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修辞手法赏析(阅读)教师(1)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五年级寒假专题——修辞手法+赏析句子(答案版)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五年级寒假专题——修辞手法+赏析句子(答案版)部编版

知识讲解1:修辞手法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比喻句构成关键: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点。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
的、好
像、宛如出现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借喻甲代乙不出
现无出现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
丝。

二、比拟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2.拟物:是把人当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句: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夸张:是为了更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有意言过其实的修辞。

例句:1.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五、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1。

小学修辞手法赏析(阅读)教师(1)

小学修辞手法赏析(阅读)教师(1)

小学修辞手法赏析(阅读)教师(1)现代文阅读分析修辞手法、标题的作用【知识点精讲】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常见考法:1、分析画“”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2、鉴赏“”句子。

常见类型举例:1、比喻:例: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一个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思考:这句话中哪里用到了比喻?是比喻中的那一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蚂蚁本来是黑压压的一片,为什么不把它比作黑板,而把它们比作雪球呢?共同点是什么?紧密、圆、滚动快。

本句话中,作者强调的是蚂蚁抱成团的团结精神,而非蚂蚁的颜色。

)对比句: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没有滚动的动态感,不够形象)思考:本句的作用是什么?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蚂蚁团又大又圆滚动飞速的特点。

2、拟人例:鸟儿将XXX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对比: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跟微风流水应和着。

(感触感染不到作者的喜爱之情)作用:把“鸟儿”拟人化,使对鸟叫声的描写更加活泼形象,富有情趣,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答题模板:拟人化;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1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排比例:妈妈的关爱是阵阵的凉风——在我有汗水的时候,给我送来丝丝凉意;妈妈的关爱是滴落的泪水——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焦急地守候着我;妈妈的关爱是一把花折伞——当我遇见风雨的时候,为我遮风挡雨……对比:妈妈的关爱是阵阵的冷风——在我有汗水的时分,给我送来丝丝凉意。

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气势,更强烈地表现感情。

4、反问例:今天的电影莫非不出色吗?作用:强调电影的精彩,语气更强烈。

例题解析】XXX那双美丽的蓝眼睛①有一年夏天,一次意外的事故,我被溅起的铁水烫伤了左眼,住进XXX。

那天换药时,我疼得大声喊叫。

有人轻轻敲门,从门缝中挤进一张女孩幼稚的脸,眼睫毛长长的,微微向上翘。

那双眼睛与众不同,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

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练习)(教师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练习)(教师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2024年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专讲专练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配套练习一、(2020·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母亲的“土月饼”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

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香喷喷的芝麻。

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馅儿就露了出来,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

吃的时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点点舔掉。

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

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带回家,母亲先把面粉倒进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面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

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棋子上有五个凹进去的圆形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

我们洗净双手,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面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

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

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记叙文阅读专项讲解(一)-------修辞手法讲解

记叙文阅读专项讲解(一)-------修辞手法讲解

记叙文阅读专项讲解(一)-------修辞手法讲解一、分类讲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二、实战演练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大城小树连亭①树本来长在乡野,由于人的关系,进了大城。

虽然有些树由于水土不服而总有些营养不良,但毕竟大城算是有了树。

[全]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全]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修辞知识一、比喻:打比方Q)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变个脸Q)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赋予〃秋雨〃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低低的私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①比拟是仿照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被比拟的事物),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三、借代:做代表(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修辞手法阅读三年级

修辞手法阅读三年级

修辞手法---句子赏析及词语解释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利用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的相似点作比较(事物的特点包括:大小颜色、形态、作用。

行为上的相似,事物的状态和人的动作)本体+比喻词+喻体比喻词:像好像宛如仿佛犹如似的比喻积累:太阳: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夏天的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烧烤着大地。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白云天上的白云好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月亮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碧玉盘。

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星星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深蓝的夜空。

天上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彩虹天上的彩虹好像一座七彩的桥。

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雨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春天的雨细如牛毛。

雨细细密密地下着,像在窗外挂了一幅珠帘。

雾大雨刚过,远处的山如同披了一层轻纱。

雪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刚下过雪,马路上刚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

刚下过雪,大地上像是盖了一个厚厚的大棉被。

花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这莲花,好似亭中妩媚的女子,在轻歌曼舞。

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草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春天来了,草地像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1)

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1)

赏析句子——修辞手法赏析技巧刘小梅教学目标:学会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赏析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的题型。

〔二〕常见的修辞方法的作用:比喻、拟人: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排比:增强语势、使语言具有音乐美或节奏感。

设问、反问: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强调了……对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照:强调了......突出了.....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三)答题格式1.这个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2.写出了......(内容〕3.表达了/表现了/抒发了.......〔情感〕〔四〕举例分析例如1: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飞天〞凌空》〕答: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跳水时优雅的动作。

3.流露出作者内心的赞叹与喜爱之情。

例如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1.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油蛉和蟋蟀们人格化,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和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乐趣。

3.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例3:几分钟之后,也许又会大雨如注,也许是丝丝细雨飘下,也许是阴云密布,整个海面又被大雾封锁……千变万化的自然美景,是你的眼睛应接不暇,不到基隆来,是很难领略到的。

答:1.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语势,2.写出了基隆的天气千变万化,基隆的雨来得急、来得快,3.表达出作者对这一自然美景的赞美。

例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人教版 小学四下语文 第六章景物描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版)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人教版 小学四下语文 第六章景物描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版)

景物描写中修辞手法的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能够准确判断修辞手法并了解其表达效果2、能将修辞手法灵活运用到景物描写中3、提升语言美感小学四年级会学到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中有些会有相同之处,很容易就会出现混淆,下面来进行具体讲解。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如同等。

作用:⑴化平淡为生动;⑵化深奥为浅显;⑶化抽象为具体。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二、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某种情感。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三、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四、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作用:鲜明地表达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分析修辞手法、标题的作用【知识点精讲】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常见考法:1、分析画“_____ ”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2、鉴赏“_______ ”句子。

常见类型举例:1、比喻:例: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一个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思考:这句话中哪里用到了比喻?是比喻中的那一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蚂蚁本来是黑压压的一片,为什么不把它比作黑板,而把它们比作雪球呢?共同点是什么?紧密、圆、滚动快。

(本句话中,作者强调的是蚂蚁抱成团的团结精神,而非蚂蚁的颜色。

)对比句: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没有滚动的动态感,不够形象)思考:本句的作用是什么?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蚂蚁团又大又圆滚动飞速的特点。

2、拟人例: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对比: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感受不到作者的喜爱之情)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鸟儿”拟人化,使对鸟叫声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答题模板:拟人化;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排比例:妈妈的关爱是阵阵的凉风一一在我有汗水的时候,给我送来丝丝凉意;妈妈的关爱是滴落的泪水一一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焦急地守候着我;妈妈的关爱是一把花折伞一一当我遇见风雨的时候,为我遮风挡雨……对比:妈妈的关爱是阵阵的凉风——在我有汗水的时候,给我送来丝丝凉意。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强语气,增强气势,更强烈地表现感情。

4、反问例:今天的电影难道不精彩吗?作用:强调电影的精彩,语气更强烈。

【例题解析】那双美丽的蓝眼睛①有一年夏天,一次意外的事故,我被溅起的铁水烫伤了左眼,住进哈尔滨市医大二院。

那天换药时,我疼得大声喊叫。

有人轻轻敲门,从门缝中挤进一张女孩幼稚的脸,眼睫毛长长的,微微向上翘。

那双眼睛与众不同,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

②“你很疼吗?”女孩问。

我点点头。

女孩转身跑走了,一会儿抱了架手风琴回来,她拉琴时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地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冲我微微一笑。

温柔的琴声如水荡漾,让人不敢相信是十三四岁女孩拉的。

拉完琴,她告诉我她叫柳卡雅,是妈妈捷涅夫卡雅和爸爸柳大连名字的组合,其实那双蓝眼睛已经告诉了我。

忽然卡雅闭住双眼,靠在墙壁上。

我问怎么了,她说头疼,眼睛胀胀的,看不清东西。

后来我才知道她脑子里长了个瘤。

③那夜我睡不好了,那双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出晴朗夏空的蓝眼睛常在头脑里闪过,我想起了一首法国歌曲《蔚蓝色的眼睛》,歌词早已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曲调。

第二天我把曲子告诉卡雅,她很快会拉了。

④我的左眼终于化脓了,不得不直接注射青霉素,几个护士都按不住我,卡雅跑来了,又拉起了《蔚蓝色的眼睛》,于是我像根木头似地躺在那一动不动。

还有一次针打在血管上,弄得我满脸是血,卡雅一点一点地为我擦,眼圈红红的,我告诉她这回真不疼了,她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⑤卡雅脑里的瘤越长越大,而且刚好长在两个眼球的后面,终于她的右眼失明了,接着是左眼,一对眼球渐渐地被顶出眼眶外,像核桃似地挂在脸上。

我不想哭,可泪水还是落下来,流进嘴里苦涩涩的。

⑥卡雅手术那天,我采来一束鲜花,久久地守候在手术室外。

卡雅被推出来了,双眼蒙着纱布,我把那束花放在她身边,她说好香好香,可我心里好苦好苦。

⑦有一天卡雅的同学来了,为她带来了新学期的课本,他们说今天是卡雅的生日。

这消息被大家知道了,礼物摆满了桌子,其中许多是医务人员送的。

我送给卡雅一个新书皮,又默默地为她包好书包,其实这些她都用不上了。

那天卡雅真开心,同学们把她打扮得像公主一样,卡雅戴着墨镜,透过镜片,我仿佛又看见了那双美丽的蓝眼睛。

⑧不久我出院了。

卡雅扶着墙壁来找我,她穿着红裙和红皮鞋,还抱着那架手风琴,她答应过要用琴声为我送行,已经走出很远了,还能听到那曲《蔚蓝色的眼睛》。

1.第①自然段中“那双眼睛与众不同”中的“与众不同”是指 ________________ 从文中找出与“像透明的海水” 照应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第②自然段中,“她拉琴时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地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冲我微微一笑”,句中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_ 和________ 苗写,表现了女孩_ _的特点。

(2分)3.第③自然段中写道:“那夜我睡不好了” ,“我睡不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2分)4.第⑤自然段中“我不想哭,可泪水还是落下来,流进嘴里苦涩涩的” 。

“我不想哭”是因为;“可泪水还是落下来”是因为;“流进嘴里苦涩涩的”是因为①;②( 2 分)5.联系全文,写出“那双美丽的蓝眼睛”中“美丽”的含义: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分)答案I •那双眼睛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出晴朗夏空;形象地写出卡雅的纯洁、心地善良2 •动作、神态善解人意3 •得知卡雅跋脑子里长了个瘤5•心中想应该坚强;卡雅脑里的瘤越长越大;(1)泪水味道苦涩;(2)内心痛苦6 . (1)眼睛长得美(2)卡雅心灵美【过手练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修辞:比喻、排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花的颜色,使春的形象更加具体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以三个比喻句结尾,请读读这三个比喻句,说说赞美了春的什么,并说说这样的排列顺序与文中的春景描写有什么内在联系。

(1)新、美、充满活力(2)三个比喻句的排列顺序与课文所写春景的时令顺序相一致,即从早春到仲春到暮春。

【知识点精讲】文章标题的理解与赏析1考试问题可分为三类: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用这个标题3)这个标题好不好2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④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⑥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因此,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3解题步骤:1)解释标题的含义可分四步走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

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

【例题解析】身后的眼睛曾平那是一头野猪。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

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

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

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

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的猎枪。

汉子就是孩子的父亲。

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听得见孩子的心丁冬丁冬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

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

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

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他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

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孩子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认真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孩子似懂非懂。

他只好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的啊?那孩子就是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