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ppt课件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ppt课件
1min
二、ABO血型鉴定:
正定型 判定结果:
试管法:轻轻摇动(或捻动)试管,使沉于管底的RBC浮起, 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凝块,轻弹管底,凝块无散开,为 凝集(+);
如上层清亮,管底有RBC沉积,边缘整齐,轻弹管底,RBC浮 起或成为均匀的RBC悬液,则为不凝集(一);
若不确定,可将反应物倒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若上层为清亮的樱红色,考虑是否溶血
二、ABO血型鉴定:
二、反定型: 原理:用标准红细胞检测被检血清(血浆),在盐
水介质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从而测定被检血 清(血浆)中有无与标准红细胞相对应的抗体, 进一步判定血型。
二、ABO血型鉴定:
二、反定型 方法: 1、试管法:
-A
-B
加待测血清2滴
加标准红细 胞悬液1滴
混匀,离心 1000r/min 观察结果(方法同正定型) 1min
二、ABO血型鉴定:
抗A
抗B
结果
结果判定:


A


B
正定型


AB


O
反定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RBC) B(RBC) 结果


B


A


O


AB
二、ABO血型鉴定
凝集强度的判断见实验指导表格
室温条件下盐水介质中产生特异性反应,根据是否 出现凝集判断是否有D抗原的存在。
Rh(D)血型鉴定
加抗D血清1滴
加红细胞悬 液1滴(5%

轻轻摇动玻片混匀, 2min内判断结果, 有凝集(+),无凝 集需按照说明书进一 步实验确认是否为阴 性

实验7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7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七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鉴定实验和配血实验来学习、掌握人类ABO血型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型是特指血细胞膜表面抗原的类型。

ABO血型系统是一类常用的血液分型体系。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

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

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

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表7-1)。

统不同,人群中Rh血型的不匹配非常罕见,尤其在黄种人中,Rh(+)型占到99.7%,而Rh(-)型还不到0.3%。

所以在医疗输血中,通常只考虑献血者和输血者之间ABO血型是否匹配。

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着地理环境及民族、种族的差异,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各血型的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是O(34.11%)﹥ B(28.98%)﹥A(28.29%)﹥AB(8.69%)。

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前者叫交叉配血的主侧,后者称为交叉配血的次侧。

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

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三、实验材料人外周血四、实验器材与试剂(一)器材采血针、尖头滴管、载玻片、1.5ml Eppendorf管、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和记号笔。

(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三)试剂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碘酒。

五、实验操作(一)ABO血型鉴定1.用记号笔在载玻片两端分别作好标记A、B。

实验-ABO血型鉴定教案资料

实验-ABO血型鉴定教案资料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膜上凝集原 A B
血清中的凝集素 抗B 抗A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
根据红细胞膜上A、B凝集原的有无和种类分为 4个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膜上凝集原 A B A及B
血清中的凝集素 抗B 抗A 无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
三、实验用品
标准抗A 和抗B血清、玻片、 蜡笔、消毒液、牙签、 棉签、 采血针、显微镜等
思考题
1. 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分型的? 2.如何判断血型的鉴定结果? 3. 一次献血200~300ml会影响健康吗?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
根据红细胞膜上A、B凝集原的有无和种类分为 4个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
1.实验现象: 2.实验结果:
血型与输血
输血原则
避免发生凝集反应 首选同型输血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1)配血不合:…………….. 绝对不能输血!
(2)配血相合:……………… 可以输血(同型输血)
(3)配血基本相合:……………….. 紧急情况下可少量、缓慢输血
(异型输血)
根据红细胞膜上A、B凝集原的有无和种类分为 4个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膜上凝集原 A B A及B 无
血清中的凝集素 抗B 抗A 无
抗A及抗B
一次献血200~300ml一般不会影响健康
四、实验方法
1.标记玻片:取洁净玻片一张,用蜡笔在 玻片两端分别标明A B
剂量、用法、时间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ABO血型鉴定 2.解释“交叉配血试验”及其结果 3.简述输血应遵循的原则。

血型及交叉配血实训报告

血型及交叉配血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和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交叉配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对输血安全性的认识。

二、实训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三、实训地点XX医学院检验科实验室四、实训人员XXX、XXX、XXX五、实训材料1. 血液样本:A型、B型、AB型、O型2. 试剂:抗A、抗B、抗D标准血清,生理盐水,玻片,竹签等3.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等六、实训内容1. 血型鉴定(1)操作步骤1)取玻片一张,用蜡笔将其分为三等份,分别标记为A、B、D。

2)分别加入抗A、抗B、抗D标准血清。

3)分别滴入待测血液样本。

4)用洁净竹签将试剂和血液充分混匀。

5)轻轻连续倾斜转动玻片25分钟,观察并记录。

(2)结果分析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型、B型、AB型、O型。

2. 交叉配血(1)操作步骤1)取玻片一张,分为三等份,分别标记为主侧、次侧、对照。

2)主侧:分别滴入献血者红细胞和受血者血清。

3)次侧:分别滴入受血者红细胞和献血者血清。

4)对照:分别滴入生理盐水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

5)轻轻连续倾斜转动玻片25分钟,观察并记录。

(2)结果分析1)主侧、次侧均无红细胞凝聚,为配血相合。

2)主侧或次侧有红细胞凝聚,为配血不合。

七、实训结果1. 血型鉴定结果(1)待测样本1:A型(2)待测样本2:B型(3)待测样本3:AB型(4)待测样本4:O型2. 交叉配血结果(1)献血者A型,受血者B型:配血不合(2)献血者B型,受血者A型:配血不合(3)献血者AB型,受血者O型:配血相合(4)献血者O型,受血者AB型:配血相合八、实训总结1.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 实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红细胞凝聚情况,确保配血准确性。

3. 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对输血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执行。

4. 通过本次实训,加深了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理解,提高了操作技能。

九、实训建议1. 增加实训次数,提高操作熟练度。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型鉴定、交叉配⾎操作规程ABO、Rh-D⾎型鉴定操作规程1.⽬的:规范ABO、Rh-D检测的操作过程2. 标本采集:静脉采⾎2ml抗凝⾎,避免溶⾎试剂3. 试剂:长春博讯⽣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4.⽅法原理【原理】:标准⾎清中的完全抗体(lgM)抗A、抗B、和抗D能和红细胞表⾯相应的抗原在盐⽔介质中发⽣特异性的凝集反应。

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B、O、AB四型和RHD阴性或阳性。

5. 操作:⼀、玻⽚法(⼀般只能做正定型)【正定型】:1、取⼀张玻⽚,⽤蜡笔或记号笔将其分为三等份,从左到右每⼀等份左上⾓标明A、B、D,2、对应加⼊抗A和抗B抗D标准⾎清⼀滴;3、分别加PC(患者10—15%红细胞悬液);4、⽤洁净⽵签将试剂和红细胞充分混匀,混合物约2cm2⼤⼩;5、轻轻地连续倾斜转动玻⽚2—5分钟,观察并记录; 【解释】:A端凝集为A型⾎;B端凝集为B型⾎;A、B 端均凝集则为AB型;A、B端均不凝集则为O型;D端凝集则为RH阳性者,⽆凝集则为RH阴性。

备注:玻⽚法可作为ABO⾎型初筛或复检;不适⽤于抗体鉴定和交叉配⾎;不适合检测ABO亚型。

⼆、试管法(盐⽔介质)【原理】:标准的A型和B型红细胞能和受检者⾎清(⾎浆)中相应的抗体发⽣特异性结合,形成⾁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从⽽可推断出受检者的⾎型。

【材料】:1、标准A型和B型红细胞悬液(浓度4%,商品有售,亦可⾃⾏新鲜配制);2、受试者⾎清或⾎清;3、洁净康⽒试管。

【正定型】:1、取⼆⽀洁净试管分别记上抗A和抗B;2、对应加⼊抗A和抗B⾎清1滴;3、分别加⼊病⼈红细胞悬液1滴(浓度为2%-5%);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抗A、抗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AB型⾎;抗A、抗B管均不凝集,则为O 型⾎;抗A管凝集则为A型⾎;抗B管凝集则为B型⾎。

【反定型】:1、取⼆⽀试管分别记上AC和BC;2、分别加⼊病⼈⾎清;3、对应加⼊A和B型试剂红细胞;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先检查上清液有⽆溶⾎,然后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A、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O型⾎;A、B管均不凝集则为AB型⾎;A管凝集则为B型⾎;B管凝集则为A型⾎。

实验三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实验三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
盐水介质法
原理及目的
交叉配血试验是指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供血 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悬液,同时进行凝集试验。前者称 主试验,后者称副试验。其目的是验证供者与受者ABO血 型鉴定是否正确,防范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此外,也可 检出ABO血型系统的不规则凝集素以及发现ABO系统以外 的其他血型抗体。
3.分别混匀,低速离心约2 分钟,轻轻摇匀,观察结果。 4.结果判定: 同型配血,主测、次测均不凝集,表示无配血禁忌,可以
输血; 异型配血时,主测无凝集,次测凝集,无溶血,可以输给 少量。输异型血时,如次测不凝集,不可以输血,应重新 复查血型或追查其原因。
患 者
献 血 者
交叉配血试验
主侧配血用患者血清与供试剂和器材生理盐水 小试管、尖嘴滴管、离心机、试管架、显微镜等
操作步骤
1.取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液各2ml,注入一清洁干燥试管内, 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同时留数滴滴加于含少量生理盐水 的小试管内,制成5%的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注意要分 别标明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管、血清管、红细胞悬液管 的姓名。 2.另取清洁试管2支,标明主测和次测。主测:受血者血清 1 滴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次测:供血者血清1滴加受 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者红细胞进行试验


次测配血

供血者血清与患
者红细胞进行试验
交叉配血的要求
主侧配血要求:
绝对不可以有凝集或溶血

现象。

次测配血要求:
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
胞在允许范围内,可以有 凝集现象,但不可以有溶

血。


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图例
无溶血 无凝集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

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交叉配血1、疑难血型鉴定疑难血型就是一种血型难以检定或判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得现象,多由血型抗原减弱形成亚型、疾病原因引起抗体减弱或部分血型系统罕见表型等原因引起。

因此,疑难血型鉴定主要从弱抗原、弱抗体与特殊抗原或抗体检测角度出发,结合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

而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主要就是对抗体种类与特性进行研究,尤其就是利用吸收/放散试验对同时存在多种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进行分离鉴定,从而较为准确得分析患者血清抗体得特异性。

在工作中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与处理:(1)分析可能存在得原因先排除人为操作因素,再通过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得原因,主要包括抗原类影响因素与抗体类影响因素,抗原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ABO亚型、血液病、骨髓移植等,抗体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不规则抗体、药物抗体、先天抗体缺失、丙种球蛋白过低、冷凝集素等。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疑难血型鉴定流程见流程图1。

流程图1 疑难血型鉴定流程2014年1月,在工作中发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样本一例,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该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得p表型,经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初步推断A4GALT 基因第3外显子得903C>G突变就是患者p表型形成得分子生物学基础,该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与深度撰写论文,先后发表《临床军医杂志》与《中国输血杂志》论文各一篇,并由此逐步展开疑难血型鉴定。

在此之后得工作中,通过阅读文献自修学习,鉴定出Am、Bm、B3等血型亚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疑难血型鉴定思路与流程。

2014年2月与2015年10月,在工作中分别遇到一例反复进行输血治疗得患者,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此两例患者均因多次输血治疗而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该研究成果先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临床军医杂志》。

在后期工作中,通过对解放军174医院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对厦门地区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得分布特征有了较为清晰得了解,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流程。

实验15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实验15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操作】 正定型 (一)试管法: 1、制备5%RBC被检生理盐水悬液: 1mlN.S+2d末梢血→成大红色 2、取小试管2支,分别标记抗A、抗B 3、在抗A管滴加抗A标准血清1d、 抗B管滴加抗B标准血清1d 4、于两管各滴加1d被检悬液 5、1500r/min离心1min 6、观察结果 轻弹试管底部,如沉淀物呈团块状浮起为凝集, 呈散在烟雾状上浮进而恢复原混悬状为无凝集。
一、 ABO血型系统鉴定
(二)玻片法
抗A标准检悬液1d 竹签混匀,静置15min,观察结果: 肉眼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一、 ABO血型系统鉴定
结果判断: eg: 抗A标准血清+RBC悬液→凝集; 抗B标准血清+RBC悬液→不凝集 结果报告: 血型正定型为: X型
一、 ABO血型系统鉴定
【原理】 ABO血型系统天然抗体(IgM)分子量大, 能在生理盐水介质中与相应RBC抗原结合 发生凝集反应,以标准血清(抗A、抗B) 鉴定红细胞上的抗原(正定型),或用标 准红细胞鉴定被见血清的抗体(反定型)。 当出现凝集时,存在与已知抗体相应抗原 或已知抗原相应的抗体。
一、 ABO血型系统鉴定
}A型
二、交叉配血试验
【原理】 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 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 来判断受血者与供血者之间配血是否相合。
二、交叉配血试验
【操作】 1、准备:①制备受血者RBC悬液 ②制备供血者RBC悬液 ③制备受血者血清 ④制备供血者血清 2、取小试管2支,分别标记主侧、次侧 3、加血清和细胞悬液: 在主侧管中分别加②和③各1滴, 在次侧管分别加④和①悬液各1滴,混匀。 4、1 000r/min离心1 min。 5、观察结果 同ABO血型正定型试管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从理论上 讲O型血者的血细胞不含A、B凝集原,曾被认 为是可供任何型的受血者;而AB血型则可接受 任何血型者的供血。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各类 血型还存在亚型,情况较复杂。故现在输血, 除要求同型外,在输血前,受血者和供血者的 血清和红细胞之间还必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两方面均不发生凝集反应时,方可输血。
(二)Rh 血型系统
Rh血型能识别的抗原共43种,常见的 抗原有五种,分别是D、C、E、c、e。以 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故常以其存在与否 定为Rh阳性或阴性,即凡含D抗原者为 Rh阳性,不含D抗原者为Rh阴性。Rh 血 型系统与ABO系统不同的是很少含有天然 抗体,大部分是因受免疫刺激后而产生免 疫抗体。
2、凝集素(抗体):
人血清中含有两类凝集素:即抗A和抗 B。它们属于天然抗体,天然性抗体多以 IgM型为主,不能通过胎盘,而免疫性抗 体多以IgG型为主 ,能通过胎盘。但在同 一个体血清中,不含有同他本身红细胞抗 原相对抗的抗体,即A型血中只有抗B;B 型血中只有抗A;AB型血中无抗A和抗B; O型血中既有抗A又有抗B,但含有IgG型 抗原。
A
A
OO
AB
AB
B
B
3、输血原则:
①输血前一定要作交叉配血,防 止发生输血反应;②强调同型配 血;③婴幼儿禁忌异型配血;④ 大量输血时,还应进行献血员间 的配血试验;⑤可根据病情需要 选择成分输血。
安全输血标准操作程序
▪ 三查三对:核对输血申请单病人姓名、科别、床 号与血标本写的姓名、科别、床号是否相符
抗A血清 抗B血清
抗A血清 抗B血清
A型血 B型血
抗A血清 抗B血清
B型血 抗A血清 抗B血清
O型血
AB型血
3、红细胞凝集反应和输血:
当含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与含有A凝集素的 血清相混合时,或含有凝集原B的红细胞和含有 B凝集素的血清相混合时,红细胞即可凝集成团, 即凝集反应 。通常在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ABO血型
Rh血型
交叉配血
临床输血安全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与人类输血关系最密切的 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 型系统。
㈠ ABO型系统:
1、凝集原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表面 上是否含有的A凝集原或B凝集原而划分。。 凡①含有A凝集原的称为A型;②含有B凝 集原的称为B型;③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 的称为AB型;④既无A,也无B凝集原的 称为O型。
试验次侧:把受血者的血细胞与供血 者的 血清作配合试验。
结果判断:同型配血主侧、次侧均无 凝集、溶血反应,表示配血相合,可以输 血;异型配血(即O型血输给其他型或AB 型接受少量其他型血)主侧、次侧均无凝 集、溶血反应,次侧有凝集,无溶血反应, 表示可少量输血(一般<200ml)。
2、ABO血型输血关系
第一次输血:
Rh阴性 Rh阳性
Rh抗体
第二次输血:
Rh抗体
抗原抗体反应
Rh阳性
血液凝集
(三)交叉配血与输血原则
首先必须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 ABO血型相合。
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 间进行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 配血试验。
1、 交叉配血试验
试验主侧:把供血者的血细胞与受血 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 ;
▪ 检查受血者ABO及Rh(D)血型(正反定型)并 作常规的抗体筛选检查
▪ 采用凝聚胺配血方法交叉配血的同时,复查供血 者、受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
▪ 受血者在输血前必须做输血前四项检查(乙、丙、 艾、梅)
临床意义
1.临床输血 2. 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hemol)鉴别诊断 3.器官移植 4.亲缘关系鉴定、法医学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