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试验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交叉配血实验的作用和原理

交叉配血实验的作用和原理

交叉配血实验的作用和原理交叉配血实验是一种用于确定血液配对的试验,具体包括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

它对于人类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学实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交叉配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血液样本之间是否相容,即是否存在严重的血型不合,避免因输血而引发的血液凝固反应。

它不仅用于评估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相容性,也可以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

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的,这些抗原决定了血型类型(如A、B、AB、O型)。

交叉配血实验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在实验中,血清中含有相应血型抗体的血浆与待测血细胞混合,然后观察在体外反应中是否会导致血细胞凝聚、溶解或凝集。

如果血细胞出现了凝聚或凝集的现象,即代表出现了血型不相容的反应,反之则表示相容。

交叉配血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

首先,通过抗体试剂将抗原加入待测血浆中,观察是否发生凝聚或凝集反应以确定血型。

通过添加特定抗体检测试剂,不同血型的血浆会发生特异性凝结反应。

例如,对于A型血,加入抗A抗体试剂会导致反应物凝结。

其次,进行抗体筛查,即将不同抗体加入待测红细胞的血浆,观察是否发生凝聚或凝集反应。

这一步是为了检测血浆中是否含有与加入试剂中抗体相对应的抗原。

如果反应发生,则表示存在相应的抗原。

例如,如果加入的是抗B抗体试剂,对于B型血,会出现凝结反应。

交叉配血实验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血液不相容引起的输血反应。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血液匹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交叉配血实验可以有效判断供体和受体是否相容,减少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可能性。

此外,交叉配血实验在科学研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不同血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深入了解血细胞表面抗原的结构和功能,对血型遗传学的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同时,交叉配血实验也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

总之,交叉配血实验通过检测血浆和红细胞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可以确定血型是否相容,为人类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学实践提供重要的安全性保障。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交叉配血试验是一种以检测输血患者与供血者之间血液相容性的方法。

在进行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可以确保接受者不会发生血液不相容反应,如输血引起的溶血病变等。

交叉配血试验主要包括直接与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IAT)、抗人球蛋白海绵和有种结构等多种方法。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是通过直接检测患者的红细胞上是否存在抗体和/或补体。

在这种试验中,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接受者的血清混合,然后检测是否出现红细胞的凝集或补体沉淀。

如果发生了凝集或沉淀,则说明供血者的红细胞与接受者的血清存在不相容的反应。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人球蛋白抗体。

在这种试验中,将接受者的血清与已知抗原的红细胞混合,然后加入抗人球蛋白抗体。

如果发生红细胞凝集,则说明接受者的血清中存在该抗原所对应的抗体。

抗人球蛋白海绵试验是通过观察海绵浸泡在接受者的血清中是否发生溶血来判断血液相容性。

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接受者的血清混合,然后将这种混合物浸泡在一块透明的海绵中。

如果发生了溶血意味着血液不相容,因为接受者的血清中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抗原不相容的抗体。

有种结构试验是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接受者的血清混合,然后使用适当的染料染色并观察红细胞形状的改变来判断血液相容性。

如果发生了有种结构改变,比如成片状堆积等,则说明血液不相容。

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医务人员有关特定供血者与特定接受者之间血液相容性的信息。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确定哪些供血者与接受者是适合的,以避免发生输血不相容所引起的副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有特殊输血需求的患者,如孕产妇、儿童等。

这些患者对输血的血液相容性要求更高,因此交叉配血试验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选择最适合的血液供应。

总结起来,交叉配血试验是一种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测供血者与接受者之间血液相容性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医务人员确定最适合的输血方案,以减少输血不相容引起的风险和副作用。

低离子凝聚胺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低离子凝聚胺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低离子凝聚胺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1-03-22T14:43:00.80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作者:李庆华[导读] 针对输血治疗患者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对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李庆华(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针对输血治疗患者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对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126例输血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为对照组患者提供盐水法,为实验组患者提供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准确性(57例,90.48%)、灵敏度(59例,93.65%)、稳定性(57例,90.4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输血治疗患者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其准确性、灵敏度、稳定性均能够得到提升。

关键词:低离子凝聚胺技术;交叉配血试验;输血检验;应用效果在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或是抢救的过程中,输血能够对患者的供血不足或是血液循环障碍等不良情况起到迅速的改善作用,可见其不仅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还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且若给予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交叉配血错误,将能够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所以保障交叉配血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十分重要[2]。

本次研究将126例输血治疗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式开展交叉配血试验,对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输血治疗指征;(2)对本次研究的目的、过程、可能的结果均已知情,且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3)意识清晰,且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2)患有精神疾病;(3)患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具体资料见下表1,P均>0.05.1.2仪器和试剂使用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低离子凝聚胺试剂盒,其中R1液、R2液和R3液分别为低离子介质、凝聚胺以及假凝集清除液。

交叉配血试验临床应用

交叉配血试验临床应用
再加入凝聚胺溶液, 溶解后产生很多正电 荷,中和红细胞表面 带有的负电荷,红细 胞zeta电位降低,缩 短红细胞距离,无论 是否有红细胞抗原相 应的血清抗体存在, 主、次侧管均可产生 非特异性聚集。
实验原理
最后加入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阳离子的作 用,使正常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散开,红细 胞抗原与相应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凝集仍然存在。
实验步骤
九、如果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 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有 疑问,可进一步镜检确认。
实验步骤
十、同时对受血者ABO和RH血型使用 玻片法进行复查。
实验步骤
十一、对受血者ABO和RH血型使用玻 片法进行复查。
临床意义
一、保证输血安全
二、发现亚型和不规则抗体
方法学局限性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方法学局限性 五、临床意义 六、临床新进展
实验目的
掌握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的原理、方法、 结果判读
熟悉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分两管: 主侧: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红细胞 次侧:供血者血清+受血者红细胞
实验原理
对罕见不规则抗体抗K敏感性低!
临床新进展
流式细胞术 基因分型技术 卡式微柱凝胶法
卡式微柱凝胶法
卡式微柱凝胶法
戴安娜全自动配血系统
卡式微柱凝胶法可实现自动检测
二 实验原理
谢谢!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
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
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血型
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
(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

血库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 (凝聚胺法)

血库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 (凝聚胺法)
9.进行交叉配血前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10.操作过程中,①必须先排好试管,并做好标记;②每进行一步操作,必须进行一次核对。
11.结果判断必须先肉眼观察,再进行显微镜观察。注意观察弱凝集和排除非特异性凝集。
6.如果不凝集,可能是标本中含有肝素。如洗肾病人的标本或其他干扰存在,此时需多加2-4滴*2凝聚胺溶液以中和肝素或干扰因子。
7.0.85%氯化钠溶液启用时,及时贴上启用时间;超期的溶液要及时更换。使用过程中,怀疑污染到溶液时或配血结果可疑时,必须更新该溶液。
8.受血者标本有效期为三天;若受血者抽取标本后,输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且输用时间超过12小时的,必须重新采集标本。2%红细胞悬液要求准确,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后重新配制。
3.再滴入2滴*2凝聚胺溶液,轻轻混匀,于室温下静置15秒。
4.3400rpm离心1分钟,然后把上清液倒掉,管底保留大约0.1ml的液体。
5.目测红细胞有无变成凝块,如果没有凝块,则必须重做,(请看注意事项6)。重做后仍然没有凝集现象出现,可能试剂失效。
6.各滴入2滴*3复悬液,并轻轻混匀,观察结果。若为凝聚胺引起的非免疫性凝集,应该在1分钟内散开;若是异体抗体所引起的免疫性凝集,则不会散开。
7.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有无凝集。如有凝集反应,表示不合,此供血者的血液不适合病人使用;如无凝集反应,表示供血者的血液适合病人输注。
XXXX医院
血库
文件编号:
ABCD-SOP-10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版序:abcd
页码:第3页,共4页
如果想进一步检测Anti-K抗体,则必须继续做辅助性的抗球蛋白试验,步骤如下: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重 翻 匿
( d lu l M i m e ao a f cJ 0
Pp s Pc e v 1 01 08一l 出版 el 0 ,A oe s 0 9N .1 0 1 e u ) 1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 0 9
微 柱凝 胶 法 交叉 配血 试 验 在临 床 输 血 中 的应 用
胡 建华 刘龙 燕 万向农 ( 武警 江 西总 队 医院检 验 科 , 昌 300 ; 西省肿 瘤 医院检 验科 , 昌 302 ) 南 30 1 江 南 309
干试管边缘 的水 分 , 加入抗人球 蛋 白血清 2滴 , 300rmn 以 0 i / 离心 3 观察结果 , 0S 凝集者为 阳性 , 不凝集者为 阴性 。 12. 试管 法 间接 人球 蛋 白试 验 ( ) 对 MG .4 T法 检 测 C T呈 阳性 的标 本 , M 再用试 管法 做 间接抗 人球蛋 白试 验 , 以 便进行对照 比较 : 取试管 2支 , 记主侧 管和次侧 管 , 上述 标 按 方法加入受 血者 和供 血者 的血标本 , 3℃水浴 3 n后 , 置 7 0mi 用生理盐水洗涤 3次 , 倒尽 末次 洗涤 的盐水 , 吸干试 管边 缘 的水分 , 于试管 内加 入抗 人球 蛋 白血 清 2滴 , 300rrn 以 0 a /i 离心 3 观察结果 。为防止 发生假 阳性 和假 阴性 反应 及人 0s 为操作 的误 差 , 做 以上两试 验时 , 在 特设 置 了阴、 阳性对 照。 阴性对 照 : 人抗 D血 清 2滴 加 R D阴性压 积 红细 胞 2滴 或 h A B型血清 2滴加 R D阳性压积红细胞 2 ; h 滴 阳性 对照 : 人抗 D血清 2 滴加 R D阳性压积红细胞 2 , h 滴 混匀置 3℃ 3 an 7 0r , i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交叉配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主要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以及确定输血时的血液配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交叉配血试验的工作原理,步骤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交叉配血试验是通过比较供者血液和受者血液的相容性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输血。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的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来进行血型鉴定。

人类血液主要分为ABO系统和Rh(D)系统,其中ABO系统包括A、B、O和AB四种血型,而Rh(D)系统主要有Rh(D)阳性和Rh(D)阴性两种类型。

交叉配血试验通常分为直接试验和间接试验两种。

直接试验是将供者的红细胞与受者的血清进行混合,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如果凝集反应出现,那么说明供者和受者之间存在抗体-抗原的反应,即不相容,不适合输血。

如果没有凝集反应,则说明两者之间相容,可以进行输血。

直接试验主要用于确定供者血型是否与受者血型相容。

间接试验则是将受者的红细胞与已知血型的抗体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如果出现凝集反应,说明受者的红细胞上有与抗体相对应的抗原,即该血型。

间接试验主要用于确定受者的血型。

一般情况下,交叉配血试验的步骤如下:1. 收集供者和受者的血液样本,并严格保持样本的标识正确,以免混淆。

2. 进行直接试验。

将供者的红细胞与受者的血清混合,在适当的试剂和温度条件下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如果有凝集反应则表示不相容,不适合输血。

如果没有凝集反应,则继续进行下一步。

3. 进行间接试验。

将受者的红细胞与已知血型的抗体混合,在适当的试剂和温度条件下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如果有凝集反应,则可以确定受者的血型。

如果没有凝集反应,则继续进行下一步。

4. 如果直接试验和间接试验的结果一致,那么可以确定供者和受者的血型相容,可以进行输血。

如果结果不一致,则需要重新检查样本或采用其他血型鉴定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确定受者的血型,从而避免输错血的风险。

交叉配血试验临床应用ppt课件

交叉配血试验临床应用ppt课件

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
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
B、AB、O四型。 见下表
精选
26
精选
12
实验步骤
五、在主次侧各加入低离子溶液各0.65毫 升,混合均匀。
精选
13
实验步骤
六、在主、次侧管分别加入2滴凝聚胺溶液, 混匀后3400r/min离心10秒,弃去上清, 观察红细胞的非特异凝集现象。
弃 上 清
精选
14
实验步骤
七、最后各加入悬浮液2滴,轻轻转动试管 混匀并观察结果。
精选
15
精选
6
实验原理
再加入凝聚胺溶液,
溶解后产生很多正电
荷,中和红细胞表面
带有的负电荷,红细
胞zeta电位降低,缩
短红细胞距离,无论
是否有红细胞抗原相
应的血清抗体存在,
主、次侧管均可产生
非特异性聚集。
精选
7
实验原理
最后加入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阳离子的作 用,使正常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散开,红细 胞抗原与相应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凝集仍然存在。
卡式微柱凝胶法可实现自动检测
精选
25
二 实验原理
谢谢!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
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
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血型
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
(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
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
实验步骤
八、如果在60秒内,主、侧管凝集均散开, 说明是由凝聚胺溶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 配血相合。
精选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方法学局限性 五、临床意义 六、临床新进展
实验目的
掌握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的原理、方法、 结果判读
熟悉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分两管: 主侧: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红细胞 次侧:供血者血清+受血者红细胞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五、在主次侧各加入低离子溶液各0.65毫 升,混合均匀。
实验步骤
六、在主、次侧管分别加入2滴凝聚胺溶液, 混匀后3400r/min离心10秒,弃去上清, 观察红细胞的非特异凝集现象。
弃 上 清
实验步骤
七、最后各加入悬浮液2滴,轻轻转动试管 混匀并观察结果。
实验步骤
八、如果在60秒内,主、侧管凝集均散开, 说明是由凝聚胺溶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 配血相合。
对罕见不规则抗体抗K敏感性低!
临床新进展
流式细胞术 基因分型技术 卡式微柱凝胶法
卡式微柱凝胶法
卡式微柱凝胶法
戴安娜全自动配血系统
卡式微柱凝胶法可实现自动检测
二 实验原理
谢谢!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
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
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血型
再加入凝聚胺溶液, 溶解后产生很多正电 荷,中和红细胞表面 带有的负电荷,红细 胞zeta电位降低,缩 短红细胞距离,无论 是否有红细胞抗原相 应的血清抗体存在, 主、次侧管均可产生 非特异性聚集。
实验原理
最后加入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阳离子的作 用,使正常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散开,红细 胞抗原与相应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凝集仍然存在。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Thursday, December 10, 202
010-Dec-2020.12.10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2.1004:58:0610 December 202004:58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4时58 分20.12. 1004:5 8December 10,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0日 星期四 4时58 分6秒04 :58:061 0 December 2020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4时58 分6秒上 午4时5 8分04: 58:0620 .12.10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0/
2020 4:58:06 AM04:58:062020/12/10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0/
谢 谢 大 家 2020 4:58 AM12/10/2020 4:58 AM20.12.1020.12.10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0-Dec-2010 December 202020.12.10
实验步骤
九、如果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 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有 疑问,可进一步镜检确认。
实验步骤
十、同时对受血者ABO和RH血型使用 玻片法进行复查。
实验步骤
十一、对受血者ABO和RH血型使用玻 片法进行复查。
临床意义
一、保证输血安全
二、发现亚型和不规则抗体
方法学局限性
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
(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
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
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
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
B、AB、O四型。 见下表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020. 12.1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实验步骤
一、取出供血者血浆及红细胞,并将冰冻血 浆放入37℃温箱解冻15分钟。
实验步骤
二、受血者抗凝全血标本离心备用
3000r/min,5min
实验步骤
三、将受血者血浆2滴加入主侧管,红细胞 1滴加入次侧管
实验步骤
四、剪下供血者血袋上的血辫,将供血者红 细胞1滴加入主侧管,血浆2滴加入次侧管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020.12. 1004:5 8:0604: 58:06D ecembe r 10, 2020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0 日星期 四上午 4时58 分6秒04 :58:062 0.12.10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悬浮在电解 质溶液中,会吸引大量阳离子,红细胞则被扩散 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形成zeta电LIM)降低 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电子云, 如有红细胞抗原相应的血清抗体存在,则可促 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抗体的特异结合。
实验原理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4:5 8:0604: 58:0604 :5812/ 10/2020 4:58:06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004:58: 0604:5 8Dec-20 10-Dec-2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4:58:0 604:58: 0604:5 8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