅草,山冈【考点】组词词两首【解析】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
此为常用同音字和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如挥与浑,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
挥:表示舞动,摇摆。
可组词:挥手。
浑:水不清,污浊。
可组词:浑水。
【解答】挥手桥梁矛盾岗位浑水粮食茅草山冈3.【答案】衰老的爹娘无尽的宝藏可爱的家乡端起土枪挥动大刀保卫家乡【考点】词语搭配词两首【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认真分析前后词语的意思,然后进行合理的搭配,如:“衰老的爹娘”。
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名词,也就是动宾短语,只要搭配合情合理即可,如:端起土枪。
4.【答案】怒吼,豪杰,丢弃,悲凉,年老,无限【考点】近义词,反义词词两首【解析】考查了写近义词,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
2016年5歌词两首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5歌词两首练习题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qìgài bǔyùdàng dígu àn gài()()()()fēng cǎi wǎn qǐpáng bólào yìn()()()()二、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A. 拟人B. 排比C. 反复D. 夸张E. 比喻1.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2. 你用甘甜的乳汁,培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3. 啊,长江!啊,长江!()4.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不管何时,不管何地,心中一样亲。
()三、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 洋装()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国心。
2. 流在内心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身在他乡()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四、品读下列语句,谈谈你的体会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培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五、阅读能力展现台。
坐中国船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
预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
他的目光掠过河岸,盯着挂有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讲:“漂亮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躏!”不大会儿,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伙儿:“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致是赔了本,没什么送给乘客。
”大伙儿在坐船的咨询题上争辩起来。
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能够得到点洋货。
陈毅对大伙儿讲:“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负。
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
在这种时候,我们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吗?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伙儿都觉得陈毅讲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歌词两首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歌词两首_西师大版2019年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5.歌词两首同步试题1.用“√”选出下列画线字的正确注音。
丰采(fēn fēng) 哺育(bǔ pǔ) 尘埃(chén chéng) 纯洁(cún ch ún)挽起(miǎn wǎn) 臂膀(bì bèi ) 烙印(lào nào ) 灌溉(ɡài k ài)澎湃(pài bài)2.给画线字选择正确解释,在序号上打“√”。
(1) 无穷①没有钱②完了,穷尽③用尽④极端(2) 荡涤①摇动②闲逛③洗④广阔,平坦(3) 气概①大略②一律③气度,神情④景象,状况3.课文链接。
1.“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在文中重复出现,其表达效果如何?2.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从写作角度来说,前者由“雪山”写到“东海”,偏于,后者由“远古”写到“未来”,偏于。
从内容上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戏答:铸就:心潮难已:2.仔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1)中文的特点是什么?(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4.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5.考考你。
(1) 文中提到的“大地”“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2)读一读,填一填。
明月几时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大江东去,参考答案1.fēng bǔ chén chún wǎn b ì lào ɡài pài【解析】2.(1)②(2)③(3)③【解析】3.1.全诗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2021届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歌词两首练习卷

2021年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歌词两首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
rǔ zhīwǎn jiùdàng díchén āi() () () ()qì gài guàn gài chūn cháo qíng huái() () () ()二、连线题2.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
无穷的国土严肃的形势健美的清流严格的态度花的源泉严峻的目光纯洁的臂膀严厉的要求三、修改病句3.修改病句。
1.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2.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____________3.同学们都很爱护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4.周老师指导我了许多一只只不同型号的船。
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煮书”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
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歌词二首》练习 冀教版

《歌词二首》同步练习一、《歌词二首》的两首作品都是电影插曲或者电影。
《毕业歌》是电影《》的插曲,作词,作曲。
《友谊地久天长》选自电影《》二、现代文阅读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国打场。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增光!1.歌词的语言含蓄而隽永,需要细加品味才能准确理解。
请说说你对“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的理解。
(4分)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3.总体上看,这首歌词抒发表达了什么主题?(3分)4.根据上面歌词的格式,再续写一段,表达你理想中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6分)一、桃李劫;田汉;聂耳;魂断蓝桥二、1.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农民为“理想”耕耘,充满诗意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大地的丰收。
2.排比;歌颂家乡及生活;歌颂理想及劳动;歌颂未来及奋斗 3. 对美好家乡、生活、未来的赞美 4.略。
六年级语文:歌词两首练习题及答案

5 歌词两首一、看拼音,写词语.qì gài bǔ yù dàng díguàn gài()()()()fēng cǎi wǎn qǐ páng bólào yìn()()()()二、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A. 拟人B. 排比C. 反复D. 夸张E. 比喻1.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2.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3. 啊,长江!啊,长江!()4.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三、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1. 洋装()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2.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身在他乡()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四、品读下列语句,谈谈你的体会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五、阅读能力展示台.坐中国船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过河岸,盯着挂有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蹄下惨遭蹂躏!”没多久,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什么送给乘客.”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侮.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种时候,我们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吗?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蹂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欺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 把画“”的句子改成陈述句.3. 陈毅为什么皱起了眉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4. 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表现了陈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参考答案:一、乞丐哺育荡涤灌溉风采挽起磅礴烙印二、1.A 2.A B 3.C 4.D三、1.虽然可是2.就算也四、采用第二人称描写,贴近生活,就像在赞颂自己的朋友.写出了长江的大气、磅礴.五、1.①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害. ②欺负.2. 在这种时候,我们不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3.因为他看到祖国的山河如此美丽,而在码头上却看到了挂着外国旗子的军舰.4.青年时代的陈毅从重庆乘船去上海,说服同路的几位青年宁肯不要赠送的洋货,也要乘中国船强烈的爱国之情。
2020-2021学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3歌词两首练习卷

2020-2021学年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3歌词两首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聚拢俊俏偶尔近义词:(_____)(_____)(_____)反义词:(_____)(_____)(_____)二、语言表达2.照样子,根据示写句子。
例1:柔柳展开了嫩叶。
(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请仿写:桃花散发出香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提示:描写几个连续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型转换3.把下面句子改成句末是句号的句子,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登山人一天,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jīnɡ)斩棘(jí),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něi)。
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毫不气馁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毫不气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短文中的三个词语概括三个人的登山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收回我那无穷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1.用“‖”将诗歌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2.反复是这首歌词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试分析下列词句反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我的家乡在松花江上”________ (2)“流浪!”________
(3)“哪年,哪月”________
(4)“爹娘啊,爹娘啊。
”________
3根据课文的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抗日英雄()的黄河()的大豆()的游击健儿2、《松花江上》歌词中提到的“九一八”是
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谁不爱自己的家乡,一提起家乡,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请仿照这首诗歌的开头写一段,写家乡的景、事和人,抒发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我的家乡在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家乡在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家乡在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卫黄河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1、给原文加标点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了---------------
3.“河西”“河东”两句表明了华北人民抗敌的-----------。
4.“万山丛中”和“青沙帐里”两句描写了--------------。
5.“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描写了------------------。
6.四个“保卫”运用-----修辞手法,表达了-----------------------。
---------------------*答案部分*---------------------
★ 试题详解:1.我的家在东北……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欢聚在一堂?//
第一层:忆家乡第二层:离家乡第三层:思家乡
2.反复的作用主要是起强调思想感情的作用。
具体分析略。
3.散文语言一般都很形象、生动、详尽,诗歌语言则显得凝练、简洁。
4.略
最佳答案
1.拟人愤怒的心情
2.爱国情
3.战士们隐避的好
4.战士们奋起反抗
5.反复保卫中国的坚决信心
1.拟人高昂愤怒
2.积极,同仇敌忾
3.全民参战,保卫祖国
4.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5.反复誓死保卫祖国保卫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