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告史

合集下载

中外广告史知识点

中外广告史知识点

中外广告史知识点广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促进消费的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

了解中外广告史,对于我们把握广告的发展脉络、洞察其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广告史中国古代的广告形式多样,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那时,出现了“市声”,即商贩通过吆喝来吸引顾客。

到了春秋战国,“悬帜”成为一种常见的广告形式,商家在店铺门口悬挂旗帜来标识自己的经营范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出现了“灯笼广告”。

夜晚,店铺门前挂起灯笼,不仅提供照明,还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北宋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招牌广告”发展得更为成熟,不仅有文字,还出现了图文并茂的形式。

到了明清,“对联广告”颇为流行,商家以富有文采和寓意的对联来吸引顾客。

此外,“印刷广告”也逐渐兴起,如书籍中的插图广告、木版年画中的商品宣传等。

近代以来,中国广告受到西方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报纸广告成为主流,如《申报》等报纸上刊登了大量的商业广告。

同时,广播广告、霓虹灯广告等新兴形式也开始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广告业在曲折中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期,广告的作用相对较小。

改革开放后,广告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形式层出不穷。

二、外国广告史在古代埃及,人们会在墙壁上涂写商品信息,这可以视为早期的户外广告。

古希腊时期,商业活动活跃,出现了口头叫卖和标识性的图案广告。

中世纪的欧洲,行会对商业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定,广告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但在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招牌广告和旗帜广告依然存在。

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的广告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19 世纪中叶,报纸成为主要的广告媒体,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

20 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广告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相继出现,并迅速普及。

同时,广告创意和策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广告公司逐渐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

二战后,全球经济复苏,广告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跨国广告公司崛起,广告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

三、中外广告史的比较与启示(一)比较1、发展速度:中国广告业在近代以前发展相对缓慢,而欧美国家在工业革命后广告业迅速崛起。

中外广告史

中外广告史

中外广告史1人类广告的起源是社会广告,社会广告早于经济广告。

早期社会广告的几种主要转播介质:鼎、石刻、碑、志。

政治广告:诰、制、策、判、令、敕、诏书。

军事广告:烽火、表、檄文、露布2早期经济广告的主要形式:口头广告、实物广告、标记广告、物价广告、商—行商与音响广告、贾—坐贾与招牌幌子。

3战国至隋朝的广告形式:悬帜广告、悬物广告、标记广告、商品命名广告、广泛流传的“买卖”故事。

4两宋时期广告形式:招牌广告、幌子广告、灯笼广告、音响广告、彩楼欢门广告、印刷广告(中国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白兔捣药)、书籍广告、广告诗词。

5明清时期的对联广告是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字广告形式。

6现代广告的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是报刊广告的出现。

(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商品输入我过主要以日用品为主,广告形式多采用路牌广告和招贴广告。

7 唐初产生了最早的报纸——《邸报》8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首开中文刊物登广告之先河——《遐迩贯珍》旧中国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申报》英国人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9 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最大报业资本家史量才接办《申报》《新闻报》斐礼思1899年由汪汉溪接手(注重广告,设立“推广科”“准备科”,1928年发行量破最高记录超《申报》,称为“广告报”)《大公报》英敛之10五四运动前后一、报刊广告的持续发展二、革命报刊注重广告宣传三、广告媒介多样化1、上海设立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奥斯邦电台2、广播在中国逐渐成为第二大广告媒介而迅速发展3、第一架霓虹灯广告出现在法国巴黎4、中国特色的月份牌年画广告四、广告代理业出现五、广告学研究与教育的产生1、徐宝璜《新闻学》——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新闻学著作2、俆百益著有《实用广告手册》《广告学入门》《国外现代广告500例》等在国外出版英文版《中国广告简史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4、11为什么称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近代广告发展的黄金阶段①广告媒介继续得到丰富发展②书籍广告的兴盛③广告艺术水平提高广告公司运作趋于专业化(杨本贤广告社是北京创办的最早的国人广告)④广告学研究专著的出现⑤12 20世纪30年代广告的特点①创意式悬念式广告出现②体现品牌内涵的广告③广告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开始有系列广告出现④使用广告模特⑤文化商品广告活跃⑥广告代理公司出现13 广告创意水平不断提高:幽默策略、悬念策略、对比策略。

一章中外广告史ppt课件

一章中外广告史ppt课件
在古代招幌广告中,悬帜广告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属于幌子的一种。 清代翟灏《通俗篇?器用?望子》曰:“今江以北,凡市贾所悬标识,悉呼 望子,讹其音,乃云幌子。” 早在东周时期,就出现幌子原始形式的酒旗。” 其中在唐代又以酒旗为最多 。杜牧《江南春》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 村山郭酒旗风。
所谓 “酒帘”实际上是用青白布制成的三角或长条的旗帜,周边饰以锯齿状, 用以吸引顾客。根据酒店的等级大小,所悬挂的“酒旗”、“酒帘”也不同。
招幌即招牌和幌子。它主要用于商店的标识 。
据有学者研究,幌子原为布幔,后扩展到多种可悬挂的实物形式。幌子主 要表现经营的商品种类或不同的服务项目,可称之为行业标记;
招牌最初也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后在帘上题写了店铺的名号,继而又以 木牌代替布帘,在木牌上题写文字,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字号,起店 铺标记的作用。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广告 原始社会到鸦片战争以前的广告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广告 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广告 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
第四部分 中国当代广告 1979年至今
7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广告 第一章 先秦广告史
第一节 远古广告史
一、远古时期的生产状况
旧石器时代:简单劳动,群居生活。人工取火、骨器、石器,开始 了氏族社会的生活。 5000BC,新石器时代:农业、制陶、村落、纺织 其中农业出现影响很大——村落产生。 这些变化促进了信息传播,为古代商业广告的出现奠定了社会物质 基础。
农业、商朝酿造业(酒),殷商时期好酒成风,酒器,酒幌,酒帘最典型 的广告形式。货币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 《水浒传》 景阳冈的“三碗不过冈”
招幌广告伴随着商业尤其是坐商(和其对应的行商)的出现,市井的发展 而出现。

中外广告史

中外广告史

中外广告史中外广告史填空题:我国古代传说中有“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就是一种社会广告。

人类最早的社会广告传播形态包括图腾、标记物、仪式、歌唱、颂歌、传奇、君权神授等。

实物演示、原始音响、悬帜及招牌广告是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广告传播形式。

1、结绳记事——结绳的目的在于“识”,“识”就是标记,就是记事用的标志。

2、两河流域的城市,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这里,当时主要形式是城邦3、腓尼基商业城邦,古代腓尼基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城邦,这里的城邦不是建立在周围农业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外商业贸易的基础上。

4、早期的商业活动开始于原始的农业村落阶段,起初的交换仅限于内部居民5、公元前3000-2000年美索不达利亚地区出现了楔形文字6、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世界广告中心也由此向美国转移。

(印刷媒体时代)7、人类早期的广告传播活动是指从远古时代到公元五世纪前后,巴比伦、埃及、中国、印度等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出现的早期广告传播活动和广告形式。

巴比伦出土的《汉谟拉比法典》最有代表性,这是很好的社会广告传播活动。

8、公元前6世纪,罗马建立了奴隶制的共和国,广告现象也随之多了起来。

先出现招幌等户外广告罗马政府甚至专门颁布法令,把所有的户外广告都统一改作墙体广告。

9、世界上最早的报纸《罗马公报》首先产生于古罗马时期,凯撒下令颁布一种手抄布告,。

这份由官方张贴的手抄布告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份官方的报纸”。

10、相传夏朝的王亥发明了牛车,他驾驶着牛车到各部落之间做买卖。

做买卖就少不了实物陈列和口头吆喝,因此实物陈列和口头叫喊等形式的广告也就产生了。

11、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1000多年的时期,欧洲进入到黑暗的中世纪,社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欧洲的广告也进入到荒漠化时期。

12、公元1141年,法国的贝星州出现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口头广告组织,该组织得到了法国国王路易斯七世的特许,在大街小巷进行叫卖活动。

中外广告史何玉杰课堂笔记

中外广告史何玉杰课堂笔记

中外广告史课程笔记
一、广告的起源
1. 古代广告形式:口头广告、实物广告、标记广告、音响广告等。

2. 中世纪广告形式:手写广告、印刷广告等。

3. 现代广告形式: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二、中国广告发展历程
1. 古代:商业和手工业者通过标记、叫卖、幌子等手段宣传商品。

2. 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广告形式传入中国,如海报、传单、报纸广告等。

3. 现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广告业也迅速崛起,形式更加多样化,如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等。

三、外国广告发展历程
1. 古代: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出现了商业叫卖和口头宣传等形式的广告。

2. 中世纪: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印刷广告逐渐兴起。

3. 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广告形式逐渐普及,广告业也日益壮大。

四、广告的发展趋势
1. 数字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广告成为主流。

2. 个性化: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个性化广告成为趋势。

3. 互动性:消费者与广告的互动性增强,如社交媒体广告等。

4. 创意性:创意和创新成为广告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总结
中外广告史的发展历程表明,广告的形式和手段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广告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创意和创新将成为决定广告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中外广告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

《中外广告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

三、社会广告的发展 社会广告也有所增加 登泰山刻石铭志 求仙士发布告 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司马迁/《史记》
随堂测验——选择/填空
1. 闹市中的茶馆,高悬一面写有“茶”字的旗帜, 这属于一种 广告形式。P15 2. 我国悬帜广告出现在 时期。P15 3. 我国早期,经营扫帚的店铺,就在门前悬挂一把 扫帚作标记,这是早期的 广告形式。P15 4. 东汉诗人辛延年有“胡姬年十五,春日当酒垆” 的诗句,反映了 广告形式。P15 5. 据史书《三铺决录中记载》;“夫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这段文 字反映出当时出现的 广告形式。P16
随堂测验——选择/填空
11. (有固定场所的坐商) ,他们常用的广告形 式是 和 。招牌可以称为 。幌子称 为 。P11 12. 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后帘上题写了店 铺名号。继而又以木牌代替布帘,在木牌上题写文 字,多用以指示店铺的民称和字号,可称为 。 P11
随堂测验——名词解释
秦汉商业故事
1.四面楚歌:利用的是人的“趋众心理”。典故中使用楚地民歌营造四 处楚人的假象。在现代广告中,广告人利用各种媒体营造某种产品热 销的“假象”,使消费者愿意去购买。
楚汉战争鸿沟战场遗址
楚汉战争汉王城和霸王城遗址
44
秦汉商业故事
2.蚂蚁助成:利用一种“借势”的方法,即借“天时”达到迷惑竞争 对手的作用。现代广告术经常选择某个特殊时期来进行广告宣传以及品 牌推广活动,并运用媒体“造势”,一方面给竞争对手造成压力,另一 方面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汉天下蚂蚁助成”民间故事】
45
秦汉商业故事
3.当垆卖酒:汉朝文君当垆卖酒, 说明汉朝出现“明星代言人做酒 广告”的现象。

2023年中外广告史听课笔记

2023年中外广告史听课笔记

中外广告史听课笔记绪论1、经济广告出现旳三个要素?1.人类有互通信息旳需要2.人类有剩余商品互换旳需要3.具有产生经济广告手段和形式旳物质基础。

2、实物广告、音响广告、标识广告、叫卖广告是文字出现此前广告旳重要形式。

3、报纸和杂志旳在16世纪出现,为广告提供了一种新旳、重要旳传播媒介。

报刊广告旳发展,增进了广告代理旳诞生。

现代广告也在19世纪后半期形成。

4、广告传播旳特性?1.经济广告所占比重由小到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营销活动旳作用不停增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旳地位日益重要。

2.经济广告旳发展程度与市场范围亲密有关。

3.广告传播手段旳进步,不停增进广告旳发展。

4.广告运作伴随经济和传播手段旳发展不停进步。

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旳广告第一节奴隶社会及其此前旳广告1、初期旳社会广告传递了社会管理方面旳信息,而经济广告则把商品信息传递给人们,并出现了以叫卖广告、实物陈列广告为主旳人类原始广告形式。

2、口头广告:为了引起他人旳注意和进行交易,就要进行口头叫卖。

口头广告是我国最早出现旳广告之一,是适应那时物物互换旳需要而出现旳。

实物广告:实物广告也是当时互换、推销商品旳最原始旳广告形式之一。

这种广告形式在各个古代文明中都是比较普遍旳。

标识广告:标识广告也是我国古老旳广告形式之一。

最初,在物件上加刻铭文、年号,是为了装饰。

伴随时代旳进步标识式样开始简朴一般是把制造者或官工旳印记刻在上面。

把刻着印记旳产品拿到市场进行互换,那么文字自然就具有商标和招牌旳作用。

3、“商”与“贾”不一样旳广告形式?周朝时,人们懂得使用货币。

货币作为媒介把买与卖分为两个过程。

春秋时期,我国已经有商贾之分。

“商”:按地区远近和供求旳实际状况,带着货品前去进行交易旳称为商。

“贾”:把人们需要旳货品,在固定场所销售并谋取利润旳称为贾。

由于而者旳经营方式不一样,于是出现了两种不一样旳广告形式。

1.行商与音响广告:商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吆喝不仅费口舌,且声音传不远,于是“音响广告”就应运而生了。

《中外广告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中外广告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中外广告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外广告史》是一门研究广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能够系统了解中外广告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掌握广告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要事件,为今后从事广告相关工作或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中国广告史1、先秦至隋唐时期的广告(1)了解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发展与广告形式的出现,如口头叫卖、实物陈列等。

(2)掌握早期招牌、幌子等广告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2、宋元明清时期的广告(1)熟悉宋代以来印刷术的发展对广告传播的影响,如印刷广告的出现。

(2)理解明清时期商业繁荣背景下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如对联广告、店铺装饰等。

3、近代中国广告(1)掌握鸦片战争后外国广告公司的进入及其对中国广告业的影响。

(2)了解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与国货广告的兴起。

4、现代中国广告(1)熟悉新中国成立后广告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2)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包括广告形式、媒介的变化等。

(二)外国广告史1、古代西方广告(1)了解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广告形式,如墙体涂鸦、公告牌等。

(2)掌握中世纪欧洲商业活动中的广告特点。

2、近代西方广告(1)理解工业革命对广告业的推动作用,如大规模生产与市场竞争对广告需求的增加。

(2)熟悉近代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兴起与广告的发展。

3、现代西方广告(1)掌握 20 世纪以来西方广告业的繁荣与创新,如广告创意、策划、营销等理念的发展。

(2)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广告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三)广告发展的规律与趋势1、广告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1)理解广告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发展与经济繁荣程度的关联。

(2)认识广告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广告创意和表现的影响。

2、新技术对广告的影响(1)探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技术的出现给广告带来的变革,如数字广告、社交媒体广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641 中外广告史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本课程以中国广告发展史与世界广告发展史为研究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阶段论述中外广告事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的发展与演变,以便为当代广告事业提供借鉴。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中国广告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了解美英日等西方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广告事业发展的概况,总结中外广告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从而服务于当下的中国广告实践。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广告理论和广告实务等课程共同构成广告学科的完整知识系统,本课程是完整的广告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介绍了广告的内涵、广告的起源和演进历史以及广告发展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广告发展史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广告的内涵演变、广告活动的起源和演进历史概况,并进一步了解广告史的研究对象、广告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广告史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广告的内涵;广告的基本特征;广告的功能;人类广告活动的发展阶段划分。

2、掌握:广告发展史的研究对象;广告发展史的研究方法。

3、熟练掌握:原始广告、近代广告、现代广告发展阶段的广告发展概况;广告发展史中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中国古代广告史(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中国古代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广告发展概况,并将中国古代广告史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至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四个历史时期,分别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广告的特点,尤其是广告形式的变化。

(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至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背景、广告形式特点、广告媒体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对广告发展的影响;原始社会时期社会广告和经济广告的萌芽;奴隶社会时期商业广告的初步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广告特点。

2、掌握:汉代广告形式;隋唐时期广告形式;宋元时期广告形式;明清时期广告形式。

3、熟练掌握:有代表性意义的中国古代广告形式,如口头广告、旗帜广告、招牌广告,等等;各种广告形式的历史变迁。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广告史(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国以前的晚清时期、民国初期、抗日战争以后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近代中国广告在内容、形式、行业发展和广告事业管理等方面的概况,说明了这一时期既是中国社会急遽变化的时期,也是中国广告从古代广告向现代广告过渡的时期。

(二)学习要求本章应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近代广告手段对中国广告开始产生影响,各种近代广告手段开始在中国出现,同时,传统广告形式、广告媒体依然存在。

本章应比较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广告活动和广告事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关注近代广告向现代广告时期转变的过渡性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晚清时期、民国初期、抗日战争以后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不同特点及其对广告业的影响。

2、掌握: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抗日战争以后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广告活动和广告内容的不同特点。

3、熟练掌握: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抗日战争以后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广告媒体的不同特点;各个历史时期广告媒体的比较;近代广告管理与广告行业发展特点。

第三章新中国广告事业(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的中国现当代广告业的发展状况,并将新中国的广告事业划分为1949年至1976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等两个历史阶段。

(二)学习要求要求深刻理解建国以来我国政治、政策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对广告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尤其应掌握新时期我国广告业的各方面发展的相关史实,了解广告业为社会创造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文革结束以前广告业的曲折发展道路及其社会历史原因;国家政治、政策对广告业发展的阻碍作用或推动作用。

2、掌握:新中国建立至1976年以前各个历史阶段国家出台的相关广告管理政策以及这一时期广告媒体的特点;改革开放以后各个历史阶段广告内容、广告公司等发展状况;全球化对中国广告业的影响。

3、熟练掌握:改革开放以后各个历史阶段的广告政策、广告媒体、广告代理制发展、广告管理法规、广告教育和广告研究的发展。

第四章台港澳地区的广告发展史(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广告发展的特点,介绍了三地广告媒体、广告公司发展状况以及三地相关广告管理法规和特点。

(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台湾、香港、澳门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经济、社会制度与大陆不同,其广告业的发展也各具特色。

要求了解三地的广告媒体和广告公司发展状况、广告管理法规和管理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台湾、香港、澳门三地的历史发展特点和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全球化对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广告业的影响;三地广告业与大陆的交流状况。

2、掌握: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广告业发展特点;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广告公司发展状况;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广告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3、熟练掌握: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广告媒体发展特点;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广告管理的相关法规和管理特点。

第五章西方古代广告史(一)课程内容本章从古代广告的起源与产生入手,简要介绍了世界广告在其古代时期的发展特点,介绍了古代广告活动的面貌和古代广告的形式和内容特点。

(二)学习要求要求从广告活动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了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广告业的推动作用,从而理解广告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西方现代广告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人类广告活动的起源;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广告活动的发展特点以及广告的内容特点。

2、掌握:西方古代各个时期的广告形式特点。

3、熟练掌握:西方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广告的媒体特点以及广告管理特点。

第六章西方近代广告史(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到20世纪初西方近代广告产生、发展以及向现代广告业过渡时期广告业的发展概况,社会经济发展、广告政策对广告发展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以及传播技术进步对广告业的深刻影响。

(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近代广告的产生、发展以及向现代广告过渡时期广告发展的不同分期和各时期的不同特点,了解经济发展水平对广告业的影响以及传播技术的进步对广告业的推动作用;了解世界近代广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以及世界广告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的过程和原因。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对广告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世界广告中心的转移及其原因;大众媒介产生以前各种近代广告媒体形式;近代广告各个时期广告表现的特点。

2、掌握:作为近代广告标志的印刷广告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近代报纸的产生和便士报的产生和发展;广告观念的变化和广播等广告新技术的运用;现代广告管理的萌芽;广告教育和广告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3、熟练掌握:报纸广告的产生和发展;广告代理业的萌芽以及广告代理业在美国的最初发展;现代广告管理和行业自律的早期特点;现代广告表现手法在美国的出现;品牌广告的萌芽。

第七章美国现代广告(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美国广告业从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历程,美国现代广告在20世纪上半叶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广告业与社会的互动、美国现代广告的形式与内容特点等。

(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社会背景、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对美国现代广告的深刻影响;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广告媒体、广告观念、广告表现手法的变化以及广告研究和广告理论的发展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20世纪20年代、大萧条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对美国现代广告业的影响;现代广告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

2、掌握:20世纪上半叶各个历史阶段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各种广告媒体的发展,尤其是广播和电视作为广告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不同历史阶段广告风格的变化。

3、熟练掌握:20世纪上半叶各个历史阶段广告表现手法、广告观念的变迁;广告研究状况;四位广告大师的广告思想。

第八章美国当代广告(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美国广告业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历程,美国当代广告在20世纪下半叶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广告业与社会的互动、当代广告事业的特点、美国当代广告的形式与内容特点、广告观念的变化以及定位理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等当代广告理论的产生和影响。

(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20世纪下半叶美国当代广告业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对美国现代广告的深刻影响;掌握不同历史阶段广告媒体、广告观念、广告风格、广告公司、广告管理的变化以及广告研究和广告理论的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美国当代广告业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对美国当代广告的深刻影响;六七十年代创意革命中的经典广告案例;广告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2、掌握:作为广告媒体的美国大众媒介特征;广告形式的拓展;当代美国广告在广告内容方面的拓展;当代美国广告风格。

3、熟练掌握:定位理论的产生和基本观点;整合营销理论的产生和基本观点;品牌全球化趋势与广告策略的变化;当代美国广告公司特点;当代美国广告媒体特点;当代美国广告管理特征。

第九章其他西方国家广告(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介绍了广告业较为发达的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广告发展概况,介绍了上述国家在广告媒体、广告代理制、广告公司、广告管理等方面的实践。

(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广告发展的背景和历史进程,了解上述国家在广告媒体、广告代理制、广告公司、广告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广告发展的社会背景;日本早期广告业的产生和发展。

2、掌握: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广告代理业的发展特征;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广告管理的特征。

3、熟练掌握: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广告媒体的发展特色。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林归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中外广告发展史》,夏文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