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的变化教学提纲
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公共设施的变化_课件1

1号线南至莘庄,北至富锦路。途经宝山、闸北、黄 浦、徐汇、闵行5个区,全长36.89公里,设28个车站。
在我们的生活 当中,有的公共设 施已经渐渐地消失 了;有的公共设施, 被创造出来了;有 的公共设施越变越 好了。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变化?
公共设施的发展预示着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了! 公共设施的发展预示着人类社会更加进步了! 公共设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公共设施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公共设施的变化和发展。 2.从功能、种类、数量、外观等方面探索 公共设施的变化。 3.从公共设施的变化中体会到社会、经济、 科技的飞速发展。
现在的公用电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投币电话
磁卡电话
电话亭 人性化、个性化
防风雨、防干扰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公共设施, 它们在功能、种类、数量、外观上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
谢谢
摆渡船
JOY 告诉了我们……
杨浦大桥 南浦大桥
卢浦大桥 高架桥
飞 机
轨道交通
出租车
公交车
轮 渡
环保、舒适、人 性化
拥挤、车次少
载 客 量 变 大 了来自公交车辆人性化设施 不断出现采用集中润滑系 统、空调设施、宽客门、 低踏板以及无障碍设施, 全面提升了上海公交车辆 的技术档次和乘坐舒适度 已有10000多辆公交车安 装了移动电视,车辆到站 时电脑报站器和电子显示 屏会及时提醒。123路上 率先采用的GPS卫星定位 系统。
公共设施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年级:二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2. 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公共设施。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公共设施有哪些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公共设施如道路、桥梁、公共厕所、垃圾桶等,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我们要爱护它们。
二、新课讲解1. 教师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3. 教师总结:爱护公共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物的表现。
三、案例分析1. 教师讲述一个破坏公共设施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后果。
2. 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3.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关于爱护公共设施的宣传海报或手抄报。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宣传标语和图画,表达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爱护公共设施。
3. 教师总结:爱护公共设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共设施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公共设施设计教案模板

公共设施设计教案模板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模板旨在指导教师在公共设施设计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实施。
通过合理设计的公共设施,学生将能够了解公共设施的发展背景、功能需求以及设计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公共设施设计的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3. 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公共设施;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公共设施设计的定义和范围;2. 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历程;3. 公共设施设计的功能需求;4. 公共设施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5. 公共设施设计的案例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调研、设计方案制定和展示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案例分析和评价,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4. 观摩法:组织学生观摩优秀公共设施设计案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评价方式1. 学生实践活动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学生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 学生展示和报告:评价学生对公共设施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4.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评价学生对公共设施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公共设施设计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2. 互联网资源:提供公共设施设计案例、相关论文和报告等资源;3. 实验室或场地:提供实践活动所需的实验室设备和场地等资源。
七、教学进度安排单元 | 教学内容 | 教学时数-----------|-----------------|---------第一单元 | 公共设施设计的定义和范围 | 2课时第二单元 | 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历程 | 2课时第三单元 | 公共设施设计的功能需求 | 4课时第四单元 | 公共设施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4课时第五单元 | 公共设施设计的案例分析和评价 | 4课时八、教学反馈与完善1. 学生反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2. 教师反思:教师结合学生反馈和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和教案完善。
公共设施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年级:二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
2. 掌握爱护公共设施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
教学准备:1. 课件:公共设施图片、视频等。
2. 小组讨论材料: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景模拟剧本、心得体会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公共设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公共设施的定义和分类,如交通设施、卫生设施、照明设施等。
2. 通过课件展示公共设施破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破坏公共设施的危害。
3. 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公共设施?4.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爱护公共设施的方法。
三、情景模拟1. 教师发放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景模拟剧本,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2. 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表达爱护公共设施的态度。
四、心得体会1. 学生填写心得体会,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2. 教师收集学生心得体会,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爱护公共设施的理念。
六、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2.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反映。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表现。
2. 心得体会:检查学生填写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爱护公共设施的认识程度。
3. 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
《公共设施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设施规划》课程教学大纲公共设施规划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公共设施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共设施规划关系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布局、交通网络、绿化环境等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意在培养学生对公共设施规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规划需求。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公共设施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原则;2. 掌握公共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工具;3. 能够分析和评估现有城市的公共设施状况,提出改进建议;4. 能够设计和规划满足不同城市需求的公共设施系统。
三、教学内容单元一:公共设施规划概述- 公共设施规划的定义和背景- 公共设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公共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单元二:公共设施分析与评估- 公共设施调查与数据收集- 公共设施现状分析与评估方法- 公共设施需求预测与规划单元三:公共设施规划方法与工具- 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方法- 公共设施交通网络设计- 公共设施绿化环境规划单元四:区域公共设施规划- 城市级公共设施规划与设计- 社区级公共设施规划与设计- 公共设施规划实例分析单元五:公共设施规划实践案例- 案例一:城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案例二:交通系统规划与优化- 案例三:公园与绿地规划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教师授课讲解公共设施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公共设施规划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交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4. 实践项目:进行公共设施规划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践项目等。
2. 期中考试:检测学生对公共设施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期末项目:自选公共设施规划案例并进行实践调研和设计,提交项目报告和展示。
六、参考教材1. 《公共设施规划原理与方法》2. 《城市设计与公共设施规划》3. 《建筑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手册》七、备注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设施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爱护公共设施》教案

《爱护公共设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心。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注公共设施的维护与保护。
二、教学内容:1. 公共设施的定义和作用2. 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3. 爱护公共设施的方法与技巧4. 公共设施的维护与保护5. 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注公共设施的维护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共设施的定义、作用和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爱护公共设施的实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公共设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公共设施的维护与保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共设施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公共设施的定义、作用和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3. 分析爱护公共设施的实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4. 小组讨论:如何爱护公共设施,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5. 总结讲解:引导学生关注公共设施的维护与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
6. 课堂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爱护公共设施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7.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注公共设施的维护与保护。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爱护公共设施的认识和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于爱护公共设施的思考题的完成情况,检查他们的思考深度和理解程度。
3. 实践报告:鼓励学生记录他们在课后参与公共事务、关注公共设施维护与保护的行动和体会,通过报告评估他们的实践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现场,增强他们对于公共设施重要作用的认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公共设施的变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沪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公共设施的变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情境分析,知道有一些场合特别要求人们守时,认识共同守时的重要性,以及迟到、早退、拖拉、早到等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
2、通过日常表现评价,日常问题反思,掌握一些守时的方法,做到在集体活动中不迟到、不早退、不拖拉、不早到。
意识到守时既是维护公共秩序,又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现代公民基本的文明素养,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第一,我们班级学生对于时间与集体的概念具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守时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在班级中时常会出现“迟到”、“做事拖拉”的现象。
学生对于不遵守时间的基本表现还只是认为只有迟到才算是不遵守时间,早退、早到、做事拖拉等不守时的基本表现还不够认识。
第二,我们班级学生对于遵守时间的方法运用还是有所一知半解,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去运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此设计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分析,真正让学生去开拓思维,真实感受与运用,从而帮助自己掌握守时的方法。
第三,多数学生懂得要在生活中遵守时间,但是学生的行为与语言是不一致的,有些学生还未重视起守时的重要性。
因此,通过分析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守时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现代公民基本的文明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案例情境分析,知道有一些场合特别要求人们守时,认识共同守时的重要性,以及迟到、早退、拖拉、早到等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
难点:通过日常表现评价,日常问题反思,掌握一些守时的方法,做到在集体活动中不迟到、不早退、不拖拉、不早到。
4教学过程
4.1一学时。
公共设施认知幼儿园大班教案

公共设施认知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公共设施的概念,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公共设施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公共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公共设施的定义:让幼儿了解公共设施是为大家服务的设施,如公园、图书馆、医院等。
2. 公共设施的作用:让幼儿知道公共设施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如交通灯指引交通、公共汽车提供出行便利等。
3. 公共设施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公共设施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如公共厕所、垃圾桶等。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公共设施的图片,如公园、图书馆、医院、交通灯、公共汽车等。
2. 教学卡片:制作公共设施的认知卡片,用于游戏和复习。
3. 教学视频:准备一段关于公共设施的短视频,帮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公共设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公共设施的概念,如“你们在哪里见过公共设施?”2. 讲解:展示公共设施的图片和视频,讲解公共设施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3. 互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在公共设施中的行为,如在公园玩耍、在图书馆看书等。
4. 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公共设施认知游戏,如“找出不同的公共设施”等。
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公共设施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幼儿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公共设施,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公共设施,并说明原因。
2. 课后延伸:鼓励幼儿参与公共设施的维护和保护,如捡拾垃圾、爱护座椅等。
六、教学活动:公共设施探索之旅1. 活动目的:通过实地考察,让幼儿亲身体验公共设施的使用,增强对公共设施的认识。
2. 活动准备:确定考察的公共设施地点,如公园、图书馆、医院等。
3. 活动过程:a. 教师带领幼儿前往预定的公共设施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b.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公共设施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